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分阶段复习之二纲要(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前三章)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八班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学问点总结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学问点总结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肯定地区内不同生物群体及其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的各个层次,如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位、食物链等。
2.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中所占据的一种特殊的生物位。
不同物种在生态位上的差异代表了它们之间的竞争关系。
生态位分为基本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基本生态位是物种在没有其他竞争者的状况下可以占据的生态位,而实际生态位是物种在有竞争者的状况下实际上占据的生态位。
3. 食物链: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相互联系的方式,通常由食物链的起点(一级消费者)和终点(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组成。
食物链中,能量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从一级消费者转移到下一级消费者,最终被最高级消费者猎取。
食物链的不同级别称为生态金字塔。
4. 氮循环:氮是生物体中重要的元素之一,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环可以分为氮气固定、氮化和氮的释放三个过程。
氮气固定是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有机氮的过程,主要通过闪电放电、工业固氮和生物固氮等方式进行。
氮化是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的过程,主要通过尿素分解和放射菌分解等方式进行。
氮的释放是将无机氮释放到环境中的过程,主要通过氨去氢酶和硝化细菌等方式进行。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种类丰富多样的现象。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圈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遗传多样性是指同一物种内个体间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6. 降解生物:降解生物是指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的微生物。
降解生物通过分泌特殊的酶将有机物质降解成较小的分子,然后利用这些分子进行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型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腔肠动物的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水螅:身体辐射对称,便于感知周围各方向的刺激,进行捕食和防御;身体由两胚层细胞-内胚层、外胚层细胞构成,内胚层细胞构成消化腔,食物残渣由口排出;刺细胞是攻击和防御的利器,触手处居多。
(3)常见的腔肠动物:水母、海蜇、海葵、珊瑚虫等(4)扁形动物的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5)涡虫:身体前端有可以感光的眼点,能够最先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扁形动物中的一部分属寄生虫,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6)常见的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等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线形动物的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吸食人体半消化的食糜,体表包裹角质层,起保护的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3)常见的线形动物:蛔虫、丝虫、线虫、等(4)环节动物特征:身体呈圆筒状,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5)蚯蚓:在身体的前端有环带,肌肉和刚毛配合完成运动,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保持湿润,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
蛭的唾液里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的蛭素,可生产抗血栓的药物。
(3)常见的环节动物:沙蚕、蛭等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软体动物的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常见的软体动物:蜗牛、乌贼、河蚌、扇贝。
(3)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第二大类群,贝壳是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入水管吸入水同时摄取食物,出水管排出水的同时排出食物残渣,用腮与水进行气体交换。
(4)节肢动物的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5)常见的节肢动物:蝗虫、蜘蛛、蜈蚣、虾等(6)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
蝗虫身体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有一对触角感知外界环境,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善于飞行,腹部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外骨骼起保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外骨骼不能长大,所以昆虫会定期蜕皮。
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要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要点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动物的分类1.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1)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2)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包括原生生物(单细胞)、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2.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1)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
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2)变温动物:除鸟和哺乳动物以外,体温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动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无脊椎动物1.腔肠动物(代表动物:水螅、水母、海蜇、珊瑚虫)(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水螅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3)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可形成珊瑚礁。
2.扁形动物(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血吸虫和钩虫等寄生虫的消化器官很简单,而它们的生殖器官却特别发达。
3.线形动物(代表动物: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1)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3)线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寄生在人体内,导致患病;秀丽隐杆线虫是人类研究的重要实验动物。
4.环节动物(代表动物:蚯蚓、沙蚕、蛭)(1)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复习提纲45.动物按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46.水中生活的动物(1)鱼类:靠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游泳,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胸鳍、腹鳍和背鳍维持鱼的平衡,尾鳍控制运动的方向;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卵生。
变温动物。
(2)水中的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
如:海葵、海蜇、珊瑚虫等(3)水中的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
如:章鱼、乌贼、河蚌、田螺等(4)水中的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较硬的甲。
如:虾、蟹、水蚤等47.陆地生活的动物(1)蚯蚓①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
②以植物枯叶、朽根等为食。
③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在粗糙纸上比玻璃板运动快);身体分节使躯体的运动更灵活。
④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呼吸。
⑤环节动物,此类还有沙蚕、水蛭等(2)兔①体毛光滑柔软,有保温作用。
②用肺呼吸。
③哺乳动物,体温恒定。
④兔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点: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发达,犬齿(撕裂食物),盲肠发达。
⑤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因而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
48.空中飞行的动物:(1)鸟①身体成流线型,前肢特化为翼,有羽毛;②消化系统发达,直肠短,食物残渣很快排出。
③胸骨具有龙骨突,便于着生发达的胸肌。
④有发达的气囊,减轻体重,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⑤心脏发达,心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2)昆虫①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翅和足都生在胸部。
②外骨骼:支持、保护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③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飞行扩大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繁殖。
49.节肢动物: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体表由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如:所有昆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50.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一、无脊椎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及他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原生动物:单细胞生物。
如草履虫2、腔肠动物;低等的多细胞动物,有口无肛门。
如海蛰、海葵、珊瑚虫3、环节动物:身体分节。
如蚯蚓、水蛭、沙蚕呼吸:通过湿润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运动: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及刚毛协助运动4、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
如河蚌、乌贼5、节肢动物:身体分节,足和触角也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是最大的动物门。
包括昆虫纲(如蝗虫)、多足纲(如蜈蚣)、蛛形纲(如蜘蛛)、甲壳纲(如虾和蟹)等。
昆虫纲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二、脊椎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1、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特点⑴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用鳍游泳⑵能在水中呼吸,用鳃呼吸,鳃由红色的鳃丝组成,密布毛细血管。
呼吸时,水从口进入,从鳃盖后缘流出,水中的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胸鳍、腹鳍各一对,维持身体平衡⑶鳍背鳍、臀鳍各一个,协调运动尾鳍、控制前进的方向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
2、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3、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
长骨中空,龙骨突和胸肌发达。
用肺呼吸,有气囊,可进行双重吸呼。
4、哺乳类;⑴、家兔适于草食性生活的特点: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无犬齿,盲肠发达。
⑵、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
⑶、前肢短小,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⑷、胎生、哺乳,体表被毛。
⑸、大脑发达。
5、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白暨豚、朱鹮6、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P 28)7、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⑴骨:起杠杆作用⑵关节;起支点作用⑶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两端的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_三章课件【精品】
3.运动的实现:
骨
动力:骨骼肌 支点:关节
绕关节活动
4.如果一块肌肉瘫痪甚至萎缩,最可能的原因是:支配这块肌肉的 神经受损。 5.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都舒张;提取重物:肱二头 肌、肱三头肌都收缩。 6.每一块骨骼肌至少附着在两块骨上,图示:
7.动作的完成需神经系统支配,多组骨骼肌参与,多个系统协调。
4.[2017·潍坊]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两只蜜蜂在同一朵花上争采花蜜的行为属社会行为 B.乌鸦将核桃扔在斑马线上让车碾碎的行为属学习行为 C.大山雀偶然打开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属先天性行为 D.哺乳动物的吮吸反射属先天性行为
【要点梳理】 实验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实验过程:
分析:有的节肢动物就没有社会行为,如蝗虫;有社会行为的群 体,组织内一定有传递信息的语言,如蜜蜂群体通过舞蹈动作进 行信息交流;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社会行为 的群体成员间有明确分工。
3.[2017·广东]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D )
A.猎豹捕食受伤的羚羊 B.水蛭吸附水牛的皮肤 C.小丑鱼躲进海葵避险 D.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
比较项目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时间 生来就有的 出生后形成的
获得途径
由体内遗传物 质决定的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 的作用,经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行为方式 简单
复杂
优势
是基本的生活 条件的保证
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提示►判断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 从获得时间分析,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学习行为是出 生后形成的;二是从获得途径分析,先天性行为是通过遗传 获得的,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获得 的。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生物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章节学习主题本章内容主要阐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1.内容的课标分析本章内容是在前两章介绍了动物的主要类群、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
2.本章教学内容分析本章教材内容安排:让学生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动物如何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如何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三、章节学情分析已有知识: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动物的主要类群的知识,了解了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学习本章内容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已有经历: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动物都比较熟悉,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后面的理性认识学习有一定帮助。
已有技能:学生已具备较强的举例说明、资料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为学习本章知识打下基础。
四、章节学习目标生命观念: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理解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的概念。
科学思维:通过材料分析、列举实例来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态度责任: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辩证地看待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章节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概览六、章节评价与作业建议本章节教学设置了持续性的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对学生的探究和实践活动进行过程性评价。
本章节教学的评价主体多元,将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组间互评相互结合,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进学习方式,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本单元作业设置为三部分:基础性作业、巩固性作业、综合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以课本练习为主;巩固性作业和综合性作业以《七彩作业》为主。
生物期中复习纲要(第五单元一至三章)(1)
本套知识点仅作为其中复习备考使用,实际重难点应以教师课上讲解为准无脊椎动物一、腔肠动物1.生活环境: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2.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3.与人类的关系:海蜇可食用,珊瑚虫的分泌物形成珊瑚礁。
4.常见种类:海葵、水母、海蜇、珊瑚虫、水螅。
5.水螅的体壁是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的,两层细胞之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胶状物质,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它与口相通6.珊瑚是由珊瑚虫群集而成的,在热带海洋中,许多种珊瑚虫的生长和繁殖都很快,他们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未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和庇护所二、扁形动物1.生活环境:大多数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2.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与人类的关系: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4.常见的种类:华支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
三、线形动物1.生活环境:有些自由生活,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的体内。
2.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3.与人类的关系:蛔虫、蛲虫、钩虫、线虫、丝虫等寄生在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
四、环节动物1.生活环境:蚯蚓穴居在潮湿的土壤深处,沙蚕生活在海洋,蛭生活在水田、池沼、沟渠或潮湿的森林中。
2.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3.与人类的关系:沙蚕是鱼、虾、蟹等的鱼饵;可以从蛭体内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的药物;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提高肥力,同时还是高蛋白饲料。
4常见的类型:蚯蚓、沙蚕、蛭。
5.区分蚯蚓身体的前端和后端的标志是环带,它靠近身体的前部6.蚯蚓要靠体壁分泌粘液,使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五、软体动物1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0万种以上。
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三章)
导图巧记忆 考点全聚焦 知识大集结 真题深解读 备考勤演练
13
第二~三章
实验突破
探究蚂蚁的通讯
复习讲练
导图巧记忆 考点全聚焦 知识大集结 真题深解读 备考勤演练
14
第二~三章
复习讲练
(1)实验用的蚂蚁主要来自__同__一__蚁穴,
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2)为了使蚂蚁在木条上留下的气味存
导图巧记忆 考点全聚焦 知识大集结 真题深解读 备考勤演练
8
第二~三章
复习讲练
(2)按功能大致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__同__种__动 物之间的攻击斗争)、防御行为(往往发生在__不__同__种__动物之间)、繁 殖行为、节律行为、社会行为。 (3)社会行为 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组__织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分__工__,有 的群体还形成__等__级__。
在时间较长,应选择粗糙一些的木条;蚂
蚁爬行的路线一般不会是直线,为了使蚂
蚁尽快寻找到食物,要选择比较_细___的木
条。 (3)实验过程中__不__能__直接用手移动木条,否则会破坏蚂蚁留下的有气
味物质。
导图巧记忆 考点全聚焦 知识大集结 真题深解读 备考勤演练
15
第二~三章
(4)实验现象:若将食物放在C岛上, 蚂蚁一开始在_B__岛和_C__ 岛间来回移动, 没有蚂蚁去_A__岛;若将连接B、C岛之间 的“桥”和A、B岛的对换,则蚂蚁向_A__岛 爬去,不再去_C__岛。 (5)在桥上涂上有气味的物质后,蚂蚁会_迷__失___方向。 (6)实验结论:蚂蚁是通过_气__味___进行通讯的。
(6)动物的运动不仅需要__运__动__系统来完成,还需要__神__经__系统来调 节与控制,所需能量有赖于__消__化__、__呼__吸__、__循_环___等系统的配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三章章末复习
生物
( B )8.(2019·石家庄)下列肌肉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返回
生物
( B )9.(2019·攀枝花)哺乳动物具有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 ①支撑身体 ②寻觅食物 ③躲避敌害 ④争夺栖息地 ⑤繁殖后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返回
生物
( B )10.(2019·兴安盟)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 略。某同学利用一些材料制作了一个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 图中的松紧带代表
返回
生物
( A )22.(2019·太原)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社
会行为的是
A.蜜蜂之间分工合作 B.孔雀开屏
C.亲鸟给雏鸟喂食
D.成群蝗虫啃食庄稼
返回
生物
( A )23.(2019·临沂)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 错误的是 A.人为地捕杀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返回
生物
⑤将每次仓鼠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进行统计,绘制成柱形图,如 图2所示。 ⑥分析图2数据,得出结论:仓鼠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 用的时间 越短 。可见仓鼠的走迷宫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 通过 生活经验和学习 而获得的。
返回
生物
(2)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变量唯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D 。 A.每次投放不同口味的鼠粮 B.每次都减少投放鼠粮的量 C.每次更换不同结构的迷宫 D.每次在同一安静环境进行 (3)生物老师认为本小组还需要再选取几只大小、年龄和生 理状况基本相同的仓鼠重复本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生物八年级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复习知识要点
生物八年级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复习知识要点一、选择题1.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A.环节动物B.节肢动物C.鱼类D.哺乳动物【答案】B【解析】【分析】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据此解答。
【详解】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
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
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
2.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A.杠杆、支点、动力 B.杠杆、连接、动力 C.保护、支点、动力D.动力、支点、杠杆【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点睛】明确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配合关系即能正确答题。
3.放久的馒头会生出“白毛”或“黑毛”,这些霉菌来自( )A.空气中飘来的菌丝 B.空气中飘来的孢子C.面粉中携带的菌丝 D.面粉中携带的孢子【答案】B【解析】【分析】真菌等微生物不是自然产生的,这些真菌都是来自于空气中原有的真菌。
【详解】放久的馒头会生出“白毛”或“黑毛”,这是由霉菌引起的,霉菌的许多菌丝在一起统称菌丝体,菌丝体在基质上生长的形态称为菌落。
霉菌等真菌往往以菌丝体在寄生的馒头等物质上扩展蔓延。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1.目前已知约有150多万种动物,据动物最主要的特征可分为: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2.水中生活的动物:(1)鱼的特点: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并能在水中呼吸。
(2)鲫鱼的外部形态:身体呈梭形,体色为保护色,体表被鳞,有黏液;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能感知水流,测定方向);有鳍(胸鳍和腹鳍能维持身体平衡,尾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头部鳃盖内有鳃,主要由鳃丝(内密布毛细血管)构成,利于呼吸。
(3)鲫鱼的结构和生理:呼吸的过程:氧(水中)口鳃丝血液(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口、咽、食道、肠、肛门等)。
消化腺:肝胰脏。
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一心房、一心室)和血管。
只有一条循环路线。
途径:心室动脉鳃部毛细血管背部大动脉体内各处毛细血管静脉心房运动:主要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产生运动。
(4)几种淡水鱼类:“四大家鱼”:鲢鱼、鱅鱼、草鱼、青鱼。
鲤鱼、鲫鱼、中华鲟(“长江鱼王”活化石)(5)其它水生动物:腔肠动物(珊瑚虫等);软体动物(章鱼、河蚌等);甲壳动物(虾、蟹等)爬行动物(龟、鳖等);哺乳动物(海豚、海豹、鲸等,特点是胎生、哺乳)。
(6)水域环境的保护:由于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日趋枯竭,应减少水域污染,保护水域环境。
3.陆地生活的动物:(1)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般都具有的结构是:①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甲、鳞、外骨骼);②、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③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器官(如肺、气管);④、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2)代表动物(环节动物)蚯蚓:①生活习性:适于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以枯叶、朽根等为食。
②形态结构: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表有刚毛(协助运动)。
③运动:靠发达的环肌和纵肌,交替收缩,并在刚毛的协助下产生运动。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提纲
每天一练: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1、列举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
2、列举腔肠动物:海葵、海蜇、珊瑚虫。
3、列举环节动物:蚯蚓、沙蚕、水蛭。
4、列举软体动物:河蚌、章鱼、乌贼。
5、列举昆虫类:蜜蜂、蟑螂、蚂蚁。
6、列举甲壳动物:虾、蟹、水蚤。
7、列举蛛形动物:蜘蛛、蝎子。
8、列举多足动物:蜈蚣、马陆。
9、列举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
10、列举爬行动物:蜥蜴、壁虎、蛇、龟。
11、列举鸟类:鸡、鸭、鹅、企鹅、鸵鸟。
12、列举哺乳类:鲸鱼、海豚、水獭。
13、恒温动物有两类:鸟类和哺乳类。
14、鲨鱼、中华鲟、海马是鱼类;章鱼、鱿鱼、鲍鱼是软体动物;娃娃鱼是两栖动物;鳄鱼、甲鱼是爬行动物。
鲸鱼是哺乳动物15、鱼类游泳时动力主要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16、当观察活鱼时,会发现鱼总是不断地用口吞水,由鳃孔排出,其意义在于:吞水有利于鳃部的气体交换17、蚯蚓的刚毛可协助肌肉完成运动。
有环带的一端为蚯蚓的前端。
18、蚯蚓用体表呼吸。
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是因为:土壤中缺乏氧气。
19、列举鸟类气囊的作用是:帮助呼吸;散热;降低身体的比重。
气囊只能辅助肺进行呼吸,而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气囊与水分散失无关。
20、与陆地生物防止水分散失有关的结构是:昆虫具有外骨骼、眼镜王蛇有鳞片、骆驼有驼峰。
21、外骨骼的作用: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外骨骼不会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因此昆虫有蜕皮现象。
22、“金蝉脱壳”中的“壳”是指外骨骼。
23、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和三对足,翅和足都着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
24、昆虫的气门在胸腹部。
25、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26、两栖动物最本质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的动物。
27、家兔是恒温动物,下列与体温恒定有关的结构是:体表被毛;心脏分为四腔,有完善体循环和肺循环、神经系统发达;具有调节和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总结如下:1. 植物:植物是生物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并产生氧气。
植物在生物圈中起着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提供氧气的重要作用。
2. 动物:动物是生物圈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
动物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与其他生物相互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平衡。
3.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描述了生物彼此之间的食物关系。
食物链通常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按照能量流动的方向排列。
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食物网,反映了更复杂的生态关系。
4. 分解者:分解者是生物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分解有机物质并释放出营养物质。
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它们将死亡的植物和动物组织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为其他生物提供养分。
5. 生态位:生态位描述了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
不同物种之间通过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来避免直接竞争,从而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6.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驱动力之一。
它指的是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并繁殖,而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往往被淘汰。
通过自然选择,物种可以逐渐适应环境中的改变,并进化出新的特征。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 捕食和被捕食关系:捕食和被捕食关系是生物圈中重要的相互作用方式。
捕食者通过捕食其他动物来获取能量和营养,而被捕食者则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
这种关系是生物圈中能量和物质流动的重要方式之一。
8.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相互依赖,通过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维持着生态平衡。
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1.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靠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毛细血管,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1.动物分类:按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腔肠动物的代表:水螅、海蜇、珊瑚虫。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代表:涡虫、绦虫、吸血虫。
4.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线形动物的代表:蛔虫、线虫、丝虫。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环节动物的代表:蚯蚓、沙蚕、蛭。
6.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外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软体动物的代表:河蚌、扇贝、文蛤、镒蛏。
7.节肢动物(最大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节肢动物的代表:蝗虫、虾、蟹、蜘蛛、蜈蚣。
8. 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9.鱼适于游泳的外部特点:①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②体表有鳞片,鳞片下有黏液,可保护身体;③身体两侧有侧线,可感知水流和测定方位;④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0.鱼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鳃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的代表:青蛙、蟾蜍、大鲵。
1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
爬行动物的代表:乌龟、鳖、蛇、鳄、蜥蜴(完全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13.鸟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14.鸟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①身体呈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②两翼和尾部生有大型正羽,可以扩大两翼面积,使两翼扇动有力,尾部的正羽有控制方向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无脊椎 动物类群 (如节肢 动物) 的主 要特征以 及它们与 人类生活 的关系; (Ⅱ) 3.脊椎动 物类群 (如 鱼类、 鸟类 等) 的主要 特征以及 它们与人 类生活的
5.节肢动物的分类: (昆虫、蜘蛛、蜈蚣、虾、蟹等均属于节肢动物) 昆虫 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对感觉须;里头是 肉外是骨(外骨骼) ,外骨骼不会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 因此昆虫等节肢动物有蜕皮现象。 常见种类:蝗虫、蜜蜂、蟑螂、蚂蚁。 甲壳动物:体表有质地坚硬的甲。如:虾、蟹、水蚤。 蛛形动物:如:蜘蛛、蝎子。 多足动物:如:蜈蚣。 6.节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足和触角分节; 体表有外骨骼。 7. 外骨骼的作用: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8.与人类的关系:大多有益,少数有害。 9. 鱼类 ⑴鱼适应在水中生活的两大重要特点:①用鳍游泳; ②用鳃呼吸 淡水鱼类:如鲫鱼、鲤鱼、中华鲟等。 海洋鱼类:如鲨鱼、银鲳、带鱼、海马等。 ⑶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 ①捆扎鱼鳍。注意:捆扎时不要过于用力,动作要轻缓,以免使鱼受伤。 ②模拟实验。与实验法相比,模拟实验的方法有哪些优缺点? ⑵种类
学习行为
不是生来就具有的, 是后天在生活 过程中,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利于动物适应复杂的环境。 1.蚯蚓的迷宫实验 2.大山雀偷喝牛奶 3.黑猩猩钓取食物 4.黑猩猩摘香蕉 5.动物的绕道取食 6.动物表演节目,牛拉车 ,警犬 7.高级动物的条件反射
7.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越高级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 9. 动 物 的 8.社会行为的特征: 社会行为; (1)群体内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了等级。 (Ⅰ) (2)具备典型的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有:蚂蚁、蜜蜂、狮子、狼、狒狒。 例 1:白蚁 后蚁(雌蚁) :体形最大,是专职的“产卵机器”,庞大的腹部与身体其他部分 很不相称,而且不能移动,但能产很多卵,使种族得以延续。 10. 探 究 蚂 雄蚁:腹部较长,个体较大,专与雌蚁交尾,完成受精过程。 蚁或其他 兵蚁:专司蚁穴的保卫,头部有钳状的大颚结构,强悍擅斗,护巢御敌。 动物的行 工蚁:个体最小,筑巢、喂养其他各种蚁,负责移开雌蚁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 为; (Ⅰ) 例 2:狒狒 等级划分依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 “首领”享有的特权: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 其他成员对它会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他的攻击不敢反击。 “首领”应尽的义务: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且与其他雄狒狒 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 1~3 章复习纲要
3
8.动物的 先天性行 为和学习 行为; (Ⅱ)
5.动物的行为: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6.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
形成 意义 举例 生来就具有的, 由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对个体的生存和繁衍有重要意义 1.动物的攻击行为 2.动物的防御行为 3.动物的取食行为 4.动物的繁殖行为 5.动物的贮食行为 6.动物的社群行为和通讯行为 7.高级动物的非条件反射 P32--33
关节头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窝 关节软骨
(3)骨骼肌作用:动力作用 组成 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 物的肌肉、 肌腱: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骨骼、 关节 的基本结 构; (Ⅱ) 特点:受刺激能收缩,从而牵动着骨绕关节产生运动。 3.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1)运动的产生: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 (2)任何一个动作都不可能只由一组肌群来完成,必须由两组以上肌群交替收缩和 舒张共同来完成,如:屈肘时,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手臂自然下垂时?垂臂提重物时? 4.运动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 (1)控制和调节:神经系统; (2)能量的供应: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9.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动作:蜜蜂跳圆圈舞或 8 字舞 声音:黑长尾猴遇到不同危险发出不同声音 气味: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雌蛾体表腺体分泌的性外激素 10.探究:蚂蚁的通讯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 1~3 章复习纲要 4
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⑴维持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 象就叫生态平衡。 ⑵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⑶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⑷生物防治:以鸟治虫、以虫治虫(如周氏啮小峰) 2、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⑴ 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衣食住行、药用、娱乐等) ⑵ 动物与生物反应器 ①生物反应器:指把目的基因在血液循环系统或乳腺中表达的转基因动物. ②乳房生物反应器: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牛,羊)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 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比如:转 基因羊,转基因牛等。是动物中最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 ③好处: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 境污染。 ⑶ 动物与仿生 仿生:科学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 造各种仪器设备。如:长颈鹿与宇航员的失重现象、萤火虫与冷光、蝙蝠的回声 定位与雷达、乌龟的背甲与薄壳建筑。
运动形式; 2.运动系统的组成 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是:骨、关节、骨骼肌。 (1)骨: 杠杆作用; 6.动物的 (2)关节: 支点作用 关节头 表面覆盖关节软骨,可 运动依赖 组成: 关节面 关节窝 减小摩擦、缓冲震荡。 于一定的 关节囊(可分泌滑液) 结构; (Ⅱ) 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减小摩擦) 7. 观 察 某 种脊椎动 特点:既牢固又灵活
探究结果: ①鱼鳍的作用:胸鳍和腹鳍能保持身体平衡; 尾鳍能决定运动方向。 ②鱼游泳时产生前进的动力: 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关系; (Ⅰ) 10.两栖动物: ⑴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⑵常见的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 、蝾螈等。 11.爬行动物:幼体和成体都是用肺呼吸。如蜥蜴、壁虎、蛇、龟、鳄鱼。 12.鸟类: ⑴主要特征: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⑵常见种类:鸡、鸭、鹅、企鹅、鸵鸟、燕子、麻雀等。 ⑶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 结 构 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 体形 羽毛 骨骼 肌肉 呼吸 其它 呈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 体表被覆羽毛(正羽适于飞行,绒羽保温隔热) 长骨中空(轻而坚固,壁薄),胸骨呈龙骨突 胸肌发达 主要用肺、气囊辅助的双重呼吸 消化、吸收能力强,直肠不储存粪便。循环系统发达,运输氧和 营养物质能力强。
八上 考纲知 识要求 1.无脊椎 动物类群 (如环节 动物等) 的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概要 1.动物的分类: ⑴依据体内有无脊柱分: 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脊柱。 脊椎动物:身体内有脊柱。
⑵依据其生活环境分 水中游泳;腔肠动物、甲壳动物、软体动物、鱼类、两栖类、 某些爬行动物或鸟类或哺乳类。 主要特征 陆地上活动:两栖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等。 以及它们 空中飞翔:鸟类、昆虫、蝙蝠。 与人类生 2.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活的关系; (1)体表: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鳞片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 (Ⅰ) (2)呼吸: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呼吸器官。如肺、气管。 (3)运动:一般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如骨骼和四肢。多用于爬行、行走、 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4)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 时做出反应。 3. 无脊椎动物类群及主要特征: (1)腔肠动物: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蜇、珊瑚虫。 (2)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如蚯蚓、沙蚕、水蛭。 (3)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或退化);如河蚌、章鱼、乌贼、贝类等。 4.饲养和观察蚯蚓 生活习性: 土中穴居,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以枯叶、腐根和其 它有机物为食。昼伏夜出。 形态结构特点:①有体节(可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②环带(靠近头部) ③用手指在蚯蚓的腹面抚摸,可体会到粗糙的感觉,这是刚毛,与 蚯蚓的运动有关。 呼吸: 用体壁呼吸。蚯蚓的呼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空 气中的氧气溶解在体表的黏液中,然后渗进体壁里的血液里,再输送到给 全体的细胞。为了保证蚯蚓的呼吸作用,课堂实验中,要用湿棉球轻擦蚯 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 运动:蚯蚓刚毛的末端,可与周围环境粗糙的表面相接触,协助肌肉完成运动。 蚯蚓的作用: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营养价值高,可作饲料和食品;可药 用;可处理生活垃圾;可以帮助维持生态平衡等。
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 1~3 章复习纲要
2
13.哺乳动物: 物类群 (如 ⑴兔 结构及生理特点:体表被毛,用肺呼吸,心脏四腔,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运动方式:前肢短小,后肢发达,善跳跃。 哺乳类等) 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征:门齿、臼齿发达,无犬齿,盲肠粗大. 的主要特 ⑵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胎生、哺乳。另,哺乳动物有 膈 征以及它 14.变温动物:体温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如:蚯蚓、鱼类、两栖类、 们与人类 爬行类。 生活的关 恒温动物: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恒定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 系; (Ⅱ) 恒定的体温,使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扩大分布范围。 4.脊椎动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5.动物多 种多样的 (Ⅰ) 1.动物的运动: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如蚯蚓的蠕动,鱼的游泳,鸟和昆虫的飞行,哺 乳动物的行走、奔跑、跳跃等。
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 1~3 章复习纲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