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自考本科《教育学》专业《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总表)剖析

自考本科《教育学》专业《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总表)剖析

200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课程代码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该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常在教学工作结束时举行且与其它测验相比更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测验是【】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终结性测验2.教育领域所获得的反映教育现象或事物数量事实的大量数据具有离散性、规律性和【】A.对称性B.等距性C.等比性D.变异性3.比较同龄人的身高与体重发育的差异程度,要应用【】A.X B.S C.CV D.AD4.若一次考试偏难,多数考生分数偏低,这时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曲线为【】A.单峰对称分布曲线B.正偏态分布曲线C.倒“U”型次数曲线D.“J”型次数曲线5.不.能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为【】A.中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标准差6.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A.-l≤r≤l B.-l≤r≤0 C.-l<r<0 D.0≤r≤1 7.在正态分布的数据中,下列各百分等级区间所对应的原始分数区间最小的是【】A.PR=15~PR=25B.PR=25~PR=35C.PR=35~PR=45D.PR=14~PR=558.下列中属于发展常模的是【】A.离差智商B.年级常模C.标准分数常模D.百分等级常模9.当一个测验由各个项目组成时,整个测验的难度就是【】A.所有项目的难度的算术平均数B.组成测验项目的难度的调和平均数C.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算术平均数对测验满分值的比D.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调和平均数对于测验满分值的比10.下列中属于性能优良的试题区分度的取值范围是【】A.D<0.20 B.0.20<D<0.29 C.0.30<D<0.39 D.D>0.4 11.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对有些不太稳定的特质,如考试焦虑进行测量时,用来估计信度的方法不.能是【】A.重测相关B.折半相关C.平行形式相关D.内部一致性相关12.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真分数与观察分数及测量误差的关系是【】A.当误差分数为正值时,真分数被高估B.误差小,观察分数离真分数就越远C.误差大,多次施测时前后一致性就会好D.测验大量反复实施,所得观察分数的就会趋近并最后等于真分数13.下列中关于正态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在X=σ取得最大值B.曲线以过X=σ的直线为对称轴C.曲线在正负两个方向上无渐近线D.正态分布是一条单峰对称呈钟形的曲线14.若想检验两个总体平均数是否相等,应该使用【】A.双侧检验B.单侧检验C.F检验D.X²检验15.下列关于X²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X²≥0B.X²分布不具有可加性C.当自由度d f≥3时X²分布是双峰正偏态分布D.当自由度df >10时,X²分布曲线接近正态分布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计数数据17.零相关18.小概率事件19.测验效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6分,共18分)20. 什么是教育测量?与物理测量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21. 简述圆形图的概念及应用特点22. 什么叫线性变换后的标准分数?23. 简述总体分布的拟合良度检验的主要原理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 计算下列原始数据的标准差。

2023年教育统计与测量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2023年教育统计与测量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科目:教育记录与测量名词解释题目录0.1.记录0.2.教育记录0.3.测量0.4.教育测量0.5.测验(原则化测验) 0.6.量表0.7.原则化考试1.1.数据1.2.称名变量数据1.3.人工编码数据1.4.次数分布1.5.次数直方图1.6.次数多边形1.7.散点图1.8.线形图1.9.条形图1.1 0.圆形图2.1.集中量数2.2.算术平均数2.3.加权和2.4.加权平均数2.5.中位数2.6.众数2.7.差异量数2.8.离中趋势2.9.平均差2.10.方差2.11.差异系数2.12.地位量数2.13.百分等级3.1.有关3.2.有关系数3.3.积差有关3.4.等级有关3.5.点双列有关4.1.分数4.2.原始分数4.3.导出分数4.4.相对评分分数4.5.绝对评分分数4.6.常模4.7.常模组4.8.发展常模4.9.组内常模4.10.比例智商4.11.原则分数4.12.原则分数常模4.13.线性变换后旳原则分数4.14.离差智商5.1.测验项目难度5.2.项目难度指数5.3.项目辨别度5.4.测验信度5.5.观测分数5.6.真分数5.7.稳定性系数5.8.等值性系数5.9.测量原则误5.10.测验效度5.11.内容效度5.12.表面效度5.13.效标关联效度5.14.效标关联效度验证5.15.效标污染5.16.构造效度6.1.学业成就测验6.2.安顿性测验6.3.形成性测验6.4.诊断性测验6.5.终止性测验6.6.常模参照测验6.7.原则参照测验6.8.原则化成就测验6.9.命题双向细目表6.1O.心理测验6.11.智力测验6.12.能力倾向测验6.13.职业能力倾向测验6.14.学习能力倾向测验6.15.发明力6.16.自陈量表法6.17.投射测验法6.18.情景测验法6.19.评估量表法6.20.人格7.1.随机现象7.2.随机试验7.3.随机变量7.4.频率7.5.概率7.6.必然事件7.7.不也许事件7.8.小概率事件7.9.概率分布7.lO.总体7.11.样本7.12.参数7.13.记录量7.14.抽样分布8.1.小概率事件原理8.2.明显性水平8.3.虚无假设8.4.备择假设8.5.检查记录量8.6.临界值8.7.危机域8.8.I型错误8.9.Ⅱ型错误8.lO.单侧检查8.11.双侧检查8.12.检查敏捷度8.13.方差齐性检查名词解释题答案0.1.记录:对事物某方面旳特性旳量旳取值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和认识就叫记录。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考纲,知识点,习题)PDF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考纲,知识点,习题)PDF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现代教育评价》课程是河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师的公共考试课程是为培养和检查考生的教育评价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而设立的一门课程。

教育评价的实践与理论是教育管理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是教育管理和决策走向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就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性质而言《现代教育评价》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就其发展历史而言它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新兴学科。

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哲学基础以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教育学科为理论基础以统计、评价理论为方法论基础以教育测量、教育统计、教育评价为具体工具。

本课程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以上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使考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评价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了解我国教育评价实践活动及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和面临的问题提高对教育评价活动的认识及开展教育评价活动的工作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现代教育评价概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教育评价的目的与功能作用教育评价的类型教育评价的过程与方法了解教育评价的常见模式并对我们教育评价实践活动进行反思。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评价的基本概念教育评价的概念。

理解教育评价应注意的几点。

教育评价的特征教育评价的目的性、主体性、中介性、综合性、预见性。

教育评价的意义。

第二节评价的目的、功能、作用与类型教育评价的目的鉴定、诊断、改进。

教育评价的功能管理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心理功能、研究功能。

教育评价的作用导向与激励作用、反馈与交流作用、检查与监控作用、鉴定与选拔作用。

教育评价的类型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与教学评价、学校评价第三节教育评价的过程与方法教育评价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明确评价的问题、确定评价的目的、确定评价对象与评价内容、信息采集与分析方法、采集分析信息、得出结论、用适当方式向评价委托人或其他当事人报告评价情况依照评价结论采取措施再评价。

自考00452自考统计测量资料-复习资料

自考00452自考统计测量资料-复习资料

教育教育统计与测量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5*2=30)1、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的理解(13)2、比率变量、等距变量、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的理解(14-15)3、散点图(适合描述二元变量之间的关系;右侧倾为正相关;左侧倾为负相关;越近园形;相关程度月低,越近直线相关越高)(70)4、线形图,表示事物发展演变趋势(32-37)5、条形图表示统计量之间数量关系6、圆形图表示统计事项在总体中的比例。

7、集中量数(数据集结的趋势。

代表值:算术平均,中位数、众数)8、差异量数(反映数据离散程度、变化幅度的值。

代表值:平均差AD、标准差S)9、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平均数为原X+c,标准差不变。

4210、年级常模的理解9311、效度、信度、(一个测验的质量)难度、区分度(一个题目的质量)的理解p11812、布鲁姆教育目标三个主要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的理解16013、情景测验法的理解。

(198)14、对确定事件与概率事件的理解20615、概率的取值范围[0,1],小于0.05或0.01的概率(小概率)16、对正态分布的理解21117、抽样方法的理解21818、对统计假设的理解23519、对单、双侧检验的理解24520、Z检验(2个均数之差),F检验(3个以上均数差异) x2检验(计数数据之差)的理解二、名词解析(3*5=15)1、描述统计:是对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表达42、教育统计:就是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的取值从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

33、抽样误差(标准误)描述所抽样本特征量数离散程度的指标2274、方差分析: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方法。

2955、教育测量: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

56、次数分布: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多少情况,或者是这批数据在数轴上各个区间内所出现的次数多少分布。

187、集中量数:观测数据具有向某点集中的趋势,反映次数分布集中趋势的量数叫集中量数。

统计基础自考考试大纲

统计基础自考考试大纲

《统计基础》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统计基础课程代码:08308(实践课程)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统计基础》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课程,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考生掌握统计学基础知识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统计作为人文社科等学科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

在人文社科在社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人文社科类学科本身具有不可逆等特点,因此其发展过程不可能像自然科学一样具有重复性,因此对历史数据资料的分析就显得尤其重要。

而统计学就是对历史数据资料分析的有效的必不可少的方法。

统计学基础即为人文社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完整地、准确地、简明地向自学考生传授统计学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并通过学习这些统计方法,对数据具备一定的敏感性,在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工作时,能够对统计分析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解读。

从数据的现象到本质,能够解读数据背后的真相,并对未来的做出合理的预测。

在学习完本门课程之后能够将统计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对实际工作做出科学的指导。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统计基础属于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学习了高等数学等后,建立了基础的理论体系之后,学习本门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应用,又为专业课打下基础,在专业课中广泛应用统计知识。

所以本门课程在整个理论体系中是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地位。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统计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统计方案的设计,统计调查表格的设计,统计问卷的设计以及统计指标的设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指标与标志、(重点)识记:统计的含义理解:指标与标志应用:指标与标志的应用2、统计调查方案(次重点)识记: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理解:统计的任务应用:统计的工作过程3、统计调查表(一般)识记:统计调查表设计理解:统计调查问卷应用:统计调查问卷的设计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简单统计报表的编制,能够根据统计任务的不同选择最佳的专门调查方式,熟悉统计资料搜集的途径。

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考试大纲

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考试大纲

第一章一、识记:数据的概念以及数据的两种分类方法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人工编码数据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比率变量,数据的三个特点领会:称名变量数据,顺序变量数据等距变量数据及比率变量数据的运算特点及其间区别二、识记:次数分布领会:简单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简单次数相对次数累积次数累积相对次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简单应用:阅读统计表并能回答或分析有关数量的问题三、识记:次数直方图次数多边图领会:次数多边图与次数曲线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简单应用:能绘制简单次数分布直方图和多边图能绘制相对次数分布直方图和多边图四、识记:散点图线形图条形图圆形图领会:四种常见的统计分析图的应用特点第二章一、识记:集中量数常见的几种集中量数领会:集中量数的主要作用二、简单算术平均数识记:简单算术平均数在通常情形下称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定义公式及符号表达领会:算术平均数的特点及四条基本性质、简单应用:正确计算算术平均数应用算术平均数有关性质简化计算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三、识记:加权(公式)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领会: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区别简单应用:加权和及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与在教育领域中的一些实际应用四、识记:中数、、众数及其记号领会:中数的特点及适应场合简单运用:对一组简单的数据能用观察法迅速确定其中数事众数。

利用经验公式确定某次数分布的众数五、识记: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差异量数常见的几种差异量数种类领会:差异量数的主要作用差异量数与集中量数之间的联系六、识记:平均差计算公式及符号领会:平均数的意义平均差与平均数的区别简单应用: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差七、识记:方差标准差计算公式及符号领会:标准差与平均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标准差的若干性质简单应用: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应用标准差的性质确定一组新数据的标准差八、识记: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及符号领会:使用差异系数的意义简单应用:正确计算次数分布的差异系数应用差异系数评价两组数据的相对差异程度九、识记:地位量数百分等级领会:百分等级的意义及其计算步骤简单应用:根据百分等级的计算法则按得分点详细统计出次数分布的情况下,能够为每个得分点确定相应的百分等级第三章一、识记:相关相关系数符号领会:相关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的评价相关几何意义相关散点图与因果关系的联系与区别二、识记:积差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领会:积差相关应用的范围积差相关系数计算公式的结构及其符号意义计算积差相关系数的方法与步骤简单应用:完成积差相关系数的部分计算工作综合应用:独立完成积差相关系数的全部计算过程,并能对计算结果作出解答掌握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用基本计算公式,二是原始数据直接加以计算三、识记:等级相关等级相关系数的符号和计算公式领会:等级相关所适用的范围等级相关计算公式结构及其符号意义计算等级相关系数的方法与步骤简单应用:在等级差数平方和已知的条件下直接计算等级相关系数在两列数据已是顺序变量数据(名次顺序)情形下,完成等级相关系数的计算综合应用:能系统完成等级相关系数的计算过程四、识记:点双列相关点双列相关系数的符号及计算公式领会:点双列相关适应范围点双列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结构及符号意义计算点双列相关系数的一般方法与步骤简单应用:完成点双列相关系数的部分计算任务综合应用:系统完成点双列相关系数的全部计算过程,并对计算结果作出解答第四章一、识记:分数相对评分分数绝对评分分数原始评分分数导出评分分数领会:用于解释分数含义的参照系的种类与作用导出分数跟原始分数的区别与联系二、识记:常模常模组(标准化被试样组)建立常模的步骤发展常模组内常模比例智商年级常模领会:代表常模团体“一般水平”的方法比例智商与年级常模的不足组内常模参照系的作用三、识记:百分等级常模表正态分布中百分等级图示百分等级的性质领会:利用百分等级比较不同测验上的分数百分等级不是等单位量度简单应用:利用次数分布表求指定百分等级的百分位数利用次数分布表求指定测验分数百分等级四、标准分数常模识记:标准分数常模标准分数线性变换后的标准分数一组原始分数标准化后和进一步线性换后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离差智商领会:标准分数刻画了原始分数在团体中相对地位一组原始分析标准化后和进一步线性变换后相互间的关系仍保持不变标准分数是等单位量度Z值作线性变换的必要性五、识记:不同测验间的分数比较的前提基本心理素质取值分布的一般状态学业成绩测验分数的分布状态领会:不同测验上的原始分数不可比的原因不同年龄组间离差智商值可比的根据心理测验分量表值求和的办法多科学业成绩测验求和的科学方法第五章一、识记:项目与测验难度和求法所测特质取值呈正态时难度的图示测验难度跟被试总分分布形态的关系领会:项目难度为0.50时最能区分开被试差异常模参照测验要求的测验项目的恰当难度与难度分布标准目标参照测验要求的恰当难度筛选测验要求的恰当难度简单应用:按项目不同记分方式求取其难度二、识记:项目区分度确定项目区分度指数值的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求取区分度指数方法种类区分度指数取值的评价领会:项目区分度可视为项目有效性程度简单应用:采用题分与总分相关法求项目区分度指数采用高低分组法求项目区分度指数三、识记:测验信度测量误差的来源观察分数跟真分数领会:观察分数跟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关系误差来源控制跟信度的关系信度系数为何只能估计四、识记:稳定性系数及其求法领会:稳定性系数适用范围与不足简单应用:稳定性系数的求取五、识记:等值性系数其及求法领会:平行形式测验简单应用:等值系数的求取六、识记:利用单一测验估计信度系数的必要性内部一致性系数及其求法领会:测验内部一致性的作用与不同简单应用:折半相关系数的求取对折半法求出系数作出校正a-系数的求取七、识记:测量标准误及其公式领会:信度系数跟测验标准误的关系观察分数代表区间其上下限的确定八、识记:效度内部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并存效度和预测效度效标及效标污染的防止结构效度预测标准误及公式领会:测验效度是最重要的测验质量的指标效度是针对测验使用目的实践来确定效度系数取值的评价第六章一、识记:学业成就测验的五种分类方法,根据课堂运用测验的一般顺序进行分类根据解释测验分数的方法进行的分类根据测验的实施方式与测验载体来分类根据测验编制程序的严格程度来分类根据被试是否使用同一组题目的特点来分类学业成就测验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加测验标准化成就测验及测验标准化的四个环节领会: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的主要应用特点及相互间的区别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参照测验的主要用途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参照测验的主要差异口头测验的应用领域及常用方法实践技能考核的三条基本原则二、识记:命题双向细目表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六个层次它们是,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领会:认知领域中六个层次教育目标的主要内涵及典型的学习行为命题双向细目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简单应用:分析一个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合理性三、识记:客观题常用题型领会:选择题和主观题的主要优点和局限性、四、识记:心理测验领会:心理测验的几种主要用途简单应用:联系实际综述心理测验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五、识记:心理测验的常用分类方法及期分类结果领会: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的联系与区别最高作为测验与典型作为测验的区别六、识记:智力测验常用的智力测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中各个分测验的测量目标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特色七、识记:能力倾向测验职业能力倾向的测验学习能力倾向的测验领会:能力倾向测验同一般的智力测验与学业成就测验之间的区别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主要功能与特点八、识记:创造力与创造力测验发散性思维的三个特点两个著名创造力测验的名称领会:创造力测验的主要特征创造力与智力。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学生的英语测验成绩属于( )A.名义量尺B.顺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2.常用于描述离散性随机变量统计事项的统计图是( )A.条形图B.次数直方图C.次数多边图D.散点图3.下列统计量中对数据变化灵敏性最差的是( )A.方差B.平均差C.算术平均差D.中位数4.下列统计量中不适于作进一步代数运算的是( )A.算术平均数B.加权平均数C.平均差D.标准差5.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 )A.单位是厘米B.单位是米C.单位是平方厘米D.无单位6.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 )A. 0.90B. 0.10C. -0.40D. -0.707.下列几种效度中,不具有效度真正意义的是( )A.结构效度B.内容效度C.表面效度D.效标关联效度8.选择题的主要缺点是( )A.编题难度较大B.评分主观C.测量的学习内容范围较窄D.保密性差9.任何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取值区间是( )A. 0<p≤1B. 0≤P<1C. 0≤P≤1D. -1<P<110.随机抽样的原则是( )A.总体内个体相互独立B.总体内个体相互关联C.总体应较大D.样本应较大11.下列关于t分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t分布是随着自由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簇曲线B.t分布是对称的分布C.自由度越小,t分布与正态分布差别越明显D.在自由度较小时,t分布是偏态分布12.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A.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B.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C.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完全随机取样13.判断按等级来评定的某科成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时,应采用的统计假设检验方法是( )A. F检验B. z检验C. t检验D. χ2检验14.χ2检验用于连续变量(分为k组)的正态性检验,当虚无假设为“观察数据的次数分布与正态分布没有显著差异”时,其自由度为( )A. KB. K-1C. K-2D. K-314.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 )A.总体正态且相关B.总体正态且相互独立C.总体正态且样本容量相等D.总体非正态且相互独立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点双列相关17.分层抽样18.显著性水平19.独立性检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可任选其中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多选做者,按前三题给分)20.差异量数的用途和特点。

教育统计与测量复习纲要

教育统计与测量复习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教育统计与测量》对教育管理专业的考生来说是一门必修的专业理论基础课,它为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和教师对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估以及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

学习这门课程有以下几点要求:1、需要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2、需要完成一定量的习题。

二、各章学习要求绪论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统计、教育统计、测量、教育测量的概念,教育统计学的两大组成部分,教育测量学的相关基础概念、特点与主要内容。

1.本章重点(1)什么是统计和教育统计(2)什么是测量和教育测量(3)教育统计学的组成部分(4)不同性质的四种量尺(5)教育测量的三要素(6)教育测量与物理测量相比,其突出特点是什么(7)教育测量学的组成部分2.本章难点不同性质的四种量尺3.一般掌握或了解的内容(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学的意义。

(2)怎样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学。

4.思考题1、2、3、4第一章数据分布的初步整理在这一章里,要求考生掌握数据的概念、种类、特点,并能用制表、绘图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组、归纳、概括,使之系统化。

1.本章重点(1)第一节数据的类与特点数据的概念;数据的两种分类;数据的三大特点。

(2)第二节次数分布表次数分布的概念;简单次数分布表的编制;组限的四种表述方法;阅读并能编制如表1-4的表格。

(3)第三节次数分布图次数直方图的概念及制作步骤;次数多边图的概念及制作步骤;(4)第四节常用统计分析图一元与二元连续变量分别适合的图形类型;散点图的概念及适用范围;线形图的概念及适用范围;条形图的概念及适用范围;简单条形图和复合条形图的编制要点;圆形图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2.一般掌握或了解的内容(1)相对次数分布表与累积次数分布表(2)相对次数直方图与多边图(3)累积次数分布图(4)累积相对次数曲线图与累积百分数曲线图3.思考题1、2、3、8、9、10、11第二章次数分布的特征量数要求掌握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特征量: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方法、三个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自考资料打印版

教育测量与评价自考资料打印版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纲要6、教育测量的特点有测量结果的间接性;度量单位的相对性;测量对象的复杂性;测量目的的针对性..第二节:教育评价概述1、2.、3、4、国外学者关于教育评价的观点:①泰勒:确定教育目标在实际上被理解到何种程度的过程;②克龙巴赫:评价是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③斯克里文和豪斯:评价是一种对优缺点和价值的评估;是一种既有描述又有判断的活动;④大桥正飞夫:教育评价就是对照教育目标;对教育行为产生的变化进行价值上的判断..4、5、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功能、监督检查功能、激励功能、筛选择优功能、诊断改进功能..6、7、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摸底性评价是诊断性评价..8、形成性评价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对计划、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9、总结性评价指某一教育、教学活动项目;是告一段落或完成以后进行的评价..第三节:教育测评的发展阶段⑩美国的教育测验运动分三个时期:1904-1915开拓期;1915-1930为兴盛期;1930-1940为批判期..1931年塞蒙兹主张人格测量应用评定发、问卷法、交谈法、轶事记录法等..2、1904年桑代克发表了精神与社会测验学导论;标志着教育测验运动的开始..3、4、1963年;克龙巴赫发表了通过评价改革课程..第一节:信度2、计算信度的几种常用的方法:①稳定性系数:又称为重测信度;它是指用同一测验试卷;在先后两个不同时间内同一组被试进行测验;两次测验实得分数的相关系数..这是估量信度最简单的方法..②等值性系数:先实施第一次测验;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第二份等值的测验;再求他们得分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就是信度的等值性系数..③内部一致性系数:把一次测验人为地分成两部分;比较两个部分的一致程度;从而估计信度系数..估计方法有两种:分半信度和库德尔-理查森公式法..④论文式测验信度系数;⑤评分者信度..4、测量误差的来源基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误差产生于测验的本身;第二类误差与特定的实施条件有关;第三类误差包括被试本身的变化..1、2、效度分为三大类: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结构效度..3、内容效度是指测验目的代表所欲测量的内容和引起预期反应所达到的程度..估计内容效度的方法有:逻辑分析的方法和用测验题目与教材内容比较的方法..45、结构效度是指一个测量能实际测量出理论上的狗年或者心理特性的程度..6、影响效度的因素:测验的组成;测验的实施;被试主观状态方面;估计效度所依据的效标;样本方面..7、提高效度的方法:控制系统误差;精心编制量表;妥善组织测验;扩充样本的容量和代表性;合理处理效度和信度的关系;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1、2、难度对测验的影响:影响测验分数的分布形态;影响测验分数的离散程度;影响测验的鉴别能力..3、影响题目难度的因素:①考查知识点的多少;②考查能力的复杂程度或层次的高低;③考生对题目的熟悉程度;④命题的技巧性..四节:区分度2、要想达到理想的测验信度;提高区分度是一个好方法..难度适中可以使区分度达到最大值..3、1964年;布卢姆等人发表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学习领域..6、确定教育测验目标应注意的问题:①深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②正确选择目标领域及其类目;③正确理解各类目标之间的关系..第二节:测验题型的确立2、教育测验编制中通用的七种题型:①是非题;②配对题;③选择题;④填空题;⑤改错题;⑥名词解释题;⑦简答题;⑧计算题;⑨论述题..3、一套试题的题型一般不应少于四种..第三节命题设计1、2、认知领域命题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内容类测验目标模型之构建;内容点测验目标表之确定;命题方案表之设计第五节:测验实施1、测验实施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①指定专人做好考务工作;②确定测验形式和审查学生测验资格;③考场的组织;④测验评卷与测验质量检查;⑤补考..1、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①方向性原则;②公平性原则;③客观性原则;④科学性原则;⑤可行性原则;⑥指导性原则..2、注重调查研究;整理资料不随意夸大或缩小事实;鉴定要准确;评议要恰如其分;这是教育评价客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3、评价方案的确定要考虑人力、物力、时间等各种因素;指标体系不要过于繁琐;便于计算;这是教育评价可行性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二节教育评价方案的制定1、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包括:①框架;②模型;③指标;④标准;⑤量化符号..2、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一般模型和分类模型..一般模型适应于该范围内所有被评价者的评价与比较;分类模型适应于某一种被评者的评价与比较..3、量化符号是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它一般有权数和分数两类..权数常用小数形式;一般把同一级指群视为一个整体;整体权数总值为1..4、5、教育评价指标从内涵性质去考察;可以分为稳定性指标和变动性指标两种..6、评价教育实际达到指标程度的具体要求就是评价标准..从评价的内容上分;可以将评价标准分为素质标准、职责标准、效能标准..按照评价的参照点角度去分类;可以将评价标准分为社会标准和科学标准..7、8、构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信度与效度问题;因为信度和效度是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的前提条件;是衡量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质量的重要尺度..9、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有三个方面:重评信度、评价者信度、事实信度..11、评价标准的确定;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包括标准类别的选择各等级评价标准的规定..12、评价标准的编制方法:①期望评语式编写法;②积分评语式编写法:包括等分积分评语式编写法和累计积分评语式编写法;③隶属度式编写法:包括隶属度分段式编写法和隶属度全域式编写法;④行为目标式编写法;⑤量表式编写法;⑥量尺式编写法..13、通过观察分析;选择一例关键行为作评价的一种标准;这是行为目标式编写法..第三节:教育评价的实施1、教育评价的准备工作主要有思想准备、材料和工具的准备、组织准备..2、教育评价实施可以分为自评和他评两步..自评是指学校、班级或者个人的自我评价..他评是指由别人对被评者进行评价..3、评价结果的处理是教育评价活动的最后阶段;教育评价结果处理中应该做好的工作:①评价结果的分析判断;②做出综合评价的结论;③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④评价工作的总结..第一节:教育评价方法概观1、2、定性分析评价法指预先根据评价的观点;把评价内容分解为几个项目;分别进行评价..定性综合判断法指对评价对象的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第二节:收集教育评价信息的方法3、观察的途径有:实地参观考察;听课;参与有关活动..观察记录的方法有:连续行为记录法;时间取样记录法;事件取样记录法..观察的辅助工具:记录装置;记录表格..记录表格有四种形式:等级式;是非式;次数式;文字式..4、运用调查访问法的基本要求:①制定好访问计划和提纲;依此开展访问工作;②选择好访谈对象;③围绕着调查提纲去问话;④注意访谈态度;⑤做好记录工作..5、召开座谈会的基本要求:①根据评价内容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去选择座谈会的种类;②做好准备工作;③座谈会上;以自由发言的形式为宜;④制定专人做记录工作..6、测试是指通过书面测验和考核、实践操作、口头询问、活动考验等形式去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它包括各种各样的测验和考试..第三节:处理教育评价信息的方法2、写实分析法是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和要求;对评价对象的情况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恰当的评价..3、写实分析法的做法是:搜集事实材料;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和描述;分析和评价..4、教育评价中应用较多的统计分析是平均数、标准差、标准分数、T分数、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5、教育评价结果合成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单纯普通数据的合成方法;第二种是单纯模糊数据的合成方法;第三种是混合数据的合成方法..第一节:教育测量数据的特点与种类1、数据的特点一般包括:数据的波动性;数据的规律性..波动性一是指一组数据多数取值是不相同的;二是指即便同一事物的数量表现;在不同时间、场地;由不同的量表测试;其结果肯定有差别;规律性是指大量数据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2、数据的种类有:按照数据的来源可以分为点计数据和度量数据;按照数据的连续与否;可以分为间断性数据和连续性数据;按照数据的精确性程度;可以分为类别数量、等级变量、等距变量、比率变量..第二节:教育测量分数的初步整理1、数据的初步整理分为列统计表和画统计图..统计表一般由表序、表题、标目、线条、数字、表注等构成..第三节:教育测量分数的转换1、教育测量所直接得到的分数叫做原始分数..1、将教育测量得出的原始分数转换后得出的分数是导出分数;包括:标准分数、T分数、百分等级分数..2、标准分数是将原始分数与其平均数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标准分数又叫Z分数..3、百分等级分数是一种相对地位量数;他把参加测量的全体人数作为一百份来计算;从而以某一原始分数换算出其在全体中所占的地位..4、百分等级分数的缺点:首先;它是一种顺序量数;不能进行代数运算;其次;他对两极原始分数反应迟钝;再次;对原始分数较集中的地方..第四节:教育测量结果的组合1、教育测量结果的组合的方法有:直觉判断、加权求和、多重选择、多重回归..2、直觉判断是评价者凭直觉经验;主观地将各种因素加权而作出结论或进行预测..3、根据权重的不同;可以将加权求和分为等权相加、加权求和、多科测验分数加权平均的标准化..第一节:教育评价心理概述1、3、评价心理的分类;根据心理学的范畴可以分为评价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根据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心理机制看;可分为意识倾向性、情意心理、认知倾向、个性心理特征..4、5、评价者心理对评价过程的影响表现:①对制订评价方案的影响;②对收集和分析评价信息的影响;③对测定和评价的影响;④对评价结果解释的影响..6、评价心理调控是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进行调节、控制和利用;使评价工作顺利开展..7、调控评价心理的意义:第一;使教育评价的准备更加合理充分;第二;保证教育评价活动的实施得以顺利进行;更好地完成各环节的任务;第三;使评价的功能得以全面的发挥;圆满实现评价的目的..第二节:评价者心理与调控1、评价者准备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包括角色心理、心理定势、新情感、时尚效应和期望效应..2、5、评价实施前;对评价的期望主要表现有三种形式:积极期望、消极期望、中性期望..6、12、评价者心理的调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评价者素质能力的调控..主要有把好选拔关;评价技能的培训;思想品德教育..第二;管理上的调控..第三;通过心理“换位”使评价者自觉进行调控..第四;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以调控..第三节:被评价者心理与调控2、被评价者结果反馈中的心理现象有:①敏感心理;②护短心理;③嫉妒心理;④对评价进行评价心理..3、4、被评价者的心理调控包括:提高对评价的认识;采用多种评价形态;控制评价效应;保持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良好的心理的交往状态;结果反馈方式的灵活多样..第一节:语文成绩测验的历史和发展我国古代语文考试的五种题型;帖经、墨义、策问、论、诗赋..现代语文考试的特点:从内容、方法、组织管理和应用四个方面作答第二节:语文成绩测验的种类3、4、作文测验的五种方法:分析法、多段短文测量法、评定量表法、作文量表法、作文测验举例第四节:语文高考语文高考改革的四大特点:试题的取样较宽;知识覆盖面较大、试卷的长度大;考了读、写速度、试题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注重能力的考查..第五节:作文评分的方法与误差控制1、影响作文评分的三个因素:作文题目类型及评分标准、被试者主观方面的因素、评分者方面的因素..2、常用的作文评分误差控制方法:2人评分法、表格评分法、正态分布评分法、电脑控制评分法..第一节:数学测验的历史和发展1.世界数学考试改革的趋势:①考试成绩向评价靠近;②兼顾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③逐步实现考试的标准化;④大学招生入学考试成绩与平时学业成绩相结合..第二节:数学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是指教师所期望学生在思维、感谢和行动方面变化的数量和程度..2、教育目标是指学校、家庭、社会所期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情况..第三节:数学教学测验的编制1.编制数学测验的步骤:①明确测验目的;②制定命题原则;③编制测验方案;④数学题的编拟..第四节:学生数学能力测验1、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对数学能力的规定:运算能力目标、空间想象能力目标、逻辑思维能力目标、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目标第五节:中考数学命题1、中考数学命题的六大特点:①重达标、兼选拔;形成两种试卷模式②以纲靠本;注重双基③命题结构趋于稳定④知识覆盖面增大⑤试题具有小;新;活的特点⑥传统试题命题有一定的规律第六节:高考数学命题1、高考数学命题三大特点:①上受制于大纲、下联系教材;全面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密切联系大学数学学习②考查中学数学中的通性通法;包括数形结合的方法、数学归纳法、分类讨论、待定系数法③注意试题的综合性;着重考查数学思维品质第七节:数学竞赛试题的编制1、数学竞赛:1886年俄国举办过数学竞赛;中学数学竞赛起源于匈牙利1894;1959年7月第一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在罗马尼亚举行..2、数学竞赛题的三个特点:①命题背景②对已知结果的逻辑改造③着眼于解题的数学思想方法..第一节:主观经验性考试的弊端1、2、命题的主观性、评分的误差较大、分数解释的片面性..第二节:标准化考试的特点1、2、第三节:标准化考试的程序1、2、第四节:标准化考试的优缺点1、标准化考试的优缺点:优点:①试卷编制的科学性;②试卷取样的代表性;③评分的客观性..缺点:①能力测试的片面性;②题型的僵化性;③防止考生舞弊的困难性;④各项质量指标也存在不完善性..第五节:我国高考标准化考试改革的实践结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际;谈谈你对标准化考试的认识及建议..参考答案①标准化考试的特点②标准化考试的基本程序③标准化考试的优缺点第十一章:智力测验第一节:智力测验的意义和种类1、智力IQ:是与认识活动有关的能力;直接影响认识活动的效率;使认识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对智力的表述多达100多种;常见的五种解释是:①高级抽象思维能力;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③学习能力;④智力测验的结果;⑤有机能力的整体..2、瑟斯顿智力群因素论中七因素:空间、数量、知觉、言语、言语流畅性、记忆、推理..3、5、三重智力理论: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斯滕伯格提出;这一理论从主体的内部世界、现实的外部世界以及联系内外经验世界这三个角度着手来分析智力;并与之对应提出了三类不同的智力:成分智力、情境智力和经验智力..6、7、智力测验简史:①我国古代民间的“七巧板”、“猜谜语”属智力测验萌芽;②智力测验的先驱者当数高尔顿英和卡特尔美;③比纳西蒙量表对儿童测验有代表性;④韦克斯勒量表对16岁以上成人测验有代表性..8、智力测验的三种类型:①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②文字式测验和非文字式测验;③一般能力测验与特殊能力测验..第二节:几种重要的智力量表1、斯一比智力量表:斯坦福大学推孟对斯—比量表进行修订;此表为世界上优秀量表之一;斯一比量表每个年龄组有6个项目:A词汇;B区别;C图片补缺;D数概念;E相对应的类比;F走迷津..2、 3、中国比纳测验量表:陆志韦1924年对斯一比量表修订;1936;他与吴天敏主持第二次修订;1981年吴天敏主持了第三次修订..它所反映的是一个人的一般智力情况;而不能对智力的各个方面做出评价..第三节:智力测验结果的解释第四节:情绪智力及其内涵1、1995年戈尔曼出版情绪智力—划时代的心智革命;将情绪智力以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大家..2、沙洛维和梅耶最终确定情绪智力包括四个方面:ⅰ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ⅱ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ⅲ理解、分析可得情绪知识能力;ⅳ对情绪调节;促进与智力发展..第二节:学生评价的原则和方法1、学生评价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全息性原则、差异性原则..2、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学生评价可以分为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小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3、教师评价学生的一般方法:学业成绩测验、观察与调查法、评语评价法、表现性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第三节: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原则:①坚持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原则;②坚持评价的主体性和多角度的原则;③坚持评价学生差异性和整合性原则;④坚持评价的开放性和客观性原则..2、学生评价的内容及环节: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的计划..第四节:学生学业的质性评价方法1、2、3、4、5、档案袋评价的特性:①目标性、计划性和组织性②成长性和表现性③整合性和多样性④主题性和反思性..6、使用档案袋评价的原则:质化原则、发展性原则、重视个性反应方式又倡导合作的原则、过程性原则..第一节:品德测评概述1.品德测评的意义:①有利于学生思想上的自我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②有利于激励先进和鞭策后进;③有利于学生德育管理;④品德测评也是德育和行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2.品德测评的类型:①诊断性测评;②形成性测评;③总结性测评..3.品德测评的基本要求:①外显行为测评与道德认识测评相结合;②单项测评与整体测评相结合;③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第三节:品德测评的方法1.①意向测评法:是指测评人的心理意向的一种方法..在品德测评中;心理意向主要是指思想观点、意见、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内容..②适合学生品德测评应有的方法:Q技术:由斯蒂芬生Stephenson;1953所创用;它是用来测评态度、兴趣、自我观念和其他情感变量的一种技术..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两部分:Q 分类资料和Q分类资料的实施..7.8.目前;人们借助于测谎仪来观测人的行为;产生了测谎技术..测谎提问为什么能触发生理反应归纳起来有三种因素:①恐惧心理;②谎答时形成逻辑上的、道义上的矛盾;③条件反应;即俗话所说的“触景生情”..我们认为;测谎技术用于审讯犯罪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不能照搬过来用于测量学生生理反应;然后根据测得的生理参数去判断学生是否撒谎;也不能用测谎技术去审讯学生..第一节:教师评价概述2、教师评价的特点:①是一个活动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连续的活动;其中包括一系列的步骤和方法..②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③根本目标在于形成价值判断;进而做出选择..④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是统一的..第三节:教师评价模式1、..2、教师校本评价模式:就是教师评价以学校为本;立足于学校的长期发展;评价标准的设立和指标体系的确立都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条件..3、行为目标评价模式是由教育评价之父泰勒提出来的;因此又称为泰勒模式..主要是从预定的教育目标出发;对评价对象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进行的评价..4、操作主义评价模式是布里奇曼提出来..第四节:教师评价的程序与指标体系的编制1、教师评价的程序:①确定评价的目的;②确定评价者;③制定评价指标体系;④确定评价方式..⑤评价过程的实施..2、第五节:教师评价的案例略1、加拿大发展性教师评价2、日本教师评价制度改革3、美国优秀教师标准与评估第一节:教学工作评价概述1.教学工作评价应注意的问题:①关于教学工作量与质的关系问题;教学工作量是指教学工作中所付出的劳动量;它大多表现在工作过程中;如教师出勤率;备课所付出的时间;教学时数等..教学工作质是指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好坏或优劣程度;它既反映在教学工作过程中;也反映在教学工作的结果上;即反映在工作质量与工作效果上..要做到对教师工作量和工作质的精确评价;难度很大;原因是:工作量的精确计算式不可能的;工作质的精确计算也是不可能的..②关于他评和自评的关系问题;他评价是指他人对教师教学工作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是一种外部的显性评价..自评价是指教师自我的评价;它有时是内隐性的;有时是外显性的..第三节: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1.5.学生学业成绩考评工作的评价内容:学生学业成绩考评的种类:①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指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摸底性评价②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对计划、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③终结性评价第一节:课程评价概述1、课程一词的提出在西方首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她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提出..2、泰勒在“八年研究”期间正式提出了课程评价的概念..认为“评价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过程”..3、有的学者认为课程评价对象包括:课程的编制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课程决策与管理成效的评价..1第十七章:学校体育评价非重点第一节:学校体育评价概述1、学校体育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体育学习表现与体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的活动过程..第二节:学校体育评价应注意的问题1、学校体育评价应注意的问题:①要承认学生身体条件的差异;②要合理设置测评项目;③要把学生的兴趣特长纳入评价指标;④要尽可能扩大评价源;⑤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⑥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第三节: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1、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的原则: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注重体育学习过程的评价;相对性评价注重学生纵向的体育学习进。

教育统计与测量自考

教育统计与测量自考

三、年龄常模 (一)发展常模的涵义 (二)比纳智力测验 1、比纳智力测验的规则 2、比例智商的计算公式 3、比例智商的局限
四、年级常模 (一)年级常模的建立 (二)年级常模的局限
第二节 百分等级常模与应用
一、组内常模
(一)组内常模的涵义 (二)组内常模的种类
二、百分等级常模
一、测验项目的难度 (一)难度的定义 (二)难度的计算 1、(1,0)评分测验项目难度的计算 2、(K,0)评分测验项目难度的计算 3、整个测验难度的计算 (三)测验难度在正态分布表上的表示
(四)测验项目的恰当难度和恰当难度分布
1、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 恰当难度:接近0.5 恰当难度分布:
教育统计与测量
绪论
一、什么是教育统计 (一)教育统计的含义 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的取值从总
体上的把握与认识,它是为教育工作的 良好进行、科学管理、革新发展服务的。
(二)教育统计的内容
描述统计:把统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科 学地加以整理、概括和表述。
推断统计:利用实际获得的样本数据资 料,依据数理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来对 总体的数量关系作出推论判断。
一、适用范围 两个变量都是连续性数据,而且是成
对变量。 二、公式 三、计算方法
练习
求初一学生数学和物理成绩的积差相关 系数。物理成绩为:4、3、5、6、7。
数学成绩为:3、2、5、4、6。
第三节 等级相关
一、适用范围 二、计算公式 三、计算方法 (一)原始数据是顺序变量时 (二)原始数据含有连续变量时
间接性
抽样
(四)教育测量学的内容
第一章 数据分布的初步整理
第一节 数据的种类与特点 一、数据的概念
用数量或数字形式表示的资料事实。 二、数据的种类 1、从数据的来源划分:可分为计数数据;测量

教育测量与统计复习提纲

教育测量与统计复习提纲

教育测量与统计复习提纲教育测量与统计复习提纲一、填空(14空,14分)二、概念解释(4题,16分)三、问答题(4题,36分)四、计算题(2题,20分)五、创新应用题(1题,14分)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一、测量与评价基本问题(一)教育测量●测量三要素:测量的量具;测量的单位;测量的参照点。

●教育测量的概念: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的特点:(问题:教育测量与物理测量的区别是什么)1、间接性与推断性,物理测量大多是直接性的;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3、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量表的概念与种类:(概念是名词解释)1、概念:量表指的是确定了测量单位和参照点并具有取值系统的测量工具。

2、种类:(按测量水平分)①称名量表(用来对事物或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的)②顺序量表(也用于对事物或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但这种分类是以所测属性的数量大小为基础进行的)③等距量表(零点是相对的,即人为确定的相对零点。

例如温度计)④比率量表(除了具有量的大小和相等单位外,还具有绝对的零点)(二)教育评价●教育评价的概念1、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著名的测量与评价领域人及名言:①格兰德朗认为,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课堂)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测量)和定性描述(非测量)两方面。

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所有成功教学的基础。

②斯塔费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三)相关概念●教育测量与评价关系:1、测量与评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2、教育测量可以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基本数量事实,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3、教育评价往往是教育测量过程的延续,是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并朝着价值判断与释放教育功能的方向拓展;4、但在一定情况下,两者是一致的,许多教育测量本身就含有价值判断。

教师考编教育统计学考试大纲

教师考编教育统计学考试大纲

教师考编教育统计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概述
- 教育统计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教育统计学的作用和意义
- 教育统计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方法
- 教育统计学在教育管理和决策中的应用
二、教育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教育统计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渠道
- 教育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标准
- 教育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三、教育统计指标的计算和解释
- 学生数量和比例的计算
- 教育经费的计算和分析
- 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的关联性解释
- 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的计算和解读
四、教育统计应用案例分析
- 教育统计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教育统计在教育政策制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教育统计在教育评估与改进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五、教育统计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 教育统计学的新兴领域和研究方向
-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统计学的影响与挑战
- 教育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备注:
- 本大纲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以相关考试通知为准。

- 考生应按照教育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准备考试,重点把握实际应用能力。

自考本科《教育学》专业《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总表)剖析

自考本科《教育学》专业《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总表)剖析

200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课程代码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该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常在教学工作结束时举行且与其它测验相比更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测验是【】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终结性测验2.教育领域所获得的反映教育现象或事物数量事实的大量数据具有离散性、规律性和【】A.对称性B.等距性C.等比性D.变异性3.比较同龄人的身高与体重发育的差异程度,要应用【】A.X B.S C.CV D.AD4.若一次考试偏难,多数考生分数偏低,这时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曲线为【】A.单峰对称分布曲线B.正偏态分布曲线C.倒“U”型次数曲线D.“J”型次数曲线5.不.能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为【】A.中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标准差6.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A.-l≤r≤l B.-l≤r≤0 C.-l<r<0 D.0≤r≤1 7.在正态分布的数据中,下列各百分等级区间所对应的原始分数区间最小的是【】A.PR=15~PR=25B.PR=25~PR=35C.PR=35~PR=45D.PR=14~PR=558.下列中属于发展常模的是【】A.离差智商B.年级常模C.标准分数常模D.百分等级常模9.当一个测验由各个项目组成时,整个测验的难度就是【】A.所有项目的难度的算术平均数B.组成测验项目的难度的调和平均数C.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算术平均数对测验满分值的比D.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调和平均数对于测验满分值的比10.下列中属于性能优良的试题区分度的取值范围是【】A.D<0.20 B.0.20<D<0.29 C.0.30<D<0.39 D.D>0.4 11.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对有些不太稳定的特质,如考试焦虑进行测量时,用来估计信度的方法不.能是【】A.重测相关B.折半相关C.平行形式相关D.内部一致性相关12.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真分数与观察分数及测量误差的关系是【】A.当误差分数为正值时,真分数被高估B.误差小,观察分数离真分数就越远C.误差大,多次施测时前后一致性就会好D.测验大量反复实施,所得观察分数的就会趋近并最后等于真分数13.下列中关于正态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在X=σ取得最大值B.曲线以过X=σ的直线为对称轴C.曲线在正负两个方向上无渐近线D.正态分布是一条单峰对称呈钟形的曲线14.若想检验两个总体平均数是否相等,应该使用【】A.双侧检验B.单侧检验C.F检验D.X²检验15.下列关于X²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X²≥0B.X²分布不具有可加性C.当自由度d f≥3时X²分布是双峰正偏态分布D.当自由度df >10时,X²分布曲线接近正态分布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计数数据17.零相关18.小概率事件19.测验效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6分,共18分)20. 什么是教育测量?与物理测量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21. 简述圆形图的概念及应用特点22. 什么叫线性变换后的标准分数?23. 简述总体分布的拟合良度检验的主要原理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 计算下列原始数据的标准差。

全国2010年04月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含答案

全国2010年04月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含答案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温度计测出的气温量值是(C )1-15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2.下面题型中属于客观题的是(D )6-165A.计算题B.证明题C.作图题D.选择题3.这组数据{6,17,21,9,16,12,10,7,8}的中位数是(C )2-48A.7B.8C.10D.164.跟一组规定明确的知识能力标准或教学目标内容对比时,对学习者的测验成绩作出解释的一类测验是(D )6-153A.常模参照测验B.诊断性测验C.终结性测验D.标准参照测验5.下列能反映数据分布离散趋势的特征量数是(C )2-40A.相关系数B.地位量数C.集中量数D.差异量数6.在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最高级的层次是(B )6-162A.领会B.评价C.分析D.知识7.一列是连续变量数据,另一列是顺序变量数据,计算相关系数时应该运用(A )3-76A.等级相关B.点双列相关C.积差相关D.列联相关8.同时对多个总体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一般方法是(D )10-295A.单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B.两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C.卡方检验D.方差分析9.测验所得分数(测值)一致性的测验性能质量指标称为(C )5-129A.难度B.区分度C.信度D.效度10.适用于总体很大,样本较小,总体无中间层次结构的随机抽样方法是(B )7-221第 1 页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抽样D.分阶段抽样11.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智力测验是(B )6-180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比纳-西蒙智力量表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D.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2.原总体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情况下的平均数的抽样分布服从(A )7-226A.Z分布B.t分布C.2χ分布D.F分布13.在统计学中,总体相关系数表示为(B )8-259A.rB.ρC.μD.δ14.已知班级平均成绩为60分,标准差为5分,若某学生考试成绩标准分Z=2,则其考试成绩分数为(C )4-104A.62B.65C.70D.7515.下列一般不.影响样本对总体代表性的因素是(B )7-218A.总体本身离散性B.总体容量大小C.抽取样本容量大小D.抽样方法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比率变量1-15答:比率变量除了具有量的大小、相等单位外,还有绝对零点。

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大纲设计

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大纲设计

《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大纲(自编)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程编写组)课程名称:教育统计与测量英文课程名称:Statistics and Measurement of educational课程编号:04404110学时数:72学分数:4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专业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是《教育概论》、《普通心理学》、《高等数学》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包含教育统计学和教育测量两部分内容。

教育统计与测量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是高师院校教育系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对教育现象进行定量描述测定的一门科学,是心理学、统计学、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教育学、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以及师范教育各专业的大学生都应懂得一些必要的教育统计与测量分析方法,以便独立的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处理数据、直至科学决策。

二、指导思想及编写原则本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依据教育科学的基本原则和教学的实际贯彻国家素质教育方针,在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研能力,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能够正确地选择、运用统计方法。

本课程应贯彻因材施教、启发式等教学原则,同时应突出每种统计方法适应条件及不同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一些教育统计方面的实践环节,以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学时分配表(共72学时)四、课程的重、难点本课程的重点以及难点共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统计部分的推断统计,推断统计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参数估计是指用样本指标的统计量对总体指标参数做出的推断和判断,假设检验是指对于一个假设判断假设成立与否的方法。

是教育统计学的中的核心部分。

第二教育测量部分的是测验的质量分析部分,主要包括测验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教育统计与测量00452一、什么是教育统计统计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欧洲。

教育统计就是对教育领域中各种事物进行量的统计和分析。

就是在教育实践中,有意识地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获取有关事物特征的定量数据,并根据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对数据加以整理、计算、分析及推断,最后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教育统计学是教育学、心理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

二、教育统计的分类依据统计的功能,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类。

描述统计是把调查得来的数据加以整理、归类、概括和表述,以定量描述样本或总体的特征。

其主要内容有: ①数据分组; ②计算一组数据的特征值; ③相关分析。

推断统计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总体的情况。

其主要内容有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卡方分析等。

描述统计特征1:集中量数,特征2:差异量数,特征3:相关分析三.教育统计学的发展历史最初将统计学应用到心理与教育领域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生物学家高尔顿。

高尔顿的学生皮尔逊在统计学理论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904年撰写了《精神与社会测量学导论》,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关教育统计的专著。

一.测量测量就是依据一定法则对事物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三个要素:测量对象(事物)、法则、数值(结果)二.测量的基本要素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测量的单位和参照点。

(一)测量的单位理想的测量单位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二是要有相等的量。

(二)测量的参照点参照点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绝对参照点;另一种是相对参照点(人定的参照点)。

三.教育测量的定义与特点狭义的教育测量是指通过测验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广义的教育测量泛指对教育领域内各种事物或现象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的特点:目的性;间接性;不确定性(随机性与模糊性)四.教育测量学的发展历史中国是教育测量的故乡;桑代克被称为教育测量学之父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学的意义(简答)一.科学测评学生学习进展,为教育教学改进提供依据二.定量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寻找有效的改进策略三.加强定量分析,推动教育研究走向科学化一.数据的种类(一)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根据数据的来源(二)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和等比数据——根据测量水平(56,重点)(三)离散数据和连续数据——根据数据分布的形式(57)二.数据的特点(简答)(一)数据的离散性(二)数据的变异性(三)数据的规律性一.简单次数分布表(一)求全距:R=Xmax-Xmin(二)定组数:K=1.87(N-1)2/5(三)定组距:全距R与组数K的比值取整(四)写出组限:每组起止点界限(表述组限/实际组限)(五)求组中值:组中值=(组实上限+组实下限)/2(六)登记次数 (61)要求学会61页表2-3的阅读与填充,主要是2和6-9栏实际组限是起点和终点向下移0.5个单位常用统计分析图(选择题)一.散点图: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

《统计学考试大纲》word版

《统计学考试大纲》word版

《统计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一、考核知识点(一)统计与统计学(二)统计学的分科(三)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考核要求(一)统计与统计学1、识记:(1)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2)统计数据的规律与统计方法。

2、领会:(1)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2)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3)用统计方法探索统计数据内在规律性的意义。

(二)统计学的分科1、识记:(1)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2)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2、领会:(1)统计学探索客观现象数量规律性的过程(图1-1);(2)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在现代统计学中的地位和作用;(3)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的区别。

(三)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识记:(1)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2)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领会:(1)统计学与数学的区别;(2)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一、考核知识点(一)数据的计量与类型(二)统计数据的搜集(三)统计数据的整理二、考核要求(一)数据的计量与类型1、识记:(1)数据的计量尺度;(2)数据的类型;(3)统计数据的表现形式。

2、领会;(1)统计数据的四种计量尺度;(2)统计数据常见的两种表现形式。

(二)统计数据的搜集1、识记:(1)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2)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2、领会:(1)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概念及意义;(2)搜集数据的具体方法;(3)调查方案中的基本概念;(4)第二手统计数据的获取渠道。

3、应用:调查方案的设计及各种调查方法的实施。

(三)统计数据的整理1、识记:(1)数据的预处理方法;(2)数据分组与频数分布——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3)次数分配的图示和类型。

2、领会:(1)数据预处理的意义;(2)统计分组的作用;(3)次数分配各种图示的意义。

3、应用:根据实际资料,能编制频数分布表、计算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并绘制频数分布的直方图和折线图。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一、考核知识点(一)、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二)、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三)、分布偏态与峰度的测度(四)、统计表与统计图二、考核要求(一)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1、识记:(1)众数、中位数、均值、几何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一、识记:数据的概念以及数据的两种分类方法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人工编码数据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比率变量,数据的三个特点领会:称名变量数据,顺序变量数据等距变量数据及比率变量数据的运算特点及其间区别二、识记:次数分布领会:简单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简单次数相对次数累积次数累积相对次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简单应用:阅读统计表并能回答或分析有关数量的问题三、识记:次数直方图次数多边图领会:次数多边图与次数曲线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简单应用:能绘制简单次数分布直方图和多边图能绘制相对次数分布直方图和多边图四、识记:散点图线形图条形图圆形图领会:四种常见的统计分析图的应用特点第二章一、识记:集中量数常见的几种集中量数领会:集中量数的主要作用二、简单算术平均数识记:简单算术平均数在通常情形下称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定义公式及符号表达领会:算术平均数的特点及四条基本性质、简单应用:正确计算算术平均数应用算术平均数有关性质简化计算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三、识记:加权(公式)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领会: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区别简单应用:加权和及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与在教育领域中的一些实际应用四、识记:中数、、众数及其记号领会:中数的特点及适应场合简单运用:对一组简单的数据能用观察法迅速确定其中数事众数。

利用经验公式确定某次数分布的众数五、识记: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差异量数常见的几种差异量数种类领会:差异量数的主要作用差异量数与集中量数之间的联系六、识记:平均差计算公式及符号领会:平均数的意义平均差与平均数的区别简单应用: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差七、识记:方差标准差计算公式及符号领会:标准差与平均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标准差的若干性质简单应用: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应用标准差的性质确定一组新数据的标准差八、识记: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及符号领会:使用差异系数的意义简单应用:正确计算次数分布的差异系数应用差异系数评价两组数据的相对差异程度九、识记:地位量数百分等级领会:百分等级的意义及其计算步骤简单应用:根据百分等级的计算法则按得分点详细统计出次数分布的情况下,能够为每个得分点确定相应的百分等级第三章一、识记:相关相关系数符号领会:相关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的评价相关几何意义相关散点图与因果关系的联系与区别二、识记:积差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领会:积差相关应用的范围积差相关系数计算公式的结构及其符号意义计算积差相关系数的方法与步骤简单应用:完成积差相关系数的部分计算工作综合应用:独立完成积差相关系数的全部计算过程,并能对计算结果作出解答掌握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用基本计算公式,二是原始数据直接加以计算三、识记:等级相关等级相关系数的符号和计算公式领会:等级相关所适用的范围等级相关计算公式结构及其符号意义计算等级相关系数的方法与步骤简单应用:在等级差数平方和已知的条件下直接计算等级相关系数在两列数据已是顺序变量数据(名次顺序)情形下,完成等级相关系数的计算综合应用:能系统完成等级相关系数的计算过程四、识记:点双列相关点双列相关系数的符号及计算公式领会:点双列相关适应范围点双列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结构及符号意义计算点双列相关系数的一般方法与步骤简单应用:完成点双列相关系数的部分计算任务综合应用:系统完成点双列相关系数的全部计算过程,并对计算结果作出解答第四章一、识记:分数相对评分分数绝对评分分数原始评分分数导出评分分数领会:用于解释分数含义的参照系的种类与作用导出分数跟原始分数的区别与联系二、识记:常模常模组(标准化被试样组)建立常模的步骤发展常模组内常模比例智商年级常模领会:代表常模团体“一般水平”的方法比例智商与年级常模的不足组内常模参照系的作用三、识记:百分等级常模表正态分布中百分等级图示百分等级的性质领会:利用百分等级比较不同测验上的分数百分等级不是等单位量度简单应用:利用次数分布表求指定百分等级的百分位数利用次数分布表求指定测验分数百分等级四、标准分数常模识记:标准分数常模标准分数线性变换后的标准分数一组原始分数标准化后和进一步线性换后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离差智商领会:标准分数刻画了原始分数在团体中相对地位一组原始分析标准化后和进一步线性变换后相互间的关系仍保持不变标准分数是等单位量度Z值作线性变换的必要性五、识记:不同测验间的分数比较的前提基本心理素质取值分布的一般状态学业成绩测验分数的分布状态领会:不同测验上的原始分数不可比的原因不同年龄组间离差智商值可比的根据心理测验分量表值求和的办法多科学业成绩测验求和的科学方法第五章一、识记:项目与测验难度和求法所测特质取值呈正态时难度的图示测验难度跟被试总分分布形态的关系领会:项目难度为0.50时最能区分开被试差异常模参照测验要求的测验项目的恰当难度与难度分布标准目标参照测验要求的恰当难度筛选测验要求的恰当难度简单应用:按项目不同记分方式求取其难度二、识记:项目区分度确定项目区分度指数值的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求取区分度指数方法种类区分度指数取值的评价领会:项目区分度可视为项目有效性程度简单应用:采用题分与总分相关法求项目区分度指数采用高低分组法求项目区分度指数三、识记:测验信度测量误差的来源观察分数跟真分数领会:观察分数跟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关系误差来源控制跟信度的关系信度系数为何只能估计四、识记:稳定性系数及其求法领会:稳定性系数适用范围与不足简单应用:稳定性系数的求取五、识记:等值性系数其及求法领会:平行形式测验简单应用:等值系数的求取六、识记:利用单一测验估计信度系数的必要性内部一致性系数及其求法领会:测验内部一致性的作用与不同简单应用:折半相关系数的求取对折半法求出系数作出校正a-系数的求取七、识记:测量标准误及其公式领会:信度系数跟测验标准误的关系观察分数代表区间其上下限的确定八、识记:效度内部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并存效度和预测效度效标及效标污染的防止结构效度预测标准误及公式领会:测验效度是最重要的测验质量的指标效度是针对测验使用目的实践来确定效度系数取值的评价第六章一、识记:学业成就测验的五种分类方法,根据课堂运用测验的一般顺序进行分类根据解释测验分数的方法进行的分类根据测验的实施方式与测验载体来分类根据测验编制程序的严格程度来分类根据被试是否使用同一组题目的特点来分类学业成就测验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加测验标准化成就测验及测验标准化的四个环节领会: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的主要应用特点及相互间的区别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参照测验的主要用途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参照测验的主要差异口头测验的应用领域及常用方法实践技能考核的三条基本原则二、识记:命题双向细目表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六个层次它们是,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领会:认知领域中六个层次教育目标的主要内涵及典型的学习行为命题双向细目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简单应用:分析一个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合理性三、识记:客观题常用题型领会:选择题和主观题的主要优点和局限性、四、识记:心理测验领会:心理测验的几种主要用途简单应用:联系实际综述心理测验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五、识记:心理测验的常用分类方法及期分类结果领会: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的联系与区别最高作为测验与典型作为测验的区别六、识记:智力测验常用的智力测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中各个分测验的测量目标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特色七、识记:能力倾向测验职业能力倾向的测验学习能力倾向的测验领会:能力倾向测验同一般的智力测验与学业成就测验之间的区别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主要功能与特点八、识记:创造力与创造力测验发散性思维的三个特点两个著名创造力测验的名称领会:创造力测验的主要特征创造力与智力。

创造力与学习成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九、识记:自陈量表法典型测验的名称投射测验法及常用的四种技术情境测验法评定量表法艾森克人格测验的主要内容特点及期应用领会:自陈量表法投射测验法,情境测验法和评定量表法各自的特点第七章一、识记:随机现象随机试验随机变量频率概率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小概率事件领会:概率与频率的区别与联系二、识记:概率分布概率分布的三种表示方法领会:概率分布三种表示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简单应用:根据给出的条件用列表法和图示法表示一个概率分布三、识记:正态分布的形成原因正态分布的形态特征标准正态分布中的三组重要常数领会:研究正态分布的意义一般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概率面积的查表计算正态分布下依据概率面积查表法临界值将一组个体能力按正态分组四、识记: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领会:总体与样本的区别与联系参数与统计量的区别与联系抽样误差的性质推断统计的作用五、随机抽样方法识记:随机抽样的优点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分阶段抽样等距抽样领会:四种所学抽样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简单应用:根据给出的条件或根据指定要求作某种随机抽样六、识记:自由度,t分布形态特点领会: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与联系简单应用:查t分布表求临界值七、识记:抽样分布抽样标准误差三种不同情况的平均数抽样分布形态领会:总体分布子样分布与抽样分布的联系与区别三种情况下平均数抽样分布的区别简单应用:根据给出的条件判断平均数抽样分布的形态在抽样分布中抽得某样本均值概率第八章一、识记:小概率事件原理显著性水平虚无假设备择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统计量领会:显著性水平与a值的关系两种假设的关系假设在检验中作用简单应用:根据给出条件作统计假设二、领会:统计假设检验的思想方法统计假设检验与一般反法的区别三、识记:统计假设检验步骤临界值危机域领会:显著性水平a与临界值,危机域的关系简单应用:根据检验统计量的取值概率作出结论四、识记:1型错误,2型错误,及其概率的因素领会:两类决策错误的区别与联系简单应用:判别决策时的错误类型五、识记:单侧检验双侧检验检验灵敏度领会: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的区别与联系简单应用:依检测目的选择检验方法六、识记:四种情况下平均数差异检验的六个检验统计量计算公式领会:平均数差异检验的意义平均数差异检验四种情况的区别与联系简单应用:根据给出条件判断两总体的独立性综合应用:根据提供的条件和要求,准确判断情况类型,选择合适的检验统计量作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并正确下结论七、识记:F比值F分布方差齐性检验双侧F值表单侧F值表领会:方差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意义方差齐性检验的意义方差差异显著性与方差齐性检验的异同简单应用:查F分布表求单,又侧临界值综合应用:作双总体方差差异显著性检验八、领会:总体相关显著性检验的意义简单应用:用查表法作总体相关显著性检验九、领会:两独立总体相关系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意义简单应用:相关系数r到Z的转换综合应用:作两独立总体相关系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第九章一、识记:x²统计量的一般表达公式领会:x²统计量指标的意义x²统计量一般表达式及其符号的意义简单应用:利用x²统计量一般公式,计算有关类别的理论次数以及x²实得值二、x²分布和x²值表1、当自由度df=1时,显著性水平a=0.05时,x²值等于3.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