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绪论统计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
统计的三层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的总称,是一种社会调研活动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各种统计报表、统计图形及文字资料等。
统计学:是研究大量社会现象(经济)的总体方面的方法论科学三者关系:统计学与统计实践活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是工作和工作成果关系。
统计工作过程(统计工作的基本环节):1.统计设计(准备阶段)设计方案、指标体系、分类目录等2.统计调查(调查阶段)收集和占有统计资料3.统计整理(整理阶段)分布数列、次数分布等加工资料(承上启下)4.统计分析(分析阶段)绝对指标、相对指标等5.统计的表现与运用(工作总结)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1.大量观察法2.综合指标法3.统计分组法4.归纳推理法5.统计模型社会统计学的特点1、数量性:统计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
2、总体性:主要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规律3、具体性: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不是抽象的量。
4、变异性:总体中各单位的数值表现存在差异5、不确定性:是在现有的统计资料基础上或样本数据基础上进行阶段性分析,所获得的结论不确定统计的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统计数据:是对客观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
1.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列名尺度,是按照现象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组或分类。
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
2.定序尺度:又称顺序尺度,是对现象之间的等级差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
可以确定类别的优劣或顺序3.定距尺度:也称间隔尺度,是对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的测度。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一、绪论1、统计学:是一门处理数据的方法和技术的学科,也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学,任务是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推断或预测,直到为采取决策提供依据。
研究对对象的特点:总体性、数量性、客观性、数据的随机性、范围的广泛性。
2、基本概念:①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统计总体:统计所需要研究的客观事物的全体,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通常所说的总体,都是以客观存在的实体为单位组成的总体,在推断统计中,又常把所有观察值的集合定义为总体。
统计总体的形成具备三个条件:客观性、同质性、差异性统计总体按总体单位是否有限分为两种: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成为总体单位,简称个体。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②标志和指标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表现形式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后面所表明的属性或数值。
数量标志的数值表现称标志值。
指标是统计指标的简称,两种理解:一种认为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这种理解适用于统计理论和统计设计;另一种认为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这种理解适用于实际统计工作。
指标和标志的关系:区别:ⅰ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ⅱ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指标必须是能用数值表示的。
联系: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直接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指标与数量标志间存在转化关系。
③变异与变量变异:可变标志的属性或数值表现在总体各单位间存在的差异,统计上称为变异。
在一个总体中,不管是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当某个标志在每个总体单位上具体表现都相同,称此标志为不变标志。
当某标志在每个单位的具体表现不同时,称为可变标志,又称变异标志。
变量:变异标志又称为变量,即泛指一切可变标志,既包括可变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品质标志。
统计学原理
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记数活动与统计学的产生第二节统计的涵义和应用第三节统计的基本方法第四节量度层次和计量尺度第五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第一节统计资料及其搜集方法第二节调查方式与调查方案第三节统计调查误差第四节统计数据的整理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与显示第一节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第二节集中趋势的测定第三节离散程度的测定第四节统计数据的显示第四章抽样调查第一节抽样调查的基本问题第二节抽样误差第三节参数估计第四节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第五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第一节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第二节简单线性相关分析第三节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第六章时间数列分析第一节时间数列的描述方法第二节时间数列的因素分解第三节长期趋势分析第四节季节变动分析第五节周期波动分析第七章统计指数法第一节指数的外延和内涵第二节综合指数第三节平均数指数第四节平均指标指数第五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第六节指数数列的链接与指数平缩第一章总论统计的基本方法:1大量观察法2综合分析法3归纳推断法1统计是对事物数量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体系第一节记数活动与统计学的产生2统计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特定程序和一定组织形式的总体计数活动统计活动长达数千年历史,统计学不过是数百年历史统计学的产生于发展的三个影响源泉:1英的政治算术配第2德的国势学康令和阿亨瓦尔3法的概率统计帕斯卡和费尔马贝努利拉普拉斯统计学的特征:1统计理论和方法不断得到完善和深化2计算机的使用和统计软件的问世强化了统计计算手段3通过方法论科学的属性更加突出第二节统计的涵义和应用统计学的英文名词有单复数之分2单数名词的统计学是表示一门科学3复数名词的统计学是表示统计资料或数据统计的涵义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统计工作2统计资料3统计学4统计工作是对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进行计量、核算和分析的活动及过程5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表现为对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加以反映和说明的各种数据6统计学是对统计工作及其成果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三者紧密相连,体现出一种工作与成果、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统计的根本职能是收集、整理和提供信息统计信息具有数量性和总体性两个重要特征,是社会信息的主体7咨询职能是利用已经掌握的丰富的统计信息,用科学先进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8监督职能是根据统计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及时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运行状况,并对其实行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监督和预警,以促使国民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三大职能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信息是另外两个有效发挥的基础,咨询师信息的延伸和深化,监督则体现了前两个能在外延和内涵上的拓展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并称为统计的三大职能9统计学是一门关于随机现象总体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对于客观存在的现象,只要能够按照特定性质加以归类,并能用总体性的数字来加以表现的现象统计方法和实验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二者在应用范围上有差异:10试验方法是通过控制、设定某些条件来观察、计算和分析研究对象的数量表现或状况的,在一些领域(例如社会经济领域)这种控制或设定往往难以进行11统计方法是对研究对象的数量表现、状况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判定各项条件、因素对统计资料所产生的影响统计方法有如下应用:1搜集数据,对所研究对象的总体事实做出数量上的叙述说明2对获得的总体事实进行时间、空间和属性等的比较3探索总体事实的内在数量规律性第三节统计的基本方法一项完整的统计实践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统计任务的确定、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资料分析、统计资料提供与管理统计的基本:1大量观察法2综合分析法3归纳推断法12大量观察法是统计要对研究对象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数量上的调查和分析13综合是对大量观察所获得的个别单位的数量事实,运用各种指标加以综合,来反映现象的总体数量表现统计常用的三种指标:1总量指标2平均指标3相对指标14分析是对统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客观现象内部或客观现象之间的差异和数量关系对客观现象内部数量关系的分析,常借助于统计分组,一般先将其划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组,再利用各种方法揭示其内部的各种数量关系,使用的方法包括1动态趋势分析法2因素影响分析法3相关分析法15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整理、描述方法16推断是以一定的逻辑标准,根据局部的、样本的数据来判断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方法统计数据分为个体数据和总体数据16个体数据是研究对象中的个别单位所表现的数量事实16总体数据是所有人的平均年龄、总收入、平均收入、平均身高等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与以下方面:1专门组织的调查2政府职能机构的统计报表3公开的出版物和统计媒体16统计专门调查是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专门组织的,通常为一次性的统计调查活动,有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形式第四节量度层次和计量尺度从数据计量的量度层次来划分,计量尺度分为四种类型:1定类尺度2定序尺度3定距尺度4定比尺度17定类尺度是将所研究对象按某种特征将其划分成若干类别,并给每一类别定名,但不对类别之间的关系做任何假设定类尺度的量度层次是最低的定类尺度具有对称性、传递性两种属性对称性说明各类之间彼此相对称传递性表示运算上各类量值具有相等于不等的性质18定序尺度不仅可以将所研究的现象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顺序,各类之间还能比较等级和次序上的差别19定距尺度是要求建立某种物理的量度单位,具有标准的量度单位,利用加减运算可以准确地给出数据的差异大小。
数学中的统计学原理
数学中的统计学原理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在数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数学中的统计学原理,包括概率论、假设检验、回归分析和抽样方法等。
一、概率论概率论是统计学中的基础理论,它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概率论中,我们使用概率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常用的概率计算方法包括加法规则、乘法规则和条件概率等。
概率论为统计学提供了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推断的基础。
二、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推断方法,它用于判断关于总体参数的假设是否成立。
假设检验包括设置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显著性水平、计算检验统计量和确定拒绝域等步骤。
假设检验可以帮助我们验证研究假设,做出准确的结论。
三、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建模方法,它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回归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常用的回归模型包括线性回归、多项式回归和逻辑回归等。
回归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趋势和解释观察数据。
四、抽样方法抽样方法是统计学中用于从总体中获取样本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无法获得整个总体的数据,而是通过从总体中随机选择样本来进行分析。
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等。
抽样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估计总体参数。
综上所述,概率论、假设检验、回归分析和抽样方法是数学中的统计学原理。
这些原理为我们在实际问题中处理数据、做出推断和进行建模提供了基础。
通过应用统计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观察数据,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决策。
统计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商业和工业领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统计学原理及应用
统计学原理及应用统计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主要应用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它可以为社会决策、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在商业和工业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统计学的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统计学的原理1. 抽样原理在统计学中,抽样是一种收集数据的方法,也是一种帮助人们理解数据的方法。
抽样原理是指从一个大数据集合中,选择出一部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利用统计方法对整个数据集作出预测或推断的基本思想。
抽样原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得我们所用的样本能够代表整个数据集合。
在抽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抽样的方式和抽样的数量等细节问题,以尽可能保障样本的代表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
2. 推断统计学原理推断统计学是利用样本的性质来推断总体的性质的学科。
推断统计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用样本的统计量(如均值、中位数等)来推断总体的参数(如总体均值、总体标准差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统计假设检验的方法,来判断推断的结果是否可信。
推断统计学原理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例如政策调查、市场调研、医学研究等。
在这些领域中,调查数据通常都是通过对小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因此推断统计学原理能够帮助我们对调查结果作出客观、可靠的判断。
3. 变差原理变差原理是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指总体变量与样本变量之间的差异。
变差原理常用于衡量一个变量的离散程度,以判断数据的分散程度。
在正态分布的情况下,变差原理可以用标准差来表示。
标准差是一种度量总体变量的方法,可以告诉我们数据集中的数据值与平均值的偏差大小。
标准差越小,数据的分散程度越小,代表着数据越集中。
二、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1. 商业应用在商业领域,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一般来说,商业数据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复杂,例如销售趋势、客户数据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数据,商业人士通常会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引言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它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和工程等。
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的基础,它涵盖了统计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体和样本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我们希望了解的所有个体或对象的集合。
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取的部分个体或对象的集合。
我们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样本是对总体的一种代表性抽象,它应具有合适的样本量和随机性,以确保统计推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总体的数值特征,如平均值、标准差或相对频率等。
统计量是样本的数值特征,用来估计总体参数。
例如,样本平均值是估计总体平均值的统计量。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统计量,并从中推断总体的参数。
变量和数据类型在统计学中,变量是我们感兴趣的测量特征。
它可以是定量变量或定性变量。
定量变量可以以数字形式表示,如身高、温度或收入等。
定性变量是以类别或描述性方式表示,如性别、品牌偏好或教育程度等。
数据类型通常分为两种:数值型数据和分类型数据。
数值型数据是用数字表示的数据,可以进行各种数学运算和统计分析。
分类型数据是描述性的,无法进行数学运算,只能进行频数统计和比较分析。
数据收集和抽样数据收集方法在统计学中,数据收集是研究的第一步。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调查问卷、实验设计等方式进行。
直接观察是指直接记录个体的特征或行为。
调查问卷是通过向被访者提问来获取数据。
实验设计是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
抽样方法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抽样是常用的技术。
抽样是从总体中选择一个子集作为样本的过程。
常见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
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选择固定数量的个体作为样本,每个个体被选择的概率相等。
系统抽样是指按照一定规律选择个体,如每隔k个个体选择一个。
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并从每个层级中随机选择样本。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及公式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及公式第一章统计总论•1.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4.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标志表现、变异与变量、统计指标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5.国家统计兼有的职能第二章统计调查•1。
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基本要求•2。
统计调查的种类•3.统计调查方案的构成内容•4.统计调查方法: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5。
调查误差的种类第三章统计整理•1.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方法•2。
统计分组的概念、种类•3.统计分组的关键•4.统计分组的方法:品质分组方法、变量分组的方法•5.分配数列的概念、构成及编制方法变量数列的编制基本步骤为:第一步:将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第二步:确定变量的类型和分组方法(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分组).第三步:确定组数和组距.当组数确定后,组距可计算得到:组距= 全距÷组数全距= 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
第四步:确定组限.(第一组的下限要小于或等于最小变量值,最后一组的上限要大于最大变量值。
)第五步:汇总出各组的单位数(注意:不同方法确定的组限在汇总单位数时的区别),计算频率,并编制统计表。
间断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时,按照“上下限均包括在本组内”的原则汇总。
重叠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时,按照“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汇总。
因为有了“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实际工作中,对于离散型变量也经常采用重叠式确定组限的方法。
•6.统计表的结构和种类第四章综合指标•1。
总量指标的概念、种类和计量单位•2。
相对指标的概念、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的种类。
相对指标包括: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
平均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4。
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第五章 抽样估计•1.抽样推断的概念、特点、和内容。
统计学原理重要公式
统计学原理重要公式1.样本均值公式:样本均值是样本数据的总和除以样本的大小。
它的公式是:$$ \bar{x} = \frac{1}{n} \sum_{i=1}^{n} x_i $$其中,n是样本的大小,xi是第i个观测值。
2.总体均值公式:总体均值是从总体中取得的全部样本数据的总和除以总体的大小。
它的公式是:$$ \mu = \frac{1}{N} \sum_{i=1}^{N} x_i $$其中,N是总体的大小,xi是第i个观测值。
3.样本方差公式:样本方差是样本数据与样本均值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
它的公式是:$$ s^2 = \frac{1}{n-1} \sum_{i=1}^{n} (x_i - \bar{x})^2 $$其中,n是样本的大小,xi是第i个观测值,$ \bar{x} $是样本均值。
4.总体方差公式:总体方差是总体数据与总体均值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
它的公式是:$$ \sigma^2 = \frac{1}{N} \sum_{i=1}^{N} (x_i - \mu)^2 $$其中,N是总体的大小,xi是第i个观测值,$ \mu $是总体均值。
5.样本标准差公式:样本标准差是样本方差的平方根。
它的公式是:$$ s = \sqrt{\frac{1}{n-1} \sum_{i=1}^{n} (x_i - \bar{x})^2} $$其中,n是样本的大小,xi是第i个观测值,$ \bar{x} $是样本均值。
6.总体标准差公式:总体标准差是总体方差的平方根。
它的公式是:$$ \sigma = \sqrt{\frac{1}{N} \sum_{i=1}^{N} (x_i - \mu)^2} $$其中,N是总体的大小,xi是第i个观测值,$ \mu $是总体均值。
7.样本比例公式:样本比例是样本中具有一些特征的观测值的比例。
$$ p = \frac{x}{n} $$其中,n是样本的大小,x是具有特征的观测值的数量。
统计学原理课件PPT
05
回归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定义
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是用来研究一个因变量 与一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统计方法 。
y = ax + b,其中y是因变量,x是自变量,a 是斜率,b是截距。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最小二乘法是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通过 最小化误差平方和来估计参数a和b的值。
包括检验线性关系的显著性以及检验回归 模型的适用性。
先验分布与后验分布
先验分布是指在观测数据之前对参数的信念,后验分布是指在观测数 据之后对参数的信念。后验分布是贝叶斯推断的关键。
先验概率与后验概率
先验概率
先验概率是指在没有任何数据的情况下,对某个事件或参数发生的概率的估计。先验概率可以基于历史数据、专家意 见或其他相关信息进行估计。
后验概率
后验概率是指在观测到数据之后,对某个事件或参数发生的概率的估计。后验概率是通过将先验概率与样本信息结合 起来得到的。
02
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是指在某个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 概率。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为P(A|B)=P(A∩B)/P(B)。
03
独立事件和互斥事件
独立事件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受另一个事件是否发生的影 响,互斥事件则是指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独立事件的概 率乘法公式为P(A∩B)=P(A)×P(B),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 式为P(A∪B)=P(A)+P(B)。
概率的分类
概率可以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三类。必然事件是指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是指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则是指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概率的运算性质
概率具有加法、乘法、互补等运算性质,这些性质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什么是统计学原理
什么是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是一套基本的概念和方法,用于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大量数据。
它涉及到统计推断、概率论、抽样方法、假设检验等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
统计学原理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我们感兴趣的整体,而样本则是总体中的一部分。
为了从样本中获得对总体的推断,我们需要使用抽样方法来选择样本,并通过统计数据来计算总体的特征。
在统计学原理中,概率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概率论提供了一种框架来研究事件的概率。
通过概率论,我们可以计算和解释在给定条件下的事件概率,从而帮助我们进行推断和预测。
统计学原理还包括了假设检验的方法。
假设检验是一种用于检验统计推断是否有效的方法。
它涉及到建立一个零假设和一个备择假设,并使用样本数据来计算一个统计量,以判断是否拒绝零假设。
假设检验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的据信程度,并进行科学的决策。
除了上述基本概念和方法,统计学原理还包括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统计建模等高级内容。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数据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预测和控制。
通过掌握统计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从而
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和推断。
统计学原理是现代科学、商业和决策制定的基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可靠的方法来处理各种复杂的数据。
统计学原理
一、统计的含义统计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研究活动。
同时统计还有三个具体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统计工作:专门从事统计业务工作的单位利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亦称统计活动。
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说明或描述现象数量特征的一系列数字、图表及文字资料的总称,包括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资料。
统计学: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二、统计的职能统计工作作为国家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兼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
三、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工作过程是指统计工作的步骤,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从工作的顺序看,是从定性认识开始,经过定量认识,再到定性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即定性认识(统计设计)→定量认识(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定性认识(在定量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
四、总体也称为统计总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单个事物所构成的整体。
五、指标亦称统计指标,它是综合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体现了事物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两个方面的特点。
六、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七、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①两者说明对象不同。
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特征,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②两者表现形式有一定差别。
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而标志有的是用数字表示,如数量标志;有的是用文字表示,如品质标志2.联系:①标志是计算指标的基础。
数量指标的数值是根据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例如,一个企业的工资总额是根据每个职工的工资汇总得来的。
②指标与数量标志存在相互转化地关系。
如果研究目的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总体变为总体单位,相应的指标则转化为数量标志;反之,原来的总体单位变为总体,相应的数量标志则转化为指标。
八、标志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1.品质标志:表示事物质(属性)的特征,其具体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基础第一节统计的定义统计是从数据中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
第二节主要统计概念一、总体总体就是统计工作者研究对象的全体。
对总体的描述性测度称为参数,如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二、样本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若干数据的集合。
对样本的描述性测度量是统计量。
三、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运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预测和决策的过程。
可靠性测度共有两种:置信水平和显著性水平。
三个例子:企业多元化战略:多元化企业和非多元化企业的绩效差异。
普通学生和学生干部:就业和收入差异。
男生和女生:成绩差异。
第三节:数据的类型一、定距数据定距数据是实数:如身高、距离、收入等二、定性数据定性数据的取值是类别:如男性、女性。
三、定序数据定序数据也表现为定性的,但是取值是有顺序的。
例如,不好、一般、好、很好、优秀。
定性数据和定序数据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取值是有顺序的。
第四节数据的描述方法一、图表描述方法计算机命令1.将数据输入或导入列中。
2.选择数据列。
3.单击图表向导(Chart Wizard)、线图(Line)和完成(Finish)。
4.如果想做某些改变,则鼠标右键单击图表,选择图表选项。
二、数字描述方法1.中心位置的测度(1)算术平均数求和:SUM平均值:average(2)中位数:中位数是通过把观测值按顺序排列而计算得到的。
处于中间位置的观测值即为中位数。
中值:median,如果数据有n个,若n为单数,取值为中间的数值;若n为偶数,取值为中间两个数的均值。
(3)众数:众数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或者几个观测值。
众数:mode。
注意:在不只有一个众数的情况下,Exce只显示最小的,不显示是否有其它众数。
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平方根:sqrt数据分析:分析工具库是Excel 所附的一组统计函数,它可以通过菜单栏找到。
单击工具,找到“数据分析”;如果“数据分析”不存在,点击“加载宏”,然后选择分析工具库。
找一台安装有数据分析的电脑,进入excel 安装目录(一般是C:\Program Files\Microsoft Office)进入OFFICE10文件夹拷贝Library 文件夹到你的电脑同名文件夹里,然后执行前面的加载宏步骤就可以了。
统计学中的原理
统计学中的原理在统计学中存在许多原理和概念,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原理,但是不使用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1. 中心极限定理:中心极限定理是统计学中重要的原理之一,它指出,当从一个总体中取得大量独立随机样本进行观察时,样本均值的分布逐渐接近正态分布。
2. 大数定律:大数定律是统计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指出,当从同一个总体中反复抽取大量的样本时,样本的平均值逐渐接近总体的期望值。
3. 置信区间:在统计学中,置信区间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范围。
它是一个区间,具有一定的置信度,表示总体参数在该区间内的概率较高。
4.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判断样本的统计特征是否与总体参数相符。
它基于假设检验的原理,通过计算样本数据与假设之间的差异,来评估假设的可接受性。
5.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统计学中的方法,用于比较多个样本之间的差异。
它基于方差分析的原理,通过计算样本数据的方差,来评估不同组之间的平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6.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建立统计模型的方法,它使用已知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来预测未知的因变量。
它基于回归分析的原理,通过拟合一个线性回归模型,来估计变量之间的关系。
7. 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在统计学中常见的误差类型之一,它指的是由于从总体中选择样本造成的误差。
抽样误差的大小可以用标准误差来衡量,较大的标准误差意味着样本的估计结果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偏差较大。
8. 推论统计:推论统计是一种用于从样本中得出总体特征的方法。
它基于推论统计的原理,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推断总体的参数或者进行预测。
以上是一些重要的统计学原理和概念,它们对于统计学的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1.统计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即研究大量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通过对这个现象的研究,以认识客观现象总体的规律性。
(非书上)2.(P6)①统计活动:表示从事具体的统计工作和实践活动。
②统计学:阐述统计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3.(P8)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㈠数量性:统计的首要特点是从数量上说明社会现象的;统计研究一般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描述开始;㈡社会性:社会经济统计所研究的数量不是纯数量的研究,更不是抽象数字,而是具体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
㈢总体性: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不是个别事物,而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4.(P11)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分歧:它一直是统计学研究和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分歧集中在三个观点上:其一,认为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两者均以实质性的社会科学规律为对象,称为实质性科学派;其二,认为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关于社会总体现象数量的方法论科学,强调统计方法的对象性,称为特定对象方法论派;其三,通用方法论派,这一派认为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特征及规律,既适用于自然现象,也适用于社会现象。
5.(P14)统计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时,统计学只能提供如何研究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而不能阐明经济现象的本质。
统计学必须以经济范畴为依据,才能建立相应的指标和指标体系,确定统计方法,从数量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进行统计分析,也必须以政治经济学的全面经济关系的分析、各种经济范畴的实质和发展规律的成果为依据。
由此可见,政治经济学时统计的基础理论,即作为基本出发点的理论依据。
此外,对大量统计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也要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加以检验,而统计研究的成果,也丰富了经济科学的内容,有助于经济理论科学的发展。
6.(P15)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关系:统计学和树立统计学是两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不同性质的科学。
数理统计学是以概率论为基础研究随即现象数量关系的规律性,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小结
1.抽样调查的概念和作用
2.抽样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3.抽样误差
4.抽样估计方法
5.样本容量的确定 6.抽样组织形式及推断
结
束
•设计失误或工具不良; •用部分单位来 推断总体 •调查对象选择失误; •无回答; •数据处理失误; •调查人员误导; •被调查者说谎。
抽样误差的控制
分层随机样本可能 优于简单随机样本 抽样误差的控制途径: 第一,选择合适的抽样方式 第二,控制样本容量 样本容量越大,则 样本统计量就越接 近总体参数。
找出在规定误差 范围内的最小样 本容量
大样本容量 调查精度高 但费用较大
样本容量的确定方法
平均数抽样推断样本容量的确定
1. 根据均值区间估计公式可得样本容量n为
2 2. 样本容量n与总体方差2、允许误差、可 靠性系数Z之间的关系为
与总体方差成正比 与允许误差成反比 与可靠性系数成正比
关于抽样误差的几点认识: •抽样误差是样本统计量与 总体参数之间的绝对差异
•对于任何一个样本,其抽 样误差都不可能测量出来 •抽样误差的大小可以依据 概率分布理论加以说明
抽样平均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的概念
x x S E mean
抽样平均误差即全部可 能样本的统计量与总体参数 2 离差的平均数。又称抽样标) 2 (x ) S (x x 准误差、抽样标准误 x
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 破坏性测量或试验 无限总体
视同无限总体的现象
无法进行全面调查时
抽样调查的作用:
(1)节省人、财、物,利于提高经济
效益和统计 资料的时效性 (2)与全面调查同时进行可互相补 充和验证 (3)是开展专题研究,提供信息咨 询的重要手段
抽样调查的理论基础 概率论
大数定律
中心极限定理
第二节 抽样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 全及总体和样本总体 二. 全及指标和样本指标 三. 抽样方法和样本可能数目
全及总体和样本总体
总体、样本
全及总体:调查研究的事物或现象的全体
样本总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部分单位构成的集 合体
样本容量:样本中所含的样本单位数
大样本:n≥30
小样本:n < 30
X
一致估计量; S n1 为 的无偏、有效、一致估 计量; p P 为 的无偏、有效、一致估 计量。
x 为 的无偏、有效、
区间估计
区间估计
1.根据一个样本的观察值给出总体参数的 估计范围 2.给出总体参数落在这一区间的概率 3.例如: 总体均值落在50~70之间,置信度 样本统计量 为 95% 置信区间
n
比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P(1 P) P(1 P) p ( p ) n n 总体方
P(1 P) 差已知 N n p ( p ) n N 1
p Sp
p (1 p ) 总体方 差未知 n
抽样极限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的概念
( x ) ( p )
2. 替代方差问题
3.一次调查满足多项需要问题
抽样组织形式及推断
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 1· 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 •方法:将总体单位编成抽样框,而后用抽签或 随机数表抽取样本单位。 •适用:总体规模不大;总体内部差异小
2· 类型抽样(分层抽样) •方法:将总体全部单位分类,形成若干个类型 组,后从各类型中分别抽取样本单位,合成样本。
0.9973 总体中心值x 2 x 3 x 3 x 2 x 1 x 1
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N(总体中心值, n)
平均数的抽样极限误差
( x )
z值为给定概率保证程 度下样本均值偏离总体均 值的抽样标准差个数。常 用的值及相应的概率保证 程度为: zzx z 概率保证程度 n 1 0.6827 1.96 0.95 2 0.9545 2.33 0.98 2.58 0.99 3 0.9973
m n
注意:不要混淆抽样 标准差与样本标准差!
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x x( x )
S n 1
若总体方差2未知: n 2 mn ( x x ) 用样本方差S2 代替
2
(x )
2 2
总体方差
用历史资料代替 n N n N x ( x ) S x 用试验结果估算 1 n S x n N N 1
N1 n1
n1 n2 nk
等额 样本 n
总体
n ni
i 1
k
N2
N
n2
等比例
最优
Ni n1 n N
Nk
· · ·
nk
· · ·
Ni i n1 n Ni i
3· 等距抽样(机械抽样) •方法:将总体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序,而后按一 定的间隔抽取样本单位。
ˆ ni P n
1 ( X i X ) 2 n 1
样本方差 S 2
抽样方法和样本可能数目
抽样方法和样本可能数目
重复抽样(放回抽样):抽出样本单位登记后放回总 体,再抽时总体不变 不重复抽样(不放回抽样):抽出样本单位登记后不 放回总体,再抽时总体渐次减少
样本可能数目:最多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
/2
x
(1 - ) % 区间包含了
X
% 的区间未包含
第五节 样本容量的确定
一. 确定样本容量的必要性 二. 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 三. 样本容量的确定方法 四.抽样误差系数与抽样精度 五.确定样本容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确定样本容量的必要性
小样本容量 节省费用但 调查误差大 调查误差 样本容量 调查费用 找出在限定费用 范围内的最大样 本容量
统计学原理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 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第五章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 第六章时间数列
统计学原理
第七章统计指数
第八章抽样调查
第九章回归与相关分析
第十章统计预测
第十一章统计分析综述
第十二章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学习目标
• • • • • • 1. 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和作用 2. 理解抽样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3. 理解掌握抽样误差的计算 4. 掌握参数估计的方法 5. 理解样本容量的概念及计算 6.了解抽样组织形式及推断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x
2 x
100
2
x
n
Z 2
2 x
2
1.96 2000 61 .47 62 2 500
2
成数抽样的样本容量的确定
1. 根据比例区间估计公式可得样本容量n为
n
Z
2 2
p(1 p)
2
n p(1 p)
其中: Z 2
^ 2. 若总体比例P未知时,可用样本比例 p 来代 替
全及指标和样本指标
全及指标、样本指标
全及指标:根据全及总体计算的指标,也叫总体参数.
如:总体均值 E ( X ) 、总体成数P、总体方差 方差 E[x-E(x)]2 或标准差。 样本指标:根据样本各个单位标志值或标志表现 计算的指标,也叫统计量. 如:样本均值
X i X n
样本成数
统计推断
样本总体指标:统 计量(已知量)
特点之一: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随机样本: 并非所 与总体分布 有的抽样估 特征相同
计都按随机 原则抽取样 非随机样本: 本。也有非 与总体分布 随机抽样。 特征不同
特点之三:存在估计误差,并可 加以控制。
抽样推 断误差
登记 误差 代表性 误差
用设计、培训、管 理等方法消除 用抽样方法、样本 容量等手段控制
P(X )
均值的抽样分布
B
A
中位数的抽样分布
X
估计值的优良标准
(无偏性)
• 无偏性:估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 的总体参数 •
P( X )
无偏 有偏
A
C
X
估计值的优良标准
(一致性)
• 一致性: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估计量 越来越接近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较大的样本容量
P(X )
B A
较小的样本容量
(点估计)
置信下限
置信上限
置信水平
1. 总体未知参数落在区间内的概率 2. 表示为 (1 -
为显著性水平,是总体参数未在区间内 的概率
3. 常用的显著性水平值有 99%, 95%, 90%
相应的 为0.01,0.05,0.10
区间与置信水平
均值的抽样分布
/2
x
1-
第三节 抽样误差
一. 抽样误差 二. 抽样平均误差 三. 抽样极限误差
抽样误差
抽样估计的可能误差
抽样推 断误差
登记 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可以 误差 避免的误差:非抽样误差 非人为原因造成的、无法 代表性 避免的误差:抽样误差 误差
抽样估计的可能误差
非抽样误差的种 抽样误差 类及产生的原因: 产生的原因:
n
2 Z 2 2
其中: Z 2
n
例:某地硕士研究生毕业第一年年薪 的标准差大约为2000元人民币。如果 以95%的置信度估计其平均年薪,并且 Z希望抽样极限误差分别不超过500元和 2 21.96 2 2 2 Z 2 1.96 2000 100元,样本容量应为多少? 1537 n 1536 .64
抽样极限误差:在一定概 率保证下,样本统计量偏离总 体参数的最大幅度。 抽样极限误差越大,则概 率保证程度越高。
比率的抽样极限误差
( p ) z p z
P (1 P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