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探秘PPT(共 31张)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下第一单元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共30张PPT)

人教版七下第一单元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共30张PPT)
李鸿章的一远亲参加考试,无奈腹中点无墨 水,希望考官给予照顾,便在试卷上写“我是李 中堂的亲妻(戚)”。考官阅卷写下“你是李中 堂的亲妻,我不敢娶(取)。”
3,科举制度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 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 繁荣。
清代由曹寅主持官修的《全唐诗》,序文中记载: 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材料
我们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 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
——温家宝
科举 制度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诞生
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
完善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改善了用人制度
影响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B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扩大国学规模 进士科第一 名称状元
“天下英雄尽入吾 彀(gòu)中!”
据史书记载,唐 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 而出,大喜道:“天 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 中矣!”
开设武举和殿试
诗赋为进士科考 试的主要内容
隋唐科举制度的历程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重视人才的选拔。 武则天:

中国科举制度中英文介绍 ppt课件

中国科举制度中英文介绍 ppt课件

中国科举制度中英文介绍
Levels
Jinshi 进士
The Palace Examination殿试
Gongshi 贡士 The Academy Examination
会试
Juren 举人
The Provincial Examination 省试
Xiucai 秀才
The County Examination 乡试
Disadvantages
• Imprison people’ thoughts
中国科举制度中英文介绍
→ → → Opening
Amplification
Preliminary exposition
Initial argument
破题
承题
起讲
起股
Central argument 中股
→ → Latter argument 后股
Final argument 束股
Conclusion 大结
Emperor Xuanzong
Emperor Taizong
中国科举制度中英文介绍
The Four BookS
The Great Learning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Mencius
中国科举制度中英文介绍
the Five Classics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与任用制度(ppt31张)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与任用制度(ppt31张)

宋代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仅规定三年
一次“磨勘”,官吏们只要在任内不发 生差错就加升迁。各级官吏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元朝:因袭历代汉族地主政权的考核制度, 而且创设了“考功历”,使考核制度更加完 善。 考功历:无论大小官吏各给印刷纸一卷,卷 首写明姓名、出身。调任时由上级长官注明 任职年月,记载任期内的功过行状,最后填 写“考功历”的有关官员还须结保具状,以 免敷衍塞责或营私舞弊。吏部以“考功历” 为依据,考定优劣,决定任免。
清代贡生有岁贡、恩贡、拔贡、副贡。
每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年资长久的
廪生入国子监肄业的,称为岁贡。 逢国家庆典进贡的生员,称为恩贡。 每三年各省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保送国 子监的,称为优贡。 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保 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 乡试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称副贡
八股文: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
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 文、时文、时艺、制艺。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 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 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 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 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 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三、我国官吏的休假、退休制度
1、休假 周代人们把祭神日作为娱乐庆贺的日子,每 年分两次祭神:一次为春祭,即在仲春(二 月)的头一天举行,由春官占卜此年庄稼能 否有好收成;一次为秋祭,即在秋收之后, 庆贺经过一年的劳动而获得丰收。届时“里 人尽出”,椎牛宰羊,祭罢饮食宴乐,手舞 足蹈,这一天官府内都不办理公事,可以说 是我国古代官吏最早的休假日。

古代科举制度ppt课件

古代科举制度ppt课件

宋代已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目, 是作为榜首前三名的荣誉称号。
明清科举考试程序 童试(府、县试):
由童生参加考试,州县长官主考,中试称生 员,秀才、秀士,取得府县学校的学生资格。 乡试:
乡试又称大比,中者称举人。8月中旬举行, 又称秋闱,在省署举行。 会试:
在乡试的第二年春二月举行,又称春闱。由 礼部主持,又称礼闱。地点在京城。 殿试:
所谓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 考试。科目多临时设置,平民子弟和官 吏都可应试。皇帝特诏举行考试,目的 是为了选拔特殊的人才。制举不常举行, 在科举制度中不占重要地位。
完善科举制的 皇帝们
唐太宗:进士科 武则天: 开殿试 考中第一名的称 设武举 状元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 主要的考试内容
科举制度在宋代发展:
学习要求: 了解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
1、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 正制弊端严重.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2)隋朝统一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创立
隋朝文官俑
607年丁卯,大业三年 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 优敏,文才秀美”一条, 或即进士科之始。
小结
科举制的创立: 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唐代: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隋唐科举制度PPT课件

隋唐科举制度PPT课件
12
材料三:唐武德七年(624年),李渊下诏设立州县学校,唐 太宗贞观五年(631年)在西京(今长安)设立国子监,开设 并扩充国学;鼓励地方政府和私人开设学校。国子监下有六学: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在贞观后期仅仅 国学院学生就超过了8000人。
------《中国教育史》
材料四:宪宗元和三年(808年),三十一岁的柳公权进士及 第,当年宏词登科。这是应柳宗元之邀而书写的碑《重复大 云寺记》
❖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晋书·刘毅 传》)
7
科举制的建立
公元587年,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并 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德)和 “清平干济”(才)两科,以选拔人才。
公元605年,隋炀帝又在众多科目中设 “进士科’,以考试策问取人。这就是 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8
隋唐科举制的发展
唐太宗设置明经、进士等50多种学科。随着发展,明 经、进士两科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时,平 均每科进士仅4.4名,唐太宗贞观年间平均每科为10.25 名。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0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PPT课件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PPT课件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武则天时
4、隋唐实行科举制的积极意义不包括
(B )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D.改变了传统的用人制度 5、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
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B )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阶段 关键人物
主要贡献
隋文帝 要求地方官员推荐人才,考试合格者授予官职
形成 (隋朝)
隋炀帝 正式设立进士科, 科举诞制生
国学规模
唐太宗
扩充了________,增加了学员人数 。同时大力推行科举考试 制度,网罗人才。
完善
(唐朝) 武则天 首创殿试和__武__举
唐玄宗 将 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①2)内常容设科目:考试主要科目是进士科和 明经科。
②和亲政策的实施,如北庭都护、府 先后入藏。 ③册封少
数文民成族公首主领金,如城唐公主玄宗时期,册封粟末部首领
为“渤
海郡王”,回纥首领为
。大④祚会荣盟方式,如唐穆宗时

怀。仁可汗
(4)《影唐响:蕃促会进了盟民碑族》间的
;促进了民族间科技、文
化、_______的交流与发展和。平相处
经济
西突源自文库厥

微课《科举制》ppt课件

微课《科举制》ppt课件
3
隋唐—科举制
产生背景: 鉴前之弊
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大势所趋 统治之需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阶级的经济力量不断 加强,士族衰落
打破门阀世族政治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4
历史沿革:
隋唐—科举制
隋朝开创→唐逐渐健全→宋朝完善→明清 八股取士→清末新政废除
5
三种选官制度的比较
6
科举制的影响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扩头大。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唐人赵嘏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材北料宋二 的:吕这蒙种自制幼度遭使不大幸批,地其位父低将下其和母出子身赶增寒出进微家了的门会社优,阶会秀他—层公人们—平流才母唐,动脱子太促颖俩宗进而长社出期。居
住在一个山洞里,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
名相。
束缚思想,摧残人才,
材有料甚三于:咸明阳代之思郊想所家坑顾者炎四武百说六:十“余八人股也之。害妨”,碍进等步于焚书,而败坏人才,
7
材料四: “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 的贡献之一”。
——美国学者柯睿格《哈佛亚洲研究学报》 “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10
谢谢观看!
11
9
2.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 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 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课件63张PPT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课件63张PPT
• 乡试考场:设在各省省城,称为“贡院”。 • 号 舍:高约2米,深约1.3米,宽1米,无门。 • 会试考场:太和殿或保和殿(清代)。
金榜题名时得意之诗
孟郊《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
皇榜
状元打马游街
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
(四)会试、殿试时间与名称
• 会试时间:三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各试一场。 • 会试由礼部主持,所以又称“礼闱”。 • 因为在春天考试,所以又称“春闱”。 • 会试第一名俗称“会元”。
• 殿试时间:四月中下旬(不定)。 • 因为是“天子亲试于廷”,故称“廷试”。 • 殿试前三名俗称“状元”、“榜眼”与“探花”。
名落孙山时失意之诗
唐 罗邺《落第东归》: 年年春色独怀羞,强向东归懒举头。 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 唐 温宪(庭筠子)《题崇庆寺壁》: 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 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郑延昌见此诗,荐于当事,宪乃得第。庭筠才思敏捷,时称“温八
叉”、每科考喜代为他人作,动辄“救数人”。)
二、有关考官、考生与考场的各种规定
(二)对考官的规定
• 乡、会、殿试的考官都由皇帝亲自派选。 • 乡试考官:一正一副,由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 • 会试考官:由1位总裁,3-5位副总裁,

科举制度第1节: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 PPT

科举制度第1节: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 PPT
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一夏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和举贤才二春秋战国时期客卿制三秦代军功爵制度四汉代察举和征辟五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一夏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和举贤才?世卿世禄制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统关系子孙世代做官国君不能随意任免
科举制度第1节: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
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
(一)夏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和举贤才) (二)春秋战国时期(客卿制) (三)秦代(军功爵制度) (四)汉代(察举和征辟) (五)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 比如,董仲舒,就在在汉武帝即位 那 年 ( 公 元 前 140 年 ) 察 举 的 百 余 名贤良方正之一,以古今治道对策 被录用。
▪ “天人三策称圣意 ,董生一举天下 知。”
▪ 察举除被荐之外, 也可以自荐。比 如,东方朔就是 跟董仲舒同一次 靠自荐上来的。
▪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 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 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 陈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 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 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 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 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 (一)夏、商、周时期(“世卿世 禄制”和“举贤才”)
▪ “世卿世禄制”,即奴隶主贵族凭 借血统关系,子孙世代做官,国君 不能随意任免。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 (共28张PPT)PPT课件 图文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 (共28张PPT)PPT课件 图文

(四)通过成语学习、识记、理解。
如:4、沆瀣(hàng xiè)一气 北宋钱易的《南部新书.戊集》记载,唐僖xī宗乾符二年的科考, 主考官崔沆发现考生中有个叫崔瀣的考生,认为他是本家人, 尽管崔瀣的考试成绩很差,仍然另眼相看,把他取为进士。于 是一些考生嘲笑说,这场考试“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沆瀣, 本来是夜间的水气,夜间的水气是在黑暗中飘荡的,考生们把 这对座主门生的名与字的本意相扣,比喻暗中勾结,臭味相投, 倒是非常贴切。后来就用这一成语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 起。
三、学习方法探究
(一)通过课文理解、识记。
如:《范进中举》:“次日,范进少不得拜拜乡邻。魏好古又 约了一班同案的朋友,彼此来往。因是乡试年,做了几个文会。 不觉到了六月尽间,这些同案的人约范进去乡试。” 同案:中国明清两代称同一年进学的秀才为同案。
(二)通过课外文言小说阅读理解、识记。
如: 1、你我虽则隔省同年,今日天涯相聚,便如骨肉一般。
• 特点:新题3分 细碎 考查识记能力 • 方法:积累(课本、专题练习、课外阅读、网上查阅) • 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继承发扬文化传统,是每一
个公民的光荣使命。
2、提升文化内涵,有助于文言文理解,有助于诗歌鉴赏理解。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一、天文历法 二、人物称谓 三、古代职官 四、古代地理 五、科举制度 六、风俗礼仪 七、饮食器用 八、音乐文娱 九、文史典籍 十、古代军制

科举考试PPT课件10张

科举考试PPT课件10张
进士科
最高级别的考试,主要考察文学、诗词、历史、政治 等方面的知识,难度最大。
科举考试的考试形式
笔试
考生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内容多为主观题,要求考生表 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口试
在笔试通过后进行,主要考察考 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度 。
科举考试的题目类型与难度
1 2
策论题
要求考生就时务或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强化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强化了儒家思想在 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科举考试作为古代中国的重要文化现象,对东亚地区的文 化交流与融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科举考试在现代的价值与意义
提供了人才选拔的借鉴
科举考试虽然已经废止,但其人才选拔的理念和方式仍具有一定的 借鉴意义,可以为现代人才选拔提供有益的参考。
隋唐时期
科举制度初步形成,分为进士、明经等科。
宋元明清时期
科举制度逐步完善,考试内容、形式和组织结构 不断调整。
晚清时期
科举制度逐渐衰落,最终于1905年被废除。
科举考试的重要性和影响
选拔人才
科举考试为各阶层人才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 台,促进了社会流动。
强化中央集权
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多集中在中央政府,加 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2020高考语文科举制度复习课件(共50张PPT)

2020高考语文科举制度复习课件(共50张PPT)

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
(四)会试、殿试时间与名称
• 会试时间:三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各试一场。 • 会试由礼部主持,所以又称“礼闱”。 • 因为在春天考试,所以又称“春闱”。 • 会试第一名俗称“会元”。
• 殿试时间:四月中下旬(不定)。 • 因为是“天子亲试于廷”,故称“廷试”。 • 殿试前三名俗称“状元”、“榜眼”与“探花”。
正式名称:第一甲第一名、第一甲第二名、第一甲第三名
二、有关考官、考生与考场的各种规定
(一)对考生的规定:
填履历表:姓名、年龄、籍贯、婚否、三代(曾祖父、 祖父、父亲)、身材(如胖瘦等)、面貌(如白晳、 黑红、有无胡须等)
结保:考生五人结保,如有舞弊发生,则五人同罪。 点名与搜检:考生入场前点名与搜查携带的用品。
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
(三)乡试时间与名称
乡试日期: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各考一场。 先一日(八、十一、十四)点名发给试卷入场; 后一日(十、十三、十六)核对交卷出场。 考试时间在秋天,故称为“秋闱”。 贡院四周围墙遍布荆棘,故又称“棘闱”。 发榜多用寅、辰日支,以辰属龙,寅属虎,所以称“龙虎榜”。 时中秋桂花开,亦称“桂榜”。 乡试中试称“举人”,第一名俗称“解元”。
天文地理
天文地理山川 纪 年岁时历法 古代节日习俗
姓字名讳
姓名字号 避讳 谦称和敬称
礼仪习俗

科举制实用PPT课件PPT课件

科举制实用PPT课件PPT课件
第21页/共25页
• “科举非恶制也”, “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 ——梁启超
第22页/共25页
• 英国行考试制度最早,美国行考试才不过二三十年, 英国的考试制度就是学我们中国的。中国的考试制 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亦都 是学英国的。
会的演说
——孙中山在广东省教育
第23页/共25页
• 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发榜分为三甲,第一 甲的三人,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10页/共25页
第11页/共25页
八股文体
• 第一是“破题”,用两句话破题目要义; • 第二是“承题”,承接破题的意义而阐明之; • 第三是“起讲”,为议论的开始; • 第四是“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 • 第五是“起股”,又称“提比”; • 第六是“中股”,又称“中比”; • 第七是“后股”,又称“后比”; • 第八是“束股”,又称“束比”。
科场舞弊
第15页/共25页wk.baidu.com
科场舞弊
第16页/共25页
明清两代名人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 施耐庵、翁同龢、李鸿章,中国最後一个 状元张骞等人皆出於此第1。7页/共25页
北京贡院-明清时期的科举考场 寓吃、喝、住、考于一体。
第18页/共25页
评价
• 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 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 顾炎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科举制度的形成
夏商周:世卿世禄制 春秋战国:选贤任能的客卿制 两汉:察举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
二、科举制度的沿革
隋代:隋炀帝时期开设进士科,用诗赋、 试策进行公开考试,这是科举制确立的重 要标志。
唐代:科举考试种类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种。 常科每年举行公开考试,考试科目包括: 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 明算等50余种。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立的科 目。
李,王,张,刘,陈,杨,黄, 赵,周,吴,徐,孙,朱,马, 胡,郭,林,何,高,梁,郑, 罗,宋,谢,唐,韩,曹,许, 邓,萧,冯,曾,程,蔡,彭, 潘,袁,于,董,余,苏,叶, 吕,魏,蒋,田,杜,丁,沈, 姜,范,江,傅,钟,卢,汪, 戴,崔,任,陆,廖,姚,方, 金,邱,夏,谭,韦,贾,邹, 石,熊,孟,秦,阎,薛,侯, 雷,白,龙,段,郝,孔,邵, 史,毛,常,万,顾,赖,武, 康,贺,严,尹,钱,施,牛, 洪,龚。
孟 郊
一 日 看 尽 长 安 花 ”
春 风 得 意 马 蹄

四、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积极影响: 促进了公平的竞争机制 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促进了诗文创作 负面影响 思想的同化和僵化 主体意识的丧失
谢 谢 大 家
明代八股文小常识:
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以理学的观点指导为 文,文章须分为八个部分,即:破题、承 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 股。从起股以下,每部分用两股排偶文字, 限定字数,故称为“八股文”。
萌芽期:原始社会后期
古代教育制度
建立期:夏商周时期
繁荣期:唐宋时期
消亡期:清末新式学堂建立后
一、官学制度
官学是由官府开设的各类学校。最早在夏代就已 有了正式的学校,这是教育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 一。此时期奴隶主贵族垄断学校教育,平民无受教 育权利。
1、建立期(“学在官府”)
夏代:奴隶主阶级的成员在官学中接受教育, 包括生产技能的学习和武士教育。
我国最早的一部家庭教育专著——《颜氏家 训》,由南北朝的教育家颜之推所撰,共20 篇,包括教子、勉学、兄弟、治家、风操、 涉务等篇目,涉及封建家庭教育的各个部分。
讨论:当代家庭教育涉及到哪些内容?
第二节: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设科考试用以选拔 官吏的制度。初创于隋代时期,形成于唐代, 一直延续至清末,存在了1300多年,是中国 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科举制度 对于这一漫长时期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 及知识分子的学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宋代:承袭唐代,国子监又增设了武学、画 学、军监学等。地方设州学和县学。
4、衰亡期
明清时期,学校在社会上得以普及,但学校已沦为 科举考试的附庸,丧失了教育的职能。 明代:
中央官学—设国子监,有北京、南京两监。学生 统称为“监生”。学制4年。 清代:
中央官学—设国子监,仅北京一监,各方学校输 送来的称“贡生”,直接招收的称“监生”。学制 3年。
唐宋:采用经学家私 元明清:
人授徒的方式,如韩
愈、颜师古、胡安定
私塾
等学者型官员开展的
私学实践。此外还有
另一高级形态的私学 在宋代蓬勃发展,即
私学
书院,以讲解理学为 义学
专馆
主。
思考:中国古代私学制度的特点。
三、家庭教育
我国的家庭教育最早始于西周,至春秋逐渐 形成系统的家庭教育。孔子被视为家庭教育 的鼻祖。
思考:中国古代官学制度的特点。
二、私学制度
中国历代由私人开设的各类学校统称为私学。
春秋战国:孔子首开私人讲学,招收不以出身 为限,实现了平民教育的普及,主要讲授儒学。 与儒学并行的还有墨学(生产技能、几何学、力学、光 学),此时期“学在四夷”之风盛行。
汉代:启蒙教育、《孝经》学习和巨儒讲经三 种基本形式。汉以后私学成为封建时代学校教 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科目以进士为重,增加殿试,由皇 帝亲策,三年一考。
殿试放榜
一甲: 进士及第
二甲: 进士出身
三甲: 同进士出身
状元
榜眼
探花
明清:科举仅进士一科。试卷以八股文体 写作。
明清科举考试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秀才
举人ຫໍສະໝຸດ Baidu
贡士
进士
一甲:进士及第
二甲:进士出身
三甲:同进士出身



连桂琼探 中 林花 三榜宴宴 元
科举制度探秘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官学制度、私学制度、家庭教育、中国古
代的教育制度的特征及教育思想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明清时代的三级考
试、科举制度流弊与功过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以及教 育设施的总称。
中国的教育制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地方官学:在郡国设学、县邑设校,乡设 庠,村设序。
魏晋南北朝:西晋设国子学和太学。南朝刘 宋设立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馆进行分 科教学,视为官学制度的一大创举。
3、繁荣成熟期
隋代:中央设国子寺,下辖五学。包括国 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律学。
唐代:中央设国子监,下设六学。在隋代 基础上增设了算学。学制多为9年。 地方官学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 三级学校。
蒙学读物之百家姓: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诸卫 蒋沈 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 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 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 时傅 皮卡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邵堪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 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粱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 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咎管 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宣丁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 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魏加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乌焦 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甘钭厉戎 祖武 符刘 姜詹束龙
商代:学习文字知识,并接受“六艺”等文 化技能教育。
西周官学教育
国学
乡学
(大贵族子弟学校) (一般贵族子弟学校)
小学(7年制)
大学(9年或更长)
识字和“六艺”学习
修身、治国的相关知识
2、发展期
汉代:“独尊儒术”促进了官学的进一步发 展,此时期官学教育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 主。
中央官学:太学、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