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农民工的婚姻困惑
新生第二代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研究计划书
中国新生代代农民工观念及态度的调查研究——以在广东与浙江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例一、引言中国改革开放后得三次“民工潮”催生了第一、第二代农民工人群。
新生代农民工,又称,第二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由80后问题引申,新生代农民工日益引起热议与广泛关注。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本研究将以广东与浙江的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观念及态度,从而由此分析他们的生活与心理状况,探讨青少年社会工作可干预的内容,以助于青少年社会工作此部分人群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文献综述(一)政府相关在2009年12月5日至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里专门提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
紧接着,200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提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而2010年,中共中央在第七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首次明确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
(二)理论成果我国理论界也早在10年前就关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作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理论探讨,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
例如:王春光的《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春光的《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7期)。
赵芳的《“新生代”: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以湖南省青玄村为例》(《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何磊的《透视中国新生代民工》(《乡镇论坛》2005年第18期)。
农民工的婚姻与家庭稳定问题
农民工的婚姻与家庭稳定问题农民工是指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的农村劳动者,他们为了生计离开家乡,远离家人,来到城市打工。
然而,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农民工面临着婚姻与家庭稳定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婚姻与家庭稳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农民工婚姻问题的原因1. 分居带来的困扰:农民工由于工作需要,常年分居于城市,与配偶和子女长时间分离。
这种分离不仅给农民工本人带来了孤独感和思乡之情,也给家庭带来了困扰。
夫妻之间的缺乏交流和支持,容易导致婚姻关系的疏离和破裂。
2. 社会压力的影响: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往往面临着较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
他们的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长期接触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圈子,容易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
这些因素会导致农民工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增加,从而影响婚姻关系的稳定。
3. 文化差异的冲突:农民工来自农村,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习俗与城市居民存在差异。
这种文化差异容易导致夫妻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困难,甚至引发矛盾和冲突,进而影响婚姻的稳定。
二、农民工家庭稳定问题的解决方法1. 加强沟通和交流: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期间,应与配偶和子女保持频繁的沟通和交流。
可以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定期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感受,分享喜怒哀乐,增进感情。
此外,农民工还可以利用休假时间回家探亲,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
2. 建立支持网络:农民工可以积极参与城市社区、工会等组织,与其他农民工建立联系和交流。
通过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获得情感支持和帮助。
这样可以减轻农民工的孤独感和心理压力,增强家庭稳定性。
3. 提高文化素质:农民工可以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适应城市生活和工作环境。
可以参加成人教育课程、职业培训等,提升自身技能和知识水平。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工的职业竞争力,也能够为婚姻和家庭稳定提供更好的保障。
4. 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农民工的关爱和支持力度。
困惑在城乡之间的青年农民工
困惑在城乡之间的青年农民工汪秀芬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各地出现农民工“返乡潮”。
在这场汹涌的浪潮中,第二代青年农民工回到农村后,生活处在一种两难抉择中。
他们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后,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跟随父母亲朋到城市打工。
与第一代即父辈农民工的显著区别是:第一代农民工是种地兼打工,第二代青年农民工是打工不种地。
他们将流动视为改变生活的方式、寻求更好发展机会的契机。
他们不但在城市挣钱,更希望在城市生活的洗礼中,逐渐更新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融入城市的主流社会。
失业返乡后,他们已经难以融入普通农村的生活中。
一、想要的生活不在乡村罗田县的一个自然村,25户人家共107人,常年在外打工的有44人。
去年金融危机以来,有11人返乡,其中第二代青年农民工7人。
4位第一代农民工返乡后,直接融入村庄生活,回归“农民”职业。
而7位第二代农民工依然在家乡徘徊,这里没有他们想要的生活。
小如,男,19岁,初中毕业后就辗转温州与广州打工,春节后一直待在家,每天定点去镇上网吧玩几个小时。
“在家不知道干什么好,闲得无聊。
如果外面要人,我立马出去”,小如一手拿着MP3,一手拿着手机,在家就是听歌和发短信联系朋友,父母看着焦心,自己也过得烦躁。
第二代农民工不愿去田地里挥洒汗水,他们渴望城市的气息。
他们有新的思想、新的生活追求。
在乡村里,他们是孤单的群体。
首先,农业生产很遥远青年一代农民工一般是从学校出来就直接奔向城市,所有的农业生产活动,他们没有亲身体验过。
他们见过父辈犁田插秧、割麦播种,但是让他们从事这种农活,则很困难。
一是太累太辛苦,二是没面子丢人,返乡的青年农民工已经没有了父辈的“恋土”情结,更不会觉得泥土有什么芳香。
第二,乡村生活很单调即使住在城市最偏僻的一角,农民工仍旧感受着城市的气息。
琳琅满目的商品、方便快捷的交通、满眼的喧嚣和欢快,这让忙碌一天的他们有着对城市的无限憧憬。
回到家乡,小孩子都上学去了,中年人都在外忙农活,和老年人又没有共同语言,这批返乡的青年成为孤单的群体。
当前农村婚姻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
当前农村婚姻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作者:辛晶晶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9期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迅速。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地区的婚姻也在发生转变,新的婚姻观念在农村蔓延,农村婚姻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当前农村的婚姻问题。
基于此,本文将讨论现今农村存在的几个主要的婚姻问题,思考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研究发现,当前农村主要存在择偶难,结婚成本高,婚姻不稳定这三大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在农村中广泛引入社会工作,从而有效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婚姻问题社会工作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农村的状况也大为改善。
农村的繁荣与稳定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
我国在2016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
我们可以看出,政府越来越关注农村的建设,把农村的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
农村发展与农村的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联系。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这一进程对加快城市建设、提高农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
但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及其引发的婚姻问题,已经成为部分农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据报道,从2010年开始,中国将经历长达几十年的“男性婚姻挤压”,“1980年代后出生的男性中,将有10%至15%的人找不到或不能如期找到配偶。
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当今农村的婚姻问题,同时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寻求介入的可能性,为解决农村婚姻问题提供可行的方法。
一、当前农村婚姻问题现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婚姻呈现出诸多新特点:买卖婚姻变少了,自由恋爱增多了,婚姻观念更加开放和多元,然而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1.择偶难。
择偶难是当前社会的普遍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
农村青年的择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时代性、客观规律性特点。
农民工“临时夫妻” 婚姻名存实亡不知未来何处
农民工“临时夫妻” 婚姻名存实亡不知未来何处作者:暂无来源:《决策探索·上旬刊》 2013年第4期文/杨立近年来,由于外出打工热潮出现,很多农村夫妻长期分居,许多人在异地组建了临时家庭,这种现象存在已久,却不为人们所重视。
今年3月10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曾做过洗脚妹的全国人大代表刘丽,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说:“现在因长久分居,在城市农民工中出现了‘打工潮下组建临时小夫妻’情况。
也许很多人听了很意外,但在我这个群体非常常见。
这导致农村婚外恋增多,离婚率增高,也影响下一代的教育,导致两个家庭不得安宁。
”一时间,农民工“临时夫妻”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如今的农村和农民工,面临着两种现象:一方面,在农村,由于大量的男性农民工在外务工,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妇女。
另一方面,在外务工的许多农民工面临着“性饥渴”的问题。
调查表明:55%的农民工超过半年没有过性生活;35%的农民工感到性压抑;70%的农民工希望家属能来工地探亲。
许多农民工由于不能解决性生活问题,长期处在“饥饿”状态。
“临时夫妻”难以平衡的情感纠葛“你家那个黄脸婆终于走了,刚换的被褥又得我换洗一遍,真麻烦!”32岁的王娟红把席梦思床上的床单、枕套、被罩全部换成新的,然后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重新打扫一遍,这才如释重负坐在床沿上喘口气,顺便把沁出额头上的汗水和灰尘擦掉。
面对“临时妻子”的埋怨,40岁的小包工头李文明也是一脸的不满和无奈,他噘着嘴说:“又不是我叫她来的,她要来我有什么办法?再说她一年能来几次?你知道我对你好,和她就是个形式,毕竟我们生活了十几年了,娃也那么大了,而你也不可能离婚,咱就这样过也挺好的……”“好你个头啊,看把你美得,家里留着一个,外边养着一个,你当你是谁呀?老娘我不伺候你了,我走啊不和你过啦……”像这样的情景,在这个临时家庭经常上演,只要李文明的妻子柳芳从汉中老家到西安探亲,王娟红被迫让位住在招待所或小旅馆,等刘芳走后,必然有一场“战争”……2009年,在西安一工地带领包工队施工的包工头李文明在人才市场招小工时,无意中遇到了同是汉中老乡的王娟红,当时,施工队正好缺一个开卷扬机兼管后勤的库工,他看30岁出头的王娟红人长得柳眉凤眼,挺耐看的,人又收拾得利利整整,就带到工地上和工地上做饭的老秦婆住在一起。
谈农村婚姻问题
彩礼,是出
不能片面责备女方了。 这需要男女双方协商好 将来双方父母的养老问 题。如果女方父母
望女婿将来为自己养老 送终呢?所以女方如果 明白这个道理还以为要 求男方借钱出彩
于家里逼迫。女方家长 普遍认为"嫁出去的闺女 泼
将来的养老问题解决了, 一般不会在女儿的婚姻 问题上无理纠缠的,毕 竟以后还要靠女
农村中的各种组织缺乏, 文化事业不发达
很大程
地区的流动,在那里寻 找自己幸福生活,建立 家庭
农村中组织与文娱活动 的缺乏,不仅使农村的 社会化程度大为减
度上影响农村青年的婚 姻状况,导致异性的接 触机会较少,难以造就 婚姻的条件和环境
的同时,现代性因素难 以迅速地影响到农村的 每一分子,不利于改造 传统的不良习俗包
增加两性交往和互相了 解再认识的舞台,也是
4
见。由于传
重的负担。近年来,不少地 区已超过万远水平,甚至数
万元的情况也不少
8 7
的"身价费",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这种"身价费"不断飞
涨,成了农村许多家庭沉
6 5
细节。结婚费用一般包括彩 礼聘金,请客费用,建立新 家的费用。彩礼聘金被认为
妇女
农村的结婚费用高,造成不良的影 响
相对贫困化的地区获得 稳定富裕和发展的理想 方式。农村女青年在城 市相比男性青年较
较低。二是,由于城市 本身的经济等因素的吸 引力,农村女性往往会 选择城市中地位不
她们的城市人身份的转 变。而这些城市男性年 一般都具有
容易稳定的定居下来,
是很低下的男性青
一定的经济基础或技能 或其他的现代性因素。 三是,农村的生活环境 对女青年有排斥力
礼,一定是有别的原因。 这就需要男方坐下来与 女方说说掏心窝子的话, 弄清问题所在
农村青年婚恋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青年婚恋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男性人口占全国人口数量的51.27%,女性人口占比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20。
现阶段我国的人口比例不协调,突出表现在男性多于女性,有统计显示我国到2020年将会出现3000万个光棍!当前男性择偶困难的问题在城市和农村普遍存在,但农村男青年择偶困难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和严重。
一、我县农村青年婚姻现状近年来,“找媳妇难”已成为我县农村男青年的普遍问题。
多数村街村民反应,这两年村里都有10多个找不着对象的小伙子,家庭条件还都不差,临近各村以至临近各县都是如此。
有的村“根本就找不到可以相亲的女孩儿!有时一个姑娘被媒人安排四五个小伙子依次相亲。
有2000多人的大城县小广安村,22~26岁的未婚男青年有近30人,而同龄的未婚女青年却寥寥无几。
小广安村这两三年每年仅有一两家办喜事。
去年一年,20多个适龄未婚男青年仅有两人成功“脱光”。
由于“找媳妇难”,农村的彩礼也越来越高,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
越是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女方彩礼要得越多、提的条件也越苛刻。
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借钱娶媳妇已是常事,甚至有的贷款结婚。
娶妻成家作为个人问题本不应小题大做,但是当一大群人娶妻成家成为难题时,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个大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农村青年婚姻问题形成的原因1、农村男女出生比例不协调。
当今,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存在着男孩的出生比例高于女孩的现象,农村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传统道德文化因素。
我国数千年来陈旧的人口和婚姻观念,陈旧的子孙延续传统和“无后为大”的思想在农村仍有较大影响。
二是农村社会保障尚未全面建立。
大多数农村地区社会保障还未建立,特别是养老保障。
家庭养老等生活问题还必须依靠男性青年来解决,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
“农二代”的婚恋难题——情感缺失背后的制度困境
作者: 长子中
作者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出版物刊名: 人民论坛
页码: 42-44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期
主题词: 制度困境 情感缺失 婚恋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管理者 黄金年龄 婚姻观念 80年代
摘要:当前,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的“农二代”已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主体,数量达1亿人左右。
如今,他们正处于婚恋的黄金年龄。
从封闭的农村进入相对开放的城市,这一特定的人生经历将在诸多方面改变新生代农民3-的生活道路和人生轨迹,特别是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择偶标准、择偶观念、婚姻观念、家庭观念及其相关的行为都会具有明显的冲击和影响,婚姻问题正成为影响农民工存在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在未能完全融入城市的大背景下,他们的婚姻与爱情又遭遇着怎样的困境,这对他们的心态又会产生什么影响,正成为所在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第二代农民工
第二代农民工二代农民工是与一代农民工相对而言的,是一代农民工的继承和发展,源于一代农民工,又不同于一代农民工。
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了少量的第一批入城打工的农民(即农民工),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第二代农民工群体。
他们处在社会底层,又不甘于现状,一心想往上爬,甚至不择手段。
他们已经成为农民工作为中国社会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
既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又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充分认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同时,又要看到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农民工问题,是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必须用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必须从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统筹解决,必须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逐步解决。
一、产生原因1.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体制根源。
2.现行相关法律不健全、法制不完善,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制度缺陷。
3.政府管理和职能转变不到位,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机制障碍。
4.农民工自身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低,也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重要因素。
二、现状特点1.二代农民工年轻、阅历浅,不愿吃苦又想过上好日子,在诱惑面前,很容易走上歪路。
2.脑子更活、胆子更大。
3.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4.文化冲突导致二代农民工的行为失去了原有规范的束缚,评价善恶的标准也失去了统一尺度,并在内心不断受到冲击乃至弱化,犯罪倾向强烈。
5.二代农民工强烈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自身经济困境,城市丰裕的物质和生活方式,又无形中拔高了他们对物质的期望目标。
然而,由于城市政策、自身文化素质以及择业不稳定造成的歧视、欺骗、穷困等生活窘迫,成了既融不进城,也回不了乡的“边缘人”。
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挫败感和失落感,导致其极易偏离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准则,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解决之道1 保障农民工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
农民工的婚姻与家庭
农民工的婚姻与家庭近年来,中国的农民工问题备受瞩目。
在离乡工作的背后,农民工往往面临着婚姻和家庭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的婚姻状态以及他们面临的家庭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民工的婚姻状况农民工作为边缘群体,常常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分离而面临着婚姻关系的压力。
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民工的婚姻晚婚率较高。
由于工作的需要,农民工往往到大城市工作,遇到结婚的机会较少。
他们往往在晚年才能找到合适的伴侣,延迟了结婚的年龄。
其次,农民工的稳定婚姻比例较低。
长期的分离工作让农民工与家人之间的纽带逐渐疏远,容易导致夫妻之间的情感变淡。
这样的情况下,离婚和分居率相对较高。
第三,农民工的婚姻中普遍存在着经济压力。
农民工通常收入不高,尤其是那些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经济状况无法满足婚姻生活的需要,这对婚姻稳定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二、农民工的家庭问题农民工的家庭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
由于父母工作地点与孩子居住地相隔较远,农民工的子女常常缺乏稳定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陪伴。
这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次,农民工的父母抚养问题。
农民工的父母往往需要照顾年幼的孙辈,而他们自己却无法在身边。
这也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破裂和孤独感的增加。
第三,农民工的父母养老问题。
农民工的父母在年老时通常无法得到足够的关心和照料。
这给老年人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困扰,同时也加重了农民工的经济负担。
三、解决农民工婚姻和家庭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农民工婚姻和家庭问题,社会各界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农民工家庭支持体系的建设。
政府可以建立农民工家庭服务中心,提供婚姻咨询、家庭教育等服务,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其次,鼓励农民工家庭团聚。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提供农民工家庭团聚的机会,减少工作分离对婚姻和家庭的负面影响。
第三,加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支持。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资助力度,提供免费教育或补贴,保障他们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生活调查:回不去老家找不到爱情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生活调查:回不去老家找不到爱情成家立业是一件人生大事,而对于已接近1亿人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这件美好的事却有些“沉重”。
有研究表明,他们在婚恋问题上面临诸多障碍,如收入低、工作时间长、缺乏社交机会,等等。
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离乡土更远,却未必距城市更近。
城市经历使他们的婚恋观更加现代,但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支持,谈一场自由的恋爱、成立一个温馨的小家,对他们来说还有些奢侈。
考虑到这一群体的庞大数量,这一看似个人选择的小问题,实则也是一个严肃的社会大问题。
我们关注这一问题,也期待更为合理的制度安排,帮助这些年轻人撑起宽松的婚恋空间。
据统计,我国现阶段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务工者总数约有8487万人,占外出务工者总数的58.4%。
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能否在成家立业的关键年龄顺利找到配偶并组建新家庭,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婚恋网站世纪佳缘近日发布了一份《蓝领婚恋报告》,发现城市里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新生代务工人群的婚恋需求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工作时间长、人群接触面小、行业从业人员性别组成单一是他们面临的诸多障碍。
继去年底全国妇联发布《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婚恋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之后,这一话题再次被引入公共视野。
近日,记者就报告所涉及的问题随机采访了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外来务工者。
他们对婚姻和爱情的向往与同龄人无异,只是这种向往被现实压得有些沉重。
工地小伙找个对象不容易,网络交友渐成新途径自从和老家的女朋友分手后,在北京某工地干活的河北小伙子王帅至今也没谈上另一段恋爱。
王帅今年24岁,河北保定人。
出来打工前,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邻村一个姑娘,两人很能谈得来,不过后来他来北京,女友去了保定,异地恋坚持了一段时间,就分了。
“找个对象哪儿那么容易!”尽管王帅经常把攒钱娶媳妇儿挂在嘴上,同伴也拿这个打趣他,可真说起找对象的事,他是发自内心的无奈。
工地上都是男的,早6点到晚6点,干一天活挣一天钱,舍不得请假,王帅接触姑娘的机会很有限。
二代农民工的爱情难题
二代农民工的爱情难题炎炎夏日,挥汗如雨、满脸灰尘的安徽籍二代农民工时小平,被问到对“爱情”的想法时,脸上竟有了一丝尴尬浮现。
“他非常自我却渴望被理解,经常会发一些莫名其妙的‘状态’。
”这是同乡兼玩伴汪小华对他的最深印象。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6月30日晚,时小平在QQ上发了这么一条“状态”。
三毛的话搭配下巴快修成锥形的美颜自拍,多少有点不伦不类。
每发完一条“状态”,他就会催促小伙伴们速速来点“赞”。
赞的越多,他的存在感便越强。
在凸显存在感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个人的空虚和寂寞。
当下,部分90后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渐进入适婚年龄,但“爱情”对他们来说,却是难以体味的“珍馐”。
时小平渴望爱情,但也抗拒爱情。
他已经给未来作了番“理性”筹划:“我的未来,就是到了不能再躲的年纪,找一个女人凑合着过日子。
也许还会离婚。
”可他,连一次完整的恋爱经历都没有过。
时小平没意识到,他的想法与经历,并非只是他个人的问题。
遇到爱情,还是先挣到钱夜深人静,躲在墙角看网络小说,是时小平保持多年的习惯。
由文字传递的爱情,可以给他带来莫大的宽慰。
寂寞的时候,他喜欢幻想:自己是能力无边的救世主,是风流潇洒的奇侠。
角色可以多种多样,但身边必须得有善解人意的女孩子陪伴。
他将“幻想”内容悄悄告诉小伙伴,却惊讶地发现原来大家在做相似的事情。
他是独生子,也曾是留守儿童,一年和父母见面几次,早就生疏得可以一整天不说话。
2009年,15岁的时小平初三辍学回家。
书既然读不下去,就得学一门手艺,作为以后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依靠。
父母拜托沾亲带故的打工者,希望他们不嫌累赘带着儿子去学理发。
时小平笑言:“一段时期,村里你带我我带你,大家都去干理发,都说剃头的比狗还多。
”时小平也走了这么一条路。
“理发是室内工作,体面一点,还能接触到异性,收获爱情的机会多。
”抱着这样的想法,时小平和三个小伙伴都选择了理发行业。
想象往往比现实美好得多。
看似体面的理发行业,实际上收入微薄且不稳定。
农村“打工经济”转型下男性婚姻挤压调查与思考(10.30)
农村“打工经济”转型下男性婚姻挤压调查与思考临翔区社科联王勇内容摘要: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形势下,农村青年男女已随市场经济的主流放弃“农业生产”转入“打工经济”行列,大多农村落后地区的姑娘成婚的思想也在不断的改变,更多的农村姑娘成婚将选择比本地发展要稍好的地区,呈现出从农村落后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梯级迁移”的婚嫁趋势。
而相对发展较好地区的姑娘又不愿意嫁到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这种“打工经济”转型下的婚嫁形势已对农村男性婚姻造成了挤压,这种挤压使农村落后地区的男性青年结婚难,所催生的发展问题,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拉大,社会秩序失序等问题将是农村今后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打工经济”转型、婚姻挤压、调查与思考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在农村形成了一种‚打工经济‛。
在‚打工经济‛下的农民工群体不但加快了城市建设,推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而且也增加了农村收入,提高了农村生活水平和促进了农村发展。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推动下,男性大龄青年的‚过剩‛现象已出现在农村,男性大龄青年找对象难的‚结婚荒‛问题已日渐严重,且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发展态势,造成了婚姻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婚姻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如此发展,将使更多的农村男性青年的婚姻受到挤压,可能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和更多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个问题选择了一个乡进行重点调查,带给我们更多的分析与思考。
具体的调查情况如下:一、调查工作基本情况(一)科学选点。
临翔区地处云南省西南部,距省会昆明598公里。
临翔区是临沧市委、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区辖7乡1镇2个街道(其中少数民族乡2个),88个村民委员会,1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含5个农村社区)。
全区辖国土面积265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半山区占98.4%。
境内主要居住有傣、彝、拉祜等2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9%。
2010年末,全区有总人口32.4万人,实现生产总值3 3.34亿元,财政总收入3751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29元。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状况问卷调查报告
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婚恋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一、前言(一)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农民工发挥了历史性的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第二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力。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亿人,其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占到%。
据此推算,我国现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有8487万人,不仅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而且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力量,在国家整个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二)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有鲜明的特点。
他们年纪轻、文化较高、观念更新,对农村和土地的感情日益淡漠,进城务工的目的从生存型渐进为追求平等发展,在城里安家、做城里人已成他们新的憧憬。
他们正值谈婚论嫁的妙龄,但目前也面临一些困惑和问题。
因此,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状况和婚姻恋爱问题,分析其婚姻轨迹和城市融入的各种因素,了解其需求,探讨促进解决他们成家立业、和谐融入的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创新,成为本课题的宗旨。
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推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科学决策和有序进展,提供一些依据。
(三)本课题界定的调查对象是在城市务工的农村户籍人口,男女不限。
要求受访者年龄在20岁至31岁之间,即出生年月在1980年1月至1991年5月(调查实施月份)。
(四)本课题自2011年4月开始,9月完成,历时半年。
采取问卷调查、个案访谈与工作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取样方案为:在以农民工集中流入地为主的前提下,调查的重心相应地向东部省市倾斜,并适当兼顾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样本;在以农民工集中就业领域为主的前提下,适当兼顾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的样本分布。
课题研究涉及十省份的16个城市。
问卷调查分为已婚卷和未婚卷,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2517份,回收率为%。
个案访谈30份(本文只汇总问卷调查部分)。
农村留守青年“娶妻难”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青年“娶妻难”问题研究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逐渐凸显,农村地区的留守青年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农村留守青年不但面临着就业、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还存在着“娶妻难”的问题。
留守青年的婚姻问题是农村社会稳定与家庭和谐的重要方面,而“娶妻难”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留守青年的个人发展和生活幸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文将深入分析农村留守青年“娶妻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第一部分:农村留守青年“娶妻难”的表现农村留守青年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导致在家乡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婚姻问题成为了留守青年面临的难题。
留守青年的“娶妻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合适的对象: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出现象较为严重,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导致留守的青年男性在家乡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偶。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留守青年选择了在外地找对象,但由于文化、地域等差异,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
2. 婚姻成本高:由于留守青年需要在外务工,生活成本相对较高,婚姻成本也随之增加。
留守青年在外地工作需要支付住宿、饮食、交通等各项费用,婚姻成本往往成为了留守青年“娶妻难”的一大障碍。
3. 家庭压力:农村家庭普遍存在着对儿子婚姻的期待和压力,留守青年的父母常常为了儿子的婚姻问题而感到焦虑和烦恼。
在这种情况下,留守青年不仅要承受自身的压力,还要应对家庭的期待,这加大了留守青年“娶妻难”的问题。
农村留守青年“娶妻难”的问题并非一时之域,其背后涉及了多方面的原因。
1. 农村人口流出现象严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外出务工或者定居城市。
而这种人口流出现象导致了农村地区的男性留守人口增加,进而导致了“娶妻难”的问题。
2. 婚姻观念转变: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了独立就业和自主生活,不再愿意做传统的农村家庭主妇。
这种婚姻观念的转变使得留守青年难以找到愿意回农村生活的合适对象,从而增加了“娶妻难”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现在 降低标 准了,只要是有稳定
结 、友爱观念 , 转变城 里孩子对农 民工 工并不追求特权 ,而只是要求具有和城 工作的城里人 ,哪怕年龄大些 、身体
“ 污名化”的偏见 , 培养他们的宽容心 市居民一样的平等权利与发展机会。他 略有残疾也行 。” 江西务 工 小伙 徐磊 已经谈 了3 次 和博爱精神 。帮助农民工子女改变 自身 们需要 的只是市民待遇 ,而不是特权保
利。政府着力解决了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 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 ,要协调社区相关职 育问题 , 我国大部分城市对农民工子女的 能部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像关 【 城
义务教育已经开放。但这还远远不够,农 市孩子—样来关 农民工的子女并义务为 二代农 民工 ,婚 恋情感 问题 已成为 困
工子女通过接受相对优贡的教育而逐渐提 府 的政策和法令。以各种形式宣传进城 家庭 ,但 身边都是姐妹们 ,又没时间
升竞争力,能够在城市站住脚。
农 民工子女中的表现优异者 ,倡导他们 接 触外面的 男性。在我们纺织厂 ,很
二是 学校要教 书 ,还 要育人 。要 的先进思想行为。要更加注重他们 的需 多姐妹 都有着和我一样 的烦恼 。”来 教育全体城市的孩子,尊重来 IJ 地的 求 ,给他们话语权 ,将他们 的利益诉求 自河南的邱春红如是说 。而面对和他 k' ib
纯以解决有书读为 目的,而要考虑以培育
五是媒体 要加强正 确社会 舆论导
“ 时 工 作很 辛苦 ,下 班后 感 平
其竞争的技能为 目的。城市要考虑将高 向。媒体应该客观介绍进城农民工子女 觉很 累,哪有 时间和心思去谈 恋爱? 7 中、职业技术学校向他们免费开放。农民 的现状 ,提供服务机构的信息 ,宣传政 我今年2 岁 了,也渴望拥有 自己的小
女生活在社区,受社区的直接影响较大。
的希望。 ( 作者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 视 ,新生代农 民工婚姻 突围、就业突围
因此,社区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积极 授、 博士生导师 ) 锄
等才有实 现的可能。 ( 王慧 )
21 上 总第2o I 00 2 0 8期 45
责 编/ 慧 高 源 王
径去 实现 个人理想 ,在社会 的阶梯上 营造各方参与 、密切配合的 良好社 区环
向上 攀 登 。
一
境。街道的关 下—代工作委员会 、未成
目匪团
是必须重点关注他们 的受教育权 年人权益保护委员会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代农民工的婚姻困惑
青年农 民工是社会代 际转换期第
工子女 的教 育与心理疏 导 。在 学校建 来员工在职业技能培训 、城市文化生活 民工组 织的相 亲会上 ,但基本上没有 立社会工作机 构 ,专业 辅导农 民工子 参与 、子女就学 、社会保 障等方面得到 任何成果 。今年他希望过年能 多带点 最好还能带上一个人回家 女 ,关 注 他 们 的心 理 承 受 和 宣 泄 方 更多机会 ,为外来人员第二代打造一个 钱回 家。 “
民工渴望子女在城市继续接受初中后教 他们提供法规 、 政策的指导和帮助。倡导 扰 他 们 的 首 要 心 理 问题 。 他 们 面 对婚 育。因此 , 高中阶段的教育也要对农民工 社区居民善待农民工, 减少社会距离,减 姻 心理状态如何 ,记者也对其 中一些 农 民工二代进行 了采访 。 子女开放。对农民工新生代的教育不能单 少偏见与【 见 行为。
升来发 展 自己,把 自己同别 人放在 同 融 入 。
一
起跑线上 ,主动依 法维护 自己的权
社会不 能够让农 民工 的二代成为 民工一样 ,新生代农民工要融入城 市生
坎”,仍然是体制障碍,他 利。学会 自尊 ,把外界 的环境压 力 当 绝望 的一代 ,而是有希望 的一代 。阻止 活最大的 “
作奋斗 的动力。学会取舍 , 通过 自身的 农民工贫 困的代际传递 ,让他们在第二 们遭遇的依然是没有足够的福利保障, 努力改变 自己的命运。
代 、第三代融入城市 ,这是农 民工的希 依然有政策和情感歧视 ,依然是城 乡差
四是社区要发挥作用。进城农民工子 望 ,农 民工 二代的希望 ,也是全社 会 别。只有通过 制度改革消除这样的歧
固有的心理偏差 , 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 护。这在我们城市政策中应该予以充分 失败 的恋爱 了,每 次分手女 方给 出的
上 的人生观 、价值观 。
你赚的钱 太少 了,我们是没 地重视 。因此 ,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 理 由: “ 三 是 社 会 工 作 机 构 要 介 入 农 民 务均等化 ,逐步消除不平等现象,使外 有 结果 的。”如今他还 转战在各类为
同学 。校长 、教 师 、同学都 应 纠正对 农 通过 制度 化 的渠道 表达 出来 。
同来打 工的小伙抛 来的 “ 橄榄枝” .
民工的偏见与歧视 ,给农 民工子女尊重
在宏观的环境方面 ,政府要加快农 这位姑娘表 示,还是要找个城里人。
和平等。应不 断地向学生传输平等 、团 民工权益保护政策与法规 的制定 。农 民
式 ,提 供相应 的心理诉 求渠道 。教 育 良好的生活环境 ,让他们尽快融入到城 过 年 !”
农 民工 子女 应 自尊 、 自立 、自强 , 树 市生活中。认 同是双方的,城市宽容与
从婚恋困境中, 我们可以看到,虽 城 市的环境并无太大变化 :和第一代农
更新换代”了, 但 立正确 的成才观 ,依靠人 力资本 的提 大度 ,开放与友善 ,农 民工才会认 同与 然农 民工群体 已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