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和楼梯间的照明设计
建筑照明设计要求
建筑照明设计要求住宅(公寓)电气照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住宅(公寓)照明宜选用细管径直管荧光灯或紧凑型荧光灯。
当因装饰需要选用白炽灯时,宜选用双螺旋白炽灯。
2 灯具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房间的功能而定,宜采用直接照明和开启式灯具,并宜选用节能型灯具。
3 起居室的照明宜满足多功能使用要求,除应设置一般照明外,还宜设置装饰台灯、落地灯等。
高级公寓的起居厅照明宜采用可调光方式。
4 住宅(公寓)的公共走道、走廊、楼梯间应设人工照明,除高层住宅(公寓)的电梯厅和火灾应急照明外,均应安装节能型自熄开关或设带指示灯(或自发光装置)的双控延时开关。
5 卫生间、浴室等潮湿且易污场所,宜采用防潮易清洁的灯具。
6 卫生间的灯具位置应避免安装在便器或浴缸的上面及其背后。
开关宜设于卫生间门外。
7 高级住宅(公寓)的客厅、通道和卫生间,宜采用带指示灯的跷板式开关。
8 每户住宅(公寓)电源插座的数量不应少于表10.8.1的规定。
9 住宅内电热水器、柜式空调宜选用三孔15A插座;空调、排油烟机宜选用三孔10A插座;其他宜选用二、三孔10A插座;洗衣机插座、空调及电热水器插座宜选用带开关控制的插座;厨房、卫生间应选用防溅水型插座。
10 每户应配置一块电能表、一个配电箱(分户箱)。
每户电能表宜集中安装于电表箱内(预付费、远传计量的电能表可除外),电能表出线端应装设保护电器。
电能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
11 住宅配电箱(分户箱)的进线端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过、欠电压保护电器。
分户箱宜设在住户走廊或门厅内便于检修、维护的地方。
12 住宅分户箱内应配置有过电流保护的照明供电回路、一般电源插座回路、空调插座回路、电炊具及电热水器等专用电源插座回路。
厨房电源插座和卫生间电源插座不宜同一回路。
除壁挂式空调器的电源插座回路外,其他电源插座回路均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13 电源插座底边距地低于1.8m时,应选用安全型插座。
10.8.2 学校电气照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用于晚间学习的教室的平均照度值宜较普通教室高一级,且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
高层住宅楼梯间照明施工方案
高层住宅楼梯间照明施工方案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楼已逐渐成为人们居住的首选。
而在高层住宅内部,楼梯间作为连接各楼层的空间,其照明施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适用于高层住宅楼梯间的照明施工方案,以确保居民的安全和舒适。
一、照明需求分析高层住宅楼梯间的照明需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安全性和舒适性。
首先,楼梯间作为人员出入的通道,它的照明应具备足够的亮度,以确保居民在行走过程中能清晰地看到楼梯阶梯、扶手和墙面等,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其次,照明系统还应考虑居民的视觉舒适感,通过合理的光线分布和灯具设置,避免强光直射眼睛,充分保护居民的视力。
二、灯具选择在高层住宅楼梯间的照明施工中,灯具的选择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建议选择LED灯具,其功耗低、寿命长、亮度高,并且辐射较小,符合照明需求。
其次,为了确保安全性,我们推荐使用防水、防火的灯具,以防止因灯具故障引发火灾或短路等情况。
三、灯具布置在高层住宅楼梯间的灯具布置中,我们应充分考虑楼梯间的结构和尺寸,并结合照明需求进行布置。
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在楼梯间的顶部设置主灯,以提供整体的照明。
同时,在楼梯阶梯、扶手和墙面上设置辅灯,以提供局部的照明。
辅灯的设置应保证照明的均匀分布,不宜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
四、光线控制为了满足居民的舒适感,光线控制在高层住宅楼梯间的照明设计中不可忽视。
我们建议采用智能光控系统,以自动感知光线亮度和人体活动情况,从而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
此外,为了确保夜间照明效果,我们还可以设置紧急照明系统,以应对停电等突发情况。
五、安全措施除了正常的照明设计,我们还应考虑到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
建议在楼梯间设置应急疏散指示灯,以引导居民迅速、安全地离开楼梯间。
同时,照明系统的电源设计应可靠稳定,确保在停电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
总结:本照明施工方案为高层住宅楼梯间的照明设计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在具体的实施中,施工人员还需根据楼梯间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超高层建筑施工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
超高层建筑施工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是确保工人安全和快速疏散的重要措施。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和复杂性,施工中可能面临各种突发情况,如火灾、断电等。
下面将从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的安装位置、照明要求、灯光疏散指示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应急照明的安装位置和照明要求:1. 应急照明的安装位置应覆盖所有可能遇到紧急情况的区域,如走廊、楼梯间、电梯厅、远端走道等。
应根据建筑设计和消防规范要求安装应急照明设备。
2. 应急照明设备应设置在较低的高度,以便工人在疏散时能够迅速看到和接近照明设备。
同时,应急照明设备应布置在不易被损坏的位置,以确保其始终能够正常运作。
3. 应急照明设备的亮度要求较高,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充足明亮的照明。
根据建筑的类型和规模,应选择适当的照明设备和照明强度,确保工人能够清晰地看到周围环境并进行疏散。
二、灯光疏散指示的设计:1. 灯光疏散指示应设置在走廊、楼梯间、电梯厅等需要引导疏散的位置。
疏散指示牌的位置应明显可见,确保工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找到疏散通道。
2. 疏散指示牌的设计应简洁明了,标识清晰,使用易懂的符号和文字。
指示牌的文字和符号应符合标准规范,使工人能够迅速理解其意义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3. 疏散指示牌的照明要求与应急照明类似,需要具备较高的亮度,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清晰可见。
可以采用自发光的材料或紧急照明设备对指示牌进行照明。
4. 在疏散通道和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出口”标识,指示疏散的方向和位置。
这种标识应高度醒目,易于辨认,确保工人能够快速找到并流畅地疏散出建筑。
三、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的维护和测试:1. 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灯光的亮度。
应急照明设备应配备备用电源或电池,以确保在断电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
2. 定期测试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设备的性能和亮度。
测试应包括正常运行测试和断电测试,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和指示。
公共区域精装修工程方案 (2)
公共区域精装修工程方案1. 引言公共区域是建筑物内部对公众开放的场所,如大堂、走廊、楼梯间等。
为了提升建筑品质和使用体验,公共区域的精装修工程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综合的公共区域精装修工程方案,旨在创造舒适、实用、时尚的公共区域环境。
2. 设计理念公共区域的设计理念是营造一个愉悦的空间,满足用户的需求和体验感。
设计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舒适性:提供舒适的座椅、充足的照明和通风系统,确保用户在公共区域内感到舒适和放松。
•实用性:设计考虑到公共区域的日常使用情况,合理安排设施和功能区域,提供便利的服务。
•时尚性:运用现代化的设计风格和材料,使公共区域与时俱进,展现品牌形象和个性。
3. 空间布局3.1 大堂大堂是公共区域的门面,起到连接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作用。
我们建议采用开放式设计,大堂布置上可以考虑以下要点:•设置接待台:接待台应具有代表性,方便工作人员接待访客并提供必要信息。
•设计休息区:设置一些舒适的座椅和茶几,供访客休息和等待。
•考虑照明和背景音乐:通过合适的照明和背景音乐营造舒适的氛围。
•考虑艺术装置:在大堂内适当设置艺术装置,提升整体视觉体验。
3.2 走廊公共区域的走廊连接着各个功能区域,是用户流动的通道。
以下是走廊设计的要点:•合理规划:根据流量和功能需求规划走廊的宽度和长度。
•照明设计:走廊的照明应均匀、明亮,可以考虑运用LED照明和感应开关以节能。
•墙面装饰:考虑使用材质良好、易清洁的墙面装饰,如壁纸、墙面漆等。
3.3 楼梯间楼梯间作为连接各楼层的通道,设计上应注意以下要点:•安全性:楼梯间的扶手、地面应选用防滑、耐磨的材料,保证用户安全。
•照明设计:楼梯间的照明要亮度适中,可以设置感应开关或紧急照明装置。
•装饰设计:可以在楼梯间内设置装饰画或绿色植物,增加视觉效果。
4. 材料选择公共区域的材料选择要耐久、易清洁、易维护。
建议选择以下几类材料:•地面材料:使用瓷砖、大理石或地板材料,耐磨、易清洁。
施工方案高层住宅楼梯与走廊照明设计方案
施工方案高层住宅楼梯与走廊照明设计方案【施工方案高层住宅楼梯与走廊照明设计方案】一、方案背景高层住宅楼梯与走廊作为住户出入的重要通道,照明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需求,还应注重舒适感和安全性。
本方案旨在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提升高层住宅楼梯与走廊的整体照明效果,为住户提供舒适、安全的使用环境。
二、照明设计原则1. 亮度要均匀:楼梯与走廊的照明应保持亮度均匀,避免出现强烈的光源和阴影,以防止视觉疲劳和误判楼梯台阶。
2. 色温要适宜:采用色温较接近自然光的照明灯具,使住户在楼梯和走廊时有较好的视觉感受。
3. 照明效果要节能:合理利用自然光资源,优化照明装置的布局,以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
4. 照明设备要稳定:采用可靠的照明设备,减少维修和更换频率,提高照明系统的可靠性。
三、楼梯照明设计方案1. 灯具选择:选用高亮度、高效能的LED灯具作为主要照明源。
考虑到楼梯的安全性,柱型底部设置柔和的夜光灯,可在夜间为行走者提供辅助照明,防止意外摔倒。
2. 灯具布置:每个楼梯间应设置一行灯具,安装在楼梯间墙壁上方,照射到整个楼梯,保证亮度均匀。
通过布置合理,使楼梯的每个台阶都能得到充分照明。
3. 灯光控制:采用感应器和定时器控制照明,根据使用情况自动调整灯光亮度和开关时间,实现智能化控制,节约用电。
四、走廊照明设计方案1. 灯具选择:采用LED筒灯或射灯作为主要照明源,光线柔和均匀。
走廊尽量避免使用过亮的照明灯具,以免造成视觉不适。
2. 灯具布置:根据走廊的长度和宽度,在一定距离间隔内均匀布置灯具,使整个走廊光线明亮,没有明显的强弱光区域。
3. 照明效果:光源可设置柔和的灯罩或镜面反射器,以提供舒适的光线效果,避免光线直射、眩光等不良影响。
4. 照明系统:采用二合一照明系统,即走廊平时采用节能灯管等较低亮度照明,当有行人经过时,通过感应器自动切换至高亮度LED 灯带,提供足够光照。
五、附加措施1. 照明维护:定期对照明灯具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灯光的亮度和稳定性。
建筑工程中的照明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照明要求在建筑工程中,照明系统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提供安全、舒适和高效工作环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照明要求被设计为满足建筑内外的各种需求,包括光照强度、颜色温度、灯具布置和能源效率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讨论建筑工程中的照明要求及其重要性。
一、光照强度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光照强度是指照明系统在特定工作区域或空间中产生的光线强度。
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光照强度要求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办公室或学习区域,合适的光照强度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
同时,公共区域,如大厅、走廊和楼梯间等,也需要足够的光照强度,以确保人们的安全和便利。
此外,照明系统应具备可调节的功能,以适应不同活动和环境需求。
二、颜色温度要求颜色温度是指照明系统所产生光线的色彩特性,其通过以开尔文(K)为单位来衡量。
根据建筑工程的不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温度。
例如,较高的颜色温度(如蓝白色)适用于需求高度集中注意力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场所,如办公室。
而较低的颜色温度(如黄色)则适用于需要创造温馨、舒适氛围的地方,如休息室或卧室。
在不同区域内,合理调配颜色温度可以有效提升人们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
三、灯具布置要求灯具布置是指照明系统中灯具的安装和摆放位置。
在建筑工程中,不同区域的灯具布置要求有所不同。
例如,在娱乐场所或商场中,需要注意灯光的艺术效果与装饰效果相结合。
而在医院、学校或办公楼等地,需要灯光能够提供均匀、明亮的光线,减少阴影和眩光,确保使用者的舒适度和视觉体验。
此外,灯具的高度、角度和数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四、能源效率要求在建筑工程中,节能与环保是照明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对于照明系统来说,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是至关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灯具、智能控制系统和自然光利用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LED灯具比传统的白炽灯或荧光灯更能够节能,且寿命更长。
此外,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如利用自然采光或感应器控制照明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
走廊和楼梯间的照明设计
1引言走廊和楼梯间作为建筑物内平时人员流动和应急疏散时的通道.是建筑物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人员流动而非长期工作或停留的场所.人们对走廊和楼梯间照明的要求不高."亮一点.暗一点都无所谓”。
设计人员在布灯时往往是凭感觉布几个灯.很少仔细斟酌照度够不够。
另一方面.由于灯具厂家不能提供灯具的配光曲线或相关的技术数据.因此也缺乏基本的计算条件这样凭感觉布灯的后果往往是实际情况与规范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而走廊和楼梯间应急照明的照度是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必须谨慎对待。
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走廊和楼梯间的照明设计问题.希望通过具代表性的案例,得到一些普遍适用的结论。
2走廊和楼梯间布灯方式走廊和楼梯问的照明设计是建筑物照明设计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与建筑物整体的功能或使用性质相协调同其它室内照明一样.其所提供的视觉环境不仅要满足生理的要求.也要满足心理要求.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恰当的照明方式实际工程应用中,走廊常见的布灯方式有三种:a.在走廊上按结构梁的分隔布置吸顶灯这种方式在工程设计中最常采用。
适用于宿舍、公寓等居住建筑或工业、教学、办公、科研类建筑的楼梯间或走廊上.特别是外走廊上。
吸顶灯具配备有防尘垫圈,密封性能好,能避免小飞虫进入灯罩,适用于外走廊风尘和蚊虫较多的地方这种照明方式的照度水平不高,但造价低。
正规厂家生产的这类灯具.其灯罩选用的材料透光性能良好.且光线柔和.不易变色,灯具的效率较高.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设计时应尽量选用优质产品。
此种布灯方式.可以采用点照度计算法计算照度值b.采用嵌入式筒灯这种方式适用于有吊顶的宿舍、公寓等居住建筑或宾馆、酒店或其它康乐场所的走廊和楼梯间内。
嵌入式筒灯的光源一般采用暖色调小功率节能灯管,用于营造温馨、安祥或浪漫的气氛.以便能与建筑物的整体功能相协调由于筒灯灯杯的深浅宽窄不同.筒灯又分为立式筒灯和卧式筒灯,每一种形式又有多种样式。
配光曲线各异.一般属于窄配光或中配光的灯具设计选用时应注意灯具的距高比.避免走廊上照度不均匀有明显的光斑存在以吊顶高度距地2.5m为例.一般来说.中配光型灯的布灯间距为1.75~2.5m.窄配光型灯的布灯间距为1.25~1.75m此布灯方式.可以采用点照度计算法计算照度值c.采用盒式荧光灯吸顶安装或格栅式荧光灯嵌顶均匀布置。
楼梯间的消防应急照明设计
楼梯间的消防应急照明设计导读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消防通道关系到人们的生命与财产能否安全撤离,因此在消防设计上马虎不得。
作为消防通道所在的搂梯间,其消防设计必须依照有关标准开展,尤其是消防应急照明倘若设计不当,极有可能在人们撤离时发生重大事故,使消防通道失去应急功能。
本文对楼梯间消防应急照明设计开展论述,从现行的规范及标准出发,对包括灯具、电源、接线、导线敷设等方面作详细介绍。
应急照明又称为事故照明通常是在正常照明系统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为了方便人员疏散以及保证人们继续工作而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
应急照明一般分为3种类型,一是疏散照明,二是备用照明,三是安全照明。
疏散照明的作用是在正常照明系统失效的情况下,帮助人们成功找到建筑物的出口方向;备用照明则是在遇到危急情况时为使人们能继续正常工作而准备的照明设备;安全照明是当人们进入危险场所,在正常照明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确保自身安全。
设计要求楼梯间作为建筑物内部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是人流相对集中、最易发生意外的地方而且还担负应急疏散的重要任务。
在发生火灾或者是突然断电等情况时,楼梯间的消防应急照明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应高度重视楼梯间的消防应急照明设计。
GB50016-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在封闭式或防烟式的楼梯间都应设置消防应急灯具,并且对楼梯间内的应急疏散照度也有强制性要求(一般要求地面的最低水平照度应该高于5.0lx)o此外,消防应急照明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应急照明系统供电控制方式,井应通过计算方法验证应急照明的照度是否满足规范性的要求和标准值的需要。
灯具选择灯具种类现代建筑物的功能和构造逐渐向复杂化发展,随着相关消防照明法规的健全与完善,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种类也不断增多,性能不断提高,技术不断发展。
按照供电形式划分,目前常用的消防应急灯具主要分为2种:一是自带电源型消防应急灯具。
该类灯具是我国普谪使用的消防应急灯具之一,一旦电源被切断,其自带的蓄电池即可供电并且每一个灯具内部还配有电子元器件,可以起到变压、充电、稳压以及蓄电的作用。
学校公共建筑照明标准
学校公共建筑照明标准为做好我校节能减排工作,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对我校公共建筑照明标准值、照明节能及照明管理提出以下要求:一、公共建筑照明标准值1. 教室、实验室建筑照明标准值2. 图书馆建筑照明标准值3. 办公建筑照明标准值4. 校医院建筑照明标准值5. 公用场所照明标准值6. 应急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宜符合下列规定:(1)备用照明的照度值除另有规定外,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0%;(2)安全照明的照度值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5%;(3)疏散通道的疏散照明的照度值不低于0.5lx。
二、照明节能及照明管理1. 充分利用天然光(1)有条件时,宜随室外天然光的变化自动调节人工照明照度;(2)有条件时,宜利用各种导光和反光装置将天然光引入室内进行照明;(3)有条件时,宜利用太阳能作为照明能源。
2. 照明控制(1)公共建筑的走廊、楼梯间、门厅等公共场所的照明,宜采用集中控制,并按建筑使用条件和天然采光状况采取分区、分组控制措施;(2)有天然采光的楼梯间、走道的照明,除应急照明外,宜采用节能自熄开关;(3)天然采光良好的场所,按该场所照度自动开关灯或调光;(4)个人使用的办公室,采用人体感应或动静感应等方式自动开关灯;(5)门厅、电梯大堂和走廊等场所,采用夜间定时降低照度的自动调光装置。
3. 照明维护与管理(1)选派专业人员负责照明维修和安全检查并做好维护记录,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照明运行;(2)建立清洁光源、灯具的制度,根据标准规定的次数定期进行擦拭;(3)按照光源的寿命或点亮时间、维持平均照度,定期更换光源。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楼梯间照度计算书
楼梯间照度计算书工程名:石岩塘头小学扩建工程计算时间:2016.6.20参考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13参考手册:《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计算方法:利用系数平均照度法1.房间参数房间类别:走廊、流动区域、楼梯间, 照度要求值:50.00LX, 功率密度不超过2.50W/m2房间名称:楼梯间房间长度L: 8.50 m, 房间宽度B: 4.10 m, 计算高度H: 2.25 m顶棚反射比(%):80, 墙反射比(%):70, 地面反射比(%):20室形系数RI: 1.232.灯具参数:型号: 三雄·极光PAK-TLC28W-827 , 单灯具光源数:1个灯具光通量: 2100lm, 灯具光源功率:28.00W镇流器类型:, 镇流器功率:0.003.其它参数:利用系数: 0.50, 维护系数: 0.80, 照度要求: 50.00LX, 功率密度要求: 2.50W/m24.计算结果:E = NΦUK / AN = EA / (ΦUK)其中:Φ-- 光通量lm, N -- 光源数量, U -- 利用系数, A -- 工作面面积m2, K -- 灯具维护系数计算结果:建议灯具数: 2, 计算照度: 47.92LX实际安装功率 = 灯具数× (总光源功率 + 镇流器功率) = 56.00W实际功率密度: 1.61W/m2, 折算功率密度: 1.68W/m25.校验结果:要求平均照度:50.00LX, 实际计算平均照度:47.92LX符合规范照度要求!要求功率密度:2.50W/m2, 实际功率密度:1.61W/m2符合规范节能要求!。
楼梯间照度设计标准
楼梯间照度设计标准楼梯间作为重要的通行区域,需要合理的照度设计以确保安全、舒适和节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楼梯间的照度标准、照明方式、灯具选择、电源和控制系统、安全和防护以及维护和更新等方面的内容。
1.照度标准照度是指投射在物体表面的光线强度,楼梯间的照度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空间和需求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楼梯间的照度应该高于其他室内空间,以确保人们在黑暗环境下能够清晰地看到台阶和周围的物体。
照度的测量单位是勒克斯(lx),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楼梯间的照度一般应达到50-200lx。
2.照明方式楼梯间的照明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接照明和间接照明。
直接照明是指光线直接照射在楼梯表面和周围物体上,间接照明则是指光线照射在天花板或其他表面上,再通过反射提供照明。
根据空间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照明需求。
3.灯具选择楼梯间的灯具选择应考虑灯具的安装位置、光源类型和灯泡功率等因素。
常见的灯具类型包括吸顶灯、吊灯、壁灯等。
吸顶灯一般安装在天花板上,可以提供均匀的照明;吊灯则适用于较大的空间,能够突出表现装饰性;壁灯则可以作为辅助照明,增加空间层次感。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灯具类型和规格,能够使楼梯间更加明亮、舒适。
4.电源和控制系统楼梯间的电源和控制系统需要充分考虑开关和插座的布置以及照明控制方式。
开关和插座的布置要方便使用,不干扰人们的通行。
照明控制方式可以选择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方式。
手动控制可以通过开关直接控制灯泡的开关状态,而自动控制则可以通过传感器或其他设备自动调节灯泡的亮度或开关状态,达到节能的目的。
5.安全和防护楼梯间照明系统的安全和防护措施也需要重视。
一方面要防止灯泡过热导致的火灾风险,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灯泡破碎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因此,在选择灯具时应该选择具有防火、防爆、防潮等安全性能的灯具。
此外,楼梯间的灯具应该选择具有良好耐用性和可靠性的产品,以减少维修和更换灯泡的频率,降低安全隐患。
公共建筑项目疏散楼梯间照明要求
公共建筑项目疏散楼梯间照明要求
公共建筑项目疏散楼梯间照明的要求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1. 保证足够亮度:疏散楼梯间的照明要保持足够的亮度,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清晰地看到楼梯、扶手和其他障碍物,以便安全疏散。
2. 维持可靠性:照明设备应设计成耐用、可靠的,能够在断电或紧急情况下继续提供照明。
通常建议使用与主电源相互独立的备用电源或紧急照明装置。
3. 避免眩光:照明设备的布置应避免产生眩光,以防止眼睛的不适和视觉干扰。
可以采用屏蔽灯罩、透光灯罩或间接照明等方式来减少眩光。
4. 显色性和视觉识别:照明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显色性能,以确保人员能够清晰地辨识颜色和图形标识,如楼层号码、疏散指示标识等。
5. 照明均匀性:楼梯间的照明要求均匀分布,避免出现明暗差异过大的情况,以确保整个楼梯间都能够得到充分照明。
6. 遵循法律标准:疏散楼梯间的照明要符合当地建筑法规和安全标准的要求,可以参考相关法规或标准进行设计和安装。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项目疏散楼梯间照明要求要保证足够亮度、
可靠性、避免眩光、具备良好的显色性和视觉识别、照明均匀性,同时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楼梯照明电路设计
楼梯照明电路设计一、引言楼梯照明电路设计是为了保障人们在楼梯间行走时的安全,确保楼梯上下行走的可见性。
本文将介绍楼梯照明电路的设计原理、电路组成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二、设计原理楼梯照明电路的设计原理是利用感应器或光敏元件来检测光线强度或人体接近,从而控制照明灯的开关。
通常情况下,当光线较暗或有人接近时,照明灯自动开启;当光线较亮或没有人接近时,照明灯自动关闭,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三、电路组成1. 电源:楼梯照明电路的电源通常采用交流电源,其电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常见的为220V或110V。
2. 感应器或光敏元件:感应器可以根据人体接近来触发照明灯的开关,光敏元件可以根据光线强度来控制照明灯的开关。
3. 触发电路:触发电路是连接感应器或光敏元件与照明灯之间的关键部分。
当感应器或光敏元件检测到人体接近或光线暗时,触发电路会发送信号给照明灯,使其开启;当感应器或光敏元件检测到光线亮或无人接近时,触发电路会发送信号给照明灯,使其关闭。
4. 照明灯:照明灯可以选择LED灯或荧光灯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亮度和功耗。
四、注意事项1. 安全性:在设计楼梯照明电路时,必须保证电路的安全性,避免发生电击或火灾等意外事故。
因此,应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元件,并正确接地和绝缘。
2. 灵敏度:感应器或光敏元件的灵敏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能够准确地检测到人体接近或光线强度的变化。
3. 照明灯的亮度:照明灯的亮度应根据楼梯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人们在楼梯间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和脚下的情况,避免发生意外。
4. 节能性:楼梯照明电路设计中应考虑节能的因素,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可以通过设置延时开关或自动感应开关等方式,根据实际需要来控制照明灯的开启和关闭。
五、总结楼梯照明电路设计是为了提高楼梯间行走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避免发生意外。
设计时需要考虑电路的原理、电路组成和注意事项,确保电路的安全、灵敏和节能。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楼梯环境。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1.照明设计原则-照度要求:根据建筑的功能不同,确定相应的照度要求。
例如,工业区域要求较高的照度,而办公室则要求相对较低的照度。
-均匀性要求:建筑内部各个区域的照度要求应保持相对均匀,避免出现明暗差异过大的情况。
-色温要求: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和氛围,选择适当的色温。
一般来说,冷色光适合高效办公区域,而暖色光适合休闲和放松的场所。
-色彩还原指数要求:建筑内部需要准确还原物体的颜色,因此选择具有较高色彩还原指数的光源。
-光色一致性要求:同一区域内的灯光光色应保持一致,避免出现不同光色混合的情况。
2.安全要求-照明强度要求:楼梯间、走廊、门厅等需要提供足够照明强度以确保人们的安全。
-应急照明要求:在建筑内设置应急照明设施,以便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提供足够的照明。
-防止眩光:照明装置应设置在人们的视线范围之外,避免直接照射到人眼,造成眩光影响视觉效果和安全。
3.节能要求-光源类型选择:选择高效节能的光源,例如LED灯具,以降低能耗。
-光控系统:安装光控系统,根据建筑内外的自然光线和人员活动情况来调整照明强度。
例如,当建筑内有人时,照明强度提高;当光线充足时,照明强度降低。
-照明系统管理:对照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光源的正常使用和能效的长期保持。
4.文化和环境要求-照明设计与建筑风格相协调:照明设计应与建筑风格相匹配,同时凸显建筑物的特点。
-色彩的应用:根据建筑用途和设计意图,灵活运用色彩在照明设计中,以创造出更好的环境效果。
-夜景照明设计:对于城市建筑,特别是标志性建筑,夜景照明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应根据建筑的形态和特点,进行独特的夜景照明设计。
总结起来,建筑照明设计规范主要包括照明设计原则、安全要求、节能要求以及文化和环境要求等方面。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能够保证建筑内外的照明效果达到要求,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和舒适感,同时也能够确保节能环保和安全可靠。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能够为照明设计师提供指导,确保设计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为顾客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高层住宅楼梯间照明控制施工方案
高层住宅楼梯间照明控制施工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住宅成为人们居住的首选。
而楼梯间作为高层住宅的重要部分,其照明控制方案的规划和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高层住宅楼梯间照明控制的施工方案展开论述,确保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照明环境。
一、设计方案为了确保楼梯间照明控制的效果和安全性,我们采用自动感应控制技术结合节能灯具的设计方案。
1. 节能灯具选择考虑到楼梯间的高度和照明面积较大,我们选择LED灯具作为照明光源。
LED灯具具有功率小、寿命长和发光效果好等特点,能够满足楼梯间长时间照明的需求,并且具有较低的能耗。
2. 自动感应控制为了节约能源和提高照明控制的智能化水平,我们引入自动感应控制技术。
通过设置红外感应器或微波雷达感应器,当有人在楼梯间活动时,灯光会自动点亮;当无人活动时,灯光会自动熄灭。
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楼梯间的照明需求,还能有效地节约能源。
3. 照明亮度设置为了提供一个舒适的照明环境,我们设置照明亮度自动调节功能。
根据楼梯间周围环境光强度的变化,照明亮度会自动调整。
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情况下,灯光会调暗一些;在夜晚光线较暗的情况下,灯光会调亮一些。
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光线资源,提高照明效果。
二、施工方案在实施高层住宅楼梯间照明控制方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工:1. 灯具安装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LED灯具并按照楼梯间的布局和要求进行安装。
确保灯具的位置合理,能够提供均匀的照明效果。
2. 感应器设置根据楼梯间的具体情况,设置红外感应器或微波雷达感应器。
感应器应安装在合适的位置,能够准确感知人的活动并进行响应。
3. 控制系统连接将感应器与灯具进行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照明控制系统。
确保感应器和灯具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能够正常工作。
4. 亮度调节设置根据设计方案要求,对照明亮度的调节进行设置。
通过亮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连接,设置合适的亮度范围和调节方式。
5. 调试和测试在施工完成后,进行照明控制系统的调试和测试工作。
楼梯间自动感应照明系统设计
楼梯间自动感应照明系统设计现代楼宇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通过使用自动感应照明系统来提高能源效率和用户体验。
楼梯间作为一个通行频繁的区域,使用自动感应照明系统可以在有人经过时自动点亮照明灯,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并提供更便利的照明体验。
1.系统组成1.1传感器:使用红外感应技术的传感器可以感知到有人进入或经过楼梯间的区域,并通过信号触发照明灯的开关。
1.2控制器: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通过控制电路来实现照明灯的切换。
控制器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延时功能,即在检测到没有人经过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照明灯。
1.3照明灯:使用高亮度LED灯或其他节能灯具作为照明光源,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并延长使用寿命。
2.原理与工作流程2.1传感器感应:当有人进入或经过楼梯间时,传感器会感应到人体的红外辐射,并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2.2控制器响应:控制器接收到传感器的信号后,会判断是否需要开启照明灯。
在初始状态下,如果已经有人进入楼梯间,照明灯将自动点亮。
2.3延时关灯:当控制器没有再次接收到人体红外信号时,即没有人经过一段时间后,控制器会根据设定的延时时间关闭照明灯。
这个延时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2.4重新检测:当有人再次进入或经过楼梯间时,传感器会再次感应到人体的红外信号并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收到的信号判断是否需要重新点亮照明灯,如果需要则重复上述步骤。
3.系统特点与优势3.1节能环保: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自动控制照明灯的开关,避免了长时间的照明灯闲置,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3.2方便快捷:用户无需手动操作开关,只需进入或经过楼梯间即可享受到自动亮灯的便利。
3.3安全可靠:自动感应照明系统能够及时响应人体的行动并提供足够的照明,从而提高了楼梯间的安全性。
3.4延时功能:系统提供了延时关灯功能,当楼梯间没有人经过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照明灯,从而进一步节约能源。
4.系统应用与前景总结起来,楼梯间自动感应照明系统通过使用传感器、控制器和照明灯等组成部分,实现了能源节约、便利性和安全性的提升。
楼梯间照明安全要求规范
楼梯间照明安全要求规范在建筑物的楼梯间,照明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各地也制定了相关的规范,以确保楼梯间照明的安全和合理性。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楼梯间照明的安全要求规范。
1. 照明设计方案楼梯间的照明设计,不能简单地进行计算,更不能随意进行调整。
有些地方可能会有特殊的情况出现,如视力不好的人,晚上经过楼梯间的亮度不同等。
因此,在照明设计方案上,必须考虑到各种可预见的因素,以确保照明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 设备选择在选择照明设备时,应该考虑到能耗和经济性,优先选择经济实用型的照明设备。
考虑到能效比,我们可以选择LED灯作为楼梯间照明设备。
此外,我们应该选择光线柔和、不刺眼的灯具,从而避免对视力造成损害。
3. 光线亮度楼梯间的灯光亮度应该能够确保在楼梯间进行行走时,人们能够看清楼梯的每个台阶,从而避免发生跌倒、滑倒等安全事故。
照明亮度应该在150lux以上。
4. 照明系统设置照明系统设置应该合理,使其便于掌控。
照明系统设有手动开关和时间设定,则应该根据楼体的不同用途来进行设定。
比如说,在楼梯间使用自动感应照明系统,这可以避免因拿不到开关而忘记关闭灯的情况。
5. 布局要求照明设备的摆放位置也应该符合要求,避免出现闪烁、反光、眩光等情况。
同时,应该避免设备的漏水和漏电现象,这可能会对人们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6. 新技术应用经过最新科技的创新,一些新技术可以在楼梯间照明方面得到应用。
例如,可以安装智能感应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可以通过红外线或超声波来控制楼梯间的照明,从而节约能源并提高照明的安全性。
总之,楼梯间照明安全规范十分的重要,需要我们多方面地考虑。
以上介绍的几个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楼梯间照明的安全要求规范。
我们应该在实际中积极地运用,来达到更好的照明效果和安全性。
建筑物照明系统设计规程
建筑物照明系统设计规程一、前言建筑物照明系统是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能够提供灯光照明,更能够影响到建筑物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因此,合理设计建筑物照明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规程旨在规范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需求,达到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的效果。
二、设计原则1.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功能,设计出合理的照明方案。
2.尽量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和技术。
3.注意照明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充分考虑照明设备的维护、更换和升级问题。
5.注意照明设备与建筑物其他系统的协调和配合。
6.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三、照明需求分析1.照明空间分析根据不同的空间类型和功能需求,分析照明空间的大小、形状、高度、墙体颜色等因素,确定照明强度和照明类型。
例如,办公区域需要光线柔和、均匀,而工厂车间则需要光线强、均匀。
2.照明时间分析根据不同的使用时间和节能要求,确定照明时间和照明控制方式。
例如,办公室可以采用人体感应、光感应等自动控制方式,而走廊、楼梯间则可以采用手动控制方式。
3.照明装置分析根据不同的空间类型和功能需求,选择不同的照明装置。
例如,办公室可以采用嵌入式灯具、吊顶式灯具等,而工厂车间则可以采用防爆灯具、吊装式灯具等。
四、照明设计方案1.照明布局方案根据照明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出合理的照明布局方案。
例如,办公室可以采用中央照明加辅助照明的方式,而展厅可以采用局部照明和重点照明的方式。
2.照明控制方案根据照明时间分析的结果,设计出合理的照明控制方案。
例如,办公室可以采用自动感应控制、光感应控制、手动控制等方式,而走廊、楼梯间可以采用时钟控制和手动控制的方式。
3.照明灯具方案根据照明装置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照明灯具。
例如,办公室可以选择LED灯具、荧光灯具等,而工厂车间可以选择高压钠灯、金卤灯等。
五、照明设计参数1.照度设计参数根据照明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照度的设计参数。
例如,办公室的照度一般为300-500lx,而工厂车间的照度一般为500-1000lx。
公共场所照明的设计规范
公共场所照明的设计规范1.前言公共场所的照明设计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照明质量,还可以增强人们对环境的感知能力。
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公共场所照明设计规范。
2.设计原则- 基于场所需要确定照度等级,例如走廊需要250 lux,桌面需要500 lux等等。
- 充分利用自然光线,根据朝向和光线特性进行设计。
- 灯具应选用高效率的光源并根据需要合理配置,如圆形、方形等形式。
灯具的颜色应该与空间的整体风格相符合。
- 避免眩光和反射,使用材料要防止产生反光。
- 采用分区照明,减少照明盲区、矛盾区,提升场所的整体照明效果。
- 根据场所的不同功能进行照明设计,如餐饮场所需要有舒适的氛围,医院需要有温馨的光环境等等。
3.常见公共场所的照明设计规范3.1 餐厅- 应该选择柔和的颜色,并适当采用昏暗的光源来创造舒适的氛围,从而增加就餐体验。
- 可以使用DOWNLIGHT或者WALLLIGHT来城市整体灯光,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餐需求设计不同的局部照明。
3.2 医院- 应该采用柔和的颜色来创造一个温馨的就诊环境,并加强窗外景色的采光。
- 在手术室采用柔和、柔匀的光线,使医生和护士能够工作并观察病人的情况。
- 在病房内设计适合治疗和照顾病人的灯光,如夜间灯。
3.3 办公室- 应该优先考虑员工的照明需求,保证员工能看清并且工作时不会疲劳。
- 采用分体照明,将总灯光分为基础白炽灯和特殊灯。
根据不同地方选择不同的照明。
- 灯杆的设计要与室内的整体造型保持一致,避免破坏室内整体形态。
4.结论公共场所的照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场所的功能与要求,选择适当的灯源和灯具以及正确的放置,使得整个场所照明质量达到最优化并让人感到舒适。
对于不同的场所,应该有相应的照明设计方案。
希望这些规范可以对设计者有所帮助。
学校照明方案设计方案
学校照明方案设计方案学校的照明方案设计方案应该综合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包括安全、节能、舒适等方面。
下面是一个700字左右的学校照明方案设计方案: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学校照明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为了满足学校师生的需求,我们设计了一套创新的照明方案。
首先,考虑到学校的安全问题,我们将在学校内部的走廊和楼梯间设置紧急照明系统。
该系统将由传感器控制,当检测到停电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立即启动备用电源,确保学生和老师的安全。
同时,我们还将在教室和实验室的出口处安装紧急照明灯,以便学生和老师在火警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疏散。
其次,为了节约能源,我们打算使用LED灯具。
相比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LED灯具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我们将在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和办公室等重要区域使用LED灯具,以降低能耗并延长灯具的寿命。
此外,我们还将利用智能化照明系统,通过光照传感器和时序控制,根据室内外光照情况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开关时间,以进一步节约能源。
另外,我们还希望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根据研究显示,合适的照明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因此,我们将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使用不同亮度和色温的灯光。
例如,在教室和图书馆,我们将使用较为明亮的灯光,以提高学生和老师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而在休息室和办公室,我们将使用柔和的灯光,以增加舒适感。
最后,为了方便管理和控制,我们将使用集中管理系统。
通过该系统,学校的照明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
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对不同灯具进行调节和控制,例如改变亮度、开关、定时等。
该系统还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和报告,帮助学校进一步优化照明方案,以实现最佳的节能效果。
总之,我们的学校照明方案设计方案综合考虑了安全、节能和舒适性等因素。
通过使用紧急照明系统、LED灯具和智能化照明系统,我们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安全、节能和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希望这个照明方案能够满足学校的需求,并得到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走廊和楼梯间作为建筑物内平时人员流动和应急疏散时的通道.是建筑物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人员流动而非长期工作或停留的场所.人们对走廊和楼梯间照明的要求不高.“亮一点.暗一点都无所谓”。
设计人员在布灯时往往是凭感觉布几个灯.很少仔细斟酌照度够不够。
另一方面.由于灯具厂家不能提供灯具的配光曲线或相关的技术数据.因此也缺乏基本的计算条件这样凭感觉布灯的后果往往是实际情况与规范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而走廊和楼梯间应急照明的照度是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必须谨慎对待。
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走廊和楼梯间的照明设计问题.希望通过具代表性的案例,得到一些普遍适用的结论。
2走廊和楼梯间布灯方式走廊和楼梯问的照明设计是建筑物照明设计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与建筑物整体的功能或使用性质相协调同其它室内照明一样.其所提供的视觉环境不仅要满足生理的要求.也要满足心理要求.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恰当的照明方式实际工程应用中,走廊常见的布灯方式有三种:a.在走廊上按结构梁的分隔布置吸顶灯这种方式在工程设计中最常采用。
适用于宿舍、公寓等居住建筑或工业、教学、办公、科研类建筑的楼梯间或走廊上.特别是外走廊上。
吸顶灯具配备有防尘垫圈,密封性能好,能避免小飞虫进入灯罩,适用于外走廊风尘和蚊虫较多的地方这种照明方式的照度水平不高,但造价低。
正规厂家生产的这类灯具.其灯罩选用的材料透光性能良好.且光线柔和.不易变色,灯具的效率较高.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设计时应尽量选用优质产品。
此种布灯方式.可以采用点照度计算法计算照度值b.采用嵌入式筒灯这种方式适用于有吊顶的宿舍、公寓等居住建筑或宾馆、酒店或其它康乐场所的走廊和楼梯间内。
嵌入式筒灯的光源一般采用暖色调小功率节能灯管,用于营造温馨、安祥或浪漫的气氛.以便能与建筑物的整体功能相协调由于筒灯灯杯的深浅宽窄不同.筒灯又分为立式筒灯和卧式筒灯,每一种形式又有多种样式。
配光曲线各异.一般属于窄配光或中配光的灯具设计选用时应注意灯具的距高比.避免走廊上照度不均匀有明显的光斑存在以吊顶高度距地2.5m为例.一般来说.中配光型灯的布灯间距为1.75~2.5m.窄配光型灯的布灯间距为1.25~1.75m此布灯方式.可以采用点照度计算法计算照度值c.采用盒式荧光灯吸顶安装或格栅式荧光灯嵌顶均匀布置。
此种方式的照度较高,适用于办公、科研、教学类建筑的内走廊(外走廊宜采用密闭防尘型),用以营造明亮高效的照明环境。
采用利用系数法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走廊和楼梯间的平均照度除了上述三种方式.有些特殊建筑物的走廊还应考虑特殊的需要如医院病房楼的走廊照明设计就有特殊的要求《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286页写道:“走廊照明应与其相邻房间的照明相协调,使人们通过走廊进入房间时不会感到有太大的照度差异.因此.走廊的照度不应低于病房照度的70%同时还应注意夜间灯光不能射入病室内.影响病人休息灯具应布置在两病室之间.不应布置在正对门和门上方的位置夜间使用走廊地脚夜灯.光源应采用白光LED或使用不影响病房的顶灯走廊内的灯具宜布置在走廊的侧面.以避免对躺在病员推车上的病员通过走廊时产生眩光的烦躁感”所以.走廊和楼梯间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采用恰当的布灯方式3规范对走廊和楼梯间的照度要求《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5.4.1条对走廊和楼梯间照明的照度规定见表1。
2004年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对走廊和楼梯问的照度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l1.3.2条以强制性条文的形式规定了疏散走道(本文称为“走廊”)和楼梯间的应急照明的照度值: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5lx:楼梯问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1x4走廊和楼梯间照明的照度计算实例下面以一个教学楼为例.采用工程设计中常用的照明设计方案(上述布灯方式a).计算走廊和楼梯间地面的照度值图1是该教学楼的标准层.走廊宽度为3m.净高为3.2m.柱距4.5m 在每个梁问区域布置了一套常用于走廊的扁圆型吸顶灯(①~⑩灯),灯具选用三雄牌的PAKD14—122BF.光源为22WT5环形管(光通量为1250lm)。
该灯具的配光曲线如图2所示(曲线的光强值按光通量为1000lm给出.根据三雄公司照度软件提供的该型灯具的配光曲线绘制).并由此得出对应的光强分布表.见表2采用点照度计算法计算图1中走廊~E点的水平面照度值。
点照度的计算公式为(计算关系见图3):a.先求灯具①在A点产生的照度值。
此时d=0,R=h=3.2m,0=0。
,COS0=COS0。
=l,由表2知=Io。
=126,由此可得:b.同理可求得其余灯具每千流明在A点产生的照度值,分别为:c.A点的照度值等于走廊上的灯具①~④在该点产生的照度的叠加。
灯具①④每千流明在A点的水平面照度为:d.该22W环形T5灯管的光通量=1250lm.考虑走廊的减光系数K=0.8.最后得到A点处的实际水平面照度为:用同样的方法求得B~E点的照度.计算结果列于表3。
表4列出了走廊高分别为2.7m,3.2in时,A~E点的计算照度值。
可见,采用这种常见的布灯方案.走廊地面的照度在10~20lx之间.与规范要求50lx相差甚远。
经计算可知,楼梯间的照度同样也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采用其它型式的吸顶灯.如同一品牌的PK—DO1等系列.由于其配光曲线类似.照度计算的结果差别不大。
可见。
采用这种经验布灯方式,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如果将图1中的各灯具改为内装两只环形灯管的吸顶灯.如三雄公司的PAK—DO1一o62J.该型灯具内装T5/22W+40W两只环形管.总光通量为4050lm(1250lm+2800lm)由于照度值与光源的光通量成正比.且该款灯具较前一款灯具配光曲线上的光强值略高.乘以1.05的校正系数后.走廊上各点的照度将提高到原来的1.05×4050/l250=3.4倍照度计算结果见表3“合计”栏括号内的数字。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走廊上主要交通路线上的照度在40~55lx之间.基本上可以满足规范的要求同理.楼梯间的照度也较原方案提高了约3.4倍.也能满足规范要求5走廊和楼梯间的消防应急照明设计火灾发生时.消防应急照明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到人员的疏散和消防扑救走廊和楼梯间的应急照明设计常采用两种方式:其一是将应急照明与平时照明相结合.采用将部分平时灯具加带应急组件(含应急转换装置和蓄电池);其二是采用专用的消防应急照明灯(俗称“双头应急灯”)不管采用何种应急照明方式都应当保证应急照明的转换时间、持续点亮时间和照度能满足规范的要求其中应急照明的照度在强制性条文中给出了量化指标(见本文第3章).是必须严格遵守的,但同时也是设计中最难以把握的一环下面对这两种应急照明方式分别加以讨论5.1将部分平时灯具加带应急组件作为消防应急照明灯具仍以图1为例,①~⑩均采用PAK—D01—062J,内装T5/22w环形管,灯具②、⑦、⑩自带蓄电池,作为应急灯具。
应急状态下应急灯具②、⑦在各点产生的照度如表3中彩色数字所示此时.各计算点的应急照明照度值分别为A点:1.53lx,点:12.30lx,C点:0.51lx,D点:5.63lx,E点:0.28lx。
很显然,E点的应急照明照度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51)【”的规定。
但是不是其它计算点都满足要求了呢?根据现行《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2000)中第5.1.4的要求“照明灯从主电源转换到应急电源供电时.其光通量应不低于光源在额定电压时光通量的7O%”也就是说.当这些应急灯具转由蓄电池最多减少为正常状态的70%.即应急状态下照度值可能会降低到正常状态的70%此时各点应急照明的照度值可能会降低为A点:1.07lx.B点:8.61lx,C点:0.36lx,D点:3.94lx,E 点:0.20lx。
可见.C、E点的应急照明照度值均小于0.5lx事实上.E点附近区域的应急照明照度都低于0.5lx.违反了强制性条文如果将走廊上的灯具②、⑤、⑧作为应急灯具,那么同样的方法可以知道.此时除了不在疏散路线上的较偏的C点外.其余点的照度都大于0.5Ix。
对于楼梯间.很多设计图纸仅在每层的其中一个平台上装设应急照明灯。
如图1中,仅将灯⑩设为应急灯具(内装T5/22w环形管)。
此时,灯⑩正下方的照度为12.3×70%=8.6lx(12.3为d=0时的照度计算值:7O%为应急状态下照度降低到正常状态的百分比)。
楼梯问内未设应急灯的平台处(图1中的F点)的应急照明照度值计算如下。
F点距离灯⑩的水平距离为d=5m,h=3.2×0.5=1.6m(高度为半层高).可得R=5.25m,0=72.o。
cOS0=0.30,用内插法由表2求得/o:/7,一56.3.参照本文第4章d节的计算方法,并考虑应急状态下光通量的减少后.得灯⑩在F点的应急照明照度为:,7,。
×cos72.3o/R2=56.3×0.30/5.25=0.61lx:0.61×0.8×1250/1000=0.61lx:0.61×70%=0.43lx。
由上面的计算结果可知。
F点处的应急照明的照度仅为0.43lx.远小于“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lx”.违反了该强制性条文。
可见.楼梯间内每层仅其中一个平台装设该款应急灯具是不行的.可以换用其它款应急灯具重新计算.或改为每个平台上均设置该款应急灯具。
5.2采用双头应急灯设计图纸中凭感觉布置双头应急灯的现象就更普遍了.例如.有的设计图纸中,双头应急灯的安装间距有二十多m.而有的仅3~5m究竟双头应急灯安装间距多少才能满足要求呢?《消防应急灯具》对于消防应急灯具的应急转换时间、蓄电池的连续供电时间以及充、放电特性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对于应急灯具的输出光通量或光源功率最小值等这些直接影响应急照明照度值的参数却没有具体的规定目前各厂家的产品样本对于双头应急灯具一般只提供应急时间、光源功率,而不提供灯具的输出光通量、电池容量等参数。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无从判定怎样设置双头应急灯具才可以满足“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5lx: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lx”等强制性规范的要求甚至于,消防专项审查也只能审查是否按规范设置了应急照明灯.而不能判断应急灯的设置是否足够,是否合理。
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双头消防应急灯为3.6V、1.8Ah,输出光通量为20lm,光源采用2×3W的充惰性气体的小灯泡有人将它悬挂于距地2m处,充电24h后,用照度计测量结果见表5根据该结果.走廊上任一点距最近的一个双头应急灯距离不应大于4m.双头应急灯的安装间距不大于8ITI(均指挂在2m高处),即可以确保走廊上应急照明的最低照度不低于0.5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