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死亡观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人的死亡观

中国人的死亡观

中国人的死亡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一直被视为人生的最终归宿,也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

中国人的死亡观由来已久,深深植根于历史传统和哲学思想之中。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中国人对死亡的看法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探讨中国人的死亡观。

首先,中国人常常将死亡视为生命的延续。

在古代,人们认为死后的世界与现世存在许多联系,人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中延续着生命。

这种观念也给予了人们对死亡的一种安慰和缓解。

在祭祀祖先和宗教仪式中,中国人通过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敬意,将死者与生者的联系切实地体现出来,以此维系亲情和家族纽带。

然而,随着科技和现代化的进步,中国人对死亡的观念开始产生了一些转变。

现代社会强调个体的自主和个人价值,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眼前的生活和个人成就,而对死亡的概念则被淡化了。

许多人追求物质享受和事业成功,往往忽略了对死亡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

死亡变得更加遥远和抽象,成为一个很少触及的话题。

然而,尽管现代社会对死亡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国文化传统中对死亡的尊崇并没有完全消失。

人们依然在尊重祖先、祭拜先人的传统仪式中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哀悼。

同时,死亡也引发了一些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于自己生命的目标和人际关系的意义产生了新的认识。

有时候,人们通过面对死亡来找寻生命的真正价值。

另一方面,中国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也与宗教信仰相关。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强调道德修养和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死亡则是人生的结束和成就的总结。

佛教、道教与民间信仰中的轮回和重生观念,也让人们对死亡有了另一种解读。

这些不同的观念形成了中国人多重的死亡观,使得人们在面对死亡时可以有多个选择的方式来理解和面对。

在现代中国,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死亡不再那么像命运的常态,而成为了一种可延缓的过程。

人们可以通过现代医疗手段延长寿命,缓解病痛,这也使得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我们逐渐接受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开始注重生命质量和尊严,更加关注晚年的保健和福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摘要:生死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原始宗教中,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有着本能的恐惧。

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 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

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 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 既不悦生,也不恶死。

佛教的死亡观是抑我的、消极的, 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 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观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

可以说,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 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

在中国原始宗教中, 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

古人认为, 天上是神的世界,神无生无死, 是永恒的。

地上是人的世界, 有生必有死, 地下是鬼的世界, 阴森的令人恐怖。

中国原始宗教中的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 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开始出现。

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中国人的死亡观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对于生死这个问题,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请教过他的老师,孔子脱口而出“未知生, 焉知死”。

意谓人如果连“此生”都照顾不好,何谈照顾“来世”。

孔子的本意是要求人们务本求实,关注现实感性生命的愉悦,对生活负责,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对生命社会价值的追寻,而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及死后世界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 孔子的这句话并不表示他对死的问题的放弃, 这只是一种理性的暂且搁置, 但隐含了关于生死关系的思考。

汉外文化关键概念对比研究——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

汉外文化关键概念对比研究——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
值的认识,会影响个体面对死亡时的理I生与态度,也会 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生命是否抱有足够的尊重和关怀。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张永辉
79 万方数据
点什么,对种族繁衍,家族血脉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然 而西方人却将生命看成是一种权利,是人活在当下追求 个体幸福的权利,把人生当作追求快乐的场所。
中国人关心死后整个家族、整个民族的延续,将个 人死亡作为向群体过渡的环节。自己死后,还有子子孙 孙,希望自己死后能为世人留些什么;西方人关心的是 灵魂不朽,相信生命会以另外的形式延续。他们只会考 虑灵魂归处,上帝如何审判。
华夏民族又是一个重视群体利益的民族,只有保存 集体,个体生命才能保存。孑L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谓 “杀身成仁”;孟子在《孟子·告子上》日“舍生取义”。在 儒家看来,生命的道德价值比生命更为重要。在个体生 命与群体的利益之间,要牺牲个体小我的生命,维护社 会“大我”的尊严。
中国人认为“死”意味着生命的终止,所谓万事皆 休、万念俱灰。佛教认为,人死以后会进入新的轮回,但 前世今生已经面目全非。如果下了地狱,又是何等的恐 怖和孤苦无依。所以,中国人向来忌谈死亡。医生往往 对病人隐瞒病情,以免其承受不住这个打击。这反映出 中国文化回避死亡的特点。
(二)西方文化关于“生死”的看法 西方文化认为,“生”是上帝的造化。挪威、波斯、古 巴比伦、古希腊都有上帝造人的传说。上帝给了94-)k 生命,生命就属于自己。我们有权利及义务尊重和爱护 上帝所给的宝贵财富,为自己创造幸福。实现个体的愿 望,顺应个体的需要,这是谁也无法剥夺的权利。所以, 人们要感恩的对象是超越了血亲的。 同样是生命,西方人眼中生命的价值与道义的价值 之间,是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即使是那些为了国家和民 族牺牲生命的英雄人物,也并不认为道义价值更高。只 是面临灾难时必须做的选择。这体现了西方文化注重 主体幸福价值的倾向。 西方人并不回避死亡。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有关于 “永生”的内容。信仰上帝即能永生。一旦信仰了上帝, 就能与上帝同在,既然能够永生,就不会惧怕死亡。这 一点与重视生命价值并不矛盾。为了能够与上帝不相 隔,就要过好活着的每一天。死亡无论如何都不能回 避,不如坦然面对。在西方国家,有关死亡的教育很普 遍,人们可以毫不避讳地谈论死亡。 直面死亡并且相信“永生”,还与“灵魂”观有关。很 多古希腊的哲人都相信人是灵魂与生命体的结合,相比 肉体生命,灵魂更纯洁。肉体泯灭了,灵魂却永不泯 灭。基督教文化是原罪文化。上帝造人,并不是要人死 亡。因为人犯了罪,所以才会死亡。只要不断追随上 帝,就能获得生命的超越。死亡,是人生的终点,也是人 生的目的地。 二、中西方文化中“生死观’’的对比 (一)中西方文化生死观的相通之处 重生的观念。二者都重视生命的价值与幸福。以 “生”为主,“生”是人存在的形式,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人们都期望好好活着,延年益寿。中西方的生死观都重 生,爱惜人的生命。在中西方生死观里,都有精神不朽 的概念,为追求真理而选择死亡,为人类普遍价值而牺 牲自己,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 (二)中西方文化生死观的相异之处 中国人把生命看成是一种手段,一种义务。中国人 生命的目的性很强,他们渴望用自己的生命为后世留下

古代与现代的死亡观

古代与现代的死亡观

古代的死亡观中国古代死亡观大体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近代几个阶段和几大观点。

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和统治地位,主要观点是“未知生,焉知死”;道家主要观点是“齐生死”;无神论主要观点“人始于生,而卒于死”。

从对死亡看法的不同学派来分析,关于死亡的思想,在先秦两汉时期已基本确立了中国死亡哲学的主调,以后没有多大发展。

基本上都是儒道两家思想的解说。

儒道对于死的态度大同小异。

儒家认为生的事情已经够多了,没必要去想死后的事。

死是怎么回事不要管它。

如果硬要问死是怎么回事,那还不简单,就是休息,两眼一闭啥也不知道了。

死无所谓好坏,无所谓天堂地狱。

道家认为死生都是自然而然的事,生生死死循环不已;不必悦生,也不必恶死。

儒家认为,死生在于尽人事而听天命,道家则认为死生基于自然。

在先秦诸子之中只有墨子是公开宣称死后有鬼神的存在。

但是,仔细研究《明鬼》篇,可以看出墨子的本意只是一种“神道设教”,并不是要强调死后世界的存在。

中国不是八说,也不是二说,而是一说。

从中国文化发展史来看,上至官府,下至民众,基本上是儒家的死亡观占上风。

冯友兰先生说:“一个人的→生有一个‘有限’。

这个‘有限’的全部过程,是和‘无限’。

这个‘有限’的全部过程,是和‘无限’打交道的过程,哲学是对这个过程的反思。

”我们的以思很不够。

死亡哲学并不等于哲学的死亡,恰恰相反,人生观和死亡观正是世界观的两大方面,缺一不可,而且对死的思考能推动哲学的发展。

当然,我们批判存在主义悲观厌世的一面,通过对死的研究更振奋人的生活信心,珍惜生的价值、死的尊严。

按毛主席给刘胡兰同志的题词所说的那样:“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现代的死亡观现代死亡观是根据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道德变化要求,改变落后死亡观所形成的关于死亡标准、死亡方式、死亡安置以及与死亡相联系的各种事物的认识。

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死亡的现代标准、死亡的现代方式、面对死亡的现代态度、死亡人的现代处置。

死亡的现代标准——脑死亡自古以来,死亡一直有一个比较恒定的标准。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文化价值观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文化价值观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文化价值观殡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礼仪文化又是殡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历来重视礼仪行为,而丧葬礼仪是礼仪中最为独特,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种,因为丧葬礼仪是关于死亡的仪式,是人们既感到恐惧,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人生重大仪式,其中既夹杂着恐惧和敬畏心理,更有着对新生的渴求和追求生命的永恒和不朽。

世界各民族都在其历史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特色的丧葬仪式,而其中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是最为繁缛、最为隆重和最有特色的。

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许多传统的中国文化在内外的冲击之下,逐步地丧失了她的影响力,中国丧葬文化中的礼仪文化也是如此。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她的根,虽然在表面上我们阻断了某种行为和习惯,但在民族的心理上我们不可能轻易地了断,“寻根”心理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中仍随处可见。

出于寻根探源,也出于对现代殡葬礼仪的反思,本人对传统的丧葬礼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我在本文中从传统丧葬礼仪研究的视角对丧葬礼仪文化进行分析。

囿于文章的篇幅,我不可能从文化中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而只能对文化中的主要方面——文化价值观进行分析。

“文化分析是将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要分析一个整体的文化,涉及的主要问题是确定其主流价值观和标准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价值观是文化中的核心成分”。

因而,我对丧葬礼仪的文化分析,主要是揭示出丧葬礼仪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

对丧葬礼仪的文化分析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观察这些文化是如何在社会行为中得到体现的,研究价值观和观念如何塑造物质文化,同时又为物质文化所决定的。

”通过对以上方面的研究和思考,我认为,蕴含在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主要文化价值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孝的观念孝在中国文化中,在儒学中具有原发性、综合性,是其核心、根本与特色。

我们从孝的基本含义“事亲”这一方面来看,为人子怎样事亲才算是孝呢?古代言孝的儒家经典《孝经》里面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

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

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源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其内涵十分丰富,展现了中国人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关注、敬畏和追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

一、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尊严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生死观的核心价值。

中国古代文化强调“求生存”的观念,并将之视为各种价值追求的前提和基础。

在封建时代,对生命的尊重表现为“仁爱万物”的思想,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即人与人应该互相帮助、尊重、包容,才能实现和谐共处;在佛教和道教中,则是“众生平等”的观念,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具有无限潜能,需要被尊重、发掘和利用;在民间传统文化中则是对祖先和家庭的崇拜,认为家族的延续是通过爱护幼年婴儿和尊重长者来实现的。

二、死亡的意义中国古代文化中,死亡被视为一种过渡,是生命的结束,也是新生命开始的开始。

死亡在哲学上被认为是“无常”的代表,象征着一切的不确定性和无法预知性,在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中,古代中国人常常将死亡被视为一件深刻而神秘的事物。

在封建时代,死亡被视为“人生大事”,丧葬礼仪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了儒教的道德价值和尊重社会规范的态度。

佛教认为,人生会有轮回,死亡只是一次过渡,只要皈依佛教可以得到永生;道家则认为,人生虽有尽头,但生死是循环的、相互包容的,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而在民间传统文化中,则是将死亡视为“返本归真”、“归于自然”的观念,扬弃自然信仰和“人在天命”的思想。

三、生死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生与死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来。

在世界观中,生与死是天地间最基本的阴阳哲学,象征着复合性的、动态的和相互转换的规律。

在人生观中,生与死是人类生存和生命发展道路上始终伴随的两个极端,是人类探索生命含义、拓展生命意义的基础。

在价值观中,生与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价值关系,没有生命就没有其他价值的实现,在社会发展中,也需要重视生命保障。

从丧葬礼仪看中国人的生死观

从丧葬礼仪看中国人的生死观

067文化纵横从丧葬礼仪看中国人的生死观第一章 中国的丧葬礼仪“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荀子·礼论 》)“在我国古代社会,‘礼’贯穿人生的整个过程,是关涉生与死的人伦总则。

丧葬制度作为‘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善终的伦理原则与道德规范的综合。

”人的出生,是肉体开始的起点,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步走向肉体生命的终点,死亡。

中国自古都将死亡看成是肉体生命的一个终点和灵魂生命的一个起点。

肉体生命的结束代表着在这个世界,人的肉体的消逝。

因此人的生命便用灵魂开始继续自己的征途。

中国古代的人们由此创造出了鬼神、地狱和轮回转世。

第一节 古代丧葬“‘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人伦总则,是宗法等级制度和人们行为规范的总称。

”在《周礼》中记载很详细的丧葬礼仪。

丧礼属于凶礼之一,包括丧、葬、祭三个部分。

其中丧是指人死之后下葬前的一些礼仪,包括临终、始死、小敛、大敛以及成服。

葬是指人死后关于下葬入土的一些仪式,包括备葬以及入葬。

祭则是入葬之后对进行的祭奠仪式,包括丧祭和吉祭。

在古代的丧葬仪式中,虽然礼仪的环节有些相似,但是在一些内容上是不相同的。

古代因为死者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同,丧葬礼仪和在其丧葬上所使用的物品是有所等差的。

《周礼》中记载:“凡凶事弁、服。

凡吊者下事弁绖、服。

凡丧,为天王斩衰,为王后齐衰;王为三宫六卿锡衰,为诸侯缌衰,为大夫、士疑衰”这是丧礼中一些关于丧服制度的礼仪,已经开始带有等级制度在其中了。

《周礼》中的丧葬仪式主要是一上层阶级的人如王、王后和士大夫等为主。

《仪礼》中的丧葬仪式较《周礼》覆盖的范围更广,内容也更加详细。

《仪礼》中关于丧葬的一共有四篇,分别是《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

《丧服》是关于丧礼是时人们的服饰制度,根据服装穿着者和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以及其社会身份和地位为其制定一些了的服饰,以及死者下葬时的穿着都有所规定。

根据一定的血缘关系服守丧的轻重等次从而守孝指礼便形成了“五服制度”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

中国死亡智慧

中国死亡智慧

论中国传统死亡智慧与“生死互渗”观郑晓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死智慧的观念性资源是相当引人注目的。

但是,比较而言,中国传统之人生智慧已受到人们广泛与深入地研究,出版了大量的著述,而中国传统之死亡智慧则没得到应有的重视。

由于“生”与“死”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为了深入发掘传统的人生智慧,更为了给现代人提供有益的人生精神的资源,以解决现代社会日趋突出的生死问题,就必须深入地探讨中国传统的死亡智慧,并使之与现代人面临的诸复杂的死亡问题相系,从而获得深刻的历史文化的启迪,让中国传统文化在进入21世纪时焕发出新的智慧之光。

一、超越死亡之意义“死”是每种有生之物的最终结局,“死”是人类无法抗拒与躲避的宿命。

一般而言,人们一思及此、一念及此,便会恐惧不安,甚至会万念皆灰,从而在人生活动中做出一些异常或反常的行为来。

现代人在人生的状态上要远远高于传统人,但由于特别关注“生”,无暇对死作深度思考,在死亡问题上产生了极大的困惑与恐惧,这就使现代人之生活品质难以真正的提高。

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建构一种合理的人生观,还必须拥有正确的死亡观,以获得某种生死的大智慧,既提升生命的质量,获得幸福顺畅快乐的人生,同时也能够消解对死亡的心理恐惧,平抑死亡引发的悲痛与创伤,并为人生充上永不枯竭的动力,最终超越死亡。

一般而言,任何人都将面对四类死亡的现象:一是世上不相识者的死亡。

我们在生活的过程中,常常会遇上各式各样的丧事:停柩、吊唁、灵堂、送葬、祭祀,等等,它们往往提醒我们死亡的存在,并在我们的心灵留下或淡或深的惆怅。

二是亲人之死。

如果说不相识者之死难以给我们强烈印象的话,那么,亲属的死亡则必使我们烙上永不磨灭的浓厚的死亡意识。

比如当我们看到父母辈被推进焚尸炉时,就会产生出一种刻骨铭心的死亡恐惧:我们的前面已无任何可与死亡相隔离者了,下一个便是我了!所以,亲人之死会给人们造成极强烈的心理震憾,并在人的脑海中嵌上深深的死亡恐惧,甚至演变为一种心理病态。

中国生死观

中国生死观

中国生死观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生死观,它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交往方式等方方面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文化一直强调珍惜生命,厌恶死亡,但是又不拒绝死亡。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中国人民认为尊重生命是生命的责任。

他们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生命,尊重它们之间的互动。

中国文化敦促人们要保护生命,要珍惜生命,要发展生命,要活出自我。

他们还相信生命是上天赋予人类的礼物,把它珍惜最重要。

同时,中国也尊重生命的结束,并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经历死亡,生命才能延续下去。

中国文化提倡的是“谨记生死”。

人们要记住,生命珍贵无比,因此要珍惜生命和结束生命,应该讲究尊重生命。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有关死亡的主题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它不但包括生物学上的死亡,还指示着精神世界中的死亡,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死亡的思想十分丰富。

以礼保证身,必可长生。

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有一句古谚,通过尊重生命的方式,可以得到长命百岁的福报。

因此,中国古代文化普遍重视礼仪,让人们增强尊重生命的意识,增加追求长寿的信念。

在中国,生死也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把人们从只关注自己利益的角度,转变成关照他人,正视死亡,正视生命,以及重视生命的角度。

此外,在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轮回”的观念,认为一切都是在一个大循环之中,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死亡,才拥有新的生命。

这让人们释怀,让他们有一种接受死亡的态度,慢慢地学会接纳生命的无常性,并理解生命有一定的意义。

总而言之,中国文化中对待生死的态度是多方面的,它是珍惜生命、尊重死亡、理解死亡、接纳死亡的态度,它不但提倡健康的生活,而且让人们有一种深刻的认识,把生命当作有限的礼物,珍惜生命,同时要接受死亡,把死亡当作自然的一部分。

中国丧葬文化研究

中国丧葬文化研究

当人呱呱坠地,发出第一声嘹亮的哭声,既是生命的展开也是死亡之旅的开始,所以恩格斯说:“生就意味着死。

”①生与死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

每个活着的人都将面临死和走向死,弗洛姆对此有精辟论述:人,无论是类人或个人,一旦降临斯世,便被“抛入动荡不定、开放无拘的境遇之中。

其间仅有一点是确定的:过去以至未来的尽头——死亡。

”人的一生由许多不确定性事件组成,惟有死亡归宿是亘古不变的,西方文化更认同这一点。

西方文化源于西伯来文化和希腊理性精神,有着深层的悲剧意识。

历代哲人不仅从理论方面对死亡进行了系统阐释,而且在实践方面也创造了流传千古的典范,如苏格拉第、布鲁纳等以他们自己的生命丰富了死亡的内涵。

基督教或天主教,更是以死亡问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宗教,使西方人能更坦然地讨论死亡问题,从“死”的思考悟出“生”的理性,从死亡教育推展到生命教育。

与西方悲剧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具有更多乐观情绪,对死亡采取回避态度,这与儒文化重生轻死的传统有关。

美国文学家艾略特把死亡教育和性教育看成是同等重要的大事,而中国传统对此两者都讳莫若深,认为性是肮脏的、死是不吉利的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中国人的死亡观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意谓人如果连“此生”都照顾不好,何谈照顾“来世”。

孔子的本意是要求人们务本求实,关注现实感性生命的愉悦,对生活负责,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对生命社会价值的追寻,而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及死后世界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文化的这种把死亡问题排斥在生命视野之外的现实主义生存哲学,是中国人忌讳死亡、恐惧死亡的文化根源之一。

所以,中国人表面上乐观坦荡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对死亡的深深的悲哀和恐惧,因为“死”就意味着对“生”的彻底否定,意味着世俗生命之乐的彻底破灭,这对于注重现实的中国人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所以,死亡是中国传统文化忌讳的话题。

笫一节丧葬概说一、丧葬习俗的产生丧葬习俗的产生源于灵魂不灭的观念。

论中国人的死亡观

论中国人的死亡观

论中国人的死亡观论中国人的死亡观中国人的死亡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死的理解和态度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华文化崇尚生命,并赋予死亡以一种特殊的意义。

中国人的死亡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既有尊重生命的充满敬畏之情,又有对死亡的深刻思考与超越。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人的死亡观。

中国人对死亡的态度可以概括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中国人普遍相信生死有命由天定,富贵荣辱在天注定,人们努力追求的并不是延长寿命,而是希望保持健康和平安。

这种生死观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也影响着人们对生活和死亡的态度。

中国人在面对死亡时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敬畏之情。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影响力巨大,而儒家强调的是对父母的孝道,对长辈的尊重,以及对亡者的祭祀。

在中国人眼中,尊重死者是一种表达对生命的敬意和对父辈的天台感恩之情。

这种敬畏之情中包含着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死亡的敏感认知,使得中国人对于死亡更为敏感。

中国人对死亡也表现出对超越性和永恒性的思考。

中国文化强调轮回转世、生死相继的观念,认为死亡只是生命轮回中的一个节点,而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

这种思想使得中国人对死亡抱有一种超越尘世的宽容和对灵魂永恒存在的信仰。

同时,中国人也注重建立家庭的家谱和祭祀仪式,以保留祖先的记忆,并期望自己的灵魂能够得到长久的祭祀和纪念。

与其他国家的死亡观相比,中国人的死亡观具有更为复杂的特点。

中国人同时表现出对死亡的敬畏、对超越性和永恒性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尊重等多重情感和理念,这些都渗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人通常会以一种庄重而克制的方式对待死亡,而非过度地悲伤或者痛苦。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中国人的死亡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现代化的冲击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中国人对死亡的态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有人开始更加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满足,对生命有着更强烈的欲望和执着,而死亡则被视为一种不可接受的失败和终结。

中国传统文化的死亡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死亡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死亡观摘要: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

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既不悦生,也不恶死。

佛教的死亡现是抑我的、消极的,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死亡观: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

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到毛泽东关于死亡意义的思考无不彰显了死亡的伦理化特征而非死亡的自然性。

本文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基本脉络,主要内容、特征及其现代意义以期给现代人思考死亡问题以某种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基本脉络在中国原始宗教中,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

古人认为,天上是神的世界,那里是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神无生无死,是永恒的。

地上是人的世界,有生必有死,地下是鬼的世界,黑沉沉、阴森森,令人恐怖。

神、人、鬼各居其所。

中国原始宗教的死亡观与季节相联系。

如认为冬季黑暗、寒冷,大雪冰封,万物肃杀,和阴间的景象相同,是死亡的季节。

中国原始宗教中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或向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闪亮登场。

孔子站在岸边望着滚滚东逝水,发出逝者如斯乎的感叹,这也表现出他对人生必死的无可奈何。

所以当子路向他提出关于死亡问题的终极关切时,他表现出不高兴,脱口而出“未知生,焉知死”。

这体现出他对生命的深切感悟。

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

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

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生死是人类最基本的问题之一,而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被视为至上的价值,在人们眼中,生命有其宏伟的意义和价值,生命的存在不是简单的存在,而是要在人与社会之间建立修改关系,在充实的人生经验中提高生命质量。

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

1.对生命的崇尚中国文化一直强调对生命的崇尚。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生命是有价值的,是世间万物中最为弥足珍贵的。

中国人认为,生命是无价之宝,不可轻易放弃或浪费。

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对于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的保护都会给予极大的重视。

此外,生命不仅仅指个体的生命,还包括整个社会的生命。

因为每个人都不能离开自己的社会环境而生存。

因此,中国人认为,在社会和个体之间有着极为密切关系,它不仅关系个体的生命与身体,还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2.生死观中的“命运”在中国文化中,命运是人们思考生死问题时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

中国人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天地自然所决定的,因此,人在面临生死问题时,不应该过度追求自己的命运,而应该积极参与生活,学会把握时机,并以坚强、勇敢的心态面对。

此外,在中国文化中,个体的存在是与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秩序相互关联的。

因此,人们往往以集体利益为重,追求家族、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和发展。

这也意味着,个人的命运需要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配合。

3.生死观和道德伦理中国文化对于道德伦理的重视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的“仁爱”和“善”是人们一直持续推崇的品质。

在生死观中,中国人认为,个体的行为一定要符合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即在面临死亡问题时,人们应该坚守正义、仁慈和传统,从而更好地承担个人责任和社会义务。

此外,中国文化的“道”和“德”也是中国人思考死亡问题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之一。

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无论生死,都需要有一种合乎道德和伦理的人生态度,巧妙处理关系,尝试在社交场合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向着更加完善的自我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是多维的,包含了对生命价值的崇尚、命运和道德伦理的综合考虑。

从_重生轻死_到_生死齐一_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

从_重生轻死_到_生死齐一_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

・中国哲学・从“重生轻死”到“生死齐一”3———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海 波死亡是人类自身最大的困惑,是古今中外所有宗教、文化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中华文化和世界上大多数文化一样,在其发展中形成死亡禁忌的传统。

早在西周时期,“悦生恶死”的观念已经积淀到国人的死亡心理中;先秦儒家则承接传统以生观死,形成“重生轻死”的伦理色彩浓厚的实用主义死亡观。

但是,这种思维模式受到同期道家颇具颠覆性的挑战和冲击。

道家扩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视域,提升了中国人思考死亡的哲学维度,其死亡观富有超越性。

道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探究生死问题,突破只重视死亡社会属性的误区,把看视死亡的视角还原到死亡的自然属性,由死亡揭示生之价值,提出“生死齐一”,直指生命的超越性,从而在消解死亡的终结意义方面作出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道家死亡观的产生与形成既源于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同时也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

同处西周末年,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孔子和老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迥然不同,人生向度定位在不同的生死视域,由此得出大相径庭的死亡观。

孔子认为,挽救社会的惟一途径是唤醒人的道德自觉,回复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上下有序的礼制时代。

这一出发点注定儒家继承传统,以社会人生为生死视域,以生观死,重生轻死,对死亡的关注和探讨都围绕伦理教化这一核心目的。

老子则立足于诸侯纷争的表象之外,从“道”的角度思考人生和政治的原则,看重人自身的存在价值,不把现有的伦理秩序当作价值目标。

道家杨朱学派即以此为理论基点高扬生命至上的大旗,把“贵生”作为生死存亡的根本。

①庄子是对生死问题论述最多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战火纷飞、命若蝼蚁的外在景象促使庄子在人生向度思考得更加深入。

他继承老子的自然主义道论,由探求生死奥秘入手追寻一种合乎社会终极本质的自由,从浩渺宇宙、万物一体的广大视角俯瞰人生。

庄子提出生死本质与人生归宿问题,②在不断探索中完成了道家死亡观体系的建构。

道家死亡观开中国文化中抬高死亡地位之先河。

中西方生死观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生死观的比较研究
注重实践应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命教育、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领域,为个体和社会提供更多有益 的帮助和支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中国传统生死观特点与内涵
重视生命价值与意义
01
珍惜生命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生命的宝贵, 认为生命只有一次,应该倍加珍 惜。
追求意义
02
03
积极向上
在有限的生命里,人们应该追求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实现自己的 人生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鼓励人们以积极向 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不断进取, 创造美好未来。
强调顺应自然与命运安排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中西方生死观相关文 献资料,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深入剖析。
3
创新之处
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从哲学、心理学、 社会学等多角度揭示中西方生死观的内在逻辑和 联系。
论文结构安排
01
02
03
04
05
绪论
中西方生死观概 述
中西方生死观比 较分析
中西方生死观Biblioteka 实意义探讨结论与展望02
中西方生死观比较研究有助于 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为生 命教育和临终关怀等领域提供 理论支持。
03
通过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 对生死的认知和态度,为心理 健康、社会和谐等方面提供新 的视角和启示。
研究目的和方法
1 2
研究目的
系统梳理中西方生死观的内涵、特点及其形成原 因,比较二者异同,探讨其现实意义。
中西方生死观概述
中国传统生死观
重视生命
强调生命的珍贵和重要性,注重 养生和延长寿命。
道德约束
生死观念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 强调“舍生取义”的精神。

儒道释三家论中国人的生死观

儒道释三家论中国人的生死观

同时,死亡还会使人丧失信仰,成为生命的阻力;而在另一方面,死 亡却是人类的朋友。因为死亡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死亡, 并且只有在死亡之后才有真正的自由。死亡还是宗教界最大的帮手。 在死亡面前,人们才会幡然醒悟说出真话。由于中西方文化和传统的 宗教信仰迥然不同,反映在死亡观上也颇为明显。
㈠中国人的死亡观 ⒈原始死亡观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思维能力极其低 下,人类尚不能对死亡作哲学的思考,甚至不能用人的眼光和自然的 眼光看待死亡,这就使人类的原始死亡观普遍采取非自然的宗教神话 形式,也就是说死亡问题始终是同原始宗教神话紧紧地纠缠在一起。 而作为同原始宗教神话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原始死亡观的最根本特 征——是对死亡的反抗和否定。 ⑴原始死亡观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否定死亡的普遍必然性和不可 避免性; ⑵原始死亡观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死亡终极性的否定; ⑶原始死亡观的又一重要内容是对超个体灵魂不死的信仰。 ⒉现今中国人心中的“死亡”概念的含义和意向 ⑴把死亡当做一种自然的归宿。认为死和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 象,有生就有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⑵死是一种令人恐惧的事件; ⑶死亡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死亡当做追
古之真人,在《庄子》里面,在道家里面,真人的境界是被立得 极高的!佛教一天到晚都在说生死事大、轮回是苦,但是在《庄子》 里边,他就把这个放得下!"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他把一切都归之 于自然了。生,是老天爷生你,是天之所为,死也是老天爷让你死, 是天之所为,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既然无可奈何,那我就只能安之 若命。你如果不安之若命,你还要在里面添加点喜怒哀乐,你就是吃 饱了没事干,太傻了嘛!我们现在遇到病,放不下,还不是要去找医
人类最早认识死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远古时代,人们以为一位一 个人不会动作了,就是死了;后来人们发现没气(呼吸)了才是死; 人类进化了,意识到心脏停止跳动才是死;而现代医学则定义强调灵魂、肉体的二重性和 人、兽差别,因此,在博恩大夫看来,人的死亡在于灵魂和肉体的分 离,动物的死亡则意味着基本生物机能的终止。而《苏联百科全书》 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死亡与器官的生命活动的停止同时发 生,因此,也与作为独立的生命体系的个人毁灭同时发生;从更普遍 意义上来讲,死亡是有生命的物质的最终停止,同时还伴有蛋白质的 分解。只有在对有机体的生命本质进行唯物主义的解释的基础上,死 亡才能够被理解。”中国古代儒学创始人孔子在如何对待死亡时,告 诫弟子:“未知生,焉知死”。古希腊大哲伊壁鸠鲁也有一段名扬四海 的关于死亡问题的论述:“当我们存在时,死亡不存在;死亡存在时, 我们就不存在了。”德国大哲海德格尔也曾说,人之“生”与“死”并非 人生的两个端点,而是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死亡是人类永恒的宿 命,因此,人的生存意义就在于把自己的生命向死亡抛掷出去再反弹 回来而得到规定的。所以,人绝不可以只埋首于“活”,在世俗的生活 中混沌不明地“活”,而要时常安静地“思”,尤其要正视“死”,时刻想 到“死”。这就是人“生”中重视死亡问题考索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与生命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与生命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与生命哲学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系统,其中死亡观与生命哲学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它们凝聚着中国文化的智慧和思想精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不仅是一种生命的结束,更是一种超越和转化,是短暂的人生向永恒的生命之源过渡的过程。

而生命哲学则是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提供了许多关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启示,值得我们去探究和领悟。

一、死亡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相较于西方文化的死亡观,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死亡的态度是平和的,认为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环节,应该以一种认真和敬畏的态度面对它,而不是像西方文化那样纠结于死亡带来的痛苦和悲伤。

1. 生死相依,物我两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重视生死相依的关系。

生命的存在离不开死亡,死亡也可以说是生命存在的前提。

《道德经》中曾经写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生之死也,固无奈何而已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死并不能被彼此割裂,它们是物我两忘的一体。

在这种哲学观念下,人们对死亡不会有太多的恐惧和排斥,而是以一种接受和敬重的态度面对它。

2. 死是一种转化,而不是终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不会将死亡看作一种终点,相反,他们认为死亡是一种超越和转化。

《周易》的“乾坤大有,其交相傅,天地交泰,而万物化生。

”便是一个证明。

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一个转化的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复制和延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万物的存在方式会改变,但它们的本质不会改变。

人死后的生命,被认为也只是从一个物质形态向另一个存在方式的转化,人并没有真正的消失。

3. 死亡与生命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死亡也正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没有死亡就不可能有生命。

在中国文化中,人作为一个有限的存在体现出了生与死的关系。

只有在死亡威胁到人之后,在斗争和磨难中,生命才更具有碾碎困境,安然度过人生的强侵性。

二、生命哲学生命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它从不同的角度探究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与西方哲学体系中的人文主义和存在主义等观点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摘要: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

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既不悦生,也不恶死。

佛教的死亡现是抑我的、消极的,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死亡观: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

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到毛泽东关于死亡意义的思考无不彰显了死亡的伦理化特征而非死亡的自然性。

本文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基本脉络,主要内容、特征及其现代意义以期给现代人思考死亡问题以某种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基本脉络在中国原始宗教中,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

古人认为,天上是神的世界,那里是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神无生无死,是永恒的。

地上是人的世界,有生必有死,地下是鬼的世界,黑沉沉、阴森森,令人恐怖。

神、人、鬼各居其所。

中国原始宗教的死亡观与季节相联系。

如认为冬季黑暗、寒冷,大雪冰封,万物肃杀,和阴间的景象相同,是死亡的季节。

中国原始宗教中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或向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闪亮登场。

孔子站在岸边望着滚滚东逝水,发出逝者如斯乎的感叹,这也表现出他对人生必死的无可奈何。

所以当子路向他提出关于死亡问题的终极关切时,他表现出不高兴,脱口而出“未知生,焉知死”。

传统儒家生死观研究

传统儒家生死观研究

传统儒家生死观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分析传统儒家的生死观,揭示其深厚的哲学内涵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其生死观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理性认识,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哲学。

本文将首先对传统儒家生死观的历史背景进行概述,梳理其发展脉络和主要观点。

接着,通过深入分析儒家经典文献,探讨儒家生死观的核心理念,如“生而知之”“死而不亡”等。

本文还将关注传统儒家生死观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实践,以及其在面对生命伦理、死亡教育等现实问题时的启示作用。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也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和指导。

二、儒家生死观的哲学基础儒家生死观的哲学基础,主要源于孔子及其后学的思想体系,特别是他们对“仁”“礼”以及“天命”等核心观念的阐释。

儒家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人应当顺应这一规律,以平和的态度面对生命的终结。

儒家强调“仁”的理念,认为“仁”是处理生死问题的关键。

在儒家看来,“仁”不仅是一种道德情感,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揭示了儒家对于生死问题的基本态度,即应当先关注现实生活,致力于实现“仁”的要求,而不是过分关注死后的世界。

儒家认为,只有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了“仁”,才能对死亡保持正确的态度。

儒家提倡“礼”的规范,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手段。

在生死问题上,“礼”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儒家认为,人应当遵循一定的丧葬礼仪,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同时,儒家也强调个人在面临死亡时应保持庄重的仪态,不惊慌失措,以体现个人的修养和“礼”的精神。

儒家还探讨了“天命”观念与生死观的联系。

儒家认为,人的生死是由天命决定的,个人无法改变。

然而,儒家并不因此而对死亡产生恐惧或绝望,而是强调人应当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际行动来顺应天命,实现个人的价值。

儒家认为,即使面临死亡,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留下永恒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死亡观研究
作者:王伟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12期
摘要:死亡兼具物理与精神的维度,对死亡的态度会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死亡观主要是指人对死亡的本质、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看法。

中华民族是注重精神生活和信仰追求的民族,在生死问题上也体现出它的智慧。

关键词:死亡观;儒;释;道
作为必死的存在,唯有人类能认识到自己最终的命运,也唯有人类试图以自我意志破解死亡之谜。

人们不仅是将死亡作为外在于人生的客观现象,还将它视为内在于生命的影响因素。

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很早的历史时期便体现出了应对死亡的智慧,在此主要从儒、释、道三家进行论述。

一、儒家死亡观
儒家对生死的认知是较为理性和务实的。

“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
也”[1],“呼吸一过,万古无轮回之时;形神一离,千年无再生之我”[2]。

先秦和以后的儒者大都承认死亡的客观性和不可逆性。

众多的无神论者也明确否定生死轮回和鬼神之说。

朱熹说,“释氏却谓人死为鬼,鬼复为人。

如此则天地间常只是许多人来来去去,更不由造化生生,必无是理”[3]。

儒家又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鬼神是人造出来的,目的是让百姓敬畏顺服。

所以,儒家在理论上不承认鬼神、轮回等观念,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又难免借助鬼神威慑百姓。

儒家对死亡存而不论,但对“为什么死”进行了论述。

“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鱼我所欲也》开篇用一个舍鱼而取熊掌的比喻,表述了“舍生取义”的思想。

孔孟关于生和“仁”“义”发生冲突时的两难处境给出了一个坚定的回答。

这一回答影响了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评判。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豪言壮语为孔孟的思想做了最好的注脚。

儒家并不倡导无谓的牺牲,“盖当死而死,则死比泰山尤重。

不当死而死,则无益于事,比鸿毛尤轻。

生死之际,不可揆之于道”[4]。

人在生死抉择的时刻要以仁义道德的更好践行为标准。

对于没有处于这种情境下的人如何寻找生存意义呢?“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5],孔子认为人生在世应发奋乐观。

儒家最怕的是“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所以“立德、立功、立言”是实现他们价值永存的最佳途径。

在儒家看来,丧葬和祭祀也是进行礼仪教育,明确个人责任,强化个体和家国关系的一种方式。

“未知生,焉知死”引导人们从务实的角度由生观死,盖棺定论之时,死的全部意义是由生的价值决定的,这促成了大多数中国人积极进取、奋发有为。

儒家把生死要义和伦理道德、社会价值捆绑在一起,也体现出浓厚的伦理意味。

二、佛家死亡观
生死问题是所有宗教的基本问题,大部分宗教,都源于人们愿意相信生命不朽的情感愿望和对死亡的坚定摒弃。

佛教便是通过许诺给终有一死的人们一个轮回转世和彼岸世界,来消解生存的痛苦、死亡的焦虑和死后的虚无。

“苦、集、灭、道”四圣谛是佛教理论的基础。

佛家宣称一切皆苦。

释迦牟尼出家之前,曾在东西南北四方宫门目睹了生、老、病、死之苦,决心修行。

此外,人生还有更多的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等。

一切生命都在这无涯的苦海中经历磨难。

而死后会依据因果律进入到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及阿修罗的六道之一中轮回。

尽管如此,佛教还是为芸芸众生指明了脱离苦海的道路。

信众主要可以采取六种方法,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

以虔诚念佛、行善积德,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戒律修养行为,终能达到涅槃境界。

此外,佛教更加注重修心。

“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坛经》)、“三界虚伪,唯心而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大乘起信论》),心若不净业障缠身,即便成佛也无法达到无上境界。

佛家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论是好人坏人皆有佛性,只要明心见性、制心一处,就能超凡入圣,灭绝一切痛苦。

在佛家看来,生死不过是六道轮回中的一个个节点,而非终点。

人们无需恐惧自己的死亡,也无需悲伤他人的死亡。

因为对普通俗人来说,死亡意味着进入下一个轮回的入口,进入什么样的轮回是由自己的作为决定的;而对修行得道之人而言,死亡即涅槃、即圆寂。

在佛教的生死关怀下,人们的恐惧心灵得到了安慰。

此外,佛教的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等观念和中国的伦理道德、鬼神信仰等思想自然交融,对广大信众,甚至是一般民众的死亡意识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道家死亡观
如果说儒家以务实的人生价值实现超越,佛教用永生信仰实现超越,那在道家这里是以主体的自由精神超然于生死苦乐之外。

“夫物芸芸,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6]万物蓬勃生长又回归根本,这是循环往复的自然之道。

这里的回归根本就是回归虚静的本原之“道”。

道是万物生发的起点,也是万物的终极归宿。

生死荣枯是“道”形而下的体现,人的生老病死亦是道的显现。

人最后肉身腐化,但超现实的精神本体——道,“獨立而不改,同行而不殆”。

庄子也承认死亡的客观性,“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7]66。

从时序上看,生死是对立的两极。

但庄子又认为生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他认为造成这种生死转化的原因是气的变化。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吾有何患?故万物一也。

”[7]247生死不过是一气聚散的不同形态。

我从自然之道中来,归自然之道而
去,所以“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

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7]260。

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来说,死亡的本质是也是一样。

“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7]92庄子既看到了死亡价值的差异性,又指出死亡的同一性,这一点他比儒家看得更为辩证。

“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7]63,理想中的人应该以坦然洒脱的态度看透生死。

他自己便是这样一位真人。

妻子亡故,他“鼓盆而歌”;路遇骷髅,他“援骷髅、枕而卧”。

据记载,庄子濒死时,弟子想要厚葬他。

他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吾葬具岂不备邪?”弟子说,我们怕乌鸢吃了您的肉。

庄子回答的更是洒脱:“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庄子以他的奇崛想象和浪漫情怀为中国思想增添了诗意色彩,他对死亡的超然今人也望其项背。

中国人倡导面临死亡的淡定从容,强调社会性和伦理性的人生意义,这对于人们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但中国传统死亡观也缺乏一些死亡的个体性和属我性的强调。

当下的我们该如何应对生命的终结,如何更大限度发挥人生价值是每个人都应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雄,韩敬.法言[M].中华书局,2012.
[2]坤撰吕,王国轩,王秀梅注.呻吟语[M].会文唐书局,1929.
[3]朱熹撰,黎靖德类.朱子语类[M].山东友谊书社,1993.
[4]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0976,杨忠愍公遗笔(及其他五种)[M].中华书局,1985.
[5]程昌明.论语[M].远方出版社,2004:71.
[6]张震点校.老子·庄子·列子[M].岳麓书社,2006:6页.
[7]庄周.庄子[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音乐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