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初中二年级第23单元第23课_澳大利亚

合集下载

第23课时 有序数对

第23课时 有序数对

7. 1 .1 有序数对【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有序数对,感受它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2、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学会用有序数刘表示点的位置;3、通过用有序数对来表示实际问题的情境,经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4、体验有序数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难点: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唤起共鸣情境一: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国庆节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游行队伍中出现的图案,然后问学生:你知道这些背景图案是怎么组成的吗?情境二:我们到电影院看电影时,每个人都需要一张电影票,你是怎么根据电影票上的数字找到位置的?二、分析问题,渗透概念在天安门参加庆典的队伍(或大型的文艺、庆典活动)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确定的编号,无论队伍怎样移动,他在整个队伍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如图1中甲是在第3排第5列的位置).随着指挥员的信号,不同位置的人按指定的要求举起不同颜色的花束,整个方阵显示的背景图案就能达到设计的要求.在电影院中,每一个座位都编了号码,每一张电影票都对应一个位置,我们应该对号人座.电影票上的两个数字一般是怎样排列的?如果电影票上只有一个数字,结果将会怎样?如果将两个数字的顺序调换,结果又会怎样?请仔细观察教材的插图,手上拿着“7排9号”的同学能坐到“9排7号”的位置上吗?设计意图:通过对两个实际问题的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在现实生活中有序数对的作用,渗透“有序”和“数对如的含义,体现概念建立的过程.对于两个事例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三、联系生活,建立概念用两个数来确定某个点的位置,这种办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常用的.(还可以举:学校要开家长会,你如何让家长准确地找到你的座位?)1、在学生充分举例的基础上,教师提出“有序数对”的概念,并记作(a,b).有序:是指(a, b)与(b, a)是两个不同的数对;数对:是指必须由两个数才能确定.再让学生举例说明(a,b)与(b, a)的不同含义设计意图:概念是建立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并不是枯燥的,无味的.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联系实际来理解“有序”的含义.四、应用概念,加深理解1、例题:请以下座位的同学今天放学后参加数学问题讨论:(1,5),(2,4),(4,2),(5,6),(3,3),(6,2).括号内的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排数,请你根据上述通知,用“√”在图上标出参加讨论的同学的位子(图见教材图7. 1-1).处理方法:先让学生对照上述数对在教材图上打上“√”,然后再在自己班级里找到相应的同学,最后请对应的几位同学起立示意.注意:在这里再次强调(2,4)和(4,2)是表示不同的两个位置.2、练习:教材练习题.五、归纳小结1、在现实生活中,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常常要用两个数来表示.2、有序数对的含义,特别要注意“有序”两字.3、用有序数对来表示位置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如人们常用经纬度来表示地球上的地点.阅读教材的“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一文.4、你有没有见过用其他的方式来表示位置的?如有的电影院分楼上楼下两层,这时就要在电影票上写明是楼上几排几号了;又如在一些大型会场,往往把场地分为A、B、C等区,这时就要在座位票上写明是哪个区、几排几号了.设计意图:教材上的《阅读与思考》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放在课外解决.用其他的方式来表示点的位置更应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处理,这里只是提供一种参考.六、布置作业1、必做题:教材习题7. 1第1题(口答题改为笔答题);变换甲乙的位置后,要求既在图上画出从甲到乙的路线,又用教材的方法表示出从甲到乙的路线.2、选做题:在下图中,甲从(4,2)的位置出发,按(2,2)->(2,6)->(5,6) ->(5,1)->(8,1)->(8,4)->(2,4)的路线行走,请你在图2中画出这条路线.。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3课《祖先的摇篮》PPT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3课《祖先的摇篮》PPT

吴珹,儿童文学作家,他除了创 作,还编辑出版了《中国当代幼儿文 学精选》《中国儿歌》(当代卷)等。
主要作品:《美丽的华沙》《美 丽的窗花》等。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把画出的生字读一读。
1
3
4 2
我会认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tāo
先 鹊蛋
dòu

qiánɡ wēi
“摘”字的音序是( Z ),音节是( zhɑi ),部首
是( 扌 ),从部首可以知道这个字的意思与( 手 )有
关。“摘”字在书写时右边“冂”里是“( 古 )”字,
不能写成“ ”。
摘 摘 摘 ( 摘花 )
商 商 商 ( 商量 )
3.连一连,读一读。

夕阳


野菜


蜻蜓

明月 野花 星星
4.仿照例句,发挥想象,补充句子。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 动等的发源地。
最古老的、未开发的。 一个民族或家族的上代,特指年代比较久远的。 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停顿、重 音、节奏。
朗读示例:
我想,
我们的 祖先,
那原始森林,使我们祖先的摇篮。
学习本文时,先找一找爷爷说什么是我们祖 先的摇篮,再看看作者由此联想到我们的祖先是 怎样生活的。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同时练习有感情 地朗读诗歌。
自由读第1小节,说一说:什么 是祖先的摇篮?
祖先的摇篮
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二年级语文上册23课课堂笔记

二年级语文上册23课课堂笔记

二年级语文上册23课课堂笔记
以下是二年级语文上册23课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
1. 生字:掌握本课生字,包括“柏、舟、帜、旋、军”等字。

2. 词语:理解并运用本课重点词语,如“挺拔、笔直、绿茵茵、茂密、旗帜、飘扬、壮丽、雄伟”等。

3. 句子:掌握并运用本课的重点句子,如“那挺拔的松柏像卫士一样守卫着广场”、“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等。

4. 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理解课文中表达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5. 写作手法:通过观察图画,结合生活经验,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学习本课的写作手法。

6.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请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结合教材和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笔记整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3课《 纸船和风筝》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3课《 纸船和风筝》课件
我和朋友发生矛盾后,开始是 几天见面不说话,心里特别难受, 后来我就主动找他道歉,结果很快 我们就又和好了……
四、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礻( 神 )( 祝 ) 亻( 但 )( 他 )
五、形近字组词。 筝( 风筝 ) 漂( 漂流 ) 幸( 幸福 ) 筝( 风筝 ) 飘( 飘动 ) 辛( 辛苦 )

抓但吵哭
课堂演练
一、轻松找朋友。
zhēnɡ
shǔ piāo xìnɡ yuàn qǔ
鼠 愿 筝幸 取

二、你都认识这些生字了吗?开火车认读一下。 去掉拼音再读一读。
sōng
zhé
松鼠 折纸
piāo
zhù fú
漂走 祝福
zhuā
抓住

哭了
dàn yuàn
但愿


取得 扎风筝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到了纸船和风筝 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我们还掌 握了几个要求会写生字的写法。
A. 因为风筝太漂亮了,上面还有礼物。
B. 因为他知道小熊愿意跟他和好了。
(2) 友谊产生“裂缝”时,( A )和( B )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A. 沟通
B. 谅解
C. 放纸船
D. 放风筝
第二课时 复习闯关
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你 来说一说。
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互动课堂
小熊和松鼠之间会一直这样快乐下去吗? 从课文7-9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7
小熊和松鼠吵架了。
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儿小事吵了一 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 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默读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用心想。
折纸

第23课时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第23课时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第 5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chuangxin/cx_index.html
重点1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跨越——第二次工业革命
四、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科技发明的不同特点
史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
第 4页
助记助学:第二 次工业革命“一 二三四五”
一个时代: 两个中心: 三个特点: 四点成就: 五个新兴行业:
内容点击显/隐
结束放映
返回目录
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chuangxin/cx_index.html
重点1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跨越——第二次工业革命
史料一
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
途径: 殖民扩张、 国际贸易 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和资本的流通、 交通 工具和通讯 事业的发展等是促使世界市场 殖民掠夺、新式 形成的重要途径。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 是世界市场形 成的主要途径。
第14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chuangxin/cx_index.html
【宏观把握】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资本主义 瓜分世界狂潮 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第 2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chuangxin/cx_index.html
重点1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跨越——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重点1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跨越——第二次工业革命
五、用新史观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思维引导】阅读教辅材料,找出关键词,完成表格。
史观 整体史观 文明史观 社会史观 生态史观

二年级下册23课课件ppt

二年级下册23课课件ppt
反馈与评价
在课堂小测之后,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指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出 相应的建议和指导。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小测,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Part
04
课文总结
内容回顾
故事背景
本课讲述了一个关于小熊 和小松鼠之间互助友爱的 故事。
主要角色
小熊、小松鼠以及其他森 林动物。
教师指导
教师需要在分组讨论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方向和重点与课文 内容紧密相关,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课堂互动方式,可以根据课文内 容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场景和情节,让学生更 好地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
详细解释词汇1的词义、用法和相关 短语。
词汇2
详细解释词汇2的词义、用法和相关短 语。
句子解析
句子1
分析句子1的语法结构、重点词汇和 含义。
句子2
分析句子2的语法结构、重点词汇和 含义。
Part
03
课堂互动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课堂互动方式,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 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交流和分享,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
相关书籍推荐
总结词:深入浅
详细描述:推荐一些与二年级下册23课主题相关的书籍,这些书籍通常以图文并茂的形 式呈现,内容深入浅出,适合孩子们阅读和理解。
相关网站推荐
总结词:互动性强
详细描述:推荐一些与二年级下册23课知识点相关的网站, 这些网站通常具有丰富的互动性功能,如在线测试、游戏等 ,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3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3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3教案概述本节课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第23课,讲述了祖先的发源地。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了解祖先是如何从非洲迁徙到其他地方的,并且了解祖先选择发源地的原因。

教学目标1. 了解祖先的发源地以及其重要性。

2. 研究祖先是如何从非洲迁徙到其他地方的。

3. 探讨祖先选择发源地的原因。

教学重点1. 研究祖先从非洲迁徙到其他地方的过程。

2. 分析和探究祖先选择发源地的原因。

教学准备1.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2. 课堂展示工具。

3. 有关祖先迁徙历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引起学生对祖先发源地的兴趣。

2. 导入讨论:提出问题 "祖先是从哪里来的?他们是怎样来到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引导学生思考。

3. 探究: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祖先从非洲迁徙到其他地方的过程。

4.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祖先选择发源地的原因,例如寻找更好的生存条件、寻求新的资源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对祖先发源地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和讨论。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或图画作业,巩固学生对祖先发源地的理解。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学生理解程度:观察学生对祖先发源地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练和作业进行评价。

3. 学生思考能力:观察学生对祖先选择发源地原因的分析能力。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更多关于祖先迁徙历史的知识,并进行分享或展示。

2. 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让他们合作分析祖先选择发源地的原因,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参考资料-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图片或视频资料相关于祖先迁徙历史。

第23课《女娲造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23课《女娲造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初中语文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课题《女娲造人》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和情感。

2.体会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

3.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神话的魅力。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体会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

2.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神话的魅力。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女娲造人》。

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无论是安徒生童话里荒唐可笑的游行大典,还是郭沫若诗歌中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都在向我们诉说着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借着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自身局限,体验更广大的世界。

今天这堂课,我们来学习另一种借助想象的文学体裁——神话。

在古代,先民们对自然界及人类自身的许多现象缺乏科学的认识。

对自然的缺乏认知以及对认识世界的渴望,让人们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于是便有了神话故事。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作家袁珂根据《风俗通》改编的一篇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想象来解释人类的起源的。

二、明确任务,自主学习同学们,《女娲造人》是一篇自读课文,本节课我们我们的自主学习将围绕着以下三个主问题展开,它们分别是:·【学习任务一】作者是怎样在情节中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学习任务二】作者怎样运用联想与想象来塑造神话人物的?·【学习任务三】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象与改写?三、任务驱动,开展学习(一)学习任务一:作者是怎样在情节中展开联想与想象的?(1)回顾已学,温故知新作为一篇自读课文,我们要尝试着将本单元前两篇课文里所习得的学习经验和收获运用到本课的自主学习当中。

首先,请大家回顾《皇帝的新装》和《天上的街市》两篇课文,思考这两篇课文的作者是如何展开联想与想象的。

第23课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中国历史》(同课异构)(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第23课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中国历史》(同课异构)(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第23课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了解中国人民14 年抗战的基本史实,认识全民族团结一致、抵抗侵略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二、教材分析本课为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课时,在结构上既承接第一课时“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建立,阐释全面抗战的历史进程,又为第三课时“人民解放战争”的学习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

本课分为四个部分:“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介绍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

“东方主战场”论述了抗日战争的世界地位。

“抗日战争的胜利”论述了争取抗战最终胜利的经过,以及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中职学生,在心理特点上,他们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一定的分析和比较能力。

在已知方面,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对抗日战争的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未知方面,学生对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地位没有形成深刻认识,需要更多的史料来引导学生探究。

教学策略:教师应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用史料、图片等方式,在深度挖掘历史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引导学生思考,以期落实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史料实证:能够利用多种史料进行互证,将《论持久战》文本与抗战相关史实相比照,结合表格、视频多种材料,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从史实中提炼出“中流砥柱”的认识;(2)历史解释:能够在史料和史实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概念解读,对“中流砥柱”的地位做出自己的解释,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3)家国情怀:通过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通过全民族抗战的学习认识到精诚团结、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值得传承的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祖 掏 逗 蔷 薇 逮 忆 2.识字方法: (1)常规识字: 加一加:祖 逗 忆 逗——逮
偏旁归类:蔷——薇
(2)利用图片记忆“蔷薇” (3)趣味识字(字理识字): “逗 忆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识记 猜字谜:边走边吃豆——逗 3.易读错字:掏(易读成淘)祖(平舌音) 5.应会写字:祖 啊 浓 望 蓝 摘 掏 赛 忆 (1)写正确:易写错字,忆 蓝祖 (忆和亿要区分开;蓝和篮要区 分开;祖为示字旁。) (2)写美观: ①指导书写的字:赛 浓 摘 掏 ②指导要点:浓为左窄右宽的生字; 6. 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原始 祖先 意思 浓绿 一望无际 蓝天 野果 野兔 回忆 赛跑
5.易写错字
祖 摘 掏 赛 忆
展示词语 (1)小组长分工:(二字词语、三字词语、四 (二)词语 字词语„„) 在文中用不同符号在文中分类标 (2)组员展示(以卡片的形式出现,领读。) 出。 (3)选择其中词语说一句完整的句子。(提问 同学:你想用哪个词语说句话,全班同学交流) 教师预设: 动作描写的词语: 摘野果 采蘑菇 挖野菜 逗松鼠 捉蜻蜓 逮蝈蝈 四字词语:一望无际 重点积累词语:原始 祖先 意思 浓绿 一 望无际 蓝天 野果 野兔 回忆 赛跑
教学 时间
1 课时
教学 内容 栏目 设计
指导预习,精讲点拨 预习提纲 预习展示 点拨指导
1.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 干什么用的 ? 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 篮”在哪儿吗?(出示原始森林图片) 这就是原始森林, 你们看,这原始森林的景 色多么美,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 ?我们的祖先就 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的生活环境吧。(板书: 祖先的摇篮) 2.齐读题目,理解“祖先”和“摇篮”。 1. 出示学生名字,榜上有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 出自己的名字。(课件展示) 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书写认真、 完成全面)。 3. 展示填写预习检查统计表比较认真的小组 长名单以及检查记录表。 1.教师:同学们,课文读正确就要做到不丢字, 不添字,不读错字。 2.每个小组的号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做 好评价准备。 3、全班评价。(我想表扬因为。 我想鼓励因为 。我想提醒一下,因为。) 4.正音。 注意的字音有: 掏(读一声) 祖(平舌音)菇(读轻声) 1.在小组内说一说正确读音。 2.学生齐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3课《纸船和风筝》精品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3课《纸船和风筝》精品课件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 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 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本段说明松鼠为了化解他和小熊之间的 矛盾而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纸船上的 话表现了松鼠想和好的愿望和对真挚友
谊的渴望。
语文要素
用“如果……就”写句子。 学方法:“如果……就……”表示假设关系。如文中,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这句话中,“愿 意和好”是松鼠假设的一种情况,“放一只风筝”是松鼠 假设的情况存在或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结果。
小熊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想出了很 好的办法,也体现了小熊对友谊的向往。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
“祝你幸福!”
“一把抓住”写出了此时松鼠的心 情很急切,说明他也渴望获得友谊; 也说明他看到风筝后特别高兴。
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这句话是总结句。纸船表达了松鼠的祝福, 风筝寄托着小熊的祝福。它们不只是简单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1
2
7
3
8
4
9
5
10
6
11
我会认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zhēng
shǔ zhé
piāo
风松



zhuā
xìng
dàn
风筝



yuàn





趣识汉字
甲骨文“鼠”字是一个十分形象生动的象形字: 尖嘴,利齿,弓背,短腿,长尾;身旁还有吃剩的 食物残渣。
告诉我们松鼠和小熊住的位置,交代他 们住得比较远,为后文写纸船和风筝让他们 两个成了好朋友做铺垫。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 祖先的摇篮》(说课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 祖先的摇篮》(说课课件)

课标解读
识字与写字
1.通过生活识字、形声字识记等多 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了解汉字的笔顺,观察字的结构 形态,写出汉字的结构美;培养正 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养成良 好的写字习惯。
课标内容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 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Βιβλιοθήκη 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设计意图 :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写 字教学中要引导孩子们观察字的结构 和占格,并逐步学会评价。
评价标准一: 1.书写正确,得一星 2.左长右短,得一星 3.长横穿插,得一星
课堂实施:
追根溯源,字理识 “祖”字: 1.你们认识“祖”的偏旁吗? 能跟衣字旁区分清楚吗? 2.出示“示”的汉字演变过程 , 3.指导书写“祖”字。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23 祖先的摇篮
目录 一1 学习目标 二2 评价任务 三3 教学活动
一一 学习目标
课标依据
课标内容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 愿望。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 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 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 汉字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 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 端正、整洁。
二 评价任务
学习目标1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字。
认识 “祖”字,并书写 1.说出几个示字旁的字。 2.观察“示”的汉字演变过程。 3.书写“祖”字 (1)观察:结构、占格(2)书写评价
1.书写正确 2.左长右短 3.长横穿插
学习目标2 评价任务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借助标点读好二、三小节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 愚公移山习题课件(共32张幻灯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 愚公移山习题课件(共32张幻灯片)

第23*课 愚公移山
第23*课 愚公移山
知识导航
(4)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遗男“跳往 助之”,写智叟的禁止,这对表现愚公这一形象有何 作用? _文__章__写__这__些__都__有__利__于__愚__公__这__个__人__物__形__象__的__塑__造__。____ _遗__男__的__帮__助__,__说__明__移__山__符__合__人__民__利__益__的__,__受__到__乡____ _邻__的__拥__护__;__智__叟__的__禁__止__,__则__是__通__过__愚__公__智__叟__两__人____ _截__然__不__同__的__态__度__,__形__成__鲜__明__的__对__照__,__以__突__出__愚__公____ _为__了__子__孙__后__代__而__移__山__的__远__大__抱__负__,__看__到__人__的__伟__大____ _力__量__和__长__远__目__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3*课 愚公移山
知识导航
(5)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是愚公精神?你认为在我们今天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__“愚__公__精__神__”_就__是__不__怕__吃__苦__,__不__惧__任__何__困__难__的__精__神__;__就__是__敢____ __于__改__造__自__然__、__征__服__自__然__的__精__神__;__就__是__敢__于__斗__争__、__敢__于__胜__利___ __的__精__神__。__在__我__们__今__天__的__社__会__主__义__现__代__化__建__设__中__,__需__要__大__力___ __发__扬__这__种__精__神__。__因__为__我__们__的__现__代__化__建__设__是__一__项__极__其__伟__大__而___ __艰__巨__的__任__务__,__在__进__行__社__会__主__义__现__代__化__建__设__时__,__将__面__临__着__各___ __种__各__样__的__困__难__,__将__有__千__万__座__“__太__行__”__、__“__王__屋__”__挡__住__我__们___ __前__进__的__道__路__,__如__果__我__们__缺__乏__这__种__精__神__,__那__么__,__我__们__的__社__会___ __主__义__现__代__化__建__设__事__业__只__能__是__纸__上__谈__兵__,__一__事__无__成__。_________

认识角解决问题,二年级上册,第23课时

认识角解决问题,二年级上册,第23课时

第23课时认识角解决问题学习内容课本第42页例6,第45页练习八第12~14题,生活中的数学,成长小档案。

学习目标能用三角尺按要求拼角。

课文讲解例6,用三角尺拼角。

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角的大小。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渗透“数学好玩”思想。

男生用实际操作的方法解决问题:先拼再判定。

女生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用直角和锐角拼出钝角。

从而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继续让孩子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丰富孩子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知识的简单应用。

对三角尺的认识,角的种类,是本课的学习基础,动手操作拼出各种角,运用知识进行合情推理,这是本课的新知。

辅导精要例4,整体浏览课文,了解学习内容。

读题。

在“一副三角尺”、“一个钝角”下划线。

拿出一副三角尺,回顾它的特征: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直角一样大,锐角不一定一样大。

回顾“钝角”的特征:钝角比直角大。

读解决问题的步骤:知道了什么,应该怎样做,拼出的是钝角吗。

第一步:知道了什么。

在题目中找出条件:一副三角尺;找出问题:拼出一个钝角。

进一步分析:两个三角尺都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

读课文。

第二步,应该怎样做。

问孩子:应该怎样做?有的孩子可能选择实际操作的方法,有的孩子可能选择推理的方法。

1.操作法:用两个三角尺拼角,有五种可能:60+45,30+45,90+60,90+30,90+45。

让孩子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再画在本子上。

第三步,拼出的是钝角吗?判定的方法: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

让孩子对上述拼出的角进行判定:75度的角是锐角,其余的都是钝角。

有的角也可以用推理的方法进行判定。

2.推理法:回忆大前提:钝角比直角大。

结合三角尺,推理:用这个直角和一个锐角可以拼出一个钝角。

运用推理的结果进行拼角,也有三种可能:90+60,90+30,90+45。

让孩子指出拼出的角的顶点和边,再画在本子上。

第三步,拼出的是钝角吗?用推理的方法进行判定。

阅读课文。

把第二步和第三步的课文按解决问题方法的不同分成两部分。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月光曲》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月光曲》课件

吧?”
神态
语言
1.点选拨段:主要对盲姑娘的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了描写。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听得入了神”是对盲姑娘的神 态描写,“激动地说”后面的话是对盲姑娘的语言描写。
2. 两个“您”的读法:第一个“您”应读出( A ),第
二个“您”应读出( B )。
A. 猜想的语气
B. 肯定的语气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23 月光曲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轻柔的音乐,如同潺潺的细流,洗涤我 们的心灵;激昂的音乐,如同灿烂的阳光, 照亮我们的心扉。上节课,我们跟随锺子期 领略了伯牙琴声中的恢弘气势,今天,我们 一起去聆听美妙的《月光曲》。
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
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一个 传说。“传说”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 事。根据研究,这首奏鸣曲的创作确实与月光无关, 其名也非《月光曲》,而是贝多芬的《第十四号钢 琴奏鸣曲》。
清亮的月光下,茅屋里的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安静。
8
月光的柔美
这清幽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诗情画意,盖过了 茅屋里的贫穷和凄凉,深深打动了贝多芬。
在这样简陋的茅屋里,遇到了这位爱 音乐、懂音乐的姑娘,如果你是贝多芬会 怎样想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23 月光曲
第二课时
课文题目是《月光曲》,作者是怎样 将一首乐曲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呢?我们继 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欣赏《月光曲》的意境之美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
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 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 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 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 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笔记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笔记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笔记
课文内容概述
本课的课文《拼音比赛》,主要讲述了小学生们参加拼音比赛的故事。

比赛过
程中,有的同学表现出色,有的同学因为紧张而失误,但是最终激活了所有同学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拼音。

词语解析
激发
激发是一个动词,意思是:使某种情感或行为达到顶点,使人们充满热情和活力。

揭晓
揭晓是一个动词,意思是:揭开并公布事情的真相或结果。

浸泡
浸泡是一个动词,意思是:把固体、液体等浸在液体中,使其被液体完全湿透。

课文理解与思考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学到了竞争中要学会掌握自己的情绪,发挥自己的长处,
因为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好的成绩。

同时,也要学会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调整,让自己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这些都是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品质。

本课主要知识点
汉字的制作
在本课中,老师用木板和刀子来演示了如何制作汉字。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刚学
字时练习写字时的磨砺,可以说这是一种很学生化的教学方式。

拼音的学习
本课的主题之一便是拼音竞赛,让我深深意识到了拼音学习的重要性,也让我
更加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拼音学习。

本节课的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除了学到了英文比赛、汉字的制作技巧和拼音的学习方法外,还领悟到了坚持不懈的力量,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在学习生涯中不断迈出更大的步伐。

这是本节课带给我的最宝贵的收获。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3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3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3概述本教案是针对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第23课《祖辈的摇篮》而设计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祖辈的生活与工作,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

教学目标1. 了解祖辈的摇篮是什么,以及它对祖辈生活的意义。

2. 学会描述祖辈的生活和工作,并感受到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奉献精神。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尊重长辈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23课《祖辈的摇篮》。

2. 辅助教具:黑板、粉笔、图片等。

3. 教学素材:与祖辈生活和工作相关的图片、故事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让学生了解祖辈是指祖父辈和父辈,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 引发学生对祖辈生活的疑问和好奇心。

2. 研究篇章(15分钟)- 向学生介绍课文《祖辈的摇篮》,让学生阅读课文并理解内容。

- 分析课文结构和语言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情感鉴赏(10分钟)-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祖辈劳动和奉献的感受。

- 引导学生体会祖辈对家庭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4. 拓展延伸(15分钟)- 显示与祖辈生活和工作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

- 鼓励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更多关于祖辈的故事和经历。

5. 归纳总结(5分钟)- 整理学生的思路和观点,总结祖辈的摇篮对学生的意义。

- 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尊重长辈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 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文字作品等,评价他们对祖辈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探究能力。

-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对祖辈的关注和思考。

-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情感、认知、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草原广阔
③气候适宜
④地下水丰富
⑤羊群无天敌
如果你要到澳大利亚投资养羊,你会选择在 哪里建设自己的牧场呢?
课堂练习
1.澳大利亚东临_太__平__ 洋,西临_印__度__ 洋,南部隔海与 _南__极__ 洲遥遥相望。
2.澳大利亚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被称为 “ 世_界__活__化__石__博__物__馆___ ”。 3.澳大利亚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_骑__在__羊__背__上__的__国_”家。
A.澳大利亚的国土轮廓似昂头的羊影 B.澳大利亚人喜欢以羊为宠物 C.澳大利亚培育出世界上最优良的羊种 D.澳大利亚羊特别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 国家
A 6.澳大利亚的地形可以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具体是( )
A.东部—山地 中部—平原 西部—高原 B.东部—山地 中部—高原 西部—平原 C.东部—高原 中部—平原 西部—山地 D.东部—平原 中部—山地 西部—高原
4. 澳大利亚有憨实可爱的考拉、善于游泳的鸭嘴兽…… 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这些古老的动物,其主要原因是
(C)
A.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气候干燥炎热 B.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C.几千万年前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动物的 进化缓慢 D.长期以来人们关注动物保护的结果
D 5.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因为( )
7.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
A 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这是因为( )
A .这里地形平坦,降水较多,牧场广布
B.这里人口密集,城市较多,乳畜产品的消耗量大
C.这里交通便利,便于将乳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
D.这里气温相对较低,便于乳畜产品的储存
8、据右图填出下列地理事物:
(1)海洋:
圣墟小说辰东 圣墟小说辰东 道君小说跃千愁 道君小说跃千愁 从仙界归来的厨神 从仙界归来的厨神 玄界之门小说忘语 玄界之门小说忘语
大堡礁
我是一具尸体 我是一具尸体 神藏 打眼 神藏 打眼 逆青春小说黑岩 逆青春小说黑岩 今夜有戏 黑岩壹夜成名 今夜有戏 黑岩壹夜成名
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
A 印度 洋, B 太平 洋,
(2)根据字母填出地理事物的
名称:
C 大分水岭 山脉
D 北艾尔

E
墨累

F 塔斯马尼亚 岛Fra bibliotek赤道 南回归线





洋 世界唯一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硬木之王——桉树
据统计,全球有袋类动物150种,大部分分布在澳 大利亚;澳大利亚还有特有鸟类450种,特有植物 9000种。
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这么多的古老生物?
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 的海洋上,生物进化缓慢;并且没有大 型野生食肉动物,缺乏天敌。
同样长期处于孤独状态的南极大陆 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特有生物呢?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 最多的国家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机械化程度高 耗用劳动力少 产业化程度高
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
西南部
东南部
18世纪后期引进29只
当今约1.8亿只
澳大利亚有哪些适宜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① 地势平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