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亚圣——孟子的教育故事会
孟子的经典故事
孟子的经典故事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道德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孟子的经典故事:1. 孟子见齐宣王:有一次,孟子去见齐宣王,王问孟子如何治理国家。
孟子回答说:“臣以为,国家的治理就像养育一头牛。
要想让牛长得壮健,就要给它提供优质的饲料,提供适当的水源,提供舒适的栖息地。
同样,国家的治理也要关注人民的生活,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和居住条件,才能使人民富裕、安居乐业。
”齐宣王听后大为赞赏,认为孟子的治国思想非常有道理。
2. 孟子与梁惠王:孟子曾经去梁国拜访梁惠王。
梁惠王自诩为仁王,但孟子认为他的统治并不是真正的仁政。
于是,孟子提出了“仁政”的理念,即国家的统治应该以仁爱为基础,关注人民的福祉和利益。
孟子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仁政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像鱼,君王就是水,水能养鱼,但如果水质不好,鱼就会死亡。
同样,如果君王不行仁政,人民就会生活在苦难之中。
梁惠王听后深受触动,决心改革自己的统治方式,更加关注人民的福祉。
3. 孟子与须贾:孟子曾经遇到一个名叫须贾的人,他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严厉的法律和惩罚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
孟子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本善,只要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引导,人们就会做出善良的行为。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孟子提出了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看到一个溺水的婴儿,他的第一反应是想救助婴儿,而不是去想着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谋取私利。
这个例子说明了人性本善的观点。
最终,须贾被孟子的观点所打动,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这些故事展示了孟子的思想和他与君王、他人的交流。
孟子的思想强调人性本善、仁爱和关注人民的福祉,对于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道德伦理和教育思想都有重要的影响。
孟子的教育思想精讲课件
• (一)行仁政 孟子认为"霸道"是"以力服人"。虽然可能成 为大国,但任凭暴力就会"失道寡助",众叛 亲离,天下不顺,导致身危国削,亡国无日。 "王道"是"以德服人",人们心悦诚服,众望 所归,对内就会国泰民安,政平人和;对外 就能"得道多助",天下无敌,自然就会统一 天下。
弟子凡事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除继承了孔子的忠恕之道
外,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思想,强调:
“亲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
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
二、教育作用和目的
• 教育的作用就是要把这种可能性最大限度地发 展、扩充开来。只有经过学习和教育把四端扩 充起来,这固有的善性就会象燎原之火,难以 扑灭;象喷勃而出的泉水,川流不息,终将汇 成江河。 教育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求放心",即把因后天 环境等不利因素而失去的善性重新寻找回来。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那就得反问自己是否做到了“仁”?我管理别人,可是没有管好,
那就得反问自己是否做到了“智”?我有礼貌的对待别人,可是得
不到相应的回报,那就得反问自己是否做到了“敬”?总之,当行
动未达到期望目的时,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
此外,闻过则喜,改过迁善等都是孟轲倡导的修养方法,这些
修养方法已经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有其旺盛
孟子的5个有趣小故事
孟子的5个有趣小故事《孟子的五个有趣小故事》第一个故事:孟母三迁。
你知道吗,孟子小时候啊,他们家住在墓地旁边。
哎呀呀,那时候孟子就天天和小伙伴们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一看,这可不行呀!这环境咋能让孩子好好成长呢?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带着孟子搬家啦!这次搬到了集市旁边,嘿,孟子又开始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啦,孟母又着急了,这也不是个好地方呀!难道就这样啦?才不呢!最后孟母把家搬到了学堂旁边,这下可好啦,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爱读书啦!这不就跟咱现在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学校,拼命买学区房一样嘛!孟母可真是太厉害啦,为了孩子的未来操碎了心呐!第二个故事:断织喻学。
有一天呐,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呢,她可生气啦!拿起刀就把织了一半的布给割断了,孟子吓一跳,问妈妈为啥呀?孟母就说:“你读书就跟我织布一样,半途而废,能有什么出息呀!”哎呀,这就好比你爬山,都爬到一半了,突然说不爬了,那能看到山顶的美景吗?孟子一下子就明白了妈妈的苦心,从此再也不逃学啦,开始认真读书。
孟母这一招可真绝呀!第三个故事: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去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那可是很尽心啦,河内遭灾,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到河东去,还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去。
可为啥我的百姓还是不见增多呢?”孟子就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
战场上,一方战败逃跑,跑了五十步的人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这合理吗?”梁惠王一想,哎呀,这确实不合理呀!其实自己和别的国家也没啥不一样嘛!这孟子可真会比喻呀,让人一下子就懂了道理。
第四个故事:揠苗助长。
有个宋国人啊,嫌他的禾苗长得慢,就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累得气喘吁吁的,回到家还得意洋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啦,我帮助禾苗长高啦!”他儿子一听,赶忙跑到地里一看,哎呀,禾苗全死啦!这不是胡闹嘛!这就好像你想让小鸡快快长大,就拼命给它喂很多很多食物,结果小鸡反而撑死了。
咱们做事可不能这么着急呀,得遵循规律呀,不然就得像这个宋国人一样闹笑话啦!第五个故事:浩然之气。
孟子经典阅读活动主持词和串词
孟子经典阅读活动主持词和串词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
和现代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举办孟子经典阅读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孟子的思想,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传承和发展。
下面是我为你准备的主持词和串词。
主持词: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我们
举办的孟子经典阅读活动。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
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希
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孟子的思想,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传承和发展。
在活动中,我们将进行经典诵读、讨论交流等环节,希望大家能够踊跃发言,共同探讨孟子思想的当代意义。
让我们共
同开启这场关于孟子经典的精彩之旅!
串词:
1. 孟子思想。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传承与发展。
4. 经典诵读。
5. 讨论交流。
6. 当代意义。
7. 精彩之旅。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活动圆满成功!。
孟子的经典故事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和教诲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孟子的经典故事:故事一:孟子与齐宣王有一次,齐宣王召见孟子,询问他对治理国家的看法。
孟子告诉齐宣王,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以道德为导向,以仁爱为根本。
他说:“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只有实行王道,才能使国家强盛。
”齐宣王听了孟子的话,深感有理,便向他请教如何实行仁政。
孟子告诉他,要实行仁政,首先要从自己做起,要有自知之明,要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其次,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多做善事,少干坏事。
最后,要实行“民为贵”的思想,关注民生问题,多为人民谋福利。
故事二:孟子与弟子公都子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都子向孟子请教一个问题:什么是道德的本质?孟子告诉他,道德的本质在于人的本性,是人天生具有的善念和行为。
他说:“人性本善,但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有些人失去了本性。
”公都子听了之后,又问孟子如何保持自己的道德品质。
孟子告诉他:“要保持道德品质,首先要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其次要学习圣贤之道,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最后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做到言行一致。
”故事三:孟子与杨朱有一次,孟子遇到了杨朱,杨朱是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主张“为我”、“贵己”之道。
杨朱认为人应该为自己谋求利益,而不应该为别人付出太多。
孟子听了之后,批评杨朱的思想是“自私自利”,不符合道德标准。
他说:“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谋求利益,那么他就会失去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如果只为自己着想而不考虑别人的利益,那么他就会失去社会的认可。
”他还说:“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以仁爱为中心,关心他人、关爱社会、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以上三个故事都是关于孟子的经典故事,它们表达了孟子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领导者应该以人民利益为重;道德的本质在于人的本性;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以仁爱为中心关心他人、关爱社会、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孟子中的故事
孟子中的故事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孟子》一书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孟子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孟子的风采,也传承了他的思想精髓。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孟子中的一些著名故事。
故事一,孟子见梁惠王。
有一次,孟子去见梁惠王。
梁惠王问孟子,“先生能使人不忧乎?”孟子回答说,“不能。
”梁惠王又问,“能使人不忧乎?”孟子回答说,“能。
”梁惠王不解,问孟子到底能不能使人不忧。
孟子解释说,“如果一个人失去亲人,哭泣悲伤,这是人之常情,我不能使他不忧。
但如果我能为他解忧,帮助他摆脱忧愁,这就是我能使人不忧的地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孟子强调的是化解人的忧愁,而不是简单地让人不忧。
故事二,孟子与梁惠王谈仁义。
孟子曾经对梁惠王说,“王好仁义,要推行仁义,那么就要先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才能让他们相信王的仁义。
”梁惠王问,“如何才能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呢?”孟子回答说,“只要王能够行仁义之政,用仁义之心,就能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孟子认为仁义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只有仁义之心和仁义之政,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故事三,孟子劝学。
孟子曾经对他的学生说,“学习就像耕田一样,要有恒心和毅力,才能有所收获。
”他告诫学生们要刻苦学习,虚心向前辈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他还说,“学习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修身养性,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认为学习是人生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途径。
故事四,孟子与梁惠王谈天命。
孟子曾经对梁惠王说,“天命之谓性也,率性之谓道也,修道之谓教也。
”他告诉梁惠王,天命是人的本性,而遵循本性就是道,修养本性就是教化。
他认为,人应该遵循本性,修养本性,才能达到道德的境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孟子强调天命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是人生的根本。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孟子的思想,也可以感受到他的风范。
孟子十大经典故事
孟子十大经典故事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思想家孟子历来是一位具有杰出思想的人物,他曾经创作了许多名著,其中比较知名的十大经典故事中,既有他个人的观点,也包含了他深厚的哲学思路,被称为“孟子十大经典故事”。
以下就是孟子十大经典故事:一、“仁者无敌”孟子认为,仁者不仅能够以共识达成和谐,更能够使人们在行为上达到最佳状态,因此仁者无敌。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用“仁者无敌”来说明:“仁者不仅在道德层面上是很高尚的,而且能够在行动上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二、“君子临深把握宽”这是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的观点,指的是一个君子应该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但又要有宽容的态度,才能够做到有效的行动。
三、“乐人者乐,受苦者受”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指的是一个人应该以仁爱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使自己与他人都能愉快、坦然地生活。
四、“毋友不如己者,而友之则反”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指的是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朋友没有诚信,反而会引起失去朋友的后果。
孟子认为,建立友谊的基础是诚信,建立友谊需要以一种贵人之心去对待。
五、“宽则多助,严则杀人”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指出,宽容是有助于团结谐和,而严厉追究却会导致暴力滋生。
他认为,宽容有利于鼓励社会正直、和谐,而严厉执法只会激发暴力行为。
六、“仁者护民”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指的是一个仁慈的人会尽自己所能保护他人的权益,爱护他人的安全。
孟子认为,保护他人的权益是一个仁者的本分,而且需要以自己的行动去实践。
七、“仁者救人”这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指出,一个仁慈的人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受苦的人们。
孟子认为,帮助他人才是仁者的使命,而且是以自己的行动去实施。
八、“君子当不惊”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指的是一个君子应该有一种调节心灵的能力,使自己不会因为外界的因素而受到惊慌。
孟子认为,对一切不惊才能够在自我修养上达到最高程度。
九、“仁者心思浅,善者心思深”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指出,一个仁慈的人应该把自己的思想保持在较浅的层次,即关注到表面的问题上。
历史名人孟子被称为“亚圣”的故事
三一文库()〔历史名人孟子被称为“亚圣”的故事〕导语:孟子是孔子之孙孔汲的再传弟子。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的名人故事,欢迎查阅,谢谢。
历史名人孟子被称为“亚圣”的故事▲孟轲何时被称为“亚圣”?说起儒教,人们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孔孟之道”。
似乎孔、孟两家的思想代表儒学的全部。
的确,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孔孟之道作为统治阶级推崇的思想,一直在历代社会生活和多种学术思想中占据统治地位。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教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达2000余年。
历代许多学者一直这样认为,汉武帝独尊的“儒术”也就是孔孟之道。
近年来,有些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当时,孔孟尚未并尊。
岂但孔孟没有并尊,而且孔子也没有被独尊。
公元前后刘歆为了帮助王莽做皇帝,说周公才是儒教的教主,孔子只是传播周公所制定的礼乐制度的第一个传教师。
一直到唐初,周公仍然是“先圣”,孔子仍然屈居“先师”之位,在国立太学举行祭祀先儒仪式时,座位排在周公侧面,不能正面接受皇太子奉献的“太牢”,至于孟轲,连站在周孔两边陪祭的资格都没有,更谈不上并尊了。
一直到唐代,唐太宗用杀兄逼父的手段登上皇帝宝座后,下令将周公庙从太学里迁出去,从此孔子才由“先师”升为“先圣”,唐太宗同时下令封孔子大弟子颜回为“先师”,让他顶替孔子原先的位置。
“周孔之道”,成了“孔颜之道”。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诏孔子庙以颜回配称“亚圣”。
而孟轲,无论官私史籍,都还是将他看作战国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尚没有跨进孔庙的门槛。
清朝着名的考据家赵翼,作过一则考证,题为《尊孟子》,说是孟轲被尊于宋朝,“宋人之尊孔子,其端发于杨绾、韩愈,其说畅于(皮)日休也。
”杨绾是唐代宗的礼部侍郎,在宝应二年(公元763年)即“安史之乱”结束的那一年,上疏要求皇帝批准《孟子》与《论语》、《孝经》同列一经作为科法考试的必读教科书。
这一建议,虽然未被采纳,却是孟轲被统治阶级看作可与孔子并列的首次记录。
孔子和孟子的故事
孔子和孟子的故事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对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道德家。
他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至圣先师”,并被尊奉为“儒家始祖”。
孟子,名轲,字子思,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亚圣”,他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孔子和孟子都生活在春秋时期,是同一时代的人。
孔子是孟子的老师,他们之间有着师生关系,但也有着不同的思想和观点。
孔子强调的是人的修养和礼仪,主张“仁”的道德观念,提倡“中庸”之道,注重礼乐教育,强调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
而孟子则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主张天命思想,强调君臣之道和仁政。
他们的思想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对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和孟子的故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的故事中,有很多关于他的言行和教育方法的故事,比如他的弟子颜回问孝,孔子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教导他;还有关于他与弟子们的对话和争辩,以及他对礼乐教育的见解等等。
这些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孟子的故事中,也有很多关于他言行和教育方法的故事,比如他的弟子问他何以利天下,孟子回答说“利人者天下之至大者也”,这体现了他的仁政思想;还有关于他游说诸侯,劝谏君王的故事,以及他与墨子、荀子等其他思想家的争辩等等。
这些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孟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国古代思想和教育领域的巨匠,他们的思想和故事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人们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通过学习他们的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教育,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因此,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传承孔子和孟子的故事,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继续发光发热,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孟子受教的故事
孟子受教的故事孟子之所以能被后世人尊称为亚圣,除了他师傅孔伋的孜孜不倦的教导外,还离不开他开通明理的母亲。
一则孟子受教的故事,让人感触良多。
原文:孟子妻独居,踞,孟子人户视之,向母其曰:“妇无礼,请去之。
”母曰:“何也?”曰:“踞。
”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
”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
《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将入户,视必下。
不掩人不备也。
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
”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译文: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
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
”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
《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
《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
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
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
”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引自《韩诗外传》故事在我们现在看来觉得挺可笑的,孟子就因为妻子蹲在地上就要休掉她,还理由充分地说是妻子违反礼仪。
圣人也不过是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他们的七情六欲往往会被后人所模仿,所谓的礼仪就是他们的言行,对他们所做的进行理论化的阐述,从而有了古代对于女子不平等的“七出”。
在孟子这里可谓是典型的代表啊!当然我们看到另一个人物,就是孟子的母亲,显然,她是新时代的女性形象啊!为什么这么说,他很通情达理,申明大义。
明白《礼经》上所讲的礼并不是像儿子说的那种“歪礼”,而是一种基本的礼貌行为。
在对待媳妇的问题上,显示出了相当的公正,对待儿子的问题是严厉批评,并做出有理有据的批评和教导。
关于孟子的故事名称
关于孟子的故事名称
《孟子的精彩传奇》孟子,是春秋末期儒家先知思想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
一。
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发展,被誉为思想家和社会改革者。
关于孟子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
最精彩的一些:
一、孟子的智慧孟子的智慧是传说中的,他在小时候就表现出来了。
据说,有一次,孟子在河边游玩,突然看到一只鱼在河里挣扎,知道它要淹死了。
他马上用他的大脑,想出了一个创造性的办法,把一块石头扔到河里,把鱼抬出来。
孟子的智慧让周围的人大为惊讶,从此口耳相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他的智慧。
二、孟子的谦虚孟子的谦虚也是出乎意料的,他更愿意做一个谦虚的人,不计较自己的好恶。
据说,有一次,孟子被邀请参加活动,他谦恭地拒绝了,说自己没有能力参加。
他的谦虚让在场的人都感动,从此口耳相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他的谦虚。
三、孟子的勇敢孟子的勇敢也是传说中的,他在政治上更是勇敢无畏。
据说,有一次,孟子被邀请去参加一个政治活动,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挑战,在众多的反对声中,他勇敢地表达
了自己的看法,最终取得了成功。
孟子的勇敢让人们感动,从此口耳相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他的勇敢。
孟子,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伟大的思想家。
他智慧,谦虚,勇敢的形象时至今日依然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影像。
许多人都为他的英勇事迹而敬佩,他的精彩传奇也将永垂不朽。
孟母的故事孟母三迁择邻处教儿苦学成亚圣名人故事
孟母的故事孟母三迁择邻处教儿苦学成亚圣名人故事孟母三迁,择邻处教儿苦学成“亚圣”: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
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
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见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吵架,孟母真的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离了。
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
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至了荒郊野外。
一天,孟子看见一溜穿著孝服的送行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走进坟地,几个允文允武小伙子用锄头掘出墓穴,把棺材掩埋了。
他真的好多,就恶搞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出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做死去人掩埋了下去。
直至孟母请来,才把他扎回去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
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
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
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逃课了。
孟母晓得后受伤透了心。
等孟轲Sentimental了回去,孟母把他叫做至身边,说道:“你胆小逃课不读书,就像是刺穿了的布一样,绣未成布;绣未成布,就没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
”说道着,掏出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绣不好的布全刺穿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
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
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
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母教子的故事
孟母教子的故事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
孟母对这个独生子毫不溺爱姑息,从小严加管教,精心培育。
历史流传下来的孟母教子的故事。
1、孟母三迁“孟母三迁”讲的是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选择良好的环境,为孟子创造学习条件的故事。
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城北的乡下,他家附近有一块墓地。
墓地里,送葬的人忙忙碌碌,死者的亲人披麻戴孝,哭哭啼啼,吹鼓手吹吹打打,颇为热闹。
年幼的孟子,模仿性很强,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
孟子和村中儿童一起模仿大人扮演丧葬的过程,有时还抢人家的贡果吃,孟母发现儿子受到了不良环境的影响,感到这个环境实在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决定搬家。
不久,孟母把家搬到城里。
这里是一个“日中为市”的交易集市,市场上拍卖喧闹,而且邻居是杀猪的屠夫,孟子就用泥巴捏成小猪,模仿他邻居的样子用竹片杀掉,沿街叫卖。
孟母忐忑不安孟母觉得家居闹市对孩子更没有好影响,于是又搬家。
这次,搬到城东的学宫对面。
学宫是国家兴办的教育机构,聚集着许多既有学问又懂礼仪的读书人。
学宫里书声朗朗,可把孟子吸引住了读书人来往,高雅的气韵,从容的风范,优雅的举止与循规蹈矩的礼仪行为,对孟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孟母非常高兴,就定居下来了。
孤儿寡母,搬一次家绝非易事,而孟母为了儿子的成长,竟然接连三次搬迁,可见孟母深知客观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2、沽肉示信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
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猪。
孟子见了很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在杀猪。
”“杀猪干什么?”孟母听了,笑了笑,随口说到:“是给你吃啊。
”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邻居不是为了孩子杀的猪,我却欺骗了他。
所谓“言必信,行必果”,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尽管家中十分困难,孟母还是拿钱到东边邻居家买了一块猪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
孟子的作文600字
孟子的作文600字孟子的作文600字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孟子的作文600字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孟子的作文600字篇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啊,人需苦才知甜,苦与甜是既相对,也共生的两项。
老天若要把大任降于平凡之人,必定会让此人受苦,苦后方有甜,人往往都是只想获得甜,不想经历苦,然而,他们往往都错解了甜的真正意义。
甜也就是成功,通常,成功的喜悦不在于达到理想的高度,而是享受了成功门前获取钥匙的过程。
如果老天真的要把大任给平凡之人,定会让其享受甜的过程,而不是甜的结果,过程大于结果,结果不等于过程。
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陷境。
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
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
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
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
这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
舜的耕田换来了成功,管夷吾的监狱过程也换来了成功。
通常,人们都不会想要成功前的苦难,但是每当你成功了,你会珍惜那些苦难的回忆。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始于苦难。
”每当你成功之时,你会想:那时我就要退缩了,我又挺过来了来了……孟子的作文600字篇2时间的流逝,荡涤旧迹,仅留下微薄的平淡与悲哀,纵横历史,一颗流星划破了长夜,流下一道璀璨的光和影。
孟子的教育思想
战国时期社会背景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人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同时,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 所有制逐渐确立。
教育方法
孟子提倡“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这些教育方法在 后世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化教学、启 发式教学等方法都可以追溯到孟子的教育思想。
06
当代价值及启示意义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孟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弘扬其教育思想有助于传承 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天赋 和个性,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实 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充分发挥
学生的潜力。
孟子的这一教育思想体现了对学 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对教育个性
化的追求。
04
师生关系与德育观念
尊重师长、关爱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孟子认为,尊重师长是教育的基础,学生应该虚心向学,尊敬并听从老师的教诲。
孟子的教育思想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孟子及其时代背景 • 教育目的与价值观 • 教育内容与方法论 • 师生关系与德育观念 • 教育评价与社会影响 • 当代价值及启示意义
01
孟子及其时代背景
孟子生平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 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 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 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关于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
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主要有以下几个:
1.孟母三迁: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便学起了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母觉得这里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然而孟子又学起了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孟母觉得这里也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这回,孟子开始跟着学习礼仪和知识。
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要选择有利于成长的环境。
2.孟母断织:孟子小时候,有一次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见他逃学,非常生气,当即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全部割断,并告诉孟子,学习就像织布一样,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获得渊博的学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需要恒心和毅力,不能半途而废。
3.买肉啖子:孟子少年时,有一次东邻家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东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随口回答说:“要给你吃。
”接着又后悔地自言自语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曾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是为了给他一个好的胎教。
现在他刚刚懂事,我却欺骗他,这不是教他不讲信用吗?”于是,孟母买了东邻家的猪肉来给孟子吃,表明她没有欺骗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也不行。
这些故事都体现了孟母对孟子教育的重视和用心,她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来引导和教育孟子,使他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这些故事也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小学语文-传统美德故事——孟母三迁_2
小学语文-传统美德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
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
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
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
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
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
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
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
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
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
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
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
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孟子小故事
孟子小故事
篇一:《孟子的小智慧》
话说有一天,孟子走在街上,突然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吵吵闹闹的。
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卖鱼的小贩和一位老奶奶在争执。
老奶奶说鱼不新鲜,小贩却说他的鱼刚刚捕捞上来,鲜活得很。
两个人谁也不让谁,眼看就要动手了。
孟子心想,这事儿得解决啊,不然一会儿可就热闹了。
孟子走上前,对着老奶奶和小贩笑了笑,“你们俩别急嘛,我有个办法,保证公平公正。
”然后他就让小贩拿了一条鱼过来,接着从旁边的小溪里舀了些水倒在手心里,把鱼放进去。
嘿,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条鱼竟然在孟子的手心里游了起来。
“看吧,”孟子说,“鱼要是不新鲜,它能在手里活蹦乱跳吗?”老奶奶点了点头,小贩也笑了,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篇二:《孟子与井里的青蛙》
有一天,孟子路过一口井边,听到里面有声音传来。
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青蛙在井底叫唤呢。
孟子心想,这青蛙整天待在井里,肯定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得多可怜啊。
于是他就找来绳子,绑了个篮子,把青蛙捞了上来。
青蛙一出来,眼睛都瞪圆了,它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世界。
孟子带
着青蛙逛了逛村子,指给它看远处的山,近处的田野,还有那蓝蓝的天空。
青蛙越看越兴奋,呱呱叫个不停。
最后,孟子把青蛙送回了井边,对它说:“你看,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以后有机会你也可以出来看看。
”
青蛙感激地看了孟子一眼,然后跳回了井里。
从此以后,这只青蛙每天都在井底跟其他小伙伴讲述它的冒险经历,成了井里的小名人。
而孟子呢,只是淡淡一笑,继续走自己的路,因为对他来说,能让别人开心,自己也就开心了。
孟子教育弟子的故事
孟子教育弟子的故事导语:人们常说,君子善养浩然之气。
这句话就是孟子说的,被记录在孟子与他最得意最看重的学生公孙丑的对话之中。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子教育弟子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孟子教育弟子的故事(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许多家学派,他们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并到各国游说,宣传自己的学说。
这些人不但学问高深、知识丰富,而且能言善辩,往往能说服执政者改变主意。
孟子是当时有名的一位辩士,他帮助齐王施政,看到齐王昏庸、没有主见、轻信小人谗言,很不满,就不客气地对齐王说:“大王,您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很容易生长的植物,但如果把它放在太阳底下晒一天后,再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上十天,它还能存活吗?我在大王身边的时间很短,即使您接受我一些好的建议,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但只要我一离开,那些奸臣就会在您面前唱反调,哄骗您,大王又常常轻信他们的谗言,这样怎么能让我有成就呢?”他又作了一个比喻:“下棋是件小事,但如果不专心,同样学不好。
奕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高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非常专心学习下棋,处处听从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心不在焉,一直想着用箭射空中的天鹅。
同一个老师,同时学习,但两人的成绩却相差很多。
这不是他们的智力不同,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孟子用了两个比喻告诉齐王,做事情要有恒心、要专心,否则是不会成功的。
孟子教育弟子的故事(2)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他和孔子齐名,被人们一起称作“孔孟”。
他的名句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等等。
政治上,孟子主张恢复周礼,采取仁政和德治。
他认为君主应该爱护人民,把人民和国家放在重要位置,君主不应该实行严苛的政治而独自享乐。
他还主张人们要讲求道德伦理,只有人们遵行仁义才能是国家稳定。
孟子的思想知道今天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对我们的思想素质的养成也是意义重大的。
《孟子三章》ppt课件
“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突出了 “人□和□”的重要性,得出中心论点。接着用攻打“小城”的例子证明 “天□时□不□如□地□利□”;用弃城而逃的例子证明“地□利□不□如□人□和□”;最后进一步 进行类推,由战争推想治国,指出“人和”的实质就是“得□道□” ,并运用 对□比□论证的方法,从“□天□下□顺□之”与“亲□戚□畔□之□”两个不同的结局来再次强 调中心论点。
书中名句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者也。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目标:
1.朗读并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中心论点及其论证思路。
自学指导一:
1.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解释红色字词。
得道多助 寡助 天时 地利 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 夫环而攻之 是天时池非不深 兵革非不坚利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 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 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故君子有不战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并不是 不多,但守城的人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 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使人们定居下来而不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 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 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 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 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聆听亚圣——孟子的教育故事会前言时光穿越,如果用两千三百多年的世事变幻换取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我们会发现,堂上安然端坐的亚圣孟轲先生,机敏睿智,口才极佳。
他不仅懂得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还非常擅长讲故事。
孟子会告诉我们,人生有三大乐趣:第一,父母兄弟健康无患。
第二,在上天和他人面前问心无愧。
其三,指导世间的优秀人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这时候,好奇的听众或许马上会问,怎样才能在教育中找到乐趣?如果对面坐的是孔子,他会紧锁眉头,送给你两三字的箴言,比如“爱人”,或者“思无邪”。
如果换成佛陀,他会选择沉默,拈花示众;等待你会心一笑。
但是,孟子和他们不同,他会马上送给听众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教射箭、讲下棋、习木艺、学琢玉……在孟子的教育故事中,扮演老师与学生角色的来自各行各业,教学授受的场所也从不限于讲堂。
心系教育的听众总能在这些故事中找到共鸣。
本书的作者愿意和有心的听众们一道,走进孟子的故事会,追寻亚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每个细节。
○家庭与抚育第一章成长篇一、环境营造:“居移气,养移体”——成长中的耳濡目染二、习惯培养:“人乐有贤父兄”——家庭中的言传身教三、角色交换:“易子而教”——亲子教育中的策略选择○学校与教师第二章学校篇一、课程导向:“申之以孝悌之义”——学校中的人伦教育二、模范树立:“圣人,百世之师”——劝学中的精神激励三、规则制定:“大匠诲人必以规矩”——教学中的行为指南第三章师德篇一、学为人师:“贤者以其昭昭使其昭昭”——教学者的基本素质二、行为世范:“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授业者的原则操守三、择贤有方:“取徒必端”——指导者的招生标准第四章传道篇一、躬亲垂范:“况于亲炙之者乎”——教学中的亲身熏陶二、美德流布:“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教育者的远程传播三、人格感化:“如时雨化之”——教育事件的无形效果第五章解惑篇一、价值立场:“挟贵而问,皆所不答”——答疑的基本前提二、回答方式:“王好战,请以战喻”——解惑的设喻手法三、辩驳策略:“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攻异的言辞选择○读书与为学第六章尊师篇一、心理认同:“中心悦而诚服之”——尊师重教的内在原因二、衣钵传承:“皆有圣人之一体”——教师长处的模仿继承三、门规持守:“师死遂倍,异于曾子”——师门风范的遵循守护第七章学风篇一、人格奠基:“立天下之正位”——学习中的志气培养二、本源回归:“学问之道,求其放心”——学习中的人性重建三、精神支柱:“一暴十寒,未有能生者也”——学习中的心态专一第八章读书篇一、怀疑精神:“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中的理性判定二、阅读方法:“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读书中的主观推断三、阅读背景“知人论世”——读书中的客观依据○谋职与实践第九章职业篇一、学以致用:“幼而学之,壮而行之”——求职中的专门技术二、本职工作:“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谋生中的事业起点三、学优则仕:“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工作中的自我归属第十章操守篇一、职业理想:“孔子之仕,事道也”——事业人生的终极追求二、处事原则:“说大人,则藐之”——工作职位的心态设定三、人际规范:“御者羞与射者比”——职业合作的价值底线第一章成长篇一、环境营造:“居移气,养移体”——成长中的耳濡目染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孟子·尽心章句上》汾河水今夜格外清澈。
卖炭的张老七掂量着腰带里鼓鼓的铜钱,急匆匆往广胜寺赶。
以往这个时候,他已经在灶房东墙下拾掇柴火了;可是今晚寺庙外面有大戏,他已来不及推着炭车回家。
但还是错过了开场,等张老七挤进人群时,台子上的几个小童正在打作一团。
人群中有人嘀咕道:“打得这般闹热,回家有好收拾的。
”张老七一打听,原来这出戏叫《孟母三移》。
他暗暗记着唱腔,准备回村后在那群小孩儿跟前显摆显摆。
剧情是这样的:孟少哥在村头与四个放牛娃打架,被告状到母亲那里。
孟母非常生气,本想好好教训少哥,息怒后,为了少哥成长,毅然把家搬到城里。
哪知少哥又结识了市井里的屠夫,整天酗酒作乐。
孟母发现后痛斥少哥不学无术,于是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让少哥拜子思为师。
戏台上唱得热闹,人群中的张老七也暗自叹服:孟母为了儿子的成长环境真是煞费苦心!时间定格在公元十四世纪初叶的这个夜晚,在中国北方一个叫做洪洞的县城,《孟母三移》的故事正在戏台上精彩展演。
时光转回到一千多年以前,剧中主人公的原型孟轲先生,正在家中与一群学生闲聊。
孟子回忆起他在临淄城看到齐王儿子的情形。
王子的一举一动有礼有节,气质非凡,深深震动了孟子。
他感叹道:“环境真是重要!王子生下来不也是普通人吗?王子的车马、衣服跟别人没什么两样,但为什么会有这样超凡的气质?这不都是由成长环境决定的吗?”在孟子看来,环境改变气度、教养影响才质,可见教育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周代兴盛的时候,贵族子弟在国师的教导下,会系统地学习“六艺”和“六仪”。
“六艺”包括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数等方面的知识;“六仪”则指有地位的人在参加祭祀、接待宾客、出席朝政、举办丧事、加入军旅、乘坐车马等场合应该注意的仪容。
如果一个人从小经历过这些系统的训练,必定会知书达理,举止优雅。
到了孟子生活的时代,周天子已经“礼崩乐坏”,但传统的礼乐教育制度仍然或多或少地保存在诸侯的封国。
齐王便能够给王子提供这样的成长环境。
王子从小生活在礼乐诗书的熏陶之中,见识广、习惯好,品行优,气度自然非凡。
听完齐国王子的故事,学生们无不心生向往,都期盼着到临淄城一睹为快。
这时候,孟子莞尔一笑,告诉学生,并非只有齐国才有这样的例子;鲁国国君也一样。
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
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孟子·尽心章句上》鲁王到宋国去,在宋国的东南城门下呼喊,守门人从鲁王的声音就辨别出来者不凡,具有和宋国国君相同的气质。
守门人不像孟子那样阅人无数,但瞬间就能听出究竟,足见鲁王气度的独特。
这也是环境造人的缘故。
无论鲁王或宋王,跟齐国的王子一样,从小在浓厚的宫廷文化中耳濡目染,在举止谈吐、待人接物方面保持了优雅的风格。
孟子话音刚刚落地,一个来自楚国的学生便抢先发问:“我从未去过齐国王宫,也不知道王子们从小怎样学习,怎样才能受到环境的影响?”孟子沉思片刻,微笑着对这个学生讲:“你没去过临淄王宫,总听过齐国人讲话吧?你知道怎样才能学好齐国的方言吗?”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楚国人找一个齐国老师教他学习齐语,周围却有许多楚国人在打扰。
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每天鞭打这个学习者,逼他说齐国话,他仍然学不会。
假若他在临淄城庄街和岳里的闹市住上几年,在那样的语言氛围中,他自然就学会了。
这时即使让人每天鞭打他,逼迫他说楚国话,他也改不了齐国腔了。
让我们看看这个楚国人学习齐语的大环境。
临淄城在当时的繁华程度远近闻名。
城中有七万户人家,每户最少按三人计算,则临淄最少就有二十一万人;这在各个诸侯国中,可以算一流的大都会了。
城中人气旺盛,经济富庶。
走在临淄街头,首先给人震撼的便是各种乐器的奏鸣: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每人占据一个角落,引来无数人围观。
除去乐器之外,街头还汇聚了各种杂耍:斗鸡、遛狗、掷色子、踢蹴鞠,人声鼎沸,精彩纷呈。
城中的各条街道都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如果让这些人都举起衣袖,必将组成一个巨大的帷幕;如果让他们挥洒汗水,整个临淄城就会被大雨淹没。
在这样繁华的都会里,来自楚国的学习者拥有丰富的交流机会。
每天听着杂耍人群中吆喝,熟悉了街市上的谈笑嬉闹,习惯了与贩夫走卒的讨价还价,楚国人逐渐忘记了郢都石匠的口音,换上了地道的齐国腔。
孟子的故事涉及到语言学习与教育中存在的“第二语言习得”问题。
面对母语之外的其他语言时,学习者除了受到认知、情感、性格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必须面对社会环境、人际活动等交往性因素的冲击。
在学习的过程中,内外部因素交互作用,让学习者的话语生成机制发生了深层次改变,使其最终获得语言使用能力。
上面故事中的楚国人,如果只在本国学习齐语,即使请到最一流的“外语”老师,由于缺乏交流环境,很难改变以楚语为基础的认知眼光和思维方式,也就难以深入齐语言的精髓。
而到临淄后,齐国文化成了最好的老师。
北方的富庶与繁华,日常生活的丰富与精细,会给来自浪漫楚乡的异客带来各方面的冲击。
楚人在适应陌生环境的过程中,在地域认同、价值判断、人生取向等方面会发生深刻的改变。
这种改变,是楚人话语转换的基础。
因为语言不仅仅是文化思想的载体,语言本身就是存在的家园。
因此,一个合格的语言教学者,除了传授语音、文字等表层元素,还应身体力行,还原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从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上重新塑造学习者。
从这个角度看,活跃在临淄街市中每一个人都在无形中充当了楚国人的老师。
另一方面,语言的学习又是一种交往行为,无论楚语还是齐语,它都不是一套僵死的符号系统,而是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之中,生长于吃饭、干活、买卖、娱乐等生活实践之中。
所以,一个成功的语言教学者,不应让初学者沉溺于封闭的自说自话。
一门语言的掌握,依靠对墙独白或痴人呓语式的方法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
这正如孟子讲述的第一个场景:一个齐国师傅教授,众多的楚国人在周围打扰,学习者无论如何都达不到目的。
因此,教学者应该努力为学习者创造生动的语言环境,将语言的学习过程置于活生生的交往环境中,提高其实践性和应用性。
由此看来,在临淄城中,每一个和楚人嘘寒问暖、讨价还价、谈笑风生的齐国人,都不自觉地成为楚人的语言导师。
讲完楚人学齐语的故事,学生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于人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尤其是处于起步阶段的少年学子。
这时候孟子觉得有必要再讲一个故事,总结前面谈话的道理。
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
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孟子·告子章句上》丰收年成,少年子弟多半懒惰;灾荒年成,少年子弟多半强暴。
这不是天生的资质不同,而是环境造成他们心情的改变。
这就好比种大麦,在播种耰地后,如果土地质地相同,种植的时间一样,这些麦子都会蓬勃生长,到夏至便会一起成熟。
但是,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呢?这便是因为土地的肥瘠差异、雨露的不均、人工的勤惰等因素造成的。
因此,和大麦一样,每个人生下来并没有差别,只是由于环境的不同,成长路径便发生了改变。
在孟子看来,好的环境可以成就人、塑造人,正如前面两个故事讲到的齐国王宫和临淄街市,它们起到了催化剂和润滑剂的作用。
相反,恶劣的环境往往会给人的性格和心理带来阴影,甚至毁掉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