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房管理制度(1)

库房管理制度(1)
库房管理制度(1)

库房管理制度

本制度针对公司库房管理进行设定,主要包含库房内部管理、出库入库管理、设备仪器及工具管理以及库存数据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库房内部管理

库房由公司指任的专人(以下简称库管)负责管理,负责平日对库房内部库存物品的整理,对出入库物品进行记录,对库存物品的状态进行掌控,对库存数据进行归纳汇总。

库管应熟悉库房内所有物品的名称、材质、用途、规格和数量,须对库存物品进行分类整理摆放,充分利用货架分隔功能,将所有同类物品收纳到一个区域,并做好标签,标注物品名称和规格型号。

库房区域物品的整理应整洁;物品码放规矩,易于取用;符合防火要求,减少堆放、乱放现象,减少火灾隐患。

每月25日由财务部与库管一起对库存物品进行盘查,核对库存物品数量与财务登记数据之间的偏差,并作出相应的说明。对于超过一年的报废物品或不再需要的物品,按照财务制度进行处理。

二、出入库登记管理

公司采购的任何材料、设备均须进行入库与出库登记,入库数量应与出库数量和库存数量的值一一对应。工程现场到货材料设备,在到货检查完毕后,由现场人员按照到货型号和数量补充填写入库和出库登记表,并于设备材料到货检查后3日内将登记表返回库管处,由库管汇总记录。库管应按照规定及时补齐出入库登记,并于每月25日盘库结束后接受检查,手续缺失的,记入库管绩效未完成项目,超过表格返回时效的,同时记入现场责任人绩效未完成项目。记录缺失数量进行累加。

三、设备仪器及工具管理

库管施工设备仪器及工具的借出与归还进行登记,记录使用情况。借出设备前,需要借出人对设备工具的完好性进行检查,归还时同样对设备工具的完好性进行检查。出现损坏的,确定是正常损耗还是非正常操作造成损坏,正常损耗的记入报废设备目录,按照流程进行处理。非正常损坏的,由出借人进行相关赔偿。

库管应安排完成对损坏的设备仪表及工具进行维修,保证其后续的正常使用。如无法进行维修的,按照财务流程进行报废处理,同时提起采购申请,对缺失设备仪器及工具进行采购补充,用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使用需求。

四、库存数据管理

库存数据主要包括:入库数据、出库数据、现有库存数据、损毁报废数据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各种统计数据以月度为单位进行汇总,每月25日盘库结束后汇总当月各方数据并于下月1日前提交财务部。出库数据应按照项目不同出具分项数据汇总,抄送预算部进行成本统计。现有库存数据抄送工程部按照优先使用库存的原则编制项目施工用料采购计划。

附件一:设备、材料入库登记单

附件二:设备、材料出库登记单

附件三:设备仪器及工具台账

附件四:设备仪器及工具使用登记表

设备、材料入库登记单

备注:到货签收单原件进行后附保存。

入库人(签字):日期:

设备、材料出库登记单

出库人(签字):日期:

说明:

1、类别填写“设备”、“仪器”或“工具”;

2、使用状态填写“完好”、“故障维修中”或“报废”

说明:

1、借出人与归还人签字时需同时签署时间备查;

2、状态说明填写设备仪器与工具在归还时的情况,“完好”或“损坏”,正常损坏的由

库管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维修或更换;非正常损坏的由使用人承担连带赔付责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