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士人理想与人格精神
《孟子》中的“士”形象分析详解
《孟子》中的“士”形象分析汉语言文学实验班邓雪芹2012213512摘要近代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西周宗法制的崩溃,知识分子逐渐从贵族阶层中剥离出来,形成了介于贵族和庶民之间的新的阶层——士人阶层。
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士人在整个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即使在当代,“士”的精神与形象依然可以说是余韵犹存。
作为“四书”之一的《孟子》正是一部剖析先秦“礼崩乐坏”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新兴士人阶层形象特征的经典儒家巨著。
本文将以《孟子》为例,分析出先秦时期新兴社会阶层——士人的社会形象特征,以求为当时知识分子正名,并进而对当代知识分子形成启发。
关键词:孟子、士、知识分子、形象、精神品格、社会责任一、“士”的起源于发展关于“士”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诸多典籍和文化学者也有不同的见解。
无论是孔子关于“士”“推十合一”为“士”的定义,还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关于对“士”做“士。
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十一”的解释,还是《白虎通》中“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的理解,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士”进行解读。
而普遍的认为是,从历史学角度来看,“士”起源于西周,周初之士较多的源于分封制。
《孟子·万章下》中记载周室的班爵制:“君一位,抑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礼记·王制》中记载道:“诸候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西周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和礼乐制,因而,士必须娴熟于礼乐典章,而且,士还通常担任着政府的官职爵位。
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日趋激烈,一直以来沿袭的宗法制度和礼乐秩序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士阶层随着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多也慢慢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社会阶层。
先秦时期对于“士”的角色定位绝对不同于后来历史上乃至现在对于“士”的简单理解。
顾领刚先生1959年在《文史杂谈》上发表了论文《武士与文士之蜕化》,就认为文士是由武士蜕化而来的。
试论孟子的修养工夫论与人格理想的当代价值
试论孟子的修养工夫论与人格理想的当代价值孟子的修养工夫论就是养浩然之气,使“四端”成为“四德”。
而孟子的人格理想是善的美的人格, 人格理想根源于、植根于内在、情感性的浩然之气,它既是“仁义礼智”在个体全人格中的充分体现, 也是“浩然之气”在个体全人格中的完满贯注, 是善与美的和谐统一。
孟子的修养工夫论正是其人格理想的真实写照。
孟子的修养工夫论及其人格理想学说具有永久的魅力,它们不仅深刻而久远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发展史, 而且在当代,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孟子的修养功夫论“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礼之于宾主,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孟子•尽心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四端”,“四端”还只是“善端”,故还有待于功夫扩而充之,才能流行为实然性的“善”——仁、义、礼、智“四德”。
“四端”是未发,是隐性之善,那么“四德”是已发,是显性之善,包涵着社会道德诉求和道德规范。
而这社会道德诉求和道德规范,在孟子看来,是人之本质性的规定、人之存在的理由,人当求之。
“四端”仅仅是善之“端绪”,善之萌芽,“君子存之,小人去之”。
因此,更为举足轻重的是如何扩而充之,使本然变为实然。
使本然变为实然、使“四端”成为“四德”,就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修养功夫论。
孟子修养功夫论的特点是无待性。
无待性指“由仁义行,非行仁义”(《孟子•离娄下》),即由“四端”扩充至“四德”过程的自然而然性,无需费纤毫之力。
孟子曾这样形容“四端”臻至“四德”的过程:“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
既然人内在地禀赋“四端”,那么油然而发,人自知扩而充之,其扩充的特点是自我训诱,非外在训导,孟子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喻该过程沛然而发、莫之能御的自发性。
孟子带给我的人生启示
孟子带给我的人生启示孟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的简称。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人生哲学有很深的探讨和启示。
以下是我从他的思想中获得的人生启示: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强调个人修养是一切的基础。
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修炼,才能在家庭中达到和谐平衡,进而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们应该从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以实现内外一致的人格。
2. 仁爱无私:孟子强调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而仁爱则是人性的核心。
我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关心他人的需求和利益,努力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只有在传递爱与关怀的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3. 学问教育的重要性:孟子主张通过学习和教育来提高智慧。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才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培养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教育能够使我们成为更全面发展的人,并为人生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指引。
4. 追求心灵的安宁:孟子认为内心的安宁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之一。
当我们内心平静、心境安宁时,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和陷阱,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5. 追求天命:孟子提出了“天命”这一概念,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和目标。
我们应该努力发现并追求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潜能,实现自身价值。
无论在家庭、事业还是社会中,我们都应该迎接挑战,通往自己的天命之路。
以上是我从孟子的思想中获得的人生启示。
他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深刻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希望这些启示能够对你的人生有所帮助,让你的人生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孟子的理想人格
孟子的理想人格
,句式通顺
作为著名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人格一直是许多人对其理解的核心所在,孟子对理想人格的描述非常精准而具有未来眼光。
首先,孟子认为,一个理想的人格应具有傲慢的、活跃的、清洁的品格。
傲慢
意味着思想独立、擅长思考且独立作出决定,活跃意味着能积极应对新情况、勇於追求未知,而清洁则意味着具有纯粹内心,遵纪守法。
这六种情况经由搭配使得思想与行动更加纯净,从而培养出一个高尚的人格。
其次,孟子认为,理想人格应具有戒约和克制的品格,即一种自律的心态。
这
种自律并不是一种受到外界约束的情况,而是从根本上归功于内心的抑制与克制,从而维护内心的宁静,维系良好的内部秩序,敦促积极行动。
最后,孟子还认为,一个理想的人格应具有恢弘的、宽广的、自由而不离经叛
道的品格。
恢弘意味着能面对任何困难挑战;宽广意味着愿意尝试新事物,不因失败而消极怠慢;自由而不离经叛道则意味着要在规矩的框架内尽情挥洒智慧,充分施展个人才能。
总之,孟子理想人格的概述,把自律、智慧与勇气结合在一起,具有明显的未
来感,展现了人们对完美人生的追求,也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榜样,帮我们理解更好的自我,激励我们调节、磨练和发展思维与行为,以期达成最好的境界。
孟子人物分析
孟子人物分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孔子的学生之一。
孟子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的政治、伦理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孟子的人物特点和思想进行分析,以了解他对古代中国文化和社会的贡献。
一、孟子的背景和生平孟子名轲,字子思,相传出生在鲁国(今山东省)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
他自小聪明好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
在孔子的推动下,孟子投身于官场并致力于教育改革和社会治理。
二、孟子的人物特点1. 散达温和:孟子性格温和、和善,待人宽厚。
他喜欢结交各种人才,即使是贫穷或地位低下的人也能得到他的关注和尊重。
2. 热衷于教育:孟子深信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改善社会的关键。
他提倡举办学校、公开招生、普及教育,并主张政府承担教育责任。
3. 强调仁爱:孟子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仁爱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性本善,通过培养内心的仁爱之心,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4. 主张中庸:孟子非常推崇中庸之道,即追求适度和平衡。
他认为在各个领域的思想和行为上都应该遵循中庸之道,以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孟子的思想贡献1. 人性本善: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天生具备善良的品性。
他通过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提倡发挥人性的善良本性,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2. 君臣关系:孟子提出了君臣关系中的“仁政”理念。
他认为君主应当以仁爱为本,关心百姓的福祉,并通过实施良好的政策和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3. 社会关系:孟子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亲情、友情和慈善。
他强调社会成员之间互助合作的重要性,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共荣。
4. 教育改革:孟子主张改革教育制度,普及教育。
他认为教育不仅应该培养人才,还应该教育人们的道德和品德,使他们成为具有仁爱之心的公民。
四、孟子的影响和启示孟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以及后来的政治、伦理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国学经典导论02-04 孟子的人格魅力
02-04 孟子的人格魅力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讲国学经典导论第二章孟子与《孟子》的第四节孟子的人格魅力。
孟子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
他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大丈夫精神《孟子·滕文公下》云:“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段话的意思是:得志时,与百姓一同行进;不得志时,坚守自己做人之道。
富贵荣华不能乱我之心,贫寒卑贱不能移我之志,声威势武不能屈我之节,这才叫大丈夫。
大丈夫之“大”,不是指个头大,不是指权力大、地位高、财富多,也不是指学问高、能力强,而是体现在做人的修养、理想抱负、人格操守。
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就是要坚守做人的准则,立身行事,能曲能伸,能上能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这便是伟大的大丈夫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大丈夫”。
他们藐视权贵,坚守气节,独立不迁。
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二、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云:“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这种浩然之气,内涵非常丰富,充满着神秘色彩,它是指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不是一般所谓的“精气”、“血气”,而是充满正义、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
这种气,阳刚、强劲,气壮山河,气贯长虹。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靠的是这种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靠的也是这种气;浩然之气,乃天地之正气,乃我中华民族最高之精神品格。
这种浩然之气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不受外物的引诱而坚持正义,服从真理,刚直不阿,坚忍不拔。
“直养而无害”是培养浩然之气的基本方法。
所谓“直”,就是“正直、正派、真诚”。
“正直”是由内而发的生命力量的迸发,是伟大品格与崇高精神的闪耀。
孟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
孟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翁,字子舆,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追求和倡导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修身孟子认为修身是一个人必须要有的基本品质。
他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不过被外界环境所污染和影响。
为了实现人性的善良,孟子主张施行“教化”和“格物致知”的方法。
他认为,要通过自我修养来达到内心的纯洁和道德的提升,才能真正做到修身。
孟子强调了“四端”和“五常”,即:仁、义、礼、智等四端,以及仁、义、礼、智、信等五常。
他认为通过培养和践行这些品德,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修身之道。
齐家在孟子的思想中,齐家是修身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
他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和睦与家庭成员间的和睦相处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基石。
孟子主张家庭成员之间应遵守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等不同角色所应有的义务和责任,推崇家庭伦理和家族道德。
治国孟子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致君之才,他对于国家的治理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孟子主张君主应以仁政为基础,以人民的利益为前提,提出了“王天下”和“天命论”。
他认为君主的执政要遵循天命,以天下人民的福祉为最高目标,通过仁政治理国家。
孟子强调了正义和善治,并提出了“义利观”。
他认为只有通过公正合理的政策和明智的施政措施,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
平天下孟子的人生追求之一就是要达到“天下大同”的理想状态,即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认为世界上的人都是兄弟姐妹,应相互友爱、互助和合作,而不是相互厌恶、争斗和竞争。
孟子提出了“仁政”、“王道”和“民本”的观念,强调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高于个人的私利,以实现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
总结孟子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理想人格大丈夫在儒家思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大丈夫是孟子对于人类理想人格的一种描述,代表着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和人格风范。
本文将从大丈夫的概念、特点、实践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丈夫的概念大丈夫这个概念源自于孟子的思想,他认为大丈夫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意志,能够超越个人的利益和情感,以天下为己任,担当起社会责任。
大丈夫在行为上应该做到正直、诚实、有勇气,不屈不挠地追求真理和正义。
在精神上,大丈夫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境界和崇高的品质,能够超越个人的得失和情感波动,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大丈夫的特点1.高尚的道德品质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成为大丈夫的基础。
这种道德品质包括仁爱、忠诚、诚实、公正等。
大丈夫应该时刻保持这些美德,并在实践中体现出来。
2.坚定的意志大丈夫还应该具备坚定的意志,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勇气。
这种坚定的意志能够使大丈夫在追求真理和正义的过程中不屈不挠,始终保持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3.以天下为己任大丈夫应该具备超越个人利益的社会责任感,能够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种责任感不仅体现在言语上,更体现在实践中。
大丈夫应该在行动上表现出对社会的关爱和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4.正直和诚实大丈夫应该具备正直和诚实的品质,能够在言行中保持一致,不虚假、不隐瞒。
这种正直和诚实能够使大丈夫在社会交往中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三、大丈夫的实践意义1.对个人的意义成为大丈夫对于个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具备大丈夫的品质能够使个人在道德上更加完善,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其次,具备大丈夫的品质能够使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更加成功。
因为大丈夫的品质能够使个人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在事业上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最后,具备大丈夫的品质能够使个人在社会中更加有用。
《孟子》中孟子的仁人志士观念
仁者爱人:孟子认 为仁者爱人,应该 以仁爱之心对待他 人。
义利之辨:孟子强 调义利之辨,认为 道义和利益之间存 在矛盾,应该以道 义为重。
君臣关系:孟子认 为君臣之间应该以 道义为基础,君王 应该尊重臣子的意 见,臣子应该尽忠 职守。
家庭关系:孟子认 为家庭成员之间应 该以亲情为基础, 父慈子孝,兄友弟 恭。
和谐与进步。
志士之风:孟 子提倡志士仁 人之道,强调 人的独立自主 和自我实现, 鼓励人们树立 远大志向,追
求卓越。
04
孟子仁人志士观念的局限性
章节副标题
过于强调道德义务
孟子认为仁人志士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但过于强调道德义务可能导致对个人权利的忽视。
孟子认为道德义务是超越个人利益之上的,但过于强调道德义务可能使个人利益受到不公平的牺牲。 孟子认为仁人志士应该为了道德原则而不惜牺牲一切,但过于强调道德义务可能导致对现实问题的忽视 和简单化。 孟子认为道德义务是普遍存在的,但过于强调道德义务可能忽视了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道德差异。
孟子认为仁者爱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能够提升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
孟子认为仁者爱人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的定义: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的人
无求生以害仁:不以自己的生命为最高价值,为了仁义可以舍生取义
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实现仁义的目标,可以牺牲个人的生命 孟子仁人志士观念的内涵:强调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倡 导为了仁义而奋斗终身的人生观
孟子提倡义利之辨, 强调道义高于利益, 有助于引导现代公民 正确处理义利关系,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孟子提倡诚信为本, 强调言行一致,有助 于培养现代公民的诚 信意识和责任感。
孟子的理想人格及修养
孟子的理想人格及修养以《孟子的理想人格及修养》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摘要:本文以《孟子》为背景,探讨了孟子精神传统中理想人格及修养的理念。
文章首先分析了孟子的理想人格及修养理念,指出其崇尚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原则,以及追求志存高远、知行合一的精神修养。
着,文章从孟子传统中提取出对优秀人格修养最具启发性的观点,重点关注了孟子鼓励爱护他人、具有益于社会的思想意识,以及个人行为应基于温和有礼、以礼贤下士的原则。
此外,本文还指出,孟子倡导一种安定温和、勤奋好学以求致贤的修养理念,以及“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关系观念。
后,文章指出,孟子的传统理念仍具有当今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为我们当代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孟子;理想人格;修养中文文章孟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理想人格和修养理念影响了后世的精神传统。
首先,孟子提倡“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原则,坚持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从而塑造完美的人格。
这一理念有助于今天社会共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孟子认为,要建立优秀的人格,需要精神修养。
他强调追求志存高远,并以真诚、严谨、敦厚、谦虚等品质修炼个人品格。
同时,孟子还鼓励爱护他人。
他认为,个人应该具备“仁”的美德,以此表现自己的同情心,以此去思考和珍惜身边的一切,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关爱和平,为社会作出贡献。
另外,孟子认为个人行为应基于温和有礼、以礼贤下士的原则,要行事宽厚、温和,这样才能做到个人与他人和谐,与社会共融。
此外,孟子还倡导一种安定温和、勤奋好学以求致贤的修养理念。
他强调,要改变思想观念,不断学习,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改善自身素养。
孟子还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关系观念,以此提醒人们,不论学习与修养怎样,都应该注重对仁义的坚守。
综上所述,孟子的理想人格及修养理念对当今社会仍具有价值,他崇尚仁义礼智信,追求志存高远、知行合一的精神修养,鼓励爱护他人,以温和有礼、以礼贤下士的原则进行行为,安定温和、勤奋好学以求致贤,以及“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关系观念,这些构成了我们当代社会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以“浩然之气”修养完美人格——孟子心目中士人的理想人格论析
士 人在 古 代 常 常 被 用 来 称 呼 具 有 某 种 特 定 身 份 的 人 。在 孔子 以后 , 士人被 用来 作 为知 识分 子 的代称 。 范 文澜 在 《 国通 史 简 编 》 中 中指 出 : 士 大 体 分 为 四 “ 类: 一类 是 学士 , 如儒 、 、 、 、 、 等 专 门家 , 墨 道 名 法 农 著 书立 说 , 映 当时社会 各 阶级 的思 想 , 出各种 政治 反 提
在 富 贵 贫 贱 面 前 不 乱 心 智 , 暴 力 威 胁 面 前 坚 强 不 在
屈, 自得 其乐 , 自行其道 ,穷 不失 义 , 不离 道” L “ 达 。
人 应 该 有 独 立 人 格 做 支 撑 , 论 穷 困 还 是 通 达 , 志 不 得
还是失 意 , 有立 身行 事 的标 准 , 志 的时 候 , 行 都 得 推
Au 2 1 g. 01
以 “ 然 之 气 ” 养 完 美 人 格 浩 修
— —
孟 子 心 目中 士人 的 理 想人 格 论 析
陈玉荣
( 南大 学 文学 院 , 庆 西 重 4 0 1) 0 7 5
摘
要: 春秋 战 国 时 期 是 我 国 历 史 上 一个 动 荡 的 时 期 , 崩 乐 坏 , 个 新 的 社 会 阶 层 —— “ ” 此 产 生 。诸 子 对 加 强 士 人 的 人 格 礼 一 士 不为 外界 所动 。
( ) 烈 的 社 会 责 任 感 三 强 在 孟 子 眼 中 , 通 老 百 姓 都 是 在 糊 里 糊 涂 中 度 普 过 了 浑 浑 噩 噩 的 一 生 , 子 说 :行 之 而 不 著 焉 , 矣 孟 “ 习
而不 察 焉 , 身 由之 而 不 知 其 道 者 , 也 。 终 众 ”
孟子的理想人格及修养
孟子的理想人格及修养距今约公元前五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注重道德教育的社会,其中最重要的义学家就是古代思想家孟子,孟子曾提出了一套成熟的“人格修养”理论,其中关于理想人格及修养的思想被世人传颂至今。
孟子的理想人格及修养的核心思想是“仁”,他认为“仁”是一种特殊的人道精神,能够使人们走向善良,并有助于提升道德修养,所以要形成理想人格及修养,就必须推崇“仁”。
他称“仁”是人类精神的源泉,强调“仁”是一种无私的爱,一种可以促进团结、协调和友爱的精神,并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仁”的美德。
孟子认为,形成理想人格及修养,除了“仁”之外,还应该做到“礼”,“义”,“智”和“信”等。
“礼”是尊重社会传统,行为文明的道德标准,“义”是恪守安排的法律和法制,依法办事的客观要求;“智”是智慧,乃是理性的调节,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及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信”是坚定的信仰,是一种正直的行为准则,只有坚持正义,才能说得上真诚和刚直。
孟子认为,要形成理想人格及修养,还需从日常行为中实践仁爱、慈善、慎思、友爱以及平和等美德,即以友爱和平和为基础,以仁爱和慈善为表现,以慎思为源泉,以思想向心力为动力。
他的理想大概就是,人们应该以仁、礼、义、智、信引导日常行为,拥有一种温柔仁爱、慈善善良、慎思谨慎、友爱平和、正直裕仁的理想人格及修养。
孟子的理想人格及修养思想,受到了历代学者、思想家的追捧,并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深远的影响,把“仁”视为美德的核心,主张忠于社会秩序,实践慎思、友爱、平和、仁爱等道德修养,都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让后世将道德素养置于社会的最高位置。
今天的社会,也更加需要“仁”的精神,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都应当崇尚“仁”的精神,做到“仁”的修养,以培养出理想的人格及修养。
通过这种理论的发展和实践,能够让当今社会更加完善,让人们拥有更加优良的道德水准。
综上所述,孟子的理想人格及修养思想,以及以“仁”为核心的理论,对今天的社会有重要的指引意义,只有以其为指导,才能让我们道德素养逐渐完善,建设社会和谐美好。
士不可不弘毅意思
士不可不弘毅意思士不可不弘毅,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下》。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孟子》一书中阐述了自己的理论和观点,对于修身、治国、平天下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士不可不弘毅”是孟子对士人品德要求的表述。
其中,“士”指的是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是古代社会中的一种特殊身份。
而“弘毅”则是对士人要有弘大的胸怀和坚定的意志的要求。
“弘”字的意思是宽广、广大,这里表示士人应该有胸怀天下、胸怀大志的品质。
一个士人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关心国家社稷和人民福祉,有着为天下苍生尽心尽力的理想和追求。
“毅”字的意思是坚定、坚毅,表示士人应该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
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士人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怕艰难困苦,勇往直前,不轻易退缩。
士人是社会的精英,他们的品德和行为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影响。
孟子认为士人应该具备宽广的胸怀和坚定的意志,这是因为士人的理想和行动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士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和广大的视野。
他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利益,更要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他们应该秉持天下为己任的态度,思考如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只有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国家发展的大势,为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士人应该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
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士人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轻易动摇。
只有在困难面前保持坚毅的品质,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士人的弘毅精神不仅适用于古代社会,也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有志向远大、有抱负和毅力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在教育方面,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弘毅精神。
学生应该培养宽广的视野,关心社会与国家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他们也应该培养坚定的意志和毅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轻易退缩。
这样的教育可以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孟子》中描述的理想人格
《孟子》中描述的理想人格《孟子》作为一部重要的先秦儒家著作,不仅集中反映了孟子本人的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还反映了孟子对于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理念。
孟子一生多半在周游列国中度过,晚年退隐返乡,与弟子万章等人一起著《孟子》七篇。
作为儒家经典,《孟子》一书积累了孟子的毕生思想精华,阐述了儒家理想中关于如何成为君子,实现“内圣外王”的人生价值的深刻道理,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
坚守精神高地孟子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坚守精神世界的批判维度,坚持道不同不相为谋,充分彰显出其人格魅力。
首先,正直笃行。
孟子周游列国,以“王道”“仁政”等学说游说诸侯针砭世事,在手握大权的国君面前,没有丝毫奴颜媚骨,而是正直笃行,气宇轩昂,与君主对论,论辩滔滔,宏大深刻。
在孟子看来,君王诸侯与民众生来都是平等的,而真正值得尊重的是仁德道义,只有人格的高贵才能傲然独立。
所以,无论面对梁惠王、齐宣王,还是滕文公、邹穆公,他从来不屈膝臣服,那种“万物皆备于我”“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气度和风范,为人所敬仰。
其次,仁政为民。
战国时期群雄相争,孟子主张统治者靠道德的力量统治天下,实行仁政,提倡贵民、爱民、保民、养民、教民、乐民等民本思想,强调“法先王”“与民同乐”“推恩”“轻徭薄赋”“养民施教”,然后才可以为民父母。
这也是孟子独特人格所在。
这不仅为后世有为的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的基本方略,其中所蕴含的民主思想更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而为后人所称道。
最后,舍生取义。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他不仅用这条标准来要求自己,还以之教化君王。
他以儒者的智慧和担当,向梁惠王阐述了国君应以“义”为先,才能使百姓信服的道理。
同时,告诉人们,无论是君王,还是普通百姓,要在做事的时候遵守“义”的原则,尤其是在“义利冲突”时,一定不能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而丧失了人的尊严与道义。
应该说,孟子的这种“舍生取义”,正是其大我人格的真实写照。
孟子的人生精神-推荐下载
孟子的人生精神先秦大儒孟子以孔子学说的正统继承人自居,在孔子仁学或礼学的基础上发展了以“仁义”为核心的思想学说,并为宣扬和践行这种思想学说而身体力行,奔走呼号。
透过《孟子》一书阐述的思想学说和孟子的实际人生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几种来源深厚、影响深远的人生精神:⑴自承先贤,身任天下;⑵民生为本,仁爱为怀;⑶尊德乐义,以义待利;⑷崇义尚道,舍生取义;⑸忧患以生,自强不息;⑹修心养性,自善其身。
一、自承先贤,身任天下 孟子和孔子一样,奉行的是厚古薄今、崇古尚贤的社会历史观,他认为:尧舜之后,圣人之道就衰败,于是社会动荡,民生悲苦,社会从原有的和谐、美好的有序社会堕落为现有的混乱、悲惨的无序社会。
而要挽救这种无序的社会,要恢复尧舜时的盛世之景,则只有实行“仁义”这一圣人之道。
他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滕文公下》)他斥责杨朱和墨子的思想主张是充塞仁义的诬民之邪说,宣称要象大禹治水防洪平天下,周公兼狄驱兽安百姓,孔子著《春秋》明大义一样,出来端正人心,灭除邪说,反对各种偏激而错误的行为和言论,从而来继承大禹、周公、孔子等三位先贤的崇高事业。
孔子曾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论语•子路》)又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孟子象孔子一样,“自任以天下之重”(《万章下》),身怀治国平天下的远大人生抱负。
他说:“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公孙丑下》)他甚至还以救世者的姿态慷慨地宣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实际上他也是这样做的:孟子大约自四十三岁起就奔走于邹、齐、鲁、宋、梁、滕等国之间,“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腾文公下》),不断向诸侯王公宣扬自己的仁义学说,直至七十余岁止而返,所谓“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关于人格理想的主张
孟子关于人格理想的主张孟子关于人格理想的主张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孔子的学生和继承者。
孟子在对人格理想的主张中,强调了仁爱、善良、正直和人道主义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人格完善和社会和谐的观点。
首先,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天赋的善良本性,这种善良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与人的自然属性相连。
他用“性善论”来批判墨子的“性恶论”,并强调人性的本善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他提出人人都有“四端”的天性,包括仁、义、礼和智。
仁是最重要的,它是一种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只有通过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善良本性,人们才能实现自己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孟子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修身意味着个体要通过修养自己的品德和塑造崇高的人格。
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身,使自己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行为。
然后,他要以此影响和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通过家庭伦理和家庭教育来建设和维护一个和谐的家庭。
最后,一个人还要通过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孟子认为,只有这样,在个人、家庭和社会各个层面上实现和谐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天下太平、社会安定。
孟子对于君主的道德要求也非常重视。
他认为君主应该具备仁爱的品德,并以身作则来影响和引导人民。
孟子提出了“仁政”的理念,主张君主要像一个慈父一样爱护人民,关心人民的福祉,并通过诚实、廉洁和公正的行为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君主应该让人民感受到公正的治理和体会到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君民之间的和谐关系。
此外,孟子还强调了人道主义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尊重人性和尊重人的人道观念。
他认为人是最重要的,比社会制度和权力更重要。
他主张关爱、利他和助人的行为,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关注。
他用“爱人”和“爱民”的概念来强调人道主义的价值,并倡导人们要宽容、体谅和包容他人的差异,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孟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哪些
孟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哪些孟子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对中国的文化和道德价值有重要的影响和贡献。
孟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包括人性本善、仁爱之心、修养为重、天命思想、君道论等。
一、人性本善孟子的人性观点主张人性本善,他认为人性具有天生的“善良之心”,是善良和正义的天性。
在孟子看来,人性的根基是仁爱之心,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同情和关爱他人的本能,而这种本能是在生活和社会环境中得以进一步发展和表现的。
孟子认为,如果人坚持和追求自己内心的善良之心,就能养成正直、诚实、宽容、慷慨等美德,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
而如果不被外在的利益和偏见所影响,人们就能一直保持自己内心的善良之心。
二、仁爱之心仁爱之心是孟子思想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
孟子认为,“仁”即爱心、同情心、关心他人,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建立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不可或缺的品质。
孟子在其《孟子·离娄上》中说:“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的特质使人具有同情心和爱心,而且人们对自己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感情源于家庭教育和社会关系的维护。
他提倡人们要坚持仁爱之心,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这样才能体现人性的善良和真正的价值。
三、修养为重在孟子看来,个人的修养是极为关键的。
在孟子的思想中,修养是“养心”,也就是要养成一个健康、正直的心灵,培养美好的品质和良好的道德。
孟子认为,修养的努力应该以个人的内心为出发点,通过自我调整和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完善。
孟子主张通过教育和学习来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
为了实现个人的修行和自我完善,他提倡长期的“心学”,即通过反思自我,认识自我,悟出修身立命之道,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
四、天命思想孟子的“天命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半边天”说法中。
他认为,一个人的生命和社会地位都是由父母、祖先和天地所赐予的。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人类受到的影响比自己所掌控的力量更大。
孟子理想人格思想研究
孟子理想人格思想研究孟子理想人格思想研究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阳,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对后世儒家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孟子的理想人格思想是他对人的本质、道德人格和人的行为规范等问题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
本文通过对孟子的生平和思想的研究,将探讨他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思想的内涵及其对当代社会的价值。
首先,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一样,具有天赋的本性,这个本性是善良的。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有良知的、有善恶观念的,所以人天生就有道德感和善恶判断能力。
这种观点与孟子的同时代人墨子的“人性本恶”相对应。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之善是指人具有博爱之心和善良之意,他主张人应该保持原本的善良本性,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理想。
其次,孟子提出了“性即善”的道德观。
他认为人天生就具有自律和道德的追求。
人的自律包含三种心性:良知、仁心和智慧。
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和直觉,人通过良知能够判断善恶、识别良莠。
仁心是指人对他人的感情和关怀,是人所具有的同理心和怜悯之情。
智慧是人的理性思维和推理能力,在智慧的指引下,人可以认识到善恶和道义的真理。
孟子认为,基于人的三种心性,人应该勤奋修行,发扬自己的性情和伦理道德,追求高尚的品德。
再次,孟子理想人格思想中的仁道思想是核心之一。
孟子的仁道思想强调“仁者爱人”,认为人应该具备同情心、善意和行善之心。
他认为仁道是人的基本素养,只有具备了仁爱之心,才能做到心怀大义、助人为乐。
孟子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了追求和平、公正、公平、道德和谐的社会。
他认为人应该以身作则,以高尚的品德感化他人,通过儒家的道德规范来调节社会秩序,为社会带来和平与进步。
孟子的理想人格思想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首先,人性本善的观点提醒我们要相信并尊重每个人的善意和道德感。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对人性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友善关系逐渐疏离。
孟子人道的基本内容
孟子人道的基本内容
孟子的人道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仁爱:孟子认为仁爱是人道的基础,仁爱即对他人的关爱和善意。
他主张“仁者爱人”,表明仁爱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基本态度。
仁爱不仅仅体现在对亲人的关爱上,还包括对陌生人的同情和帮助。
2. 道德修养:孟子主张人应该通过道德修养来提升自己的人格和品质。
他主张遵循由内而外、各安其位、忧乐圆融的理路,通过弘仁(居仁、存仁、仁民、仁义)、养性(养心、养体、养气、养勇),从士人升为贤圣。
3. 认知修养:孟子认为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他提出了存在事实、理想与偏执三种成分的观点,反映了上古三代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信息,体现了早期儒家对当时社会和历史现象的独特认知。
4. 文学修养:孟子在论证某些观点时,以善于喻例、道德明志、辩证而论见长,显示了论者高超的文学修养水平和文字驾驭能力。
总的来说,孟子的人道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儒家主张道德优先、兼顾其他的学术宗旨,为后人在道德、认知与文学方面的人文修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启迪,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孟子的士人理想与人格精神
孟子 以作王者 的政治导 师为行圣人之道 的最佳方式 , 为士人实现其治 国平天下之志 向的最好途径。
王者师 的根本任务 就是把王者的政治运作 引导 到圣 人之道所 规定 的价 值 目标 和运作 方式 上去。他说 :
“ 君子之事君也 , 引其君 以当道 , 务 志于仁而 已。 (告 子下》 引君 “ ”《 ) 志仁 ” 当道” 就是要 使其君 实行 “ “ , 仁 政 ‘ 王道 ” “ 民同乐 ”使“ 民百姓不 饥不 寒” “ ,与 , 黎 ,养生 丧死无憾 ” 。孟子 “ 仁政 ” 思想 的基础 是 民本 主
关 键 词 : 子 ; 人 理 想 ; 者 师 ; 格 独 立 ; 格 自由 孟 士 王 人 人
中 图 分 类 号 :2 2 B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o 1 9 6 . e)3—0 2 10 —93 ( X 0 a oo一0 5
读《 孟子》 最激动 人心的是孟子 的人 格精神。孟子的“ , 仁政王道 ” 之理想不免流于空幻 , 已失去现实
意 义 , 他 的人 格 精 神 仍 然 值 得 发 扬 。 但
一
、
士 人 何 为
《 子 ・ 心 上》 “ 子 垫 问 日 :士 何 事 ?孟 子 日 : 尚 志 。 日 :何 谓 尚 志 ? 日 :仁 义 而 已 矣 。 … … 孟 尽 :王 ‘ ’ ‘ ’ ‘ ’ ‘ 居 仁 由 义 , 人 之 事 备 矣 。 ’ 谓 “ 人 ” “ 大 人 者 , 己而 物 正 者 也 。 (孟 子 ・ 心 上 》 以下 凡 引《 大 ”何 大 ? 有 正 ”《 尽 , 孟 子 》 皆 只注 篇 名 ) 正 己” 是 成 就 道 德 性 内圣 人 格 ,物 正 ” 是 成 就 治 国平 天 下 的外 王 功 业 。在 孟 子 的 , “ 就 “ 就 思 想 中 , 人 的根 本 追 求 就 是 成 就 内 圣 外 王之 人 格 。这 是 古 代 圣 贤们 的共 同 愿 望 。但 是 , 子 的人格 追 士 孟 求 又有 不 同 于 孔子 之 处 : 子求 仕 , 孔 皆是 自任 其 事 , 自执 其 政 ; 子 则 意 在 为 王 者 师 。他 在 回答 滕 文公 问 孟 “ 国” , 滕 文 公 “ 民事 ” “ 人 伦 ” 并 鼓 励 说 :人 伦 明于 上 , 民亲 于 下 。有 王 者 起 , 为 时 要 急 ,明 , “ 小 必来 取 法 , 是 为 王 者 师 也 。 (滕 文 公 上 》 这 实 际 上道 出 了他 自己 的志 向 。他 说 :圣 人 , 世 之 师 也 。伯 夷 、 下 惠 是 ”《 ) “ 百 柳 也 。 ( 尽 心 下 》 最 有 资格 为 “ 世 师 ” , 是 夷 、 之 人 ?不 过 , ”《 ) 百 的 岂 惠 他不 能 以圣 人 自谓 罢 了 。然 而 , 以王 他 者 师 自居 , 是 明 白而 确 实 的 。万 章 曾 问 他 “ 见 诸 侯 ” 何 义 , 反 问说 :… … ‘ 君 之 欲 见 之 也 , 为 却 不 是 他 “ 且 何 也哉 ? 日 :为 其 多 闻也 , 其 贤 也 。 日 :为其 多 闻 , 天 子 不 召 师 , 况 诸 侯 乎 ? ’《 章 下 》 可 见 , ’ ‘ 为 ’ ‘ 则 而 ” (万 ) 孟 子 不 主 动 求 见 诸 侯 , 不 是 不 愿 入 仕 , 是 以师 自居 , 并 而 要让 诸 侯 亲 执 弟 子 之 礼 , 来 “ 焉 而 后 臣之 ” 前 学 。杜 维 明 先 生 说 :孟 子 的 精神 是 为 王 者 师 。①甚 确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集义 与人格独立
王者师与王的关系构成了他存在的意义场所。在不得不与王者打交道的场所中, 王者师的身份是 两重性的。他既是王者师 , 又是王者臣。因而 , 他与王的关系也是两重性的。一重是道与势的关系 , 师 代表着道 , 王则是势的拥有者 , 二者之间是政治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另一重是臣与君之间的服从与被 服从关系。这两重关系虽然在理论上不在同一层面, 似乎并不矛盾, 但在现实中却是叠合在一起的 , 不 能不发生矛盾: 作为政治指导者的师在君权面前不得不处于服从地位 ; 至高无上的国君在师的面前又成 了被指导、 被教训的对象。如何处理这种关系 ? 孟子的基本立场是 道尊于势 。 第一, 师与君人格平等, 忘势相交。 孟子 尽心上 说 : 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 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乐其道而忘人之势, 故王公不致敬尽礼 , 则不得亟见之 , 见且由不得亟 , 而况得而臣之乎? 有势者往往自 以为高高在上, 神圣无比 , 但在孟子的眼中, 富贵权势并没有什么神圣之处 : 晋楚之富, 不可及也。彼以 其富, 我以吾仁 ; 彼以其爵 , 我以吾义 , 吾何慊乎哉 ? ( 公孙丑下 ) 一个人只要真正重道义而轻名利 , 就 能在权势面前挺直腰身, 平视诸侯 , 不再把王侯看得又高又大。他说 : 说大人则藐之 , 勿视其巍巍然。 堂高数仞 , 榱题数尺 , 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 侍妾数百人 , 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 驱骋田猎 , 后车 千乘 , 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 在我者皆古之制也 , 吾何畏彼哉? ( 尽心下 ) 第二 , 学焉而后臣之。前文已征引过孟子 天子不召师 的话 , 就是说, 王者师决不是天子所能召之 即来、 挥之即去的仆臣, 更何况诸侯。 道 是宇宙的普遍规律、 绝对真理 , 也是王者权势的命根, 而 道 就掌握在师的手中。 道 的神圣性决定了师的神圣性 , 故将大有为之君, 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 则就之。其尊德乐道 , 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 , 学焉而后臣之, 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 仲, 学焉而后臣之, 故不劳而霸。( 公孙丑下 ) 学焉而后臣之 体现了在师尊于君的前提下的臣服从于 君的位置关系。 第三 , 臣事君以道。师既然是臣, 那么, 服从君的权威便是自然之理。但这种服从不是无原则、 无人 21
读 孟子 , 最激动人心的是孟子的人格精神。孟子的 仁政王道 之理想不免流于空幻, 已失去现实 意义 , 但他的人格精神仍然值得发扬。
一、 士人为
孟子 尽心上 : 王子垫问曰: 士何事 ? 孟子曰: 尚志。 曰 : 何谓尚志? 曰 : 仁义而已矣。 居仁由义 , 大人之事备矣。 何谓 大人 ? 有大人者, 正己而物正者也。( 孟子 尽心上 , 以下凡引 孟 子 , 皆只注篇名 ) 正己 就是成就道德性内圣人格 , 物正 就是成就治国平天下的外王功业。在孟子的 思想中, 士人的根本追求就是成就内圣外王之人格。这是古代圣贤们的共同愿望。但是 , 孟子的人格追 求又有不同于孔子之处: 孔子求仕 , 皆是自任其事 , 自执其政 ; 孟子则意在为王者师。他在回答滕文公问 为国 时 , 要滕文公 急民事 , 明人伦 , 并鼓励说 : 人伦明于上 , 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 , 必来取法, 是 为王者师也。( 滕文公上 ) 这实际上道出了他自己的志向。他说: 圣人, 百世之师也。伯夷、 柳下惠是 也。 ( 尽心下 ) 最有资格为 百世师 的 , 岂是夷、 惠之人? 不过 , 他不能以圣人自谓罢了。然而, 他以王 者师自居 , 却是明白而确实的。万章曾问他 不见诸侯 是何义, 他反问说: 也哉? 曰: 为其多闻也, 为其贤也。 曰: 为其多闻, 则天子不召师 , 而况诸侯乎 ? 维明先生说: 孟子的精神是为王者师。 甚确。 孟子以作王者的政治导师为行圣人之道的最佳方式, 为士人实现其治国平天下之志向的最好途径。 王者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把王者的政治运作引导到圣人之道所规定的价值目标和运作方式上去。他说: 君子之事君也 , 务引其君以当道, 志于仁而已。 ( 告子下 ) 引君 志仁 政 当道 , 就是要使其君实行 仁 王道 , 与民同乐 , 使 黎民百姓不饥不寒 , 养生丧死无憾 。孟子 仁政 思想的基础是民本主
由上可见, 义 的发展路径十分清楚 : 孟子首先把作为人伦义务之 义 提升为当然之则, 又转化为 自然之理, 再内化为人的自尊心。而人格就是自尊心发展到自觉与成熟的形态。孟子把蕴含在 大丈 夫 人格中的 浩然之气 说成是 集义所生 , 可见 , 大丈夫 人格就是 义 的最集中和最高的表现形态。 至此 , 义 的内涵已转升为一个人的尊严问题了。 孟子在王权即将走上专制独尊 ( 秦王朝) 的前夜高扬 大丈夫 人格精神, 折射着人格的独立性要求 与王权的独尊性趋向之间的尖锐对抗。因此 , 孟子高扬 大丈夫 人格精神的实际意义在于: 中国士人在 日趋专制的王权面前凭什么来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和人格的独立? 仅凭 道义 是否能够根本解决这一 问题 ? 这是一个严肃的人学问题。孟子以道德对抗王权, 向王权争取自己做人的平等权力和人格的独 立, 对后世士人来说 , 只能是一个精神上的巨大鼓舞。
格的服从 , 而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的 以道事君 。对于师来说, 以道事君 的实质是坚持以学术提升政 治, 而不是让学术成为政治需要的 弄臣 。他说: 天下有道 , 以道殉身; 天下无道, 以身殉道。未闻以道 殉乎人者也。( 尽心上 ) 这里所说的 人 , 是指王者 , 而非普通人。孟子反对枉道从君 , 十分鄙视颂君 谀上、 以学术拍马的卑劣行为。他说: 士未可以言而言, 是以言 之也。可以言而不言 , 是以不言 之 也。是皆穿逾之类也。( 尽心下 ) 汉代赵岐解释此句说: 人之为士者 , 见尊贵者, 未可与言, 而强与之 言, 欲以言取之也, 是失言也。见可与言者而不与之言 , 不知贤人可与之言 , 而反欲以不言取之, 是失人 也。 这是明显的误解。赵岐注解的根据是孔子的话 : 子曰 :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 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 之言 , 失言。知者不失人 , 亦不失言。 ( 论语 卫灵公 ) 孔子是针对 可与言 和 不可与言 的具体对象 ( 人) 说的 , 孟子则是针对 可以言 与 不可以言 的具体情景 ( 事) 说的。赵岐将其混为一团 , 根本讲不 通。实际上 , 孟子是针对士人立朝事君的情境说的 , 可以言而不言 , 是以沉默来顺从君主的错误决策 或错误意志, 以放弃应负的谏君职责来保持禄位, 这便是韩非所说的 以不言避责持重位者 ; 未可以言 而言 , 则是昧着良心 , 不顾事实, 为讨好君主而枉言, 这便是韩非所说的 言无端末、 辨无所验 ( 韩非子 南面 ) 之言。所以 , 孟子所讲的 言 与 不言 , 都不是智与不智、 失人 与 失言 的问题 , 而是奉迎拍 马、 保禄持位的卑劣作法 , 是 枉道从人 、曲学阿世 的人格问题。孟子斥之为 穿逾之类 , 对这种丧失 学术人格的极端鄙视 , 表现了他坚持学术立场的独立人格。 由上可见, 孟子的 居仁由义 说, 一方面以进入仕途、 为王者师 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 另一 方面 , 又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不愿屈服于王权的人格独立意识。这种人格独立意识同样是他以仁义为中 心的道德理想主义的必然性要求。这种人格独立意识最集中地体现在他所谓的 大丈夫 精神中: 居天 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 与民由之; 不得志, 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 贫贱不能 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滕文公下 ) 大丈夫 之所以 大 , 就因其人格是 集义所生 , 是与 道 同在。 道义 在身, 便 不慊于心 , 不慊于心 必然转生出对自我的肯定。愈是 道义至上 , 便愈 要高度地肯定自我, 从而将其自信心膨胀起来 , 化为一种精神力量。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 其为 气也, 至大至刚 , 以直养而无害 , 则塞于天地之间。 ( 公孙丑上 ) 于是, 也就有了不为利而动心, 不为势 所屈服的精神力量。 大丈夫 人格实为一种道德性人格境界。冯友兰先生在论述人格的道德境界时说: 在此境界中的 人, 其行为是行义的。 但是, 大丈夫 的真正可贵之处不在于一般的 行义 , 而在于他体现着人的尊 严, 代表着 义 的最高精神。孟子所谓 义 , 内涵比孔子更为丰富, 层次也更为清晰 , 可作如下区分 : 人伦义务 : 滕文公上 : 父子有亲 , 君臣有义 , 夫妇有别 ,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离娄上 : 义之实 , 从兄 是也。 当然之则: 离娄上 : 义, 人之正路也。 自然之理 : 滕文公上 :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 羞恶之心 : 告子上 : 羞恶之心, 义也。 人。治于人者食人, 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重庆师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年第 3 期
孟子的士人理想与人格精神
田
( 陕西理工学院
耕
滋
汉中 723000)
中文系 , 陕西
摘
要 : 孟子的政治理想是实现 圣 王 政治 , 为 王者师 就 是他为 实现这 一理 想而对 士人 身份的 最好 设
计 。他 认为 道尊于势 , 君师人格平等 。 其实质是向王 权争回士 人做人的 平等权 力和人 格独立 。 孟 子 道 不 行 , 开创了德性论的自然主义思想 , 追求以仁义化天下而 不知 为之者 、 功成 而不有 的 人格自 由与伟大 。 高 扬士人人格的独立性与自由性 , 是他对中 国古代人学思想作出的突出贡献 。 关键词 : 孟子 ; 士人理想 ; 王者师 ; 人格独立 ; 人格自由 中图分类号 : B22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9936( 2002) 03- 0020- 05
收稿日期 : 2002- 02- 25 作者简介 : 田耕滋 , 陕西理工学院中文系 , 副教授。
且君之欲见之也 , 何为 ( 万章下 ) 可见 , 孟
子不主动求见诸侯, 并不是不愿入仕, 而是以师自居, 要让诸侯亲执弟子之礼, 前来 学焉而后臣之 。杜
20
义。民本不是民主, 君才是主。儒家的政治思想是君主民本一体论 , 从主从关系上说, 君是主 , 民是从; 从本末关系上说 , 民为本 , 君为末。这两种关系是同一思想的两种视角。这一思想的最高境界便是 王 者与民同乐 。而王者师的政治功用就是把王者引导到 与民同乐 的境界中去。 王者师的另一任务是执行社会批判的功能。孟子说 : 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 , 莫不仁; 君 义, 莫不义 ; 君正 , 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 离娄上 ) 格君心之非 就是批评国君的不仁不义。这 比正面导君于正 , 更需要不惧强权的勇气和胆量。而孟子确实具有舍生取义的无畏精神 , 他当面指责梁 惠王: 庖有肥肉 , 厩有肥马, 民有饥色, 野有饿莩, 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 且人恶之 ; 为民父母 , 行政 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 梁惠王上 ) 孟子对梁惠王指责之尖锐, 口吻之严厉, 非有王 者师的身份, 是不敢出此直言的。 为王者师思想的实质 , 是对圣王合一的政治理想的追求。在他看来 , 徒圣不能兼善天下, 因为圣人 无位 , 则不能行仁政。这就是他之所以慨叹 孔子不有天下 的原因。徒王亦不能自行王道, 因为 , 有位 者未必有德: 今夫天下之人牧 , 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梁惠王上 ) 圣王合一, 以内圣为外王的人性基础 和思想保证 , 让道德发挥政治所需的功能 ; 又以外王功业为内圣的道德性力量的具体落实。这样 , 就使 圣所代表的价值通过王权而得以实现, 同时, 也通过圣对王权的制导, 防止王者滥用权力。而沟通圣与 王的桥梁 , 就是既作为圣人之道的现实化身、 又服务于王的王者师。可见, 儒家思想并不赞同君主专制。 但是 , 企图用思想道德( 圣人之道) 的力量来限制王权, 这不唯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 而且, 在历史上圣的名 号反而成了王权的装扮。儒家极力抬高师的权威 , 让天、 地、 君、 亲、 师五位并尊, 来削弱君权的独尊性, 实际上是完全徒劳的。尽管如此, 为王者师仍是孟子在那一时代所能设计出的制导王权的最佳方式, 是 他 行天下之大道 , 承践 上天 所降的平治天下、 拯救生民的神圣使命的最适当的位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