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测试题B

合集下载

第2章声现象(B卷·能力提升)(解析版)(人教版)

第2章声现象(B卷·能力提升)(解析版)(人教版)

上学期第二章单元检测卷B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解全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精选·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乐器水瓶琴,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敲击的办法使其发出乐音,是因为瓶子和里面的水柱振动引起的B.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音调依次升高C.用吹气的办法使其发出乐音,是因为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引起的D.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吹气,音调依次升高【答案】B【解析】A.用敲击的方法使玻璃瓶发出乐音,是因为瓶子和里面的水柱振动引起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时,瓶内的水越多,振动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音调依次降低,故B错误,符合题意;C.向瓶子里吹气时,瓶子里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向瓶子里吹气时,瓶子里的空气柱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从左到右音调依次升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精选·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是不同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所显示出的波形图。

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甲声音的响度最小D.丙和丁音色不同【答案】B【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甲和乙音调相同,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 .甲振幅最小,丙振幅大,故甲、丙响度不相同,故B 错误,B 符合题意;C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偏离中间位置最近,表示甲振幅最小,所以响度最小,故C 正确,C 不符合题意;D .从图中可以看出,丙、丁虽然振幅和频率相同,但声波的形状不相同,因此它们的音色不相同,故D 正确,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精选·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是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小红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小明沿铁管在水管的某一位置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 气=340m/s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 水=1700m/s ,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v 铁=5100m/s ),若实验中小明只能听到一次响声,则小明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范围是( ) A .s ≤42.5m B .s <36.43m C .s ≤255m D .255m>s ≥36.4m【答案】A【解析】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顺序(传声物质)依次是:铁、水、空气。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测试练习(B卷)(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测试练习(B卷)(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B卷)(时间:90min 满分:100分)姓名:学校: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2小题,共计36分):1.百色市的城市建设逐渐以人为本。

路旁植树造林,离住宅较近的快速路两旁建有隔音板,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绿化美化环境B.减小水污染C.减小大气污染D.减小噪声污染【答案】D【解析】解: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阻断声音的传播途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的,是为了减小噪声污染。

故选:D。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C.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强烈D.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答案】B【解析】解:A、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次声波的频率较低,穿透能力强,传播的距离很远,超声波的频率较大,要大于可听到声音的频率,故C正确;D、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材料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B。

3.毕业际学校组织了隆重的毕业文艺表演,同学们动情地合唱了校歌。

对演唱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学们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配乐的同学用手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可以改变音乐的响度C.观众能依据音色的不同分辨出是哪位同学的歌声D.后排观众听到的声音比前排小,是因为他们听到的声音音调低【答案】C【解析】解:A、同学们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配乐的同学用手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可以改变音乐的音调,故B错误;C、观众能分辨不同同学的声音,是因为每位同学发声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D、后排观众听到的声音比前排小,声音的响度与距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声音越小,故D错误。

西宁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B卷

西宁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B卷

西宁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面各图是关于声现象的四个实验,能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越短振动越快B.听到玻璃置内发声手机的声音越来越小C.敲击鼓面.鼓面上纸屑在跳动D.说话时,手摸喉结感到振动2 . 有四个实验现象:不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吹响笛子,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C.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水平拖过,纸上出现弯曲的图像D.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3 . 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B.“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4 . 关于声音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传播介质越稀薄,声音的传播速度就越大B.超声波击碎体内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人耳听不见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一般来说,频率为20HZ-20000HZ的振动传播到人耳时,人耳会听到声音5 . 小智在体会声现象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产生的响度不同B.用棉球塞住耳朵也能听到音叉发声,是利用骨传导C.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B.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7 . 影响声音传播速度大小的因素是A.发声物体的材料和结构B.传播声音的介质C.声源振动的频率D.声源振动的幅度二、多选题8 .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其中能够达到探究目的是()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其变化情况B.说话时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C.一人轻敲桌子,另一人把耳朵贴在桌面上D.敲打鼓面,鼓响后用手触摸鼓面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单色光组成的B.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D.煤、石油、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同10 . 下表列出了不同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及0℃条件下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通常大于它在同条件下气体中传播的速度11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真空罩中的手机能接收信号,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公园里,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C.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D.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12 . 强烈地震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B.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三、填空题13 . 在学校运动会上,同学们为赛场上的运动员敲锣打鼓,呐喊助威。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达标测试卷(答案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达标测试卷(答案版)

第二章《声现象》达标测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B)甲乙丙丁A.甲图:击鼓时,力度不同,纸屑被弹起的高度不同,说明响度与频率有关B.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使乒乓球反复弹起,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丙图: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丁图:改变钢尺伸出桌边长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说明音调与振幅有关2.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A)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3.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越响,声音的音调就越高B.如果拨动钢尺振动100次,则声音的频率就是100 HzC.用手向下拨动钢尺的幅度越大,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D.如果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4. 如图展示的是智能机器人和主持人的互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机器人的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B.机器人发出声音强弱的等级用分贝表示C.能区分机器人和主持人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音调不同D.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5.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

则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甲声音的响度最小B.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C.丙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D.丁声音属于噪声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甲乙丙丁A.甲中超声波清洗机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B.乙中烛焰摆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丙中可以利用超声波确定火山爆发强度D.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给汽车定位7.如图所示为骨导式助听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骨导式助听器中声音传播速度会更快B.助听器必须紧贴在颌骨上,才能带动颅骨振动,听到声音C.骨导式助听器的制造原理是利用头骨、颌骨能传声且效果较好的原理制成的D.利用骨导式助听器能听到超声波8.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差异很大。

声现象章节测试(B卷)

声现象章节测试(B卷)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声现象章节测试(B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人在岸边走过时,会吓跑水中的鱼,说明声音能在__________中传播;月球上“死寂无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特性辨别“蝉”和“鸟”的声音。

2.声波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而我们人耳能够分辨出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已知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m/s,所以我们能听到回声的最短距离为m。

3.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________。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通常说声音“震耳欲聋”其实反映了声音的,这跟声源振动的有关;往水瓶中灌水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这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5.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

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____m。

6.当声音的音调或响度改变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

如图给出了相同时间内两个不同音调或响度的发声体振动的波形,其中A比B的音调,响度。

第6题图第7题图7.2017年10月28日,工业北路快速路通车,小明随爸爸开车从北园高架12分钟就到达郭店。

坐在车上,小明发现道路两旁有透明的挡板,爸爸告诉他,这是隔音墙,是为了在噪声的____ 环节减少噪声;小明望向车外,发现隔音墙在向后运动,是以_____ 为参照物。

8.闭着嘴,轻叩自己的牙齿,自己能听到叩齿声,但是别人却不一定听得到,自己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叩齿声能通过__________方式传给听觉神经,从而把信号传给大脑,别人听不见叩齿声是因为闭着嘴,声音不能通过________传播出去。

【物理】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物理】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物理】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远处等他,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我来也。

”此时发生的情况是()A. 和正常时一样B.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也来我”C. 小李什么也听不到D.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我来也”【答案】B【解析】【解答】由于声速小于小华追小李的速度,在小华追小李的过程中,他会听到自己的声音,但先听到的是后发出的声音,后听到的是先发出的声音,因此他听到的声音是“也来我”;小华追上小李后,小李停止前进,声音传到小李位置处,小李可以听到小华的声音,是“也来我”,故B符合,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人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0.1m/s,运动相同的的路程,人步行需要的时间小于声音的传播时间,进行分析即可。

2.下面四句话中正确的是()A.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 医生使用的听诊器减小了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音调更高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 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A【解析】【解答】解:A、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超声波是高频率高能量,所以可以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故A正确;B、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声更大,故B错误;C、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C错误;D、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A.【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3)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4)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3.生活中存在多种形式的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B.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D. 手机在通话时既有声波又有电磁波【答案】D【解析】【解答】解: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声波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A错误;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实际上是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如电视信号,声波也可以传递信息,如人通过说话交流,故C 错误;D、手机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人用说话时发出声波,故D正确.故选D.【分析】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波是机械波,也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 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C.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D. 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B、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C正确;D、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D.【分析】(1)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另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噪声监测器不断检测噪声等级,此时噪声显示装置上的示数就表示此时的噪声,其单位是分贝.5.在我国云南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跳舞草”每当音乐声响起,它的叶子就会随着音乐旋律的高低快慢上下跳动,音乐的节奏越快,它跳动就越快;音乐的节奏一慢,它也随之慢下来;音乐停止时,它也就停止了跳舞;如图所示,人对着它唱歌时,它也会“跳舞“.根据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将“跳舞草”置于月球上,“跳舞草”也会翩翩起舞B. “跳舞草”能够跳舞是因为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又会引起跳舞草叶子的振动C. 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大,叶子就振动得快D. 音乐停止时,没有了振动,它也就停止了跳舞【答案】A【解析】【解答】解:A、“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月球上没有空气,故“跳舞草”不会跳舞,故A错误;BCD、“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可能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会引起草叶的振动,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高,叶子振动的就快;反之,则慢,音乐一旦停止,没有了振动,“跳舞草”也就停止了振动,故BCD正确.故选A.【分析】跳舞草能随着音乐跳舞,是因为音乐响起,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节奏不同,周围空气振动不同,因而跳舞草振动不同.6.小徐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以上三项都是【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7.小明家对面楼的住户正在装修房间,影响了他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影响,小明设计了下列方案,其中最佳方案是()A. 将门窗关紧B. 用棉花塞住耳朵C. 将门窗关紧,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D. 将门窗打开,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答案】C【解析】【解答】A、“将门窗关紧”是在噪声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可以减弱噪声但效果不是最佳,A不符合题意;B、“用棉花塞住耳朵”是在人耳接收处减弱噪声,可以减弱噪声但效果不是最佳,B不符合题意;C、“将门窗关紧,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是在噪声传播的过程中和人耳接收处共同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效果最佳,C符合题意;D、“将门窗打开”不仅没有减弱噪声,而是增大噪声,D不符合题意。

新人教版《第一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B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第一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B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第一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B 卷及答案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物体在1s 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 ( ) A.秒 B.赫兹C.米 D.次2.15℃时,声音在下列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快 ( ) A.空气 B.海水C.钢 D.软木3.在一篇古文中的这样一句话:“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声音的喜爱之情,这是由于 ( ) A.屋梁的振动 B.声音的混响 C.声音的共鸣 D.回声4.小敏同学在看到闪电后1.5s 听到雷声,则雷电发生地距小敏的距离为 ( )A .150m B.510m C .255m D .340m5.小明在教室里上课,但从校外的建筑工地上却传来施工的噪声,为了减弱噪声,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 )A.用棉团塞住耳朵B.将教室的门窗打开C.将教室的门窗关闭D.请老师讲课时声音更大一些6.玻璃鱼缸内养有金鱼,若轻轻地敲击鱼缸边缘,则会看到鱼被吓走,此时鱼接收到声信号的主要途径是 ( ) A.水—鱼 B.空气—水—鱼C.鱼缸—水—鱼 D.空气—鱼缸—水—鱼7.如图所示为一笛子的模型图,用双手按住左边的六个孔后开始吹奏,则只松开A孔和只松开B的声音不同在于 (A.松开A孔的音调比松开B孔的音调要高B.松开A孔的音调比松开B孔的音调要低C.松开A孔的响度比松开B孔的响度要大D.松开A孔的响度比松开B孔的响度要小8.下列实际应用中,没有利用声音携带的信息的是 ( ) A.有经验的人选瓷器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B.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的暴风雨C.我们在深夜看电视时应把音量关小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固定钢轨的螺丝是否松动9.闻其声即可辨其人,这是因为 ( ) A.不同的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B.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C.不同的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D.不同的人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10.现在很多牙医都在使用一种安全、卫生的洁齿技术“超声洁牙”,超声波之所以能够清洁牙齿,其主要原因是 ( ) A.超声波中含有洗洁净 B.超声波能够传递去污的指令C.超声波能使液体振动,使污垢落下 D.超声波能发生反射11.有经验的铁路维修工人只需要用一个铁锤敲打铁轨就可以判断铁轨是否有故障,这是因为工人听到的声音的哪个要素不同()A.音色B.音调C.响度D.三个要素都有12.医生在给病人检查内脏时,常常会用到听诊器,听诊器的作用是()A.改变声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B.缩短听者距内脏的距离,使响度更大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响度更大D.使内脏振动时的振幅增大,从而增大响度13.电信局安置的公用电话亭大多采用了一个玻璃罩,隔音效果很好,这主要是利用了玻璃的()A.不能传播声音B.能较好地吸收声音C.能较好地传播声音D.能较好地反射声音二、填空题(22×1分)14.从环保的角度看,一切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要减弱这种影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声现象含解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声现象含解析

声现象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答案】B。

【解析】A、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但是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2.端午节龙舟赛是我市传统比赛项目之一.龙舟赛中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声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音色;C.鼓声震耳欲聋,是鼓声的音调高;D.观众是依据响度来辨别鼓声和呐喊声的【答案】A。

【解析】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鼓声传播过程中,声音越来越小,故其响度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

C、鼓声震耳欲聋,是鼓声的响度大,故C错误。

D、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故观众是依据音色来辨别鼓声和呐喊声的,故D错误。

3.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答案】A。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因此选项A说法正确。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此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因此选项C说法不正确。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比光速慢的多,因此选项D说法不正确.由上可知,选项B、C、D 的说法不正确;故选A。

《声现象》测试卷(含答案)

《声现象》测试卷(含答案)

《声现象》测试卷一、单选题1. 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 声波传到鼓内去了B. 鼓面停止了振动C. 鼓的振动变快了D. 以上说法都不对2.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B. 声音借助介质以声波的形式传播C. 在10m2的小房间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D. 如果月球上发生爆炸,只要爆炸足够剧烈,地球上的人也可以听到爆炸声3. 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格致实验学校举行了“童心向党快乐成长”校园合唱比赛。

合唱的“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 )A. 音色B. 响度C. 音调D. 振幅4. 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解释错误的是( )A. “响鼓也要重锤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音调越高,传播得越远C. “闻其声知其人”——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D.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回声5. 下列关于声的应用中,主要体现了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 声呐探测鱼群位置B. 声波震碎玻璃杯C. 老师用声音解读物理现象D. 蝙蝠利用声音辨别方向6.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发生地震时,被困人员可以敲击周围坚硬物体求救。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地震时会产生超声波B.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D.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7. 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能有效降低噪声,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之相同的是( )A. 禁止鸣笛B.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C. 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 学校周围植树8.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定位B. 防噪声耳塞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用“B超”检查身体利用声音传递能量D. 声纹锁依据音调来辨别主人的声音9.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B. 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可能损伤听力C. 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了声音反射的原理D. 声呐通过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10. 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①女高音,②男低音,③引吭高歌,④低声细语。

第二章 声现象(B卷)(解析版)

第二章 声现象(B卷)(解析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B卷滚动提升检测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解析】解:调节琴弦的松紧,就会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所以“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答案】C。

2.小明发现吉他上的弦绷得越紧,发声的音调越高,说明弦绷得越紧()A.振动的频率越大B.振动的频率越小C.振动的振幅越大D.振动的振幅越小【解析】解:吉他靠弦的振动发声,弦绷得越紧,发声的音调越高,说明振动的频率越大;【答案】A。

3.声现象看似简单,但其中蕴藏着许多奥秘。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描述与四副图中情最相符的是()A.图中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B.图中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图中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D.图中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解析】解:A、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音调不同,因为玻璃瓶和水的振动频率不同,故A错误;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故B错误;C、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是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回声定位获取信息,故C正确;D、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答案】C。

4.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解析】解:“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答案】A。

5.物理学习要注重联系生活,教材中提供了很多的生活场景图片,下列关于教材中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不同的力敲鼓,鼓声的音色变化B.向试管中吹气时,水量增加音调变低C.硬卡片划过梳齿,快划时响度大D.尺子伸出桌面长度越长,音调越低【解析】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鼓声的响度,故A错误;B、向试管中吹气时,水量增加,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故B错误;C、当硬卡片快速划过梳齿时,梳齿振动较快,因此快划时音调会变高,故C错误;D、尺子伸出桌面长度越长,尺子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故D正确。

《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是声音的产生原理?- A. 共鸣- B. 迫近定律- C. 声速- D. 相位答案:A2. 以下哪种物质不传播声音?- A. 空气- B. 水- C. 铁- D. 真空答案:D3. 音调是指声音的什么特性?- A. 响度- B. 频率- C. 声浪- D. 音质答案:B4. 以下哪个参数与声音的强度相关?- A. 声波速度- B. 音量- C. 频率- D. 共振答案:B5. 以下哪一选项是声音传播的最常见方式?- A. 空气传播- B. 固体传播- C. 微波传播- D. 隧道传播答案:A...20. 以下哪个仪器适用于测量声音的频率?- A. 望远镜- B. 尺子- C. 频谱分析仪- D. 温度计答案:C第二部分: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什么是共振?请简要解释其在声音传播中的作用。

答案:共振指的是当物体的自然频率与外界输入频率相同或接近时,物体会产生共振现象。

在声音传播中,共振可以增大声音的幅度和持续时间,使声音更加明显和延长。

2. 解释声音的音量与振幅之间的关系。

答案:声音的音量与振幅成正比,振幅越大,声音的音量越大;振幅越小,声音的音量越小。

3. 怎样改变声音的音调?答案:声音的音调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因此,改变声音的音调可以通过改变声音的频率来实现。

第三部分:计算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已知一根弦的长度为2m,弦上的波传播速度为340m/s。

求此弦上最低的共振频率是多少?答案:最低的共振频率为17 Hz。

2. 一台船的声音以340m/s的速度传播,在水中传播的声波波长为1m,求此声音的频率是多少?答案:此声音的频率为340 Hz。

总分:100分此为《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祝您好运!。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发出声音,我们就一定能听到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C.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D.声源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一定越大2.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B.响度是否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C.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长短有关D.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3.唐代诗人张继留下的诗并不多,但一首《枫桥夜泊》伴随苏州城,伴随寒山寺流传千年。

在《枫桥夜泊》中曾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A.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B.钟声是由钟体的振动产生C.钟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钟声是通过水传到诗人的耳朵4.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C.水母接收到了其他海洋生物发出的信号D.水母感受到了阳光光照的变化5.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的是()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B.盲人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C.接收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6.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D.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7.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消除噪声的产生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9.噪声是四大污染之一,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都有严重的危害。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测试卷有答案(必刷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测试卷有答案(必刷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既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2、如图1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1998年中山主城区就推行了"禁鸣"措施,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也都悬挂了"禁鸣"标识,但机动车鸣笛所产生的噪音愈演愈烈。

请你在下列方法中,选出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4、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A.减弱噪声污染B.缓解"热岛效应"C.绿化居住环境D.减少大气污染5、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6、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与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8、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A.音调随着水位的升高而逐渐升高B.音调随着水位的升高而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9、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

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声现象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C.D.答案:B解题思路:A: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噪声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波形图可知,上音叉振动频率较高,音调较高,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声纳属于超声波,可用来探测海底深度,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地震伴随次声波产生,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声现象综合2.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

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答案:C解题思路: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才能打开;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声音的特性3.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过程中( )A.声速逐渐减小B.频率逐渐减小C.振幅逐渐减小D.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答案:C解题思路:声音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变,故A错误;频率由声源振动的快慢决定,不会在传播过程中改变,故B错误;人距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说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越来越小,即振幅逐渐减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声音的特性4.如图所示,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B间有一透明真空区域.当信号源A分别发出超声波、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时,接收器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A.超声波B.可见光C.紫外光D.红外光答案:A解题思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声音的传播5.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如果终点的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比看到枪冒烟就开始计时的成绩( )A.少记2.94sB.多出0.294sC.少记0.294sD.无法计算答案:C解题思路: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少的时间:,故选C。

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2.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放在播放歌曲的音响前面的蜡烛的火焰在晃动3.雅安地震时,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A.将周围物体砸开B.利用声传递能量C.利用声传递信息D.消除寂寞4.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火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烛火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5.通常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的噪声,声强级大于()A. 20dBB. 40dBC. 70dBD. 90dB6.昆虫飞行时它们的翅膀都要振动,生物学家研究发现:蝴蝶飞行过程中每秒翅振仅振动5~6次,而蜜蜂飞行过程中每秒翅振动达300~400次,当它们从你身边飞过时,凭听觉()A.能感觉到蝴蝶飞过B.能感到蜜蜂飞过C.都能感觉到它们飞过D.都不能感觉到它们飞7.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音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8.黑匣子是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各种数据的装置,一旦出现空难,只要找到黑匣子,人们便可知道飞机失事的原因.黑匣子装备了水下信标,一旦飞机坠入水中时,信标开始发送超声波脉冲.从中我们可知()A.超声波脉冲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超声波脉冲可以被人耳直接听到C.超声波脉冲主要是用来传递信息D.超声波脉冲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9.如图所示的芯片大小只有1.5mm,它内置56个超声波发射器和48个接收器,当它导入心脏后,会沿着心脏中的各个主动脉或静脉移动,实时拍摄下心脏内血管的情况,并能精确提供病变位置.下列关于该芯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超声波能成像B.超声波穿透性强C.超声波方向性好D.该芯片发出的超声波不是由振动产生的10.向远处的人喊话,喊话的人用手做成一个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这样可以()A.提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少声音损失B.提高声音频率,听得更清楚C.减少声音分散,听话人处响度大D.减少声音分散,使各处响度都增大11.“隔墙有耳”的意思是说,在墙的一面说话时,墙另一面的人也能听得到.这个现象能够说明()A.声音能够穿透墙壁传播B.声音能够拐弯传播C.固体、气体能够传播声音D.耳朵有这个特异功能12.下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在居民楼附近种植树木B.在高速路旁建隔音板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D.戴耳罩13.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A.铁管、水、空气B.水、空气、铁管C.空气、水、铁管D.水、铁管、空气14.如图所示,某品牌超声波清洁器在清洗眼镜,使用时先向水槽加水使眼镜完全浸没水中,通电清洁器开始工作.此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嗞嗞”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B.超声波传播不需要介质C.人听到的“嗞嗞”声是超声波D.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15.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胡演奏家用手指按压在弦上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发声的响度B.在高速公路两侧修建一定高度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C.站在天坛回音壁的圆形围墙附近说话,可以在围墙内任何位置听见,这是声音的反射现象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这表明声音能传递信息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弹吉他时,拨动琴弦可以听到琴声,此时琴弦看上去好像变粗了,这是因为琴弦在_______;若用手掌按在琴弦上,琴声立即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17.如图甲所示,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把鱼诱入鱼网,这表明水能够 ______ ;如图乙所示的“土电话”由两个圆纸盒,一根棉线组成,只要将棉线绷紧,两个人就可以通话了,这“土电话”是利用了 ______ 可以传声的原理制成的.18.钢琴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的,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_________就越大;敲击不同的琴键会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弦振动的_________不同.三、实验题(共3小题)19.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学习声音之后,小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了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砝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小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1)小李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________.(2)小李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A、B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将小李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① 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20.某同学在研究声音的特性时,做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_________(高\低),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高\低),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_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________(填变大\变小),听其响度_________(填变大\变小),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_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大.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2)根据所作图像,温度为15①时声速为__________m/s.(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20世纪中期,人们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四、计算题(共3小题)22.一辆汽车向山崖匀速行驶,速度是1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某一位置司机鸣笛,经过2s后听到回声,则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是多少?23.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8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3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24.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请计算要能区别自己的叫声和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距离悬崖多少米?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声波具有能量,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正确,不符合题意;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正确,不符合题意;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不是次声波,不正确,符合题意.2.【答案】D【解析】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音响前蜡烛的火焰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符合题意.3.【答案】C【解析】在地震中遇难,被埋在地震废墟下时,不要大声呼喊,要保存体力,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发出声音,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等待搜救人员发现.4.【答案】C【解析】当魔术师敲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使蜡烛火焰跳动.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耳朵里,这说明声音在人的听频范围内,不是超声或次声.5.【答案】C.【解析】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0dB的声音最微弱,人耳刚能听见;为了保护听力,30~40dB之间是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的声音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如果声音超过90dB,就会影响听力,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6.【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蜜蜂振动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能感知到蜜蜂飞过;蝴蝶振动频率是5~6Hz,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感知不到蝴蝶飞过,故选B.7.【答案】B【解析】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这样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当把空气全部抽空后听不到声音.说明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8.【答案】C【解析】A,超声波也是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因此听不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飞机上的黑匣子发出超声波,主要是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正确;D,超声波和声波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1500m/s左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9.【答案】D【解析】超声波具有声音的特点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另外还具有定向性好穿透力强等特点,在医疗上的B超就是应用超声波成像的,所以题中说法不正确的是D.10.【答案】C【解析】用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或用“土喇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使声音的响度更大一些.11.【答案】C【解析】在墙的一面说话时,另一面的人也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经过空气,墙壁传到对方的耳朵中即声音可以在气体和固体中传播.12.【答案】C.【解析】A,在居民楼附近种植树木,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不符合题意;B,在高速路旁建隔音板,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不符合题意;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D,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13.【答案】A【解析】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所以如果水管足够长,声音先后从铁管、水、空气中传过来.14.【答案】D【解析】A,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高,故A错误;B,超声波传播需要介质,故B错误;C,人听到的“嗞嗞”声不是超声波,超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故C错误;D,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15.【答案】A【解析】A,二胡演奏家在表演二胡时,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故A错误.符合题意.B,建立隔音板,阻碍了噪声从发动机向居民传播的路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站在天坛回音壁的围墙附近说话,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造成美妙的音响效果.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时,螺栓松动改变了物体细微处的结构,那么根据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就可以判断出螺栓有无松动,这就说明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16.【答案】振动;琴弦的振动停止了.【解析】琴弦发声时,琴弦在快速地振动,所以看上去好像变粗了;按住琴弦后,琴弦停止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17.【答案】传播声音;固体可以传声【解析】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把鱼诱入鱼网,这表明水能够传播声音;土电话是通过棉线传播声音的,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18.【答案】响度;频率.【解析】因为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响度,因此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因此当敲击不同的琴键会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弦振动的频率不同.19.【答案】①低 ①控制变量法 ①改变振动弦的长短来改变音调①取两根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弦,用相同个数的钩码固定,并保持AB间的距离相等.【解析】(1)小李在实验过程中,粗细和松紧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2)在探究音调跟弦的长短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控制粗细和松紧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在粗细和松紧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弦的长短,改变弦的音调(4)取两根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弦,用相同个数的钩码固定,并保持AB间的距离相等20.【答案】(1)高;高;频率;(2)变大,变大,振幅,发出的声音是次声.【解析】(1)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锯条的振幅越大,听其响度越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耳感觉不到.21.【答案】(1)如下图;(2)339;(3)低温【解析】(1)在坐标系中描述空气温度和声音速度的对应点,然后连线,如下图所示;(2)根据图像及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温度每降低10①,声速升高6m/s,所以可以判断15①时声速为339m/s;因为声音在低温状态下,声音的速度降低,所以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在低温下做实验.22.【答案】解:①v=st,①在t=2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10m s×2s=20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 s×2s=680m⁄,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则:2s=s1+s2,∴s=s1+s22=20m+680m2=350m;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高山的距离:s′=s−s1=350m−20m=330m.答: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是330m.【解析】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高山返回汽车时,汽车以10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2s,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司机鸣笛时汽车与高山距离;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高山的距离等于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距离减去汽车行驶的距离.23.【答案】解:设鸣笛时汽车到山崖距离为s,则2s=s声+s车,声音传播的距离:s 声=2s−s车=2×700m−80m=1320m,∵v=st,①声音传播的时间(即车行驶的时间):t=s声v声=1320m330m s⁄=4s,所以汽车行驶速度为:v 车=s车t车=80m4s=20m s⁄.答:汽车行驶的速度是20m/s.【解析】声音传播的距离等于鸣笛时汽车到山崖距离的2倍减去汽车行驶的距离,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声音传播的时间;声音传播的时间与汽车行驶80m所用时间相同,最后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汽车行驶速度.=0.5s,24.【答案】解:声音从发出到障碍物需要的时间t=0.1s2人至少距离障碍物的距离为⁄s=vt=340m s×0.5s=17m【解析】要想从听觉上区分自己的叫声和回声,声音来回传播的时间至少0.1秒,则声音从发出到=0.5s,人至少距离障碍物的距离为障碍物需要的时间t=0.1s2⁄s=vt=340m s×0.5s=17m。

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A. 真空B. 空气C. 水D. 固体答案:B2. 下列哪个不是声音的特性?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答案:D3.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通常是:A. 20Hz~20000HzB. 100Hz~10000HzC. 1kHz~10kHzD. 20kHz~200kHz答案:A4. 以下哪种情况下,声音传播速度最快?A. 在空气中B. 在水中C. 在固体中D. 在真空中答案:C5. 回声定位的原理是什么?A. 利用声音的直线传播B. 利用声音的反射C. 利用声音的折射D. 利用声音的干涉答案:B二、填空题6.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7.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_____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______Hz的声音。

答案:20000Hz,20Hz8.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______有关。

答案:密度和弹性9. 声呐是利用超声波的______来探测物体位置和距离的。

答案:反射10.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被称为______。

答案:超声波或次声波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答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介质(如空气、水或固体)也产生振动,这种振动以波的形式传播,当波到达人耳时,人耳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大脑解析这些信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12. 为什么我们能通过声音辨别不同的人?答案: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这与声带的结构、发声方式以及口腔、鼻腔的形状有关。

因此,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不同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会有所区别,使我们能够辨别不同的人。

四、计算题13. 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一个人距离障碍物170m,求声音从人发出到障碍物再反射回来的时间是多少?答案:声音往返的总距离是170m + 170m = 340m。

第二章声现象检测卷B及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检测卷B及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检测卷B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16·达州) .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1题图2题图2、 (2016·滨州)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3、(2016•德州)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4、(2016•临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仍能听见音乐,说明水能传声B、江泉高架路两侧建有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发声的音色不同D、医学上用超声波粉碎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5、(2016•泰安)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B.“闻其声辩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D.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6、(2016•枣庄)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m/s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7、、(2016·成都)关于图中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D.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8、(2016·龙东)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蝙蝠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9、(2016•天津).鼓在受到击打时会发声,用不同力量击打,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10、(2016•荆门)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11、(2016•乐山)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12、(2016·伊春)雅安地震时,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B
一、填空题
1.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不同。

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

4.敲打铜锣,因锣面________而发出声音,而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宇航员即使再用力敲打,他也不能直接听到锣声,这是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

5.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________和________。

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________较高。

6.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产生的。

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dB,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________中降低噪声的。

7.如图2,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其中听诊器是运用了声音________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 (填“音调”或“响度”)。

8.用牛皮纸刮动梳齿,纸片振动起来,并发出声音.快速刮动梳齿比缓慢刮动梳齿时纸片振动得________,这说明快速刮动纸片发出的声音音调________。

9.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

10.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抵在钢琴的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的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1.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次,两次发出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频率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色不同
12.如图是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

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13.以下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时,关上门窗 B.市区里要种草植树
C.戴上防止噪声的耳塞 D.市区里汽车喇叭禁鸣
1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15.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16.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同
17.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18.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
D.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B.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
C.棒击鼓面的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
D.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小
20.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好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三、实验探究题
2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将一只小门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若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则铃声将会__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你将会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

23.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面,并置入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丁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的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
明、,
四、应用计算题
24.某人观察到某一工厂的锅炉汽笛出水后4s才听到汽笛发出的声音,当汽笛喷气发声时,这个人距离锅炉多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