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常用渔药对黄颡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5种常用消毒剂对黄颡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栏目编辑刘柱军防治病害2019.4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黄河等流域。
底栖,杂食性偏肉食,夜间觅食,主食一些鱼虾为主的小型水生或陆生生物。
黄颡鱼味道美、营养高,具有滋补作用和药用价值,广受消费者青睐,由于养殖成本低、价格亲民,成为时下非常受欢迎的特种养殖鱼类。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一些消毒剂防治疾病必不可少,消毒剂的使用需要有一个安全合理的标准,而关于消毒剂对黄颡鱼敏感性研究报道尚且不多,本试验选择了二氧化氯、高锰酸钾、聚维酮碘、三氯异氰尿酸、溴氯海因5种常用消毒剂对黄颡鱼幼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旨在为黄颡鱼养殖生产中防病用药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1)试验用鱼。
试验用鱼为当年繁育的体质优良的黄颡鱼苗,培育至8厘米左右,选择健康有活力、生长良好、规格均匀的幼鱼,在实验室暂养72小时,试验开始前24小时停止喂食。
试验鱼平均全长(8.12±0.81)厘米,平均体重(5.53±0.25)克/尾。
(2)消毒剂。
选用5种常见消毒剂,直接在市场采购,药品内容详见表1。
(3)试验用水。
试验用水为经过24小时沉淀和曝气的养殖用山溪水;其水体溶氧>5毫克/升,pH 7.1~7.9,水温维持在26~28℃。
2.试验方法通过48小时预试验获得48小时无死亡最高浓度和24小时全部死亡最低浓度,作为正式试验的浓度区间。
得到5种消毒剂的浓度阶梯范围分别是:溴氯海因7.0~10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1.5~5.0毫克/升、聚维酮碘0.5~1.0毫克/升、二氧化氯15~60毫克/升、高锰酸钾10~25毫克/升,在此浓度范围内每种消毒剂分别设计5个等对数间距梯度浓度组,见表2。
试验设1个空白对照,每个浓度设置3个平行组,每组7尾鱼。
试验容器为5升塑料桶,盛水3升。
试验前按试验所需配置母液,现配现用。
试验周期为96小时,期间不增氧、不换水、不投饵,每6小时观察一次,前3小时持续观察,及时捞出死鱼,并记录试验现象及数据。
5种常用渔药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
5
10
15
25
35
收稿日期 : 2013‐06‐05 ; 修回日期 :2012‐07‐15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11BA D13B11 ) ;广东省科技兴海专项 (A201101F01 ,A201008G03 ) . 作者简介 : 程敏红 (1988 - ) ,女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水生生物学 .E‐mail :786344060 @ qq .com .通讯作者 :黎祖福 (1960 - ) ,
图 1 甲醛不同质量浓度与斜带石斑鱼死亡率的关系
第2期
程敏红等 :5 种常用渔药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71
图 2 聚维酮碘不同质量浓度与斜带石斑鱼死亡率的关系
图 3 季铵盐络合碘不同质量浓度与斜带石斑鱼死亡率的关系
图 4 三氯异氰尿酸不同质量浓度与斜带石斑鱼死亡率的关系
图 5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 (5 ∶ 2 )不同质量 浓度与斜带石斑鱼死亡率的关系
斜带石斑 鱼 由 恒 兴 集 团 南 部 海 岸 渔 业 有 限 公 司提供 ,鱼体长(7 .2 ± 0 .5 ) cm ,平均体质量 (8 .6 ± 0 .3) g 。 挑选行为活力强 、外观无伤痕 、摄食快 速 、体色无异常的健康鱼作为试验对象 ,试验前在 3 m3 的大桶中驯养 7 d ,剔除摄食或运动不正常的个 体 ,每日正常投喂 、换水 。 试验前一天停止投喂 ,确 保鱼处于空肠状态 。 1 .4 试验方法
五种化学药物对黄颡鱼药浴安全影响的研究
。
一
定影 响
,
。
笔者 近 来
些 调 查分 析
并 查 阅 了大
结 果表 明
,
黄颡 鱼 仅 感染 寄生 虫的种类 就
有6 0 属 能力
四
、
。
、
9 0 种 之 多 , 且 有 些 种 类 具 有广 泛 而 快 速 的传播
,
因此
黄颡 鱼 的 病 虫 防 治 已 经 引 起 渔 业 界 的 重
。
、
爱德 华 氏 菌
、
嗜 麦 芽寡养单胞菌
、
海 豚 链球
因此
,
在 斑 点 叉尾 鲴 养 殖 过程 中
,
,
尤其在低
本 次 试验 从 三
岔湖 发病 的斑 点 叉 尾 鲴 体 内分 离到
,
水温 季节 径 类
,
要 做好 预 防 工 作
。
对 水 体进 行 消 毒 和 投 喂 鱼
,
的病 原 菌为鲁 氏 耶 尔 森 氏菌
、
环 丙沙星
、
强 力霉
、
氯 霉 素 5 种 药物 敏 感 ; 先 锋 霉 素 Ⅵ
、
克拉霉素
磺
胺 甲基 异 嗯 唑
乙 酰 螺旋 霉 素
、
、
麦 迪 霉 素 等 药物 不 敏
卡那 霉 素
、
感 ; 丁 安卡 那 霉素 新霉 素
感
。 、
庆大 霉 素
、
妥 布 霉素
黄 颡 鱼 (P e
干 支流及 湖泊
l t
e o
还 要 考 虑 药物残
、
鲁 氏 耶 尔 森 氏 菌 属 于 肠 杆 菌 科
黄颡鱼养殖技术及禁用鱼药
黄颡鱼养殖技术及禁用鱼药黄颡鱼,俗称鮟丁鱼、黄姑、黄腊丁、黄鳍鱼等,种类较多分布于我国河川、湖泊、沟渠等水域中,是一种优质名贵经济鱼类。
该鱼产量大、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供不应求。
黄颡鱼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口裂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
眼小,侧位,眼间隔稍隆起。
须4对,鼻须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伸达胸鳍基部之后,颌须2对,外侧一对较内侧一对为长。
体背部黑褐色,体侧黄色,并有3块断续的黑色条纹,腹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
黄颡鱼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
其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在春夏季节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到了寒冷季节,食物中小鱼较多,而底栖动物渐渐减少。
规格不同的黄颡鱼食性也有所不同,体长2-4厘米,主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8厘米的个体,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及水生昆虫;超过8厘米以上个体,摄食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等。
人工培育可喂绞碎的鱼、虾及软体动物,既要摄食动物性饵料,也吃人工配合饲料,但最好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动物性鲜活饵料。
在自然水域中,黄颡鱼生长速度慢,上市规格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发展。
因此,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势在必行。
池塘主养黄颡鱼1、池塘条件:黄颡鱼耐低氧能力差,对生态条件要求较高,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的池塘,面积2~5亩,池底平32坦、淤泥10cm ~20cm、水深1.5 ~ 1.8m,池塘进水口用30目筛绢网过滤,以防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
2、清塘培水:放养前半个月,排干池水,用生石灰125 ~ 150kg /亩加晶体敌百虫1.5kg/亩,或敌杀死1瓶全池泼洒消毒,彻底杀灭病原生物。
消毒5 ~ 7天后注入新水80cm左右,每亩用发酵好的鸡粪或牛粪、大粪200kg 培水,过7 ~ 10天,当池中出现大量浮游生物时即可放苗。
过硫酸氢钾对黄颡鱼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养殖技术农家科技 51过硫酸氢钾对黄颡鱼急性毒性效应研究段 聪 李凯丹(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系 重庆 402460)摘 要:试验将预先曝过气的水加入水族缸并连续充氧,再根据试验所需要的度将过硫酸氢钾配成各组需要的浓度。
每个浓度组放入10尾黄颡鱼,整个试验过程连续观察96h,详细记录中毒症状和死亡症状。
根据试验结果算出的药物安全浓度永荣的为8.5712mg/L,洁华的为14.1988mg/L。
关键词:过硫酸氢钾;黄颡鱼;安全浓度 1.试验准备 供试验用鱼购于荣昌双河镇黄颡鱼400尾,平均体长14.9±1.3cm,平均全长18.4±1.5cm,体重70.4±19.5g,饲养于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实训基地鱼池。
每天换水约1/3。
所选试验动物个体健康、规格基本一致,体表以及解剖观察健康。
试验前饲养3d,尽量前排尽体内粪便。
试验期间不投喂饵料避免对试验结果影响。
试验药品购于两个厂家的过硫酸氢钾连云港永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洁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试验前用避光保存过硫酸氢钾的含量为50%。
试验仪器有加热棒,增氧管,PH 试纸,玻璃缸,温度计,烧杯,玻璃棒,研磨,生理盐水。
2.试验方法 试验用静水式生物测试法,期间不换水持续充气使溶氧达到5mg/L 以上并维持到整个试验结束。
把预先准备的过硫酸氢钾含量为50%粉末溶解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母液。
为了更好的溶解先用研磨将粉末状的过硫酸氢钾研精细再用烧杯溶解成母液。
由于大致浓度范围不能确定故正式试验前需要做预试验来确定浓度范围。
2.1预试验试验浓度扩大和缩小的方法是试验设置几个不同的浓度梯度,每组用10尾鱼,以0.00mg/L为空白对照组。
永荣的设置浓度为0.00mg/L、30mg/L、50mg/L、70mg/L、90mg/L、110mg/L 为浓度,进行预试验处理。
试验观察发现浓度为30mg/L、50mg/L 时,96h 内无出现死亡,浓度为70mg/L 时,96h 内死亡率达10%,当浓度达110mg/L 时,24h 内死亡率达90%。
铬、锌、镉对黄颡鱼“全雄1号”的急性毒性及安全评价
渔业研究 2018,40(1 ):66 -70 http://w w w.h y/s ic o m Journal o f Fislieries Research D O I:10. 14012/ki.fjsc.2018. 01. 008刘银华,何国森,陈度煌,等•铬、锌、镉对黄颡鱼“全雄1号”的急性毒性及安全评价[J] •渔业研究,2018,40(1):66 -70.铬、锌、镉对黄颡鱼“全雄1号”的急性毒性及安全评价刘银华\何国森\陈度煌\李斌兵2,黄晨2(1.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摘要:在水温(28.0±1.5)°C、p H6.5~7.0的条件下,采用静水试验法测定铬[C l•6+]、锌[Zn2+]和镉[Cd2+]3种重金属对黄颡鱼“全雄1号”苗种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及安全浓度(SC)。
结果显示,[Cr6+]对黄颡鱼“全雄1号”苗种24 h% 48 h%72 h% 96 h 的LC50分别为 168.71、84. 85%52.23、34.46 mg •L-1;[Zn2k]对黄颡鱼“全雄 1 号”苗种24h、48h、72h、96h的LC50分别为5.36、3.34、3.12、2.75m g•L-1;[Cd2+]对黄颡鱼 “全雄 1 号”苗种 24 h% 48 h%72 h%96 h 的LC50分别为 1.87%1.74%1.63%1. 15 mg •L-1;3种重金属对黄颡鱼苗种的S C分别为[CQk ] 3.446 mg •L-1%[Zn2k ]0.275 mg •L-1% [Cd2+]0.012 mg •L-1。
3种重金属对黄颡鱼苗种毒性大小为:[Cd2+]> [Zn2k]> [Cr6+],[Cd2+]和[Zn2k]为中毒,[CQk]为低毒。
关键词!全雄黄颡鱼;铬;锌;镉;急性毒性;半数致死浓度;安全评价中图分类号:X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5601(2018)01 -0066 -05黄颡鱼()属‘形目,'科,黄颡鱼属,俗称黄骨鱼、嘎牙子,是常见 的底栖杂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的江河湖泊中[1]。
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
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商宝娣;张效平【摘要】为探明甲苯咪唑、敌百虫、吡喹酮、辛硫磷和狼毒大戟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为金鱼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96 h静态生物测试法,进行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甲苯咪唑、辛硫磷、敌百虫、吡喹酮和狼毒大戟乙酸乙酯提取物的96 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29 mg/L、5.49 mg/L、27.55 mg/L、29.22 mg/L和13.65 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0.029 mg/L、0.549 mg/L、2.755 mg/L、2.922 mg/L和1.365 mg/L.根据化合物对鱼类毒性等级评价标准,甲苯咪唑对金鱼属于高毒药品,辛硫磷属于中毒药品,敌百虫、吡喹酮和狼毒大戟乙酸乙酯提取物属于低毒药品.【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43)009【总页数】4页(P138-141)【关键词】金鱼;急性毒性;狼毒大戟提取物;杀虫药物【作者】商宝娣;张效平【作者单位】贵州省水产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贵州省水产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8金鱼(Carmsim auratus)隶属鲤科鲫属,是我国饲养的主要观赏鱼之一,其色彩绚丽鲜艳,姿态优美奇异,备受人们喜爱。
金鱼具有体型较小、生命力强、饲养简便等一系列作为实验动物的优良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鱼病学[1-2]、鱼类遗传学[3-4]、亲缘关系进化[5]、环境科学[6]等领域的研究。
一般金鱼的养殖密度较高,容易产生病害,每年都会因为疾病爆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7-8],成为制约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中,指环虫病是金鱼养殖中高发、常见的疾病之一。
据福建省金鱼协会统计,每年由指环虫病引发的病害与死亡数占金鱼总病害与死亡数的37%,已成为制约金鱼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甲苯咪唑、敌百虫、吡喹酮和辛硫磷等都是农业部渔用药品手册中登记的驱虫药物[9],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的防治,尤其是对单殖吸虫病的防治。
丁guì鱼苗对五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随着其池塘养殖的历史增加,其对各种药物的耐受
性也许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但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
顺序不会发生 大的变化 。
34 试验水温在 2 2 ℃ ,较池塘在养殖季节的 . 2~ 3 温度 (5c)偏低。而药物的毒性与水温有一定 2q
的关系。一般规律是水温升高,药物毒性增加 ,在
具体用药时要注意水温 的影 响 。
32 丁 鱼苗对孑 雀石绿的敏感性 最强 ,其安全浓 . L 度仅为 004m / ,为 常用 剂量 05—10m / . 1 gL . . g L的 13 ~17 。而且幸 存鱼有 明显 中毒症状 ,已有文 /5 /0 献报道 ,孑 雀石绿有 致癌和胚胎 致 畸作用 。因此认 L 为孔雀石绿不 宜作为丁缈 鱼苗 的防治药 物。但 对 丁 鱼卵孵化过程 中的水霉病 目前 尚无更好 的防治药 物 ,所以建 议 可 以慎 用作 鱼卵孵 化 时 的遍撒 药 物。 丁够对漂 白粉 的敏感性仅 次于孔雀石绿 ,其 安全浓 度 0o 7m / .5 gL是常用剂量 的 1 1. ,由于漂 白粉受 / 75
了五种作为实验用药 。这 五种 药物分别是硫酸铜 一 硫酸亚 铁合 剂 ( 学 纯 ) 化 、漂 白 粉 ( 有 效 氯 含
3 %) 0 、孔雀石 绿 ( 生物 染 料 ) 、敌百 虫 ( 0 晶 9%
浓度仍不死鱼时, 则仅对被测的最高浓度作出评价。
2 结果
体) 、高锰酸钾 ( 化学纯 ) 。
五种药物敏感性大小顺序 :孑 雀石绿 >漂 白粉 > L 硫
33 从试验结果看,丁 鱼对各种药物都较敏感 , .
这可能与该鱼一直生活在河流等水体中,从来不使 用药物 ,而转入池塘养殖时间较短,各种疾病的发
生还少 ,很少用药 ,尚无形成对药物的耐性有关 ,
阿维菌素和甲苯咪唑对黄河鲤的急性毒性研究
阿维菌素和甲苯咪唑对黄河鲤的急性毒性研究徐文彦;郭国军;齐子鑫;唐国盘;高春生【摘要】To obtain the semi-lethal concentrations and the safe concentration of abamectin and mebendazole to Cyprinus carpio, acute toxicity experiments to C. carpio were performed using biological toxic tes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semi-lethal concentration of abamectin to C. carpio at 24, 48 and 96 h was 8. 72, 7. 85 and 6. 97 × 10-3 mg/L, respectively, and the safe concentration of it was 1.91 × 10 -3 mg/L; the semi-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mebendazole to C. carpio at 24, 48 and 96 h was 4. 29, 3.98 and 3. 53 mg/L, respectively, and the safe concentration of it was 1.23 mg/L. The safe concentration of the two kinds of disinfectant were close to, or even lower than their dousing concentration in aquaculture. Therefore, abamectin and mebendazole must be used cautiously in the aquaculture production of C. carpio.%采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阿维菌素和甲苯咪唑对黄河鲤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阿维菌素对黄河鲤的24、48和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8.72,7.85,6.97×10-3mg/L;安全浓度为1.91×10-3mg/L.甲苯咪唑对黄河鲤的24,48和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29,3.98,3.53 mg/L;安全浓度为1.23 mg/L.结果表明这两种杀虫药物的安全浓度都接近甚至低于它们在养殖生产中的的使用浓度,所以在养殖生产中应该谨慎使用.【期刊名称】《淡水渔业》【年(卷),期】2011(041)002【总页数】4页(P88-91)【关键词】黄河鲤(Cyprinus carpio);阿维菌素;甲苯咪唑;半致死浓度;安全浓度【作者】徐文彦;郭国军;齐子鑫;唐国盘;高春生【作者单位】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0011;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0011;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0011;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0011;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8黄河鲤(Cyprinus carpio)属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鲤亚科(Cyprininae)鲤属(Cyprinus),是我国黄河流域自然形成的特有淡水经济鱼类,以体形好,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营养价值高而闻名全国,具有良好的养殖发展前景[1-3]。
5种常用渔药对黄颡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均为分析纯, 使用时按 5 2
收稿日期: 2007- 10- 26 作者简介: 张耀武, 1967年 生, 男, 河南 邓州人, 实 验师, 主 要从 事水产养殖学教研工作。 E - m ai:l zhyw@ lynu. edu. cn
比例混合; 敌百虫 ( 湖北沙隆达公司生产 ) 有效成分
20% ; 浓度为 1. 8 m g /L 时, 96 h死亡率为 10% 。 2. 2 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
半致死浓度 ( LC50 ) 及安全浓度见表 2。结果表 明, 黄颡鱼对 5种药物敏感性依次排序为: 强氯精 >
二氧化氯 > 敌百虫 > 溴氯海因 > 硫酸铜 + 硫酸亚铁 合剂。
表 2 5 种药物对黄颡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0
1. 0 1. 5 2. 3 3. 2 5. 0
0
1. 0 1. 8 3. 2 5. 6 10. 0 0
1. 0 1. 8 3. 2 5. 6 10. 0 0
采用静水式和换水式试验法。每个玻璃水族箱 盛放 20 L 试验液, 随机放入 10尾试验鱼, 每个药 物 浓度梯度设 3个试验箱作为平行, 另有 1个不加药 物的空白组作为对照组。水 温保持在 ( 20 1) , 试验鱼不投喂饵料。强氯精、二氧化氯和溴氯海因 3种药物试验开始后每隔 24 h更换 1次试验液, 其 余 2种药品均不更换, 使用前先将试验药物配制成 母液, 再按比例稀释成所需浓度, 药液现配现用。试
5种消毒剂对黄颡鱼2种病原菌体外抑制效果的研究
患病黄颡鱼
此之外,抗生素会在鱼体和水环境中残留,对人类存在潜在危害。
为更好地防治黄颡鱼细菌性疾病,寻找广谱、高效杀菌药物显得迫在眉睫。
消毒剂对防治细菌性疾病可以起到良好作用,且通常不会有残留问题。
现在消毒
(三)消毒剂对两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用灭菌过的蒸馏水将5种消毒剂菌悬液,阴性对照:向装有3mL灭菌脑心浸液肉汤培养基试管中加入0.1mL 灭菌蒸馏水,阳性对照:向装有3mL 灭菌脑心浸液肉汤培养基试管中加入0.1mL浓度为菌悬液,各管设3个平
别吸取0.1mL涂布于脑心浸液平板上,放置28℃或30℃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24h观察有无细菌生长,培养基中无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即是其次为高铁酸钾,最低有效浓度为4mg/L、MIC为8mg/L、MBC为16mg/ L;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最低有效浓度为8mg/L、MIC为16mg/L、MBC为。
鱼类急性毒性实验
鱼类急性毒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鱼类急性毒性实验的原理和操作(2)掌握半致死浓度的计算方法(直线内插法)二、实验原理鱼类对水环境的变化十分灵敏,运用毒理实验方法,观察鱼类在含有化学污染物的水环境中的反应,可以比较不同化学物质的毒性高低。
鱼类毒性实验方法可分为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两大类。
静态实验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适宜于受试化学物在水中相对稳定,在实验过程中耗氧量较低的短期实验。
动态实验方法要求具备一定的设备,对于在水中不稳定、耗氧量较高的化学物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实验观察时,可采用动态实验方法。
本实验介绍静态实验方法。
三、实验器材玻璃缸或搪瓷桶、有机磷农药、重金属盐、金鱼四、实验步骤(1)预备实验:预备实验的方法,可参考有关资料初步估计3~4个浓度,每个浓度用3~4尾鱼,观察24~48h。
进行预备实验的目的是确定实验浓度的范围(找出引起实验鱼全部死亡和不引起实验鱼死亡的浓度);观察鱼中毒的表现和出现中毒的时间,为正式实验选择观察指标提供依据。
同时还要做一些化学测定,以了解实验液的稳定性、pH值、溶解氧的变化情况,以便在正式实验时采取措施。
(2)正式实验:1、根据在预备实验中得到的浓度范围,其间距按等比级数插入3~5个中间浓度2、选用表8-1中浓度值的对数系列,表中的数值可用百分体积或mg/L表示,必要时也可用10的指数来乘或除。
实验中至少选择5个不同浓度,一般以7个浓度较常用,但所选择的浓度应包括有使实验鱼在24h内死亡的浓度,以及96h内不发生中毒的浓度。
表中第1纵行包括的浓度最常用。
实验中无论采用何种分组方法,都必须同时设对照组。
配制实验液时应先配制少量高浓度的储备液,实验时临时稀释所需浓度的实验液。
先把药液与水均匀混合后,再放入实验鱼,禁止先放入实验鱼后网实验缸中加受试药液,以免实验鱼接触到不均匀的高浓度的药液而提前死亡。
3、结果的观察:实验开始后8h进行连续观察并做好记录,8h后可做24h、48h和96h的详细观察记录。
黄颡鱼早繁试验
30透明液状物从鳞囊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
有时还伴有鳍基部和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腹腔膨大、腹水等症状;病鱼离群独游,活动缓慢,反应迟钝,浮于水面。
防治方法:每亩每米水体使用二氧化氯150-200g ,全池均匀泼洒,连用2d ;同时内服败血宁(每千克饲料添加10-20g )+保肝宁(每千克饲料添3-6g ),拌饵投喂,连用5-7d 。
4、白云病症状:鱼体表有点状白色黏液附着物,并逐步蔓延扩大,全身像包一层白云,以头背部、尾鳍处白色黏液更为稠密。
严重时鳞片基部充血,鳞片脱落,鱼溜边不摄食,游动缓慢不久死亡,剖开鱼腹可见肝、肾脏充血。
防治方法:①预防,鱼种下塘前,每立方米水体使用杀素闻灵4.5-7.5m l ,药浴20-30m in 。
②治疗,第一天,每亩每米水体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666.7-1000g ,全池均匀泼洒;第二天,每亩每米水体使用鱼安83.3-111g ,全池均匀泼洒,隔天再用一次,同时内服恩诺沙星粉(每千克饲料添加4g )+鱼用ABC (每千克饲料添加5g )+三黄散(每千克饲料添加5g ),拌饵投喂,连用5-7d 。
5、寄生虫病寄生虫主要有锚头鳋、中华鳋、鱼波豆虫、小瓜虫病等。
防治方法:①预防,每亩每米水体使用鱼用敌百虫66.7-100g ,全池均匀泼洒;第二天,每亩每米水体使用杀毒灵200-300g ,全池均匀泼洒,每20-25d 一次。
②治疗,每亩每米水体使用鱼虫杀星20-33.3m l ,全池均匀泼洒;第二天,每亩每米水体使用鱼安83.3-111g ,全池均匀泼洒。
6、车轮虫病的防治方法: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达0.7P P M 浓度。
黄颡鱼早繁试验胡国宏熊占山张家松毛瑞鑫刘铁刚(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33)提要:在北方黄颡鱼每年开始自然繁殖的时间为6月20日左右。
本试验通过提温培育亲鱼,将黄颡鱼的繁殖时间提早20d 。
4月10日开始给亲鱼池提温,到4月30日水温达到25℃。
亚硝酸盐和氨对黄颡鱼的影响
亚硝酸盐和氨对黄颡鱼的影响作者:李敬荣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6期【摘要】亚硝酸盐和氨对黄颡鱼中毒情况分析、预防以及解救【关键词】非离子态氨;亚硝酸盐;黄颡鱼;毒性黄颡鱼(Richardson),俗称嘎牙子、黄腊丁、黄鳍鱼等。
该鱼分布广、产量大、肉质嫩、少细刺、含脂肪多、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供不应求,而在自然水域中,黄颡鱼生长速度慢,上市规格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发展。
因此,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势在必行。
1. 黄颡鱼对亚硝酸盐和氨的中毒情况亚硝酸盐和氨是广泛存在于水体的一种物质,是水体氮循环的产物之一,要在水体中完全不存在是不可能的,只是在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其浓度,而其危害浓度是利用目前一般的水质分析盒不能检出,能检出的浓度对黄颡鱼都会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黄颡鱼的亚硝酸盐和氨的中毒情况和其他鱼类相似有两种情况:(一)、慢性中毒:症状不明显,一般肉眼很难看出,但严重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生活。
中毒较深的摄食量减少,活动力减弱,鱼体消瘦,体表无光泽,这为池溏的整体症状。
(二)、急性中毒:一般发生在清晨,肉眼观察似缺氧浮头,且往往伴随缺氧症状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分,但仍然还是有区别的,缺氧浮头,鱼大多集群,有时甚至集聚得很紧,但硫化氢气体中毒就不同,鱼在整个池塘中不均匀分布,到处都是,即使注水解救,在短时间内,也不会出现游向水口的情况,太阳出来后,症状也不会很快消失,甚至随时间的推移,症状越来越重,晴天中午都不会解除,有的一直按缺氧解救,只在下午有点缓解,第二天病情更重,连续几天都不能解除,甚至造成大批量死亡,其死亡率可达90%以上,损失十分严重。
2. 亚硝酸盐的产生过程及对水产养殖的影响2.1 亚硝酸盐和氨的产生过程:亚硝酸盐是氮素在自然界循环过程中的产物之一。
水体中含氮化合物存在的主要形式有:有机氮和氨态氮NH3-N)。
氨化作用即由氨化细菌或真菌的作用将有机氮分解成为氨与氨化合物,氨态氮在硝化作用下转化为硝酸盐氮,这是一个耗氧、耗碱度的过程,亚硝态氮是其中不稳定的中间形式,对养殖生物具有很强的毒性。
实验鱼类急性毒性实验
表5-4污染物对鱼类急性毒性危害分级标准 96h LCso 毒性分级 96h LCso 毒性分级 m g /L m g /L <1.0 1-100 100-1000 1000-10000 >10000 低毒 10-100 中毒 微毒 ≥100 低毒 剧毒 高毒 中毒 ≤1.0 极高毒 1-10 高毒
每天至少测定一次pH、溶解氧和温度。实验开 始和结束时亦要测定。至少在实验开始和结束 时,测定实验容器中实验液的受试物浓度。
pH:试纸 (溶解氧:溶氧仪)
温度:温度计
(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3.数据处理
(1)在对数-概率坐标纸上,绘制处理浓度对死亡率的曲
线。用直线内插法或常用统计程序计算出24h、48h、 72h、96h的LC50值,并用标准方法计算95%的 置 信限。 (2)如果实验数据不适于用标淮方法计算LC50,可用不
(4)光照每天 12-16h.
(5)温度与实验鱼种相适宜,变化范围土2℃。 (6)溶解氧不低于空气饱和值的60%。曝气时不能使受试 物明显受损。
2.实验方法
正式实验前必须对实验用鱼进行驯养,然后根据预实验得
出 的结果(以上部分内容可另行安排实验时间),在包括 使鱼全部死亡的最低浓度和96h鱼类全部存活的最高浓度 之间至少应设置5个浓度组。每个实验浓度组应至少设3 个平行系列,每一系列设一个空白对照。如使用了助溶剂, 应增设溶剂验量对照,其浓度与试液中的最高溶剂浓度相 同。每一浓度组及对照组至少使用7尾鱼。
在实验开始后3h或6h观察各处理组鱼的状况,并记录
实验鱼的异常行为〈如鱼体侧翻、失去平衡,游泳能力 和呼吸功能减弱,色素沉积等〉。 至少在24h、48h、72h和96h后检查受试鱼的状况, 并做记录。如果受试鱼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运动,如鳃 的扇动、碰触尾柄后无反应,即可判断该鱼已死亡。观 察并记录死鱼数目后,将死鱼从容器中取出。
5种常用水产药物对唐鱼的急性毒性实验
.
9 20 6・ 0 8年 1月
水 利 渔 业
第2 8卷第 1期
5种 常用 水 产 药 物 对唐 鱼 的 急性 毒 性 实验
王瑞龙 , 方展 强 , 马广智 , 玉明 陈
( 华南 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0 3 ) 16 1
亚科 ( ai ia ) 唐 鱼 属 ( a i t s) 是 一 种 小 型 鱼 , D no ne 、 n Tnc h hy ,
根据静水法生物测试 … , 实月龄性 成熟 。唐 鱼具有体形 5c 5~
小、 易饲养 、 性成熟早 、 年能繁殖 多代等一 系列 的优 点 , 一
摘要 : 在室 内常温条件下 ,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对唐 鱼进行急性毒性 实验。实验表明 , 5种常用水 产药 物的毒性大小依次为硫酸铜 >高锰 酸钾 > 尔马林 > 福 敌百虫 > 食盐 , 对唐鱼安全浓度分别 为 :.6 、.6 、 0 0 10 06 0 180 47、7 gL .7 、、3 4 9m / 。实 际用药时还须根据具体情况以及药物纯度等确定用药时 间和用 药量。本文将为 唐鱼作 为我 国一种新 的鱼类毒性 实验受试生物以及为渔业 生产实践提供有益的依 据。
即可从水 中捞 出。通过记 录各实验组 唐鱼 的 2 、8h 4h 4 、
7 2h和 9 6h的死亡数 , 计算 出平均死亡率 , 再转换成概率
1 材料 与方法
1 1 实验 动 物 .
单 位 , 计算 出实验液质量浓度对 数 。用直线 内插 法 , 以
唐鱼平均 体 长 ( . 3±0 5 c 体 质 量 ( . 6± 22 . 2) m、 03
关键词 : 唐鱼 ; 水产药物 ; 急性毒性 ; 安全浓度
黄颡鱼早繁试验
黑龙 江水产
透明液状物从鳞囊喷射出来 , 鳞片也随之脱落 。 有时还伴有鳍基部和皮肤表 面充血 , 眼球突出、 腹腔膨大 、
腹水等症状 ; 病鱼离群独游 , 活动缓慢 , 反应迟钝 , 浮于水面。 防治方 法 : 每 亩每米水体使用二氧化氯 1 5 0 — 2 0 0 g , 全池均匀泼 洒 , 连用 2 d ; 同时内服败 血宁( 每千克 饲料添加 1 0 — 2 0 g ) + 保 肝宁( 每千克饲料添 3 — 6 g ) , 拌饵投喂 , 连用 5 — 7 d 。 4 、 白云病 症状 : 鱼体表有点状 白色黏液附着物 , 并逐步蔓延扩大 , 全身像包一层 白云 , 以头背部 、 尾 鳍处 白色黏液更为稠密 。 严重时鳞片基部充血 , 鳞片脱落 , 鱼溜边不摄食 , 游动缓慢不久死亡 , 剖开鱼腹可
见肝 、 肾脏 充 血 。
防治方法 : ①预防, 鱼种下塘前 , 每立方米水体使用杀素闻灵 4 . 5 — 7 . 5 m l , 药浴 2 0 — 3 0 m i n 。
②治疗 , 第一天 , 每亩每米水体使用水质保护解 毒剂 6 6 6 . 7 一 l O 0 0 g , 全池均匀泼洒 ; 第二天 , 每亩每米
济效 益 。为 了探 索 寒 区黄 颡 鱼早 繁 的 可行 性 , 我们于 2 0 1 0 年在 吉林 省 土著 鱼 类 良种 场进 行 了黄 颡 鱼早 繁
基金项 目: 吉林 省科技成果转化补助( 2 0 0 8 5 0 4 1 ) 第一作者简介 : 胡国宏 , 男, 1 9 6 4 年生, 研究员 。研究方 向名优鱼类繁殖与养殖和 中草药 防治鱼病 。
黄颡 鱼早繁试 验
胡 国宏 熊 占山 张 家松 毛 瑞 鑫 刘铁 刚
头痛!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中毒大量死鱼、药害事故频发...养殖户该怎么办?
头痛!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中毒大量死鱼、药害事故频发...养殖户该怎么办?水产养殖日常如何科学“调水、解毒”?o文/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聘用教师武汉科研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鑫军、湖北省南漳县水产技术服务站代任全、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师雷武松、宣云峰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高密度养殖、大量投喂人工全价饲料带来的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所谓“调水、解毒”的概念越来越被水产养殖业者接受,经常有水产养殖业者询问我们该如何“调水、解毒”。
水产养殖业者日常如何科学“调水、解毒”?往期回顾•养殖水体怎样调水解毒,一文教你调好水体中的溶解氧•全是干货!养殖水体怎样“调水、解毒”?•干货继续!养殖水体怎样“调水、解毒”?一文教你正确使用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丁酸梭菌水温——对水产养殖有着巨大影响鱼、虾、蟹等水产养殖对象生活在水中,水体的温度对鱼、虾、蟹等养殖对象有着重要的影响,水体中所有的理化因子都受到水温的影响,水体的生态系统也随着四季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水温对水体藻类种群结构和数量的影响一年四季,养殖水体的水温都随着气温在一定范围内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水体中不同品种的藻类对水温有着不同的适应能力,水温的变化影响着藻类种群和数量的变化。
春季来临,水温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养殖水体中的藻类种群随着水温的升高逐步发生世代交替,如黄藻门、硅藻门、绿藻门、甲藻门、隐藻门的某些品种的生物量不断增长,水体逐渐“变肥”。
在炎热的夏季,水温大幅上升,喜高温的藻类种群如蓝藻门、裸藻门的许多品种的生物量不断增长,往往形成优势种群,水体肥度达到顶峰。
随着秋季到来,水温持续下降,喜高温的藻类种群数量开始下降,绿藻门、甲藻门、隐藻门、硅藻门等某些品种的比例又逐步回升,水体中藻类生物量开始下降。
寒冷的冬季,水温更低,耐低温的金藻门、黄藻门、绿藻门、甲藻门、隐藻门、硅藻门的某些品种在水体中占比较大,藻类生物量降到最低。
5种常用药物对大黄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1 2 0
水产 科技 情报
2 0 1 7 , 4 4 ( 3 )
1 . 4 试验 方法
为1 0 0 % 。安 全浓 度为 3 2 . 7 2 m g / L 。
本试验采用静水 式水生生 物测试 法 J 。试 验前用纯水将各试验药物配成一定质量浓度的母 液待用。先通过预试验及根据常规鱼病 的防治浓
近 亲 繁殖 , 大黄 鱼 种 质退 化 明显 , 表 现 出性 早 熟 、
个体小型化 、 抗病力差 以及养殖 品质下降等问题。 大黄鱼苗规模化繁殖过程 中 , 仔、 稚、 幼鱼前期 的 培育均在室内水泥池 内进行 , 培育后期 随着水温 升高 , 投饵量增加 , 代谢 产物积累 , 极易发生病虫 害并 迅 速蔓 延 J 。一 旦 发 生病 害 , 将 严 重 影 响 培
水 产科 技情 报
2 0 1 7 , 4 4 ( 3 )
l 1 9
d o i : 1 0 . 1 6 4 4 6 / j . c n k i . 1 0 0 1—1 9 9 4 . 2 0 1 7 . 0 3 . 0 0 2
5种常 用药物对大黄鱼 幼鱼 的急性毒性试验
祝 斐 陈淑吟 张 曹进 吴 国均 刘 海林 张志 勇 张志伟 贾超 峰 沙士兵
试 验用 水 为蓄水 池沉 淀后再 经 2 0 0目滤 网过 滤 的海 水 , 水温在 2 2 . 0—2 3 . 8℃ , 盐度 l 9—2 3 , 溶 氧量 5 . 2~ 7 . 0 m g / L, p H 8 . 0~8 . 4 。试 验桶 容
黄鱼病害、 准确用药提供参考 。
幼鱼进行 了急性毒性试验 。结果显示 , 5种药 物对 大黄鱼幼鱼的 4 8 h 半 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分别 为 : 甲醛 溶液 2 0 6 . 4 1 、 3 2 . 7 2 m g / L , 高锰酸 钾 2 . 0 6 、 0 . 6 0 m e VL , 五 水合 硫 酸铜 2 . 0 9 、 0 . 4 8 m g / L , 三氯 异氰 尿 酸粉 8 . 7 2 、 2 . 1 8 mg / L, 二氧化氯 l 4 . 9 4 、 4 . 4 8 m g / L 。试验结果表 明 , 甲醛 、 三 氯异氰 尿酸 、 二氧化 氯可在 大黄鱼 幼鱼的病害防治 中安全使用 , 高锰 酸钾 、 硫酸铜则需慎用 。 关键词 : 大黄鱼 ; 幼鱼 ; 急性毒性试 验 ; 半致死浓度 ; 安全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生 态 学 杂 志 Journal o f H ydroecology
Vo .l 2, No. 1 Jan. , 2009
5种常用渔药对黄颡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张耀武, 陈万光, 郑建武
(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 系, 河南 洛阳 471022)
摘要: 研究了常用水产药物对 黄颡鱼鱼种的急性毒性。使用常温 静水试验法, 探讨 了硫酸铜 + 硫酸亚铁 合剂、敌 百虫、强氯精、溴氯海因和二氧化氯 5种常 用药物对黄颡鱼鱼种的急性毒性效应, 分别在试验 24、48、72、96 h后记 录黄颡鱼鱼种死亡数和 试验 药 液的 安全 质 量浓 度。结 果表 明, 5种 药 物的 安全 浓 度分 别 为 0. 94、0. 65、0. 46、 0 86、0. 51 mg /L, 这 5种药物对黄颡 鱼毒性依次排序为: 强氯精 > 二氧化氯 > 敌百虫 > 溴 氯海因 > 硫酸铜 + 硫酸 亚铁合剂。黄颡鱼鱼种对硫酸铜 + 硫酸亚铁合剂、溴氯海因、敌百虫、二氧化氯都可按常用浓度安全使用, 强 氯精 使用浓度应为 0. 3~ 0. 4 m g /L。该研究为黄颡 鱼鱼种的培养过程中合理用药防治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黄颡鱼; 急性毒性; 安全浓度 中图分类号: S941. 9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 3075( 2009) 01- 0122- 04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浓度为 20 m g /L 时, 5 h 开始出现死亡, 26h死亡 100% ; 11 m g /L 时, 6 h出 现死亡, 48 h死亡 80% ; 6. 5 m g /L 时, 10 h出现死 亡, 48 h死亡 50% ; 3. 5 m g /L 时, 16h出现死亡, 24h 死亡 3. 3% 。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均为分析纯, 使用时按 5 2
收稿日期: 2007- 10- 26 作者简介: 张耀武, 1967年 生, 男, 河南 邓州人, 实 验师, 主 要从 事水产养殖学教研工作。 E - m ai:l zhyw@ lynu. edu. cn
比例混合; 敌百虫 ( 湖北沙隆达公司生产 ) 有效成分
质量分数 90% ; 强氯精 ( 广西贵港化工厂生产 ) 有
效氯质量分数 50% , 有效成分为三氯异氰脲酸; 溴
氯海因 (广州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 含有效
成分 17. 5% 。二氧化氯 (河南卫辉市化工有限公司
生产 ) 含 6. 6% 稳定性粉状二氧化氯。
1. 4 试验方法
试验容器为矩形玻璃箱, 规格为 50 cm 30 cm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鱼 试验鱼取自河南洛阳市李楼乡火龙渔场, 为人
工繁殖培育的黄颡鱼鱼种, 平均体长 7. 0 cm, 平均 体重 19. 8 g, 在实验室水族箱内驯养 15 d。让黄颡 鱼适应实验室的环境, 无死亡现象方开始试验。试 验开始前停食 24 h。 1. 2 试验用水
按照农 业部 颁布 的 渔药 毒性 试验方 法 ( 2006)第一部分: 外用渔药急性毒性试验的要求配 制标准稀释水, pH 为 7. 7, 硬度为 250 m g /L ( 以 Ca CO3 计 ) , 溶解氧为 5. 6 mg /L。 1. 3 试验药品
敌百虫浓度为 8. 0 m g /L 时, 0. 5 h开始出现死 亡, 2 h死亡 100% ; 4. 0 m g /L 时, 4 h出现死亡, 24 h 死亡 70% ; 2. 0 mg /L 时, 12 h 出现死亡, 24 h死亡 20% ; 1. 0 m g /L 时, 40 h出现死亡, 48 h死亡 3. 3% 。
溴氯海因是一种溴氯并用型消毒剂, 具广谱、高 效、安全、无残留等特性。由试验结果可知, 黄颡鱼 对溴氯海因的安全浓度为 0. 86 m g /L。溴氯海因的 常用泼洒浓度为 0. 3~ 0. 4 m g /L。其安全浓度高于 泼洒浓度, 使用比较安全, 为较理想的药物。溴氯海 因在我国已进入到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业的消毒及 治疗水产病害等应用性试验阶段, 由于溴氯海因具 有缓慢释放溴的性质及其所含有的表面活性剂具有 亲水亲脂作用, 能使溴氯更好地与菌体接触、粘附, 适用于水产养殖生产中消毒及治疗细菌性疾病, 是 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消毒 剂 ( 邢华, 2000) 。 3. 5 二氧化氯
2009年第 1期
张耀武等, 5种常用渔药对黄颡鱼鱼 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1 23
验周期为 96 h, 试验中观察并详细记录试验鱼的行 为变化。试验鱼死亡 标准为对玻棒 触碰无任何反 应。 1. 5 数据处理
试验结果 的数据处理采用 直线内插 法。求出 24 h LC50、48 h LC50。安全浓度 ( SC) 的计算公式:
敌百虫对黄颡鱼的急性毒性次于强氯精和二氧 化氯, 高于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和溴氯海因。试 验得出该药物安全浓度为 0. 65 m g /L, 远低于王武
12 4
第 2卷第 1期
水生态学杂志
2009年 1月
等 ( 2006) 试验结果, 与黄琪琰 ( 1993) 推荐的治疗吸 虫和甲壳纲寄生虫的泼洒浓度 ( 按 0. 7 m g /L 算 ) 接 近。建议在 杀灭吸虫 和甲壳纲 寄生虫时 可按 0. 5 m g /L 的浓度全池泼洒敌百虫。 3. 3 强氯精
5. 0 100 100 100
溴
1. 0
0
0
0
氯
1. 8
0
0 3. 3
3. 2 10 26. 7 30 6. 18 4. 78 0. 86
海
5. 6 43. 3 60 80
因
10. 0 96. 7 100 100
二
1. 0
0
0
0
氧
1. 8
0
0 10
3 浓度为 1. 8 m g /L 时, 96 h死亡率为 10% 。 2. 2 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
半致死浓度 ( LC50 ) 及安全浓度见表 2。结果表 明, 黄颡鱼对 5种药物敏感性依次排序为: 强氯精 >
二氧化氯 > 敌百虫 > 溴氯海因 > 硫酸铜 + 硫酸亚铁 合剂。
表 2 5 种药物对黄颡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0
1. 0 1. 5 2. 3 3. 2 5. 0
0
1. 0 1. 8 3. 2 5. 6 10. 0 0
1. 0 1. 8 3. 2 5. 6 10. 0 0
采用静水式和换水式试验法。每个玻璃水族箱 盛放 20 L 试验液, 随机放入 10尾试验鱼, 每个药 物 浓度梯度设 3个试验箱作为平行, 另有 1个不加药 物的空白组作为对照组。水 温保持在 ( 20 1) , 试验鱼不投喂饵料。强氯精、二氧化氯和溴氯海因 3种药物试验开始后每隔 24 h更换 1次试验液, 其 余 2种药品均不更换, 使用前先将试验药物配制成 母液, 再按比例稀释成所需浓度, 药液现配现用。试
黄颡鱼 (P elteobagrus fulvidraeo ) 是一种淡水名 贵鱼类, 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 点倍受养殖者青睐。但近年来, 随着养殖规模扩大, 再加上黄颡鱼属无鳞鱼类, 背鳍、胸鳍具硬棘, 且喜 群居, 在运输和养殖过程中皮肤易受伤而感染细菌、 真菌, 有时也受寄生虫的侵袭, 病害情况日益严重, 发病率较高, 养殖过程中常使用一些化学药物, 如硫 酸铜、强氯精、溴氯海因等防治黄颡鱼疾病。本试验 通过 5种水产养殖常用药物对黄颡鱼鱼种的急性毒 性试验, 旨在为黄颡鱼疾病防治中准确掌握用药量 提供依据。
m g L- 1 24 h 48 h
安全 浓度 / m g L- 1
硫酸 2. 0
0
0
0
铜 + 3. 5 3. 3 15. 3 40 6. 5 23. 3 50 74. 7 9. 40
硫酸 11. 0 64. 7 80 100
亚铁 20. 0 96. 7 100 100
6. 50
0. 94
0. 5
0
二氧化氯浓度为 10 m g /L 时, 10 h出现死鱼, 24 h死亡率为 80% ; 浓度为 5. 6 mg /L 时, 10 h开始死 鱼, 24 h 死亡率为 30% ; 浓度为 3. 2 m g /L 时, 12 h 出现死鱼, 24 h 死 亡率 为 20% , 48 h 死 亡率 仍为
30 cm。每箱 盛药液 20 L, 每箱 放黄颡鱼 10 尾。
在正式试验之前, 每种药物先进行预试验, 寻找 24 h
使黄颡鱼致死的浓度下限值及 96 h无死亡的浓度
上限值, 并根据预试验结果确定出各试验药物浓度
区间, 然后按等对数间距设置 5 个浓度组 ( 周永欣
等, 1989)。配制试验液见表 1。
强氯精浓度为 5. 0 m g /L 时, 1 h出现死亡, 5 h 死亡 100% ; 3. 2 mg /L 时, 6 h 出现死亡, 24 h死亡 60% ; 2. 3 m g /L 时, 16 h出现死亡, 24 h 死亡 20% ; 1. 5 m g /L 时, 40 h出现死亡, 48 h死亡 10% 。
SC = 0. 3 48 h LC50 / ( 24 h LC50 / 48 h LC50 ) 2。
2 试验结果
2. 1 试验观察结果 试验开始, 低浓度组试验鱼活动情况与对照组
基本相似, 试验鱼大多静伏于试验箱底部, 少数缓慢 游动; 而高浓度组试验鱼反应激烈, 尤其是二氧化氯 组, 显得十分活跃, 在水体中上层或沿着箱壁不停地 快速游动, 呼吸频率加快。一段时间后, 低浓度组试 验鱼活动情况无多大变化, 而高浓度组试验鱼活动 开始减弱, 游动变缓慢, 反应迟钝, 体色变浅, 体表粘 液分泌增多。随着时间延长, 不同药物中高浓度组 试验鱼均出现死亡, 试验鱼死前均出现鳃盖扩张, 鳃 丝淤血且边缘发白, 体表粘液大量分泌, 对照组均无 死亡。详细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