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什么是混合结缔组织病
什么是混合结缔组织病?混合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是1972年Sharp提出的一种新的结缔组织病。
该病的特点为临床有类似SLE、SSc、PM/DM或RA的混合表现,同时伴有高滴度的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特别是抗u1RNP,即抗snRNP抗体),而抗Sm抗体阴性。
几十年来,MCTD是否是为一独立的疾病,一直颇有争议。
其原因是:①部分最初诊为MCTD的患者,随时间的推移,其临床表现向某一特定的结缔组织病(CTD)发展,使其可确诊为SLE、RA、SSc或PM/DM;②MCTD 曾经被认为是一预后良好的疾病,但随认识的深入,发现MCTD也常见合并类似于其它CTD的重要器官损害;③抗u1RNP抗体阳性并非仅限于MCTD患者;其它CTD患者,尤其SLE、SSc等,该抗体也可阳性。
因此,有人提出将“mixed”CTD改称为“undifferentiated”CTD(UCTD)或“overlap”syndrome(重叠综合征)等。
尽管如此,由于目前多数学者一致认为,如满足以下特征,即可确定某种CTD是一独立疾病或综合征:①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②有典型的自身抗体;③有特定的遗传特点;而多年观察发现,MCTD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有“特征性”的自身抗体(抗u1RNP),并与特定基因相关,故多数学者仍倾向于认为MCTD是一独立的疾病。
MCTD的患病率不详,估计可能高于PM,而类似SLE。
发病年龄在4~80岁之间,平均年龄37岁,女性约占本病患者80%,。
MCT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什么?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1.遗传因素许多研究发现,MCTD与HLA基因密切相关,但报道结果不尽一致。
1988年,Black报告,本病患者HLA-DR4出现频率增多,但仅限于有关节炎症状者。
MCTD患者中,HLA-DR4阳性者,发病年龄多较轻;而HLA-DR2阳性者,则发病年龄较大。
1例混合型结缔组织病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
1例混合型结缔组织病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摘要:目的探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MCTD) 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发展过程。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以咳嗽、咳痰为首发表现的MCTD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例因反复咳嗽、咳痰初步考虑为肺炎, 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
后行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确诊为MCTD, 予泼尼松、硫酸羟氯喹等治疗,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病情好转出院, 嘱其出院后继续口服泼尼松、硫酸羟氯喹等治疗。
但患者依从性较差,病情不断进展合并多种并发症且复杂多样,多次入院治疗。
结论临床上遇到以咳嗽,咳痰等为首发表现且对症治疗无效者, 应高度警惕MCTD, 及时行自身免疫性相关检查且需要关注其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发生发展,治疗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MCTD) 是一种症状重叠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起病隐匿, 进展缓慢, 病情复杂多样, 缺乏特异性, 误诊率较高。
其以双手肿胀、雷诺现象、多关节痛、肢端硬化、肌炎、心肌炎、心包炎、食管运动功能障碍、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AH) 等特征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病历资料患者女性, 63岁,该患者于2017年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症状,痰为黄白相间粘液痰,紫外线过敏,手指出现雷诺现象,脚趾坏疽,遂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行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期间给予激素、羟氯喹片等药物治疗,但患者依从性差,服药1年余病情稳定,之后自行停药。
患者于2019年8月起再次出现间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且伴有后背部疼痛,遂到延边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就诊,胸部CT示双肺上下叶炎性病变,右肺中叶结节,考虑为双肺炎症,给予消炎等对症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
混合结缔组织病诊断标准
混合结缔组织病诊断标准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目前,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临床症状方面,患者可能出现肌炎、肺部受累、雷诺现象或食管蠕动功能降低、手肿胀或手指硬化等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脱发、白细胞减少、贫血、胸膜炎、心包炎、关节炎、三叉神经病变、颊部红斑、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方面,主要标准包括斑点型抗核抗体的高滴度和抗核糖核蛋白抗体的高滴度。
此外,抗U1-rnp抗体和抗Smith抗体的检测也有助于诊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影像学检查方面,肺部X线或CT扫描可以发现肺部受累的情况。
此外,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等检查也可以帮助诊断心脏受累的情况。
综合以上标准,当患者满足主要标准并伴有U1-rnp抗体的明显增高,以及Smith抗体的阴性时,可以明确诊断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需要注意的是,
诊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需要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一、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病因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环境因素等有关。
研究发现,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身体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的异常表达,这些抗体能够攻击患者的组织和器官,导致病情恶化。
某些病毒和细菌感染也可能诱发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发生。
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症状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种:1、关节疼痛和肿胀: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和肿胀,尤其是手指关节和腕关节。
2、皮肤病变: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红斑、瘙痒等症状。
3、雷诺现象:患者的手指或脚趾可能会出现苍白、紫绀和潮红的症状。
4、肺部病变: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5、肾脏病变:患者可能会出现肾功能异常、蛋白尿等症状。
6、神经系统病变: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眩晕、肌肉无力等症状。
三、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诊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其中,抗核抗体谱检测是诊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肺部和关节病变情况。
四、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治疗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
免疫抑制剂可以减轻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副作用,同时也可以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生物制剂是一种新型药物,可以针对特定的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进行治疗,从而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病情。
对症治疗方面,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针对关节疼痛和肿胀可以采用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法。
针对肺部病变和肾脏病变等并发症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综合治疗。
通过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
细胞因子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引言结缔组织病(CTD)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影响多个器官和系统,其中间质性肺病(ILD)是CTD最常见的肺部并发症之一。
结缔组织病诊断标准
结缔组织病诊断标准结缔组织病是一类累及多个器官与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诊断需综合考虑临床表现、体检结果、实验室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结缔组织病诊断标准: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美国结缔组织病协会(ACR)诊断标准:- 必备条件:- 面部红斑(蝶形红斑):指双颧部、鼻梁的固定红斑;- 盘状红斑(斑红斑):指双侧臂部、前胸释放区、前颈部或上背部、肘关节、膝关节的红斑;- 选两项以上:- 光敏性皮疹- 口腔溃疡:口咽溃疡或口腔齿龈溃疡,无感染因素;- 非侵蚀性关节炎:指两个以上非膝关节非手指介绍关节炎;- 肾脏受累:蛋白尿>0.5 g/d或红细胞尿>5个/HPF;- 神经系统病变:癫痫或精神障碍,无明显原因;- 血液系统病变:任何原因造成的白细胞减少或溶血性贫血;- 免疫学异常:DS-DNA抗体阳性、Smith抗原阳性、抗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I抗体)阳性等;- 抗核抗体阳性2. 系统性硬化病(Scleroderma)的ACR/EULAR分类标准:- 皮肤增厚及硬化:指非水肿非浆液渗出情况下的明显坏死或硬化皮肤的程度;- 纵隔或腹膜后有肺受累表现:指肺部中心干扰(如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等);- 抗Scl-70抗体阳性:抗组蛋白抗体SC70阳性3.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的Kasukawa标准:- 临床特点:Raynaud现象、蛋白尿、血管病变、肌肉骨关节疼痛、干燥症状;- 抗U1-RNP抗体阳性;- 任一抗核抗体阳性。
以上仅为常见的几种结缔组织病的诊断标准,各种结缔组织病还有其他特定的诊断标准,诊断应综合医生的临床经验以及具体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判断。
因此,如果怀疑结缔组织病,请尽早就诊医生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概述]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是一种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SSc),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及类风湿关节炎(RA)等疾病的症状相重叠为特征的风湿性综合征,其突出的特点是在其血清中有很高滴度的斑点型抗核抗体(ANA)和抗u1RNP抗体。
该病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
MCTD的发病与遗传素质,尤其是HLA-DR4、DR5有关。
氯乙烯和二氧化硅是目前认为与MCTD有关的环境因素。
与SLE不同,尚未有阳光照射或药物诱发MCTD的报道。
研究资料表明MCTD是一种免疫功能紊乱的疾病,如有极高滴度的抗U1 RNP抗体,高球蛋白血症,抑制性T细胞缺陷,循环免疫复合物存在,组织中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等。
有很多表现支持MCTD为一个独立的疾病:虽具备多种结缔组织病的重叠症状,但按传统分类标准不能确诊为某种特定的结缔组织病,且临床以手指雷诺征和腊肠肿常见;MCTD有极高滴度的抗u1RNP抗体,而其他抗核抗体滴度不高或阴性;与SLE相比,该病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能力正常;血管的病理改变与SSc一样,均表现为广泛的血管内膜和(或)中层增殖性损害,导致大血管和许多脏器小血管狭窄。
本病患者免疫调节T细胞发育过程异常,与其他风湿病不同;常有肺动脉伴有轻度纤维化的增生性血管病变。
有些患者最终会转变成典型的SSc和SLE,故有人认为MCTD并非为一个独立性疾病。
发病年龄从4岁到80岁,大多数患者在30-40岁左右出现症状,平均年龄37岁。
女性多见,占80%。
日本一项研究表明MCTD的发病率是2.7%,与之对照,SLE的发病率是20.9%,SSc为5.7%,PM/DM为4.9%。
我国发病率不明,但并非少见。
[临床表现]MCTD患者可表现出组成本疾病中的各结缔组织病(SLE,SSc,PM/DM或RA)的任何临床症状。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新特点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诊断与治疗PPT
THANK YOU
汇报人:
药物治疗:根据 病情选择合适的 药物进行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调整饮食、运动、 睡眠等生活习惯
心理支持:提供心 理支持和辅导,帮 助患者应对疾病带 来的压力和困扰
家属与患者教育
教育内容:疾病知识、治疗方案、药物使用、饮食和运动等 教育方式:面对面交流、电话咨询、网络平台等 教育目标: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和家属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 实验室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病理学检查:活检、组织学等 诊断标准: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 查中的一项或多项,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生物制剂:用于抑制特定免 疫细胞,减少自身免疫反应
肠道负担
心理干预
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理解疾病,减 轻心理压力
社交支持: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 交流,获得情感:教授患者自我调节方法, 如冥想、深呼吸等
并发症及其处理
常见并发症
关节病变:如关节疼痛、肿 胀、活动受限等
肺部病变:如肺纤维化、肺 动脉高压等
肾脏病变:如肾炎、肾功能 不全等
血液系统病变:如贫血、血 小板减少等
皮肤病变:如红斑、皮疹、 皮肤硬化等
肌肉病变:如肌肉疼痛、无 力、萎缩等
消化系统病变:如食管炎、 胃炎、肠炎等
神经系统病变:如头痛、头 晕、癫痫等
并发症处理原则
早期发现: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发症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并发症,立即进行治疗 综合治疗: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手术等多种治疗方式 预防为主:加强健康管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病情说明指导书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概述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是一种少见的结缔组织病。
临床表现上常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皮病(SSc)、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类风湿关节炎(RA)等疾病的部分症状,但均达不到这些疾病各自的诊断标准。
血清学以高滴度抗U1-RNP抗体为特征,1972年由Sharp等人首先报道。
英文名称: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
其它名称:混合结缔组织病、混合型结缔组织病。
相关中医疾病:痹证、皮痹、肌痹。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发病部位:全身。
常见症状:雷诺现象、关节痛、肌肉痛。
主要病因:病因不明。
检查项目:血清抗核糖核蛋白抗体、血清类风湿因子、心电图、X线检查。
重要提醒:本病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若累及心肺发生肺动脉高压,可能会导致死亡。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发病特点三、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病因病因总述:本病的病因尚无定论,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及病毒感染等有一定关系。
基本病因:1、遗传因素有免疫疾病家族史者患病率更高。
2、免疫异常总的来说以自身免疫学说为公认,多种异常的免疫学因素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3、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导致自身免疫紊乱可能导致本病的发生。
危险因素:暂无资料。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症状症状总述:本病的病因尚无定论,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及病毒感染等有一定关系。
典型症状:1、雷诺现象雷诺现象是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最常见的皮肤改变,通常在病程早期即出现。
表现为四肢指端如手指接触冷水后变色,间歇性发白、变紫、发红,最后恢复皮肤正常颜色。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预防和措施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4. 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 5. 为何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
什么是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什么是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定义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涉及 多种结缔组织疾病的特征。
为何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 减少并发症
早期干预和合理管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定期监测和适时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为何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 增强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与支持团体,共享经验和情感支持。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心理健康和情 绪稳定。
谢谢观看
寻求专业的物理治疗师指导,有助于恢复功 能。
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
定期监测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 查,监测病情进展。
建立与医生的良好沟通,共同制定管理计划 。
为何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
为何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
提高生活质量
有效的管理有助于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 量。
通过综合治疗,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挑 战。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人群
年轻女性、家族有自身免疫病史的人群更易 受到影响。
此外,某些环境因素如化学物质的暴露也可 能增加风险。
谁会受到影响? 症状识别
早期识别症状如关节疼痛、皮肤变化及疲劳 ,有助于及时就医。
定期体检可帮助发现潜在问题。
谁会受到影响? 心理健康
心理压力可能加重病情,保持积极的心理状 态至关重要。
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炎、皮疹、肌肉无力等,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病因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神经系统累及与治疗
疾病累及自主神经,可能导致血压异常、心率失常等症状。
自主神经系统受累
01
心血管系统症状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累及自主神经 ,可能导致心悸、胸闷等心血管 系统症状。
02
消化系统症状
03
泌尿系统症状
疾病累及胃肠道自主神经,可能 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 统症状。
疾病累及泌尿系统自主神经,可 能导致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 状。
心理治疗
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用于帮助患者缓 解焦虑和压力,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
如运动疗法、职业疗法等,用于帮助患者恢复肌 肉力量和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05 并发症的预防与 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
脑血管疾病
由于血管炎导致的血管狭窄或闭塞,可能引 发脑缺血或脑卒中。
癫痫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可能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导致癫痫发作。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神经系 统累及与治疗
目 录
• 引言 • 神经系统累及表现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策略与方案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神 经系统累及的表现、诊断和治疗。
提高对MCTD神经系统累及的认识和 诊疗水平。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概述
通过药物治疗、认知训练和心理干预等方法,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周围神经病变治疗
针对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进行治疗,如使用免疫抑制剂、神经营养药 物等,同时辅以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 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
疾病知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向患者详细解释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病因、 症状、发展及预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
结缔组织混合性病症诊断及治疗指南
结缔组织混合性病症诊断及治疗指南
1. 简介
结缔组织混合性病症(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多种结缔组织病的症状共同存在。
本指南将介绍结缔组织混合性病症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2. 诊断方法
结缔组织混合性病症的诊断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 临床观察:医生通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来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 实验室检查:包括抗核抗体(ANA)检测、抗U1 RNP抗体检测、血液常规检查等,以确定免疫系统的异常情况和炎症指标。
- 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MRI等,用于评估内脏器官的病变情况。
3. 治疗策略
结缔组织混合性病症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的缓解和疾病进展的控制,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 药物治疗:使用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物等来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动。
- 症状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关节痛的镇痛、皮肤病变的护理等。
- 多学科团队管理:结缔组织混合性病症通常需要多学科的专业团队共同管理,以便综合考虑患者的不同症状和需求。
4. 随访与预后
结缔组织混合性病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以监测疾病的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
预后因人而异,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5. 结论
本指南针对结缔组织混合性病症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简要概述,旨在帮助医生了解该疾病的基本情况和处理策略,但具体治疗方案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专业医生的建议制定。
2022年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诊断及治疗指南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1概述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是一种血清中有高滴度的斑点型抗核抗体(ANA)和抗u1RNP(nRNP)抗体,临床上:有雷诺现象、双手肿胀、多关节痛或关节炎、肢端硬化、肌炎、食管运动功能障碍、肺动脉高压等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局部患者随疾病的进展可成为某种确定的布满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硬化病(SSc)、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类风湿关节炎(RA)。
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目前认为B细胞的高反响性导致高滴度的抗μlRNP抗体及抗μl-70000抗体,外周血中抗μl-70000反响性T细胞的存在及T细胞的活化,μ1-70000抗原的凋亡修饰和针对修饰抗原的自身免疫以及与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DRBl*04/*15的遗传学相关因素参与MCTD发病。
我国MCTD发病率不明,但并非少见。
2临床表现患者可表现出组本钱疾病的各种结缔组织病(SLE、SSc、PM/DM或RA)的临床病症,然而MCTD具有的多种临床表现并非同时消灭,重叠的特征可以相继消灭,不同的患者表现亦不尽一样。
在该病早期与抗u1RNP抗体相关的常见临床表现是双手肿胀、关节炎、雷诺现象、炎性肌病和指端硬化等。
2.1早期病症:大多数患者有易疲乏、肌痛、关节痛和雷诺现象。
假设患者消灭手或手指肿胀、高滴度斑点型ANA时,应认真随诊。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患者假设消灭高滴度抗u1RNP抗体预示以后可能进展为MCTD;急性起病的MCTD较少见,表现包括PM、急性关节炎、无菌性脑膜炎、指趾坏疽、高热、急性腹痛和三叉神经病。
2.2发热:不明缘由发热可能是MCTD最显著的临床表现和首发病症。
2.3关节:关节苦痛和僵硬几乎是全部患者的早期病症之一。
60%患者最终进展成典型的关节炎,常伴有与RA相像的畸形,如尺侧偏斜、天鹅颈和纽扣花畸形。
风湿免疫科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诊治规范
风湿免疫科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诊治规范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MCTD)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叠综合征,具有与其他结缔组织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和系统性硬化症相类似的表现,但与三者中任何一个又不完全符合,不能归属于任何一种结缔组织病的综合征,因而称为混合结缔组织病。
本病在临床上极少有肾脏损害表现,但在免疫学血清检查有高滴度的抗RNP抗体,而且激素治疗效果良好。
一、病因(一)免疫因素本病的病因尚无定论,鉴于本病并发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和系统性硬化症的混合表现,故对本病是一种独立疾病还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亚型,尚有争议,但总的说来以自身免疫学说为公认,即可能是在遗传免疫调节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对自身组织损坏、退化和变异的成分出现自身抗体,从而引起免疫病理过程。
其理由为:①本病与自身免疫疾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和系统性硬化症有很多共同表现。
②测得敏感而特异的高滴度的抗RNP抗体,表皮基底膜处有免疫球蛋白沉着,免疫荧光学检查有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似的斑点型抗核抗体。
③抗核抗体几乎全部阳性,而且其他血清抗体如类风湿因子、抗核因子等也有部分阳性。
④在自身免疫病的代表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脏病变处,部分患者可查出抗RNP 抗体。
有人发现混合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有一种抗淋巴毒抗体(抗淋巴细胞抗体),此抗体本质是IgM,对周围T,B 细胞均有破坏作用,它的活性与周围血液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数呈反比,在病情活动期其活性升高,在缓解期则活性降低,有皮肤、神经、食管症状者阳性率高,但与肾脏改变、关节症状无关。
(二)遗传因素分析证明,凡是带有人白细胞抗原-B8(HLA-B8)者,均容易发生混合性胶原病,而且其抑制性T淋巴细胞(T₈细胞)功能低下,有人认为B8可能是免疫反应控制失调的标志,抑制性T淋巴细胞与免疫反应基因控制有关,当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时,免疫反应基因即失去控制,结果导致体内免疫失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失调),当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时,可引起体液免疫亢进,细胞免疫低下,T:细胞还可抑制自身免疫的反应性,它的功能一旦缺损,就可出现自身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抗原过剩形成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又可随血液循环而到达身体其他脏器,并在那里沉淀和引起组织损伤。
mctd诊断标准
**mctd诊断标准**
mctd,又称混合结缔组织病,是一个涵盖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综合征。
其诊断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其主要诊断标准:
1. **临床症状**:患者通常表现出关节炎、雷诺现象(手指或脚趾在遇到寒冷或紧张时变色)、肿胀的手指以及皮肤的硬度变化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涉及一个或多个结缔组织,如关节、肌肉、皮肤和血管。
2. **血清学检测**:血清中某些特定的抗体存在与否是mctd的关键诊断依据。
例如,高滴度的抗RNP抗体(核糖核蛋白抗体)是mctd的一个标志性特征。
此外,抗Sm抗体和抗SSA/Ro抗体也可能出现。
3. **炎症指标**:ESR(红细胞沉降率)和CRP(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通常会升高,这表示体内有活跃的炎症反应。
4. **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的区分**:在诊断mctd时,必须确保患者的症状不能完全符合其他任何特定结缔组织病的诊断标准,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硬皮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
5. **病程与预后**:mctd的病程多变,有些患者可能只有轻微的症状,而有些则可能出现严重的内脏受累。
因此,对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也需进行评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和建议。
如有疑似mctd症状或相关担忧,建议及时寻求风湿免疫科专家的意见,以得到确切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较少见,但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肾脏损害表现。
病程与预后
病程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病程较长,病情轻 重不一,可呈进行性发展或长期稳定 。
预后
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病情可得到 控制,但部分患者可因重要脏器受累 而导致预后不良。
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的比较
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比较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与SLE在临 床表现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 均可出现关节痛、肌炎、肺部 受累等,但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患者较少出现SLE典型的面部 蝶形红斑、光过敏等表现。
05
治疗与预防
治疗原则与方法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 缓解疼痛、减轻炎症等。
免疫调节治疗
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 功能,减轻病情。
药物与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缓解疼痛、减轻炎症、控制病情 发展。
03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标准
雷诺现象
手指或足趾皮肤在遇冷或情绪激动时 出现苍白、青紫和潮红等近端指间关节、掌 指关节最为常见,表现为关节肿胀、 疼痛、晨僵等。
皮肤表现
面部蝶形红斑、手指血管炎、甲周红 斑或网状青斑等。
肺部表现
肺间质纤维化,表现为咳嗽、气短、 呼吸困难等。
治疗与预后研究
针对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预后研究方面,通过对患者 长期随访和数据分析,发现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未来需要进 一步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为疾病治疗提 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07
治疗策略及展望
现有治疗手段概述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以减轻炎症、缓解疼痛和控制病情发展。
物理治疗
包括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血 液循环。
心理治疗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应对情绪困扰和压力,改善生活质 量。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其他物理因素
如电离辐射、机械性损伤等,也可能与混合 性结缔组织病发病有关。
05
发病机制探讨
组织损伤机制
1 2 3
免疫复合物沉积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中,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关 节滑膜等部位沉积,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组织损 伤。
自身抗体作用
患者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 RNP抗体等,这些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免 疫复合物,导致组织损伤。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如感染、药物使用、紫外线 辐射等也被认为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的发生有关。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 交互作用,共同影响混合性结缔组织 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如,某些基因突 变可能增加个体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 ,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03
免疫异常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基因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是指同一基因座位上存在 多个等位基因,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 者中常存在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多态性 。
家族聚集现象
家族史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患者家族成员中患病的概率高于一般人 群。
遗传模式
虽然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遗传模式尚未完全明确,但多数研究支持多基因遗传 模式,即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导致疾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一.概述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MCTD)是Sharp于1972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结缔组织病(CTD)。
描述了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SSc)、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PM/DM)、类风湿关节炎(RA)等疾病的某些症状的混合表现,血清中有高滴度的斑点型抗核抗体(ANA)和抗核糖核蛋白(U1-RNP)抗体的一组病人的临床特征,其中包括雷诺现象、关节痛或关节炎、手肿胀、食道功能障碍、肺弥散功能降低、淋巴结病变以及炎性肌病和血管炎,其肾损害较轻,预后佳。
30年来,此概念不断更新,并发现该病脏器受累广泛,有逐渐演化为某一特定结缔组织病(CTD),尤其是SSc的趋势,因此,许多学者认为MCTD是CTD的中间状态或亚型,识别该病将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评价。
只有对MCTD的发病机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个问题才能得到切实解答。
MCTD的患病率不详,但可能高于PM/DM而低于SLE。
发病年龄在4~80岁之间,平均年龄37岁,女性多见,占80%。
MCTD在中医学文献中无相似的病名,与皮痹、肌痹、周痹、尪痹、脉痹、阴阳毒、历节病等有相似之处。
有急性心内膜炎、心肌损害者属“心痹”、“心悸”;有肺功能异常、呼吸困难为“肺痹”、“喘证”;胸腔积液为“悬饮”;食道功能障碍临床出现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泻者为脾胃损伤,归为“脾痹”;有肾炎、肾功能损害者可属“肾痹”、“水肿”;有肝脏损害者属“肝痹”、“黄疸”、“胁痛”;有雷诺现象为“脉痹”等。
二.病因病机本病由于是一组综合征,因此病因病机也比较复杂。
先天禀赋不足,外感六淫之邪,自毛皮乘虚而入,客于肌肤经络之间,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瘀血痰阻,血脉不通,皮肤受损,渐及皮肉筋骨,则病变由表入里,损及脏腑而发本病。
1、先天禀赋不足先天禀赋不足之人,阴阳失调,偏于肾阴亏虚,则属阴虚内热。
外邪乘虚而入,“邪入于阴则痹”。
痹阻先在阴分,阴虚为本,血虚有火。
病久阴血暗耗,阴损及阳,气阴两虚,时有外感诱发,病深则阴阳两虚。
2、肾阳衰微素体肾阳衰微,阴寒内凝,复感外邪而发。
病程迁延日久者,痹阻络脉之邪可内舍于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元阳虚亏,真阴不足,气血虚衰,全身多部位和脏器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3、六淫外感素体营血不足,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风寒湿之邪乘虚外袭,凝结于肤腠,阻滞于经络,致使营卫失和,气血瘀滞,痰瘀痹阻,失于濡养;或外邪郁而化热,化热则伤阴,湿热交阻或暑热由皮肤而入,酿成热毒;燥气伤津,津亏血燥。
总之,风、寒、暑、湿、燥、火,外能伤肤损络,内能损及营血脏腑。
4、瘀血痰阻由于病久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血停为瘀,湿凝为痰。
痰瘀互结,复感外邪,内外互结,阻闭经络、肌肤、关节、血脉,甚至脏腑。
阻塞上焦,心肺损伤,气喘胸闷,胸痛心悸;阻于中焦,脾胃受损,运化失职,胃纳不佳,生血不足,血虚有火,热迫血行,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则衄血、紫斑皮疹或见血尿;阻于下焦,肝肾受损,精华流失,则腰痠浮肿,腹水贫血;上入巅脑则偏瘫癔病。
痰瘀交阻或瘀热内生,凝聚皮表肌腠,气血痹着,失于濡养则手浮肿呈腊样肿胀、指尖皮肤变硬、甚或溃疡和坏死;血脉痹阻,阳气不达四末,故肢端皮肤或白或青紫;阻于经络肌腠关节则肌肉关节痠痛无力。
三、中医辨证论治早期轻症病例以风热犯肺为主,本病慢性活动期,病人以阴虚内热证为最常见,可贯穿在整个病变过程中,阴虚内热常与血热、瘀热相互交结较易为外邪所诱发而急性发作。
急性发作病例以气营热盛证为主,待高热退下后,证向阴虚内热转化。
中晚期病例多以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痰浊瘀阻为主。
1.风热犯肺证症状:发热恶风,肢体肌肉关节痠痛,咽痛咳嗽,眼睑浮肿,面部及全身皮肤肿胀或多样红斑皮疹,手指浮肿,肢端发白或青紫,舌淡红,苔白,脉数。
本证多见MCTD早期轻症。
治法:宣清肺卫,佐以通络。
方药: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
银花20g连翘15g 生石膏30g 生薏米20g黄芩15g 知母10g荆芥10g杏仁l0g 桑枝15g 蝉衣15g 大青叶30g 地龙20g 生甘草5g 虎杖20g 防风10g 防己l5g 秦艽15g 川牛膝15g加减:若肌肉关节痠痛较重,加片姜黄、威灵仙、苍术、忍冬藤、五灵脂、透骨草等。
若汗出恶风较重,酌加黄芪、桂枝、白芍、白术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以扶正祛邪。
临床体会:本证候为MCTD早期轻症,关节炎、关节和肌肉痠痛多见,在治疗上可参照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应抓住时机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
2.阴虚内热证症状:长期低热,淋巴结肿大,手足心热,面色潮红,斑疹鲜红,齿衄咽痛,便秘,溲赤,四肢肌肉关节痠痛,眼睑呈紫蓝色,掌趾瘀点,指端青紫,五指难展,舌红苔薄,脉细数。
本证在MCTD慢性活动期最为常见。
治法:养阴清热,佐以化瘀通络。
方药:玉女煎、增液汤加减。
生地30g 生石膏30g 麦冬15g玄参15g黄芩15g 生薏米30g 知母10g 忍冬藤30g 虎杖30g 川牛膝10g 生甘草5g 地龙30g 桑枝30g 鳖甲30g 秦艽10g 威灵仙30g 生黄芪20g加减:肌萎无力加白藓皮、鸡血藤、当归、苍术、防己、木瓜等。
低热重加青蒿、地骨皮、白芍等。
口干较重加芦根、石斛、玉竹等。
咽喉肿痛重加银花、连翘、板蓝根、牛蒡子等。
热伤血络则瘀点紫斑皮疹迭起,齿衄、溲赤较重者,加紫草、丹皮、茜草、旱莲草、白茅根等。
脱发加首乌、旱莲草、熟地等。
淋巴结肿大重用元参、加牡蛎、川贝、夏枯草、青皮等。
临床体会:本证常见舌红少苔为阴虚内热之征,长期服用激素者,常见苔白厚腻,只要胃纳大便正常,不能以湿重辨证,可舍苔从证,不影响重用养阴清热治疗。
本病以阴虚内热证为最常见,故养阴清热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
3.气营热盛证症状:高热不恶寒或稍恶寒,颜面红赤,红斑红疹,咽干口燥,渴喜冷饮,尿赤短少,关节痠痛,手浮肿腊样肿胀,肢端皮肤变化明显或白或青紫,掌趾瘀点,眼睑紫蓝,肌痠无力,舌红苔黄或舌红绛少苔,脉滑数或洪数。
本证为热毒炽盛,气营两伤,相当于MCTD感染诱发急性发作期治法:清热泻火,化瘀解毒。
方药:石膏知母汤、清瘟败毒饮加减。
生石膏30g 知母15g 生地30g 元参15g 黄芩15g 丹皮15g 赤芍lOg 金银花30g 连翘20g大青叶30g 紫草10g虎杖30g 桑枝30g地龙30g 川牛膝lOg木瓜15g 防己15g 黄芪15g 寒水石30g 滑石30g 竹叶10g 炙甘草5g加减:若稍有恶寒者可加桂枝调和营卫,温通经络。
衄血、尿血加藕节炭、白茅根、茜草清热凉血。
如有头痛、呕吐、寒战,舌苔黄厚,热毒较盛,加黄连、栀子、大黄、黄柏、贯众、板蓝根等清热解毒。
咽干、渴喜冷饮较重加芦根、石斛、沙参、麦冬、五味子等。
临床体会:MCTD高热常由感染诱发,感染诱发为热毒内盛,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及时控制感染。
如MCTD发热、淋巴结肿大,热盛血热痰瘀互结,而非热毒,发热日久却无中毒症状,治疗重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泻火化痰,但也不可忽视解毒,往往临床不易分清有无感染。
4.瘀热痹阻证症状:手足瘀点累累,斑疹斑块暗红,手浮肿呈腊样肿胀,双手白紫相继,双腿青斑如网,脱发,口舌糜烂,鼻衄肌衄,关节红肿热痛,肌肉酸痛无力,放射线可见骨糜烂和皮下硬结,眼睑紫蓝,小便短赤,有蛋白血尿却无水肿,低热或自觉烘热,淋巴结肿大,烦躁不安,舌红苔薄或舌光红或边有瘀斑,脉细弦数。
本证相当于MCTD慢性活动期中手足血管炎、雷诺氏征、关节痛关节炎、多发性肌炎为主,并出现肾炎蛋白尿、血尿者,为瘀热痹阻,脉络受损,迫血妄行所致和痰瘀互结复感外邪而发。
治法: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犀角用水牛角代)。
水牛角30g 生地30g 知母15g 元参15g 丹参30g 丹皮15g 赤芍15g 红藤30g 虎杖30g 黄芩15g 川芎lOg 桑枝30g 地龙30g 川牛膝15g 威灵仙20g 防己15g 木瓜15g 生薏米30g 白茅根20g 猪苓15g 茜草15g 黄芪30g 甘草5g 红花lOg 五灵脂20g。
加减:若闭经加当归、益母草。
肌衄加首乌、生藕节、生地榆等。
雷诺氏征比较重,寒热错杂,可加桂枝,重用红花,寒热并用。
临床体会:MCTD血管炎和雷诺氏征,是本病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多为阴虚内热,瘀热痹阻,脉络受损所致。
治疗上控制血管炎症,应养阴清热为主,结合凉血化瘀。
关节炎、关节和肌肉痠痛是湿热阻络,痰瘀交阻所致,可参照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临床上常用苍术、黄柏、薏米、秦艽、桑枝、忍冬藤、威灵仙、透骨草、川牛膝、桑寄生、虎杖、五加皮、五灵脂等以及蜈蚣、土鳖虫、地龙、全蝎、蛇蜕等虫类药物;白芥子、胆南星等化痰药物。
5.热郁积饮证症状:咳嗽气喘,胸闷胸痛,心悸怔忡,时有低热、咽干口渴、烦躁不安、红斑红疹,手浮肿呈腊样肿胀,肢端青紫,肌肉痠痛无力,眼睑紫蓝,舌红苔厚腻,脉滑数或濡数或偶有结代。
本证为热郁上焦,心肺受阻,相当于MCTD引起心肺损害,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心包炎、心肌炎、心瓣膜炎、肺动脉高压。
治法:清热蠲饮,化瘀通痹。
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泻白散加减。
葶苈子30g 桑白皮30g 五加皮10g 防己15g 知母15g 生地30g 沙参15g黄芩15g 生薏米30g 猪苓15g 茯苓15g 郁金15g杏仁15g 枳壳lOg 甘草5g 生黄芪30g 虎杖30g 桑枝15g 秦艽10g 忍冬藤30g 地龙30g 威灵仙30g 川牛膝15g 大枣5枚加减:白痰多可加白芥子,善祛皮里膜外之痰涎。
咳嗽重加川贝母、炙百部、半夏、陈皮清肺化痰止咳。
心悸、脉结代重加玉竹、五味子、丹参、菖蒲、龙齿。
气短、胸闷加炙苏子、栝篓皮、川朴、旋覆花宽胸顺气。
胸痛彻背加薤白、丹参。
发热加生石膏以加强清热之力。
临床体会:积饮本为阴邪,但因本证热郁上焦,心肺受阻,气血瘀滞,肃降失司,水为火郁,积饮内停。
治疗上重在清热蠲饮佐以化瘀通痹,而不能用宣痹通阳之法治积饮,切不能忘记养阴清热治病之本。
6.脾肾两虚证症状:面色无华,但时有潮红,指甲亦无华,神疲乏力,畏寒肢冷,但时而午后烘热,口干舌燥,斑疹暗红,面浮肿,眼睑紫蓝,手浮肿呈腊样肿胀,指尖皮肤变硬,甚至溃疡和坏死,肢端或白或青紫,两腿浮肿如泥,进而腰股俱肿,关节肌肉痠痛麻木无力,纳呆食少,脘腹胀满,小便短少,蛋白血尿,舌体胖,舌质偏红或偏淡,苔薄白或薄腻,脉弦细或细数或细弱。
本证可见于MCTD 慢性期手指硬皮样改变明显,胃肠道蠕动缓慢,肾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
治法:健脾益肾,化瘀利水。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10g 桑寄生15g 秦艽10g 生熟地各15g 白芍15g 当归20g 川芎lOg 党参20g黄芪20g 白术20g 茯苓20g 炙甘草6g 猪苓20g 五加皮10g 防己20g 赤小豆20g 骨碎补20g 川牛膝15g 泽泻15g 龟板15g 杜仲15g 枳壳lOg 杏仁15g 红花15g加减:若中度贫血,血红蛋白、白细胞下降明显,重用黄芪、当归,加首乌、女贞子、黄精、鸡血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