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题六种模型

合集下载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答题。

环古城水上游,古城墙下垂杨轻拂,昆曲水磨调、悠扬琵琶声耳边回荡,多彩华灯璀璨呈现,夜色中的古城①美(lún)美奂。

金鸡湖水上游,欣赏音乐喷泉,远看东方之门的霓虹闪烁、科文中心的②流光(yì)彩。

石湖泛舟游,泛起一叶扁舟,沉醉于吴越争霸的爱情传说中。

沿乾隆登山石阶至穹窿山,溪水潺缓,绿树成荫,山道③(wān)蜒盘旋,曲折伸向山巅。

在古老的灵岩山,夫差和西施的④(zōng)迹随处可寻。

去到天平山,又可赏漫山红枫,观奇石嶙峋,饮山泉甘冽。

苏州古镇,旧时江南的缩影,一草一木,一水一屋,都仿佛还是过去那个时代。

周庄,一幅《故乡的回忆》,让双桥闻名世界;同里,手摇橹上听渔歌,退思园中邀明月,传统古镇与湿地公园完美结合,开辟古镇旅游迭代升级的崭新模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美(lún)美奂①流光(yì)彩① (wān)蜒① (zōng)迹(2)请修正上文划线句存在的语病。

二、名句名篇默写2.根据语境,完成古诗文默写。

诗词于我们而言,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印记,是中国人独有的审美,更是根植在骨子里的情怀。

让我们跟随着古人的脚步,奔赴山海,一起去游历和感受。

召南河畔,听“(1),”(《诗经·关雎》),鸟鸣声声,诉说着最纯真、最生动的故事;探幽桃花源,看“(2),”(《桃花源记》),那灿若云霞的花儿纷纷洒洒,武陵源边,连流水都芬芳;漫步树蔓青翠、流水淙淙的小石潭边,我们似乎能触摸到柳宗元内心的孤寂凄凉;“(3)凄神寒骨,”(《》);浪迹天涯,我们又能体悟王勃那“(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超越时空的诚挚友谊……三、选择题3.请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题目。

“画家在创作这幅长达十二米的山水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节奏和韵律在里面,比如《千里江山图》是通过山势来表现的。

2024年新疆部分学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4年新疆部分学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4年中考素养调研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问卷)(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由问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构成,答案务必写或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市(县、区)、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区内。

一、积累(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诗词因万古不磨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奔腾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里,绽放在五彩缤纷的文化百花园中,鲜活在中华儿女的眉间心上。

古往今来,诗词佳句摇曳着以情动人的风采,凭借其独特的抒情★教化和审美功能,成为滋养人们精神世界的载体。

岁月变迁,人事代谢,古典诗词创作(),已经发展到令后人瞻望的高度。

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经典的耀眼光茫,也让中华诗词在当代社会的精神力量中完美蝶变。

学诗词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

一个人经过诗词之美的长期浸润,会变得温柔敦厚、孺雅从容……1.请用正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相应的田字格里。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绽放(zhàn)B.摇曳(yì)C.载体(zài)D.敦厚(dūn)3.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奔腾B.赡望C.耀眼光茫D.孺雅从容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段中加点的词语,绽放、摇曳是动词,载体、敦厚是名词。

B.文中★处的标点应是顿号。

C.语段中括号内可填入“精益求精”这个成语。

D.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学诗词”是一个动宾短语。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是道家典籍之一。

B.《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编年体史书。

C.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制)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制)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制)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名句名篇默写1.默写。

(1),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5),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出师表》)2.根据语境,填写句子。

(1)《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防护工程学家钱七虎“了却家国天下事,一头白发终不悔”的誓言,化用了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两句。

(2)回首历史,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抱着“ ,”的决心,才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

(用文天祥《过零丁洋》句子填空)二、选择题3.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吟诵着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B.无论是在孤独的漫漫长路中,还是在千磨万击的逆境下,君子总能自强不息。

(这是一个假设复句)C.“朱子”是对朱熹的尊称,“舍弟”是对自己弟弟的谦称,“令堂”是谦称自己母亲,“高见”是敬称对方意见。

(这些谦辞和敬辞的解说是正确的)D.“庙堂”指朝廷,“伛偻”“黄发”指老人,“提携”“垂髫”指儿童,“丝竹”指音乐,“青鸟”指信使,“桑梓”指家乡。

(这些古代词语的指代是正确的)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都来自农村家庭,这对普通农村学生来说,是最好的鼓励。

B.电影《八角笼中》自上映24天以来,总票房已突破约20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31部票房超过20亿的电影。

C.为了缓解杭州亚运会运动员的紧张情绪,音响师播放了她们最喜欢听的音乐。

D.2023年10月12日晚,山东省第24届运动会在青岛市民健身中心体育场盛装启幕。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指导思想
紧抓阅读这一根本,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能力; 全面夯实基础,灵活运用答题模型。
阅读指导策略
1、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2、读通诗歌,读出意境
(1)以类定调
所谓以类定调,即让学生明常见诗歌类型所表达 的基本情感,使其知类而明其调。 古代诗歌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多种类别,每一类 诗歌在情感表达上往往有其共性特征,把握了这 种共性特征,往往可以帮助我们去把握诗歌的情 感基调。
6、艺术手法类命题更清晰,考查更灵活。 一是命题的指向性更清晰。在问法上,很少再有“运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之类的空泛的问法 ,一般会指出具体的方向比如描写、修辞等,且更多 的是指明手法,对其作用进行分析。清晰的指向性更 便于学生答题。 二是考查的内容越来越灵活,常常打破常规。主要表 现为更多地与诗句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一般的答题 模式常常难以应对。如今年一卷考的是典故的作用, 没有深入理解则无法作答;12年则没有直接从“手法 ”角度设问,而是问“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 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将手法分析与“情景关系 分析”融为一体,让考生在对具体诗句的分析理解中 去体会”渲染”、“衬托”的手法及作用。
2、送别怀人诗
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对友人的安慰、祝福和 勉励,自己对人生的感慨等。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天津)
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去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高考重点诗歌类型的情感基调
3、怀古咏史诗 表达物是人非、世事变迁、人事沧桑之感。 借古讽今,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之感或对当朝廷的劝谏和不满 表达个人的抱负或豪情壮志。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 (11)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通透一道题,完胜诗歌鉴赏——飞雪未眠

通透一道题,完胜诗歌鉴赏——飞雪未眠

通透一道好题(诗歌)
诗歌鉴赏选择题,主要考查正确理解和赏析诗歌。
从“无”到“有”,可称之“多了”; 从“彼”到“此”。可称之“错了”; 从“正”到“歪”,可称之“偏了”。
选择题答题模型
解题指导
主观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
模型归纳 概括景物特征,一要读懂诗歌,走进诗歌情境,在“设身处地”中体 味彼时景象;二要熟记景物特征的术语,因诗制宜后对号入座。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
二.语言题
(05)第二联中哪个词语最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隔”字。“隔”有“隔绝”“隔断”之意,不仅表明了家乡之远, 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隔”字透露出思乡之情。
模型归纳:分析词语的表现力,一要理解词语的含义,二要分析词语的手法, 三要明了词语含蕴的情感。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
首联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首联主要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 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
归纳总结首联作用 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 (2)点明时令、地点,交待心情。 (3)为下文做 、埋下伏笔。 (4) 某种感情基调。 (5) 烘托,营造某种氛围。 (6) (照应)题目,切入主题。 (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注意(兴趣)。 (8)首尾呼应。 (9)暗示诗人的身份。
早寒有怀 孟浩然

山西省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核心模拟卷语文试题(四)(含答案)

山西省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核心模拟卷语文试题(四)(含答案)

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核心模拟卷语文(四)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如果将杜甫置于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的谱系之中,那么,他作为一位古代诗人,何以能影响那么多后来者?这是古典与现代的交融问题,更是在于杜甫如何获得超越这种二元对立的更具永恒性的境界。

他激励并挑战了不同风格、代际和意识形态的诗人。

这是杜甫书写真正具有共性的一面,不管这种共性是基于认同还是反对,它至少在“为人生”的话语实践上保持了某种朝向底层与民生的探索热情。

新世纪以来的诗人们曾从各自不同角度“致敬”杜甫,并在思想源头、现实情怀、批判实践、日常美学等方面给予其现代性的转化,这是杜甫的“潜能”于新的文化背景下召唤出的新的时代之声。

在20世纪以来的诗歌现场,不管是将杜甫变得陌异化,还是表述为似曾相识的现实主义趣味,都会涉及对时代的追问。

尤其是针对更为具体的杜甫形象的再造,书写本身会显得更加微妙,这种移植不仅关联到时空的转换,还在于主客体的相互凝视——当诗人们凝视杜甫时,他又何尝不是在反向凝视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诗人们从这位跨越时空的诗人身上看到了自我的影子,这才是移植和化用的意义。

新世纪诗人需要在何种境界上才能靠近杜甫?历史的杜甫分化成了多个现实和当下的杜甫,这种分化是要打破我们心目中固有的杜甫认知,从而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民代言者”形象。

古代诗歌赏析题六种模式

古代诗歌赏析题六种模式

模型 四 分析炼字型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衬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
模型 四 分析炼字型
答题例如: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提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 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 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模型 一 分析诗歌意境型
答题例如: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
夜月同孤。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
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
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
“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
模型 一 分析诗歌意境型
答题例如: 答:(题干要求紧扣几个意象分析,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相关知识链接 抒情方式: ⑵间接抒情:
B、托物寓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模型 二 分析表现技巧型
表现手法: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 修辞手法
描写
衬托பைடு நூலகம்
正衬 动静衬
反衬 声寂衬 乐哀衬
手法 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
骤一“再现画面〞可略去)“片云〞“孤月〞 意境凄凉(步骤二),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 知音的烦闷(步骤三);“落日〞“秋风〞意 境雄壮、开阔(步骤二),又表达了作者“烈 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步骤三)。
模型 二 分析表现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 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 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古代描写头发之美的诗句

古代描写头发之美的诗句

古代描写头发之美的诗句《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原文: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一、衍生注释:“香雾”指夜晚的雾气带有香气,可能是女子身旁的香炉散发出来的,或者是女子本身的脂粉香融入雾气之中。

“云鬟”形容女子发髻蓬松如云。

“清辉”指明亮而清冷的月光。

“玉臂”将女子的手臂比作玉,形容手臂洁白温润。

二、赏析: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月夜思念远方的妻子。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两句诗实在是妙。

通过描写妻子在月下长久伫立,雾气打湿了她那如云的发髻,清冷的月光照在她洁白的手臂上让她感到寒冷,将妻子的形象描绘得十分生动。

这不仅仅是在写妻子的外貌,更是在传递妻子对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

你看,这雾怎么就把头发弄湿了呢?那肯定是站了很久啊,就像我们等一个很重要的人,等啊等,都顾不上周围的环境了。

这月光下的妻子,美得有些让人心疼呢。

三、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动荡、人民疾苦,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运用片段:我和朋友一起去看一场古典舞表演,舞台上的舞者就像从诗里走出来的女子。

她的发髻高高盘起,随着她的舞动,几缕发丝散落下来。

我不禁想到了杜甫诗中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那舞者就像是在等待远方爱人归来的女子,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思念。

我对朋友说:“你看她,像不像诗里那个在月下思念丈夫的女子?那发丝就像被雾气打湿的云鬟,真是美极了。

”朋友也连连点头,我们都沉浸在这诗与舞融合的美妙氛围中。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原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湖北省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

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②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

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

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

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更多的突破性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

③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

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

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

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④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

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

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⑤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大学生之所以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介绍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介绍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介绍高中语文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1、直抒胸臆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2、融情于景如:“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3、托物言志如:“千岩万壑处深山,远看方知出高处。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瀑布联句》李忱)再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虞世南)4、托物起兴如“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子规》余靖)再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5、巧用衬托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韦庄);侧面烘托如:“红籍香残玉箪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一剪梅》李清照)再如:“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春雨》周邦彦)6、联想巧妙如“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晚次鄂州》卢纶7、细节逼真如“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约客》赵师秀8、欲扬先抑如:“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都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韩愈)9、欲抑先扬如“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论。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李商隐)10、以动写静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王维)再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王维)11、以静写动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王维。

全诗以落花、明月、鸟鸣点染云溪山的夜景,以静写动。

花落、月出、鸟鸣虽是动景,不过最终的目的是要写出山间的幽静。

12、以虚写实如:“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双调]水仙子寻梅》乔吉)13、以实写虚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词中将抽象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1.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2)__________________,无人送酒来。

(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

(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6)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7)关于《论语》十二章,强调“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语境作答。

23日晚,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在“大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

以良渚之光交映秋分之辉,宋韵画卷中处处见风雅,“大莲花”里钱塘潮涌……开幕式唯美惊艳瞬间中的___A___,你都看懂了吗?良渚开幕式文艺演出甫始,一只飞鸟就映入了观众的眼帘,这只鸟似乎正在唱出嘹.()亮的曲子。

它的原型是良渚遗址中反山大墓出土的玉鸟。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刘斌说,良渚玉器中不但有玉鸟,还有不少带有鸟纹,良渚先民视鸟为神的载体和化身。

位于杭州市区西北部的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19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良渚古城,以美轮美奂的玉器、气势宏.()伟的三重城、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证明中国当时就有了伟大的史前稻作文明和城市文明。

文艺演出中,还可以看到玉琮、神徽、古城等一系列良渚文化元素。

内圆外方的玉琮是杭州亚运会的一大宠儿,从吉xiáng()物、火炬到奖牌,不少设计都有它的“元素”。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说,玉琮上大下小象征天地,中央的穿孔既是沟通天地的通道,也是旋转的宇宙中轴,它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宇宙观模型,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___B___的重要文化标识。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部分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部分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部分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1.ABCD四位同学选择了古诗文名句“组合吟诵”,请补全主持人的开场白和吟诵内容。

请依据B同学所选诗句,补充组合理由。

开场白:“徜徉在经典诗文的世界中,我们邂逅了苏轼、范仲淹、欧阳修……看到了君子豁达坦(dàng)(1)___的胸襟,感受到了他们诗文和人格相得益(zhāng)(2)_____的魅力。

漫游其中,心无旁(wù)(3)____地品味和诵读,君子之风便不言而(yù)(4)____。

”2请结合这首词的内容,阐述你的看法。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宋·辛弃疾①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辛弃疾,南宋词人。

一生力主抗金。

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品现代诗歌】小语在朗诵会上选择朗诵艾青的《秋》,以下是他的准备过程。

“与经典同行,做少年君子”诗歌朗诵会秋艾青雾的季节来了……无厌止的雨又徘徊在收割后的田野上……那里,翻耕过的田亩的泥黑与遗落的谷粒所长出的新苗的绿色缀成了广大,阴暗,多变化的平面;而深秋的访问者——无厌止的雨就徘徊在它的上面……人们都开始蛰伏到那些浓黑的屋檐里去了;只有两匹鬃毛已淋湿的褐色的马,慢慢地走向地平线搜索着田野的最后的绿色……1939年秋3. 在选择朗诵背景配图的主色调...时,小语犹豫不决。

请帮他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A.暗灰色B.明黄色C.浅绿色4.小语对末句中“绿色”一词不理解,请你结合诗中“田亩的泥黑、浓黑的屋檐”等意象以及创作背景,解读末句中“绿色”的象征意义。

5.为更准确地把握诗歌情感,小语给划线句设计朗读脚本....。

....,请帮助他完成并说明设计理由(提示:语速、重音、语气、语调等角度设计朗读脚本)只有两匹鬃毛已淋湿的褐色的马,慢慢地走向地平线搜索着田野的最后的绿色……我的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6.【朗诵会总结】朗诵会圆满结束, ABCD四位同学和小语一起总结交流,决定由小语同学结合“诵经典诗文”和“品现代诗歌”的过程,将大家准备朗诵会的经验........分享给全班同学,请你帮助小语完成发言稿。

2024年北京海淀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北京海淀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北京海淀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024.05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优良的船舶技术、先进的航海水平和一流的出口商品,造就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

其中,造船和航海是使海上贸易之路成为可能的先决条件,而“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又为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注入了动力。

上世纪70年代,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六支木桨和一具黑陶独木舟模型,证明7000年前的先民已掌握了原始的造船技术。

汉代时,船帆已得到广泛使用,桨、橹、碇(相当于锚)等属具也已有完备的配置。

三国时期的船不仅体型大,且已开始使用多桅多帆。

至宋元时期,船舶技术已高度完善,不单有了升降舵和多副舵的运用,还以游碇稳定船身。

泉州后港渚出土的南宋木船,是方艄、高尾、尖底的福船类型的海船,其多重板船壳结构也凸显了造船工艺的先进。

明永乐三年(1405年),历时28年的“郑和下西洋”揭开了序幕。

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长四十四丈四尺(约151.8米),阔一十八丈(约61.6米)”,船体长宽比控制在2.46左右,以避免因船身过长而在印度洋的惊涛骇浪中发生断裂;船舵采用升降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舵叶入水深度。

不仅如此,船舵既是宋代流传下来的平衡舵,又是明代新发明的开孔舵,这样既能够保持舵效,又使得操舵更加轻便。

船的两舷和艉部设有长橹,使之便于在狭窄水域航行。

同时,船队还普遍使用了带爪木杆石锭与带横棒多爪铁锚等,更制作了特大型铁锚,这在世界造船历史上都是领先的。

可以说,很长时间内,中国的造船技术都保持在世界顶峰水平,直至清代实行海禁政策,对外海上贸易受到极大压制时,才逐步落后于西方。

(取材于何国卫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航海技术的精确度会出现飞跃式进步?这与下西洋船队的任务有关。

有重要影响的琉球国航海文献《指南广义》里提到,郑和船队“纳贡累累”。

要带着贡品平安地穿过岛礁众多的海域,就必须提高航行技术的精确度。

成人高考2017考试答案语文试卷(2)

成人高考2017考试答案语文试卷(2)

成人高考2017考试答案语文试卷(2)(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阙题刘眘(shèn)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诗人简介: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

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

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

早年逝世。

【注】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 “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 “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

C. “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 “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E. 三、四两句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15. 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

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

【答案】14. AC 15.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春花翩然入水,多情之水载着花的芬芳静静流淌到很远的地方。

诗人将水塑造成可视、可听、可嗅的形象,不但赋予水春的气息与活力,而且通过这迷人的景致传达出自己享受自然、悠闲惬意、怡然自乐的心情。

【解析】古诗词鉴赏题,虽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答题,能自圆其说,都可给分。

但还是要根据试题的要求,问什么,相应答什么;要什么,相应给什么。

讲究答题一定的规范性,才不易丢分。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B“孤寂”应该为“宁静”。

D“直抒胸臆”的理解与分析失当。

E“淡淡的忧伤”错。

点睛:一、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一首古诗,演绎古典诗歌阅读所有核心考点、核心题型

一首古诗,演绎古典诗歌阅读所有核心考点、核心题型

一首古诗,演绎古典诗歌阅读所有核心考点、核心题型用一首诗演绎核心考点及所有核心题型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

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

陂(bēi):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②占春:占领春光,指饱含浓郁春意。

③碾作尘:意即备受践踏。

④陂(bēi):池塘。

⑤身影:花枝在水中的倒影。

身指岸上杏花,影指水中倒影。

⑥绝胜:远远胜过。

【选择题】(编号:0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句点出北陂杏花不同于他处杏花的环境特点,“春水绕”三字是全诗的关键,后边的诗句便从这三字来生出。

B.第二句描绘临水杏花的姿态:花傍水生,朵朵妖娆:影投水面,摇曳多姿。

岸中花,水中影,相互映衬,都占有明媚的春光,美艳动人。

C.第三句中的“雪”字,形象精妙,不仅写出杏花的颜色,而且给人以明亮、高洁的感受。

杏花志洁行芳,品格不俗,花格就是诗人的人格。

在这里,情与物化,花我为一。

D.第四句中“碾成尘”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诗人宁愿被“碾成尘”也要保持高尚节操的品格。

E.正当春季,杏花临水盛放。

第二句中的“各占春”,指的是池边春水和池中花影一样妖娆。

(编号:0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使春水富有动感、充满生机,赋予了春水爱花惜花的情致。

B.诗人以杏花自比,借杏花抒情言志。

表达了诗人虽被排挤,仍一无所玷,不失高远之志。

C.后两句议论抒情,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也要保持高洁的人生选择,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操守。

D.杏花即使飘落也仍保持其纯洁,比南陌落花被玷污强得多,诗人以杏花自比,借杏花表达了对朝廷的极端不满情绪。

E.最后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了北陂杏花的品格,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情感相近。

(编号:0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第二句中“妖娆”两字本用于写人,这里移用于杏花,描绘出了杏花争奇斗艳的姿态。

古代诗歌鉴赏的六种模式

古代诗歌鉴赏的六种模式
模型 一 分析诗歌意境型 模型二 分析表现技巧型 模型三 分析语言特色型 模型四 分析炼字型 模型五 分析关键词型 模型六 分析形象型
模型 一 分析诗歌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 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 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 个方面。
模型 三 分析分析语言型 答题示例: 春 怨 金日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回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 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 娇憨。“啼时……”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 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
模型 三 分析分析语言型
练习:
如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模型 三 分析分析语言型 回答:委婉含蓄。商女,唱什么是由听者 的趣味而定,《后庭花》这靡靡之音,早 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用 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 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表现出诗 人对封建贵族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 无限的感慨。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 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 来的语言风格。一般可表述为:清新自然、 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 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有节奏感、有音乐美等
模型 三 分析分析语言型
答题步骤: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小学古诗文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型的建模初探

小学古诗文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型的建模初探

小学古诗文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型的建模初探【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型的应用。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概述任务驱动教学模型,然后分析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特点,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模型在该领域中的实际运用。

接着解释建模的方法和步骤,并通过案例分析来展示其具体效果。

最后在结论部分评价任务驱动教学模型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并提出模型优化和发展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小学古诗文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型的应用,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该模型以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古诗文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型、建模初探、教学特点、运用、方法与步骤、案例分析、有效性、模型优化、发展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古诗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往往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足够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导致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不高,记忆效果也不理想。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变革,任务驱动教学模型逐渐被引入到小学古诗文的教学中。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容易产生学习倦怠情绪。

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型则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通过设定有意义和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使他们在实践中探究、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古诗文知识。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文的学习效果,并为小学古诗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优化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小学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学习古诗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审美能力。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足够的任务驱动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果欠佳。

探索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任务驱动教学模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习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想下的古代诗歌鉴赏教学初探

数学思想下的古代诗歌鉴赏教学初探

数学思想下的古代诗歌鉴赏教学初探摘要: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中的重点,是备考中的难点。

实践证明,古代诗歌鉴赏的关键在于读懂诗歌,答案组织的关键在于思路清晰,要点全面。

然而,诗歌本身的复杂性、跳跃性使得鉴赏无从下手,答案混乱、残缺,是考试中的主要失分点。

本文试作数学思想下的诗歌鉴赏教学探究,旨在运用数学思想找出鉴赏诗歌的突破口,分析鉴赏中的难点,建构答案组织的模型,以增强阅读鉴赏时的思路意识、要点意识,提高阅读鉴赏的效率和分数。

关键词:数学思想;二分法;数形结合;数学建模;古诗鉴赏本文是在数学思想指导下,关注高考古诗鉴赏教学实践,不希求能形成一种模式,但希望能丰富古诗鉴赏教学实践,有益于古诗鉴赏教学的发展。

本文主要结合数学思想以及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其中所发现、感悟到的问题,对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进行初步探究。

需要指出的是:首先,数学思想十分精深,本文不对数学思想本身作探究,只是借鉴数学思想探究古代诗歌鉴赏教学;其次,数学思想十分丰富,本文不对所有数学思想进行引用,其中的数学思想有涉及逻辑思想、数学方法的地方,在此一并归为数学思想;最后,交叉研究十分复杂,本文属于初步探究文章,问题源于实践,但仍需要回归实践进行检验、完善,因此难免有疏漏或不足之处,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导、赐教。

一、近三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简要分析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内容。

从分值角度看,全国课标卷、辽宁近三年分值稳定在11分,全国大纲卷及7套地方卷分值为8分,重庆、福建卷分值为6分,北京卷为17分,有些省份分值有浮动,基本在8分左右的区间。

分值虽然不算太多,但却是失分的主阵地。

从诗歌选材看,高考诗歌文本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诗词、曲的选择和我们所熟知的顶峰时代不再严格挂钩,就是说不再是简单的诗选唐朝,词选宋朝,曲选元朝了,宋诗、明清诗词屡有选择,著名诗人的非著名作品,非著名诗人的重要作品也成为选材的重要来源,古代诗歌鉴赏愈发注重回归文本,回归文学。

2023_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模拟测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古诗文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徜徉其间,你会惊喜地发现:景纷呈,情各异,志亦殊。

怀乡则情溢于景,“枯藤老树昏鸦,①______,”;观海则意溢于海,能领略到“水何澹澹,②______”的磅礴壮观;我们能欣赏到“潮平两岸阔,③______”的美景;能体会到“峨眉山月半轮秋,④______”景色的融合变幻;愁难遣,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望乡关而愁:“⑤______,⑥______”;面对自然美景,杜甫江南逢故旧,慨叹“正是江南好风景,⑦______。

”花中寄寓着他深沉的悲慨;同样以花入诗,李白却说,“杨花落尽子规啼,⑧______”寄托着对友人的同情。

情如此动人,志亦坚定不移,孔子告诫我们,“⑨______,⑩______。

”人要有志向不可轻易改变。

二、小语段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ㅤㅤ书籍是我们生活的导航,它教会我们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让贫乏和( )远离我们。

每当茶余饭后咀jué①_______着书籍中优美的文字,欣赏一个个动人故事的时候,都会让人所感悟。

ㅤㅤ打开一本好书,迎面扑鼻的是清香而深邃,仿佛是那新翻的泥土散发出的馨香。

在若有若无的音乐声中,我们可以随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蓝天,( );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静美丽;想象自己是海浪,( )。

读小说,我随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或喜或悲;读抒情的散文诗歌,我在作者淡淡的忧yù②_____中品味他们对生命、生活、自然的态度;读轻松诙xié③_____的书,我尽情地放声大笑,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2.(3分)根据拼音,依次书写规范的汉字。

①_______②_____③_____3.(3分)在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平常望眼欲穿奔腾不息B.平常望穿秋水澎湃不息C.平庸一望无际澎湃不息D.平庸一望无际奔腾不息4.(3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并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诗歌鉴赏六种模型

诗歌鉴赏六种模型

模型 六 分析形象型
提问方式: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
形象?
提问变式:作者塑造的形象有什么寓意?
作者笔下的某一意象有何特点,象征了什 么样的形象(品质)?
模型 六 分析形象型 解答分析:回答这种题,必须熟悉和
了解一些诗歌意象的基本寓意。如: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 尚。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蝉 以蝉表品行 高洁。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 别绪相联系。琴瑟 ⑴比喻夫妇感情和谐, 亦作“瑟琴”。⑵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相关知识链接
抒情方式:
⑵间接抒情:
B、托物寓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模型 二 分析表现技巧型
表现手法: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 修辞手法
动静衬 衬托 反衬 声寂衬 描写 乐哀衬 手法 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 白描
修辞手法:比兴 比喻 拟人 夸张 双关 用典 设问 反问 反语等
模型 五 分析关键词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 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 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 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 把握程度。
模型 五 分析关键词型
答题步骤:
第一步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骤一“再现画面”可略去)“片云”“孤月”
意境凄凉(步骤二),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
知音的烦闷(步骤三);“落日”“秋风”意
境雄壮、开阔(步骤二),又体现了作者“烈
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步骤三)。
模型 二 分析表现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赏析题六种模型模型一分析诗歌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既忠实于原诗,又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之情等。

注意: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答题示例:①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回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游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②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回答:(题干要求紧扣几个意象分析,步骤一“再现画面”可略去)“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步骤二),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步骤三);“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步骤二),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步骤三)。

模型二分析表现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相关知识链接抒情方式:⑴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

是一种不需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例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⑵间接抒情:A、借景或借物抒情。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情感。

例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托物寓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修辞手法: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步骤:第一步明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

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①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回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了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表现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

②李白《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回答:主要采用了侧面描写手法(步骤一)。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步骤二)。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步骤三)。

模型三分析语言特色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一般可表述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等答题步骤: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示例:①春怨金日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回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练习: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回答:委婉含蓄。

商女,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后庭花》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表现出诗人对封建贵族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

模型四分析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①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回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模型五分析关键词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第一步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①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回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模型六分析形象型提问方式: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形象?提问变式:作者塑造的形象有什么寓意?作者笔下的某一意象有何特点,象征了什么样的形象(品质)?解答分析:回答这种题,必须熟悉和了解一些诗歌意象的基本寓意。

如: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蝉以蝉表品行高洁。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琴瑟⑴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⑵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双鲤代指书信。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柳营指军营。

怀桔指孝顺双亲。

“执牛耳”指盟主。

“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找到诗词中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明了形象类别(景、物、人);第二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第三步结合诗词主旨分析作者写这一形象的原因;第四步指出作者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答题示例:①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笔下的“竹”具有什么特点?象征了什么样的品格?回答:立足破岩,备受风霜雨雪的磨难,依旧顽强的生存着。

诗人在赞美岩竹的坚定顽强中,隐寓自身不媚权贵、不流世俗、洁身自好的刚劲风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