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十则
人间词话十则原文与翻译
译文:
诗有有我的境界,有无我的境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 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的境界。“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的境界。有 我的境界,是以我为主体观察外物,所以外物都著上我的主观色彩。无我 的境界,以物为主体观察外物,所以不知道什么是我,什么是物。古人写 词,写有我之境的为多,然而并不是不能写无我之境,对于这个问题有才 华的诗人是能够自己有所建树的。
第八节原文: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 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译文:
苏东坡的词旷达,辛稼轩的词豪迈。没有二 人的胸襟而学他们的词,犹如东施效仿西施 捧心啊。
第九节原文: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 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揉妆束之 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 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第一则原文: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崇 高的格调),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 以独绝者在此。
译文:
词以有境界为高。有境界就自然成就崇高的 格调,自然有名句。五代、北宋的词独成绝 妙的原因就在这里。
第二则原文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 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 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 故也。
译文:
有的作品是艺术家通过创造想象而缔造文学境界,有的 作品是摹写、概括与提炼生活而形成境界,这就是理想 和写实两派的区别。然而二者很难区别开来。因为大诗 人所创造想象出的境界,一定会合于自然,所摹写的境 界,也一定与理想的境界相近的缘故啊。
第三则原文: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 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 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 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 树立耳。
《人间词话》十则
2021/10/10
23
第三、四则
3.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 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 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 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之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非不能写无我之 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2021/10/10
28
第七则以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 究的历程,把“境界说”与人生体验结合起来
• 第一步,要志存高远,广泛涉猎,吸取前人 的经验,独辟蹊径;
这两句都描绘出一种心境完全融化在客观
静穆的景物之中的浑然物化之境。
可见,当诗人为外物所吸引而达到宁静忘
我的状态,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观察外物,外物
以本来生机勃勃的面目呈现于诗人眼底时,所
营造出来的与物俱化的境界,是“无我之境”。
2021/10/10
12
区别小结
标 准 观物方式
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
因大诗人所造 其客观“自然”描写而成,贴
之境,必合乎 近于现实。王国维指出,诗人
自然,所写之 “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
境,亦必邻于 即理想主义终归是以现实为依 理想故也。 据的,“所写之境,亦必邻于
2021/10/10
理想”,即现实主义必然会有 20
“造境”“写境”的联系和渗透: “造境”并非是胡编乱造,而必须遵循自 然规律,植根于客观世界; “写境”并非是照搬自然,而必须用审美 理想对生活加以提炼、改造。 实质上强调了艺术境界既要描写自然又要 表现理想,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这一观点与我国传统的“虚实”论有关, 并受到西方美学观的影响,较为精辟地论述了 “写实”与“理想”两派(即现实主义与浪漫 主义两派)的特点、区别和联系。
《人间词话》十则共44页
《人间词话》十则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语文选修《人间词话》十则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鱼传尺素,
恨到凄厉之景上。)一切外物都渗
砌成此恨无重数。
透着孤独、寂寞、无限凄婉之意。 这些是“有我之境”。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诗人悠然采菊,不 经意间却望见淡淡 的青色山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 3、品读第三则,结合课文所举诗句,
要求置身诗境,讨论思考:
• (1)怎么体会“泪眼”一句、“可堪”一句 的“有我之境”?
•
• (2)怎么体会“采菊”一句、“寒波”一句 的“无我之境”?
冯延巳《鹊踏枝》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人间词话》,作于1908~ 1910年。《人间词话》是王国 维运用西洋哲学、美学文学观 点好方法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开 风气之先的剖析和评论,是中 国古典诗学的终结和现代文艺 美学的萌芽。
全书融贯中西,承前启后,既 有对传统词学的继承和突破, 也有对西方理论的接受和融通。 他运用的是中国传统词学的批 评形式,却体现了现代的审美 意趣和批评精神。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人间词话》十则(丰富实用)
冯延巳《鹊踏枝》
秦观《踏莎行》 “孤馆”“闭”,春寒袭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人,杜鹃啼血,夕阳西下, 无限凄婉——因了饱受羁 旅漂泊的我(贬谪之后, 逢春寒,感孤独,听杜鹃 悲鸣,见夕阳西下。凄厉 的气氛,“可堪”二字刻 画诗人自我形象。移谪居 之恨到凄厉之景上。)一 切外物都渗透着孤独、寂 寞、无限凄婉之意。这些 是“有我之境”。
•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 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 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 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王国维先生实在又无法把自己为之而死的文化与清廷 分割开来。在他的书架里,《古今图书集成》、《康熙 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桃花扇》、 《长生殿》、乾嘉学派、纳兰性德等等都把两者连在一 起了,于是对他来说衣冠举止,生态心态,也莫不两相 混同。我们记得,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经过 剧烈的心理挣扎已开始与朝廷产生某种文化认同,没有 想到的是,当康熙的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已经破败之后, 文化认同竟还未消散。为此,宏才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 以生命来祭奠它。他没有从心理挣扎中找到希望,死得 可惜又死得必然。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要在 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 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 后是这样,清末以后也是这样。但清末又是整个中国封 建制度的末尾,因此王国维先生祭奠的该是整个中国传 统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 《一个王朝的背影》余秋雨
齐读第二则,讨论一下你是怎样理解“造境” 和“写境”的?
《人间词话》十则
听
,
“弄”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传神地表现
出云开月出、花影婆娑之景,意外欣慰之情。
2019/7/5
24
浅不叶蜀城细澄去 把堪润天中雨江郭 涓祗林常十鱼平轩 涓老塘夜万儿少楹 酒病密雨户出岸敞 ,,,,,,,, 深何衣江此微幽无 凭得干槛地风树村 送尚枕已两燕晚眺 此浮席朝三子多望 生名清晴家斜花赊 。。。。。。。。
2019/7/5
11
内容理解
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定要经过 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搂,望尽 天涯路。”这是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三境界。像这样的语言都是非大词人不能说出 来的。然而像我这样率然以这种意思解释这几首 词,恐怕晏殊、欧阳修诸位先生是不会允许的。
“闹”字和“弄”字
3.第五则提出了什么样的美学观点? 诗词的境界有大小之分,但不能把诗词境
界的大小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
2019/7/5
28
写作指导
1.才学渊博、感情丰富的诗人,自然能够再现出 物我融合的意境。
2.只有写出真实的景物、真实的感情,才能创 作出有境界的文章。
3.在写作中,要精心构思,要讲究炼字。
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优劣。“细 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 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宝帘闲挂小银 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诗 与 境 界
2019/7/5
22
且为肯浮 向君爱生 花持千长 间酒金恨 留劝轻欢 晚斜一娱 照阳笑少 。,。,
红绿縠东 杏杨皱城 枝烟波渐 头外纹觉 春晓迎风 意寒客光 闹轻棹好 。,。,
水 槛 遣 心
杜 甫
2019/7/5
25
……
平落朝少斑闾千召战男
《人间词话》十则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推崇“大家”之作,指出 “大家”具有与生俱来的内美 气质,因其“所见者真,所知 者深”,言辞脱口而出,率真 自然,毫不虚伪作态,所以能 写真景物、真性情、真境界, 其作品也会达到沁人心脾,世 人豁然开朗的境界。
第十则
10.诗人对 宇宙人生,须入 乎其内,又须出 乎其外。入乎其 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 观之。入乎其内, 故有生气。出乎 其外,故有高致。 美成能入而不能 出。白石以降, 于此二事皆未梦 见。
“有我之境”和“无我 之境”是否有高下之分?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创造有 难易之别。相对来说,人都有生活之欲,往往 带着“我”的意志观物。作品总是带着主观色 彩,所以“写有我之境者多”;而能达到物我 浑然境地的“无我之境”,就较为难得,“此 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不过,王国维认为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乃“壮美”与 “优美”之别,都能给人以美感。
第二则
“造境”即“虚构之境”, 2.有造境,由理想家按其主观“理想”虚构 有写境,此理 而成,离现实较远; 想与写实二派 “写境”即“写实之境”, 之所由分。然 由写实家按其客观“自然”描写 二者颇难分别。 而成,贴近于现实。 因大诗人所造 王国维指出,诗人“所造之 之境,必合乎 境,必合乎自然”,即理想主义 自然,所写之 境,亦必邻于 终归是以现实为依据的,“所写 之境,亦必邻于理想”,即现实 理想故也。 主义必然会有自己的理想。
10 《人间词话》十则正式版
当王国维发现自己醉心研究的哲学无助于解决现实的人生困 惑时,这位集诗人、哲学家气质于一身的学者把研究方向转向了 文学和史学,并在诗词创作、文史研究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1908年,《人间词话》问世。作为王国维生命底蕴的流露、 精神生气的灌注,《人间词话》给词的创作开辟了一条精微深美 的“哲理化”境界的新道路。作为王国维文艺哲学成熟的代表作, 《人间词话》沿用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的形式,将康德、叔本 华、尼采的美学观念和中国固有的诗、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相 结合,形成了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观 点新颖、立论精辟的划时代论著。
10 《人间词话》十则
王国维之死 刘再复
雪在无声地飘落,雪花在静悄悄地为你撒着纸钱。 你毕竟是天生的美学家,选择那么柔润的波,那样秀丽绝顶 的湖,作为你的坟,连死也被美所拥抱。 雪飘落着,雪花在为你惋惜。你是聪慧的学者,目光比别人 伸延得更加遥远。你看到了近代美的曙色。你的笔,像长天的彩 虹,吸取过西方科学的亮光,然后把它撒到故土的地上。你本来 应当走在时代的前列,时代也需要你更多地播种。
2.背景资料 王国维生活的时代,正是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势力、学术思潮、 人生理念剧烈动荡、冲突、融合的时代。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 社会在经济和文化准备极不充分的情况下,向着畸形的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转化,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思想界的动荡尤为突出,并 深深影响着当时的文学。
王国维“体素羸弱,性复忧郁”,在多难的时代面前不断追 寻着人生的真谛。22岁以前,王国维在家乡接受传统教育,为以 后治文史、考据之学奠定了基础。但他却不喜欢科场诗文,参加 科举考试时“不终场而归”,表现出鄙薄功名、重情多思的人生志 趣。1898年后,王国维来到上海,逐渐开始接触康德、叔本华哲 学,对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和表象》(又译为《作为意志和表 象的世界》)更是“大好之”,希望借助西方哲学来解决现实人生 中的困惑。叔本华哲学的社会批判色彩、高扬生命意志的异端精 神,和少年王国维求新求异的思想倾向相顺应,而二人在“悲观 主义人生论”上的契合,对王国维此后的人生观、文学观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也给王国维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浸染上了浓厚的悲观 主义色彩。
《人间词话》十则
《人间词话》十则《人间词话》十则第一则:词的起源与演变1.1 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2 词的不同流派及其特点1.3 词的演变与时代变迁的关系第二则:词的艺术特点2.1 词的音韵美和意境美2.2 词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2.3 词的语言特色与创意表达第三则:词的题材与内容3.1 唐诗宋词与词的区别3.2 词的题材分类及其特点3.3 词的内容表达和意义解读第四则:名家与经典词作4.1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与南唐五代的草堂词4.2 苏轼与晚唐辛弃疾的词风比较4.3 宋词中的名篇及其创作背景第五则:词的传承与创新5.1 古代词人的影响与传承5.2 现代词人的创新与突破5.3 词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第六则:文化传统与词的表现6.1 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6.2 词在表达情感和修身养性中的作用6.3 词在文学教育和文化交流中的传承与创新第七则:词与音乐的结合7.1 词曲搭配与曲风变化7.2 词与音乐传播的影响力7.3 词曲创作与艺术形式的发展第八则:现代社会中的词8.1 词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8.2 当代词人的创作风格和社会关注8.3 词在媒体和网络时代的传播与发展第九则:词的创作与鉴赏9.1 词的创作技巧和方法9.2 词的欣赏要点和品味9.3 词的评价标准及鉴赏心得第十则:词与人的心灵触动10.1 词作品在催人奋进中的鼓舞作用10.2 词作品在爱情与情感表达中的触动10.3 词作品在传统与现代观念交融中的启示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一、唐诗宋词选集附件二、词人作品及评论选附件三、相关词学研究论文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指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所享有的权利。
2、文学作品:指以文字、语言表达的艺术创作作品。
3、版权法:规范著作权的法律法规。
《人间词话》十则
《人间词话》十则人间词话十则第一则:词的定义与发展历史⑴词的定义: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以辞章清丽、婉约动人、情感真挚为特点,多用于表达爱情、离别、思乡等主题。
⑵发展历史:词起源于宋代,兴盛于南宋及元代,经过明代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大小令、小令、杂剧等不同形式。
第二则:词的体裁分类⑴宫词:以宫廷生活为题材,以宫女、官员等身份的思情感怀为主。
⑵山水词:以山水自然景观为写作对象,抒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冀望。
⑶秋词:主题围绕秋天的景物、情感和意境,表达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⑷江南词:以江南地区的风景、人情、音乐等为创作素材,较多体现出柔媚雅丽的情感。
⑸边塞词:以北方边塞地区的军旅生活、边塞景物为主题,表达士兵的豪情和思乡之情。
第三则:词的创作技巧⑴押韵技巧:词中常用平仄、押韵、对偶等手法来增强诗意和美感。
⑵纵横并用:运用对仗、借用典故、运用象征和晓得等手法,丰富作品内容和形式。
⑶意境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自然、人物、情感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则:名家名篇赏析⑴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通过对元宵佳节、团圆之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⑵杨炯《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以长江东逝水为象征,表达了边塞军人的壮志和对家乡的思念。
第五则:词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关系⑴与诗的关系:词和诗都属于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二者在形式、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有一定的区别。
⑵与曲的关系:词也常用于歌曲、戏曲等表演艺术中,为其增添情感、提升艺术效果。
第六则:词的影响和传承⑴影响:词在中国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人的创作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⑵传承:虽然现代文学形式多样,但词的影响在当代诗词中仍能找到一些共通之处。
第七则:词的审美价值⑴表达情感:词通过凝练的语言、生动的描写,能够深入人心地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绪。
⑵传递文化: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人间词话》十则
• 有我之境: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内心不 宁静、或喜或悲)观察外物,并把这种感情投 射到外物之上(移情),情显在景上 。
• 无我之境:作者不是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内 心宁静平和)观察外物,外物以本来的面目呈 现在诗人眼底。景物上没有明显的情感烙印, 情隐于景下。
• 有我之境: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 • • •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 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
——典雅
• 王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严妆佳,淡妆亦佳, 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 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 ——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
2、“造境”与“写境”有何联系? “造境”:并非是胡编乱造,而必须遵循自 然规律,植根于客观世界 “写境”:并非是照搬自然,而必须用审美 理想对生活加以提炼、改造。 造境——虚写——理想(浪漫主义) 写境——实写——现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虚与实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四类: (1)神仙鬼怪世界或梦境: 《长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2)已逝之景之境: 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3)设想的未来之境:《雨霖铃》 (4)从对方角度设想的情景: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
重光之词,神秀也。
• ——王国维
研读第一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 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第一则,作者以“境界”来论词的格 调之高下,指出有“境界”则有“高 格”,才能产生名句,并论及五代、 北宋词高标独绝的缘由。可见在王国 维心中,“境界”高于一切,在艺术 创作中起决定作用。
高中语文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经典原文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四、识记字音 澹 澹( . 胸襟 ( . ) 憔 悴( . ) 矫揉 ( . ) 蓦 然( . ) ) 阑珊 ( . )
答案:dà n qiá o mò shān jīn ró u
五、辨析词语 1.制服· 治服 制服:用强力压制使驯顺或服从,也作“制伏”。 例句:烈马被制服了/制服罪犯。 治服:治理、整治,使之驯服,现在多用于兴修水利,改 造山河等。 例句:治服沙尘暴/治服江河。
2.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 者在此( . 3.有造 境,有写境( . ) )
4.所写之境,亦必邻 于理想故也( . 5.故物皆著 我之色彩( . )
6.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 尔( ..
)
答案:1.格调 2.称绝 3.营造,创造 4.有联系 5.染上 6.完成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的特点 1.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译文:“秋水荡漾,波澜起伏,白色的鸟儿悠 然飘落。”这是“无我之境”的例子。 句式:判断句,以“……也”为判断标志。
三、文学常识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 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 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 “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 又是其文艺思 想的总归宿。他强调写真景物真感情,要写得真切不隔。
在诗人与现实的关系上,王国维主张“诗人对宇宙人生, 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这显然透露出朴素的唯物 因素和辩证法睿智。 王国维根据其文艺观, 把多种多样的艺术境界划分为三种 基本形态: “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 意胜。 ”王国维比较科学地分析了“景”与“情”的关系 和产生的各种现象,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提出了 “造境”与“写境”, “理想”与“写实”的问题。王国
《人间词话》十则
《人间词话》十则《人间词话》十则一、背景介绍《人间词话》是明代文学家、诗人杨慎所撰的文学理论著作,共分为十则。
这些词话阐述了杨慎在对当时流行的词作进行评论和批评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独到的理论观点和创作要求。
本文将对《人间词话》十则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二、词话一:尊古贵独这一则强调对古代文学的尊重和推崇,认为创作词曲要注重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智慧,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创新的个性风格。
三、词话二:读诗有厌老这一则讲述了诗的老化现象,认为过多地陷入诗的琐碎和晦涩之中,会使作品失去新鲜感和生命力,要追求诗歌的简约和明快。
四、词话三:狎养杂剧这一则观点认为,词作中要兼容各种戏曲元素,注重音乐性和戏剧性的表现,使词曲与戏剧相得益彰,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
五、词话四:对景为词这一则讲述了将词曲与景物相结合的创作原则,认为作品应该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作品所描述的景物特征和情感氛围,让读者或听众获得直观的感受。
六、词话五:善选才人这一则强调选用优秀的才子才女作为词曲的表演者,要求他们具有音乐才华和演唱技巧,以保证作品在演唱时的效果。
七、词话六:正音适言这一则强调词曲的言辞应该优雅流畅,对于情感的表达要贴切生动,避免使用歧义或模糊的词语,确保作品的表现力。
八、词话七:语类杂剧这一则观点认为,词曲的创作应该融合多种不同的语言元素,如白话、文言等,丰富作品的语言特色,增加词作的艺术层次。
九、词话八:高丽唱法这一则讲述了唱法在词曲表演中的重要性,注重歌唱的技巧和表现力,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感染人心。
十、词话九:别具一格这一则强调词曲作品要有个性和独特性,与众不同,能够在浩瀚的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给读者或听众带来新鲜感和启发。
十一、词话十:贵在真诚一则强调作品要真诚,不可虚浮浅薄,作者要秉持真实的情感和思想表达,才能创作出有深度和内涵的优秀词曲作品。
结论《人间词话》是杨慎一部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它在当时对于词曲的创作和表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间词话十则完美版
《人间词话》十则 王国维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浙江海宁人。国学大师,清华 研究院开创之初的“四大导师” 之一,“教授的教授”。
2、“有我之境”偏重情感的外显,主观性强; “无我之境”偏重理性的描述,客观性较强。
16
第五则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 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 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译:境界并不只是指景物。喜怒哀乐, 也是人心中的一种境界。所以能写真景 物、真感情的,称它为有境界。否则就 称它为无境界。
22
第七则以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 术研究的历程,把“境界说”与人生体验结合 起来。指出一个诗人或学问家,必须要注意后 天的修养,进行长期艰苦的探索,并且具备坚 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第一步,要志存高 远,广泛涉猎,吸取前人的经验,独辟蹊径; 第二步,要苦思苦想,孜孜以求,如追求热恋 中的情人般无怨无悔;第三步,才是在上下求 索中顿悟,犹如在人海中突然找到朝思暮想的 心上人般豁然开朗,在艺术上或学术上做出独 有的贡献。
15
色彩”。
根本区别: 1、“有我之境”以一己之主观情感观物之境界,
指感情强烈个性鲜明之境,而是指“我”的意识尚存, 诗人不仅鲜明地意识到他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且把它 的色彩点染到所见的外物中,即“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将一己之情融于万物之理观物之境 界。指审美主体达到“宁静之状态”,全部沉浸于 “外物”之中,达到物我合一的“优美”的境界。
进行具体评判。他认为周邦彦的创作“能入不能出”,
是因为周词“模写物态,曲尽其妙”,但终因出物不
《人间词话》十则
比喻经过艰辛的探索和追求,终于获得事业 成功,学业有成,理想实现的无比喜悦和快慰, 这是第三阶段。
王国维在此则中谈的是创业之路、治学 之路。他认为大事业大学问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循序渐进,进行长期的探索和追求,必须 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不仅要有天赋,更需要 进行刻苦的修养。他强调的是一种献身精神, 这既是一条充满荆棘和险阻的艰辛之路,也可 使人体验到最高的精神愉悦,话中蕴含深邃的 人生哲理。
十则
------王国维
•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浙 江海宁人。国学大师,被鲁迅 誉为“研究国学的人物”,与 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 清华四大导师、“教授的教 授”。 • 其学术研究涉猎广泛,成就 甚高。著有《红楼梦评论》 《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 其中《人间词话》共六十四则, 是其最有影响的著作,融中国 传统古典文论和西方美学于一 体。行文流畅自然,见解独特, 精辟阐释了“境界说”。
"以物观物"
北宋邵雍的哲学用语,“圣人所以能一 万物之情者,谓其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 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 谓也。” • 在邵氏这里,“以物观物”是指按照事物本 身的规律去观察认识事物,并且尽量排除个 人的情感偏好 .
•
• 有我之境: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内 心不宁静或喜或悲)观察外物,并把这种 感情投射到外物之上,情显在景上 。 • 无我之境:作者不是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 (内心宁静平和)观察外物,外物以本来 生机勃勃的面目呈现在诗人眼底。景物上 没有明显的情感烙印,情隐于景下。
• 王国维赞:“着一‘弄’字,而境界全 出。”其妙处在于词人抓住大自然一瞬间 的现象,摄入词中。“云破月来花弄影” 之句。天上,月移云飞;地上,花影摇曳, 都暗示有风。清风徐徐致“云破”,“云 破”处“月来”撒下溶溶月光,“月来” 方有“花弄影”,月映花枝,花枝弄影, 一句三折,环环相扣,风、云、月、花、 影浑然一体,衬托出暮春之夜的柔和清新。
《人间词话》十则
将禅学、诗学 与人生哲学融会 贯通,铸为一体 的,是晚清一代 宗师王国维。
我所知道的王国维
王国维是近现代在文学、 美学、史学、哲学、古文 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 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 大师。他对中国美学史的 贡献最为巨大。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 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
《人间词话》是一部融汇 中西、贯通新旧的著作。
《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
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
——《傅雷家书》
(上周作业:搜集你认为最优秀最喜欢的词作并赏析)
(唐)李白《忆秦娥》 (南唐)李煜 《乌夜啼》
(北宋)柳永《八声甘州》
(北宋)苏轼《江城子》
(北宋)欧阳修《生查子》
(北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清)纳兰性德《长相思》……
王国维先生留给我们的是他 知识的产物,那好象一座崔巍 的楼阁,在几千年旧学的城垒 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 辉。 ——郭沫若 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 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 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 — —朱光潜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 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 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 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 真,李后主是也。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 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 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经此事变,义无再辱。
——王国维遗言 你的笔,像长天的彩虹,吸取对西方科学 的亮光,把她撒在故园的土地上。 ——刘再复
《王国维之死》
1.通过体系构建,能写出文中的主要内容 和观点;
2.通过合作探究,能运用文中的观点来评 价其他词作; 3.通过写作感悟,能在对人生的思考中提 高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泪眼”句:无限伤春。古代女子常见花落泪, 对月伤情,泪眼问花,花儿也飞去。有情之人, 无情之物都报以冷漠。反映词中女子难言的苦痛。 女子无人同情的怅然若失之态,所以移情到景上。
“可堪”句:贬滴之后,逢春寒,感孤独, 听杜鹃悲鸣,见夕阳西下。凄厉的气氛,“可堪” 二字刻画诗人自我形象。移谪居之恨到凄厉之景 上。
研读第三则
分析王国维认为分别属于两种境界的两个诗句(词句),看看它们 有什么不同。 第三则 从创作的主体关系上看,境界又可以分为“有我之境”和 “无我之境”两种。譬如: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泪眼问花花不 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之句、秦观《踏莎行》词中“可堪孤馆闭春 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之句,都是属于“有我之境”;而陶潜《饮 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元好问《颍川留别》 诗中“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之句,则都是属于“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是站在作者本人的角度去观察认识事物,借物抒怀, 所以事物全部显现出作者本人的色彩。“无我之境”则是站在事物 的角度去观察认识事物,物我两相忘,最后都分不清哪里是作者, 哪里是事物了。古人作词,一般写“有我之境”的比较多,但并不 是说就没有人能够写“无我之境”,这在豪迈杰出的人当中自然能 够得到完成。
研读第七则
• 1.境界在这段话中的具体含义?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出来的状况。 这里结合经过一词,可见境界应为阶段之意。 2.注释中说借用形象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 历程,分析这些诗句的比喻意义?
•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作于1908~1910 年。
•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 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 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 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之拘限,力 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 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 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 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 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 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 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 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 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 作之一。
有我之境:情在景上,寓景于情。 重在感受——情感
无我之境:情在景下,寓情于景。
了解了这两种境界风 格,对我们鉴赏古典诗歌 有会么启示?
注意在“有我之境”的诗词中看 景物描写表现的诗人感情,注意在 “无我之境”的诗词中看诗人体悟到 的人生哲理。
练习:
• 下面诗句属有我之境的是: D
• A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宋祁《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 句子,仅仅是使用了一个“闹”字,整首词的境 界就全都出来了。张先《天仙子》词中有“云破 月来花弄影”的句子,仅仅是使用了一个“弄” 字,整首词的境界也就全都出来了。
• 1.写真景、真情:景真,写出自然神韵,不只求 形似;情真,发自肺腑,诚挚深切,而非虚情假 意,无病呻吟。 2.出境界需情景交融。 3.除了以上内容,形式两方面之外,还需炼字的 技巧。
“闹”字:用通感的手法,把视觉感受变成听觉 感受。逼真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又满含 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 “弄”字:细致描绘出微风中,月色下,花儿婆
娑摇曳的情状,表达对美好春夜的喜爱留恋,及 春色阑珊的惋惜。
诗人炼字把杏、花都拟人化了。好像有灵性、情 感,唤起读者丰富而美好的联想和想像。ຫໍສະໝຸດ • 迁移:王安石《泊船瓜州》
•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出生。二 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 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 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 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 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 留学。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 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 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 词话》等。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 国维携生平著述3种。眷随儿女亲 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 清遗民处世。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 国学门通讯导师。1927年6月,王 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在 其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 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
研读第一、二则 境 界
内涵:概念的含义,概念所指称的事物的特有属怀或本质 属性; 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 第一则 诗词以境界为最高标准。一首词如果有境界,自然显得格 调高迈、超逸不群。这也正是五代和北宋期间的词之所以 独到绝妙的地方啊。 第二则 从词人的表现手法上看,境界可以分为“造境”和“写境” 两种,这也是西方“理想派”和“写实派”得以区分的缘 由。但两种境界比较难以分别。因为大诗人通过想像所构 造出来的境地,是一定要与现实生活相符的;而通过写实 所描摹出来的境地,也必定是接近于理想化的。
• B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D 片云天共起,永夜月同孤
研读五、六则,讨论:
•
王国维认为做到哪些方面才能使诗词出境
界?
• 第五则
• 我们所谓的“境”,并非单指景物一种,喜怒
哀乐,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种境界。所以,能写真 景物、真感情的,就叫有境界;否则就是无境界。
• 第六则
“采菊”“寒波”二句表面上只有写景,实际 上陶渊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闲适之情融化于景 中,隐藏其下。元好问的离别之情也融于景中。
• 第四则 • 要写“无我之境”,词人只有在超脱世俗、
散淡静谧的心境中才能得到。要写“有我 之境”,词人却必须是在强烈情感的动态 作用下,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去抒发才能 得到的。所以,前者显得优美,后者显得 宏壮。 • 概括:
•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绿”字王安石曾用过“入”“过”“满”等十 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结果“绿” 成全诗诗眼, 说说“绿”字怎么好? “绿” 形容词用如动词,和煦春风吹拂下, 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诗人就把看不见的春风转 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