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教育如何适应服装行业的发展要求
服装教学的发展问题以及趋势分析
服装教学的发展问题以及趋势分析第一篇:服装教学的发展问题以及趋势分析服装教学的发展问题以及趋势分析【摘要】针对当前服装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
通过对关键问题的深入分析,阐述了服装教学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与教学理论的改革方法,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服装教学;发展问题;职业教育服装教学在中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是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服装教学规模的跨度、学科范围等不能及时适应时代的高速变化,导致了诸多服装类专业的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与问题[1]。
服装教学具有艺术的特征,良好的教育模式不能仅仅传授专业理论和技能,需要从市场、实践等环节不断发现问题,以达到最优的教学目标。
服装教学的发展问题分析1.1 服装教育现状服装教育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首次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发展,我国在教育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吸取国外先进经验,使得我国服装产业的生产能力逐年发展,服装行业的“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其中,职业教育占有主要的功劳。
在国家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的国情下,服装教育正面临着模式调整的现状。
由于服装教育相关专业具有多年的历史,其专业体系已经完备,在改革中具有一定的难度,改革的停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职业教育中的一些教育方式无法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目前,服装教育存在的主要现状有:学校的培养过多侧重于理论,缺乏对学生技能创新上的推动,知识结构单一,在新产品开发等高层次的发展上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存在巨大的需求量[2]。
1.2 服装教学的主要问题在服装教学中,学校所制定的教学计划一般承接传统模式,导致诸多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知识之间的独立性太强,并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无法相辅相成[3]。
作为职业教育的典型专业之一,服装专业应该以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而目前国内的教学则以授课为主,学生以课堂为核心,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对于当前先进的服装设计、加工等实践技术和手段并不了解,导致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职业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长期难以解决,因而出现了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困难、专业对口率较低等社会问题。
浅析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浅析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学生选择的热门专业。
然而,随着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必须进行改革,并通过及时调整教育目标,优化教育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来更好地满足时代赋予的任务。
首先,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应该从事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因此,高校应该通过与国内外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改变教育传统,不断完善和细化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开设前沿课程和工作坊,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行业知识、技能和需求。
同时,学校应该加强相关实验室、创意工作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还应注重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满足行业的需求,高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的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复合能力的高水平服装设计人才。
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具有良好的品味和审美素养。
此外,学校也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市场竞争意识等。
最后,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也需要加强行业对接。
只有贴近行业,才能更好的满足行业需求。
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开展与行业的合作交流,包括提供实习机会、行业导师、行业问卷调查等方式,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技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行业素养和技能。
总之,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方向需要从整体上考虑,要始终把学生的发展和就业质量放在首位,注重行业需求,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在职场上脱颖而出。
服装专业教学应紧跟服装行业发展步伐论文
服装专业教学应紧跟服装行业发展的步伐【摘要】作为世界服装生产大国,我国服装的年生产总量、总产值、出口总额均位于世界前列。
国内服装消费快速增长,国内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市场需要大批量服装技术应用性人才,服装中等专业技术教育需要大力发展。
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这对我们中国服装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服装专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服装专业的教学应紧跟服装行业的发展,专业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改革;人才;需求一、中国服装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1.目前我们中国服装市场及服装相关的配饰行业市场具有相当大的潜力,服装企业的生产规模及销售规模不断增大、再加上网络销售这一新型销售方式均为服装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2.传统服装行业的劳动模式决定了现从业人员文化和技术基础的缺陷。
以往传统服装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未进入专业的服装院校进行过系统的知识学习,大多的从业人员都是以师傅带徙弟,或进入服装企业前进行短期的岗前培训的形式接触这一行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服装业必将向专业技术型发展,迫使行业加速调整人员结构,将大批量补充打版技术、工艺技术、市场开发、经营管理等高级应用性人才。
cad技术员成为企业招聘的热门岗位,销售业采购顾问、专卖店经营主管、专卖店的橱窗设计师等新生的就业岗位也显露出不可忽视的就业市场潜力。
3.服装产业已形成多种类型,如: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或个人创业者日趋增多,就业渠道十分宽泛。
二、适应服装行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改革服装专业教学1.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应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主动适应服装经济发展需要,以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主线,通过对已有教学成果的整合和深度开发,全面推进服装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课程体系的重组、教学内容的精选优化、教学手段方法更新的系统化综合性教学改革。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竞争能力,掌握服装高新技术,“一精几通,一专多能”的高质量服装专业人才。
高等服装教育如何针对行业需要进行合理调整
中 的 问题 , 譬 如样 板 的改 正 过 程 , 面料的选择 , 色 彩 的搭 配 , 着 装
效果与设计 图的出入等 , 一步步来完善 自己的设计 , 也为以后进
作 时屡屡受挫 , 他们开始怀疑 自己是否适合这一行业 , 开始失去 入市场化设计打下基础。 现 阶段大部分 的高等服装 院校都 以在校教授课 程为 主 , 学 信心 ,最终选择改行 。这是很大一部分服装 专业 学生 的真 实写 学院派 ” 知识 。学校对学生进行企业化市场化 照。 到底是什 么让他们在学习过程 中兴趣倍减 , 什么让他们 产生 生学 习的基本是 “
厌倦直至放弃? 难道仅仅是最开始那个“ 并不切合实际的美 丽梦
想” 随着 中国科技的飞速 发展 , 外贸企业 开始解体 , 国 内自创品
的培养 , 和企业的合作较少 。对于行业现状不了解 , 对 于企业对 所需人才技能不了解 , 对市场 的关注度也不够。 学生需要走 出去
的机会 , 通过 企业 生产一线 的实 习, 在 品牌店面顶 岗 , 面料市场 调研等实践性活动了解生 产运作过程 ,管理基础和行 业流行走
势, 对 日后从 事专业工作是及其重要 的经验基础 。
牌纷纷崛起 。这就使得最初 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 以及人才培
养模式都不 能贴近企业的需要 。 绝大多数学生在选择专 业前对专业是没有 完全 的了解 的 , 他们憧憬的只是美好 ,这需要我们在学生进 入系统学 习之前 给 他们进行专业的介绍 ,使他们对以后学 习到的课程有一个 比较
的调整 , 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才是最合适的 , 怎样才能
使学生更加适应行业要求 ,需要我们更进一 步的思考 和实践 的
服装培训建议
服装培训建议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服装行业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在这个市场上立足并脱颖而出呢?服装培训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进行服装培训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训成员应该具备一定的市场观念。
在服装行业中,市场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培训应该教会学员如何准确地分析市场需求并加以把握,从而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市场观念的培养可以通过培训课程中介绍市场状况、分析市场趋势等方式来实现。
其次,培训应该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
服装行业竞争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要脱颖而出,就需要有创新的产品和设计。
培训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创新设计案例,鼓励学员进行创意发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另外,培训中还应该加强学员的实践能力。
理论知识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变得有价值。
培训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员参观服装企业、实习等,让学员亲身体验企业运作和市场竞争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此外,培训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学员的团队合作能力。
服装行业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培训课程中的小组合作和团队项目,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与他人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最后,培训机构应该注重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
这包括对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道德的养成以及对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的了解等。
培训课程可以加入一些案例分析,让学员了解行业中出现的一些职业道德问题,并学习如何应对和规避这些问题。
综上所述,服装培训应该注重市场观念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实现自身的发展。
职业院校服装专业教学适应企业需求的探讨
职业院校服装专业教学适应企业需求的探讨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行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适应这个变化的市场,职业院校服装专业教学需要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来让学生更符合企业需求。
企业对服装专业人才的要求企业对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熟练的手工技能。
服装行业需要手工技艺的支持,因此企业会更倾向于雇佣熟练的手工技能人才。
2.创新的设计能力。
服装行业需要不断更新,因此企业会更倾向于雇佣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3.实践经验。
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行业的运作,从而更好地适应员工角色。
4.团队合作能力。
服装行业需要员工协同合作,因此企业会更倾向于雇佣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才。
如何在教学中适应企业需求为了满足企业的需求,职业院校服装专业教学需要相应地作出调整,在教学中更加贴近企业需求。
以下是一些建议:强化手工技能教学提升学生手工技能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中的工作环境。
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课程来提升学生的手工技能,例如通过布料重复手动拼接组合,裁剪,缝制等练习来应对企业对手工技能的需求。
组织专业实践活动组织专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运作,提升实践经验。
可以安排学生参与服装行业的比赛或展览,并与行业内的企业互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服装行业的运作和要求。
强调创新和设计创新和设计是服装行业成功的关键,强调这些方面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
教学中可以引入创意设计思路,鼓励学生在设计上寻求不同的体验。
例如,引入数字渲染和Adobe设计软件图形的实践,让学生掌握行业创意设计软件。
强调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是考验员工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团队中参与的学生将获得在解决日常工作任务中所需的协作能力。
结论职业院校服装专业教学需要更贴近企业的需求,强化手工技能教学,组织专业实践活动,强调创新和设计,强调团队合作能力都是适应企业需求的好办法。
浅谈服装专业教学与企业发展需求
二、 服装 企 业的发 展对 人才 的需 求现状
服 装业作为 一个传统 产业 , 自中国加入W O T 之后 , 得到 了空 前 的发展 。首先 , 些新 生的服装企 业大量发展 , 一 对服装熟练工
人的需求量不断加大 , 至出现 了供不 应求的现 象。其 次, 甚 由于
服装企 业规模 的不 断扩 大, 管理 水平及 生产技术水平 的不断提 高, 服装企业 对人才 的需求发生 了转变—— 开始 由专业技 能型 人才 向综合 型人才 转变 , 不仅 要求服装设 计人 员有较 强的专 业 知识技能 , 还要求他 们有 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 自我提 升能力和
我国 的服装教 育 已经历 了2 0多年 的发展 , 为我国的服装行
业培养 了大量 的人 才。随着经济全 球化进程 的不断加快 , 人们
对 时尚服 装的 需求越 来越大 , 服装 市场 向服装行 业提 出了更新 的要求 , 因而, 服装行业对服装教育也提 出了更严格 的要求。 目
前, 现代 应用 型人 才备 受服 装企业的青睐, 服装专业教育面临 的
对新事 物的较 强的洞察力 , 这样才 能设计生产 出具 有 时代特色
的服装 。此外 , 装企业还 重视对人才创 新意识 、 服 品牌意 识 、 市 场 意识 的培 养 , 对人 才 的需求 总体 上呈 现 多层 次 、 多形 式 的特 征。 总之 , 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及一定的文化涵养 , 有多种能 具 力及发展 潜能 , 有发展个 性及 创造 性的“ 具 一专 多能” 人才更加 受企业 的青 睐。最后 , 随着全 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 各
为: 服装院校培养 出的毕业生重艺术设计而轻技术工艺 , 重设 计 的创 造性 而轻服装 自身 的市场 性 与商品性 , 导致服装教 育与企
职业院校服装专业教学适应企业需求的探讨
【 摘 要】 随 着我 国社会经 济的快速发展 , 服装行 业也 得到 了很 大的发展 , 服 装企业在发展 品牌、 新技 术工艺的 同
时, 给 服 装 专 业 教 育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使 其 能 够提 供 适 合 企 业发 展 需要 的人 才 。职 业 院校 中服 装 专 业教 学 必 须 进 行 合 理 的改 革 , 适 应 服 装 企 业 对人 才的 需求 。本 文就 对 我 国服 装 企 业对 人 才 需求 现 状 以及 职 业 院校 服 装 专 业教 学 现 状 进 行分析 , 并提 出了适应企业需要 的服装专业教 学改进措施。
WEN L I DA0 HANG
职业院校服装专业教学适应企业需求的探讨
文/ 吕 骥
市场调研 、 服装设计 时间等课程相对较少 , 这样学生 对于服 装市场性 的重视程度不高 , 自我 动手 能力 弱 , 对流行趋势 等 都不能够准确 的掌握 ,这样就无法为服装企业输送 适用 性 综合人才 。 2 . 适应企业需要的职 业院校服装专业教学改进措施 2 . 1 提高 职业 院校服装专业教育 的师资力量 院校服装专业教育 中, 必须提高 师资力量 , 才能保证 其 能正确 的引导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理论 以及适应 服装 企业 的 发展需求。对于提高师资力量 方面 , 主要的措施体现在以下 几个 方面 : ( 1 ) 在聘请 教师过程 中 , 要求 其必须具 备服装 专 业教师资格证 , 要求教 师不仅要具备 丰富的服装理论知识 , 还应该具备相应的服装设计能力 ; ( 2 ) 服装具有 市场性以及 商 品性等特征 , 其跟时 尚潮 流紧密关联 , 所 以要 求教师要对 时尚流行能有一定 的了解 , 鼓励教师走 出校园 , 进入 服装企 业及 时的了解 目前最新最潮的服装设计理念 ; ( 3 ) 职业院校 要鼓励 、 支持服装专业 教师 在服装企业做 兼职工作 , 这 样就 能使其更好 的对服装潮流动 向信息进行掌握 ,以达 到对学 生传导 的作用。 2 - 2加强 校企合作力度 , 达到校 企双赢局面 在服装行业快速发展的 同时 ,对专业人才 的需 求量增 多, 所以服装企业与院校之 间的合作越来 越多 , 校企合作 平 台应运而生。我国服装行业的校企合作 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 主要 表 现在专业 院校 与服装 企业 之 间的相 互 了解 不够 深 入, 在合作机制 的建立方面不够完善 。作为服装专业院校来 说, 要主动与服装企业 进行 紧密 的合作 , 利用企业 提供的生 产基地 以及相关的设备 , 对 学生进行 实训 , 让学 生真正的接 触 到服装生产 的流程 , 并将 理论 与实践有 机的结合起来 , 使 学生尽早 的适应服装行业的环境 。在服装加工 机械设 备使 用方 面 , 通过校企合作 , 必须加 强对学生熟悉 、 使 用设备 能 力培养 , 缩短学生毕业 后加人服装企业的适应 时间。加强校 企合作 , 能够使服装专业培养出更 多适用 型服装企业人才 , 不但能够解决学生毕业就业 的问题 ,而且让服装企 业有更 多更优质 的适用型人才 , 达 到了校说 ,服装企业要求从事服装设 计行 业的人才不 仅有熟 练的技术 , 丰富的理论以及一定 的文化素养 , 还要求 其具有个性化 、 创造力以及市场的洞察力 , 能明锐的觉察到 市场 的需求 , 推动服装企业 的全 面快速发展。 1 _ 2职业 院校服装专业教学现状 目前 ,我 国的职业 院校服装专业教学 中存 在一定的 问 题, 严重影响了对服装人才的培养 , 一定程 度上影响 了服装 企业 的发展 , 其 问题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 面 : ( 1 ) 目前服 装专业教 学 目标 与服装企业 的发展不相适应 ,在服 装教学 过程 中 , 专业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 , 但 是对于服装 适应社会需求却没有足够 的重视 ,没有考虑到 服装的商 品 性 以及市场性 ,这样服装教育培养 出的毕 业生在从事服装 企业工作 中 ,很容易造成设计与市场需求脱 节的现象 ; ( 2 ) 在 职业 院校服装教学过程 中 ,对于课程 的编排 上存 在不合 理 的地方 。服装专业 性的知识学习太过专业 , 专业基础课程 在教学过程 中常常重复 的学 习,没有对课 程与课程进行横 向的联 系。另外 , 学校安排的文化课 程所 占的 比重太 大, 而
论服装教育如何适应新时期服装行业的发展要求
论服装教育如何适应新时期服装行业的发展要求作者:杨胜兰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5年第06期摘要:服装教育是基于服装行业的发展需求而兴起的,新时期服装行业的发展对服装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深入分析当前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研究服装教育如何适应服装行业发展要求的策略,将有助于推动服装教育的发展,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服装教育;服装行业;发展要求一、当前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现阶段,我国服装行业的大部分企业都停留在“来料加工”“来样加工”的初级生产阶段,尽管服装企业也能从中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这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举例来讲,过去我国实行计划经济运行机制,服装企业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一些订单,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各企业只有通过激烈的竞争才能赢得生存权、主动权,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服装企业都缺乏具有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或“垄断性技术”,因此发展变得举步维艰。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服装产业竞争力不足,竞争优势不明显,一些服装企业正试图通过技术升级、人才引进以及产品结构调整来提升自身实力。
为了提升企业设计实力、设计水平,一些企业不惜重金招聘服装院校的优秀毕业生。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服装教育成为当前十分必要且紧迫的课题。
二、服装教育适应新时期服装行业发展要求的策略1.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新时期服装行业急需行业知识全面、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服装教育要重点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此,各院校要调整服装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一方面要确保人文社科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均衡性,适当淡化专业意识,增设综合型课程,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整体、全面的知识结构。
例如:美国纽约时装学院为学生开设了文学作品赏析、演讲与口才、写作以及社交礼仪等人文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为学生开设了西方艺术与文明史、伊斯兰艺术与文明史以及东亚艺术与文明史等课程,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人类艺术的理解;另外还设置了自然科学导论、统计分析、地球科学、微积分以及生物科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大有裨益。
服装教育如何适应服装行业的发展要求
服装教育如何适应服装行业的发展要求内容摘要:目前我国服装高等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通过回顾我国服装教育的历史以及服装行业的现状和典型特征等几个方面,着重阐述我国服装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目前的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以便使服装教育与服装设计和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以培养出服装行业真正急需的人才。
关键词:服装教育服装行业服装人才一、我国服装教育的简单历史回顾应该说,服装教育是随着服装的生产而产生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逐步完善的。
只不过前期的教育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初级阶段,好的师傅还可能“手把手地教”,否则只能看徒弟的悟性了。
显然这种方式会极大地阻碍服装业的发展,因为大多数人只会“照葫芦画瓢”。
虽然我国是公认的“衣冠王国”,历代的服饰确实给今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但不可否认,在世界服装发展史上,我国的地位以及所占有的分量均是相当有限的。
加上当时的生产方式落后,可以说,这种“作坊式的加工,僧侣式的传教”模式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
直到建国后,因集体化大生产的需要,服装行业开始举行了“短期职工技能培训”,但往往也是请一些有经验的技师在机车上边示范边将他的经验告诉旁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欠缺规范的。
到了“文革”时期,全国上下一片灰、黄、蓝,几乎分不清男女,服装的款式也差不多千篇一律,这时候,才真正显示了机械化流水作业的优越性。
只要按照固定的样式,不愁产品没有销路,况且本身布料、成衣就很紧缺,此时何谈需要服装教育呢?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了,思想上也冲破了禁锢,获得了解放。
老百姓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温饱了,而是向更深层的美去追求。
为了提高人们的穿着品位,正确引导消费者的“赶时髦”追求,加快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缩小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服装业的差距,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几所着名的高等学府,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划归清华大学)、西北纺织工学院(现西安工程科技学院)、中国纺织大学(原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等相继开办了服装专业,至此服装专业高等教育正式走进了我国的大学殿堂。
服装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服装培训的意见和建议服装培训的意见和建议:1. 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服装培训应该提供全面而专业的课程,涵盖从服装设计、面料选择、裁剪制作到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内容应该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学员不同层次的需求。
2. 强调实践操作: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操作同样不可缺少。
培训机构应该提供实际的操作环境,让学员能够亲自动手制作服装,从而更好地掌握技能。
3. 鼓励学员参与比赛和展览:参加服装比赛和展览可以提高学员的创作能力和设计水平。
培训机构应该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4. 提供实习机会:为了让学员更好地融入行业,培训机构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
通过实习,学员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运作和市场需求,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5. 注重时尚趋势:时尚行业变化快速,培训机构应该密切关注时尚趋势的变化,及时更新教材和课程内容,使学员能够紧跟时尚潮流。
6. 培养创新思维:服装设计需要创新思维,培训机构应该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创意设计比赛、举办创意思维培训等方式来实现。
7. 提供就业指导:培训机构应该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员提供就业指导和推荐。
可以组织就业招聘会、举办职业规划讲座等方式,帮助学员顺利就业。
8.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服装设计和制作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培训机构应该注重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小组项目、培训团队合作技巧等方式来实现。
9. 关注环保可持续发展:现代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培训机构应该注重培养学员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可以开设环保时尚设计课程、组织环保主题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10. 提供终身学习机会:服装行业不断变化,培训机构应该为学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
可以推出进修课程、提供学习资源等方式,让学员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以上是关于服装培训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对相关机构的培训工作有所帮助。
论高职服装教育与服装行业发展的关系
论高职服装教育与服装行业发展的关系作者:吕志芹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42期我国高职教育在不断改进与探索中发展很快,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关键。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只有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才能大显身手,干出一番事业。
学生就业形势好了,高职教育才能蓬勃发展。
现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着重阐述高职服装教育与服装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培养服装行业急需人才的方式。
一、我国服装教育的简单历史回顾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简单的服装,随着物质条件的日益丰富,使人们对服装款式和服装材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服装需求数量和款式质量的提高就需要有更多的人从事服装加工行业,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更多从业者的需求就形成了教与学的教育关系。
在我国最初的服装教育只是简单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徒弟的成长、发展与师傅的技能水平和徒弟自身的悟性有非常大的关系。
这种教学模式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极大地阻碍了服装业的发展速度。
建国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集体化大生产的工厂,因服装流水线生产的需要服装行业开始举办“短期职工技能培训班”,这些培训班的教师大多是请一些有经验的技师在机车上边示范边传授经验和做法,在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上都难以系统化和规范化,有些操作技能只适应本厂的设备和需要,不能推广使用,所生产的服装款式就是固定的几种样子,严重限制和阻碍了服装业的发展和壮大。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对服饰美的追求层次不断提高,80年代初期,我国有些高校相继开办了一些与服装有关的专业,但高校培养的是服装设计和工程专业人才,这些学子对服装款式设计,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和研发,设备研制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服装产品需求数量的急剧增大和国际市场的不断开发,企业的技术人员特别是中层技术人员十分紧缺,本科教育比较重视学科教育,学生的理论知识系统性强但动手能力相对较差,毕业生要在企业适应一段时间才能胜任技术工作,因此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在动手能力方面都不能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的燃眉之急。
服装设计教育应适应服装产业的发展
Vol.39/No.21/Westleather服装设计教育应适应服装产业的发展李敏(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沈阳110023)摘要:本文认为当今的服装产业紧跟着市场趋势在变化,这给服装设计教育带来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在现代的服装设计教学中,观念、形式必须更新,在调整课程结构和课时比例的同时,需对学生进行创意思维、艺术修养、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
关键词:服装设计教育;服装产业;适应;发展中图分类号:TS941.2;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7)21-0085-01Abstract: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oday’s clothing industry is closely following the market trends,which brings higher and newer requirements tothe clothing design education.In the modern fashion design teaching,concepts and forms must be updated,in the adjustment of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the proportion of time at the same time,comprehensive training for creative thinking,artistic accomplishment,comprehensive abilityand quality of students.Key words:clothing design education;clothing industry;adaptation;development21世纪教育改革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话题。
日本近年来一直坚持“教育立国”的方针。
论服装教育如何适应新时期服装行业的发展要求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8.01论服装教育如何适应新时期服装行业的发展要求白 冰【摘 要】服装教育是根据服装行业的发展需求应运而生的教育类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服装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的更新教育内容,以适应新时期服装行业的新要求。
因此,着眼未来,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分析服装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前景,对于服装教育的推陈出新,服装行业人才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服装教育 服装行业 新时期发展要求一、前言现阶段,人类社会的处于高速信息化数字化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新时期人类社会的新需求,服装行业也应转变发展思路,向知识经济发展时代迈进。
服装行业的生产和销售,应在传统经营模式上有所更新,这种更新不仅是生产方式和销售模式,更应更新的是生产技术和设备、市场反应能力和生产能力等硬性要求。
但就我国目前服装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国内服装企业都缺乏竞争优势,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服装风格或技术手段,在新时期服装行业发展路途举步维艰。
因此,为了适应新时期服装行业的发展要求,势必要对服装教育提出更高跟新的要求,才能提升服装行业的技术水平,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二、新时期服装教育如何适应发展要求(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各行各业需要的都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新时期服装行业的发展,更是需要专业知识全面,综合素质过硬的服装行业人才,因此,服装教育更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为此,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学校在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学生的课程,一方面要保证文理课程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也要适当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帮助学生的构建心理建设和专业知识建设。
可以为学生开设兴趣课或者文学鉴赏课,例如:文学作品赏析课,演讲与口才课,西方艺术和文明史等专业课程之外的知识类科目,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艺术素养和个人气质,也可以锻炼口才和社交能力。
服装教育与服装行业发展的关系
服装教育与服装行业发展的关系作者:黄志军来源:《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02期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服装款式呈现多元并存的现象,从简单到多款的演变,正迎合着人们多元多变的审美需求。
另一方面服装行业也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化。
企业的竞争也由低成本的竞争转化为品牌的竞争,这就说明了服装的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以及创新将是竞争的关键,也由此为服装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服装教育;服装设计;创造性思维;服装款式造型中图分类号:C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3)02—0103—02一、我国服装教育的发展过程确切说,服装教育是随着服装的生产而产生的,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逐步得到完善。
最初期最原始的服装教育阶段应该就是“师傅带徒弟”的阶段。
很明显这种方式阻碍了服装行业的发展,因为师傅的私心与保守,因为徒弟的悟性与能力等等。
纵使我国被称为“衣冠王国”,纵使我们拥有“丝绸之路”,但是在世界服装发展史上,我国的地位及所占的份量还是相当有限的。
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导致“小作坊”式的加工模式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
直到建国后,因社会需求关系的转变,服装行业出现了“短期职工技能培训”的模式,到了“文革”时期,全国上下一片灰、蓝、黄,而服装款式也千篇一律。
在这个时期,谈不上服装教育,只显示出机械化流水作业的优越性,况且面料本身就很紧缺。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进步了,于是老百姓勇于向更深层次的美去追求,从而也刺激了服装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服装教育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几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划为清华大学),中国纺织大学(现为东华大学),西北纺织工学院(现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等相继开办了服装专业,从此服装专业高等教育正式走进了大学的殿堂。
虽然服装高等教育在我国存在才短短二十几年,和国外服装专业的教育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已经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专业设计和工程人才,为服装行业输送了许多具有专业知识的生力军,为服装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浅谈现代服装行业对服装教学的新要求
新, 因此 服 装 教 育 也要 立 足 现 在 、 眼 未 来 、 时俱 进 。 体 地说 , 们 要 开 导 学 生 多进 行 开 放 性 、 散 性 思维 , 养他 们 敏 锐 的观 察 力和 开 拓 性 放 与 具 我 发 培 精神 。 【 键词】 关 多媒 体 技 术 ; 装 人 才 ; 服 特征 ; 学质 量 和 效率 教
牛 之 间 互 动 的工 具 。教 学 过程 应 该 是 师 生 之 间 、 生 之 间 互动 的交 流 学 过 程 。通 过 互联 网 、 域 网 的 硬件 环 境 . 现 师 生 之 间 、 生之 间 的专 局 实 学 题 质 疑 、 题 研讨 、 别 辅 导 和感 情 交 流 , 及 师 生 与 外 校 外地 外 界 的 问 个 以 链 接 , 到 快 速 、 质 、 效 的 目的 , 现 知 识 获 取 和能 力 训 练 的最 大 达 优 高 实
知识 、 息 和 创 造 力拥 有 和应 用 的程 度 。 信
笔 、 板 等传 统 教 学 媒 体 . 黑 实现 传 统 模 式 所无 法 实现 的教 学 功 能 , 革 变 丁教 学 方 式 , 宽 了教 学 视 野 , 富 了教 学 内 容 , 时 引导 学 生 对 信 息 拓 丰 同 1 目前 服 装 专 业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题 的获 取 、 析 、 工 和 利 用 . 而能 最 大 限 度 地 利用 所获 取 的信 息 去 解 分 加 因 应 该说 , 装 教 育 是 随 着 服 装 的生 产 而 产 生 的 . 随 着 社 会 的 进 决 问题 。 服 是 . 步 和 发 展 而逐 步 完 善 的 。 只不 过 前 期 的 教 育 只是 简单 地 停 留在 “ 傅 32 引 导 学 生 利 用 现 代 多媒 体 技 术 丰 富学 习 。利 用 多 媒 体 计 算 机 和 师 网络 通 信 技术 , 方 面 . 以使 学 生 获 取 、 工 和 利 用信 息 , 好 扎 实 、 一 可 加 打 带徒弟” 的初 级 阶 段 , 的 师傅 还 可 能 “ 把 手 地 教 ” 否则 只能 看 徒 弟 好 手 , 培 另 学 的 悟 性 了 。显 然 这 种 方 式会 极 大 地 阻 碍 服 装 业 的 发 展 , 因为 大 多数 人 全 面 的 文 化基 础 , 养 学 生 的 信息 素 养 与 信 息利 用 素 质 。 一 方 面 , 生 可 以突 破 书本 知识 利 用 多 媒体 和信 息 技 术 了 解 相 关 知识 , 而 培 养 从 只 会 “ 葫芦 画 瓢 ” 所 以 目前服 装 专 业 教 学 中产 生 _ 以下 几 个 问题 : 照 , r 学 生 的 信 息 加 工 能力 、 息 分 析 能力 。 外 , 用 多媒 体 技 术 培养 学 生 信 另 利 11 技 能训 练 目标 僵 化 , 学 手 段 陈 旧 . 教 自觉 性 及 适 应 能力 和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能 力 。 传 统 的 服 装 结 构 造 型 教 学 是 教 师 在 教 室 中借 助 黑 板 、粉 笔 和 直 学 习 的投 入 性 、
服装课程管理制度
服装课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服装课程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权益,根据国家教育法规及学校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开设服装课程的学校、教育机构及相关部门。
所有从事服装课程教学、管理、服务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服装课程应当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坚持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第四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服装课程的教学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课程方案和教学大纲,加强对服装课程教师的培训和管理。
第二章课程设置第五条学校应当根据国家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服装课程的专业方向和学习内容。
第六条服装课程的设置应当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时事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保持课程的先进性和针对性。
第七条学校应当依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合理分配服装课程的学分,确保学生在不同学期和学年能够完成相应的课程学习任务。
第三章师资队伍第八条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服装课程教师队伍,严格选拔和培训教师,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九条服装课程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第十条学校应当定期评估服装课程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对教学业绩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对教学业绩差的教师予以约谈和督促。
第四章教学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服装课程教学管理制度,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规范课程安排和授课内容。
第十二条教师应当严格遵守课程计划,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保障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对服装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积极采取措施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第五章学生管理第十四条学校应当严格管理服装课程学生,规范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表现。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学生考核制度,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难,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和帮助。
浅析中国服装教育如何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OCCUPATION2012 09114研究R ESEARCH 浅析中国服装教育如何适应行业发展需要衣晓梅一、中国服装教育发展历程回顾我国的服装专业教育起步较晚,直至解放初期还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传授式方法,服装技术也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标准。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高等艺术院校、才相继开设了服装设计专业,而且从专科教育发展到了本科教育。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服装设计成了热门专业,报考学生应接不暇,但生源大多为高中生,对专业实践及市场形势一无所知。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服装教育的专家、学者看到了专业教育模式的问题,也做了一些调整与修改,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但对于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仍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认识,所以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只能是东施效颦,照本宣科,更谈不上培养的专业人才能满足今天的服装企业中各种技能性、创造性的岗位。
二、国内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情况下,我国继续坚持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服装总体产量还将有一定的增长幅度,服装行业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明显。
服装行业是竞争的行业,它需要灵活的机制。
所以企业所有制形式,也不断向民营经济转变,以符合多品种小规模的行业特点。
从省内外情况看,将会有更多的中、小规模的企业和加工贸易工厂出现。
另外服装行业会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工程和高科技的应用,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背景下,服装行业作为传统产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借助新信息、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来提高竞争能力。
三、服装教育要与服装行业发展紧密结合这些年服装院校为服装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行业内却贬斥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毫无用处”“纸上谈兵”,教育与行业需求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所以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素质等方面内容,还应注重与企业、商家联手建立合作关系。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积极引进具有较高学历的人员,从青年教师中选拔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采取定向委培的方式,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为其出国进修或深造提供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教育如何适应服装行业的发展要求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服装高等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通过回顾我国服装教育的历史以及服装行业的现状和典型特征等几个方面,着重阐述我国服装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目前的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以便使服装教育与服装设计和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以培养出服装行业真正急需的人才。
关键词:服装教育服装行业服装人才
一、我国服装教育的简单历史回顾
应该说,服装教育是随着服装的生产而产生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逐步完善的。
只不过前期的教育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初级阶段,好的师傅还可能“手把手地教”,否则只能看徒弟的悟性了。
显然这种方式会极大地阻碍服装业的发展,因为大多数人只会“照葫芦画瓢”。
虽然我国是公认的“衣冠王国”,历代的服饰确实给今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但不可否认,在世界服装发展史上,我国的地位以及所占有的分量均是相当有限的。
加上当时的生产方式落后,可以说,这种“作坊式的加工,僧侣式的传教”模式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
直到建国后,因集体化大生产的需要,服装行业开始举行了“短期职工技能培训”,但往往也是请一些有经验的技师在机车上边示范边将他的经验告诉旁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欠缺规范的。
到了“文革” 时期,全国上下一片灰、黄、蓝,几乎分不清男女,服装的款式也差不多千篇一律,这时候,才真正显示了机械化流水作业的优越性。
只要按照固定的样式,不愁产品没有销路,况且本身布料、成衣就很紧缺,此时何谈需要服装教育呢?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了,思想上也冲破了禁锢,获得了解放。
老百姓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温饱了,而是向更深层的美去追求。
为了提高人们的穿着品位,正确引导消费者的“赶时髦”追求,加快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缩小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服装业的差距,20世纪80年代初期, 我国几所着名的高等学府,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划归清华大学)、西北纺织工学院(现西安工程科技学院)、中国纺织大学(原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等相继开办了服装专业,至此服装专业高等教育正式走进了我国的大学殿堂。
这在教育界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其中认为服装专业作为高等教育未免“小题大做” 者有之,认为服装专业走进大学很快被淘汰也大有人在。
虽然服装专业高等教育在我国存在才十几年,本身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毕竟十几年来已经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设计
和工程人才,为服装行业输送了许多具有相当专业知识和开拓精神的生力军,为提高我国服装业在世界服装舞台上的地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而且时间证明,服装专业在我国已经是比较热门、经久不衰的报考志愿之一,同时作为服装高等教育的补充,各类中专、职高、成人教育的服装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红火起来,这充分说明了服装教育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二、我国服装行业的固有特征和现状
现今我国服装行业大多数只停留在来样加工、来料加工的初级生产阶段,由于一段时间内确实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不少服装厂家也因此沾沾自喜。
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可以说,这种办的方式还是能够生存下去的,况且,狭义上的服装加工与其他材料的加工方式还是有所不同的。
举例来说,本来有长短完全一致的两块布料,如果让一个没有经验的人在缝纫机上来拼接,即使告诉他操作方法,结果仍然可能会出现一长一短;恰恰相反,有些本来长短不一的部件,通过有经验的技师处理后刚好相配,这就是服装加工上的一些“诀窍”,往往靠操作人员的“手上功夫”来完成。
在我们的服装中,为数不少的人自恃有一两样“绝活”,其余的就不放在眼里了。
很明显,这种想法是比较幼稚的,更会阻碍服装行业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下,一切都得靠的自身实力去参加竞争,
以前轻而易举得到的订单没有了,而自己的手上又缺乏具有相当优势的拳头产品,因此许多服装举步维艰,甚至到了濒临倒闭的地步。
加上当今国际、国内服装供求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国外名牌产品的不断涌入,使本来就相当饱和的市场显得更加拥挤。
客观讲,国内的服装虽有业绩比较突出的,但大多数的现状是不尽如人意的。
因而不少老现正在抓紧技术改造,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它们充分认识到服装产品“求变”这一永恒不变的主题,所以很多有发展眼光的越来越重视服装专业人才的作用,他们大量吸纳服装院校的各类毕业生,甚至不惜花高薪聘请有实力的设计师、管理人才等。
三、服装教育要与服装行业紧密结合
我国的服装教育特别是服装高等教育起步较晚,而且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办学摸索阶段,但也已为服装行业提供了不少较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可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服装缺乏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不可否认,许多经过专业训练特别是设计人员在还得不到重用。
当然,作为一名从事服装教育的工作者,我们首先应检讨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例如刚开始创办服装设计专业时,我们都希望尽快培养出世界级的服装设计大师,为数不少的同学更是不切实际,以为自己一毕业甚至有些刚进校门的学生就觉得自己已经是一名时装设计大师了,只要自己会画效果图、在设计构思上有想法,不管别人能否加工出来、
投放市场后能否符合需求等,就一味地盲目自大。
而走上工作岗位的服装专业毕业生
的处境也不容乐观,由于80年代前中期我国的服装业刚刚得到发展,加上人们的需求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服装生产厂家如日中天,只愁加工不出来,根本就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纺织品和服装是当年我国的主要出口创汇产品,
服装无需也无暇顾及开发新款式,导致我们培养出的设计人才无用武之地,不少毕业生纷纷改行。
这些情况从侧面也反映了我们刚开始时有些教学思路和专业设置欠妥当、不尽合理的缺点,虽然我们的愿望是好的,但由于与实际结合得不够紧密,造成服装教育与服装行业脱节。
而后在服装界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
如认为“服装设计是艺术与技术性相结合的创造性劳动”“服装设计也是生产
力”“服装教育应培养‘一专多才‘”等等,这都使得我们不断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注重加强同学的综合素质训练,这些都为服装专业积累了宝贵的的教学经验。
当前,随着与世界经济的逐步接轨,我国服装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由
于服装产品本身的特点就是要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服装教育也要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与时俱进。
具体地说,我们要开导同学多进行开放性、发散性思维,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开拓性精神。
在以设计为主的同时不能忽视工艺操作、市场需求等知识的加深;在以工程为主时不忘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以及款式造型能力等;同时应注意学科交叉,互相取长补短,并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知识。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服装CAD CAM已经被作为辅助设计、加工的设备,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得到普及。
因此,服装教育引进计算机教学,提高同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水平迫在眉睫。
当然,我们还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 的方式,即把课堂设在设计室、车间,让同学直接了解实际中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请知名的家、专业技术人员走进教室,面对面地向同学传授实践心得、体会和经验,以及急需什么样的人才。
这样我们适时地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重视同学的综合素质训练,让他们步入社会后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思路。
我们从事服装教育的有关人员,应该放下架子,不要自命清高,主动出击,寻求厂校合作,多向服装的领导、专业技术骨干学习和请教,充实我们的知识,更新我们的观念。
同时,还应加强院校之间的横向,互通消息,资源共享,交流好的教学经验,力求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实现我国服装业的腾飞而加快培养高标准、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现今的服装设计已超出了形式审美的局限,结合产业和营销规划已进入了产品开发的范畴。
设计不仅重视创意,更强调理解社会、人文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设计不只是效果图的绘制,更注重实际中的表达和实现。
在视服装业为动态产业的基础上,专业教师应将最新的设计师、作品、时装界动态、品牌、思潮、消费趋势等内容带入课堂,以世界性的视野引领教学。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专业教师能够通过认真总结并探索出一套既符合高校办学规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办学思路的高等教育机制,
这不仅可以加速服装专业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中国服装业再次立足于国际舞台,并为国际服装产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陈莹《对服装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思考》[J].原载于《服装科技》,1999年第6期
吴卫刚《中小型服装中外之比较》[J].原载于《服装科技》,1999年第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