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二节探索之路教案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2探索之路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2探索之路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12 探索之路一、教学内容1. 1.1 探索之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 1.2 探索之路:物理实验的方法和技巧3. 2.1 探索之路: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4. 2.2 探索之路: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技巧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 学会设计实验,并能熟练运用物理实验的方法和技巧;3. 理解观察和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4. 掌握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和实施一个有效的物理实验,以及如何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尺子、天平、电流表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假设、验证等。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设计和实施一个物理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的实验方法和技巧,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实验中的发现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假设验证2. 物理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分析3. 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观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和现象实验可以帮助我们验证假设和解决问题4. 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技巧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作业答案:1. 实验设计:准备两个相同的小球,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个悬挂在绳子上。

观察两个小球的运动情况。

2. 实验操作:将两个小球同时释放,观察它们的运动轨迹。

3. 实验观察:发现悬挂的小球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弧线向下运动;而放在桌面上的小球则保持静止。

4.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得出结论: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影响。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二节 探索之路》教案_6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二节 探索之路》教案_6
实验五:演示水沸腾实验
首先解释沸腾:日常生活中常说把冷水烧“开”了,水“开”了在物理学中则叫沸腾。通常为使水沸腾,需要加热,今天我们要做一个用冷水使热水再次沸腾的实验。
演示实验:将保温瓶中的热水倒入烧瓶,使水占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将烧瓶置于预热的电炉上加热,让学生看到水在沸腾时有大量汽泡产生。迅速将烧瓶加塞后倒置于铁架台上。在用冷水浇烧瓶前要让学生观察瓶中的水是平静的。浇冷水时,烧瓶中的水会再次“沸腾”起来。
②列举日常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如照相机、高压锅、电热杯、收音机等等。这些事例学生还不懂为什么,说明需要学习物理知识。
③列举事例说明在工农业生产、邮电通信、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等方面,都有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有的就是在物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懂得它们,就需要学习物理知识。
④举例说明物理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它使我国某些尖端技术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如:同步通信卫星发射、原子弹、氢弹、低温超导技术、十亿次银河巨型计算机等。
物理学科集体备课电子稿
课题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备课人
目标
1、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
2、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3、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
为什么要快速抽纸条。才能休证笔帽不动。而慢慢地拉动纸条不会成功?这就是物理研究的内容,今天我们暂不研究,但我们毕竟知道了怎样做才能成功。
实验二:巧用鸡蛋做实验
有了前一个实验的基础,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应怎样弹出硬纸片,才能使鸡蛋落入杯中,而不会随纸片飞出。学生自己解决。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二节 探索之路 名师教案教学素材 沪科版.doc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二节 探索之路 名师教案教学素材 沪科版.doc

1. 2探索之路教学参考一、基本要求1、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人対神奇现彖的探究和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2、知道物理学不仅指具体的物理知识,而口还包括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能意识到科学发展(探索)历程的艰辛与曲折,却是富有意义的。

二、教材分析按天、地、人的思路展开第一段标"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对于自然界的神奇,古人早己开始探索,那些直接刺激感官(眼睛和耳朵)的神奇现象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尽管山于条件所限,他们的思索还停留在朦胧的感性阶段,但是这些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I比界的必要的前期准备,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甲骨文“般”(后來演变为“磬”),彖一块很大的斜面石头和一只拿者结实木槌的手,这只手止拿着木槌欲敲打石块。

般和耳组成了 "聲”(声的老写形式),这似乎表示耳朵听的是木槌敲打磬发出的声音.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字的上部为发出光线的A阳,字的中部为被蒸发的水气。

字的下部为大地。

该字的意思为口光照射大地,使地血的水蒸气蒸发,以达到晒干的目的。

“古人的宇宙观模型之一”是古人対日月星辰及周围世界的观察,设想出的宇宙的模样。

认为地是平的,天象倒扣的大锅(南北朝时的民歌《敕勒川》中就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的诗句),日月星辰就在穹顶下的大气中运行。

以上这些表明古人的原始思维中有科学的成分。

“雕刻玉版”是距今5000年的史前仪具。

玉版中央布刻圆形象天,外廓方形象地,侧面呈拱形象天穹,表现了中国古人比较原始的天圆地方的思想。

在这种宇宙观的基础上逐渐演化产生了 "司南”——早期的指南针。

英国的“石头阵”被一些考古学家认为是人类现存最早的天文观察台之一。

天文学家借助电子计算机发现:象夏至等重要的节令日子,太阳、月亮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与巨石一一对准成一条直线。

它的外围坑洞可以被用來预报月食。

这都反映了不同国家的古人对自然神奇现彖都有过富有意义的思考。

第二段标“物理学的进步之阶”中,展示了物理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奠定了基础。

八年级物理全册 1.2探索之路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1.2探索之路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

1.2探索之路教案三维目标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3.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4.知道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2)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讲故事法、阅读法。

教具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考师:自然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神奇、面对神奇,人们感到迷茫、好奇、敬畏,人们渴求去探究。

远古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思索自然界的神奇现象,而那些能直接刺激感官(如眼睛和耳朵)的神奇现象则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1.象形文字。

(1)甲骨文“殸”的构成。

师: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讲解:“殸”好像是一块很大的斜面石头和一只拿着结实木槌的手,这只手正拿着木槌欲敲打石块,古人很早就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

(2)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

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讲解:纳西族象形文字“晒干”,字的上部为发出光线的太阳,字的中部为被蒸发的水气,字的下部则为大地。

该字的意思为日光照射大地,使地面的水蒸发,以便达到晒干。

又如日出、日落。

2.古人设想的宇宙模样。

让学生看图,并阅读有关内容。

3.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迹:雕刻玉版、石头阵先让学生看图、阅读文字,然后向学生介绍“英格兰的石头阵”。

英国西南部的“魔圈”石头阵(又称巨石阵),被一些考古学者认为是人类现存最早的天文观察台之一。

它大约建立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全部工程延续千年之久。

1960年,天文学家杰拉德·霍金斯借助计算机发现:在夏至这天,从英格兰石头阵圆圈中心观察时,刚刚升起的太阳必将从远离中心的一块“巨石脚跟”上射出来。

而在其他重要的节令、日子,太阳、月亮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也同样与另外的巨石一一对准成一条直线。

它的外围坑洞可以被用来预报月食。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2探索之路教案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2探索之路教案

教案: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2 探索之路一、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假设、推理、验证等。

3. 科学探究实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物理现象的探究。

2. 培养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物理实验。

3. 通过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使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物理实验的基本步骤。

2.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平面镜、玻璃板、刻度尺、实验报告册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思考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物体的性质。

2. 知识讲解: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等,并讲解物理实验的基本步骤。

3. 实例分析: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6. 知识拓展:介绍一些著名的物理实验,如伽利略的倾斜面实验,让学生了解物理实验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方法观察实验假设推理验证2. 物理实验基本步骤设计实验准备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3. 平面镜成像特点成像位置:物体的像与物体的位置关于平面镜对称成像大小:物体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成像性质:物体的像是虚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描述物理实验的基本步骤。

(3)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填写实验报告。

2. 作业答案:(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假设、推理、验证等。

(3)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方法和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八年级物理全册《1.2 探索之路》教案 (新版)沪科版(1)

八年级物理全册《1.2 探索之路》教案 (新版)沪科版(1)

第一章:第二节探索之路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复习引入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自然界、日产生活中有许多神奇,人们感到迷茫、好奇、敬畏,人们渴望去探究。

远古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思索自然界的神奇现象,而那些能够直接刺激感官(如眼睛和耳朵)的神奇现象则是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可以理解一、新课教学二、讲授新课。

1.甲骨文“殸”(后来演变为“磬”),象一块很大的斜面石头和一只拿者结实木槌的手,这只手正拿着木槌欲敲打石块。

殸和耳组成了“聲”(声的老写形式),这似乎表示耳朵听的是木槌敲打磬发出的声音.2.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字的上部为发出光线的太阳,字的中部为被蒸发的水气。

字的下部为大地。

该字的意思为日光照射大地,使地面的水蒸气蒸发,以达到晒干的目的。

“古人的宇宙观模型之一”是古人对日月星辰及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两人一组形成良好的互动。

学生结合生活现象感受物理现象的奥妙。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新课教学围世界的观察,设想出的宇宙的模样。

认为地是平的,天象倒扣的大锅(南北朝时的民歌《敕勒川》中就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诗句),日月星辰就在穹顶下的大气中运行。

学生举例课标要求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3、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的、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学情分析物理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学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过程与方法知道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教学重点知道人们的探究里程是漫长的曲折并富有意义的教学难点收集相关资料教学方法阅读、讲解、讨论学习方法指引探究式教学教学资源及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 1 学时)以上这些表明古人的原始思维中有科学的成分。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二节 探索之路》教案_4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二节 探索之路》教案_4

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索[来源:学科网ZXXK]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3、知道自然界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曲折并富有意义的[让学生知道神奇,古人和后来的科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对此进行探究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问题:上节课我们布置的作业,大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呢?答案:会发生旋转,直到水流干为止。

:]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些神奇的现象,就像一个个谜,同学们想不想把它们解开?出示小黑板(画有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古人为什么把“晒干”画成这样子?观看图1-16,古人的宇宙模型之一观看图1-18,英格兰的石头阵总结:古人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和探索,有的正确,有的错误,都是比较粗略的。

但后来,也就是我们的前辈对一些现象的解释更具体。

[来源:Z#xx#]讲故事:哥白尼与其日心说体系介绍伽利略与天体活动介绍牛顿和爱因斯坦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投放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第一部分内容自己阅读课本自学,并完学案第一部分。

自学完成后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完整学案第一部分空白内容三、合作共建,经历过程本节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先辈们的探索之路,同时也要让学生自己体验探究过程。

对此我们可以设计一到两个小实验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请同学们做个小小科学家,实验前先猜测结果,再做实验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看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

1、在比较热的天气里,为什么刚洗过脸的同学觉得凉快呢?猜想:可能跟水的蒸发有关实验:请同学上台来试一下,用水盆里水洗一下脸,让他说一下,洗过脸之后和洗之前感觉有什么不同?对此,大家想到了什么呢?解释:人洗脸后,感到格外凉快,脸上的水不断地减少,当脸上没有水时,又觉得天气很热。

人觉得凉快与人身上的水不断地减少有关,人体表面的水在晾干的过程中,表面的温度下降了2、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当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会看到鸡蛋慢慢上浮,甚至露出水面一部分。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1.2探索之路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1.2探索之路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1.2 探索之路教案我设计了这节《探索之路》的物理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设计思路是通过探索和实验,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重点是让学生们通过探索和实验,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准备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如实验器材、课件等。

第一步,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们了解到物理学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步,组织学生们进行探索和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活动重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们对物理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能够通过探索和实验,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也让我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选择了通过实例引入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只有让学生们了解到物理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他们才会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引入环节,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几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现象,如摩擦力、重力等,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

我在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时,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我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2探索之路》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2探索之路》教案
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
预设
新课教学
(2)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牛顿”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匠,用牛顿运动三大定律构建了经典物理学体系。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作出划时代的贡献。诗人波谱在牛顿的墓碑上这样形容:“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都藏在黑暗的夜空;上帝说:‘让牛顿降生’,于是一切变得灿烂光明。”
(1)自然科学的真理对错误权威的挑战
“哥白尼”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长期以来,托勒密的“地心说”被教会用作天主教的教义基础,在欧洲占统治地位,受到教会保护。哥白尼在长期的天文观测中,意识到地球根本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一个绕太阳旋转的普通行星。向教会发出严正的挑战,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体系,有利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古人的宇宙观模型之一”是古人对日月星辰及周
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
两人一组
形成良好的互动。
学生结合生活现象感受物理现象的奥妙。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
预设
新课教学
围世界的观察,设想出的宇宙的模样。认为地是平的,天象倒扣的大锅(南北朝时的民歌《敕勒川》中就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诗句),日月星辰就在穹顶下的大气中运行。
课题
探索之路
授课人
刘乃团
时间
2015年9月2日
课时安排
1
课标要求
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3、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的、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学情分析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二节《探索之路》教案1(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二节《探索之路》教案1(新版)沪科版

探索之路一、复习引入1、请学生看爱因斯坦的讲话“我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来自一种想要了解自然奥秘的无法遏制的渴望,而不是别的什么目的”。

2、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在自然中、在生活中都有很多神奇,面对神奇,人们感到迷茫、好奇、敬畏,人们渴求去探究。

“一种想要了解自然奥秘的无法遏止的渴望”促使世界各民族努力探索、坚持不懈,从茫茫远古延续至今,并将走向未来。

3、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物理学的探索之路。

二、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1、远古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思索自然界的神奇现象了,而那些能直接刺激感官(如眼睛和耳朵)的神奇现象则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从古人的文字和图画中便可看出他们的一些科学思索。

①图1-14,甲骨文“殸”。

甲骨文“殸”,好象是一块很大的斜面石头和一只拿着结实木槌的手,这只手正拿着木槌欲敲打石块。

石头上分叉的笔画有时被解释成悬挂它的绳子形象,有时又被解释成某种形式的装饰品。

磬和耳组成了“聲”(声)字,这似乎表示耳朵听的是木槌敲打磬发出的声音。

②图1-15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

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字的上部为发出光线的太阳,字的中部为被蒸发的水气,字的下部则为大地。

该字的意思为日光照射大地,使地面的水蒸发,以便达到晒干的目的。

又如纳西象形文字“日出”,字的上部为太阳,光线向上,字的下部为山,好似一轮朝阳从山后升起;“曙光”,好似日光沐浴万物;“日光所至”,太阳光好似有脚,可以行走;“夕阳”,即日光的脚弯而无力了,说明夕阳没有正午的太阳那么厉害了;“日落”,即疲乏的太阳退隐到山后了;“暮”,即太阳休息,一天结束了。

③图1-16,古人的宇宙模型之一。

古代人认为“天圆地方”。

④图1-17,雕刻玉板。

两短边钻有五个圆孔,一条长边钻有九个圆孔,另一长边则钻有四个个圆孔。

玉版正面雕琢有复杂的图纹,中心部位刻有两个同心圆,圆中心雕琢了一方八角图像,两圆之间以直线分为八区,每区内各雕琢一叶脉纹矢状标分别指向八方,外圆之外又雕琢四个矢状标分别指向玉版的四角。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2 探索之路 教案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2 探索之路 教案

(物理)班级:教师:备课时间:教学内容1.2 探索之路课型新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3.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4.知道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2)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多媒体设备。

学生学生预习教学过程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考师:自然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神奇、面对神奇,人们感到迷茫、好奇、敬畏,人们渴求去探究。

远古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思索自然界的神奇现象,而那些能直接刺激感官(如眼睛和耳朵)的神奇现象则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1.象形文字。

(1)甲骨文“殸”的构成。

师: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讲解:“殸”好像是一块很大的斜面石头和一只拿着结实木槌的手,这只手正拿着木槌欲敲打石块,古人很早就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

(2)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

2.古人设想的宇宙模样。

让学生看图,并阅读有关内容。

3.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迹:雕刻玉版、石头阵二、物理学的进步之阶师:灿烂的古代文明闪烁着古人朦胧的理性之光,也为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奠定基础。

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卓越贡献。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解物理学的发展史和相关的科学家的科学成就、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1.哥白尼与伽利略。

2.牛顿。

批注。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二节《探索之路》教案(新沪科)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二节《探索之路》教案(新沪科)

教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二节《探索之路》一、教学内容1.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能描述力的作用相互性。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力的作用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力的作用相互性,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相互性的理解及应用。

2.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相互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力的作用相互性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拍打篮球时手的感觉,引出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相互性。

结合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力的作用。

3. 实验演示:进行力的作用相互性实验,如碰撞实验,让学生亲眼目睹力的相互作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思考并回答力的作用相互性的问题。

6. 布置作业:设计有关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相互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相互性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题(1)力是使物体改变形状或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2. 题目:选择题A. 拉伸弹簧B. 推动小车C. 压缩空气D. 弯曲铁丝3. 题目:简答题(1)请简述力的概念。

(2)请简述力的作用效果。

(3)请简述力的作用相互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相互性。

(遵义专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一章 第二节 探索之路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

(遵义专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一章 第二节 探索之路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

第二节探索之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二、过程与方法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曲折并富有意义的.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在自然中、生活中都有很多神奇.面对神奇,人们感到迷茫、好奇、敬畏,人们渴求去探究.“一种想要了解自然奥秘的无法遏止的渴望”促使世界各民族努力探索、坚持不懈,从茫茫远古延续至今.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物理学的探索之路.【进行新课】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1)认识我国古代的文字师远古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思索自然界的神奇现象了,而那些能直接刺激感官(如眼睛和耳朵)的神奇现象则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从古人的文字和图画中便可看出他们的一些科学思索.多媒体展示1:教材P5页图1-8,甲骨文“殸”.师甲骨文“殸”“聲”(声)字,这似乎表示耳朵听的是木槌敲打磬发出的声音.多媒体展示2:教材P5页图1-9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师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日出”,字的上部为太阳,光线向上,字的下部为山,好似一轮某某从山后升起;“曙光”,好似日光沐浴万物;“日光所至”,太阳光好似有脚,可以行走.让学生说说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字.(2)古人的宇宙模型之一:古代人认为“天圆地方”.看教材P5页图1-10了解“天圆地方”说.学生看教材P6页图1-11,师介绍“司南”(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师介绍我国古代文明:我国四大发明中,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况,第一种在印刷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从那里接着产生无数的变化,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能比这三种发明对人类事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3)石头阵.学生看教材P6页图1-12,师介绍“英格兰的石头阵”:英国西南部的“魔圈”石头阵(又称巨石阵),被一些考古学者认为是人类现存最早的天文观察台之一.它大约建立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全部工程延续千年之久.1960年,天文学家杰拉德·霍金斯借助计算机发现:在夏至这天,从英格兰石头阵圆圈中心观察时,刚刚升起的太阳必将从远离中心的一块“巨石脚跟”上射出来.而在其他重要的节令、日子,太阳、月亮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也同样与另外的巨石一一对准形成一条直线.它的外围坑洞可以被用来预报月食.板书:(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考:象形文字、石头阵等.物理学的进步之阶师灿烂的古代文明闪烁着古人朦胧的理性之光,也为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奠定了基础.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贡献.接下来我们了解物理学的进步之阶.学生阅读教材P6~P7页“物理学的进步之阶”,思考物理学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学生发言并讨论.师总结并说明:第一阶段:自然科学的真理对错误权威的挑战哥白尼是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长期以来,托勒密的“地心说”被教会用作天主教的教义基础,在欧洲占统治地位,受到教会保护.哥白尼在长期的天文观测中,意识到地球根本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一个绕太阳旋转的普通行星.向教会发出严正的挑战,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伽利略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第一个用望远镜观察天空,观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哥白尼的观点是正确的.还不断地向亚里士多德的权威性发起挑战,最早用实验的方法去追求隐藏在事物表象之后的真理.板书:——哥白尼的“日心说”.第二阶段: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牛顿是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匠,用牛顿运动三大定律构建了经典物理学体系.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作出划时代的贡献.诗人波普在牛顿的墓碑上这样形容:“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都藏在黑暗的夜空;上帝说‘让牛顿降生’,于是一切变得灿烂光明.”板书:第三阶段:现代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爱因斯坦是的相对论冲击了经典的时空观,认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人们所熟悉的空间和时间等概念都会发生变化.如时钟会走得很慢,人将会青春不老,而此时大尺度的宇宙空间像几百万光年也不再是那么遥远.玻尔等人发现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的差异,提出了新的理论——量子力学.他们为物理学的发展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大步.板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玻尔等人的量子力学.【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到古文明中的科学思考,物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还知道了在科学探究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宝贵.物理学在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玻尔等科学巨匠不断的努力下,才有了今天的辉煌.老师相信,经过你们年轻一代的艰辛、努力,物理学将会有更加辉煌的未来.【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练习.1.引导学生看图阅读,让学生体会到古文明的魅力,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爱.“物理学的发展之阶”的学习中,要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有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第二节探索之路(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象形文字、石头阵等(二)物理学的进步之阶——哥白尼的“日心说”.2.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玻尔等人的量子力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探索之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在自然中、生活中都有很多神奇.面对神奇,人们感到迷茫、好奇、敬畏,人们渴求去探究.“一种想要了解自然奥秘的无法遏止的渴望”促使世界各民族努力探索、坚持不懈,从茫茫远古延续至今.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物理学的探索之路.
【进行新课】
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1)认识我国古代的文字
师远古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思索自然界的神奇现象了,而那些能直接刺激感官(如眼睛和耳朵)的神奇现象则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从古人的文字和图画中便可看出他们的一些科学思索.
多媒体展示1:教材P5页图1-8,甲骨文“殸”.
师甲骨文“殸”,好像是一块很大的斜面石头和一只拿着结实木槌的手,这只手正拿着木槌欲敲打石块.石头上分叉的笔画有时被解释成悬挂它的绳子形象,有时又被解释成某种形式的装饰品.磬和耳组成了“聲”(声)字,这似乎表示耳朵听的是木槌敲打磬发出的声音.
多媒体展示2:教材P5页图1-9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
师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字的上部为发出光线的太阳,字的中部为被蒸发的水汽,字的下部则为大地,该字的意思为日光照射大地,使地面的水蒸发,以便达到晒干的目的.又如纳西象形文字“日出”,字的上部为太阳,光线向上,字的下部为山,好似一轮朝阳从山后升起;“曙光”,好似日光沐浴万物;“日光所至”,太阳光好似有脚,可以行走.
让学生说说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字.
(2)古人的宇宙模型之一:古代人认为“天圆地方”.
看教材P5页图1-10了解“天圆地方”说.
学生看教材P6页图1-11,师介绍雕刻玉版:两短边钻有五个圆孔,一条长边钻有九个圆孔,另一长边则钻有四个个圆孔.玉版正面雕琢有复杂的图纹,中心部位刻有两个同心圆,圆中心雕琢了一方八角图像,两圆之间以直线分为八区,每区内各雕琢一叶脉纹矢状标分别指向八方,外圆之外又雕琢四个矢状标分别指向玉版的四角.玉版含四方五位、八方九宫的意思.四方与五位是方位的基础,八方九宫则是前两个概念的进一步延伸.玉版中央雕刻的圆形象天,外面的方形轮廓象地,侧面拱形象天穹,但天盘与地盘尚未分离,这表现了比较原始的天圆地方思想.在这种宇宙观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司南”(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师介绍我国古代文明:我国四大发明中,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况,第一种在印刷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从那里接着产生无数的变化,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能比这三种发明对人类事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3)石头阵.
学生看教材P6页图1-12,师介绍“英格兰的石头阵”:英国西南部的“魔圈”石头阵(又称巨石阵),被一些考古学者认为是人类现存最早的天文观察台之一.它大约建立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全部工程延续千年之久.1960年,天文学家杰拉德·霍金斯借
助计算机发现:在夏至这天,从英格兰石头阵圆圈中心观察时,刚刚升起的太阳必将从远离中心的一块“巨石脚跟”上射出来.而在其他重要的节令、日子,太阳、月亮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也同样与另外的巨石一一对准形成一条直线.它的外围坑洞可以被用来预报月食.
板书:(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考:象形文字、石头阵等.
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师灿烂的古代文明闪烁着古人朦胧的理性之光,也为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奠定了基础.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贡献.接下来我们了解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学生阅读教材P6~P7页“物理学的进步之阶”,思考物理学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发言并讨论.
师总结并说明:
第一阶段:自然科学的真理对错误权威的挑战
哥白尼是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长期以来,托勒密的“地心说”被教会用作天主教的教义基础,在欧洲占统治地位,受到教会保护.哥白尼在长期的天文观测中,意识到地球根本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一个绕太阳旋转的普通行星.向教会发出严正的挑战,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伽利略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第一个用望远镜观察天空,观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哥白尼的观点是正确的.还不断地向亚里士多德的权威性发起挑战,最早用实验的方法去追求隐藏在事物表象之后的真理.
板书:
1.自然科学的真理对错误权威的挑战——哥白尼的“日心说”.
第二阶段: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牛顿是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匠,用牛顿运动三大定律构建了经典物理学体系.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作出划时代的贡献.诗人波普在牛顿的墓碑上这样形容:“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都藏在黑暗的夜空;上帝说‘让牛顿降生’,于是一切变得灿烂光明.”
板书:
2.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第三阶段:现代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爱因斯坦是的相对论冲击了经典的时空观,认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人们所熟悉的空间和时间等概念都会发生变化.如时钟会走得很慢,人将会青春不老,而此时大尺度的宇宙空间像几百万光年也不再是那么遥远.玻尔等人发现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的差异,提出了新的理论——量子力学.他们为物理学的发展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大步.
板书:
3.现代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玻尔等人的量子力学.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到古文明中的科学思考,物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还知道了在科学探究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宝贵.物理学在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玻尔等科学巨匠不断的努力下,才有了今天的辉煌.老师相信,经过你们年轻一代的艰辛、努力,物理学将会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练习.
1.引导学生看图阅读,让学生体会到古文明的魅力,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爱.
2.在“物理学的发展之阶”的学习中,要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有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二节探索之路
(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象形文字、石头阵等
(二)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1.自然科学的真理对错误权威的挑战——哥白尼的“日心说”.
2.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3.现代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玻尔等人的量子力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