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彩教案《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精品教育.doc

合集下载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第二课时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第二课时

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要求:1.学会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认识3个新字。

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

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答复课后问题。

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

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正确理解动词。

教学难点: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蝌蚪贴图、生字卡片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知识目标:〔1〕重点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动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2〕通过图文结合了解青蛙成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看图表达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从小保护有益动物。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体验感知文本小蝌蚪看见小鲤鱼都有自己的妈妈,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于是他们决定去找妈妈。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跟随小蝌蚪去找妈妈,看一看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让我们在情境体验中,感知文本。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_____________。

〔小蝌蚪遇到了鲤鱼妈妈和乌龟。

〕〔板书:鲤鱼妈妈乌龟〕2.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青蛙。

〕〔板书:青蛙〕过渡语: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让我们在精讲点拨中,理解文本。

二、精讲点拨理解文本〔领读课文〕〔一〕第一自然段:1.小蝌蚪长什么样子?〔板书:小蝌蚪贴图〕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2.小蝌蚪在干什么?〔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快活〞写出了小蝌蚪快乐的心情,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过渡语: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后来他们发现自己没有妈妈,于是踏上了寻找妈妈之路,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鲤鱼妈妈和乌龟,请同学们把遇到鲤鱼妈妈的自然段读一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在上一课时,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学习,同学们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课时,我们将深入学习这篇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会复述故事。

一、教学内容1. 熟读并理解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内容;2. 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3.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4. 学会复述故事,培养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 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3. 学会复述故事,提高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4. 培养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学会复述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生字词卡片;3. 故事情节图片;4. 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同学们复述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2. 学习课文:通过PPT课件,展示课文第二课时内容,指导同学们朗读课文,并解释生字词。

3. 理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如“小蝌蚪像一个个黑点”,“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等,让同学们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 复述故事: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同学们模拟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培养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5. 课堂练习:运用生字词,编写一个小故事,要求故事情节生动有趣。

六、板书设计1. 小蝌蚪的生长过程;2. 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3. 复述故事。

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并背诵第二课时内容;2. 抄写生字词,每个字写5遍;3. 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写一个小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同学们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掌握了生字词,学会了复述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小蝌蚪找妈妈》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篇

《小蝌蚪找妈妈》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篇

《小蝌蚪找妈妈》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形态;懂得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朗读方法;提高朗读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培养学生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增强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懂得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朗读方法;提高朗读技能。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头饰。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新课1.音乐响起,出示“求助信”,教师深情朗读。

2.读完“求助信”,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贴爱心图)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帮小蝌蚪找妈妈吧!(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探索生长过程1.认识小蝌蚪,学习第一自然段。

既然大家要帮助小蝌蚪,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些朋友吧!⑴课件展示小蝌蚪。

⑵找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自然段,一起读一读。

⑶找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动手勾一勾,指名说一说。

⑷展示小蝌蚪外形图①。

2.认识青蛙,学习第四自然段。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大家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青蛙)⑴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⑷自然段,展示青蛙外行图⑤。

3.学习第二—六自然段,探索生长过程。

⑴引导观察小蝌蚪和妈妈长得一点儿也不像。

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导得出:小蝌蚪长大后就会像青蛙妈妈。

⑵提问:小蝌蚪是怎样一天天长大变成青蛙的?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描写小蝌蚪变化的句子。

⑶学生汇报变化过程,教师进行简单的文字板书。

⑷根据文字板书,找三名学生完成小蝌蚪生长过程的图片②③④的排序。

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板书设计。

⑸根据板书,集体复述生长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边说边用动作表演,既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又加深了对小蝌蚪生长过程的印象。

三、观看动画,进行朗读训练1.在大家的帮助下,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们可高兴啦!可是,他们是怎样找到妈妈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先遇到了谁?2.观看小蝌蚪遇到鲤鱼阿姨的动画片段。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 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控索的道理。

教学重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青蛙一生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 朗读字词。

(全班齐读;开小火车读)二、课文新授。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1.小蝌蚪长什么样子?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依次遇到了谁?3.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的妈妈是谁?质疑:小蝌蚪和青蛙的外形差远了,青蛙怎么会是小蝌蚪的妈妈呢?(二)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

1.图文结合,了解第2自然段意思,学习分角色朗读。

(1)PPT示课文图画1)出示任务: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中的小蝌蚪长成什么样了?他们正在干什么?(2)反馈指导。

预设:问题1: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问题2:他们向鲤鱼妈妈询问妈妈在哪里。

(3)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意思的?你是根据哪些话判断的,用波浪线分别画出来。

(4)采用个体朗读、同桌分角色朗读,以及班级汇报交流等组织形式,指导朗读一问一答,强调读好问号和感叹号的语气。

2. 图文结合,了解第3自然段意思,学习分角色朗读。

(1)导语:鲤鱼阿姨告诉小蝌蚪们,他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那他们按照这样的样子找到了妈妈了吗?我们继续看图学文。

(PPT示课文图画2)出示任务: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中的小蝌蚪长成什么样了?他们正在干什么?(2)反馈指导。

(3)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意思的?你是根据哪些话判断的,用波浪线分别画出来。

(4)采用个体朗读、同桌分角色朗读,以及班级汇报交流等组织形式,指导朗读应答对话句子,引导区分句号和感叹号语气的不同,读好两个感叹号。

3. 图文结合,了解第3自然段意思,学习分角色朗读。

(1)导语:鲤鱼阿姨小蝌蚪们按照鲤鱼阿姨说的,没找到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课题:1.小蝌蚪找妈妈 (二)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学习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10个生字。

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会写10个生字。

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并口述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10个生字。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熟读课文,理解文意)(一)先学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小蝌蚪是什么样子?(2分钟比谁回答得好)2.同桌读课文思考:(1)小蝌蚪的尾巴发生了什么变化?青蛙长什么样子?(2)青蛙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亲切. 慈爱)3.读了这篇课文,说说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小蝌蚪----长后退----长前腿-----尾巴变短(二)后教1.指名朗读课文,师指导。

2.指名回答3.再次读课文4.师范读。

5.指名读。

(有感情)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学习会写字)现在比赛写字,看谁写的端正、漂亮。

(一)先学1.生观察生字结构、偏旁、笔顺。

2.描红。

3.指名上台写。

(二)后教1.师生评议。

2.师范写。

3.生再练写。

4.听写。

“有”下面“月”的竖撇变成竖“条”上半部分是折文,不是反文。

四、当堂训练抄写生字。

五、课堂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每个字练写3遍组2个词。

七、板书设计1.小蝌蚪找妈妈两就哪宽顶睛肚皮孩跳教学后记。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通用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通用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1 一、齐读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

二、复习生字词(开火车、齐读)。

1、同学们,上一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2、(出示卡片)3、下面,开起火车声音响亮地跟它们打招呼吧。

(开火车读)4、大家一起来吧!(齐读)三、复习第一自然段。

1、小蝌蚪的本事可大了,妈妈一生下它们,它们就离开妈妈自己独立生活,长大。

2、谁能告诉大家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3、师贴图1。

四、整体感知2-6自然段。

1、过渡:多可爱的小蝌蚪啊!它和你们一样,看见别人有妈妈,也想找到自己的妈妈。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们的妈妈到底长什么样呢?(出示小黑板:表格)请同学们轻轻地捧起书,自己认真地把课文的第2-6自然段读一读。

五、扶学第二自然段。

1、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大声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啊游,它的身体首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说,师贴字:长出两条后腿、播课件插图、贴图2。

)2、当它们快乐地游玩时,看见(播放课件:第二幅图)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它们会想些什么?3、小蝌蚪很想找到自己的妈妈,就向鲤鱼阿姨打听。

小蝌蚪是怎么问的?(课件出示:第二句话,“迎上去”用红色)A看图理解“迎上去”:请看图,这里为什么用迎上去?(小蝌蚪们心情急切,它们与鲤鱼妈妈是面对面的。

)4、小鲤鱼都有自己的妈妈,同学们的妈妈也都在后面听课了,小蝌蚪多么想念自己的妈妈呀!现在你们就是那些非常想念妈妈的小蝌蚪,老师就是鲤鱼阿姨,该怎么问呢?谁能迎上来问一问?(大家读叙事的部分,***同学来读问话。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教学重点: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1、小朋友们想听故事吗?今天老师满足你们的愿望!不过听完后请你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好吗?(观看课文朗读视频)2、谁能简单地说说这个故事?(相机板书课题)3、这就是我们要继续学习的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引读课题)二、了解小蝌蚪找妈**过程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看课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呢?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得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

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2、小蝌蚪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板书:鲤鱼、乌龟)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用横线把小蝌蚪和她们说的话画下来。

①学习第2段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于是,就——迎上去,问……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

(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小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得有什么特点?于是,小蝌蚪告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继续寻找自己的妈妈。

②学习第3段引读:它们游哇游,看见了一只……连忙……叫……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它们这时是怎样的心情?(急切)你从哪些词看出很急切?(连忙、追上去)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看看两张图片,再说一说。

请学生上台与老师合作表演帮助区别理解词语。

指导朗读,读出急切的语气。

《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第二课时)

《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第二课时)

《小蝌蚪找妈妈》名师教案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词语。

袋鼠袋子口袋脑袋迎风迎面迎接欢迎荷塘鱼塘池塘水塘学生明确一字多词的学习方法。

2、课件出示词语。

池塘脑袋灰色捕食阿姨欢迎头顶乌龟披着打鼓(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2)齐读。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二、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提示:谁?干了什么?怎么干的?2、读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标注在课本上。

3、课堂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引导学生带着自信,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句式汇报自学的成果。

三、研读课文,探究感悟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是怎么变成青蛙的?提示:自学要求(1)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并勾画。

(2)想好后先和同桌说一说。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注意说话的条理性)看图片排顺序,把顺序号标注在课本上。

四、品读课文,训练语言1、读了课文,你能不能告诉小蝌蚪青蛙妈妈长得什么样子?出示:鼓着大大的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小蝌蚪什么样子?出示:甩着长长的尾巴。

请勾画出动词。

“鼓、披、露、甩”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趣的,说一个句子。

2、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画出这段话中描写小蝌蚪的句子。

你能照样子写一下这只小猪吗?3、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你能用连续的动词写一个活动吗?五、体验反思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了有没有哭鼻子?从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对小蝌蚪说什么?出示回答格式:从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中我体会到了。

我想对小蝌蚪说:。

六、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的能力青蛙是一种变态发育的动物,小时候和长大后有很大的区别。

像这样的小动物还有很多。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1.复习导入,今天, 我们继续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2.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3.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提示。

二、自学自测,小组纠错1.自学自测①大声地朗读课文。

想一想: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②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文中圈下来。

2.小组纠错小组之间交流,进一步感悟课文。

三、质疑拓展,课堂小结(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看课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他们游的怎么样?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

(3)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小组交流,集体汇报,师相机贴出图片(4)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得有什么特点?(5)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表现出怎样的饿心情?(急切)(6)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十分肯定地叫道……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7)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

(8)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适安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四、训练达标,布置作业。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并抄写在下面的四线格里。

欢迎(yín yínɡ) 脑袋(dài dɑi)捕食(bǔ dǔ) 乌龟(gūi ɡuī)2 . 拼拼写写我最棒。

dù pí nǎ er shān dǐnɡ( ) ( ) ( )jiù shì hái tónɡ bènɡ tiào( ) ( ) ( )作业1.分角色朗读课文2.给爸爸妈妈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4篇)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4篇)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4篇)《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点及青蛙的成长过程。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学习汇报1.我会认:认读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先在小组内汇报,然后指名汇报。

)2.我会读:正确地朗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1.读课文,了解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点。

小组学习活动:(1)将描写青蛙和小蝌蚪外形特点的词句混在一起,请学生认读。

(2)观察并发现这些词句与什么有关,接着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整理、排列这些句子。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蝌蚪和青蛙外形特点的句子。

2.看动画,给动画配音,了解小蝌蚪怎样找妈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交流(先小组内交流,再指名交流。

)(3)汇报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小组学习活动——我会摆。

让学生将3张小图按照青蛙的成长过程重新排列,然后说一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5.谈一谈:你喜欢小蝌蚪和它的妈妈吗?为什么?6.朗读全文。

三、拓展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有关青蛙的资料进行交流。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篇2★看拼音写词语méi yóu xiàn zài shén me biàn huà miàn tiáo( )( ) ( ) ( ) ( )★填一填一(朵)红花一( )蝌蚪一( )青蛙一( )尾巴一( )白云一( )大山★★选词填空.①露②鼓③蹲④披1,青蛙( )在荷叶上,( )着碧绿的衣服,( )着雪白的肚皮,( )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虫.①蹦②蹬③跳2,小蝌蚪后腿一( ),向前一( ),( )到荷叶上.★★连词成对雪白的衣服捉游泳碧绿的蝌蚪学害虫嘿嘿的肚皮找东西★★★按课文内容填空1,小蝌蚪长着( )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 )的尾巴,( )地游来游去.2,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没过多久,( )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3,小蝌蚪向_______(谁)问他们的妈妈在哪里,把_______(谁)错误地认为是他们的妈妈,_______(谁)才是他们真正的妈妈.4,小蝌蚪的妈妈唱歌的声音是( ).a.呱呱呱b.哈哈哈c.嘻嘻嘻★★★我会说完整1,小蝌蚪在池塘里 .(干什么)2,小白兔在草地上 .(干什么)3,小朋友在 .(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篇3李吉林[教学要求]一、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2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2

34.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图画、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在读中体会小蝌蚪的独立坚强与不怕困难的品质,初步懂得如何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教学重难点:借助图画、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在读中体会小蝌蚪的独立坚强与不怕困难的品质。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导入: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它们找不到妈妈了,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到他们的妈妈的?二、复习第1段1.看图1,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2.指名说(贴图,板书:大脑袋黑灰色身子长尾巴)3.齐读填空三、结合图片学习课文1.图2,齐读第2段,解决问题:小蝌蚪遇到了谁?(1)引导观察小蝌蚪的变化(划出句子)(2)做动作,理解“迎上去”(3)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板书:四条腿宽嘴巴)(4)师生分角色读3.自学第3段,汇报学习成果(1)读懂了什么?(2)学生汇报:蝌蚪发生的变化?(画句子)他们认错了妈妈,为什么认错了?后来又知道了什么?(板书:大眼睛绿衣裳)(3)动作理解“追上去”(4)小组分角色读4.同桌合作读4、5段(1)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妈妈是谁?她长什么样子?(板书:白肚皮)(2)小蝌蚪的身体又发生了哪些变化?(画出句子)(3)同桌分角色读5.齐读妈妈说的话,点出“已经”,在最后一段中找出含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

(1)练习用“已经”说话(2)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三、结合图示归纳小蝌蚪变化过程教师归纳: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就是青蛙生长变化的过程。

四、请学生为动画配音读五、学生配上动作带头饰读六、明理:当小蝌蚪刚出生时,它们发现妈妈不在身边,就自己去找妈妈……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该怎么办?(遇到困难,动脑筋、想办法)作业设计:画一画可爱的青蛙与小蝌蚪。

板书设计:34.小蝌蚪找妈妈大脑袋变四条腿宽嘴巴黑灰色身子蝌蚪图——————→青蛙图大眼睛绿衣裳白肚皮长尾巴(捉害虫)。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追”三个字,会写“么、变”。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4、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1、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同,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让我们随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二:图文结合,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1、读一读,用笔画出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

2、引读。

3、是啊,小蝌蚪游得多快活啊,你能不能快活地读一读这段。

指导朗读。

三、读文感悟,了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得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

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于是,它们决定去找自己的妈妈。

小蝌蚪是怎么找的?它遇到了谁?请小朋友快速地朗读第二至六自然段,找一找。

1、学生自读、汇报。

2、品读第二段多媒体出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小蝌蚪的外形变化。

教学“迎”字,看多媒体动画,理解“迎上去”同桌两人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名读。

表演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

4、自读第四、五段。

说说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小蝌蚪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子?5、出示青蛙的话,用“已经”说话。

四、总结全文1、多媒体展示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过程。

2、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指导写字六、拓展续编课文:小青蛙捉害虫资料提供者:。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经典的科普小童话,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蝌蚪成长成青蛙的过程,增长学生科普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讲故事练习。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成长成青蛙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之情,教育学生保护益虫。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成长成青蛙的大致过程。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练习讲故事。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朗读录音。

五.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

师出示谜面,生猜谜底。

师板书:小蝌蚪(二)听朗读录音。

听朗读录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答师板书:找妈妈。

(三)复习生字词。

1.师出示生字,生读生字。

2.师出示词语,生读词语。

(四)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小蝌蚪长什么样?生答后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师:“甩”可以换成什么字,句子意思还不变?生用“甩”说一句话。

(3)再说说小蝌蚪的样子?生齐读第一自然段课文。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蝌蚪快活地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出示图片)。

师板书:长后退。

师:为什么找妈妈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看图片,说说“迎”是什么意识?鲤鱼说小蝌蚪的妈妈长什么样子?生答后出示图片,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3.学习第3自然段。

(1)又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前腿(师板书:长出前腿),又碰到乌龟,他们怎么称呼乌龟?乌龟说他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子?生答师板书:大眼睛,绿衣裳。

(2)指名读小蝌蚪和乌龟说的话,应该怎么读?4.学习第四自然段。

又过了几天,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

(师板书:尾巴变短)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到的青蛙是什么样子?生齐读后回答。

(师板书:雪白的肚皮)。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终于找到了妈妈,小蝌蚪的心情怎样?用这种心情读出他们的话。

(2)青蛙让他们怎么做?这时候小蝌蚪的身体又有什么变化?生答师板书:尾巴不见了。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第二课时:《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根据故事内容画出故事的大概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能够理解并朗读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3. 能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故事情节。

4. 能够通过活动培养观察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并扩展故事内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学材料。

2. 教师准备小蝌蚪、母蛙、小青蛙等角色立牌。

四、教学过程Step 1: Story Introduction (故事引入)1. 教师展示故事封面,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2. 教师简单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Step 2: Storytelling (故事讲述)1. 教师用拟人化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2. 教师让学生仔细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Step 3: Story Retelling (故事复述)1. 教师呈现故事板块,让学生组织语言复述故事中的流程。

2. 学生们轮流复述故事的不同部分。

Step 4: Role-play (角色扮演)1. 教师布置角色扮演任务,学生分组进行。

2. 根据故事情节,学生们扮演角色进行对话表演,模仿故事中的语音语调。

Step 5: Character Drawing (人物形象绘画)1. 学生观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学生根据记忆,尝试画出小蝌蚪、母蛙等形象。

3. 学生们可以交流并相互评价绘画作品。

Step 6: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Practice (词汇与句子练习)1.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关键词汇和句子,并进行操练。

Step 7: Observation Game (观察游戏)1. 教师布置观察游戏,学生观察教师展示的物品并填写观察表格。

2. 学生们根据观察表格进行合作交流,查看答案。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自行组织角色扮演,创编故事情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镇肯研小学
学科:语文
教材版本:小学语文S版第二册
课题:17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形态;懂得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2、培养学生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增强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懂得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执教教师:韦汝敏
授课时间:2013年5月22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示“找”字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谁可以用它来组个词?
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群小蝌蚪——课件出示小蝌蚪图
它要去找他的妈妈,它的妈妈是谁呀?——课件出示青蛙图
过渡语: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小蝌蚪,看它像什么?(豆芽逗号鼠标小汤勺)那我们看看课文是什么描写的,请大家读第一自然段。

二、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1.认识小蝌蚪,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齐读
⑵找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

⑶概括小蝌蚪样子写在图片上
过渡语:了解了小蝌蚪的样子,那我们再看看它的妈妈青蛙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

2.认识青蛙,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第四自然段,展示青蛙外形图。

读相关段落——找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
⑵读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师归纳青蛙样子写在图片上)
⑶看图对比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过渡语: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小蝌蚪和他的妈妈相貌相差太大了,小蝌蚪很难找到自己的妈妈,他想出什么办法呢?(问人)他问谁?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2
那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内容?
三、探索生长过程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第二自然段
要求思考:小蝌蚪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他遇到谁?他什么做?又什么说?
从鲤鱼嘴里小蝌蚪知道了妈妈的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
思考题:
身体长出看到上去
问:。

答:
(2)检查练习
(3)理解“迎”
小朋友,你们是如何理解“迎”呢?
观察图:鲤鱼在小蝌蚪什么位置?(前面)小蝌蚪从鲤鱼的前面走上去就是迎上去。

过渡语:迎上去后说什么呢?小蝌蚪什么称呼?(鲤鱼阿姨)
看多有礼貌的小蝌蚪!请同学们有礼貌的读小蝌蚪说的话,……态度要诚恳,鲤鱼什么回答?(关切语气)
(4)角色表演读对话
过渡语:从鲤鱼阿姨这里小蝌蚪了解到妈妈的什么特点?——(四条腿宽嘴巴)他就急着找妈妈,它把谁误认做妈妈?
课件出示:图课文第三幅图
过渡语:课文那段写这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结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读——思——找)
(2)利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课件出示:
思考题:
长出看到上去
小蝌蚪叫着:。

小蝌蚪知道妈妈:
(3)检查汇报
A、小组长汇报
B、(课件出示)老师的答案
长出前腿看到乌龟追上去
小蝌蚪叫着:妈妈,妈妈。

小蝌蚪知道妈妈:头顶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4)理解“追”
为什么这时是“追上去”?小蝌蚪心情如何?(他在乌龟的什么地方?)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读
过渡语:虽然这不是妈妈,可他又从乌龟嘴里知道了妈妈是大眼睛,绿衣裳,这时小蝌蚪对妈妈更了解,他又出发,过几天,他发现自己尾巴变短了,
游得更快了,不知不觉游到了荷花旁,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
他披着露着,鼓着。

他们高
兴地叫道:
(老师读青蛙妈妈的话)。

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后什么做?
(2)齐读最后一句
(3)想象说话
过渡语:见到妈妈以后,小蝌蚪向妈妈诉说寻找妈妈的艰辛,它们向妈妈诉说什么呢?
(①妈妈找你好辛苦呀!②妈妈原来你在这呢!③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大胆想象,敢于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的精神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同时学生的动脑能力和发散思维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过渡语:说着说着,他们的尾巴不见了,和妈妈一模一样了,长到和妈妈一样时,小蝌
蚪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4次)
四、给图片排序
1、先让个学生把错乱的图片摆好。

2、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说出青蛙的成长过程。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口语句表达能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感情升华,懂得保护青蛙
过渡语:和妈妈一样了,于是妈妈天天带他们去,据说一只青蛙一天最少能吃掉500只害虫,由此看来,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是庄家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她呢?
六、回顾小结
我们回过头看,课文写小蝌蚪几次去找妈妈?(3次)第一次因为不知道妈妈长的怎么样,找不到;第二次去时只从鲤鱼阿姨那里知道妈妈四条腿宽嘴巴还找不到,为什么呀?——(只知道一部分的特点,不可能把事情办好)。

第三次去时善于动脑的小蝌蚪把鲤鱼阿姨和乌龟告诉他妈妈的特点综合起来,对妈妈的特点有了全部的了解,缩影找到了妈妈,由此看来,我们要找一样东西一定要注意了解他的全部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快地找到。

七、拓展练习(任选一题)
1、在大街上和妈妈走散了,如何找妈妈?
2、观察“捕捉、宰杀、吃青蛙”的画面。

当看到这些人,你该如何劝说呢?
【读与写相结合,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好基础。

此项拓展练习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观察与写话巧妙的结合。

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