【衡水初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 《机械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 知识讲解(提高)-精品

合集下载

【衡水初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 《机械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 知识讲解(基础)(推荐).doc

【衡水初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 《机械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 知识讲解(基础)(推荐).doc

《机械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会选择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2.了解运动是物体的属性,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4.掌握速度公式,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5.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6.会测量、计算平均速度。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1)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2)单位符号及换算: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3333110110110110km mm mmmm mm nmμμ==== 110110110m dmdm cm cm mm===2.测量工具:(1)刻度尺(最常用);(2)精密仪器: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2)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3)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4)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要点诠释:特殊方法测量长度:(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从地图上估测两地间公路或铁路的里程:取一根细金属丝(也可用棉线),把它放在地图上,使它的弯曲情况和地图上两地间公路线的弯曲情况吻合,然后截取这段金属丝,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度。

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算出两地间公路的里程。

(2)累积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衡水初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 《机械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 巩固练习(基础)(推荐).doc

【衡水初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 《机械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 巩固练习(基础)(推荐).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1.下列情况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2.商场内的营业员量服装时,最好应选用()A.分度值为1cm的1m长的直尺 B.分度值为1mm的1.5m长的直尺C.分度值为1mm的1m长的直尺 D.分度值为1cm的1.5m长的直尺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B.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C.误差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多选)乘客坐在游轮中,游轮沿长江顺流行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A.江岸的码头 B.游轮的船舱 C.迎面驶来的汽艇 D.奔流的江水5.工人师傅使用游标卡尺测得某零件长0.07530m,如果用你的三角板去测量,其结果应是()A.0.07m B.0.075m C.0.0753m D.0.07540m6.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的人看到a 车匀速向北,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A.只有a车 B.只有b C.只有c D.a车和c车7.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A.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 B.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C.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 D.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8.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B.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物体速度越大C.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D.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速度就大9.小明和张伟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张伟提前5m到达终点,若让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m,张伟仍在原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A.小明先到达终点 B.张伟先到达终点 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2012上海)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二、填空11. “纳米”(nm)是的单位(填物理量);科学研究表明,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冠状病毒呈不规则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直径100nm,即cm。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复习讲义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复习讲义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讲义重点:长度,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的测量难点:长度测量时的读数,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方法:实验法,图像法一、知识点通关站【知识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2.长度的主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1千米= 米,1分米= 米, 1厘米= 米,1毫米= 米。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地球的半径约6400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5.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辅助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则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4)化曲为直法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它的常用单位有、。

1h= min= s.【知识点2】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速度不变)5.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6.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内通过的。

公式是: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是:。

7.1米/秒= 千米/小时。

8.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除以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精品】【衡水初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 运动的描述知识讲解.doc

【精品】【衡水初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 运动的描述知识讲解.doc

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会选择参照物并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4、能够用实例来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要点梳理】要点一、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要点诠释: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物体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

要点二、参照物(高清课堂《运动的描述》)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参照物是我们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要点诠释:(1)参照物可以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它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对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往往不同。

(3)通常我们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较多,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4)如果处在运动的物体中,人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一般习惯选择运动物体本身作参照物。

如人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一般会选火车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要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而言的。

要点诠释: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2.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选定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典型例题】类型一、机械运动1、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小鸟在空中飞行B、河水流动C、水凝固成冰D、雨滴下落【答案】C【解析】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就看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必背知识点一、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1. 机械运动的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描述1.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的运动。

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也不变。

2.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但速度大小改变的运动。

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时,可以用平均速度,即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时间相同,比较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

路程相同,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引入速度概念,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三、速度1. 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 速度的公式:v = s/t,其中v是速度,s是路程,t是时间。

3.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小时 (km/h)作为速度的单位。

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m/s = 3.6km/h。

四、长度的测量1. 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

2. 使用刻度尺的方法: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将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并与被测物体长度平行。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 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包括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而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能够避免。

五、其他重要概念1. 运动的相对性:运动是相对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2.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复习计划重点及其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复习计划重点及其习题

机械运动复习重点及其习题重点归纳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拟定了一套国际一致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 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 (km) 、分米 (dm)、厘米 (cm) 、毫米 (mm)、微米 ( μm) 、纳米 (nm) 。

1km=1000m;1dm=;1cm=;1mm=;1μm= 001m; 1nm=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辰度尺的刻度线重要贴被测物体,地址要放正,不得倾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察点,不能够仰望也许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s) 。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 (h) 、分(min) 。

1h=60min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够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采用精美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差异: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防备,误差永远存在不能够防备。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宽泛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地址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依照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够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平时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相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相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行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行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本章复习和总结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本章复习和总结课件

考点3:运动的快慢
1.速度 (1)判断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a.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的路程___长___ 的物体运动得快; b.在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 时间___短___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
定义:在物理学中,把___路__程___与___时__间___之比叫作速度,
现代:石英钟、机械秒表、智能手表、手机秒表等。
(3)秒表的使用
开始/暂停键 复位键
①先读出小表盘上指针所通
分针
过的分钟数,再读大表盘对
应的秒。
秒针
②小表盘1小格30s;大表盘1圈 30s、1小格0.1s
读数时,小表盘上的指针没有超过两数之间的半分钟刻度线,大 表盘按照0~30s读数;如果超过,大表盘按照30~60s读数。
参照物的选取原则:
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物体。 参照物可任意选择,但要根据所研究问题的实际需要 选择,一般不选研究对象自身为参照物。 通常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例3 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C )。
A.桥
B.河岸
C.水
用符号____v____表示。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___快__慢___的物理量。
v s 速度公式:_____t___
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
国际单位:__m__/s_或__m__·_s-_1__,基本单位:km/h或km·h-1。
1
1 m/s=__3_._6__km/h,1 km/h=__3_._6__m/s
知识梳理
考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___米_____,符号:___m_____。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_c_m__)、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等。 单位换算:1 km=1000 m,1 dm=__1_0_-_1_m,1 cm=__1_0_-_2_m, 1 mm=__1_0_-_3 _m,1 μm=__1_0_-_6_m,1 nm=__1_0_-_9_m。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知识点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2“机械运动”是高中物理知识的一个重点内容,以下是本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八年级物理上册关于机械运动的知识点。

欢迎阅读与参考!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机械运动)如下: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Ⅰ 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 v=s/t 变形 t=s/v,s=vt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Ⅱ 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一、位移、速度、加速度1. 位移: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有正负之分。

与路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

2.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有正负之分,也可以用向量来描述。

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小时等。

3. 加速度: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物理量的单位是米/秒²。

常用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即9.8米/秒²。

二、匀速直线运动、非匀速直线运动1. 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相等,速度不变。

常见的有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2. 非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不同,速度也不同。

常见的有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等。

三、距离、时间、速度的计算关系1. 距离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S=V×t。

其中,S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2. 时间和速度与路程的关系:V=S/t。

其中,S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3. 时间和路程与速度的关系:t=S/V。

其中,S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四、加速度、时间、速度、位移的计算关系1. 速度和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V0+at。

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2. 距离、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²。

其中,S表示路程,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3. 末速度、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²=V0²+2aS。

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表示路程。

4. 末速度和位移、初速度、加速度的关系:V²-V0²=2aS。

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表示路程。

五、力和牛顿定律1.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产生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牛顿第一定律:质点在静止状态下会保持静止,质点在匀速直线运动时会保持其速度和方向不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1机械运动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一、测量的意义及其单位(1)测量的意义:如图甲所示,帽檐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那个较长?如图乙,中心的两个圆那个面积较大?先目测,在用刻度尺测量,通过测量我们会发现AB和CD一样长,中心两个圆的面积一样大,由此说明仅凭感觉判断一个物体的大小、长短,有时并不准确,所以要对物体的某些外观特征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专门的仪器和工具来进行准确的测量。

(2)国际单位制:测量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

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由于世界上不同地区选定的标准各不相同,交流就会很不方便。

鉴于这种认识,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知识点二、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2)常用的长度单位及换算关系。

物理量单位符号换算关系长度千米km1km=1000m=103m米m----分米dm1dm=0.1m=10-1m厘米cm1cm=0.01m=10-2m毫米mm1mm=0.001m=10-3m微米μm1μm=0.000001m=10-6m纳米nm1nm=0.000000001m=10-9注意:在进行单位换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单位之间的换算,不仅仅是数值参与运算,且单位也同时参与运算;(2)换算过程中,不要再写上原单位,只写目标单位;(3)明确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

可简记为:数不变,单位换,乘进率,进行算。

知识点3、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①刻度尺:指各种有刻度的尺子,如直尺、卷尺、三角尺、皮尺等,通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测量长度时使用。

①精密测量工具:如需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就要选用精确度比较高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常用于机械加工的精密测量,而激光测距仪通常用于远距离精确测量中。

(2)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下表中的内容。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各章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各章知识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梳理m\dm\cm\mm单位:国际单位制 米(m ) 常用单位:km\ m\mm\μm \nm测量工具:刻度尺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长度】使用前观察:0刻度;量程;最小分度值放对:沿着、贴紧 圆的直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正确使用 使用时 读对:正对刻度线 间接测量 细铜线直径记对:数字和单位 地图两地距离记录到最小分度值得下一位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误差和错误 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测量工具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单位:国际单位制秒(s )常用单位:h\min\ss时间测量工具:停表【实验二:用停表测量时间】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机 运动的描述 【最普遍的运动】 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择:除自身以外的物体、常以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械 速度 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υ=s/t 变形【s=υt : t=s/υ】运 运动的快慢 单位及换算:国际制m/s 常用单位km/h ;1m/s=3.6km/h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大,速度快比较快慢方法: 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少,速度大时间、路程都不同,求平均速度动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最简单的运动】概念:速度在发生变化的运动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的计算:υ=s/t 【总路程;总时间】实验三: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车由甲 至乙 车由乙 至丙 车由甲 至丙 路程(cm)42 时间(s)2 平均速度m/s 0.18第二章:《声现象》的知识梳理两个条件:物体在振动..的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有介质声音的传播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与介质种类有关【υ=340m/s;在15℃条件下(常温)】声速受温度影响【随之增大】回声:听到回声在0.1s以上的时间【声源距物17米】;应用:回声定位(雷达)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单位:Hz】决定..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频率:单位时间内物体振动次数【图2.2-1】声频率范围:次声波(小于20Hz)超声波(大于20000Hz)声音的特征是指声音的大小..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与距离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书34页图2.2-3】现是指声音的品质..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发生方式有关..、结构声音的利用:传递信息..——————————..、传递能量定义: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及对人象噪声来源们所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杂乱无章的声音】生活、生产等【因情况而定】单位:分贝(dB)0分贝是人刚能听到最弱声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噪声的等级及分类保护听力≤90dB保证工作和学习≤70dB保证休息和睡眠≤50dB控制噪声产生在声源处...【消音器】减弱噪声的途径切断传播途径..【种草、植树、隔音墙等】防止进入人耳..【戴耳罩、耳塞等】甲乙相比:音调相同,响度不同;乙丙相比:音调不同,响度相同;丁:噪音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知识梳理定义: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 0℃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方法摄氏温度 100℃的规定【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单位:摄氏度(℃)制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酒精、水银、煤油】物使用前【观察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态温度计使用过程【充分..】..其中、视线相平..接触、示数稳定..、留在实验室用温度计【量程(-20~102℃);分度值(1℃)】变种类寒暑表【量程(-30~50℃);分度值(1℃)】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化定义:【物质由固态(液态)变成液态(固态)的过程】熔点、凝固点——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相同】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图像【会识别各段状态】吸热放热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定义:【物质由固液态(气态)变成气态(液态)的过程】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表面、缓慢】物态变化汽化的方式液体温度、表面面积、空气流动沸腾【在一定条件下(到达沸点)、条件汽化和液化表面和内部、剧烈】(继续加热)吸热放热降低温度【制取蒸馏水】液化的方式压缩体积【液化气罐、气体打火机】便于储存和运输升华和凝华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气态)变成气态(固态)的过程】吸热放热实验四: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五: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第四第四章:《光现象》的知识梳理光源【自身..的直线】..能发光的物体】光光线【带有箭头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3×108m/s=3×105km/s;υ水=3/4C;υ玻璃=2/3C应用:小孔成像....【与孔形状无关】、激光准直、手影日食【太阳、月亮、地球】月食【太阳、地球、月亮】等反射现象:光照射到物体表面被反射回去的现象【实验六:探究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全反射】【光污染】反射类型漫反射【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反射的光进入人眼光成正立、等大、虚像、像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实验七: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画光路图】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现反射元件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太阳灶、汽车灯碗等】球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汽车观后镜】【实验八:探究光的折射特点】象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光的折射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靠近法线两角特点【两角不等】光从其他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远离法线光的射散及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光通过三棱镜)光的射散色光三原色:红、绿、蓝【白色】颜料三原色:品红、黄、青【黑色】【本色、白色】红外线:光谱红光以外的光线【热作用强】看不见的光紫外线:光谱红紫以外的光线【适量有助于身体】“影”的含义水中倒影的“影”——光的反射;立竿见影的“影”——光的直线传播;摄影的“影”——光的折射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的知识梳理结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对光有汇聚作用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利用平行光汇聚或二倍焦距成像u >2f ——倒立、缩小、实像【u>υ照相机原理】透镜u =2f ——倒立、等大、实像f<u<2f ——倒立、放大、实像【u<υ投影仪、放映成像规律机原理】【实验九: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u<f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原理】f分虚实、正倒;2f分放大、缩小结构特点:中间薄、边缘厚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透镜平行主光轴的过焦点过焦点的平行主光轴过光心的方向不改变及(凹透镜)其平行主光轴的发散反射发散光线且过虚焦点的过光心的方向不改变应延长线过虚焦点平行主光轴用调节晶状体的扁平程度来调节焦距成像近视眼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眼睛矫正:佩戴凹透镜远视眼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佩戴凸透镜应用显微镜物镜:使物体成倒立、放大、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使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望眼镜物镜: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目镜:使物体成倒立、放大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的知识梳理质量的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实验十: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质量的单位:国际制千克(kg)、常用吨(t)、克(g)、毫克(mg) 质量质量的换算:1 kg =10-3 t =103 g =106 mg(m)实验室看【量程、分度值】、放【水平桌面】(天平)使用调【码归零、平衡螺母】、测【左物右码】读【数字和单位】、记、收质质量的测量注意:忌用手拿砝码、干净清洁生产、生活中:台秤、案秤、电子秤等量【实验十一: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与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计算公式:(定义式)ρ=m / v(变形)V=m/ ρ、m=ρV密度的单位及换算:国际制kg/m3常用g/cm3;1g/cm3 =103 kg/m3度原理:ρ=m / v 【实验十二: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密度的测量固体:规则【刻度尺】密度<水【针压法】溶水【沙埋法】;不规则【排水法】步骤:1测质量2测体积3计算密度密度液体:量筒或量杯【从最低处读数】(ρ)密度与温度:【水反膨胀现象4℃时密度最大】密度与社会生活鉴别物质:【对照密度表】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2、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固体密度的测量步骤:3、将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4石块密度的表达式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4、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讲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讲义

弘德教育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讲义(一)教师:钟老师 制作日期:2016年10月13号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1. 长度单位及换算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 、m 、dm 、cm 、mm 、μm、nm .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 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 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图所示);需进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 与c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113+1+151km=101010cm=10cm=10cm ⨯⨯;又如要知道nm 与d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311331181nm=10101010dm=10dm=10dm ---------⨯⨯⨯知识点2.正确选择、使用刻度尺、认识长度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mm ,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mm 、量程是150mm 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cm 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例题:1、下列各物体中接近130厘米的是:( )A .体温表长度; B .乒乓球的直径; C .课桌高; D .写字台长度.2、用塑料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时,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练习:一本书的厚度为8 ; 课桌的高度约为80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 ;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 ; 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 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 ; 教室门的宽度是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基础知识考点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基础知识考点复习)

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测量(1)单位及其换算: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 km=m,1 dm=m,1 cm=m,1 mm=m,1 μm=m,1 nm=m.(2)刻度尺的使用:①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②正确摆放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物体的被测边放置,有刻度的一侧要紧靠被测物,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为起点;③正确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的0不能省略;④正确记录:测量值由准确值、估计值和组成.【提示】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一端,然后用另一端对齐的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得出被测物体的长度了.2.时间的测量(1)单位及其换算:基本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分(min)、时(h);1 h=60 min=3 600 s.(2)如图,停表的读数:min s或s.【提示】停表中间的小表盘代表分,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3.误差与错误1.如图,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木块的长度是cm.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我们把物体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1)定义:在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这个物体叫做参照物.(2)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①确定研究对象;②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参照物;③把自己放到这个参照物上,去看被研究的物体,从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理解为“参照物上长着观察者的眼睛”.3.运动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较 ;②相同的路程比较 .2.速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 与 之比叫做速度.它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2)公式:v =s t ,变形式:s =v t 、t =s v .(3)单位: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交通运输中的单位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是 ,这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 m/s = km/h.(4)几种常见的速度值: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m/s ;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 m/s ;高速公路上轿车的行驶速度约为 m/s ;3.直线运动分类(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 且速度 的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4.平均速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或停表).(2)原理: .(3)实验步骤: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用停表测出物体运动的时间,利用公式v =s t 求得物体的平均速度.【提示】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保持不变的,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或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在这种情况下,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图片解读】1.如图1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图可知,甲车做的是 运动,它在全程中的速度是 ,乙车做的是 运动,它在前30 s 比内甲车运动得要 (填“快”或“慢”).图1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轿车走进许多家庭,如图2,此时速度表表盘的指针指向的速度值约为 km/h ,若以此速度行驶180 km ,所需时间为 h.图2。

八年级物理上册1-6章知识点总复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1-6章知识点总复习

盐步三中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 --6章知识点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 表示。

1纳米=10-9米2、使刻度尺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长度测量必须估读一位数字,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若物体对齐最小刻度的某一刻度,则估读数为“0”。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 时间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时间用字母t 表示,单位:时( h )分( min ):秒( s )。

6、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叫机械运动。

7、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一般选地面为参照物。

8、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选参照物的方法:若两个物体间有位置变化,选任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若两个物体间没有位置变化,选任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

9、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匀速直线运动是快慢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

它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与路程和时间多少无关。

10、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11、速度的公式:ts v =,v 表示速度(m/s ),s 表示路程(m),t 表示时间(s)。

ts v =,v 表示速度(km/h ),s 表示路程(km),t 表示时间(h)。

速度主单位是米/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1 m/s=3.6 km/h 。

求路程:s=vt ; 求时间:v s t = 1 km/h =6.31 m/s 12、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变速运动的物体的速度用平均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13、平均速度: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计算公式总总平t s v = t 总饱含运动时间和停顿时间. 第二章声现象1、声音产生: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声音也立刻停止。

八年级上册物理 《机械运动》单元知识方法总结及中考典型实例剖析 (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 《机械运动》单元知识方法总结及中考典型实例剖析 (解析版)

(“▲”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一、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思维方法测量前:认识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四会。

一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要求和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选择。

二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三会读:读数时,视线要垂直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四会记:测量结果有数字和单位组成。

注意: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

但在实际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二、估测长度、时间、速度问题思维方法1.记住长度换算关系及其一些常见物体长度值(1)中学生身高为1.50m~1.80m;(2)一张纸厚为6×10-5m;(3)课桌高度为0.8m;(4)日光灯管长为1.2m;(5)教室长、宽、高分别为10m、6m、3m;(6)篮球架的篮筐的高度为3.05m。

2. 记住时间单位换算关系及其一些常见时间值(1)百米赛的时间约为20秒;(2)一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约5min(4.7~4.9s);(3)橡皮从课桌落下的时间约为0.4秒;(4)脉搏跳动70次时间大约1分钟。

3.记住速度单位换算关系及其一些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1)人步行的速度为1.1~1.3m/s;(2)自行车的速度为5m/s;(3)公共汽车的速度为10~12.5m/s;(4)普通列车的速度为40m/s;(5)声速(15℃的空气中)为340m/s;(6)光和无线电波(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

三、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问题思维方法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即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同。

如果物体相对所选择的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所选择的参照物位置在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注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不存在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
(1)单位换算:km m dm cm mm um nm
(2)测量工具: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1使用前“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2使用时“五会”(会
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2、时间
(1)单位换算:h min s ms us
(2)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3)秒表的使用 P 14 图1.1-7
3、误差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第2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2、参照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相对静止:○
1运动速度○2方向一致) 第3节:运动的快慢
1、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t s v =
vt s
= v
s t = (3)单位:s m (h
km ) (4)单位换算:1s m =3.6h km (1h km =6.31s m )
2、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2)平均速度:t
s v =
(s 是总路程,t 是总时间)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1、原理:t s v =
2、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3、运动图像:

1量程与时间图像 ○2速度与时间图像 乙ν〉
ν定值 t t。

【精品】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本章知识梳理习题讲义新人教版

【精品】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本章知识梳理习题讲义新人教版
(填“能够”或“不能够”)避免的.
四、运动的描述
1. 机械运动及运动的多样性: (1)概念:物体__位_置____的变化. (2)规律: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世界处于 不停地运动中. 如:微观世界里分子、原子的运动, 电磁运动,地壳运动等. 2.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 __作__为_参__照__标__准___的物体.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 止,取决于___所__选_的__参__照__物_____. 如果所选的参照物 不同,其运动和静止的结论一般__不__同___.
二、时间的测量 1. 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_秒___,符号:__s__. (2)如图Z1-1-2,是时间的常用单位及换算.
2. 测量工具:钟、表、_停__表___等.
3. 秒(停)表的读数:首先读出中间的分钟(短针), 再读出边缘的秒(长针),相加即可.具体方法如下: (1)先观察表盘,弄清楚分针和秒针各转一圈的时间和 每一小格所表示的分钟数和秒数. (2)再看分针所对准的分钟数,只读出整数的分钟数, 其余的秒数从秒针所对准的刻度读出. (3)若分针所对准的刻度没有超出半分钟,则秒针的起 始时刻为0;若分针所对准的刻度超出了半分钟,则 秒针的起始时刻为30 s. (4)秒表的读数应等于读出的分钟数与秒数之和.
三、误差 1. 定义:测量时,__测__量_值___与__真__实_值___之间的差异. 2. 特点:误差___不_能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 只能___减_小____.
3. 减小误差的方法: (1) _多__次__测_量__求__平__均__值__. (2)选用___精_密__的__测__量__工_具_______. (3)改进_测__量__方__法___. 4. 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_使__用__规__则___、读数 时___粗__心____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___能__够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学习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会选择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2.了解运动是物体的属性,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4.掌握速度公式,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5.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6.会测量、计算平均速度。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1)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2)单位符号及换算: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3333110110110110km mm mmmm mm nmμμ==== 110110110m dmdm cm cm mm===2.测量工具:(1)刻度尺(最常用);(2)精密仪器: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2)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3)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4)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要点诠释:特殊方法测量长度:(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从地图上估测两地间公路或铁路的里程:取一根细金属丝(也可用棉线),把它放在地图上,使它的弯曲情况和地图上两地间公路线的弯曲情况吻合,然后截取这段金属丝,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度。

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算出两地间公路的里程。

(2)累积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如测细铜丝的直径:取一段细铜丝,将它在一根粗细均匀的铅笔上密绕n 匝,用刻度尺测出绕有铜丝的那一段铅笔的长度L ,则此细铜丝的直径为L/n 。

(3)滚轮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路段的长度等于圈数乘以周长,例如测量池塘的周长,某段道路的长度等。

如测硬币的周长:我们可以在硬币边上找一点做出记号,做为起点,找一张白纸,画上一条射线,将硬币边的记号与射线的端点重合,再将硬币沿着射线滚动一周,记下终点,用刻度尺量出射线端点到终点的长度,就是硬币的周长。

再如测量一环形跑道的长度:用一已知周长的轮子绕着跑道滚动一周,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则环形跑道的周长=轮周长(L)×滚动圈数(n)。

要点二、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秒(s),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时(h) 分(min) 毫秒(ms),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h=3600s,1s=1000ms。

2.时间的测量工具(1)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停表来计时,停表与普通表不同之处:普通表的时针、分针和指针是在不停地走动,而停表指针可走可停,在使用停表之前要观察一下秒针的走动情况,使用停表先按动启动按钮,停表开始计时,再按停止按钮停表即停止,显示时间间隔。

(2)古时有日晷、沙漏、水钟等。

近代有机械钟、石英钟,现在有电子表、光电计时器。

要点三、误差和错误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测量方法、测量工具、测量环境和测量者的不同,都会影响测量结果,所以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可以通过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来减小误差,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我们实验室做实验时采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

2.错误: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

错误是不该发生的,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便可以避免;错误不叫误差,误差也不是错误。

要点四、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

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2)在舱外工作的宇航员,以飞船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以宇航员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相对静止;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和宇航员是运动的,以飞船和宇航员为参照物,地球是运动的——相对运动。

要点诠释:1、参照物可以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它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要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而定。

2、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其运动状态也往往不同。

如:行驶的火车上,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如果以地面(或房屋、树木)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3、通常我们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较多,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4、人们如果在运动的物体中描述物体的运动,一般习惯选择运动物体本身作参照物,如人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一般会选火车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要点五、运动的快慢1、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

(2)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svt=,s——路程:单位米(m),t——时间:单位秒(s),v——速度:单位米每秒(m/s)。

(4)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秒(或)常用单位:千米/小时(或)单位换算:1m/s=3.6km/h2、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

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要点诠释: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的大小可以由v=s/t来计算,但速度的大小与s、t无关;2、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1)s t-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示路程,就得到了物体运动的s t-图象,如下图(1)所示是匀速直线运动的s t-图象。

(2)v t-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用纵坐标表示速度,就得到了物体运动的v t-图象,如下图(2)所示是匀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

要点六、平均速度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1)物体运动速度发生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2)平均速度: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3)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平均速度能粗略地描绘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要点诠释:1、物体在做变速运动时,可能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也可能是快慢改变,还可能是方向和快慢同时改变。

2、知道了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就大体上知道了它运动的快慢,但不能精确地知道它的运动情况,即不知它何时加速,何时减速,何时中途停留。

【典型例题】类型一、测量——累积法1. 现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铜丝,要求测出它的直径。

试一试,并把测量步骤和方法写出来。

【思路点拨】由于细铜丝的直径很小,不在刻度尺的分度值范围内,可用量多算少法进行测量:将细铜弄直,然后在笔杆上单层密绕n 圈,再用刻度尺测出其总的长度L ,则细铜丝的直径为L d n=。

【答案与解析】1.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 圈,如图所示;2.用分度值为mm 的刻度尺测出线圈的总长度为L ;3.则细铜丝的直径n L d =。

【总结升华】由于细铜丝的直径很小,不在刻度尺的分度值范围内,题目考查了用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举一反三:【变式】测一张报纸的厚度,下列方法可行而正确的是( )A .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测B .将报纸连续对折5次,测出总厚度再除以10C .将报纸连续对折5次,测出总厚度再除以32D .上述方法都不正确 【答案】C类型二、机械运动——参照物的选取2. 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顺序向北行驶,甲车比乙车快。

问:(1)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什么方向运动? (2)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什么方向运动? (3)以什么为参照物,两辆车均向南运动?【答案】(1)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南运动;(2)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北运动;(3)若以向北行驶速度比甲车更快的丙车为参照物,两辆车均向南运动。

【解析】甲车比乙车快,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应是向后退的,即向南运动;甲车比乙车快,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北的距离越来越大,故向北运动;若有比甲车更快的向北运动的丙汽车,则甲、乙相对丙车均向后退,即向南运动。

【总结升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不同,关键是看描述的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如何变化。

举一反三:【变式】观察图中的房子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有几种可能?并说明发生该现象的条件。

(左西右东)【答案】(1)甲车向东行驶;甲车静止不动;甲车向西行驶车速小于风速(2)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类型三、图象信息题——路程时间、速度时间3.(2011湖州)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思路点拨】本图是速度——时间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从图象上能够读出每个时间点对应的速度,也能分析出某个时间段内速度的变化。

【答案】D【解析】从图象可知,速度急剧减小时间是8:27,所以说紧急刹车发生在8:27,故A正确;在8:23~8:27时间段内,速度大小不变,所以说在这个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故B正确;从图象可知,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最低速度为40千米/时,所以平均速度一定小于60千米/时,故C正确,D错误。

【总结升华】这是一道图象信息题,图中给出速度——时间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从图象上能够读出每个时间点对应的速度,也能分析出某个时间段内速度的变化,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举一反三:【变式】(2011泸州)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答案】B类型四、求平均速度4.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已知该物体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15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5m/s,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