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经济地理_经济学与地理学之间的第二座桥梁_颜银根(1)

合集下载

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第四版)

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第四版)

经济地理学导论第一章: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1.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及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2.政治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外表上政治的地域分异的科学,研究国家的划分、类型、领土、政治地理位置、国家间的关系、国家内的行政区划分以及边界等内容。

3.历史地理学〔Historioal Geography〕,就其广泛的意义来说,包括自然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地理学4.聚落地理学:研究人类居住的居民点的形态及其地域分布规律的科学。

聚落是人类生活环境和生产活动的集中点。

5.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的地域条件及城镇的体系、结构、布局的学科。

第二章: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1.产业结构: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

资金、各种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和相互制约的方式。

2.区域开发:以一定的区域为对象,依据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为实现区域发展的目标,以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统一的观点,为综合开发区域资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保护环境而进行的综合协调、统筹安排的工作。

3.区域发展政策:1〕区域产业政策:就是在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阶段客观判断和区域发展条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所确定的区域产业发展对策。

2〕区域组织政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政策,是区域经济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政策保证。

3〕区域调控政策: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手段。

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是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实行中央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调控体系。

4.如何促进我国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①以东、中、西三大地带作为地域单元,制定全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全国经济布局。

②主要采取轴线开发方式,重点突出沿海、沿长江、沿黄河三条主轴线,通过三条主轴线将三大地带联系起来。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1、试述经济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

经济地理学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

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

因此,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反过来,考虑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于经济学的资源有效配置也具有重要意义。

(2 )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十分接近。

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借用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3 )经济地理学与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

按照政治经济学观点,生产关系(国家制度等)和生产力(经济活动)互相影响。

经济地理学家在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时,应该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

(4 )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要学好经济地理学,应该具有相关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关联的理论。

经济地理学对于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 )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技术条件是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

技术水平的提高,常引起经济区位的变化。

因此,经济地理学家必须掌握这些相关技术领域知识,才能提高研究水平。

2 、试述经济地理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我国经济地理学家根据对经济实践的总结,提出空间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

经济建设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欧洲地理学家指出,经济学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建立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

然而,当代经济学中,经济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来源这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并未得以解决。

一些经济学家已经开始重视经济的空间研究。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①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全版)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全版)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5分)第一章绪论(5分)一、名词解释1.商业地理:2.史志描述3.货殖列传4.结构主义地理学5.经济地理的制度与文化转向二、简答题1.简述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答:文献描述,知识积累。

2.简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答:(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从企业到区域到全球化。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规范性分析(20世纪以前)、实证主义分析(60年代)、行为伦分析(60年代末)、结构主义分析3.简述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10分)一、名词解释1.连接度2.供应商园:组织原材料供应的地域综合体。

3.R&D经费:R&D经费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4.知识与技术的溢出效应:通过技术交流等知识共享方式,可以使相关企业从新信息的生产价值中获得相当的利润,这可以理解为技术与知识的溢出效应。

5.知识与技术的“黏性”: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公共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正向的关系,私人净投资增长的直接原因是私有资本的增加,间接原因是生产活动的学习效应。

6.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

7.外部经济效果8、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表示,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9、交通网分散度: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

10、机场产业区:包括机场关联产业和与空运相关产业,空运相关产业包括空运型产业和信息关联产业。

二、填空1.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

2.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苗长虹 王兵)

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苗长虹 王兵)

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苗长虹王兵)1 引言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经济地理学在对“计量革命”的反思与批判中,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开始在经济地理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分析方法开始受到严峻挑战,其影响渐趋下降,其研究内容、概念和方法也被重新审视[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7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凸现。

由此,人们开始反思社会发展的模式,并逐渐认识到,非经济因素(社会、文化与制度等)尤其是文化因素在经济活动的动力机制及空间特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进而,人们开始希冀通过发挥文化的作用来抵消种种负面影响。

同时,由于种族、性别等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深入,也促使西方经济地理学者关注有关文化问题。

于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文化转向便因此成为西方经济地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其研究领域涉及到高技术研发地(high-tech R&D workplace)[2]、劳工市场[3]、乡村[4]、企业[5]等多个方面。

虽然经济活动仍是当今经济地理研究极为重要的内容,但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新的研究焦点。

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过去十年来激进学术文献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由经济向文化的转移[6]”,“文化和许多与其相关的思想已经成为主要的研究论题和最有活力的知识源泉,在某种程度上,它引导我们改写对现代世界中生活的理解[7]。

”Crang认为,文化转向体现并且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地理学自身的重构,明显地成为学术界内外关注的对象,在学术界内,文化研究成为主要的跨学科领域;在学术界外,文化也突然间变得无处不在[1,8]。

Thrift甚至认为,文化转向在某种意义上挽救了经济地理学,把它从垂死的、令人厌烦的处境中拯救出来[9]。

本文的目的,是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并得到快速发展的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做一简要的归纳和介绍,并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地理学有关“文化转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经济地理学开展“文化转向”研究的一些建议。

试题集

试题集

经济地理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国内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当推和。

2.17世纪开始,欧洲地理学中的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3.早期区位理论研究侧重于的微观分析。

4.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选择题1.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提出的。

A.奇泽姆 B.斯特拉波 C.葛茨 D.罗蒙诺索夫 E.瓦伦纽斯2.5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表现出对区域之间发展问题的关注,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

这些理论包括()。

A.默戴尔的“循环积累论” B.韦伯“工业区位论” C.皮鲁的增长极理论D.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 E.赫希曼的“极化-涓滴”理论3.未来经济地理学发展及其研究领域,在理论研究上应把握四个关系,分别是()。

A.人地关系 B.全球与地方关系 C.区域公平与效率关系D.企业与区域关系 E.城市与区域关系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一填空题1.区位定义为某事物。

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

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

2.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

3.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的原因。

4.现代经济活动主要是围绕而开展的,获取更多的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

5.能够同外界产生便捷联系的场所越来越成为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点,能否同外界产生便捷的联系取决于该场所的。

二选择题1.区位主体已知,根据区位主体本身固有的特征出发,来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区位,是下面()研究的特点。

A.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 B.区位主体的最佳组合方式 C.区位主体的空间形态D.古典区位理论 E.现代区位理论2.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投入因子有()。

A.劳动力 B.运费 C.原材料 D.技术 E.土地3.能源作为产业活动的影响因素,体现在()。

A.能源供给 B.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 C.产业经营成本 D.效率 E.环境影响4.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B)。

A.《尚书·禹贡》B.《史记·货殖列传》C.《汉书·地理》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C )。

A.《尚书》B.《史记》C.《汉书》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D)。

A.〔德〕戈策B.〔中〕司马迁C.〔中〕班固D.〔俄〕罗蒙诺索夫E.〔古罗马〕斯特拉波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C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B.工业地理C.商业地理D.旅游地理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 C 〕。

A.宇宙派B.地志派C.环境论派D.区位论派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A)首创。

A.杜能B.韦位C.克里斯泰勒D.廖什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B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D.生产地域综合体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BCD )。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C )。

A.阶级性B.地域性C.综合性D.实用性E科学性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D )。

A.经济地理学概论B.工业地理学C.城市地理学D.中国经济地理学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国内最古老的经济地理文献当属战国时代的《山海经》和《禹贡》。

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奇泽姆出版了《商业地理手册》。

罗蒙诺索夫在他的《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但并为对这门学科的特点和要领做具体说明。

德国的地理学家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性质特点。

2、我们从研究区域尺度变化、研究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特点)三方面对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脉络加以梳理。

3、研究对象:欧美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经济地理学集中研究生产、批发和消费活动的分布。

惠勒和马勒,《经济地理学》第二版(1986)4、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二章1、名词解释: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论: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即在区位主体已知的条件下,从区位主体本身的固有特征出发,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区位;另一层与前者正好相反,即空间区位已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即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区位条件:不同的商业活动队区位条件的要求不同;同类的商业活动随经济条件的发展,对区位条件的要求不同。

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即经济活动产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2、区位理论可以分为古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

古典区位论的代表人物:韦伯、廖什等。

现代区位论的代表人物:艾萨德、贝克曼等。

3、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

演化经济地理学

演化经济地理学

演化经济地理学(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3) 认为演化结果非最优化。

演化分析强调整个经济体系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系统,充满了不确定性,经济的最终发展形态很难预测。

虽然个人行为是有目的的,但由于不确定性和变异的存在,社会经济演化过程并不必然趋于最优的结果。

系统论是其分析方法传统的经济地理或者关注微观层面(理性的,计算主体,减少运输成本),或者关注宏观层面(合理的结构决定组织的绩效) 。

而演化经济地理学则将宏观层面(结构) 和微观层面(企业) 相结合,分析这两个层面的动态互动,打破了长期以来两个层次不“对话”的局面。

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经济发展是由于企业和个人的组织积累所形成的结果,主张从企业出发研究区域和产业问题。

新奇是演化的根本动力“新奇”(novelty) 是演化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并且成为划分演化与非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标准。

威特(Witt) 教授从认识论角度将新奇界定为“新的行动可能性的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结果”,并认为“新奇的创生”(即“创新”),是经济变化的原因和动力。

演化经济地理学将研究置于企业研究之上,并强调经济变化(如技术创新、全球化等) 对经济时空结构会产生影响。

因此,演化经济地理学主要用演化的方法来分析既定结构中的变化(如企业的空间组织的演化、一个部门中企业数量的空间演化、网络中节点和联系的空间演化、区域中企业的演化) 或结构性变化(如新企业、部门、网络和地域在一定空间上的出现,以及旧有的企业、部门、网络和地域的衰落),并分析在一定历史和地理背景中的当前空间形态(如企业、部门、网络或区域的空间形态) 。

历史是演化的基础演化经济学采取历史的观点,强调历史的重要性,认为时间不可逆性是经济社会系统的重要特征。

演化经济地理学除了接受演化经济学的“过去是了解现在的基础”外,同时还坚持空间特质性,认为企业的行为或空间结构的变化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而不仅仅是由微观(组织的惯例)和宏观结构(制度和地理结构) 决定的。

经济地理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试题及答案经济地理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联系和影响的学科。

以下是一份经济地理试题及答案的样例: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自然地理现象B.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C. 社会文化现象D. 政治制度答案:B2. 经济地理学中的“中心地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韦伯B. 克里斯塔勒C. 洛施D. 哈夫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主要研究方法?A. 空间分析B. 统计分析C. 历史比较D. 实验研究答案:D4. 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什么?A. 经济活动的分布规律B. 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C. 经济活动的空间选择D. 经济活动的时间变化答案:C5.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A. 原材料供应B. 劳动力成本C. 市场需求D. 政治倾向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经济地理学中的“____”理论,主要研究城市规模与城市数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城市等级-规模7. 经济地理学中的“____”理论,主要研究不同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

答案:城市网络8. 经济地理学中的“____”理论,主要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答案:区域发展9. 经济地理学中的“____”理论,主要研究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

答案:区域差异10. 经济地理学中的“____”理论,主要研究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

答案:区域结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经济地理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经济地理学通过分析区域内部的经济活动分布、资源配置和市场潜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它帮助决策者了解区域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12. 描述经济地理学中的“产业集聚”现象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答案:产业集聚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相似或相关联的产业企业集中分布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和信息交流,增强区域竞争力。

经济地理学参考文献、期刊及网址

经济地理学参考文献、期刊及网址

经济地理学参考文献、期刊及网站第一章[1] 吴传钧,刘建一,甘国辉.现代经济地理学.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2] 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 李小建,苗长虹,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地理学报,2004(S) 阅读文章[4] 李小建.英美经济地理学教材特点及我国同类教材改革思路.地理科学,1998,18(3) 阅读文章[5] 苗长虹,欧美经济地理学的三个发展方向,地理科学,2007(5) 阅读文章[6] 苗长虹,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人文地理,2004(4) 阅读文章[7] 苗长虹,魏也华,西方经济地理学理论建构的发展与论争,地理研究,2007(6) 阅读文章[8] 李小建.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及研究特点,人文地理,1998,(12) 阅读文章[9] 李小建.新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经济经纬,2004(5) 阅读文章[10]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近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分析,经济地理,2002(2) 阅读文章[11] 李小建.国际背景与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2004(2) 阅读文章[12] 李小建,罗庆.经济地理学的关系转向评述.世界地理研究,2007,(12) 阅读文章[13]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尺度问题,经济地理, 2005(7) 阅读文章[14] 李小建.论工业变化的综合研究. 地理学报,1991,46(3) 阅读文章[15] 李小建.跨国公司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研究,地理研究,1997,(9) 阅读文章[16] 李小建.关于公司地理研究的几个问题,经济地理,1991(10) 阅读文章[17] 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阅读文章[18] 杨吾扬,张国吾等编.交通运输地理学.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6 阅读文章[19] 顾朝林,王恩儒,石爱华.“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地理学报,2002(7) 阅读文章[20]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提出“点—轴系统”和“T”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地理学报,2001,56(2) 阅读文章[21] 陆大道,薛风旋等.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阅读文章[22] 曹延藩,张同铸,杨万钟等.经济地理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23]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html/Dir/2005/03/18/6117.htm.2004年4月.[24] 魏后凯,刘楷,周民良,杨大利,胡武贤.中国地区发展.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25] 胡鞍钢,胡绍光,康晓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26] 吴传钧.经济地理学.李旭旦主编《人文地理学概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27] 谷人旭,李广斌.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哲学反思,经济地理,2006年,S1期阅读文章[28] 胡兆量等著.经济地理学导论.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7[29] 乔家君.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分析,人文地理,2004(6) 阅读文章[30] 乔家君.区域人地关系定量研究,人文地理,2005(2) 阅读文章[31]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地理学报,2001(3) 阅读文章[32] 李小建,乔家君.居民对生活质量评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定量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02(10) 阅读文章[33] 苗长虹.全球-地方联结与产业集群的技术学习--以河南许昌发制品产业为例,地理学报,2006(4) 阅读文章[34] 苗长虹.“产业区”研究的主要学派与整合框架:学习型产业区的理论建构,人文地理,2006(12) 阅读文章[35] 苗长虹,王兵.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经济地理,2003(9) 阅读文章[36] 苗长虹.从区域地理学到新区域主义:20世纪西方地理学区域主义的发展脉络,经济地理,2005(9) 阅读文章[37] 苗长虹,崔立华.产业集聚:地理学与经济学主流观点的对比,人文地理,2003(6) 阅读文章[38] 苗长虹.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效率与公平的双赢,人文地理,2005(10) 阅读文章[39] 苗长虹,王兵.1980年代以来英美城市社会极化问题及其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3(12) 阅读文章[40] 苗长虹.区域发展理论:回顾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1999(12) 阅读文章[41] 苗长虹,樊杰,张文忠.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论"新区域主义"的兴起,经济地理,2002(12) 阅读文章[42] 覃成林.地理科学研究结构探讨,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8) 阅读文章[43] 李小建,陈太政,覃成林.论面向21世纪经济地理学教材的创新--兼论面向21世纪《经济地理学》教材的特点,经济地理,2000(10) 阅读文章第二章[1] 富田和晓. 经济区位的理论与实践. 东京:大明堂,1991. 1-8,73-76[2] Schmidt-Renner G.经济地理研究会译. 经济地理学基础理论. 东京:古今书院, 1970[3] 西冈久雄.经济地理分析(增补版). 东京:大明堂,1986. 21-52[4] Beckman M J. Location Theory. New York: Random House,1968[5] Thisse J-F. Location theory, regional science, and economics.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87,27(4)[6] 西冈久雄. 立地论(增补版). 东京:大明堂,1993. 43-55[7] Miller E W. Manufacturing - A study of Industrial Location. Philadelphia: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7[8] 韦伯.李刚剑等译. 工业区位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9] Hartshorne R. Location as a factor in geograph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27,10: 92~99[10] Greenhut M L.西冈久雄监译.工厂立地—理论与实践.东京:大明堂,1972[11] Isard W. Location and Space-Economy: A General Theory Relating to Industrial Location, Market Areas, Land Use, Trade, Urban Structur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56[12] 廖什.王守礼译.经济空间秩序.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13] 林上.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与变化.东京:大明堂,1990:99-124[14] Bale J.北村嘉行等监译.工业地理学入门.东京大明堂, 1990.15-40、135-152[15] 王缉慈.现代工业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 上野和彦.现代中国的乡镇企业.东京:大明堂, 1993:16~46[17] Dicken P. Global Shift: Reshaping the Global Economic Map in the 21st Century. 4th Edi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2003.85[18] Dicken P,Lloyd P. Location in Space: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Economic Geography.3rded.New York:Harper Collins,1990[19] 王铮,毛可晶等.高技术产业聚集区形成的区位因子分析.地理学报,2005,60(7):567-576 阅读文章[20] Malmberg A.Industrial geography:location and learning.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7,21(4):573-82[21] Arrow K J.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political instability, and investment. NBER Working Paper, No.4486, 1962,10[22] 段艳梅.创新活动区位实践研究.兰州学刊,2005,(2):102-103 阅读文章[23] 徐向东.问题、思考——中国民用机场管理探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章[1] 约翰.冯.杜能,吴衡康译.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阅读文章[2] 阿尔弗雷德.韦伯,李刚剑等译.工业区位论.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7 阅读文章[3] 刘继生,张文奎,张文忠.区位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4] 华熙成.上海市郊区农业区位模式及农业生产问题的探讨.经济地理,1982,(3) 阅读文章[5]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提出“点-轴系统”和“T”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地理学报,2001,56(2) 阅读文章[6] 涂妍,陈文福.古典区位论到新古典区位论:一个综述.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6) 阅读文章[7] 宋家泰,顾朝林.论地理学现代区位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987(2) 阅读文章[8] 罗应霞.浅析杜能及其《孤立国》在经济学中的贡献.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2) 阅读文章[9] 廖什.王守礼译. 经济空间秩序.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10] 陈文福.西方现代区位理论述评.云南社会科学,2004(2 阅读文章)[11] 杜德斌.跨国R&D投资的宏观区位选择.世界地理研究,2001(2) 阅读文章[12] 宋家泰,顾朝林.论地理学现代区位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987(2) 阅读文章[13] 李炯光.古典区位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求索,2004(1) 阅读文章[14] 缪磊磊,阎小培.知识经济对传统区位论的挑战.经济地理,2002(2) 阅读文章[15] 陈文福.西方现代区位理论述评.云南社会科学,2004(2) 阅读文章[16] 覃成林.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特征分析.人文地理,2003(5) 阅读文章[17] 曾刚,林兰.跨国公司技术溢出与溢出地技术区位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7(4) 阅读文章[18] 张文忠,张军.经济学和地理学对区位论发展轨迹的影响.地理科学进展,1999(1) 阅读文章[19] 杜德斌.跨国R&D投资的宏观区位选择.世界地理研究,2001(2) 阅读文章[20] 李小建,李二玲,西方农区地理学理论研究评述, 经济地理,2007(1) 阅读文章[21] 李小建,高更和,乔家君,农户收入的农区发展环境影响分析--基于河南省1251家农户的调查,地理研究,2008(9) 阅读文章[22] 李小建,周雄飞,郑纯辉,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地理学报,2008(2) 阅读文章[23] 李小建,时慧娜,基于农户视角的农区发展研究,人文地理,2008(2) 阅读文章[24] 李小建,樊新生,欠发达地区经济空间结构及其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地理科学,2006(2) 阅读文章[25] 李小建,乔家君,欠发达地区农户的兼业演变及农户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河南省1000农户的调查分析,中州学刊,2003(9) 阅读文章[26] 乔家君,李小建,村域人地系统状态及其变化的定量研究--以河南省三个不同类型村为例,经济地理,2006(3) 阅读文章[27] 高更和,李小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分析--以河南省为例,经济地理,2006(3) 阅读文章[28] 李二玲,李小建,农区产业集群、网络与中部崛起,人文地理,2006(2) 阅读文章[29] 李小建,李二玲,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企业集群为例,地理科学,2004(4) 阅读文章[30] 樊新生,李小建,中东部地区区域经济竞争力定量比较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4(2) 阅读文章[31] 樊新生,李小建,中国工业产业空间转移及中部地区发展对策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3) 阅读文章[32] 乔家君,李小建,河南省城镇密集区的空间地域结构,地理研究,2006(3) 阅读文章[33] 乔家君,李小建,基于微观视角的河南省农区经济类型划分,经济地理,2008(9) 阅读文章[34] 乔家君,时慧娜,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格局及其变化,人文地理,2007(10) 阅读文章[35] 乔家君,祝英丽,基于农户调查的村域住房投资区位及变化分析,资源科学,2008(2) 阅读文章[36] 乔家君,赵德华,河南省百强镇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环境,经济地理,2008(3) 阅读文章[37] 苗长虹,中国农村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地理,1996(12) 阅读文章[38] 苗长虹,我国城乡工业联系及协调发展研究,地理研究,1997(6) 阅读文章[39] 苗长虹,樊杰,张文忠.中国农村工业发展:一个综合区位分析框架,地理研究,2002(2) 阅读文章[40] 苗长虹,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因素与区域型式--以河南省为例,地理研究,1994(9) 阅读文章[41] 苗长虹,区域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战略--以河南为例,经济地理,1994(6) 阅读文章[42] 苗长虹,论90年代河南省农村工业结构的调整,地域研究与开发,1994(3) 阅读文章[43] 苗长虹,经济转型期我国农村工业化推进的战略构想,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9) 阅读文章[44] 苗长虹,乡村工业化对中国乡村城市转型的影响,地理科学,1998(10) 阅读文章[45] 苗长虹,我国农村工业发展型式研究,地理学报,1998(5) 阅读文章[46] 苗长虹,河南省农村工业增长因素研究,经济地理,1993(4) 阅读文章[47] 覃成林,唐永.河南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研究,地理研究,2007(5) 阅读文章第四章[1] Christaller W.常正文,王兴中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 富田和晓.经济区位的理论与实践.东京:大明堂,1990[3] 张文忠.经济区位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 森川洋.中心地.东京:大明堂,1980[5] Jones K G and Simmons J. The Retail Environment. London: Routlegde, 1990[6] Berry B J L, Parr J B, Epstein B J, Gosh A and Smith R H T. Market Centers and Retail Loc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88[7] Garner B J.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Retail Nucleation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tudies in Geography, No.12. Evanston,Chicago: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966[8] 林上.中心地理论研究. 东京:大明堂,1986[9] Hanink D M.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Economic Geography: Economy Policy Environ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7[10] Alexander I C. Office Location and Public Policy. Boston: Longman Publishing Group, 1979第五章[1] 李小建.香港对大陆工业投资的区位选择--兼议中西部地区吸引港资策略,中州学刊,1997,(7) 阅读文章[2] 李小建.跨国公司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研究,地理研究,1997,(9) 阅读文章[3] 李小建.香港对大陆投资的区位变化与公司空间行为阅读文章[4] 李小建.国有企业改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河南为例,经济地理,1998,(9) 阅读文章[5] 李小建.关于公司地理研究的几个问题,经济地理,1991(10) 阅读文章[6] 李小建.公司地理的发展与主要理论浅析,地域研究与开发,1991(12) 阅读文章[7] 李小建.国外工业地理学研究的新特点及启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992(12) 阅读文章[8] 李小建.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化的企业分析,经济地理,1993(7) 阅读文章[9] 李小建.INDUSTRIAL LINKAGES AND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HENAN PROVINCE,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1993(10) 阅读文章[10] 王缉慈.现代工业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费洪平.多厂企业空间演化模式研究.地理科学,1993,13(4):322-330 阅读文章[12] 张水清,杜德斌.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与中国的对策,2001(3) 阅读文章[13] 李小建.香港对大陆投资的区位变化与公司空间行为,地理学报,1996,51(3) 阅读文章[14] 郑京淑,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的区位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0(9) 阅读文章[15] 邬晓霞,乔家君,李小建,中国高速成长200家中小企业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开发研究,2006(2) 阅读文章[16] 苗长虹,企业组织与工业可持续发展--以河南省为例,经济地理,2000(4) 阅读文章[17] 齐晓迪,曾菊新.武汉市食品连锁企业区位选择研究--以武汉双汇连锁公司的发展为例,经济地理,2006(1) 阅读文章[18] 贺灿飞,魏后凯.信息成本、集聚经济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中国工业经济,2001(9) 阅读文章[19] 常跟应.我国中小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途径的实证研究--基于兰州中小企业的调查.人文地理,2007(5) 阅读文章[20] 张水清,杜德斌.上海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上海综合经济,2001(4) 阅读文章第六章[1] Dicken P. Global Shif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2d e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2[2] 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6, 80: 190~207[3] Helleiner G K. Intra-firm Trade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London: Mrcmillan, 1981[4] Dunning J H. 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 In Ohlon, B., Hesselborn, P. and Wiskman, P. eds. 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London: Macmillan, 1977[5] Dunning J H. The geographical sources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firms: some results of a new survey.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1996,5(3): 1~29[6] 杨吾扬、梁进社. 高等经济地理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7] Dunning J H.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locational strategi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Dunning, J. H. ed.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 Allen and Unwin, 1981[8] McConnell, J.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80,70: 259~270[9] 李小建. 公司地理学(修订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10] Caves R 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industrial economics of foreign investment. Economica,1971,38: 1~27[11] Bagchi-sen S and Wheeler J O. A spatial and temporal model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ic Geography,1989, 65(2): 113~129[12] Mair A, Florida R and Kenney M. The new geography of automobile production: Japanese transplants in North America. Economic Geography,1988,64(4): 352~373[13] Hamilton F E I.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nd the E. E. C.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1976,67: 258~278[14] O’Malley E. The impact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he Republicof Ireland. In Dicken, P. and Quevit, M. eds. 1994[15] Ferrao J. TNC operation and host regional economies: a typology for Portuguese case. In Dicken, P. and Quevit M ed.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European Regional Restructuring. Utrecht: N. G. S. 1994[16] Mella Marquez J M. Spatial and sectoral strategie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Spain. In Dicken, P. and Quevit, M. eds. 1994 [17] Healey M J. and Ilbery B W. Location and Change: Perspectives on Economic Geography. Oxford: OUP. 1990[18] Murphy A B. Western investment in East-Central Europe: emerging patterns and implications for state stability.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92, 44(3): 249~259[19] Buckwalter D W. Spatial inequality,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in Bulgaria.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95,47(3): 288~298[20] Bradshow M J. The geography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Russia, 1993-1995.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1997,88: 77~84[21] Singh M S and Choo C S. Spatial dynamics i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Malaysia. In Hamilton, F. E. I. et al eds. Spatial Analysis, Industry and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 Vol. II: 481~507.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1981[22] Nestor C. Foreign investment and spatial pattern of growth in Vietnam. In Dixon, C. and Drakakis-Smith, D. eds. Uneven development in South East Asia, Aldershot: Ashgate. 1997[23] Abumere S I. Multinationals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a developing economy: The case of Nigeria. In Taylor, M. and Thrift, N. eds. The Geography of Multinationals, London: Croom Helm. 1981[24] Leung C K. L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equity joint venture investment in China, 1979-1985.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90, 42(4): 403~421[25] Dicken P and Quevit M ed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European regional restructuring.Utrecht: N. G. S. 1994[26] Li X J and Yeung Y M.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regional economic imbalance: Evidence from China. Third World Planning Review,1998, 20(4): 351-374.[27] O’hUallachain B and Reid N. Source country differences in the spatial dist ribu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92,44(3): 272~285[28] South R B. Transnational "Maquiladora".A.A.A.G. 1990,80(4): 549~570[29] Heller H R and Heller E E. Japanese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74.[30] Yeung H W. Business networks and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 study of Hong Kong firms in the ASEAN region.Economic Geography,1997, 73(1): 1~24[31] Pred A R. Industry, information and city-system interdependencies. In Hamilton, F. E. I. ed. Spatial Perspective o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Dicision Making, London: Wiley, 1974[32] Taylor M J and Thrift N. Large corporations and concentrations of capital in Australia: A geographical analysis. Economic Geography,1980,56(4): 261~280[33] Dicken P and Lloyd P. Location in Spac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Economic Geography. 3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90[34] Stephens J D and Holly B P. 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industrial control in metropolitan America. In Brunn S D and Wheeler J O eds. The American Metropolitan System, New York: Halstead, 1980[35] Holloway S R and Wheeler J O. Corporate headquarters relocation and changes in metropolitan corporate dominance, 1980-1987. Economic Geography,1991, 67(1): 54~74[36] Laulajainen R and Stafford H. Corporate Geography.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5[37] Buckley P J and Casson M. 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 Macmillan, 1976[38] Behrman J N and Fischer W A. Overseas R&D Activities of Transnational Companies.Cambridge, Mass: Oelgeschlager, Gunn & Hain, 1980 [39] Malecki E J. Locational trends in R&D by large U. S. corporations, 1965-1977.Economic Geography,1979,55: 309~323[40] Florida R and Kenney M. The globalization of Japanese R&D: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Japanese R&D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ic Geography,1994,70(4): 344~369[41] Healey M J and Watts H D. The multiplant enterprise, In Lever, W. F. ed. Industrial Change in the United Kingdom. Harlow: Longman, 1987[42] Massey D. Spatial Division of Labor: Social Structures and the Geography of Production. 2d e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43] Scott A J.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location: division of labor, the firms, and spatial process. Economic Geography,1986,62(3): 215~231[44] Taylor M.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In Brotchie, J. F. et al eds. The Spatial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London: Croom Helm, 1987[45] Badaracco J L. The boundaries of the firms. In Etzioni, A. et al eds. Social-economics: Towards a New Synthesis. Armonk: M. E. Sharpe, 1991[46] Cowling K and Sugden R. Market exchange and the concept of a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British Review of Economic Issues,1987,9: 57~68[47] Hymer S H. The efficiency (contradiction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In Paquet, G. ed. The Multinational Firms and the Nation-State, Don Mill: Collier-Macmillan, 1972[48] Morgan K and Sayer A.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Industr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Britain.University of Sussex, School of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Working Paper 34, 1983[49] Li X J.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ts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A research appraisal.The 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1997,7(1): 33~45[50] Kueh Y Y.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change in China.China Quarterly,1992, 131: 637~690[51] Li X J and Yeung Y M. Inter-firm linkagers and regional impact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company case studies from Shanghai, China. Geografiska Annaler, B. 1999, 81(2): 61-72.[52] McDermott P J and Tayor M J.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Loca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53] Stopford J M and Stranger S. Rival States, Rival Firms: Competition for World Market Share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54] Schoenberger E.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New problems of time, distance and control in the multinational fir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A.A.G. In Miami, 1991. April[55] Gordon D M. The global economy: New edifice or crumbling foundations? New Left Review,1988, 168: 24~64[56] Yeung Y M and Li X J. Bargaining with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case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9,23(3): 513-533[57] World Bank, 1995: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5. Oxford: OUP, 1995[58] Reich R. The Work of Nation: Preparing Ourselves for 21st Century Capi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1[59] Dicken P. Global-local tensions: firm and states in the global space-economy. Economic Geography, 1994,70(2): 101~128[60] Kobrin S J. Testing the bargaining hypothesis in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87, 41: 609~638[61] O'huallachain B. Linkage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ic Geography,1984, 60(3): 238~253[62] Gabriel P. The investment in the LDC: Asset with a fixed maturity.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1966,1: 113~120经济地理学前沿文章:1.经济地理学基本问题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王缉慈等.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地理学报,2004(11) 阅读文章樊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全方位审视--新趋势与新问题.地理教育,2006(3) 阅读文章樊杰.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与前沿领域.地理教育,2004(1) 阅读文章冯仁国.我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造途径.地理科学,2001(4) 阅读文章高云虹.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产业集群.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10) 阅读文章顾朝林,王恩儒,石爱华.“新经济地理学”与“地理经济学”.地理科学,2002(2) 阅读文章焦连成,陈才.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困境与对策刍议.地理科学,2007(10) 阅读文章李国平,日本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研究动态及其借鉴.世界地理研究,2006(9) 阅读文章李小建,苗长虹.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地理学报,2004(10) 阅读文章李小建.经济地理学中的企业网络研究.经济地理,2002,22(5):516—520 阅读文章李小建.国际背景与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2004(1) 阅读文章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近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分析.经济地理,2002(2) 阅读文章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尺度问题.经济地理,2005(7) 阅读文章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公司访谈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实例.经济地理,1999(6) 阅读文章梁进社.经济地理学的九大原理.地理研究,2008(1) 阅读文章刘春生.全球生产网络下的国际分工格局.软件工程师,2007(1) 阅读文章刘卫东,陆大道.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 阅读文章刘志高.尹贻梅.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关系的历史考察.经济地理,2006(5) 阅读文章陆大道.西方“主流经济地理学”发展基本议题演变的评述.地理科学进展,2005(3) 阅读文章马润朝.人文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地理学报,1999(4) 阅读文章苗长虹,崔立华.产业集聚:地理学和经济学主流观点的对比[J].人文地理,2003(3) 阅读文章苗长虹,樊杰,张文忠.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经济地理,2002(6) 阅读文章苗长虹,王兵.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经济地理,2003(9) 阅读文章苗长虹,魏也华.技术学习与创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人文地理,2007(5) 阅读文章苗长虹.“产业区”研究的主要学派与整合框架:学习型产业区的理论建构.人文地理,2006(6) 阅读文章苗长虹.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人文地理,2004(4) 阅读文章苗长虹.欧美经济地理学的三个发展方向.地理科学,2007(10) 阅读文章庞效民.90年代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文化研究趋向评述.经济地理,2000(3) 阅读文章杨国安,甘国辉.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述要.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 阅读文章姚士谋,管驰明,范宇.经济地理学新的思维范畴.地理科学进展,2001(8) 阅读文章张彤玉,丁国杰.经济全球化的各种理论争论及其评价.当代经济研究,2005(1) 阅读文章张谊浩,陈柳钦.当代西方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综述及其反思.山东经济,2005(1) 阅读文章2. 新产业区与技术创新研究常跟应.我国中小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途径的实证研究--基于兰州中小企业的调查.人文地理,2007(5) 阅读文章高云虹.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产业集群.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5) 阅读文章贺灿飞,刘扬.产业地理集中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6(2) 阅读文章贺灿飞,魏后凯.信息成本、集聚经济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中国工业经济,2001(9) 阅读文章孔翔,曾刚.全球技术空间体系及我国的对策初探.人文地理,2003(5) 阅读文章刘笑明,李同升.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国际经验及国内趋势.经济地理,2006(6) 阅读文章宋周莺,刘卫东,刘毅.产业集群研究进展探讨.经济地理,2007(2) 阅读文章童昕,王缉慈.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地创新网络.中国软科学,2000(9) 阅读文章汪涛,Ingo Liefner,曾刚.西方集群和集群政策的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人文地理,2006(5) 阅读文章王缉慈.创新及其相关概念的跟踪观察--反朴归真、认识进化和前沿发现.中国软科学,2002(12) 阅读文章王缉慈.简评关于新产业区的国际学术讨论.地理科学进展,1998(3) 阅读文章王辑慈.关于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的几点建议.经济经纬,2004(2) 阅读文章王旺兴,李艳.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流动与创新机制.科技与管理,2003(3) 阅读文章王子龙,谭清美.区域创新网络知识溢出效应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4(5) 阅读文章魏守华.产业群的动态研究以及实证分析.世界地理研究,2002(3) 阅读文章曾刚.技术扩散与区域经济发展.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3) 阅读文章曾刚,孔翔.我国知识经济发展对策初探.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 阅读文章曾刚,李英戈,樊杰.京沪区域创新系统比较研究.城市规划,2006(3) 阅读文章曾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机制初探.现代城市研究,1998(4) 阅读文章张华,梁进社.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7(2) 阅读文章张水清,杜德斌.上海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上海综合经济,2001(4) 阅读文章3. 经济地理与区位选择陈文福.西方现代区位理论述评.云南社会科学,2004(2) 阅读文章杜德斌.跨国R&D投资的宏观区位选择.世界地理研究,2001(2) 阅读文章韩增林,李晓娜.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区位影响因素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 阅读文章李炯光.古典区位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求索,2004(1) 阅读文章林兰,曾刚.技术扩散空间尺度与高新技术企业布局.科技管理研究,2006(7) 阅读文章缪磊磊,阎小培.知识经济对传统区位论的挑战.经济地理,2002(2) 阅读文章宁越敏.上海市区生产服务业及办公楼区位研究.城市规划,2000(8) 阅读文章宋家泰,顾朝林.论地理学现代区位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987(2) 阅读文章宋秀坤,王铮.上海城市内部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研究.地域研究与发,2001(4) 阅读文章涂妍,陈文福.古典区位论到新古典区位论:一个综述.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6) 阅读文章徐梅.当代西方区位选择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5) 阅读文章杨吾扬.区位论中的宏观和一般均衡分析.经济地理,1989(3) 阅读文章曾刚,林兰.不同空间尺度的技术扩散影响因子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 阅读文章曾刚,林兰.跨国公司技术溢出与溢出地技术区位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7(4) 阅读文章张水清,杜德斌.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与中国的对策,2001(3) 阅读文章张文忠,刘继生.关于区位论发展的探讨.人文地理,1992(3) 阅读文章张文忠,张军.经济学和地理学对区位论发展轨迹的影响.地理科学进展,1999(1) 阅读文章参考书目:1.Eric Sheppard and Trevor Barnes(EDS.),2000,A Companion to Economic Geography, Blackwell, Oxford2.Gordon Clark,Meric S.gertler and Maryann P.Felddman(eds.),2000,The Oxford Handbook of Economic Ge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3.Roger Lee ang jane Wikks(eds.),1997,Geographies of Economies, Arnold , New York4.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5.Richard Baldwin, Rikard Forslid, Philippe Martin, Gianmarco Ottaviano. 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6.krugman.the spatial economy7.Henderson .New Economic Geography8.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保罗.克鲁格曼著,张兆杰译.地理与贸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英)克拉克等主编,刘卫东等译.牛津经济地理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精品文档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精品文档
描述性经济地理知识的堆砌出现于中国、古希 腊、阿拉伯等古代文明国家,多地理志、游记 等 (3) 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3)以区域为基本框架,以经济地理为主要内 容
(4)开创地理科学所特有的工作方法和研究方 法
(二)商业地理研究 1.时间——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 2 .背景
(1)社会出现大分工
▲函数式:X=f(y1,y2……) ;其中X为产出, y1,y2为不同要素的投入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和数学家柯布以美国制 造工业的产出P,劳动量(雇用)L,信固定资 本量C得出
P=blk c1-k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b为技术 性因素,k为常数从实地调查中得出。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 影响
(三) 经济现象是人文现象之一
(1)经济活动是最基本的人文 活动之一
(2)人文科学为经地学提供各 种研究平台
(3)人文科学促进经地学研究 的发展
(4)经地学完善人文科学
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 中的应用
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1、实践的指导意义 2、理论上进一步完善经济学的理论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问题的研究 1、人口——数量大、增长快、分布不平衡等 2、资源——数量锐减、需求量增加、浪费严
2) 选择空间组合的理论(城镇体系建设、各种 经济区的规划、划分等)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一)区位条件
1.区位主体——占据区位的事物 2.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
有的属性或资质
▲注意:(1)不同的区位主体有不同的区位条 件
(2)区位条件——区位主体分布位置的条件;
(3)不同的时代区位主体也有不同的条件—— 动态观点。见P28
1.经济活动——凡是产生短、长期经济效益 的活动

经济地理试题集

经济地理试题集

经济地理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国内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当推和。

2.17世纪开始,欧洲地理学中的慢慢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3.初期区位理论研究偏重于的微观分析。

4.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及其与地理环境彼此关系的学科。

二选择题1.经济地理学那个学科名称是()提出的。

A.奇泽姆 B.斯特拉波 C.葛茨 D.罗蒙诺索夫 E. 瓦伦纽斯2.5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表现出对区域之间进展问题的关注,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

这些理论包括()。

A.默戴尔的“循环积存论” B.韦伯“工业区位论” C.皮鲁的增加极理论D.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 E.赫希曼的“极化-涓滴”理论3.以后经济地理学进展及其研究领域,在理论研究上应把握四个关系,别离是()。

A.人地关系 B.全世界与地址关系 C.区域公平与效率关系D.企业与区域关系 E.城市与区域关系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阻碍因素一填空题1.区位概念为某事物。

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进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

从那个意义上讲,区位是。

2.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

3.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的缘故。

4.现代经济活动主若是围绕而开展的,获取更多的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投资的要紧动机之一。

5.能够同外界产生便利联系的场所愈来愈成为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点,可否同外界产生便利的联系取决于该场所的。

二选择题1.区位主体已知,依照区位主体本身固有的特点动身,来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正确区位,是下面()研究的特点。

A.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 B.区位主体的最正确组合方式 C.区位主体的空间形态D.古典区位理论 E.现代区位理论2.阻碍经济活动区位的投入因子有()。

A.劳动力 B.运费 C.原材料 D.技术 E.土地3.能源作为产业活动的阻碍因素,体此刻()。

A.能源供给 B.公众对企业进展的态度 C.产业经营本钱 D.效率 E.环境阻碍4.供货和相关行业的进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阻碍要紧体此刻()。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精品文档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精品文档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1)经济现象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地理学重要的分支学科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1.二者研究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 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用途
中进行配置的科学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经济行为
经地学——研究资源拥有者、利用者、消 费者的空间经济行为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资本概念与类型: (1)概念:在经济学里,资本是指用来生产其它
商品和提供各种劳务的商品,是一种人为的投入。 (2)类型: 1)物质资本 ▲固定资本,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长期存
限制性
▲区位条件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大
规模移动的不可行性
四、区位论的分类
(1)广义与狭义 狭义:指个别工厂、事物最佳区位的规模理论
(经济学范畴) 广义:关于人类各种空间活动的区位及土地 利用的说明理论(人文地理学范畴) (2)微观与宏观
微观:个别对象或群组对象侧面的最佳区位理 论
宏观:多种对象集聚的空间类型
(三) 经济现象是人文现象之一
(1)经济活动是最基本的人文 活动之一
(2)人文科学为经地学提供各 种研究平台
(3)人文科学促进经地学研究 的发展
(4)经地学完善人文科学
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 中的应用
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1、实践的指导意义 2、理论上进一步完善经济学的理论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问题的研究 1、人口——数量大、增长快、分布不平衡等 2、资源——数量锐减、需求量增加、浪费严
▲供应商园:一般是指半成品,围绕某一组装厂 而形成的,为这一组装厂提供零部件供应的供应 商的空间集聚区,达到节约时间、高效快速的目 的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发展战略)演化经济学的综合第三种经济学体系的发展(贾根良)

(发展战略)演化经济学的综合第三种经济学体系的发展(贾根良)

演化经济学的综合:第三种经济学体系的发展12011年04月01日09:06:06 来源:光明日报【缘起】我国有相当多的学者运用仍属于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博弈论来理解演化经济学,还有相当多的学者把承继新古典经济学科学主义思维的复杂系统理论和实验经济学看作是演化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笔者对这种状况颇感担忧:担心它被新古典经济学体系所袭取,断送演化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远大前程。

【名词解释】演化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新领域,与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均衡分析相比,演化经济学注重对“变化”的研究,强调时间与历史在经济演化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制度变迁。

演化经济学就是要了解经济组织的内部结构,以便更好地了解技术进步以及行业和产品的变迁,理解创新发生的过程,更好地了解经济的演化过程。

马克思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前驱,此后广义的演化经济学(具有演化思想的经济学)源于凡勃伦,狭义的现代演化经济学源于熊彼特和西蒙。

熊彼特对创新过程的研究使演化经济学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西蒙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演化经济学借此概念批判新古典经济学,并将之视为自身理论框架的重要基点之一。

【一、困境】在我国,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专业基础2课,但实际上,我国的政治经济学讲授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演化经济学主体组成部分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诸流派并没有被纳入其中;而西方经济学讲授的只是新古典经济学体系,虽然演化经济学也属于西方经济学,但却无法被包含于其中。

在现行中国经济学教育体系下,除了极少数大学开设有演化经济学研究生课程外,绝大多数大学的经济学院对演化经济学几乎没有任何介绍,仍有相当多的经济学教授和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博士对演化经济学颇感陌生。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虽然演化经济学被介绍到中国已逾十年,出版了两套译丛,办有专业杂志《演化与创新经济学》,并召开了三届“中国演化经济学论坛”,但笔者在近几年却发现,有相当多的作者运用仍属于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博弈论来理解演化经济学,还有相当多的学者把承继新古典经济学科学主义思维的复杂系统理论和实验经济学看作是演化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
经济地理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与地理学
• 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
•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 的一般规律,而这种空间规律形成的关键因素就是经济规 律。因此掌握县官经济学知识对研究经济地理学具有重要 的意义。
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
•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 影响,要学好经济地理学,就应掌握相关自然科学的基础 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对自然条件的评价能力,术条件是经济活动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技术水 平的提高常引起经济区位的变化,例如全球计算机网络发 展,使第三四产业区位发生巨大变化。因此,经济地理学 研究者需要掌握好这些相关技术领域的知识,才能提高研 究水平。
学科前沿: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 获奖理由:将气候变化和技术革新因素融入宏观经济研究之中。
总结
•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该学科具有自然-社会经济-技 术相结合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5期2013年05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 IN GEOGRAPHYV ol.32,No.5May,2013收稿日期:2012-09;修订日期:2013-0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0AZD004);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基金项目(10YJA790001)。

作者简介:颜银根(1981-),男,江苏大丰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演化经济地理、区域与城市经济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等研究。

E-mail:yyg1981@通讯作者:安虎森(1952-),男,朝鲜族,吉林安图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

E-mail:husen@788-796页1经济学与地理学的对话长期以来,经济学和地理学并没有太多的互动。

经济学教科书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生产和消费活动都发生在针尖上,没有任何空间维度;土地或者距离在主流经济学中很少被涉及到;空间及其主要组成要素在很大程度上,要么被等同看待,要么被忽略(Combes et al,2008)。

而在经济学家看来,地理学家的分析和评论缺乏严谨的定量分析,只是一些描述性的概念(Jovanovic,2009)。

作为两大独立的阵营,经济学和地理学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

经济学和地理学之所以没有共同的语言,是因为两者相互融合并不容易。

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中缺乏空间维度,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想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中,只是他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具。

V on Thunen(1826)在研究工业经济时期农作物的区位时,尝试性的将空间纳入到经济学中。

然而,这一研究并没有引起主流经济学家们的足够重视,直至Alonso(1964)将之发展并形成了城市经济学。

但是,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过窄,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或区域的经济活动时就好像城市或区域是“漂浮的岛屿”,没有考虑城市或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Fujita et al,2005)。

Hotelling(1929)的空间竞争模型是经济学中融入空间的另一尝试,然而与他同时代的经济学们只是将之看作是解释市场失灵的双寡头垄断(Combes et al,2008)。

这两次尝试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与新古典经济理论无法放弃传统的规模报酬不变范式有着直接的关联。

如果经济活动规模报酬不变,那么任意细小的生产单元都将相似,自给自足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流。

商品无需流动,经济也不会出现集聚。

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能够解释活动的空间集聚,但经济学中一般均衡框架下探讨这些问题并不容易,直到Dixit 等(1977)为此提供了合理的工具。

Krugman(1991)借助Samuelson(1952)的“冰山贸易成本”将空间因素融入到经济学中,由此构建了经济学和地理学的桥梁。

然而在地理学者看来,演化经济地理:经济学与地理学之间的第二座桥梁颜银根1,安虎森2(1.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开封475001;2.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摘要:经济学和地理学长期以来互动并不明显。

文中首先对经济学与地理学忽视以及可能的合作进行了分析。

如果说新经济地理学构筑了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第一座桥梁,那么演化经济地理学则构筑了经济学和地理学之间的第二座桥梁。

随着演化经济学的逐渐成熟,以演化经济学为基础的演化经济地理这一新兴学科逐步发展起来。

文中对演化经济地理的形成、优势以及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

演化经济地理继承了演化经济学中的时间和历史的因素,将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加以融合。

演化经济地理在微观、中观以及宏观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演化经济地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一些重要的启示:①产业的动态化认为产业梯度转移并不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②关系网络指出户籍制度放开的必要性与无效的可能;③多样性则认为单一产业发展战略具有风险性;④再演化的政策则指出政策需要具有“连贯性”。

关键词:演化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产业动态化;多样性;再演化doi:10.11820/dlkxjz.2013.05.01032卷5期颜银根等:演化经济地理:经济学与地理学之间的第二座桥梁Krugman的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NEG)并不属于地理学范畴,甚至认为Krugman 对地理学完全不理解(Martin,1999)①。

其实,地理学家们对新经济地理存在质疑并不奇怪,经济学家更加喜欢采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而地理学家则在20世纪60年代计量革命之后彻底放弃了数学,转向马克思地理和模糊方法。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新经济地理学将空间甚至经济地理纳入到主流经济学中,才使其引起了主流经济学的重视。

如果说新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学和地理学成功融合的产物,那么《经济地理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JEG)则为经济学和地理学的融合提供了一个高水平对话的平台。

JEG创刊于2001年,在10年的时间内该期刊已经成为经济学类影响因子第5和地理学类影响因子第1的国际重点刊物。

为了研究经济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融合问题,Brakman 等(2011)做了一项有意思的研究。

他们根据JEG近10年内刊载文章以及顶尖的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文章被另一学科学者交叉引用的情况来看经济学和地理学的融合。

研究发现,尽管相互忽视仍然存在,但是从被研究的期刊和学者两个角度来看,这种“相互忽视”正在逐步减弱。

正如Storper(2011)和Rodríguez-Pose(2011)所言,经济学家们和地理学家们需要相互学习。

经济学家更加擅长于正式的数学分析,而地理学家则更加偏好于案例分析等方法(Brakman et al,2011)。

虽然Martin(1999)、Sheppard(2000)、Overman(2004)都为两者共同发展提出了建议,但经济学和地理学的融合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关于经济学和地理学未来可以在哪些方面逐步展开合作,Ro-dríguez-Pose(2011)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经济学和地理学可以在方法论、研究议题以及政策方面展开合作。

首先,如前所述,经济学家更加偏好于规范的理论建模,而地理学家则更加喜欢经验和案例的研究。

传统经济地理学的案例研究非常具体而全面,但是案例的特殊性使其难以得到一般化的结论(潘峰华等,2010)。

在两者都存在各自局限性的情况下,微观数据的增加,为经济学家们研究异质性的偏好、劳动力迁移以及厂商的生产技术提供了契机,同时也融入了地理学家们感兴趣的地理外部性和时间维度。

其次,经济学和地理学可以就知识和信息在地理距离上的传播方面展开合作,在这一方面地理学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对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经济学和地理学仍需合作。

尽管Duranton等(2006)对此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地理学家也许对路径依赖和区位锁定的研究更深于经济学家,但地理学家对于路径依赖为何会出现以及为何会出现在特定的地区解释仍然不够(Martin et al,2006)。

最后,也许经济学和地理学最能合作的地方在于政策方面。

从政策角度来看,经济学缺乏空间维度的政策显然是盲目的,而地理学以地区为基础的政策是难以执行的。

正如Gar-retsen等(2011)所指出的,现在经济学和地理学应该重新作出新的规划了。

2演化经济思想与演化经济地理如果说新经济地理构架了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第一座桥梁,那么演化经济地理(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EEG)则是又一座桥梁。

与新经济地理相比,演化经济地理学并不是那么夺人眼球,毕竟演化经济学并不属于主流经济学。

当然,演化经济地理的发展似乎也没有引起那么多的争议,至少多数经济地理学家们可以接受它。

总体而言,新经济地理属于在经济学基础上建立的经济地理,而演化经济地理则属于在地理学基础上建立的经济地理,因此更加容易被地理学界接纳。

更重要的是,演化经济地理的假设更加“真实”,对现实问题也更具解释力。

当然,演化经济地理并不会轻易的被经济地理学界所接纳,甚至于目前仍有很多学者对演化经济地理持批评态度,其中以制度经济地理学派最为明显。

制度经济地理和演化经济地理的争端不断,当然这也促进了演化经济地理的快速发展。

在2007年第5期《经济地理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和2009年第2期《经济地理》(Economic Geography)两期演化经济地理专刊中,MacKinnon 等(2009)作为制度经济地理学派的代表对演化经济地理提出了批判,而Frenken等(2007)、Boschma等(2009)以及Essletzbichler等(2007,2009)演化经济地①“新经济地理学”有两个不同理解:一是经济学中以Krugman(1991)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二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地理在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的“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ies)。

在本文的研究中如无特殊说明,是指经济学中的“新经济地理学”。

789地理科学进展32卷5期理学派的人物对此进行了反驳,双方展开激烈的争辩。

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地理出现了“转向”(turn)的潮流,包括文化转向、制度转向、关系转向,这些转向为“演化转向(Evolutionary turn)”提供了铺垫(Boschma et al,2007)。

Martin等(2006)指出,经济地理的“演化转向”表现在两方面:①经济地理中大量使用演化经济学中的比喻、概念以及术语,比如“学习(learning)”、“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选择(selection)”以及“创新(novelty)”;②演化经济学的一些新近发展的内容如何在经济地理学中加强应用,从而建立起新的演化经济地理的理论和实证,如Boschma等(1999)。

演化是一个发展、自我改造、震荡后自我组织的过程,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会有序继承事件。

这样的一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就犹如历史的CD或者卡片,仅仅只会播放一次(Jovanovic,2009)。

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演化经济学主张不确定性、非线性、偶然性以及不可逆性,并且放弃了最优化。

如果说新经济地理中使用了“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那么演化经济学则使用了“发展的眼光”的哲学思想。

演化经济学中注重历史和时间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历史等因素在主流经济学中很少得到关注(Hodgson,1993)。

演化思想真正融入到现代经济学中并引起足够重视,应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算起。

确切地说,演化经济思想在这一时期有3个方面得到发展:①新熊彼特学派以技术变化、创新和知识为主要对象的研究,以Hodgson(1993)等为代表;②对路径依赖的研究,以David(1985)等为代表;③对企业自组织的研究,以Nelson等(1982)为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