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仓煤矿煤田地质煤岩特征论文

合集下载

煤田地质与勘探

煤田地质与勘探

煤田地质与勘探煤田地质与勘探煤田地质与勘探是研究煤炭资源形成、分布、储量及勘探开发的学科,对于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煤炭资源的形成、煤田地质特征、煤田勘探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煤炭资源的形成煤是一种有机质的聚集物,主要由植物残体经过生物、化学、物理作用而形成的。

而形成煤炭资源的过程主要分为植物生长、植物死亡、植物埋藏和煤炭化四个阶段。

植物生长阶段是煤炭形成的基础,需要适宜的气候、水文条件、养分和光照等要素。

植物死亡后,植物残体在湿地、水域和沉积物中逐渐沉积,与沉积物混合形成厚层。

接下来是植物埋藏阶段,植物残体经过压实作用,它们的水分和气体逐渐排出,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有机质。

而在煤炭化阶段,有机质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经过化学作用,逐渐向煤炭转化。

二、煤田地质特征煤田地质特征是指一定区域内煤田地层的地质构造、地球物理特征、生物群等煤田区域特有的地质现象。

了解煤田地质特征对于煤炭资源的寻找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煤田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煤层分布、煤层接触关系、煤层赋存特征、煤岩组合特征和煤层顶板、底板等。

煤层分布指的是煤层在煤田地区的分布规律,不同煤层的分布受到地质构造、古地理、古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而煤层接触关系则是指不同煤层之间的接触情况,有的煤层是紧密连接的,而有的煤层则存在不完整的接触。

煤层赋存特征是指煤在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条件下的赋存形式和状态,分为似系接触煤、节理、断裂等。

煤岩组合特征是指煤层与其伴生岩石的联系,对于煤采矿起到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伴生岩石有泥岩、砂岩等。

煤层顶板和底板则是煤层上下的非煤层,对于煤矿的支护和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三、煤田勘探方法煤田勘探是通过各种方法确定煤炭资源分布、厚度、质量、储量等的过程。

常用的煤田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等。

地质调查是煤田勘探的基础,通过对地质地貌、地层、煤层赋存情况等进行调查,掌握煤炭资源的基本情况。

地球物理探测则是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如地震勘探、电法勘探、重力勘探等,通过测量数据分析,推断煤炭资源的赋存情况。

煤炭资源的地质特征与储量评估

煤炭资源的地质特征与储量评估

煤炭资源的地质特征与储量评估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煤炭资源的地质特征和储量评估却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从煤炭的形成、分布、地质特征以及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煤炭的形成过程。

煤炭是由古代植物在地壳演化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生物、物理和化学作用形成的。

它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植物生长环境、湿地沉积条件、适宜的埋藏环境等。

在地质历史长河中,煤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几亿年前的古生代时期,而且煤炭资源的分布也与地质构造、沉积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次,煤炭资源的地质特征对于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煤层的厚度、倾角、煤质特征等。

煤层的厚度是评估煤炭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情况下,煤层越厚,储量越大。

而煤层的倾角则对采矿方式和效率产生影响,倾角越大,采矿难度越大。

此外,煤炭的煤质特征也对其利用价值产生重要影响,煤质好的煤炭具有更高的热值、较低的灰分和硫分等特点,更适合用于发电、冶金等行业。

然而,煤炭储量评估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

煤炭储量评估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煤层的面积、厚度、含煤率、采矿损失等。

其中,含煤率是评估煤炭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它表示单位面积或体积中含有煤炭的比例。

采矿损失则是指在采矿过程中由于采矿技术、工艺等因素导致的煤炭资源的损失。

储量评估的结果对于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影响到煤炭产业的发展,也关系到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准确评估煤炭储量,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地质勘探是评估煤炭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质勘探通过采集地质样品、开展地质测量、地球物理勘探等工作,获取煤炭资源的地质信息,进而推断煤炭储量。

此外,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为煤炭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煤炭储量评估更加准确、科学。

然而,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煤矿矿井地质及煤层质量分析

煤矿矿井地质及煤层质量分析

煤矿矿井地质及煤层质量分析为了满足煤矿矿井工作的要求,进行矿井地质及煤层质量环节的分析是必要的。

文章就煤矿矿井的地质特点进行分析,进行煤矿整体开采模式的分析,保证其整体性运作,从而满足现阶段煤矿企业的工作要求。

这需要进行矿井区域地质状况的分析,针对矿区的含煤状况,进行沉积环境、煤系特征等的分析,从而切实提升煤矿矿井的地质工作效率,满足现阶段工作的要求。

标签:矿井;地质特征;分析前言在现阶段煤矿矿井工作中,影响其煤层质量的因素诸多,为了满足日常工作的要求,必须要进行煤矿矿井工作方案的分析,针对矿井的地质状况,做好煤层质量的控制工作,从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升煤矿企业的工作效益。

1 关于煤矿矿井地质状况的分析(1)为了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运转,必须要进行矿井地质特征的分析,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进行煤矿实例的结合,落实好矿井的普查工作,针对矿区的地质构造状况、含煤地层的分布状况、矿井形态状况进行分析,做好煤层不同指标的细化工作,实现对煤矿整体运作环境的综合性评价,实现煤矿企业的发展潜力的全面性分析。

某煤矿位于某市区的东北方向,距离市区大概有40公里,该煤矿位于矿区的深部区域,它的整体面积在9.2平方千米。

在煤矿的地质分析过程中,需要进行地质条件的整体特点分析,做好煤矿的地质构造状况、煤质指标状况、含煤层数等的分析,针对这些因素做好综合性的分析工作。

通过对相关的煤层地质信息的分析,可以得知其主要分布于三叠系组,具备海陆交界的沉积状况,其以海陆为主。

在三叠系组的分布过程中,形成了山前平原型地理环境,形成了一系列的含煤地质状况。

(2)在煤矿地质构造的分析过程中,北部区域属于隐伏区域。

在其地质构造形态中,二叠系主要包括泥岩、砂岩等,它的下伏地层岩性主要变现为灰岩。

在三叠系的地质构造过程中,它的碎屑层出现了红层状况,它的下伏地层主要是茅口组灰岩形态。

在该区域的地质整体构造状况中,可以发现它含有一系列的钻孔揭露状况。

2021年煤田地质勘查论文

2021年煤田地质勘查论文

2021年煤田地质勘查论文1工作现状分析(1)矿井防治水工作发展良好。

由于煤矿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物质,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延伸,煤矿行业正向着事业性行业发展,但是由于过渡开采,无节制无计划的索取,大部分的浅层煤矿资源均以枯竭,为了保证工业生产能够顺利推进,很多煤矿已经开始乡下开采更深层次的煤矿资源。

深部开采工作不但要求更加高超的开采技术,还改变了地下环境,其中防治水工作是深层煤矿资源开采的重点,通过有效的防治水工作能够延长矿井寿命。

因此在防治水工作上各部门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此减少能源开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煤矿开采区的环境问题得到了重视。

长期不合理的开采,影响了煤田开采区域的环境,尤其是当地居民的生活。

现代社会是以节约以及环保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的,现代资源开发应当是以友好性开发作为基础的,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在煤田开采区环保工作中,国家加大了投入,并针对不同的环境状况提出了不同的环保工作计划,从而保证环境经济共同发展、协调可持续发展。

2煤田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1)水资源缺乏影响经济发展。

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相对煤炭资源较少,相反,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

据统计,我国北方占有90%以上的煤炭资源,但是只有30%的水资源,而在陕、晋、宁等煤炭储量丰富的地区,水资源占有量少于10%。

很多煤炭生产地用水都需要依靠水利工程或者小流域水资源,当地的实际用水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改革开放后,我国煤矿地区的水文地质研究工作发展受到了限制。

水资源的缺乏不但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更会阻碍煤矿行业的发展。

(2)水害事故不断。

我国的煤田行业发展迅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前由于对煤矿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因此各地都大量进行煤炭资源的开发。

但是我国北方煤田地区大部分都含有含水层,而浅层煤矿开采完全后,很多煤矿企业都开始向着深层煤矿资源着手开发。

但是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水害事故频发。

关于煤田地质构造的分析研究

关于煤田地质构造的分析研究

关于煤田地质构造的分析研究本文主要以贵州煤田地质构造为例,分析了煤田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如果勘察采用提出了建议和意见,进而保证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标签:煤田地质构造煤层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之一。

它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之一。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维持我国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

然而,煤田往往会出现地质构造复杂等情况,给煤炭资源的开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因此对煤田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煤炭资源分布较广,含煤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以上。

在全省9个煤田中,六盘水、织金、纳雍和黔北三大煤田煤炭资源约占已探明储量的86%。

1对煤田地质构造分析的重要意义1.1矿井区的地质结构不仅可以影响到煤炭的形态,同时对于煤炭的位态和体态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说矿区的地质结构特性是控制这三形态的主要制约因素。

1.2煤炭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采用时只有大致掌握该煤田勘探区的地质以及煤炭的储量等情况。

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更好的利用地质的规律进行勘探及开采的工作,才能有效的保证煤田地质的勘探及开采工作在科学合理的指导下顺利的进行。

1.3对于煤炭矿区的地质结构的研究工作将成为煤炭开采任务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同时也将成为当前煤炭开采工作中安全保障的重点内容。

1.4以地质为重点分析对象的基础下,利用科学性、方法性、规范性的手段对煤炭矿区的地质结构的演变规律,以及对其展开开采工作的复杂程度进行客观性的评价。

就能够有效的消除开采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确保开采的顺利开展。

2贵州煤田地质构造的主要特征2.1含煤地层特征。

下古生界含石煤地层分布于黔北、黔东北、黔东南等地,总厚26—313米,平均170米左右。

含石煤总厚10—20余米,发热量400—800卡/克,个别高达3000卡/克。

煤的地质特征及煤层气赋存规律分析

煤的地质特征及煤层气赋存规律分析

煤的地质特征及煤层气赋存规律分析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生活领域。

了解煤的地质特征以及煤层气的赋存规律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煤的成因、组成和特征入手,探讨煤层气的赋存规律。

煤的成因主要有植物残体的堆积和变质两个过程。

植物残体的堆积是煤形成的基础,而变质过程则使植物残体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煤的主要成分。

煤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其中有机质是煤的主要组成部分,占煤的大部分质量。

有机质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其中碳含量最高,通常超过50%。

无机质则主要由矿物质组成,如粘土矿物、石英等。

煤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煤的种类、煤的颜色和煤的结构。

根据煤的形成过程和煤的成分特点,可以将煤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等不同种类。

无烟煤含碳高、灰分低,是高品质的煤种,适用于发电和冶金等行业。

烟煤含碳较高、灰分较高,适用于炼焦和化工等行业。

褐煤含碳较低、水分较高,常用于发电和供热。

泥炭是最原始的煤种,含水分较高,燃烧性能较差。

煤的颜色可以反映煤的热演化程度,一般可分为黑色、褐色和灰色等。

煤的结构则指的是煤的组织结构,可分为块煤、层状煤和纤维煤等。

煤层气是煤中储存的天然气,是煤的重要伴生矿产资源。

煤层气的赋存规律与煤的地质特征密切相关。

首先,煤层气的赋存与煤的类型有关。

煤层气主要赋存于无烟煤和烟煤中,这是因为无烟煤和烟煤的孔隙度较高,有利于气体的储存和运移。

其次,煤层气的赋存与煤的热演化程度有关。

随着煤的热演化程度的增加,煤中的孔隙度逐渐减小,煤层气的赋存量也会减少。

此外,煤层气的赋存与煤的构造特征和构造应力有关。

在构造复杂的地区,煤层气的赋存量较高;而在构造简单的地区,煤层气的赋存量较低。

最后,煤层气的赋存与地下水的存在有关。

地下水的存在会对煤层气的赋存和运移产生影响,一方面可以促进煤层气的释放,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煤层气的丧失。

综上所述,煤的地质特征及煤层气的赋存规律是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

煤矿地质工程硕士论文全文

煤矿地质工程硕士论文全文

1 绪论1.1 课题的提出迄今为止,煤矿水害事故一直没有杜绝,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极为惨重,因此将水害事故列为煤矿五大灾害之一。

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矿井水害事故以多种形式频繁地发生着。

当时人们对水害的认识没有现在深入,许多事故经分析是存在思想重视不够,防治水经验不足等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在20世纪刚过去的20多年里,有250多个矿井被水淹没,死亡1700多人,经济损失高达350多亿人民币⑷。

可以说,在80年代中期,是我国煤矿水害最为严重的时期,当时在开滦、肥城、焦作等矿区连续发生了多期灾难性突水淹井事故。

随后,随着两期工业性试验研究和政府对防治水工区监管力度的加大,随着人们的重视程度的加大和科技手段的提高,煤矿水害事故得到遏制,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但是近年来煤矿突水事故又频繁地发生。

矿井突水事故从水源上来说,可分为地表水害事故,老空水害事故,松散层(冲积层)及砂岩含水层水害事故,灰岩岩溶水害事故等四类。

根据统计,水害事故尽管水源和途径(通道)各异,但灾害性的突水主要来源于导通的底板高压水和废弃关闭的小煤矿老空水或导通的地表水的溃入。

20世纪60年代前后,老空水害事故和地表水水害事故在事故总量中占的比例更大一些。

人们在记录事故时常常用到“透水”二字。

这个“透”字很形象地描绘了工作面或掘进头直接沟通了水体的事故原因⑻。

地表水和老空水是可以预见或探查的,所以随着认识的提高和思想的重视,“透水”事故减少了很多。

目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水源,主要是煤层底板灰岩岩溶水。

中国的地质时代里有8个聚煤期⑵,其中以Ⅰ.晚石炭早二叠世;Ⅱ.晚二叠世;Ⅲ. 早侏罗中侏罗世;Ⅳ.晚侏罗早白垩世这四个聚煤期的聚煤作用最强。

中国已开发的大小煤田近200个,其中属晚石炭早二叠的最多,约占38%,通称华北型煤田;属于晚二叠的占30%,通称华南型煤田。

华南型煤田主要开采晚二叠世龙潭组煤,主要受底板茅口组灰岩岩溶水威胁,大型突水来源于底板(茅灰)突水,少数矿也同时受顶板长兴灰岩水威胁,但相对比较少。

浅谈煤炭勘测技术与煤系地层岩石性质

浅谈煤炭勘测技术与煤系地层岩石性质

浅谈煤炭勘测技术与煤系地层岩石性质【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国内煤炭需求量将逐步增长,煤炭出口量将大幅攀升,需要优质环保型资源,需要进行煤炭资源经济评价和资源资产化管理,需要开展煤矿区生态环境和环境地质评价,需要高集成度、高有序度数字化的资源信息。

煤田地质勘探就是在开发煤炭资源前,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了解煤层的具体情况,为开采设计、矿井建设和生产提供依据。

本文主要通过从勘测技术入手,然后分析煤系地层岩石的性质,从而更深入了解地质勘测。

【关键词】勘测钻探煤炭地层岩石性质引言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是能源安全的基石。

煤炭地质勘查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贯穿于煤炭工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它既担负着为煤炭工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重任,又担负为煤炭开发、利用、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地质服务的责任。

煤炭地质发展必须依靠煤炭地质科技,建立新型煤炭地质勘查体系,推进煤炭地质科技创新,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1、煤系地层岩石性质1.1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结构可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

碎屑结构的特点是岩石可分为碎屑和胶结物两部分。

碎屑颗粒大于0.01mm,按颗粒直径大小可分为:砾状结构颗粒直径大于2mm,砂状结构颗粒直径在2至0.1mm,粉砂结构颗粒直径在0.1至0.01mm之间。

泥质结构多为粘土矿物,颗粒直径小于0.01mm。

化学结构是通过化学溶液沉淀结晶而成,如大部分石灰岩是由许多方解石晶体组成。

生物结构是由生物遗体或碎片组成。

1.2沉积岩的原生构造沉积岩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是具有原生层状构造。

包括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

(1)层理构造:两层面之间更微细的成层现象称层理构造,是岩石性质在垂直原始沉积层面的方向上,由于矿物成份、颜色、结构等特征发生突变或渐变而显现出来。

沉积岩的层理类型主要有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及交错层理(也称斜层理)等。

(2)层面构造:在岩层面,由于沉积物沉积时,表面遭受到流水、风、生物活动及阳光曝晒等作用所留下的痕迹称层面构造。

浅谈煤矿地质构造特征

浅谈煤矿地质构造特征

浅谈煤矿地质构造特征煤矿地质构造特征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煤矿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1. 煤层的形成与构造特征煤是由植物遗体经过长期压缩、干燥、变质形成的,因此,煤矿地质构造特征首先与煤层的形成和演化有关。

一般来说,煤层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有机物的积累和保存,而构造运动则对煤层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煤层的形成过程中的构造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运动是煤层形成和演化的基本条件,也是煤炭资源形成的重要因素。

大地构造运动可以导致煤层的隆起、沉降、变形等过程,进而影响煤层的形态、厚度、质量等特征。

例如,地壳的抬升和降沉可以导致煤层的调整和变形,形成煤层的诸多特征;同时,构造运动还会导致煤层的层序变化和断裂改变,进而影响到煤层的区域性分布和资源的利用。

(2)煤层的倾角和褶皱特征在地质构造中,煤层的倾角和褶皱特征是煤炭资源形成与保存的重要因素。

煤层倾角的大小和方向会直接影响煤层的分布、厚度和矿体形态;而褶皱则会导致煤层的水平方向变化和断裂的形成,影响煤层的连通性和局部质量。

因此,煤层的倾角和褶皱特征是影响煤炭资源的开发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3)煤储层的孔隙和渗透特征煤储层的孔隙和渗透特征是影响煤炭资源保存和利用的重要因素。

由于煤是一种有机质的高分子复合物,其孔隙和渗透特征较为特殊。

煤储层内部可能存在各种类型的孔隙系统,例如微孔、中孔、大孔等。

这些孔隙的大小、数量和分布特征会影响煤储层的渗透性和储存量。

2. 煤矿区构造特征的研究方法对于煤矿区构造特征的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并将其应用于地质勘探和资源评价中。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1)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两种方法。

物理勘探方法包括地震、电磁、重力、磁法等多种方法,通过测量不同物理参数的变化来获取煤炭资源的地质构造特征。

浅谈煤矿地质构造特征

浅谈煤矿地质构造特征

浅谈煤矿地质构造特征
煤炭作为能源的重要来源,其开采涉及煤矿地质构造特征的研究。

煤矿地质构造特征
是指在煤炭地质形成过程中,岩石、煤层、构造的形态、体积、空间位置等方面的特点。

煤炭地质构造特征对煤炭资源储量、品质、矿业技术、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
煤矿地质构造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地层主要由煤层和夹层构成,而夹层则主要分布在煤层上下两侧。

夹层的类型和
组合形式对煤层的质量和厚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例如,在煤层上方夹有一定程度的泥岩,
则其厚度和物理力学性质会受到影响。

除夹层外,构造对煤层的分布也有着重要影响。

地震断层、板块构造、褶皱、滑动面
等构造对煤层的展布和变形都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煤层的倾角和走向也与构造密切相关。

在研究煤层走向时,需要分析煤层和构造走向之间的关系,以便合理布置开采的方向。

此外,在煤炭地质形成过程中,地下水和煤层孔隙水也会对煤炭地质构造特征产生影响。

在煤层深部,地下水会对煤层造成一定的压力,形成胀压和水力地压。

这些压力会改
变煤层的物理性质,例如煤层的膨胀系数、强度和韧性都会随着地下水压力变化而变化。

总之,对煤矿地质构造特征的研究对于煤矿的钻探、勘探、开采、安全等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

在实践中,需要从煤炭地质构造特征的角度出发,加强煤矿地质勘查和开采中对
煤炭地层的研究,为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浅谈煤矿地质构造特征

浅谈煤矿地质构造特征

浅谈煤矿地质构造特征煤矿地质构造特征指的是煤层地质构造特征,即煤矿地质矿体中有关地质构造的特征。

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壳中各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各种构造性形态。

煤矿地质构造特征直接影响着煤层的分布、储量、赋存状态和煤层气的分布。

煤矿地质构造特征对于煤矿的勘探、开采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浅谈煤矿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抗压性较好煤层是一种具有收敛性和延展性的岩石,其含水率较高,抗压性较好,不易发生破碎和破裂。

煤层有一定稳定性,不易受外界地质构造力量的破坏。

这种地质构造特征使得煤矿在开采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持其稳定性,避免矿压、顶板塌落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煤层赋存形态多样煤矿地质构造的特征之一是煤层的赋存形态多样,煤层可以以块状、脉状、层状、褶皱状等形式存在。

地下煤层的赋存形态对于煤矿的采取方式和开采难度具有重要影响。

在煤矿勘探和选矿的过程中,需要对煤层的赋存形态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开采方式和方案。

三、煤层构造变化较大煤矿地质构造特征中,煤层的构造变化较大,地层断裂、褶皱、滑坡等现象频繁出现。

这些构造变化对于煤矿的地质勘探和开采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煤矿的地质灾害风险。

煤矿勘探、开采和安全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煤层构造变化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安全防范措施。

四、地质应力较大煤矿地质构造特征中,地质应力较大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地下煤层由于受到地壳运动和地球重力等外部力量的作用,往往处于高应力状态。

这种高应力状态对于煤矿的安全开采带来了挑战,需要在开采过程中加强对地质应力的监测和控制,以避免因地质应力过大导致的矿灾事故的发生。

五、煤层气分布受地质构造影响较大煤矿地质构造特征对煤层气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煤层气是煤层中的一种气体资源,其分布状况直接影响着煤矿的气体防治和瓦斯抽采工作。

煤矿地质构造特征对煤层气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煤层地质构造特征对于煤层气的寻找和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煤的地质特征及其对采矿工程的影响分析

煤的地质特征及其对采矿工程的影响分析

煤的地质特征及其对采矿工程的影响分析煤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煤的地质特征对于采矿工程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从煤的形成过程、煤的种类以及煤的物理特性等方面,探讨煤的地质特征对采矿工程的影响。

首先,煤的形成过程决定了其地质特征。

煤是在地质历史漫长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来源于古代湖泊、河流和海洋中的植物残体。

这些植物在经过压实、腐烂和氧化等作用后,逐渐转化为煤。

由于不同地质时期的环境条件和植物群落的差异,形成的煤的种类也各不相同。

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和组成特征,可以将煤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等几种主要类型。

这些不同类型的煤在采矿工程中的开采难度、利用价值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次,煤的地质特征对采矿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煤的赋存形式。

煤可以以煤层、煤柱、煤岩和煤矸石等形式存在于地下。

煤层是最常见的煤赋存形式,它通常以层状分布,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延伸面积。

煤柱是指煤层之间的夹层岩石所隔开的煤体,它对于采矿工程的开采方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煤岩是指煤与岩石混合形成的复杂地层,其赋存形式复杂多样,开采难度相对较大。

煤矸石是指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它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煤的物理特性也对采矿工程的影响非常显著。

煤的物理特性包括煤的密度、孔隙度、含水率以及热值等方面。

煤的密度和孔隙度决定了煤的采矿方式和采矿效果。

一般来说,煤的密度较低、孔隙度较高的煤岩易于采矿,而密度较高、孔隙度较低的煤岩则难以采矿。

煤的含水率是指煤中所含的水分含量,它对于煤的燃烧效果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煤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煤所释放的热量,它是评价煤炭质量和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

最后,煤的地质特征还对采矿工程的环境影响产生重要影响。

煤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尘、瓦斯和废水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煤矸石的堆放和煤矿废弃物的处理也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煤田地质

煤田地质

煤田地质研究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成煤期多,储量大,分布广,煤种齐全,开发条件较好。

各省区按煤炭资源总储量排序依次为: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贵州、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区,均拥有全国资源总量的2%以上。

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3省区约占70%。

关键词:聚煤期;煤层;区域构造Coal field geological research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coal resources in the world,Coal forming period,large reserves,wide distribution,coal is complete,the good development condition.The provinces,in total reserves of coal resources by the order in xinjiang, Inner Mongolia,shanxi,shaanxi,ningxia,gansu,guizhou,hebei,henan,shandong and other provinces and regions,which owns more than2%of the total resourc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Among them,xinjiang,Inner Mongolia,shanxi three provinces account for about70%.Key words:Coal accumulating period;Coal seam;Regional tectonic(一)含煤地层与煤层我国地史上的聚煤期有十四个,其中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和第三纪为主要聚煤期。

浅谈煤炭勘察技术与煤系地层岩石性质特征

浅谈煤炭勘察技术与煤系地层岩石性质特征

浅谈煤炭勘察技术与煤系地层岩石性质特征本文就针对我国煤炭开采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论述目前在煤炭开采中常用的几种煤炭勘察技术,再结合科学、先进、合理的理念分析我国煤系地层岩石性质特征,以供相关的煤炭勘察、开采人员参考所用。

标签:煤炭勘察技术;煤系地层;岩石性质前言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之一,为保证煤炭企业发展,各种先进性勘察技术的应用也就成了必然的趋势。

我国煤炭资源资源分布广泛而不均衡,成煤周期长、成煤期多,聚煤盆地构造类型多样,构造复杂程度不一,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程度不一。

地形条件多样化,物性条件差异显著。

因此,必须采用不同的勘查方法,选择不同的勘查手段,进行地质综合研究,才能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

因此,建立科学、先进的煤系地层岩石性质征勘查体系,并采用具有新型理念的煤炭勘察技术,也成为了当前在煤炭开采行业中所面临的重点。

1 常用的煤炭勘察技术分析从我国煤炭开采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煤炭勘察技术的整体水平还是处于国际先进地位的,而在实际的煤炭勘察开采中,较常应用的勘察技术主要包括有重磁电及地质雷达勘察技术、高分辨地震勘察技术、遥感勘察技术以及测进勘察技术四种。

1.1 重磁电及地质雷达勘察技术重磁电及地质雷达勘察技术包含有多种,目前在煤炭地质勘察中较常见的主要有:高精度重力勘察法、瞬变电磁勘察法、直流电勘察法、高精度勘察法、频率域电磁勘察法以及地质雷达勘察法等等。

通过重磁电及地质雷达勘察技术的应用,可以较为准确、快速地探测出褶曲、断裂、沉积盆地以及陷落柱等地质构造的情况,并对含水裂隙带、地下河、岩溶发育带等隐伏地质体或地质构造进行圈定。

此外,该勘察技术还可合理、充分地应用于对煤炭矿山采空区、空洞等异常体的勘查与判断当中。

1.2 高分辨地震勘察技术高分辨地震勘察技术主要是指利用高分辨二维地震、三维地震或是多波多分量地震等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断层落差进行分析判断,并对煤层分叉合并区进行圈定。

此外,高分辨地震勘察技术还体现在判断岩浆岩对可采煤层的影响范围、陷落柱的分布情况、以及对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带的划分等方面。

课题研究论文: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及特点分析

课题研究论文: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及特点分析

152823 地理地质论文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及特点分析1导言随着现今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素质水平的不断增高,对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高;环境意识也在不断增高;急切希望可以拥有更加优质、环保的资源,这就需要不断探讨提升关于煤炭资源管理的各种措施与技术方法。

煤田地质勘探其是种在进行煤炭资源开发前,利用各项技术措施以分析煤层埋藏的相关状况,为后续的煤炭资源开采设计、矿井建设以及生产奠定基础。

因而,研究当前国内的煤田地质勘探技术现状与特点,同时探讨技术的发展方向,及时提高应对措施,不断的创新勘探技术,让生产与建筑更为可靠,确保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2我国煤田地质勘探主要技术2.1地面地震勘探技术高分辨率的地面地震勘查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它主要使用二维地震以及三维地震方法来探测断层的落差,再进一步探测断层的变化,还能检测岩浆岩的影响。

因为岩浆岩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给以后的开采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为此,需要在事前进行合理分析,找出影响因素。

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广泛地应用到工作实践当中,为勘探环节提供了质量保障。

2.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被人们所熟知主要是因为其应用在航天工作中,随着这种技术的普及,其也应用到地质勘探工作中。

它主要是利用卫星的微波、红外以及可见光等对地面进行遥感测试,从而获得准确的地面信息,能够测量煤田的大小,评价煤田的发展前景。

如今,遥感技术的优势愈发明显,其具有检测效率高、检测速度快与检测准确性高的特点,能够提高勘探的效率,勘探的准确性显著提升。

2.3测井勘查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将多种物理参数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从而提高勘探的质量,该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煤田的储量,还能测量非煤系的地层,也能检测出这些地层的厚度与深度,从而准确掌握煤田的数据,为开采和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3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技术的主要特点3.1细节处理不到位我国的煤田地质勘探技术细节处理难以令人满意,存在着诸多不到位的问题,例如:在勘探过程中,水力压裂的结果比较差,为勘探工作制造了障碍;或者钻井冲液处理不当,对煤层带造成不良的影响;或者在完井之后,出现严重的坍塌问题,使得开采工作面临较大的障碍。

浅谈煤系地层岩石的性质

浅谈煤系地层岩石的性质

浅谈煤系地层岩石的性质摘要:由于各种岩石的破坏特性不同,因此沉积岩层中的工程结构物设计是很复杂的。

岩石的破坏不只是和原岩的变形有关。

沉积岩中含有层理面(通常本身含有接触面或其他剪切带)、断层、节理和其他不连续面。

这些都影响岩石,特别是较坚硬岩石的性质。

本文就这几点进行如下论述。

关键词:岩石断层节理解理虽然在煤系岩石中,剪切带是最重要的地质构造,但岩石还包含其他的构造。

这些构造会在很大程度上与煤矿地下结构物产生相互影响。

这些问题很难用一般的方法进行讨论。

但考虑它们之间的一些关系还是十分有用的。

在相对地未受干扰的煤系地层中,大多数断层是与垂直方向呈倾斜600~700的正断层。

这一部分是由于与煤系形成的沉积旋回有关的上翘曲和下翘曲造成的。

在发生侵蚀的地方,也可能出现与垂直方向成200~300的逆断层。

这两种类型的运动被地质学家分别命名为造陆运动和造山运动。

在英国煤系地层中,东部煤田一般未受扰动,而西部煤田特别是南威尔斯正处于海西尼(Hercynian)造山运动阶段。

在这两种情况下,断层和所有其他构造一般都遵循这一主要运动形式。

因此,在英国东部主要煤田中,构造是由后石炭二叠纪运动决定的。

该运动造成了由走向北东、北西向狭窄的断裂背斜所切割的大面积浅盆地。

断层的工程意义是变化的,在正断层情况下,存在水沿断层面流动的可能性。

根据沿断层运动的程度,被剪切的地层可从简单的分离变化到主要断层剪切带并生层内剪切带。

因为造成剪切的最大主应力方向是垂直的,所以也可能在一些正断层附近存在有高的垂直应力和低的水平应力,它将导致巷道的破坏。

在长壁工作面开采时,因为从最经济的角度出发,工作面总是布置成平行于断层方向,而回采巷道总是紧靠断层带,所以巷道的破坏将会加剧。

然而正断层最主要的在于它的存在和它对矿井系统的影响。

在采矿工程中逆断层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因为它们主要是由水平方向最大应力造成的。

按其性质和必须克服高的被动垂直应力,这一水平应力必须很大,其比值可以通过考虑在兰金被动条件下,当бh/бv=3,而ø=300时的破坏来说明,此时的岩石强度最低。

矿山地质专业毕业论文

矿山地质专业毕业论文

矿山地质专业毕业论文矿山地质专业毕业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煤炭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地质问题,分析了煤炭矿层与地质构造的关系,以及定量分析了煤炭资源的质量和储量问题。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了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地质问题,以及一些优化开采措施。

关键词:煤炭矿山、地质问题、资源质量、储量问题、优化开采煤炭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地质问题探讨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其开采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煤炭开采的不断深入,在开采过程中所遇到的地质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煤炭开采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煤炭矿层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是开采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煤炭层是地质变化过程中留下的重要产物,煤炭层的分布情况和厚度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非常大。

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地质构造对于煤炭层的采矿影响较大,一旦出现地质构造的异常情况,就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必须根据地质构造的特征,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确保煤炭开采的顺利进行。

煤炭资源的质量和储量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煤炭的质量一般是指煤的热值、灰分、挥发分和硫分等性质,这些性质影响着煤炭的利用价值和工业生产效率。

在煤炭开采中,除了要考虑煤的质量以外,还要注意煤的储量问题。

煤的储量是指在煤炭矿山内可挖掘的煤炭数量,不同的煤炭矿山其储量情况也有所不同。

在日常煤炭开采过程中,应该对煤的储量进行科学的估算,以便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为了解决煤炭开采过程中所遇到的地质问题,优化开采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在煤炭开采中,根据地质条件和煤层特征等因素,优化开采可以有效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在采煤过程中合理选择采煤机进行作业,可以有效降低采空区率,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

此外,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煤炭矿山环境的保护,减少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地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认真加以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仓煤矿煤田地质及煤岩特征的探讨
一、地质概况
原满仓煤矿位于黑岱沟露天矿区之内,与该区地层相近,黑岱沟露天矿为第四系黄土广泛复盖,地层出露不佳,矿区内地层由老至新。

阐述如下:
1.下奥陶统亮甲山组(o1l)。

为海相灰岩沉积,岩性为浅黄色、黄色薄层状结晶白云岩夹薄层泥质白云岩、钙质白云岩,顶部偶有薄层石英砂岩,中部夹竹叶状白云岩。

细晶白云岩呈中厚~薄层状,自形~半自形细晶结构,白云岩含量90%以上,常见氧化之褐铁矿小斑点,白云岩中普遍含黑色、棕黑色燧石结核及条带,燧石条带一般宽数厘米。

出露于黄河岸边焦稍沟、黑岱沟等较大沟谷口一带,由于产状平缓下界未露。

2.中石炭统太原组下部地层(c2t1)。

为一套浅海~过渡相细碎屑岩沉积,平行不正合于奥陶系灰岩之上。

下部为浅灰色、暗紫色铝土岩、铝土质粘土岩,块状构造及胶状构造,成分主要由高岭石、水铝石、水云母等矿物组成,三氧化二铝含量30%~50%,品位不高,构成铝土矿或高铝钒土矿层,相当于华北g层铝土矿,层厚0~6米,不稳定,常相变为砂泥岩,泥岩。

底部富含铁质结核,局部地段形成鸡窝状铁矿层。

中部以灰白色石英砂岩、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砂岩富含铁质坚硬致密。

上部为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粘土岩为主,夹透镜状灰岩、泥灰岩1~2层,泥灰岩黄褐色,隐晶质结核含泥质较高,富含生物碎屑及黄铁矿结核,有时相变为钙质
泥岩。

本组地层厚度、岩性在垂直及水平上变化均较大,厚7.78~31.71米,平均厚18.70米,出露于黄河沿岸及较大沟谷中。

3.上石炭统太原组上部地层(c2t2)。

为过渡相~陆相沉积,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含煤6层,为6上、6、8、9上、9、10号煤。

根据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岩组。

第一岩组:起于本组底部深灰色、灰白色细~粗粒石英砂岩(k1)底部含砾石、孔隙式胶结,交错层理发育,富含铁质坚硬致密,较稳定作为标志层与太原组下部分界与山西晋祠砂岩相当。

其上为灰黑色砂泥岩、泥岩极不稳定煤层10号煤无工业价值。

第二岩组:起于9号煤底板砂岩,止于8号煤顶板泥岩,9号煤底板砂岩为灰白色、深灰色细~粗粒石英砂岩含铁质,该层砂岩多不稳定,在本区中部常相变为泥岩、粘土岩,其上为灰黑色泥岩、砂泥岩及煤层夹透镜状砂岩,含煤3层为9、9上、8号煤。

9号煤层结构复杂是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为不稳定煤层有尖灭现象,常因上部夹干增大形成独立上分层9上号煤层,与9号煤层分叉合并频繁。

8号煤不稳定在本区局部可采。

第三岩组:起于6号煤底板砂岩,止于6上号煤层顶板粘土岩,6号煤底板砂岩为灰白色细~粗粒砂岩,不稳定,常相变为粉砂岩、砂泥岩。

6号煤巨厚且较稳定,是本区主要可采煤层。

结构十分复杂,在浅部风化现象较严重。

煤层顶部夹干较厚,形成独立上分层6上号煤与6号煤分叉合并。

6号煤顶板一般为灰白色粘土岩(n3),块状质硬,有时为软质粘土岩,不稳定,常常相变为泥岩砂泥岩。

4.下二叠统山西组(p1s)。

为陆相碎屑岩沉积,亦为本区主要
含煤地层,含1、3、5号煤层,据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岩组。

第一岩组:起于底部灰白色中粗粒长石质石英砂岩(k2),含砾局部为砂砾岩,具大型斜层理。

泥质、粘土质胶结,较坚硬局部地段风化后疏松状。

其上为深灰色、灰黑色砂泥岩、泥岩、细砂岩夹5号煤层,局部可采。

第二岩组:起于5号煤顶板粗砂岩,止于3号煤顶板粘土岩、砂泥岩。

粗砂岩为灰白色、浅黄褐色长石质石英砂岩,分选磨园中等,局部含砾。

其上为薄层灰黑色、深灰色砂泥岩、粘土岩及3号煤层,含菱铁矿结核。

3号煤结构复杂,经常以上下二个分层的形式出现,不稳定局部可采。

第三岩组:为深灰色、灰白色细~中粒砂岩夹薄层灰黑色泥岩、砂泥岩,上部含1号煤层极不稳定,一般为薄煤线无工业价值。

砂岩致密较硬,含小砾石云母片及菱铁矿结核,风化后常见铁质晕圈。

第四岩组:为灰褐色、深灰色泥岩、粉砂岩、粘土岩为主,夹薄层砂岩。

顶部粘土岩深灰色杂色具鲕状结构,不稳定常相变为砂质粘土岩、砂质泥岩。

5.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p1x)。

为陆相碎屑岩沉积,井田内上部地层多已剥蚀,可大致分为上中下三个组:下部以黄褐色砂岩与紫色、杂色粘土岩、深灰色泥岩互层,粘土岩具鲕状结构,含磷质结核,品位不高,底部含砾粗砂岩(k3)厚层状,斜层理发育,胶结中等较稳定与山西骆驼脖子砂岩相当。

中部以黄绿色含砾粗砂岩为主,夹紫色、暗绿色泥岩粘土岩。

上部以紫色黄绿色泥岩、砂泥岩为主,夹浅黄绿色长石质石英砂岩,局部含砾。

6.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2s)。

陆相碎屑岩沉积,井田内地层
大部剥蚀,出露于西部,全层厚约300米,最大厚度50米。

底部为黄绿色含砾粗砂岩具大型斜层理,其上为绛紫色,紫色泥岩砂泥岩、粘土岩与砂岩互层。

7.第三系红土层(n)。

红色棕红色钙质红土层,含砂质及钙质结核,层理明显,厚度变化较大0~21.87米,平均厚约4米,另星出露于沟谷两侧。

8.第四系(q)。

上更新统马兰组(q3m):淡黄色、黄褐色粉砂质黄土,夹粘土层,粒度均匀,垂直节理发育,含钙质结核,厚0~102.56米,全区广泛分布。

全新统(q4):为冲洪积、残坡积之松散砂砾泥砂及见积砂等另星分布于沟谷之中或山梁上。

各处厚度不等,一般0~5米左右。

二、构造
准格尔煤田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鄂尔多斯台向斜的东北缘。

本次火区勘察范围总的构造轮廓为—东部隆起、西部凹陷,走向近s~n,向w倾斜的单斜构造。

南端地层走向转为sw至ew,倾向nw或n。

倾角一般小于10°,构造形态简单。

本区附近构造主要产生于地壳升降运动,构造形式以褶曲为主。

区内南部发育有轴向呈nne的短轴背向斜井渠沟向斜、矿区北部发育有nww石圪咀向斜。

(1)褶曲。

西黄家梁背斜:位于本区西北部,轴向n50°e~n30°e总的构造线方向仍为n50°e,是贯穿本区西部的主要构造形态,由于轴部比较宽缓,受次一级的波状起伏的干扰,故在平面图上显示出扭转现象,北斜呈不对称状,西陡东缓,东翼倾角一般小于
10°,西翼倾角局部可达35°以上,一般25°左右。

从地质剖面及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来看,西翼变陡部分水平距公为250~350米,再往西延伸不远,倾角即变为10°以内。

轴部隆起幅度一般在100~150米,局部可达250米,至本区西南端已呈封闭状,据初步分析延伸至区个即行消失,至北东方向轴部变得宽缓和抬起,使6号煤层接近地表,给露天首采区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井渠沟向斜:位于本区东南端,西黄家梁背斜以东约九公里,轴向n45°e,是本区南部的主要构造形态,两翼地层倾角一般在5°左右,为一轴部平缓而宽阔的,波幅不大的向斜构造。

下因如此,在地质图上及剖面图上均反映不明显,仅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有反映。

(2)断层。

哈马尔峁正断层(即焦稍沟断层):位于本区北部,断层走向n35°e,倾向南东,倾角70°,断距80米,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减小,最末端的断距小于20米直至消失,延伸约2公里。

石疙咀正断层:位于黑岱沟内的本区西部,断层走向n25°e,倾向南东,倾角60°,断距15米,延展约2公里,断层迹象明显。

三、煤层及煤岩特征
(1)煤层。

黑岱沟矿区以山西组和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自上而下含煤9层。

分别分:1、3、5、6上、6、8、9上、10号,煤层平均总厚度33.65m,含煤地层平均厚度116.50m,含煤系数29%。

(2)煤岩特征。

一是宏观煤岩特征。

煤的煤岩组分以暗煤和亮煤为主,丝炭分布于层面,局部含镜煤条带,属半暗型~半亮型煤。

二是显微煤岩特征。

显微组分定量鉴定结果表明,区内可采煤层有
机显微煤岩组分以丝质组和镜质组为主,丝质组含量52.8%~60.2%,平均56.5%,镜质组含量28.7%~35.6%,平均为32.15%,二者之和占有机显微煤岩组分的88.65%。

煤中矿物质以粘土类含量最高,在13.8%~18.9%之间;其次为硫化物和碳酸盐类,前者含量0.06%~5.6%,后者含量1.0%~1.3%之间。

矿物杂质在煤中多以侵染状、链条状态赋存,难以洗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