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揭秘:塑料袋探究题

合集下载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食品包装袋中气体、干燥剂等》(wurd版有答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食品包装袋中气体、干燥剂等》(wurd版有答案)

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食品包装袋中气体、干燥剂等》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不但要求营养,更要求健康。

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添加防腐剂的绿色食品,这种食品中有一个单独包装的保鲜剂,不会危害食品安全。

某同学找来一种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食品保鲜剂,对它进行探究。

【查找资料】(1)食物腐败是因为微生物在食物上生长。

微生物只要得到养分,再加上充足的氧气和水,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迅速生长。

因此,只要缺少一种条件,就可以防止食物腐败。

(2)常见的具有吸水性的物质有以下几种:①生石灰②铁粉③氢氧化钠固体④硅胶(化学式SiO2nH2O,无色透明粒状固体,无毒无害)【活动与探究】(3)初步探究:你认为①-④的物质中,不适合做食品干燥剂的是,理由是。

(4)实验探究:(5)实验2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所得溶液中的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6)请根据食物腐败的条件分析,我们除可以使用这些保鲜剂外,还可以采用的保鲜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答案】解:(3)在①-④的物质中,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4)样品为黑色固体,而氧化钙为白色固体,查阅资料中可知硅胶为无色透明粒状固体,故该保鲜剂一定不是①④;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浅绿色的氯化亚铁,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故保鲜剂中存在铁粉,故填有效;(5)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故溶质中一定有生成的氯化亚铁,向实验1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故溶质中海油过量的氯化氢;(6)食物的腐败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原因,若要使食物保鲜,可以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化学性质稳定的氮气,或是把包装袋抽成真空。

故答案为:(3)③;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4)①④;有效;(5)HCl、FeCl2;(6)在食品袋中充氮气(或真空包装)。

2、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有些食品不允许添加防腐剂,因此有些食品包装中有一个单独包装的保鲜剂.某化学兴趣小组成员将家中一包(如图1)放置一段时间的食品保鲜剂带到学校,并邀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化学实验室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这包保鲜剂的成分是什么?是否还有效?[查找资料](1)微生物在有养分、充足的氧气和水等条件下就会迅速生长,只要缺少一种条件,就可以防止食物腐败.(2)常见具有吸水性的固体物质有以下几种:①生石灰②氢氧化钠固体③铁粉(3)在溶液中:Fe+2FeCl3═3FeCl2【活动与探究】初步探究: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你认为①~③的物质中,适合做食品保鲜剂的是(填编号).实验探究1:打开这包保鲜剂的包装袋,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观察到为黑色固体;再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振荡,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则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填物质化学式).实验探究2:同学们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论]该保鲜剂中的成分有(填化学式),则该保鲜剂效(填“有”或“无”).[反思与评价](1)通过探究,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说明该保鲜剂的保鲜原理是.(2)图2实验装置中有一明显缺点,应如何改进.【答案】解:(2)初步探究:生石灰和铁粉都具有吸水性,都可以做干燥剂;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实验探究: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有铁粉,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由于盐酸过量,溶液中还有未反应的氯化氢.实验2:一氧化碳与保鲜剂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说明保鲜剂部分变质成氧化铁,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实验结论】一氧化碳与保鲜剂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说明保鲜剂部分变质成氧化铁,因此该保鲜剂中有:铁和氧化铁,则该保鲜剂有效.【反思与评价】(1)铁粉吸收氧气和水而生锈,因此铁粉可以做保鲜剂.(2)在装置②中的导气管口点燃(或在导气管口套一气球收集过量的CO.故答案为:[活动与探究]①③实验探究1:FeCl2实验探究2:3CO+Fe2O32Fe+3CO2[实验结论]Fe、Fe2O3;有[反思与评价](1)铁粉吸收氧气和水而生锈;(2)在装置②中的导气管口点燃(或在导气管口套一气球收集过量的CO,合理即可).3、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专项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专项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专项试题一、科学探究题1.小竹同学对只含有X、Y、Z、W四种金属单质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图所示探究。

请根据实验流程回答问题:(1)滤液A中含有_________种溶质。

(2)若测得所得滤液C中含有X(NO3)2,则X、Y、Z、W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

(3)往无色W(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和铁的混合固体,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用带导气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

同学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略二氧化碳的影响):【提出问题】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NaCl和HCl猜想二:CaCl2、NaCl和Na2CO3猜想三:_____;【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反思拓展】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_____,你认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_____。

3.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维生素C(C6H9O6)、碳酸氢钠( NaHCO3)、柠檬酸(C6H8O7)】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

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该气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CO是有毒气体,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二氧化碳通常状态下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于灭火。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H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项目学习科学探究题课件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项目学习科学探究题课件

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
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分析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大家总结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的原因有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减少,合
理即可)
(写一条)。
【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原因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
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减少等。
个层面行动,请你从个人层面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乘坐公共交通
出行(或及时关灯,或节约纸张,等等,合理即可) 。
2. (2021山西)2021年3月16日,沙尘暴席卷我国西北地区,次
日多地又遇到降雨。某校环境监测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沙尘暴的
成因、危害、成分、防护、治理以及雨水酸碱度的异常变化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紧急立项,开启了项目化
元素。
【提出问题】某地霾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选择该地重度雾霾天气,用SDLKC-1000型大流量
TSP采样器在室外采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10 g。
活动一: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铵盐和硫酸盐
实验
实验步骤
方案
方案一
实验现象
取5 g样品,加少量熟石灰粉末,
放出刺激
混合、研磨
性气味气体
取5 g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溶解
碳,不能说明霾中有黑碳,原因是不溶性有机物燃烧也会产生二
氧化碳。
活动三 :查阅资料
霾中还含有Al、Na、Zn、Pb、Hg、Cd 等金属元素,其中的有害元
素除 Cd 外,还有 Hg、Pb (或汞、铅) 。
【解析】除Cd外,霾中的Hg、Pb均属于有害元素。
【能力发展】请你联系实际填写关于雾霾的问卷调查表:
滴加几滴Na2CO3溶液

中考化学分类专项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

中考化学分类专项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

物质构成的奥秘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知识清单考点1 分子、原子、离子(一)分子和原子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由于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等。

讲解: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区别与联络1、小华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全死了。

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C 、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D 、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解析: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氧气,所以导致鱼因为缺氧死亡。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凉开水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水分子,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

要注意分子、原子、元素的区别。

2、近年来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液氢中含有+3H 。

那么+3H 属于〔 〕A 、单质B 、分子C 、离子D 、原子解析:单质不带电。

+3H 带正电荷,不可能属于单质。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但分子、原子都不带电,离子是带电的粒子。

2、分子原子的特点——简答题在用微观粒子做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由宏观-微观-宏观的原那么,因为给出的现象一定是宏观的,肉眼可见的都算是宏观的,而我们要用看不见摸不到的微观粒子去解释,所以一定要从宏观入微观,解释出这是哪种粒子,最后,还要回归到现象上去扣题。

同时,要看分答点,一般都是0.5分一个关键词,所以要保证有关键词,得分点,同时语言简洁流畅,不要重复得分点。

审题时刻注意形容质量、温度、气压、变化之类的词汇或者者描绘。

在组织语言的时候一定要有逻辑性,每个上半句都要为下半句做铺垫,一句讲明一个道理。

同时前面的内容要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推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推论同种粒子化学性质一样。

解释:〔1〕如氧气是由于O 2分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CO 2分子构成,因此保持氧气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O 2分子,保持二氧化碳这种物质是CO 2分子。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一、科学探究题1.(2022·河北唐山·二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装有硫酸镁和硫酸铜废液的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铁粉,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 和溶液B ,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加入铁粉时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4MgSO ; 乙同学:4FeSO 、4MgSO ; 丙同学:______。

【表达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合理即可)。

探究实验2:【提出问题】固体A 中的成分是什么?【进行实验】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得出固体成分为Fe 、Cu 。

【表达交流】在得出固体A 的成分后,也确定了探究实验1中______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小组同学想将滤渣中的两种金属进行分离,你能帮他们想想办法吗?请写出你的操作步骤:______。

【归纳总结】根据以上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一般思路是: ①与所加物质反应后生成的溶于水的物质一定存在。

①与所加物质 ______的溶质一定存在。

2.(2022·贵州·安顺市平坝区乐平中学模拟预测)小明在阅读相关资料时,发现二氧化氮(NO 2)具有助燃性。

他决定利用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氮是否具有助燃性?【查阅资料】①蓝色的硝酸铜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2CuO+4NO2↑+O2↑。

①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相同状况下,其密度大于氧气的密度,在低于室温时变成液态。

【实验过程】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现象:试管内蓝色固体逐渐变成______色,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

【实验结论】二氧化氮具有助燃性.【反思与评价】小刚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NO2具有助燃性,其理由是_______。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总结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总结

1.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 用双面胶将一个200克的钩码固定在1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② 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③ 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2. 氢氧化铜固体受热分解能得到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为固体。

某兴趣小组为确定这种固体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假设:生成的固体产物可能是氧化亚铜(Cu 2O),也可能是 ▲ 。

资料:Cu 和Cu 2O 都是红色固体。

实验:将新制的氢氧化铜粉末放入试管中,使其在加热条件下分解(如右图),观察到蓝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推测: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和 ▲ 。

验证: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若出现 ▲ ,证明上述推断是正确的。

3.小岳同学在复习气体的性质时,阅读到以下资料: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取决于反应前的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气体的装置取决于气体能否与水反应、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该气体相对于空气的密度大小。

现有甲、乙、丙三种气体的反应前的物品状态、反应条件以及有关性质如下表,有关装置如下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能用发生装置A 制取的气体是 ▲ (填“甲”、“乙”或“丙”);(2)收集丙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 (填字母序号);(3)实验室要制取和收集甲气体,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 。

33.中央电视台曾4。

介绍段儒斌发明的微生物催腐剂(含腐生细菌),微生物催腐剂的推广使用有助于解决由焚烧秸秆、稻草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

小明为探究腐生细菌对植物落叶的分解作用,将经过灭菌处理的落叶分成甲、乙、丙三组,按下表设(1)该实验的假设是 ▲ ;(2)实验时,甲、乙、丙三组所取的落叶应满足的条件是 ▲ ;(3)从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探究题的综合题分类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探究题的综合题分类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化学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一的实验(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1)随着不断加热,试管①里逐渐有红色固体产生,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同时试管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明发现通入试管②里的气体有逸出液面的现象,怀疑试管①里还有其它气体生成,比如一氧化碳。

老师首先赞扬小明有科学的质疑精神,建议在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展开探究。

请你也参与其中,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还有一氧化碳生成吗?(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没有一氧化碳生成;猜想二:还有一氧化碳生成(设计方案)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设计出如图二实验。

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小明加大了反应物的用量。

老师提示:先将两个开关都打开,再加热,反复挤压气球一会儿。

老师这样提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先按老师的提示操作,加热一会儿后,关闭开关2。

待充分反应,关闭开关1,停止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逸出液面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逸出液面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猜想二成立(交流与提高)同学们通过对以上实验的讨论与分析,认为一氧化碳的产生至少源自两个反应:一是试管内反应物直接反应生成;二是生成物又发生反应而生成。

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浓溶液吸收没有明显现象,同学们想进一步检验该反应的生成物,可选用的药品有________(填序号)。

①酚酞溶液②氢氧化钙溶液③稀盐酸④锌粒⑤氯化钙溶液(评价与反思)经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感到,正是因为小明具有___________ 精神,我们这次活动才有了更多、更新的收获。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
验结果的理解能力。

下面是一些解题技巧:
1.熟悉实验操作步骤:首先要熟悉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仪
器的使用方法。

理解每一步的目的和操作原理,不要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可以通过反复实验来熟悉操作过程,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2.注意实验条件和变量: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条件的设定
和变量的选择。

实验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浓度等,变量包括自变量
和因变量。

根据实验条件和变量的不同,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
和推理,找出规律和关联。

3.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解题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
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可能包括颜色变化、气体生成、沉淀生成等。


于实验结果要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比较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结果差异,并找出规律和规律。

4.进行实验探究:在解题过程中,可以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和
探究。

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验
证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论和答案。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实验误差的影响。

5.举一反三:在解题过程中,可以把已知条件和解题思路应用到其他类似的实验问题中。

通过类比分析和推理,可以迅速解决新的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善于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2020-2021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易错试卷)附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易错试卷)附答案
构成微粒
Na+CO32﹣
Na+HCO3﹣
溶解度(常温)
21.5克
9.6克
两者的转化
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 Na2CO3+CO2+H2O
下面是小明同学进行的探究:
(1)用试管取适量NaHCO3溶液,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试液颜色变化。此实验的目的是。
(2)在研究Na2CO3与NaHCO3转化时,小明觉得Na2CO3转化为NaHCO3过程中,由于NaHCO3溶于水,整个过程不会有明显现象。老师笑着对小明说:“做实验吧,实验会告诉你答案。”于是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起初无明显现象,继续不断地通入CO2,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这让小明很疑惑:NaHCO3溶于水,为什么还有白色沉淀呢?小明经过思考,明白了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查阅资料)
(1)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2)AgCl不溶于稀硝酸。
(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尝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CO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一点)。
【答案】CO2过量,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CaCO3+2HCl=CaCl2+CO2 +H2O氯化镁没有产生白色沉淀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HCl+AgNO3=AgCl +HNO3浓硫酸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中没有干扰实验的气体成分

4中考化学重要题型四:实验探究题

4中考化学重要题型四: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重要题型四实验探究题(10年10考,9~13分)一阶点对点练基础能力点1实验猜想例1某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过碳酸钠样品,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发现产生大量气泡,同时得到无色溶液。

同学们对得到的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过碳酸钠与水反应有两个过程:①Na2CO4+H2O=== Na2CO3+H2O2;②过氧化氢在碳酸钠水解产生的氢氧根离子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

【猜想与假设】猜想1:Na2SO4猜想2:猜想3:Na2SO4、H2SO4猜想4:Na2SO4、H2SO4、Na2CO3其中不合理的猜想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元素守恒]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及白色固体,小明为探究这两种物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1】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1:H2猜想2:NH3猜想3:C2H2小明提出猜想2不成立,其原因是。

【提出问题2】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1:CaO猜想2:Ca(OH)2猜想3:CaCO3小刚提出猜想1不成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点2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的对应关系例3同学们对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后得到的滤液成分很感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NaOH和Ca(OH)2【进行实验】例4已知甲醇燃烧后的产物中除了水蒸气外,还含有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小组同学对其产物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

【进行实验】小华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中考化学专题揭秘:“生石灰”系列

中考化学专题揭秘:“生石灰”系列

“生石灰”系列例1 生石灰是白色的块状物, 应用非常广泛。

(1)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__________。

在食品包装中, 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其干燥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在使用时, 是用纸袋装着生石灰放入食品包装盒中, 如果用塑料袋装生石灰就起不到干燥的作用,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村, 生石灰也常用于畜禽栏舍的消毒。

畜禽出栏后, 将生石灰用水调成20%的石灰乳, 涂刷墙面和地面。

某农户误将生石灰直接撒在猪圈中消毒, —段时间后发现猪的蹄部干燥开裂, 有的甚至出现灼伤、溃疡,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用于消毒的浆状物要现配现用, 放置过久就没有消毒作用了,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CaO), 它吸收空气中的H2O生成Ca(O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塑料袋有隔潮防水的作用, 用塑料袋包装生石灰后使它不能吸收水分, 从而起不到干燥的作用;生石灰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可放出大量的热, 可将猪蹄灼烧至伤;石灰乳易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CaCO3而失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因此要现配现用。

例2 小艾同学在妈妈买回的某食品包装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 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 请勿食用”。

小艾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 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小艾同学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 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 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写两种);(2)猜想二: 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___________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2020年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分类解读:12塑料袋探究

2020年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分类解读:12塑料袋探究

塑料袋探究例1 PLA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能有效缓解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

已知PLA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为了测定7.2 g PLA样品氧元素的质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设计】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将7.2 g PLA样品充分燃烧,为分别吸收燃烧产物并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检验吸收是否完全,以上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 )→( )→( )→( )(填写装置的字母序号)。

【分析与结论】①实验中选择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③正确连接装置后,确认气密性良好。

充分燃烧7.2 g PLA样品,测得相关实验数据见下表(已知燃烧产物被完全吸收,灰烬质量忽略不计)。

装置 B C D E实验前质量/g 160 150 150 100实验后质量/g 163.6 150 163.2 100通过分析与计算,可知7.2 g PLA样品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克,该PLA样品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实验设计】将7.2 g PLA样品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应先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再检验它们吸收是否完全。

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吸收水蒸气使用浓硫酸,检验水蒸气用无水硫酸铜,应先吸收水蒸气,再吸收二氧化碳,否则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时会带出水蒸气,影响水蒸气的测定;以上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B→E→D→C。

【分析与结论】①检验氢元素和碳元素的存在是通过燃烧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进行的,而空气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②装置E中的药品是无水硫酸铜,由题意,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装置E的作用是验证水蒸气是否被完全吸收。

③B装置的质量增加了163.6g-160g=3.6g,即生成了3.6g 水;C装置的质量增加了163.2g-150g=13.2g,即生成了13.2g二氧化碳;由质量守恒定律,7.2 g PLA样品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 3.6g××100%=0.4g;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3.2g××100%=3.6g;7.2 g PLA样品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7.2g-0.4g-3.6g= 3.2g。

2014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之实验探究题

2014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之实验探究题

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复习一、实验探究思路1、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理猜想2、设计实验的原理正确,如有对比实验的则需注意控制变量3、设计实验与前后相关联,对应猜想和结论4、评价所设计的实验可从操作是否简单安全、现象是否明显、是否环保、价格是否合理、是否节能等社会热点角度进行5、语言完整、科学规范二、解题思路:实验探究试题一般解题思路:一是通读试题,整体把握试题考查点;二是抓试题关键词,完成简单填空,步步为营;三是身临其境,做好知识预设和准备;四是充分利用对比、推理、模仿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紧扣试题情境背景。

三、习题1.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C A.用铁片和硫酸镁溶液验证镁、铁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Fe +MgSO 4===FeSO 4+Mg B.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碳酸钾:K 2CO 3+2HCl===2KCl +H 2O +CO 2↑C.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D.用稀硫酸除铁锈:Fe 2O 3+H 2SO 4===FeSO 4+H 2O2.根据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缝衣针淬火处理后制钓鱼钩 B.用6B 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C.用生石灰(CaO)加入水中制取石灰水 D .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 3. 右图是某校学生设计的“硫燃烧现象及酸雨危害模拟实验”装置图。

实验操作步骤为:①连接仪器,装好药品;②将玻璃棒下端在酒精灯上烧红,迅速伸入广口瓶中点燃硫粉;③向锥形瓶中注入双氧水;④硫粉完全燃烧后,用注射器向广口瓶中喷水。

(1)B 中锌粒、镁片表面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绿叶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时,用注射器向装置中注入NaOH 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无答案)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无答案)

202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1.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装置A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B或C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可用装置D、E或F收集气体,收集O2和CO2都能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2. 如图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__________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2)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3)C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4)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3.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和C都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C相对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4. 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时,气密性良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2)图B所示右边的铁丝能更剧烈燃烧其原因是,两个集气瓶底部都加了少量的水其原因是;(3)图C所示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填一条即可);(4)图D所示实验过程中,天平指针(填“向左”、“向右”或“不发生”)偏转。

5.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可使用装置E收集氧气,其原因是;(3)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端(填“a”或“b”);(4)用装置B或C制取氧气时,C与B相比,C的优点是。

2024年中考化学考点分类训练:科普阅读题

2024年中考化学考点分类训练:科普阅读题

2024年中考化学考点分类训练: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石墨烯——改变世界的神奇新材料石墨烯(C)是一种由碳原子紧密堆积的新材料,是目前人类已知强度最高的物质,单位质量的强度是世界上最好钢铁的100倍,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光学性和热传导性等,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下,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但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

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

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工业上可采用甲烷(CH4)在高温和Cu-Pd催化下分解制取石墨烯,同时产生氢气。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的应用前景会十分广阔,性能会不断提升,更好的服务于生活、生产。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石墨烯是由(填名称)构成。

(2)写出图中阴离子的符号。

(3)石墨烯在纺织面料中的作用是。

(4)热分离法海水淡化法中,水发生了(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限制了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

(5)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填微粒符号)通过。

(6)工业上制取石墨烯的化学方程式是。

2.通常状况下,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黏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工业上用潮湿的氯酸钾(KClO 3)和草酸(H 2C 2O 4)在60℃时反应制得。

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氮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202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

202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

202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并加热至沸腾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 倾倒液体B . 滴加液体C . 加热液体D . 熄灭酒精灯2.材料的应用与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下列物品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 .塑料水盆B .纯棉毛巾C .陶瓷餐具D .黄金饰品3.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B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C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 .用淘米的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4.荧光灯内的白色粉末涂层是一种叫钨酸钙(4CaWO )的化合物,如图所示为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钨原子中的质子数为74B .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g .C .4CaWO 中非金属元素有两种D .4CaWO 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05.《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黏土烧制砖的过程,如图所示为该过程中某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米的原子)。

则微粒X 中A .只含有B .一定含有和C .一定含有和D .一定含有、和6.20C︒和60C︒时KCl的溶解度分别为34.0g和45.5g,下图所示为对KCl进行的溶解实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①中溶液为KCl的饱和溶液B.①中溶液的质量为25.0g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①<①=①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①=①7.向盛有a g铜锌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该过程中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ZnSOA.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4B.N点时,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C.N PD.该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a-b)g8.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题(答案不全)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题(答案不全)

实验探究题一、化学实验报告及填写(1)化学实验报告的格式。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

表1-3-5实验的内容和装置图观察到的现象结论、解释和化学方程式(2)化学实验报告的填写:①根据实验现象,做好记录,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填写时要注意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的不同。

(3)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思路是: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或实验假设)→实验步骤、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和实验结论。

二、化学实验设计(1)化学实验设计的原则:①科学性原则;②可行性原则;③安全性、节约性原则;④效果明显。

(2)化学实验设计的内容: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用品;④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⑤实验注意事项;⑥实验记录;⑦实验结果与讨论。

三、探究题类型(1)过程方法类探究该类题型的特点是先结合一定的情境提出探究课题,然后针对课题呈现出过程或方法中的一部分,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来完善过程或方法中的另一部分。

解答时要在充分考虑探究课题的基础上,根据呈现出的部分过程或方法去加以完善。

(2)全过程类探究该类试题的特点是对科学探究基本过程进行全方位考察,体现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实践经验和亲自体验,始终围绕提出的问题,用观察到的现象和纪录的数据、事实进行推理和判断,思维要具有开放性。

(3)时事类、信息给予类探究【例题1】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该无色气体为O2B 将某气体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气体一定为H2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D 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烧杯外壁发烫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例题2】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A.收集H2 B.O2验满 C.配制20%的Ca(OH)2溶液 D.除去CO中的CO2【例题3】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探究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探究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氢化钙(CaH2)是种白色细颗粒状固体,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常用作登山运动员的能源提供剂。

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氢化钙的性质,将一定量的CaH2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且溶液变浑浊。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为进步确定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猜想四:NaOH、Na2CO3、Ca(OH)2经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_______不需要验证,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方案一: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实验现象。

方案二:取一定量的滤液于另一试管中,往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讨论交流)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请解释方案一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上述小组同学将5g氢化钙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到50g碳酸钠溶液中,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g。

计算:(1)样品中CaH2的质量分数为____。

(2)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CaCO3 NaOH、Ca(OH)2四 Na2CO3+Ca(OH)2=2NaOH+CaCO3↓二稀盐酸的量很少,先全部与氢氧化钠反应了 84% 10.6g 18.3%【解析】【详解】将一定量的CaH2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氢化钙先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然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聚乙烯塑料碎片塑料袋探究题
例1 在化学的学习中,同学们知道:聚乙烯塑料只含C 、H 两种元素,如用焚烧方法处理废弃塑料会造成大气污染。

化学兴趣小组对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物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A.只有CO 2 B.只有CO C.既有CO 2,也有CO
【查阅资料】微量CO 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会立即变蓝;而CO 2遇该试纸不变色。

【设计方案】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通过观察装置B 、装置C 的实验现象,验证猜想。

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点燃酒精灯加热,随即打开弹簧夹,通入干燥的空气。

观察装置B 、装置C 中的现象 装置B 中的现象是: 装置C 中的现象是: 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碳的氧化物中,既有CO 2,也有CO 。

装置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 论】
(1)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是 。

(2)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中除了CO 2、CO 外,还应有的物质是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聚乙烯塑料燃烧产物的探究,同时也考查了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根据实验结论中的信息,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中既有CO 2,也有CO ,因此装置B 中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会变蓝,装置C 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由于尾气中含有CO ,CO 有毒,因此要对尾气进行处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因此聚乙烯塑料燃烧后的产物中还应该有水。

答案:黄色试纸变蓝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 2=CaCO 3↓+H 2O ⑴将尾气收集到气囊中(或将尾气点燃) ⑵水(或H 2O)
例2 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 、H 两种元素)。

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写出改正方法 。

(2)装置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E 中的现象是 ,装置B 的作用是 。

(4)若装置C 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5.9g ,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装置D 增重
7.2g ,则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g ;假设塑料的组成为C x H y ,则装置C 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计量数用含x 、y 的代数式表示,且可以是分数)。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 ,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解析 本题以一次性塑料方便袋的使用对环境所造成的“白色污染”为背景,通过对塑料成分的探究,主要考查实验室用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的性质等知识点,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用浓硫酸来干燥气体时,气体的流向应该是长进短出,因此装置B 中的进气管应长一些,出气管应短一些;通过E 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证明塑料与O 2反应后产生了CO 2,说明塑料中有碳元素;D 中浓硫酸增重7.2 g ,说明塑料与O 2反应生成H 2O 的质量为7.2 g ,因此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7.2 g × ×100%=0.8g ;若实验中没有仪器B ,则所制取的O 2中将会含有水分,这样会导致D 中增重加大,从而使得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量结果偏大。

答案:(1)B 中进气管长,出气管短 (2) 2H 2O 2====2H 2O+O 2↑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干
燥作用(或除去水蒸气) (4)0.8 CxHy+(4x+y)/4O 2===xCO 2 +y/2H 2O(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5)
偏大
例3 自6月1日起,我国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新规定实行后预计塑料袋的使用量将减少2/3,但是其危害作用并没有根本解决,为尽量减少其危害,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 。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两种,一种是用聚乙烯[(CH 2CH 2)n ]制成的,可用于盛装食品;另一种是用聚氯乙烯[(CH 2CHCl)n ]制成的。

聚氯乙稀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H 2CHCl)n +5n/2O 2===2nCO 2+nH 2O+nHCl
(1)通过点燃的方法可以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如果塑料点燃时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这种塑料可能是由 制成的。

(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来验证塑料燃烧的产物。

若A 瓶燃烧的是聚氯乙烯塑料,在B 瓶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C 、D 两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A 瓶中用的是聚乙烯塑料,则在C 瓶中 (“能”或“不能”)观察到沉淀。

解析 本题结合国家对塑料袋的控制使用考查环境保护知识、CO 2、HCl 的性质。

国家控制塑料袋的使用一是节约资源,二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聚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点燃时会产生HCl 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同时产生CO 2和H 2O ,因此B 中紫色石蕊试纸会变蓝,瓶壁会有水雾产生;聚乙烯无毒,点燃时只生成CO 2和H 2O ,因此C 瓶中AgNO 3溶液不会
2 18 MnO 2 点燃 点燃
变浑浊。

答案:防止环境污染用布袋等替代塑料袋、回收利用废旧塑料袋、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等(1)聚氯乙烯(2)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瓶内壁有水雾(或瓶内有白雾)产生HCl+AgNO3 =AgCl↓+HNO3Ca(OH)2+CO2=CaCO3↓+H2O 不能
跟踪练习:为了减少“白色污染”,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限塑令”。

从2019年6月1日起,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被禁止生产、销售,其它种类的塑料购物袋为有偿使用。

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并测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资料显示该种塑料袋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图中碱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
(1)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H2O2溶液滴入到A装置的(填仪器名称)中,再点燃C处的酒精灯,使反应进行。

(2)A装置中CuSO4溶液的作用。

(3)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塑料袋式样中含有碳元素。

(4)根据实验前后D装置的质量变化测算出了该塑料袋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3%。

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则测算出来的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锥形瓶(2)催化作用(3)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