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答案1

合集下载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作业一参考答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作业一参考答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作业一参考答案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课程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第一、二章)
一、名词解释题
1.科学教育:广义的科学教育,指的是培养全体国民的科学知识、态度、方法与精神的过程或活动;狭义的科学教育指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中,有关生物、化学、物理或地球科学等的教学,并指与这些教学有关的一切课程、教材、教法、教具、师资和评估的研究与活动。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广义是指一切促进幼儿学习科学的教育活动。

它包含了家庭、社会、幼儿园等各类施教者对于幼儿进行的科学启蒙教育。

狭义主要指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幼儿园课程密不可分的一个部分,它和其他教育领域如语言、健康、社会、艺术等共同构成幼儿园的课程,促进幼儿在各个方面的发展。

谈谈你对学前儿童的科学的理解。

见教材P3-6
四、案例题
1.选择一节曾经在幼儿园教学中讲过的内容,按照“做中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重新设计。

2.选择一节合适的内容,按照支架式教学的原理和要求
进行重新设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核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核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核试题及答案科学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通过科学教育,孩子们能够开拓思维,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等。

为了评估孩子们在科学学习方面的能力,下面给出一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核试题及答案,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参考。

一、选择题1. 科学是一种A. 学科B. 职业C. 知识D. 方法答案:D2. 下面哪个不属于自然界中的物质?A. 石头B. 木头C. 金属D. 电视机答案:D3. 下面哪个不是观察事物的方法?A. 闻B. 吃C. 闻D. 摸答案:B4. 地壳是由什么构成的?A. 岩石B. 矿石C. 沙土D. 矿物答案:A5. 寒冷的冰块放在温暖的室内,会发生什么现象?A. 溶化B. 凝固C. 融化D. 蒸发答案:A二、判断题1. 科学只包括化学和物理学两个学科。

答案:错2. 科学问题只能通过实验来解决。

答案:错3. 铁是一种金属。

答案:对4.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的。

答案:错5. 科学就是记住一大堆公式和定义。

答案:错三、解答题1. 什么是生物?答案:生物是指能够呼吸、进食、生长、繁殖并对外界环境产生反应的一类物种。

2. 请简单描述下以下实验步骤:用一块干净的细麻布包住一小块土壤,浸泡在水中。

答案:首先,取一块干净的细麻布,并将一小块土壤放在中间。

然后,将麻布包裹住土壤,使其完全被包裹住。

接下来,将包裹好的土壤浸泡在水中,让其充分浸透。

观察水中的变化以及布上是否有水渗出。

3. 找出以下物质中的液体:纸、铅笔、香蕉、橡胶。

答案:纸、铅笔和橡胶都是固体,香蕉是液体。

四、应用题班里的小朋友们正在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过程。

请你根据以下信息,给出观察结果。

第一天:植物被种在土壤中。

第三天:植物发出了第一片叶子。

第五天:植物的叶子变绿了。

第七天:植物长出了第一朵花。

观察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逐渐生长,长出了叶子和花朵,叶子也变得绿色。

这些试题不仅考察了学前儿童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还注重培养孩子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2018秋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2018秋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一、判断题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

(√)3、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4、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5、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是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有神灵色彩。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而确定的,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在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向,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9、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4-5岁的儿童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10、中班的植物教育目标是: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知道它们的名称,从根、茎、叶、花、果中某些部分的外形特征,比较其明显的不同点。

(╳)11、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和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一、判断题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就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与设备等内容。

(√)2、技术就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与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

(√)3、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就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4、科学教育就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与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就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5、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有神灵色彩。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就是根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而确定的,就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在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同时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就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与方向,就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与相对的独立性。

(╳)9、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4-5岁的儿童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10、中班的植物教育目标就是: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知道它们的名称,从根、茎、叶、花、果中某些部分的外形特征,比较其明显的不同点。

(╳)11、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与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答案1-4【完美结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答案1-4【完美结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 1(第 1 至 3 章)一、概念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

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1935 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以认识春夏秋冬为主线,将儿童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

3、按科学素养的不同领域分,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4、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科学性的要求。

5、1999 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 50 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 2049 计划” 。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7、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一、判断题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

(√)3、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4、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5、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是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有神灵色彩。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而确定的,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在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向,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9、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4-5岁的儿童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10、中班的植物教育目标是: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知道它们的名称,从根、茎、叶、花、果中某些部分的外形特征,比较其明显的不同点。

2020年春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标准答案

2020年春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标准答案
A.都是儿童自己的科学探索活动
B.都有固定的场所
C.都是儿童主动地选择材料
D.都需要教师的直接指导
正确答案:A
3.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
A.乌龟、金鱼、娇凤、蝌蚪
B.乌龟、金鱼、蝌蚪、蚕
C.蛇、金鱼、泥鳅、蝌蚪
D.乌龟、甲鱼、娇凤、蚕
正确答案:B
4.关于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D.通过游戏体现问题、任务或目的
正确答案:A
20.学前儿童正规性科学活动
A.与其他类型完全不同的活动
B.是儿童自己主动的学习活动
C.儿童可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的科学活动
D.可自选活动时间
正确答案:B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幼儿表达技能的目标主要包括:
D.自然测量法
正确答案:A
10.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幼儿学科学的物质前提是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
A.普通测量
B.观察测量
C.正式量具测量
D.非正式量具测量
正确答案:B
C.使幼儿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过程。
D.支持幼儿亲身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
正确答案:ABCD
3.幼儿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是:
A.科学性
B.广泛性
C.时代性
D.启蒙性
正确答案:AD
4.在教育实践中,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启蒙性应体现在:
A.选择儿童可以直接探索的内容
A.能充分顾及儿童在能力和兴趣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3.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4.观察法: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6.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8.社会资源: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9.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10.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11.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12.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13.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14.探究性教学: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15.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二、填空题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形式逻辑为基础;2.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3.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6.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和运动性游戏;8.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9.根据材料的加工程度可以将材料分为成品材料、半成品材料和自然材料;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分类类型有挑选分类、二元分类、多元分类等三种;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12.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13.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等三个方面;14.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15.运用图像记录的方法要在学前儿童获得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16.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蒙性要求;17.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18.美国的“2061计划”,这是一个内容广泛和全面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19.“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几个环节;20.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21.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22.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23.学前儿童的认识常常不符合事实或科学的理解,因此他们的“理论”常常被称为幼稚/天真理论; 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反馈——矫正系统,可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2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26.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活动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27.问题测试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 28.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 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的;29.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长期系统性观察;30.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31.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相一致;32.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33.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青菜、萝卜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二元分类;34.在选择饲养的内容时,应选择一些比较温顺,对饲料要求不高,不宜死亡的小动物,其根据是学前儿童年龄小,操作技能差;三、选择题1.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的是D、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A、挑选分类;5.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B、墨子;6.学前儿童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B、理论性问题;7.调查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是B、自然观察; 8.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9.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非正式量具测量; 10.“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5~6岁;11.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D、5~6岁;12.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D、5~6岁;13.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D、科学教育活动目标;1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1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D、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16.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艺术作品的是C、谜语;17.在创编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D、科学性、规则性、趣味性、活动性;18.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B、观察测量;19.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文学作品的是D、科普画册;20.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2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选择原则是:A、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2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有:B、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和整合性; 23.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D、5~6岁;24.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A、绳子;25.“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美国;26.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是C、实验法;27.“自然”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由谁提出的D、陈鹤琴; 28.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C、自然角;29.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四、问答题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答: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1心理学依据;2社会依据;3学科依据;2.什么是“STS”教育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答: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特点: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3.科学活动中的材料应如何投放答: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4.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答: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回答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5.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答: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6.科学教育中家园互动的方式包括哪些答:1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2家园联系手册3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4家庭志愿者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具有什么特点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在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周围环境的同时,了解人体自身;2让学前儿童感受技术、崇尚科学;3在认识周围环境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4把认识个别物体的属性和认识物体的多样性结合起来;5从学前儿童的身边取材;8.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答: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 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3 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9.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答: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3对于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10.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材料设计时,除了要求材料在性能上安全可靠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答:1材料的探索性;2材料的新颖程度;3材料的易理解性;4材料的丰富性;5材料的层次性;11.请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答:1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2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3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4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5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12.分别阐述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内涵答:1所谓的科学知识,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2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能力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3学前儿童科学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13.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答:1全面性与整体性2连续性与一致性3可行性与可接受性4社会性与时代性5辩证统一性14.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答: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2明确散步的概念;3明确散步的目的;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福师20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答案_

福师20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答案_

(单选题)1: 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
A: 观察核对
B: 行为核对
C: 观察评价
D: 行为评价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维持儿童科学探索过程的动力是()。

A: 充足的物质材料
B: 自然环境
C: 心理环境
D: 良好的心理环境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学前儿童正规性科学活动
A: 与其他类型完全不同的活动
B: 是儿童自己主动的学习活动
C: 儿童可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的科学活动
D: 可自选活动时间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的要素的是()。

A: 自然环境
B: 社会环境
C: 心理环境
D: 物质材料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科学游戏旨在
A: 重复游戏中所伴随的科学现象
B: 探索科学现象之间的关系或解决问题
C: 获得新发现,掌握新知识
D: 通过游戏体现问题、任务或目的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6: 把一堆物品放在一起进行分类:黄瓜、罗卜都是蔬菜,苹果、红枣、梨都不是蔬菜,这是
A: 挑选分类
B: 二元分类
C: 感知分类
D: 多元分类
正确答案: B。

___《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答案

___《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答案

___《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答案C:阿拉伯数学家___D:英国物理学家___正确答案: D1.有一个孩子,他认识了猫。

有一次去了动物园后,他看到和猫体型相似的动物都称之为“猫”,这表明他对“猫”的概念还处于初级阶段。

2.探索活动的结果既是一次探索活动的结束,又是新的探索活动的开始。

3.儿童科学实验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基于儿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设备和条件简单,可就近取材,实验操作技术简单,要求不高。

4.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仍然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不属于其特点。

5.创造精神是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之一。

6.正规性科学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儿童自己的科学探索活动。

7.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活动过程中随机性最强,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

8.探索过程是幼儿学科学的核心要素。

9.实验法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

10.在儿童学科学的环境要素中,心理环境是一种看不见的要素。

11.科学游戏旨在重复游戏中所伴随的科学现象。

12.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英国物理学家___。

有一个儿童,他学会了认识猫。

有一次去了动物园后,他将所有体型类似于猫的动物都称为猫。

这表明他在头脑中形成了初级的科学概念。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所实现的教育价值并不是单方面的,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科学知识的研究,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利用谜语、儿歌、故事等导入活动可以吸引幼儿的兴趣,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将要研究和探索的事物上,从而更好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幼儿在研究科学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发现和实践操作,可以提高他们的再造创造水平,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能按照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进行分类是5-6岁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这可以培养幼儿的分类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它们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离线作业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作业答案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绪论1、科学的内涵是什么?一、科学是知识1)科学知识具有真理性2)科学知识具有经验性3)科学知识具有可重复性二、科学是过程1)科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科学过程,包括:观察和发现,假设和经验,推理和形成结论,解释和预测2)科学不仅表现为结论的科学性,更表现为过程的科学性三、科学是世界观1)世界是可以认识的2)科学认识是可以改变的3)科学知识是持久的4)科学不能为所有的问题提供完善的答案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2、什么是科学教育?现代科学教育具有哪些特征?一、科学教育就是以提高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教育活动。

二、现代科学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3、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其基本内涵是什么?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二、科学的内涵是: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4、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1)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思维的“实验室”2)幼儿科学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3)幼儿科学教育会给幼儿的一生带来深刻的影响4)幼儿科学教育还有助于发现具有科学潜能的幼儿并促进其早期发展5、谈谈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同化:同化,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说,意味着“接纳”和“整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3.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社会资源: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9.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0.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11.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12.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及答案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第1至3章)一、概念题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

1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2小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4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1操作性问题:操作性问题是一种可以通过学前儿童自身的操作来寻求答案的问题。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既包括教师向区角投放的供儿童自选活动的材料,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儿童自由探索的材料,还包括在教师专门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儿童投放的材料。

新201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考作业答案

新201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考作业答案

新201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一、判断题√√√√√√√╳╳╳√√√╳√√√√╳╳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

()3、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4、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5、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是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有神灵色彩。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而确定的,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在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向,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9、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4-5岁的儿童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10、中班的植物教育目标是: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知道它们的名称,从根、茎、叶、花、果中某些部分的外形特征,比较其明显的不同点。

()11、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和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答案[1]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答案[1]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答案一、概念题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展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究过程。

2.系统性原那么: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详细到抽象、由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技术:①泛指根据消费理论经历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开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消费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消费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的,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的、年龄阶段目的、单元目的和活动目的等四个层次。

并且分别阐述总目的、年龄阶段目的、单元目的和活动目的等。

二、1.幼稚园的自然2.以季节为主线3、科学、才能方法4、科学性5、2049方案6、年龄阶段目的7家庭中8启蒙性9科学10识字教育三、1、C 2、C 3、B 4、B 5、C四1、科学经历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络?科学经历是指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所获取的详细事实和第一手的经历,这些经历因其是有关自然事物与现象的,因此就被命名为科学经历。

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抽象的认识,是对详细事物概括的结果。

科学经历与科学概念是有区别的,但他们又严密联络。

科学概念的形成依赖于科学经历的获得,科学经历影响着初级科学内涵的获得。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那么是什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主要有以下六个根本原那么:〔1〕科学性:指所选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的原理。

〔2〕启蒙性: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历和认知开展程度,使学前儿童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努力可以到达教育目的,,即可以理解和承受。

〔3〕系统性: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有详细到抽象、由到未知的认识规律编排。

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考作业答案

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考作业答案

新201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一、判断题√√√√√√√╳╳╳√√√╳√√√√╳╳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

()3、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4、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5、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是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有神灵色彩。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而确定的,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在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向,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9、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4-5岁的儿童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10、中班的植物教育目标是: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知道它们的名称,从根、茎、叶、花、果中某些部分的外形特征,比较其明显的不同点。

()11、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和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

学前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作业1第一、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前公共教育教育思想诞生的标志是AA.理想国B.政治论C.大教学论D.世界图解2、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是CA.理想国B.政治论C.母育学校D.世界图解3、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DA.大教学论B.世界图解C.理想国D.林哈德与葛笃德4、1923年,C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儿童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A.蔡元培B.张雪门C.陈鹤琴D.陶行知5、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D,其创建者是;A.南京鼓楼幼稚园陈鹤琴B.劳工幼稚园陶行知C.香山慈幼院张雪门D.江西实验幼师陈鹤琴6、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C;A.欧文B.杜威C.福禄培尔D.蒙台梭利7、教育的基本功能是B;A.社会的功能B.个体的功能C.文化的功能D.自然环保的功能8、下面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C;A.单一性B.停滞性C.发展性D.狭隘性9、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A;A.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B.个人功能与社会功能C.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D.文化功能和家庭功能10、下列关于教育效益、教育本质、教育功能三者关系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D;A.教育的本质决定教育功能B.教育功能决定教育效益C.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本质D.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效益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2、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3、学前教育效益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答:夸美纽斯在论述幼儿教育时,不仅广泛吸取了以往和当时教育思想发展的成果,而且还力图在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以及他个人对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展的认识水平上,把幼儿教育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这是十分可贵的;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2、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答: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3、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答:1、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2、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4、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5、多渠道举办托幼机构;6、为学前教育立法;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答: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你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遇到哪些学前教育方面的问题,你希望学习哪些学前教育知识或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略2、如何提高学前教育的经济效益答:学前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不能以直接的物质产品与投入相比较,也不能直接以国民收入正增长来衡量,学前教育投资所培养的人才也很难用一个笼统的投入产出比较结果来表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第一,数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单位投入的产生率=中学学习本期毕业人数/学期教育投资总额;边际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增加的毕业人数/学前教育投资期增加数;第二,质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本级教育成本收益率=本级受教育者与前一级受教育者的收入差别/本季教育费用;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1、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学期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其研究与宣传工作,全球学前教育处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阶段;结合案例,运用学前教育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答:20世纪中叶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在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生理学等相邻学科的影响下也有了较大发展,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进人了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的新阶段;表现在两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进人新阶段;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学前教育学工作者开始逐渐摆脱以往那种以生物学观点解释学前教育的现象,强调儿童的本能或遗传的作用和儿童自发的发展的局限,开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教育与社会的生产方式密切联系,为学前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内容的研究提供了基本观点;2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提高了学前教育的科学水平;特别是儿童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人类学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些学科为学前教育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如心理学对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的研究,对学前儿童认知能力发展、情感和意志的发展的研究,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研究都提供了心理学基础;当前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和发展历史上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2、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办好学前教育,关系着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请从学前教育功能的角度阐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答:学前教育的功能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学前教育功能具有客观性;学前教育功能是由学前教育的结构决定的,是客观存在于学前教育之中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学前教育功能分类;从承受对象的不同来划分,区分出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从作用的层次来分,可以区分出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从作用的方向上来分,可以区分出学前教育的正功能与负功能;从作用的表现形式上来分,可以区分为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虽然存在多种学前教育功能的分类方法,但是都涉及学前教育对个体及社会所具有的作用与影响,这两种功能是学前教育的根本功能;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学前教育可以促进学前儿童在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学前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环境和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因此,作为人生早期阶段的教育,应努力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有益的早期经验,为儿童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文化传递功能,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经验,促进和参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家庭的稳定以及家庭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庭中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家庭生活是否和谐幸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说,学前教育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两个功能的实现通过对学前儿童的培养来实现;学前教育学作业2第三——第五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A;A.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将来的智力发展优于未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B.学前儿童情绪表现为易激动型、易感性和易表现性C.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D.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学前儿童社会化的最主要因素2、性格外向,情绪稳定,具有强烈的同情心、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感;这是哪一种教养方式的结果CA.溺爱B.专制C.民主D.放任3、教师作为儿童学习范例的榜样均具有某些特征;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师榜样所具有的特征DA.教师的威望B.教师真诚的关心、帮助、指导C.类似性D.教师具有缄默、深思的性格4、指导幼儿园开展工作的纲领性目标是AA.学前教育的总目标B.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C.短期目标D.活动目标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园“双重”任务的内容6、DA.保育B.教育C.为方便家长服务D.盈利7、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C;A.自觉性低B.自制力弱C.注意力分散D.坚持性不强8、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把教学活动分为A;A.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B.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C.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D.表现性教学和体验性教学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学前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2、范例指对学前儿童具有重要教育作用的典型事例,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一种方法;3、体验性教学活动和表现性教学活动体验性教学是以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为基础来考虑教学问题,它指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表现性教学是以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为基础进行教学的一种类型,以学前儿童在教学中的表现活动为重点,目的是让儿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参与活动,并展示自己的各种能力;4、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5、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进行构造和建筑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家庭教养方式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征对子女性格分别有什么影响答:家庭教养方式包括溺爱、专制、民主和放任;民主型是对孩子最有利的一种教养方式;他们会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与此同时,他们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并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自信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会比较乐观、积极;专制型的家长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较多地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但他们在学校中可能会有较好表现,比较听话、守纪律;溺爱型的家长对孩子则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放任型的家长对孩子不很关心,对于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支持;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2、幼儿园工作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1、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2、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3、保教结合的原则;4、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5、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3、学前儿童智育活动中应该如何处理智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答:知识和智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技能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发展又是获得知识与技能必备的条件;知识的贫乏不利于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高低决定掌握知识的深度和运用知识的灵活程度;4、学前儿童德育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1、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儿童的原则;2、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3、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幼儿园生活活动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1、主动性原则;2、渗透性原则;3、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4、教养结合原则;5、实践性原则;6、幼儿园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1、思想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直观性原则;6、启发性原则;7、趣味性原则;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论述你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的理解;答:1996年我国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我国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学前儿童体育指遵循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以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学前儿童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学前儿童体育关系到未来的过敏体质;学前儿童体育是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特殊需要;学前儿童体育是实施各育的物质基础;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学前儿童智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学前儿童智育是儿童发展尤其是心智发展的需求;学前儿童智育是实施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学前期道德品质教育也都离不开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品质教育过程中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情、意、行;研究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进一步研究这些心理因素的特点和形成;学前儿童德育是全球化时代的需要;学前儿童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方向和动力保证;学前儿童德育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特殊需求;学前儿童美感发展的特点:第一阶段,对美的现象无意识的反应;第二阶段,能够模仿周围的人表现美感;第三阶段,有意识地感受美、表现美;学前儿童美感表现有下列特点:情绪性;表面性;行动性;学前儿童美育是整个社会审美化的需要;学前儿童美育是符合儿童思维特点的教育活动;学前儿童美育是实施各育的催化剂;2、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答:游戏活动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和发展;幼儿园对幼儿实全面发展教育主要是通过游戏手段来实现的;因此,在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中,很重要的是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充分的发展;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保证儿童有充分的游戏时间,使促进儿童发展游戏、提高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应保证儿童每天有足够的游戏时间,并且根据时间的不同组织学前儿童玩不同的游戏;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游戏场所也是儿童开展游戏的必备条件;固定的场所和设备能吸引并便于学前儿童开展游戏,因此应该在室内和室外都都有固定的游戏场地;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游戏材料、玩具时学前儿童游戏的物质基础和支持;要使学前儿童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必须配备适合、充足的玩具;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成型玩具专门化玩具和未成型玩具非专门化玩具;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2分一天,我和梁老师在孩子们看电视的时候用吹塑纸剪了几片花瓣,然后再火上烧烤后制成了菊花;当薛诗雨、汪佳琦等小朋友看见后觉得很好奇,就走过来看,我和梁老师就叫她们学着剪花瓣,开始的时候,汪佳琦剪得快,但剪得不整齐;薛诗雨剪得慢,但剪得还算整齐;剪得较好的算是沈佳蕾……自由活动时,夏凡、张译文、刘嘉缘等也要剪,我就让沈佳蕾做小老师,别看她平时不声不响的,做起小老师来还挺像样的;小朋友将剪好的花片给我之后,我到厨房去烧烤之后布置在墙上,吴哲、关杰等小朋友都说这样的菊花比绉纸做的要好看;请从学前教育的园长角度对材料中的教师的行为和做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答: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教学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手段;通过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各儿童比较自由的自发学习活动,儿童获得生活的、社会的、自然的、数学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形成简单的概念;通过具体形象的教材、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儿童懂得正确与错误,是与非的具体观念;在此案例中,教师通过有计划的手工剪纸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对艺术的兴趣;但类似的教学活动并不一定适合在学前小班进行;小班儿童刚离开家道幼儿园,年龄小,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个阶段的教学活动适合多运用直观教具和游戏法;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儿童语言的发展,求知欲的增强;到了中班,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也显着提高,因此在中班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可适当运用语言进行讲解,对儿童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时要有分析,指出好在何处,说明原因;进入大班后,儿童在知识、技能、语言等各方面都有了显着的发展,他们能按照老师的指示完成任务,求知欲和自制力显着增强;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逐渐减少游戏成分,增加语言讲解成分,为儿童进入小学做好准备;学前教育作业3第六~第七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A;A.幼儿园B.儿童C.家庭D.教师2、一个儿童即使在家里表现得很“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但在幼儿园的环境中,他为了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也不得不学会和别的儿童共同分享玩具、食物以及教师的关注;这体现出了幼儿园环境的A作用;A.制约B.启迪C.激励D.调节3、幼儿园环境能够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这体现的是幼儿园环境的D作用;A.制约B.启迪C.激励D.调节4、学前儿童对于植物和小动物常常会有很强烈的兴趣,但如果只饲养一种小动物,久而久之,儿童就会感到厌倦乏味;这就要求幼儿园的环境对学前儿童来说必须是C;A.熟悉的B.舒适的C.富有新意的D.贴近自然的5、学前儿童对于自身的言行缺乏评价能力,习惯于从周围人的评价中来认识自己的行为;所以,我们所设计的幼儿园环境应该是D;A.富有新意的B.贴近自然的C.满足活动需要的D.具有鼓励作用的6、教师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行动;这说明幼儿园心理环境具有A特征;A.隐蔽性B.可控性C.教育性D.复杂性7、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A;A.发展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参与性原则D.配合性原则8、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属于活动室空间设计的哪种形式AA.开放式B.区隔式C.秧田式D.封闭式9、观察能力是教师对教育对象由外表到内心的一种B;A.直觉能力B.认识能力C.随机能力D.自然能力10、教历研究的主要流程是A;A.一般项目课前计划过程描述课后反思B.课前计划一般项目过程描述课后反思C.课前计划课后反思一般项目过程描述 D.一般项目过程描述课前计划课后反思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环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所提出的,指的是一切影响一个人现实心理活动的各种因素,包括现实作用于一个人的刺激或信息及其系统和一个人自己的心理状态、意识倾向;2、同伴互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3、教历研究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4、反思日记反思日剧可以是自己的受教育经历,也可以是对教育现象的所见所闻、对教育问题的所思所想、对教育某个方面的所感所悟;还可以“讲述”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教育问题、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解决教育问题等;包括自传叙事、教学叙事、生活叙事;5、案例教学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什么样的幼儿园环境是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答:1、安全和健康;2、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3、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4、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5、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6、有利于教师的管理;7、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2、什么样的幼儿园心理环境是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答:1、教师能满足学前儿童的各种合理需要;2、教师能体谅和容忍学前儿童的所作所为;3、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前儿童;4、教师能对学前儿童表现出种种支持的行为;5、教师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学前儿童的活动;6、教师能为学前儿童提供发挥其创造力的机会;7、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能适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8、幼儿园能对游戏和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整合;9、教师能利用集体活动的机会帮助学前儿童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10、教师能将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3、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4、答:指教师寄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产生自信自强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5、简述培养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答:1、要有强烈的观察动机;2、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3、要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4、要深入关心学前儿童;6、简述培养幼儿园教师沟通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答:1、提高语言素养;1注意自身语言表现的规范性;2注意自身的语言面貌;3质疑适度的语言修饰;2、提高人际交往的适应性;1沟通是双向的,开放自己,才能更好地接近他人;2沟通是平等的,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3沟通是双向性和互助性的;3、多参加集体活动;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答:1为幼儿创设安全、卫生、减少干扰的环境;2将教育目标蕴含在区域活动的材料中;3提供足够的、丰富的、有层次性的材料;4创设开放、多元化的无班界活动区,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2、举例说明幼儿园教师具有哪些角色;答: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是指教师在学前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身份,具有社会角色的特征;1.教师是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指导者;教师扮演的“指导者”角色,具体表现为:1引导;对学前儿童遇到的障碍和不解,教师应引导他们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2指导;指导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3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前儿童的动机、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4教导;教导学前儿童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优秀品质;2.教师是塑造学前儿童心灵的工程师;幼儿园教师的任务是育人,既要开启学前儿童的心智,又要培植他们的心灵;表现在两方面:1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儿童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行全面教育;2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来影响和感染学前儿童,以潜移默化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艺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教师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具体表现在两方面:1支持儿童独立自主学习;2支持学前儿童合作学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一、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系统性原则:在具体选择编排科学教育内容时所要遵循的原则之一。

主要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及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向,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以认识春夏秋冬为主线,将儿童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____以季节为主线_____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

3、按科学素养的不同领域分,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能力、方法____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4、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____科学性____的要求。

5、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2049计划”。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7、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___家庭中____接受科学教育。

8、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

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_____启蒙性___要求。

9、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科学”、“社会”、“语言”、“健康”、“艺术”等五大领域,并提出了相应的领域目标。

10、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往往和识字教育紧密结合。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D)。

A、加涅B、皮亚杰C、布鲁纳D、布鲁姆2、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 C )。

A、认识功能、精神功能B、认识功能、创造功能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D、精神功能、创造功能3、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B )。

A、孟子B、墨子C、老子D、孔子4、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 B )年间。

A、乾隆B、同治C、嘉庆D、光绪5、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 C )。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C、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D、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科学经验是指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所获取的具体事实和第一手经验。

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

抽象的认识,是对具体事物概括的结果科学经验和科学概念是有区别的,介他们又坚密联系,科学概念的形成信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内涵的获得。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什么?(P76-80)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季节性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P61-63)①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

②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

③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

举例说明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地方性与季节性原则。

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地方性原则:地方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遵循地方性的要求,就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季节性原则:季节性的原则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既能丰富、加深学前儿童对季节的整体理解,又能帮助学前儿童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

遵循季节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五、设计题(20分)结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自行设计一个科学教育的内容。

(94---97页)单元一:我们的交通工具1自行车2,汔车。

3飞机单元二,大自然的植物1小草2鲜花3树注意:选其中一个内容,应设计成具体的教学活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2一、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观察法: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是指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科学小制作:科学小制作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及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分类的方法,是指学前儿童把具有某一个或几个共同特征的物体聚集在一起,以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

2、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

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观察方法有比较性观察、个别物体的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等几种。

4、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青菜、萝卜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二元分类。

5、在选择饲养的内容时,应选择一些比较温顺,对饲料要求不高,不宜死亡的小动物,其根据是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饲养。

6、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

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和运动性游戏。

8、早期科学阅读作品,应该围绕科学现象或概念展开其情节,使儿童通过阅读能对周围事物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9、选择种植、饲养的内容时,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动植物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

10、信息交流是指学前儿童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交换。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C)A、2~3岁B、3~4岁C、4~5岁D、5~6岁2、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A、非正式量具测量B、正式量具测量C、观察测量D、普通测量3、“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A、2~3岁B、3~4岁C、4~5岁D、5~6岁4、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A、乌龟、金鱼、娇凤、蝌蚪B、乌龟、金鱼、、蝌蚪蚕C、蛇、金鱼、泥鳅、蝌蚪D、乌龟、甲鱼、娇凤、蚕5、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 B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请简述教师在小实验中的指导要点?(P109-110)为了使学前儿童操作试验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为了使学前儿童的操作试验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为学前儿童的操作实验提供必要的用具和材料。

简单、方便使用、根据实验内容准备相应数量的材料和用具;第二,指导学前儿童使用工具和材料并学习操作技能;第三,给予学前儿童充分的实验时间;第四,交待实验规则并保证学前儿童的安全。

...教师演示试验时的注意事项:第一,要做好预备性试验;第二,要使每个学前儿童看清试验过程;第三,演示与讲解、提问紧密配合。

简述在观察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哪几点?(P104-105)在运用观察方法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学前儿童年龄特点之外,还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应尽可能进行现场的观察;(2) 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3) 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与景象;(4) 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

3、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前儿童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

在学前儿童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4、科学玩具与游戏的运用?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运动性游戏三种。

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五、设计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07页)结合观察法的运用,自行设计一个引导儿童观察的实例。

活动名蚂蚁宝宝(2-5岁)活动目标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以及它们的生存习惯,通过观察蚂蚁的生活方式,学习和认识团队的力量法动准备找到蚂蚁的巢穴,以组进行法动过程和小朋友共同观察蚂蚁,看它们搬动食物时是怎么样操作的向小朋友介绍蚂蚁是如何向对方传递信号的通过观察思考让小朋友了解蚂蚁的特征及团队精神,使小朋友体会到班级体的力量。

仅供参考,不要照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3一、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操作性问题:这是美国宾州大学一位教授认为自然科学教育中常见的两类问题之一,操作性问题是一种可以通过学前儿童自身的操作来寻求答案的问题。

比如说通过亲自观察、实验等操作活动,自己找出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包括教师向区角投放的供儿童自选活动的材料;日常生活中儿童自由探索的材料和在教师专门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儿童投放的材料。

集体教学活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是指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