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空气在里》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空气在哪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
2.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空气的用途和重要性。
3.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幼儿的环保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的无形、无色、无味等特性。
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到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玻璃瓶、水、吸管等。
学具:塑料袋、纸张、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准备一个充满气的气球,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气球里装的是什么吗?”引导幼儿回答:“空气”。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空气泵,向幼儿解释空气泵的作用,并现场演示如何用空气泵打气。
(2)教师拿出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装满水,让幼儿观察。
然后倒掉水,让幼儿观察瓶内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空气的存在。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一个气球,用空气泵给气球打气。
(2)让幼儿用塑料袋、纸张等材料,制作一个空气探测器,观察空气的存在。
4. 讲解空气的特性教师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幼儿了解空气的无形、无色、无味等特性。
5. 讲解空气的重要性教师通过举例,让幼儿认识到空气对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重要性,如呼吸、植物光合作用等。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空气在哪里》2. 内容:(1)空气的存在(2)空气的特性:无形、无色、无味(3)空气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生活中的空气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哪些地方有空气,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空气在气球里、在瓶子里、在房间里等。
2. 作业题目:保护空气请幼儿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保护空气,如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到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大班《空气在里》教案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存在的科学现象,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到空气的存在,并能够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气球、玻璃杯、水、盐、糖、吸管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教室,通风良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存在和特点。
2. 实验一:吹气球教师向幼儿展示吹气球的过程,让幼儿感受到空气的力量。
3. 实验二:玻璃杯倒水教师将玻璃杯倒满水,提问幼儿:“如果把玻璃杯倒过来,水会不会流出来?”让幼儿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存在。
4. 实验三:盐糖实验教师将盐和糖分别放入两个玻璃杯中,让幼儿用手扇动杯子,观察盐糖是否飞出来。
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空气的无色无味。
5. 实验四:吸管喝水教师让幼儿用吸管喝水,让幼儿感受空气在喝水过程中的作用。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幼儿对空气的认识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空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也要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通过家长园地或者群,向家长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在家辅助幼儿进行空气相关的科学探索活动。
2. 环境创设:教师可以在教室的自然区或者科学区,布置与空气相关的展览或者实验,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不断感知空气的存在。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节奏和难易程度。
对于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
八、教学内容:1. 空气的组成: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空气的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2. 空气的用途:教师讲解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如供给我们呼吸、帮助植物生长等。
大班《空气在里》教案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空气是存在的。
2. 让幼儿通过实验活动,了解空气的性质。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知道空气是存在的,而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活动,了解空气的性质。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气球、塑料袋、玻璃杯、小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存在。
2. 基本部分:a. 教师演示实验,让幼儿观察并感知空气的存在。
b. 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巩固对空气的认识。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发现和感受。
3.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幼儿的发现,强化对空气的认识。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幼儿向家人讲述今天的实验,分享对空气的认识。
2. 幼儿观察生活中周围的空气,发现空气的作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评价他们对空气的认识程度。
2. 听取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评估他们对空气性质的理解。
3. 家长反馈和幼儿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幼儿在生活中对空气的观察和认识。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科学家或专业人士来园进行空气知识讲座,加深幼儿对空气的了解。
2. 组织幼儿参观气象站或环境监测站,实地了解空气质量的检测和保护。
3. 开展家庭科学实验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共同探索空气的奥秘。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材料安全无毒,避免幼儿误食或误用。
2. 在实验操作中,教师应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工具,确保安全。
3. 注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珍惜和保护空气资源。
九、教学反馈与改进1. 定期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幼儿的学习需求。
2. 根据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案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度和兴趣变化,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十、教学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幼儿对空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们了解到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空气是真实存在的。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认识空气的概念以及空气的存在形态。
2.了解空气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3.通过互动游戏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与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空气球2.吸管3.面包框4.水杯5.毛巾6.塑料袋7.口香糖8.黏土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相册或视频展示一些景象,如彩虹、风、云朵等引出空气的概念。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空气球实验给每个小朋友一支空气球。
教导他们将吸管插进空气球中,慢慢地向里加入空气,再让吸管掉出。
学生们可以感受到空气的存在,探究空气的存在状态。
3. 空气的多样性将一张面包框轻轻地倒入一杯水中,学生观察面包框在水中的表现,进一步认识到空气的多样性。
4. 空气的影响拿出毛巾,让学生怎样通过吹气、呼吸等方式将毛巾举起、放下,强化孩子们认识到空气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5. 空气袋实验取一个小口袋,吹气装进口袋里,然后封口,同时轻轻拍袋子,观察袋子的变化。
然后请学生手工割张像样的发卡纸,剪下花瓣样子,放进袋子里,再封口,向里加压,观察花瓣的变化。
这段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空气的特性。
6. 口香糖实验口香糖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空气的存在形态。
他们可以把口香糖挤成一个圆球,把它抠回去,让它变得又松又松的。
7. 黏土实验教师准备好一个黏土球,让学生把这个球握在手里,看看能不能压碎。
然后让学生按压这块黏土球,直到黏土变形后,黏土中每一小块变成哈密瓜状。
接着,告诉学生这些小空气被我们所看不见,但实际上却处处存在着。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对有关空气的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并且,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同时,学生有机会学习到通过实验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2021大班科学活动 空气在里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在里陈凤老师设计意图:空气是赖以生存的物质,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大班 ___ /daban/yinyue/】。
设计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幼儿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从而了解空气的存在,帮助幼儿获取一些有关空气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活动目标:1、在探究过程中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色、无味,生活中到处都有空气。
2、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提高动手动脑能力,激起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教师:塑料保鲜袋、吸管、五彩纸屑、玻璃杯、水槽、纸团幼儿:打印纸、塑料保鲜袋活动过程:一、引入活动1、教师把手放在鼻子面前,然后深深地吸气、呼气。
2、幼儿操作体验师:在你的手里感觉到了什么?(师幼共同讨论交流)师:那就是在你身体里游走的空气。
(引出活动内容)二、感知空气的存在。
(一)什么是空气1、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小朋友看见过空气吗?2、你看不见空气,但是如果你观察得够仔细,就会知道它的存在(二)充气枕头1、教师做一些薄的五彩纸屑,把纸屑放进一个实验用的塑料袋中。
在塑料袋中插进一根吸管,并把袋口扎起来。
吹这根吸管,看一看塑料袋里发生了什么情况?2、学生观察、交流.。
3、迅速地抽出吸管并把袋口扎严。
现在塑料袋是什么形状呢?4、是什么使得它膨胀起来的?是什么让纸屑纷飞的总结:空气可以使袋子鼓起来小纸片飞起来。
(三)变魔术1、(演示)教师把纸巾揉皱,放进玻璃杯的底部。
2、预测:当你迅速把杯子翻过来垂直放进一盆水中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3、教师演示实验,交流:你的预测准确吗?4、这看起来似乎像变魔术一样,那张纸巾竟然是干燥的!你认为是什么让它一直保持干燥的呢?三、操作、探索感受空气无处不在(一)空气的力量1、(出示:打印纸)昂首挺胸,把一张纸按在肚子上,然后放手。
发生什么事了?2、在把纸按在肚子上,向前跑,然后放手。
这一次呢?你觉得是什么让纸没有掉下来?让幼儿通过自主的操作,探索空气的存在。
幼儿园中班《空气空气在里》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空气,知道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 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到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活动观察到空气的特性。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气球、塑料袋、水杯、吸管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教室,适合进行实验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起幼儿对空气的兴趣。
"什么东西看不见,又无处不在?"(空气)2. 讲解:向幼儿介绍空气的概念,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它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每天都需要呼吸空气。
3. 实验一:气球实验。
让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当气球被吹满空气时,气球会变得饱满。
通过这个实验,让幼儿感受到空气的力量。
4. 实验二:塑料袋实验。
将塑料袋放在水中,袋子会飘起来。
让幼儿观察并解释这个现象,让幼儿知道空气可以使物体浮起来。
5. 实验三:吸管实验。
将吸管放入水中,吸走一部分空气,袋子会沉下去。
让幼儿观察并解释这个现象,让幼儿知道空气的体积可以影响物体的浮沉。
6. 总结: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认识到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空气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空气的特性。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实验操作还不够熟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空气的认识和理解。
2. 通过问答环节,检验幼儿对空气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的发展。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类似的实验活动,加深孩子对空气的认识。
2. 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空气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如风、雾等。
幼儿园中班《空气空气在里》科学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幼儿园中班《空气空气在哪里》科学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中班教材来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空气,了解空气的特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1. 空气的概念:介绍空气的存在,让幼儿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2. 空气的特性:讲解空气的无色、无味、无形的特性。
3. 空气的用途:让幼儿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如呼吸、施肥、传声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幼儿对空气的兴趣。
2. 探究:让幼儿观察、体验空气的存在,讨论空气的特性。
3. 实践:动手操作,如吹气球、吹纸片等,让幼儿深入了解空气的力量。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动手操作能力:评价幼儿在实践环节的操作技能。
4. 知识掌握:课后了解幼儿对空气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气球、纸片、杯子、塑料瓶等。
2. 环境准备:安静、宽敞的教室,适合幼儿进行观察和操作。
3.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观察和操作简单实验的经验。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
2. 图片:空气分子的图片。
3. 视频:空气实验的视频。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科学家或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空气。
2. 组织幼儿参观气象站或空气监测站,直观地了解空气的质量。
3. 开展家庭科学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探究空气的奥秘。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涵盖了空气的基本知识,是否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是否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是否关注了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
3. 反思教学效果:幼儿对空气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课时内容:介绍空气的污染及保护方法。
2. 长期计划: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热爱,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021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空气在里》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空气在里》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活动目标: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里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1.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教师做深呼吸,幼儿【大班科学教案/daban/kexue/】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能用眼睛看到吗?二、尝试活动:装空气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
(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2.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3.讨论: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4.总结。
三、尝试活动:手帕的变化1.请幼儿每人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2.请幼儿将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讨论:手帕为什么没有湿?水为什么进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4.请幼儿将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将茶杯倒扣倾余着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同时提醒幼儿观察手帕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5.讨论:第一次手帕为什么没湿?第二次手帕为什么湿了呢?6.总结。
四、活动延伸:将一只昆虫和一盆花分别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空气在哪里》。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空气的存在,感知空气的无所不在,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环境中。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感受空气的存在,并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无味的气体,并能通过实验感受空气的存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操作、表达、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探测器、气球、透明塑料袋、瓶子、吸管、水、盆子等。
学具:每组一份空气探测器、气球、透明塑料袋、瓶子、吸管、水、盆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空气的存在,提问:“空气在哪里?我们身边有没有空气?”(2)请幼儿举例说明生活中空气的存在,如风吹动树叶、呼吸等。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空气探测器,介绍其原理,让幼儿了解空气是无形无味的。
(2)教师演示吹气球、装满水的瓶子倒置不漏水等实验,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
3.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感受空气的存在。
(2)分享实验结果,让幼儿表达自己的发现。
(2)讨论空气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如呼吸、植物光合作用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空气在哪里》2. 内容:(1)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空气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环境中。
(3)空气的基本特性:无色无味、无所不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植物,了解植物是如何呼吸的。
(2)和家人一起讨论,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2. 答案:(1)植物通过气孔呼吸,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2)空气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如呼吸、调节气温、传播声音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幼儿教案空气在里
幼儿教案《空气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 简单的科学实验。
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知道空气是存在的,并且无处不在。
2. 让幼儿通过实验感受到空气的力量。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的。
2. 如何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到空气的力量。
五、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体验空气的存在。
2.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幼儿观察空气的力量。
3. 讨论法: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案示例:一、导入:1.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引导幼儿注意呼吸时的空气。
2. 提问:“我们在呼吸时,吸入的是什么?”二、新课讲解:1.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 讲解空气的无形特点,让幼儿初步认识空气。
三、实验一:吹气球1. 教师演示如何吹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的膨胀。
2. 提问:“气球里的空气是从哪里来的?”四、实验二:吹纸片1. 教师演示如何用吹气让纸片飘起来,让幼儿观察空气的力量。
2. 提问:“纸片为什么能飘起来?”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空气,培养环保意识。
六、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里的植物,了解空气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图片、实物等展示材料。
2. 实验器材:气球、纸片、剪刀等。
3. 教学视频或课件。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游戏,如“吹泡泡”活动,引发幼儿对空气的兴趣。
2. 新课讲解:教师展示图片和实物,讲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3. 实验一:吹气球。
教师演示如何吹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的膨胀,感受空气的力量。
4. 实验二:吹纸片。
教师演示如何用吹气让纸片飘起来,让幼儿观察空气的力量。
大班《空气在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感受空气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概念:介绍空气是什么,看不见但真实存在的物质。
2. 空气的重要性:讨论空气对人和动植物生存的意义。
3. 空气的污染: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4. 保护空气:教育幼儿如何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空气质量。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实验材料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谜语或问题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讲解:介绍空气的概念、重要性、污染原因及保护措施。
3. 互动:分组讨论空气污染的实例,分享保护空气的方法。
4. 实验:动手操作,演示空气的吸附和净化现象。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家庭生活中的空气保护措施。
2. 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互动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实地观察和体验空气的质量。
2. 举办主题班会,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解,增加幼儿对空气保护的认识。
3. 组织幼儿参与制作环保宣传海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的概念。
2. 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培养责任感。
八、教学反馈:1. 定期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2. 根据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 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环保表现。
九、教学资源:1. 搜集相关的空气保护资料,如文章、图片、视频等。
2. 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最新的空气保护动态和政策。
3. 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获取专业的教学支持。
2. 收集幼儿在课堂上的优秀表现和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
3. 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及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及活动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空气在哪里》。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无色、无味的。
教学重点: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瓶、气球、风扇、花瓶、纸张等。
学具:塑料瓶、气球、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装有空气的透明塑料瓶,提问:“这个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猜测,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教师拿起空气瓶,让幼儿观察瓶内的物质,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让幼儿回答,然后告诉他们瓶子里装的是空气。
(2)通过闻、看、摸等方法,让幼儿感知空气的无色、无味、无形。
(3)教师吹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膨胀的过程,引导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一个气球,用塑料瓶向气球内吹气,观察气球的膨胀过程。
(2)让幼儿用纸张扇风,感受空气的流动。
六、板书设计1. 大《空气在哪里》2. 副空气的特征3. 内容:(1)无色(2)无味(3)无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空气?(2)为什么说空气是无形、无色、无味的?2. 答案:(1)例如:冰箱、气球、风扇等。
(2)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我们无法直接看到、闻到、摸到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感受到它的存在,如风吹动树叶、气球膨胀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空气现象,如风吹动树叶、水面波动等。
(2)开展科学活动,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其他特性,如重量、温度等。
幼儿教案空气在里
幼儿教案《空气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特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概念:介绍空气是什么,它的存在和作用。
2. 空气的特性:介绍空气的无色、无味、无形的特性。
3. 空气的观察:通过实验和游戏,让幼儿观察空气的特性。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吹气球、吹纸片等实验,让幼儿直观地感受空气的力量。
2. 游戏法:通过捉迷藏、找空气等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空气的概念、特性和观察方法等内容。
2. 实验材料:气球、纸片、盆栽等。
3. 游戏道具:捉迷藏的玩具、空气瓶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吹气球的方式,引起幼儿对空气的兴趣。
2. 讲解空气的概念和特性:通过PPT展示,讲解空气是什么,它的存在和作用。
3. 实验观察:进行吹纸片、吹气球等实验,让幼儿直观地感受空气的力量。
4. 游戏环节:组织捉迷藏、找空气等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5. 总结: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与家长一起寻找空气的存在,并分享心得。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进行空气相关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
2. 环境教育:结合环保教育,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空气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表现。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以及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发现。
2.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反应,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021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里》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里》1.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空气娃娃、塑料袋、气球、玻璃环、土块、吸管等材料。
一、开始部分1.谈话导入师:赵老师知道咱们中三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跳舞,今天我就请来了一个爱跳舞的小客人。
小朋友想不想和它跳个舞啊?2.出示空气娃娃。
师:来咱们和空气娃娃跳个舞吧(音乐起)二、基本部分1.观察空气,请幼儿用塑料袋装空气。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空气娃娃吗?“喜欢”咦?小朋友快看空气娃娃没有了,谁知道它去哪里了?请幼儿用塑料袋装一袋空气,将塑料袋握紧,塑料袋就会鼓起来。
(2)师:哦,原来是空气跑到了塑料带里啦。
空气娃娃非常淘气,经常到处乱跑,今天它要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呢,我请几个小朋友把它们找出来,装在塑料袋里。
(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塑料袋)师:在哪找的?幼:桌子底下、讲桌后面……结论:我们的教室里充满了空气。
(3)游戏比赛——吹气球。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吹气球比赛,比比谁是第一。
小朋友气球怎样变大了?幼:吹足了气。
气从哪里来的?幼:肚子里。
结论:原来我们的身体里也有空气。
(4)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发现问题。
实验一:准备杯子和吸管,请幼儿用吸管往杯子里鼓气,看有什么现象。
实验二:把土块放在杯子里,看有什么现象。
自由发言:小杯子里有气泡冒出,土块里有空气。
结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空气。
2.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mamanv)为什么?结论:原来空气能帮助人们呼吸。
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空气的。
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会被污染。
图片展示——让幼儿知道空气被污染了。
(污染原因:工厂排放浓烟、汽车尾气、公共场合吸烟等。
)没有洁净的空气会怎样?(不能呼吸、生病、到处很脏、不能生火做饭等。
)4.讨论环境保护的方法。
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保护方法:(1)植树;(2)减少浓烟、尾气排放等。
三、结束部分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回到外面去找找哪里还有空气吧!每人拿一个塑料袋随教师出活动室。
大班《空气在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存在: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空气是无形的,它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2. 空气的作用:让幼儿知道空气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如呼吸、气球升空等。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气球、塑料袋、针筒、玻璃杯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存在,如“你们知道空气吗?空气在哪里?”2. 探索空气:教师演示实验,让幼儿观察气球升空、塑料袋鼓起等现象,引导幼儿认识到空气的存在。
3. 感受空气:教师让幼儿用自己的呼吸感受空气,如深呼吸、吹气球等。
4. 认识空气的作用:教师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幼儿了解空气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发现,加深他们对空气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空气的认识和理解。
2. 关注幼儿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问和回答,评估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活动1. 观察空气:让幼儿观察空气中的尘埃,了解空气不是完全干净的。
2. 制作空气净化器:教师引导幼儿动手制作简单的空气净化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的重要性,并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空气的存在。
八、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 问答法: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意义。
九、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存在,如“你们知道空气吗?空气在哪里?”2. 探索空气:教师演示实验,让幼儿观察气球升空、塑料袋鼓起等现象,引导幼儿认识到空气的存在。
大班《空气在里》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让幼儿知道空气的基本特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 引导幼儿通过实验现象,感知空气的存在。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空气实验器材(如气球、塑料袋等)、图片、PPT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空气的了解。
2. 基本部分:(1)空气实验1:气球的变化教师演示如何用气球来感受空气的存在,让幼儿观察气球在吹气时的变化,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力量。
(2)空气实验2:塑料袋的吸附教师演示如何用塑料袋来感知空气的存在,让幼儿观察塑料袋在吸附空气时的变化,引导幼儿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3)空气实验3:吹纸片教师演示如何用吹纸片的方式来感知空气的存在,让幼儿观察纸片在空气作用下的变化,引导幼儿认识空气的力量。
3. 巩固部分:(1)PPT讲解:教师通过PPT讲解空气的基本特性,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2)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感知空气的存在。
四、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空气现象,并将结果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2. 请幼儿画一画他们所了解的空气,在下一次课堂上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要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空气知识的理解程度,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表现。
幼儿园中班《空气空气在里》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空气空气在哪里》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周围环境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的特点。
2. 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到空气的存在,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气球、塑料袋、玻璃杯、水、吸管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如:“你们知道空气吗?空气在哪里呢?”2. 讲解:教师简单讲解空气的特点,如无色、无味、无形等。
3. 实验: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如吹气球、用吸管喝水等,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4. 交流: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感受。
5. 总结:教师总结空气的特点和存在,强调空气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空气,如吹泡泡、吹气球等。
2. 延伸: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如放风筝、呼吸新鲜空气等,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空气的存在。
六、教学内容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空气的性质和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七、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吹气球、塑料袋装空气等实验,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空气。
2.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空气现象,如吹灭蜡烛、呼吸等。
3. 交流讨论法:让幼儿分享实验观察结果,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如:“你们知道空气有什么作用吗?空气在哪里呢?”2. 实验一:吹气球实验。
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感受空气的力量。
3. 实验二:塑料袋装空气实验。
教师讲解实验步骤,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塑料袋的变化,了解空气的性质。
4. 观察与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空气现象,如吹灭蜡烛、呼吸等,让幼儿分享观察心得。
幼儿园中班《空气空气在里》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空气,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周围环境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存在: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了解空气的存在。
2. 空气的作用:让幼儿了解空气对生活的作用,如呼吸、吹气球等。
3. 空气的污染:让幼儿认识空气污染的现象,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气球、塑料袋、水杯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吹气球的活动,引发幼儿对空气的兴趣。
2. 空气的存在:让幼儿观察气球,感受空气的力量,了解空气的存在。
3. 空气的作用:让幼儿体验吹气球、吹纸片等活动,感受空气的作用。
4. 空气的污染:让幼儿观察污染现象,如烟雾、异味等,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空气的认识和理解。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分析幼儿对空气污染的认识和解决方法。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现象展示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 运用实践活动法,让幼儿亲身体验空气的力量和污染现象。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空气问题的认识。
七、教学活动:1. 空气的侦探:让幼儿用塑料袋收集空气,观察塑料袋的变化,了解空气的存在的现象。
2. 吹气球比赛:分组进行吹气球比赛,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力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空气污染小卫士:让幼儿讨论空气污染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八、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践活动时,确保幼儿远离危险物品,避免意外伤害。
2. 活动中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参与。
3. 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避免误伤自己和他人。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精选13篇)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精选13篇)大班《空气在哪里》篇1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探究欲望,萌发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及初步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活动准备玻璃缸一只、玻璃杯一只、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每组一瓶水、若干吹气玩具、塑料管、土块等。
活动过程一、小实验:杯子里有什么?出示玻璃杯,问幼儿:玻璃杯里有什么?(估计幼儿回答:玻璃杯里没有东西)再将玻璃杯口倾斜,放入装清水的玻璃缸中,冒出气泡、让幼儿懂得杯中有空气。
二、找空气1、出示吹气玩具,问:吹气玩具里有空气吗?(有)你们能想办法让它扁了,再想办法让它鼓起来吗?(幼儿玩吹气玩具)小结:空气装进吹气玩具,玩具就鼓起来,挤一挤,空气就跑出来。
空气虽然看不见,可是我们能想办法感觉到它、看到它。
2、屋子里、角落里、桌子下……有没有空气呢?(幼儿每人一只塑料袋,到处抓空气)小结:原来角落里、桌子下、走廊上都有空气。
3、人身体里有空气吗?(幼儿用吸管往水中吹气,冒出许多气泡)小结:原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4、土块里有没有空气?(幼儿把土块扔进水中,冒出气泡)。
小结: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发现杯子里、小瓶里、吹气玩具里、屋子里、身体里、土块里都有空气。
5、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呢?你见过的、用过的、玩过的什么东西里有空气?(轮胎、面包、被窝等)小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三、了解空气作用1、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2、点燃蜡烛,请幼儿用玻璃杯慢慢罩住,问幼儿: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四、欣赏儿歌《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闻不到,你需要,我需要,离了它,活不了。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篇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掌握空气的特征及作用。
2、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空气在里》教案
《空气在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知道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教育学生珍惜和保护空气资源,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定义: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2.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3. 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具有支持燃烧、助燃、浮力等性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难点:空气的组成及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气的奥秘。
2. 运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的性质。
3. 利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玻璃管、胶塞、气球等。
2. 教学课件:空气的组成、性质等相关图片和视频。
3. 教学素材:有关空气的案例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2. 探究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
3. 学习空气的性质:通过实验和案例,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无色、无味、无臭等特性。
4. 应用与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空气污染、节能减排等。
5.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空气资源。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作业布置:2. 设计一个家庭小实验,探究空气的性质。
九、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和作业中的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十、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空气组成和性质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价:评价学生在家庭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鼓励创新和探究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空气在里》
1、让幼儿亲自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色、无味,到处都有。
2、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和兴趣。
鱼缸(内盛水)、玻璃杯、手绢、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每组一瓶水、若干吹起玩具、塑料管、小玻璃瓶、土块等。
1、小实验:手绢为什么不湿?
(1)教师举起玻璃杯,请幼儿看被子里有东西吗?(没有。
是空的)(2)杯子里真的没有东西吗?(教师把手绢塞(教案出自:教案网)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请幼儿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3)到底湿了还是没有湿?我们拿出来看看。
(教师拿出手绢,请幼儿摸一摸,手绢没有湿)。
(4)手绢为什么没有湿呢?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多奇怪呀!杯子里有什么东西挡着不让水进去呢?(请幼儿讨论,说说原因)。
(5)教师进行第二次实验,将杯子压入水下后倾斜,使气泡冒出。
(6)引起幼儿注意:哎呀!什么跑出来了?
(8)请一个幼儿拿出来看看,到底湿了没有?让大家都来摸一摸。
(9)再请幼儿讨论,手绢为什么湿了?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空杯子里为什么会跑出泡泡来?第一次实验有泡泡吗?杯子里是空的吗?
小结:第一次手绢没湿是因为空气在杯子里,水进不去。
第二次杯子倾斜空气跑出来,冒出气泡,水就进去了,手绢也就湿了。
原来杯子不是空的,里面装满了看不见的空气。
当空气在水里变成了气泡,我们才能看见它。
2、找空气(操作)。
什么地方还有空气,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给幼儿提供充气玩具、塑料袋、塑料管、水盆、土块、砖块等材料)。
(1)指导玩充气玩具的幼儿,想办法让它瘪了,再让它鼓起来,从而感知充气玩具有了气就鼓鼓的,(教案出自:教案网)没有气就瘪了。
吹进气一压软软的,打开盖子对着脸挤一挤,凉飕飕的。
有风,是空气跑出来了。
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
(2)指导玩塑料袋的幼儿离开座位四散到教室前后、各个角落"抓空气",让幼儿用塑料袋把空气变成可看到的气包。
(3)指导玩塑料管的幼儿(每人一个),往水中吹气可看见许多泡泡,从而得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4)指导幼儿想办法看看土块、砖块里有没有空气。
3、让幼儿走出教室找一找,什么东西里、什么地方还有空气。
4、教师小结,并结束活动。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