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2-4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 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上)):答案与解析Word版含解析

高三生物 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上)):答案与解析Word版含解析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趁热打铁】1.C【解析】体液的成分主要是水,并且还含有蛋白质,故A错;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另外还有脑脊液等,故B错;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故C正确;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恒定不变的,故D错。

2.D【解析】淋巴液是内环境的一部分,属于细胞外液,A正确;淋巴液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进入血浆中,B正确;淋巴液通过淋巴循环进入左右锁骨下的静脉,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C正确;淋巴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D错误。

3.B【解析】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②细胞而不是③组织液,所以A描述错误;②为肝细胞a处是动脉血,氧气浓度高于b静脉血,所以B能使正确;③组织液可以进入①淋巴,①淋巴不可以进入、③组织液,所以C描述错误;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组织液、④血浆,所以D描述错误。

4.C5.B【解析】皮肤受到摩擦后,表皮层和真皮层会分离而产生空隙,组织液就会渗入到空隙中,形成淡黄色的液体,B正确。

6.A【解析】内环境是指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单细胞生物大多直接生活在水中,没有内环境;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而尿液不属于细胞外液,因而不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不是内环境;如果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出现障碍,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不大,也会出现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7.D【解析】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高很多,因此可以判断②和③属于细胞外液,②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属于血浆;④含有较多的K+,并且含有较多蛋白质,因此属于细胞内液。

8.C9.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分子量为6万多的糖蛋白类激素,可以增加耐力和训练负荷而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兴奋剂。

下图为人体正常情况下EPO的产生和作用示意图。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全册必考考点汇编(完整版)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全册必考考点汇编(完整版)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考考点汇编(必修3)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一、细胞外液的内涵1、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 为基础的液体。

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构成,后者主要由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等组成。

2、内环境:由细胞外液 构成的液体环境。

是体内细胞 生活的直接环境。

3、几种液体的比较血浆 组织液 淋巴存在部位 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其中的细胞 各种血细胞绝大多数体细胞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所含化学成分 都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细胞外液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盐溶液 。

几者之间形成的关系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 、酸碱度 和温度 三个方面。

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 对水的吸收力。

(1)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 、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

(3)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4)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 ,能保持稳定与血浆中的 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的体温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三、 内环境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消化 、呼吸 、循环 、泌尿 等各个系统的参与。

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的。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体温(1)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在一日内的变化一般不超过1℃ 。

(2)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 、性别 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2、稳态:正常机体 通过调节 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状态,叫做稳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生物
特别提醒 ①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开展变化的。 ②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的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 完全取代。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生物
跟踪训练1 关于演替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演替是群落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B.只有群落的构造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 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D.不管是成型的群落还是正在开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 现象一直存在,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开展的始终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 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生物
解析:此题考察“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相关知识,意在 考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物种的种类越多,丰富度就越大,故乙类群的丰富度大于甲类群。种 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甲类群和乙类群 相比,物种4的种群密度在甲类群中较小,物种7的种群密度在乙类群 中较小,故C正确。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生物
竞争是两种生物为争夺食物、空间而发生的斗争,竞争的结果 是一种生物生存下来,种群密度增加,另一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减少, 乃至最后消亡,表现为两极分化的开展趋势。应选B。
高三总复习
答案:B
人教版·生物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生物
题型一 种间关系的辨析及应用 【例1】 (2021·全国卷Ⅱ)以下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思路点拨:此题是对生物种间关系的考察。解题时,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①明确各种生物种间关系的特点。 ②根据实例的生物特点结合种间关系的区别加以分析判断。

绿色通道一轮总复习4-2

绿色通道一轮总复习4-2

匀加速直线运动
方法与处理平抛运动类似, 方法与处理平抛运动类似,但要分析清楚其加速度的大小 和方向如何,这类运动在后面复习电场时较多涉及到. 和方向如何,这类运动在后面复习电场时较多涉及到.
第二模块 必修2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1.定义 : 斜抛运动是指以一定的初速度将物体与水 . 定义: 平方向成一定角度斜向上抛出, 平方向成一定角度斜向上抛出,物体仅在 用下所做的曲线运动. 用下所做的曲线运动. 2.斜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 将斜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 和竖直方向的竖直 上抛 匀速 直线运动 重力 作
第二模块 必修2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推论2 推论
速度偏向角与位移偏向角的关系:平抛运动 速度偏向角与位移偏向角的关系:
速度偏向角的正切函数tanφ, 等于位移偏向角 合位移 , 等于位移偏向角θ(合位移 合位移S 速度偏向角的正切函数 与水平位移x的夹角 的正切的 与水平位移 的夹角)的正切的 倍 , 即 tanφ= 2tanθ(见图 的夹角 的正切的2倍 = 见图 3). . 推论3 推论 速度方向反向延长线规律:平抛运动任意时 速度方向反向延长线规律 :
答案: 答案:C
第二模块 必修2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高分通道 (1)解答平抛运动问题时,一般的方法是将平抛运动沿 解答平抛运动问题时, 解答平抛运动问题时 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解, 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解,这样分解的优点是不用分解初 速度,也不用分解加速度. 速度,也不用分解加速度. (2)有些情况下,如果沿另外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 有些情况下, 有些情况下 平抛运动会使问题更易于分析. 平抛运动会使问题更易于分析.
次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打击力度,重复实验, 次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打击力度,重复实验,观察到 落地,这说明了小球A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两球 仍同时 落地 , 这说明了小球 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为 自由落体 运动. 运动.

推荐学习高考学习复习资料生物一轮复习《2.4 免疫调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推荐学习高考学习复习资料生物一轮复习《2.4 免疫调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4节免疫调节一、预习与质疑(一)预习内容课本P35-40(二)预习目标1.能列举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人体的三道防线。

(考纲要求Ⅱ)2.能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考纲要求Ⅱ)3.能说出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并能利用免疫知识分析免疫疾病的病因。

Ⅰ(三)预习检测1、免疫系统的组成:是由、和组成的。

(1)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是的细胞,包括了和。

后者主要位于、和中,包括了(迁移到中成熟)和(在中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是由的物质。

主要包括了、和等。

2、免疫系统的功能(1)防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结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和细胞;第三道防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监控功能:监控人体内异常细胞的产生,如癌细胞。

(3)清除功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的细胞、损伤细胞或癌变细胞。

请阅读教材后,结合下面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图解,说出免疫过程:3、免疫功能的失调疾病请结合实例列表比较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有何不同?列表比较过敏反应和体液免疫有何不同?4、免疫学的应用免疫学的应用主要包括、检测人体的抗原、等。

二、落实与整合2、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反应(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某些抗原诱发产生的记忆细胞可对该抗原记忆终生,从而是动物或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等,患者痊愈后可终生具有抵抗力。

(2)二次免疫反应概念: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是,记忆细胞迅速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反应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有何联系?三、检测与反馈1.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抗原)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细胞2的形成需要经过抗原的刺激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2.禽流感是由禽类流感病毒引起的,是一类对家禽和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危害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①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②在人体内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③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④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⑤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禽流感病毒⑥将患病的家禽深埋处理A.①②③ B.②⑤⑥C.①③④ D.①②④3.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

绿色通道一轮总复习4-3

绿色通道一轮总复习4-3
第二模块 必修2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解析:没有离心力,是惯性使物体远离圆心,沿切线 飞出,因此C正确.
答案:C
第二模块 必修2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2.如图 7 所示,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 相互之间不打滑,其半径分别为 r1、r2、r3.若甲轮的角速 度为 ω1,则丙轮的角速度为 ( ) r1ω1 r3ω1 A. B. r3 r1 r3ω1 r1ω1 C. D. r2 r2
ma向知合外力大小不变,B错,又因石块在运动方向(切线
方向)上合力为零,才能保证速率不变,在该方向重力的 分力不断减小,所以摩擦力不断减小,C错. 答案:D
第二模块 必修2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例2】
如图2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
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
公式、单位 Δl ①v= = Δt ②单位:m/s Δθ = Δt ②单位:rad/s ①ω= 2πr ①T= 单位:s v ②n 的单位:r/s、 r/min,f 的单位:Hz
第二模块 必修2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定义、意义 ①描述速度 方向 变化 快慢 向心加 的物理量(a) 速度 ②方向指向圆心
(2)同意甲的意见
第二模块 必修2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1.下列关于离心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所受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时产生离心现象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消 失时,它将做背离圆心的圆周运动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 然消失时,它将沿切线做直线运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 然消失时,它将做曲线运动

【走向高考】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2-4 新课标

【走向高考】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2-4 新课标

必考内容必修3 第2章第4讲一、选择题1.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 )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答案 C解析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可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短时期内该病毒若再次感染,其免疫应答速度更快,也更强烈。

2.(2009·重庆,4)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B.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体的特异性免疫的有关知识。

效应B细胞的作用是产生抗体进行体液免疫,而不是使靶细胞裂解。

吞噬细胞的作用是使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而不能产生抗体。

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形成记忆细胞,而不能吞噬病毒,记忆细胞也不能产生和释放白细胞介素,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3.(2011·温州)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

这种疾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类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症。

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鼠疫杆菌合成、释放类毒素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C.类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答案 C解析鼠疫杆菌是原核细胞,其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

该免疫过程有抗体的产生,属于体液免疫。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 新人教版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三章一、生长素的发现: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2、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3、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二、生长素的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2、作用:a、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3、特点具有两重性: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作用功能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原因: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四、其他植物激素:1、恶苗病是由赤霉素引起的,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5、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6、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7、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如:2、4-D奈乙酸。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2024年高考总复习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拓展练+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总复习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拓展练+答案解析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必修3·人教版
本章的主要知识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要求能结合日常生活的情景,分析说明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常涉及到的学科核心素养有生命观念(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科学思维(分析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建立稳态调节模型)、科学探究(探究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特点、探究动物激素的功能等)、社会责任(了解糖尿病、艾滋病等的症状、致病机理和预防措施,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全套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全套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例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 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 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较少 1.体内液体的组成划分、判定血液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1)血液、血浆、血清的区分(2)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什么?那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呢?血清是血液在体外凝固后渗出的淡黄色的液体,相比血浆,少了纤维蛋白原和一些凝血因子,但多了K离子。

纤维蛋白原是血液中的一中蛋白质,在机体出血后与凝血因子共同完成止血的过程.2.内环境各部分相互转化的关系以及与外界环境、细胞内液之间的关系C.组织液淋巴例2.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C例3. 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A.①B.②C.③D.④B例4.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例5.下图示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指出图中哪个箭头表示的是错误的()A. ①中性粒细胞B.②组织液C.③水D.④红细胞DC2.内环境各部分相互转化的关系(1)内环境的概念:a.注意与机体外环境区分呼吸道(鼻腔、气管、肺泡腔)、消化道、生殖道等凡是与外界相通的管道内的黏液,不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b.过膜问题即由单层细胞围成的结构都有哪些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肾小囊壁、肾小管壁、肺泡壁等等氧气从外界进入体内并由血红蛋白携带交给肌肉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共需穿几过层膜?(3)决定其转化的因素:溶质物质的量的比较(2)各组成部分成分的区别a.条件允许的话,任何一种物质都趋向于均匀分布b.溶剂分子运动的方向取决于溶液中所有溶质分子的总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含有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各种离子、O2)、代谢废物(尿素、CO2 )、乳酸、抗体、淋巴因子、激素、血浆蛋白等。

人教版高考总复习生物必修三2-4

人教版高考总复习生物必修三2-4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2)特异性免疫 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类型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基础
B细胞
T细胞
作用对象
侵入内环境中的 被抗原侵入的宿
抗原
主细胞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类型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过程
关系
对于病毒,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病毒随血 液循环而散播,当病毒进入细胞后,先由细胞 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对 于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需要 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解析:吞噬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当
吞噬细胞缺陷时,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
中,并非所有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并非所
有抗原都要经过T细胞呈递,有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
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正常小鼠产生的淋
巴因子大多是通过加强各种有关淋巴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2.各种免疫细胞的比较
细胞 名称
来源
吞噬 细胞
造血干细胞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骨髓中发育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胸腺中发育
功能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 原抗体结合体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 胞、记忆细胞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 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区 别
特点
无特异性、作用弱、 时间短
有特异性、作用强、 时间长

高三生物 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下)):答案与解析Word版含解析

高三生物 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下)):答案与解析Word版含解析

第4章种群和群落【趁热打铁】1.C【解析】土壤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取决于小型动物类群的种类,而不是取决于其数量.由于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8种,而乙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5种,18>15,所以甲、乙两地土壤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甲>乙,故选C。

2.B【解析】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是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属于种群,A错误;青岛海滩的全部生物是所有生物的集合体,属于群落,B正确;东方绿洲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C错误;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物既不是种群(不是同一个物种)又不是群落(没有包括全部生物),D错误。

3.A【解析】抽样时要做到混合均匀,这样才有代表性;本实验的因变量为酵母菌的数量,所以不加酵母菌没有实验结果;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只能计相邻两条边上的酵母菌数。

4.D【解析】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故A对;动物活动能力强,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种群密度,故B对;种群的很多特征是个体特征的统计值,故C对;性比例的改变会改变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故D错。

5.B6.B【解析】“J”型曲线是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由于存在环境阻力,该种群数量不可能一直是“J”型增长,A错误;由图可知,纵坐标代表的是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在种群中增长速率最大时对应的种群数量应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第5年(增长速率最大)该种群数量为200只,所以环境容纳量为400只,B正确;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在降低,但是仍大于0,因此种群的数量是增加的,C错误;种群数量在200只时增长速率最大,治理鼠患时不能让其增长速率保持在最大,D错误。

7.A【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A正确;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B错误;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C错误;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D错误。

8.C9.(1)迁入率和迁出率(2)增大ac(3)K c 营养级较低(获得的能量较多)(4)取样器取样目测估计【解析】(1)直接影响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有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

3-2-4高中生物必修三一轮复习

3-2-4高中生物必修三一轮复习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揭秘高考必考点
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
实验原理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实验流程 注意事项
典例3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揭秘高考必考点
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
实验原理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实验流程 注意事项
典例3
实验假设
案例1 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 之腐烂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揭秘高考必考点
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分析
对能量流动的理 解 能量流动的图解分 典例1 析 训练1
1.每一营养级能量来源与去路的分析 2.流动模型——生态金字塔的类型、含义比较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 (1) 能量来源:太阳能(生产者) 从上一营养级同化(消费者) (2)能量去路: ①定量不定时(能量的最终去路 )a.自身呼吸消耗;b.被分解者 正金字塔形 一般为正金字塔形 一般为正金字塔形 利用;c.流向下一营养级。 ②定量定时: a.自身呼吸消耗;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 一般生物个体数目在 一般生物有机物的 b.流入下一营养级; c.被分解者 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 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 总质量沿食物链升 特性 高而逐级递减 高逐级递减 分解利用; d.未被利用。 能量金字塔

传递
双基自主落实
核心互动突破
高考真题集训
(4)温室


CO2 碳循环
融化 上升
双基自主落实
核心 :二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 割
5.意义
通 过 能 量 流 动 和 物 质 循 环 使 生 态 系 统 中 的○ 28 ________________ 各种组成成分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2021-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专题 第2章 4节 免疫调节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专题 第2章 4节 免疫调节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专题第2章 4节免疫调节新人教版必修3一、单项选择题1.(xx年广东卷)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的是()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D.静脉注射狂犬病抗体2.(xx年全国卷Ⅱ)人体受到某种抗原的刺激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时(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3.(xx年广东卷)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②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③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④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⑤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A.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4.(xx年江门二模)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B.抗原刺激T细胞是效应T细胞形成的唯一途径C.效应T细胞能杀伤被抗原侵入的靶细胞D.抗原与特定的抗体能形成复合物从而被吞噬细胞吞噬5.(xx年江门二模)三名欧洲科学家因为发现两种引发人类致命疾病的病毒而荣获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发现导致宫颈癌的HPV(人乳头状瘤病毒),为宫颈癌疫苗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法国人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发现了艾滋病病毒循环复制及与主体病毒相互配合的病理,由此确立了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方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可以成为致癌因子,开发出宫颈癌疫苗,使宫颈癌的预防和根除成为可能B.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T淋巴细胞,使人最终丧失免疫能力C.病毒在人体内增殖过程包括吸附、注入、合成、组装和释放D.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6.(xx年广州一模)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一般是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获得B.下丘脑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C.利用昆虫性外激素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化学防治D.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二、双项选择题7.淋巴细胞受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抗体( )A.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起非特异性免疫作用C.是针对各种抗原的D.能在体内存留8.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B.细胞周期变短C.核糖体活动减弱D.核糖体活动增强三、非选择题9.初生犊牛自身免疫力低,必须到4周龄以后,才开始具备自身特异性免疫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第2章第4节1.(2008年海南卷)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解析: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发育的场所分别是骨髓和胸腺,而T淋巴细胞参与部分体液免疫反应。

结合题干的实验结果可判断,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答案:B2.关于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白细胞介素-2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B.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C.吞噬细胞、T细胞与体液免疫无关D.记忆细胞与效应淋巴细胞产生于抗原刺激之后解析:在体液免疫中,抗原要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和T细胞的呈递,才能将抗原呈递到B细胞,引起体液免疫反应。

答案:C3.(2009年上海生物)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的解释是() A.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B.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C.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D.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解析: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一种抗原表面可以有多种抗原决定簇,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引发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

病毒的衣壳决定其抗原特异性。

故因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即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导致体内存在着针对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

答案:A4.(2009年广州质检)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

这种抗体的基本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 A.氨基酸、效应T细胞、核糖体B.葡萄糖、效应T细胞、内质网C.氨基酸、浆细胞、核糖体D.核苷酸、浆细胞、核糖体解析: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它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答案:C5.(2009年潍坊质检)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解析:⑤过程是抗原、抗体的结合,发生在细胞外液;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而是通过产生的抗体发挥作用;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切除胸腺的个体会丧失细胞免疫,但仍会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答案:A6.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B.B细胞和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D.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都能合成单克隆抗体解析:B细胞和T细胞的基因是相同的,功能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胸腺是T 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发育不全影响T细胞的成熟,从而影响细胞免疫。

答案:C7.(2009年重庆质检)禽流感是由禽类流感病毒引起的,是一类对家禽和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危害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①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②在人体内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③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④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⑤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禽流感病毒⑥将患病的家禽深埋处理A.①②③B.②⑤⑥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体液免疫最后的阶段就是抗体发挥作用的效应阶段;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再被吞噬细胞消化;或抑制病毒的活性,使病毒失去对人体细胞的感染能力。

答案:D8.(2009年潍坊)某种淋巴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

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该细胞解体死亡。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能识别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指导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在浆细胞中也存在C.穿孔素是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抗体D.淋巴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要依赖膜的流动性解析:由题意知该免疫为细胞免疫,而穿孔素是效应T细胞分沁的一种淋巴因子,不是抗体。

答案:C9.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主要由皮肤、黏膜以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而特异性免疫既需要吞噬细胞参与,又需要B细胞和T细胞参与,即免疫系统。

非特异性免疫的防线如皮肤、吞噬细胞遍布全身,作用范围广,而特异性免疫针对不同抗原只能由相应的抗体杀灭,所以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特异性免疫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同时特异性免疫处理非特异性免疫没有消灭的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特异性免疫是后天性的,并非人人都有。

答案:D10.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的形成过程与高尔基体有关B.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中的有关基因指导合成的C.浆细胞都是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所形成的D.淋巴因子通过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免疫及相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浆细胞可由B 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分化而来,淋巴因子大多是通过加强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的,而不是直接与抗原结合。

抗体属于一种分泌蛋白,它的合成、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有关。

答案:A11.下列有关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B.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C.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解析:在特异性免疫中,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都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浆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从而快速增强机体免疫力,清除侵入抗体内的抗原,维持机体的稳态。

答案:D12.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暴发期间,一些医院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注射胸腺素,以提高他们的免疫力。

胸腺素的作用是() A.促使B淋巴细胞形成B.促使T淋巴细胞形成C.促使B淋巴细胞转化为效应B细胞D.促使T淋巴细胞转化为效应T细胞解析:本题以特异性免疫为核心命题点,考查了有关淋巴细胞分化知识综合理解能力。

解答过程: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一部分进入胸腺并在胸腺内发育成淋巴细胞,即T细胞,另一部分在骨髓中成为B细胞,所以注射胸腺素的作用是促使T淋巴细胞的形成。

选B。

答案:B13.(2009年海南生物)请回答与机体免疫有关的问题:(1)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应与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____________。

(2)某种病原微生物(V1)初次侵入机体后,经____________细胞摄取和处理,使V1的____________暴露出来,并传递给____________,然后再传递给相应的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____________;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____________;当机体再次受到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V2)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V1发生免疫反应。

细胞乙不能对V2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初次免疫反应后,体内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当同种抗原第二次侵入人体后,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

(2)该病原体初次侵入机体,需要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呈递给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再呈递给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浆细胞能够产生抗体,记忆细胞具备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能力。

答案:(1)第二次免疫反应(2)吞噬抗原T淋巴细胞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两种病原体的抗原不同14.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________。

当________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生成_______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________反应而脱落,这是________细胞所起的作用。

(3)如上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

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

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________;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__细胞的作用。

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表示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__。

解析:(1)由抗原的定义知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蛋白质或糖蛋白。

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2)鼠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自己”排斥“非己”,因而鼠对不同于自己品系的皮肤会产生免疫反应,即细胞免疫,是T淋巴细胞发挥作用。

(3)兔子在第一次接受抗原X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使抗体数量增加,当抗原X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大量且迅速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更强的免疫效应,因此,曲线B表示兔子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

曲线C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

若在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血液中X的抗体含量一直降低,出现曲线D所示的变化。

答案:(1)蛋白质或糖蛋白B淋巴浆(2)排异T淋巴(3)C B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记忆B D15.(2010届莱芜期末)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1)制备疫苗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中培养、增殖。

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_______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①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_______;当________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