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盆地梨树镇坳陷晚白垩世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条件
梨树断陷油气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分析
梨树断陷位于松辽盆地 东南 隆起 区南部 , 地理 位置 位于吉林省公 主岭 市、 梨树县境 内, 总面 积为 10 k  ̄ 70 m 。
[ 收稿 日期]2 1 一O —1 0】 9 6 [ 作者简介]雷金波( 9 5 , 现为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 开发研 究院高级 工程 师, 1 7 一) 男, 主要从 事地球物理 专业的研 究工作 。
制储量 :2 ×1 ; 油预测储 量 :04 4 ×1 , 30 0t石 14. 6 0t天然
气探 明储 量 10 4 ×1 天 然 气 控 制 储 量 :4 2 × 5 . 2 0r d; 6.1
1 3天然气预测储 量 :1. 9 0m3油气分 布具 有 Om ; 8 6 5 ×1。 , 纵向层位多、 越井段 长, 跨 平面上油气集 中分布在 烃源岩
2 构造演化及单元划分
梨树断陷与松南地 区区域构造 演化特 点基本相 同 ,
雷金 波
( 中国石化 江汉油 田分 公 司勘探 开发研 究院 , 湖北 潜江 4 3 2 ) 3 14
[ 摘 要] 在 三维地震的基础上 , 通过精 细的构造解释 , 梨树 断陷的构造格 架进 行重新划分 , 对 对油气成藏 的基 本模 式、 油气成藏 的主控 因素进行 了分析。划分深部 、 中部 、 浅部三套成藏组合 , 存在 近源侧 向运移为主的 自生 自 型成藏 储 模式 、 源垂 向运移为主的下生上储 型成藏模式 ; 远 将梨树 断陷层构造 单元 划分为 : 毛城 子斜坡带、 八屋隆起 带、 小宽 洼 陷、 小城子斜坡 带、 桑树 台洼陷、 双龙 洼陷等 6个构造单元 ; 认为陡坡带存在构造 ( 断鼻 ) 油气藏, 主洼槽 带( 断槽 ) 存在 岩性( 湖底扇) 油气藏 , 中央隆起 带存在构造 、 岩性 、 山、 潜 地层油气藏 ; 次洼槽 带存在岩性 、 构造 一岩性油 气藏 、 斜坡 带 存在 构造一岩性 、 地层油藏 ; 八屋 隆起 带( 中央隆起 带) 有效的储层和保存条件是 油气成藏的主控 因素 ; 小城子 、 毛城 子 斜坡 带( 东部 、 北部斜坡 带) 不整合面和泥岩对油气的封堵是该领域成藏的主控 因素 ; , 桑树 台洼陷陡坡 带, 有效的储层
鸡西盆地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
鸡西盆地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孙慧;卢双舫;薛海涛;王雅春;胡慧婷【摘要】Using the latest analytical data and well drilling data of Jixi basin, condition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reservoir and storage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Jixi basin has high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M type is the main genetic type for the organic matter, only a few is E type; source rock samples of the basin is primarily in mature stage and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conditions is entirety better, both of those providing a rich material base for the formation. In this basin, there are tight reservoir distribution, plenty of the sandstone interbed, and high hydrocarbon expulsion efficiency. But in the later period, because of the strong tectonic movement, the basin is strongly cutted into many variable size of fault block by multiple fracture, which make the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poor. Therefore,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 can be formed in the local scope, but it is difficult to form a big area.%利用鸡西盆地最新的分析化验资料以及已钻探井的数据,从油气的烃源岩条件、储集条件、保存条件等入手分析,结果表明鸡西盆地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普遍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存在少部分为Ⅱ2型;盆地源岩样品主要处于成熟阶段,烃源岩条件整体较好,为油气藏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盆地有致密储层分布,砂岩互层较多,排烃效率高.但后期构造运动强烈,盆地被多条断裂切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断块使得保存条件较差.因此,可以在局部范围内形成致密砂岩气藏,但难以形成大面积分布的致密砂岩气藏.【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1(011)029【总页数】4页(P7067-7070)【关键词】鸡西盆地;成藏条件;致密砂岩气【作者】孙慧;卢双舫;薛海涛;王雅春;胡慧婷【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11随着世界对天然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常规天然气储量的日益减少,很多国家都把非常规天然气作为重要的后备资源。
坳陷型盆地层序地层特征与隐蔽油气藏勘探松辽盆地
坳陷型盆地层序地层特征与隐蔽油气藏勘探松辽盆地坳陷型盆地是指地壳下陷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地形及地质构造特征的地区,沉积环境多样,沉积物质丰富,是油气资源潜力较大的地区之一、松辽盆地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油气盆地之一,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坳陷型盆地层序地层特征与隐蔽油气藏勘探。
首先介绍坳陷型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是指在地层发育过程中受到不同作用因素的影响,分为多个层序,每个层序由相对一致特征的地层单元组成。
层序地层特征能够揭示沉积环境的演化过程和地层堆积的模式,对于油气藏的分布和优选具有重要意义。
松辽盆地的层序地层主要分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两个时期。
早古生代层序主要发育于下寒武统-奥陶统,主要由湖相及陡坡—浅海相沉积构成。
层序特征为薄层、相对单调,震旦—丹东组为典型代表。
晚古生代层序主要发育于志留纪至石炭纪时期,主要由碳酸盐台地相、碎屑台地相及浅海相沉积构成。
层序特征为厚层、递增—递减性变化,五峰组—白云岩组为典型代表。
其次介绍隐蔽油气藏勘探。
隐蔽油气藏是指不易通过传统地质勘探方法进行寻找和评价的油气藏类型。
对于坳陷型盆地,由于构造复杂、岩性多变、油气运移路径较长等因素,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比较具有挑战性。
隐蔽油气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断层溶蚀型隐蔽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如页岩气、致密气)、沉积物改造型油气藏、泉诱型油气藏等。
这些油气藏常常受到构造、地层、地球化学等因素的控制,因此需要通过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手段进行勘探。
在松辽盆地,隐蔽油气藏通常分布于构造隆起带、断裂带及储层边缘部位。
因此,对于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工作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建立准确的地质模型。
二是加强地震反演技术,提高对储层性质的解释能力。
三是注重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确定油气运移、堆积、储集的关键环节。
四是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古地理、烃源岩分布等因素,进行勘探区划和降低勘探风险。
浅析关于梨树西部中生代成煤构造、沉积环境的因素
地扩张期形成的扇(湖滨)三角洲相。随着盆地继续下
本较薄的含煤地层侵蚀殆尽,直接超覆在泉头组底部
陷,盆地进入浅湖至滨湖相沉积。通过钻孔岩性揭露
(缺失含煤地层区域),这也是 LX7-6 钻孔没有揭露含
境内(古榆树—亮中一带聚煤区)。
3
勘查区地质
* 收稿日期:2019-08-27
中部含煤段:主要岩性为灰—黑灰色粉砂岩、灰—
灰绿色泥岩,夹薄层黑灰色薄层细砂岩。
上部粗砂岩段:灰白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夹
修回日期:
2019-08-27
作者简介:魏春艳(1972-), 女(汉族),吉林四平人,工程师,现从事煤田地质工作。
梨树西沉积环境分析
区域沉积背景
本区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位于松辽盆地的
部,根据古榆树勘探区的聚煤规律及本区现有的地质
4.2
勘查区沉积环境分析
依据二维地震解释的地质成果,勘查区为一断陷
边缘。侏罗—白垩纪时受燕山初期构造运动的影响,
式向斜,白垩纪时期向斜核部位于马家店附近,本次施
松辽盆地大面积坳陷,坳陷沉积速度较快,褶皱运动与
分三段:
168
2020 年第 5 期
西部探矿工程
下段揭露的地层岩性为分选差,孔隙式、接触式泥
变薄,甚至缺失,致使 LX7-6 钻孔没有揭露含煤地层。
质胶结的砾岩,为盆缘带的冲积扇相;中段沉积了一套
(2)受燕山运动影响,勘查区东南部燕山期花岗岩
灰—灰黑色的粉砂岩、灰—灰绿色泥岩,初步判定为盆
侵入,基底古隆起,未沉积沙河子组含煤地层,或将原
长轴走向约为 130°。
坳陷、晚白垩世结束成型。在中、晚侏罗世—燕山运动
白垩系下统沙河子组向斜核部在马家店村北 1km
鸡西盆地梨树镇坳陷煤层渗透率展布特征
第43卷 第6期 煤田地质与勘探Vol. 43 No.62015年12月 COAL GEOLOGY & EXPLORA TION Dec . 2015收稿日期: 2014-12-25作者简介:李士斌(1965—),男,内蒙古赤峰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油气井工程力学研究.E-mail :m648326@引用格式: 李士斌,王晓明,张立刚,等. 鸡西盆地梨树镇坳陷煤层渗透率展布特征[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5,43(6):45–48.文章编号: 1001-1986(2015)06-0045-04鸡西盆地梨树镇坳陷煤层渗透率展布特征李士斌,王晓明,张立刚,官 兵(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试验室,黑龙江 大庆 163318)摘要: 应用JHCF 智能岩心流动测试仪,对鸡西盆地梨树镇坳陷的煤层,分别进行了恒定温度不同有效应力、以及恒定有效应力不同温度的渗透率敏感性试验,通过对试验所得数据整理分析,获得了煤层渗透率随温度和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煤层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增大呈指数式下降,而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因此建立了煤层渗透率与地应力场和温度场关系的数学物理方程。
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基于前人关于梨树镇坳陷的地质构造及应力场演化的研究,构建了区域煤层气储层的三维地质模型,计算了区域地应力场和温度场,结合煤层渗透率与地应力场、地温场关系数学物理方程,反演了区域渗透率的展布特征,为鸡西煤层气有利区选择提供了指导。
关 键 词:鸡西盆地;煤层;应力场;温度场;煤层渗透率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1-1986.2015.06.009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rmeability of depressed coalseam in Lishu Town in Jixi basinLI Shibin, W ANG Xiaoming, ZHANG Ligang, GUAN Bing( Key laboratory for Enhanced Oil and Gas Recovery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Daqing 163318, China ) Abstract: JHCF intelligent core flow test instrument was used to carry out the test of permeability sensibility of the depressed coal seam in Lishu Town in Jixi basin under different effective stress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under constant effective stres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duction of test data, the variation law of the coal seam permeability with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efficient stress was obtained, the increase of the seam permeability with the efficient stress showed exponential decrease, while the variation of the coal seam permeabil-ity with the temperature was not evident, so the mathematical physics equations for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ermeability and ground stress field and temperature field were set up. Using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he 3D geological model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wa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stress field in the depression of Lishu Town, the regional stress filed and temperature field were calculat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mathematical physical equation for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al seam permeability, ground stress field and geothermal fiel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permeability were inverted, providing the guide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favorable CBM zone in Jixi area.Key words: Jixi basin; coal seam; stress field; temperature field; permeability of coal seam煤层气是我国近二十余年来崛起的新兴能源产业[1]。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2年总目录第1期牛树银,王金忠,孙爱群,马宝军,陈超,王宝德,张建珍,胡华斌.2012.鲁西隆起与歧口凹陷耦合机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1):1-7.宋春彦,王剑,付修根,陈明,何利.2012.羌塘盆地波尔藏陇巴背斜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1):8-15.能源,漆家福,张春峰,张克鑫,任红民,郑元财.2012.金湖凹陷断裂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1):16-23.张林,吴智平,李伟,吴晓光,贾海波.2012.济阳坳陷伸展背景下的变换构造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1):24-31.王文君,李伟,冯德永,张明震,赵丽萍,贾海波,李成.2012.青东凹陷古近纪构造演化与盆地转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1):32-38.魏海泉,夏斌,侯树杰,蔡周荣,张永辉.2012.济阳坳陷车西地区地层超压的展布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1):39-43.乔彦波,单业华,田野,聂冠军,孙蓓.2012.鄂西远安白垩纪盆地的宏观构造变形机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1):44-55.聂冠军,业华,田野,乔彦波.2012.组构数值模拟的原理及其在地学中单的应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1):56-68.程丰,李德威,JerryBartholomew,罗文行.2012.玉树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及其破裂方式.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1):69-75.黄诚,樊光明,姜高磊,罗亮,徐增连.2012.湘东北雁林寺金矿构造控矿特征及金成矿ESR 测年.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1):76-84.`蔡明海,赵广春,张诗启,陈艳,徐明,彭振安.2012.富贺钟钨锡多金属矿集区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1):85-92.周家喜,黄智龙,周国富,曾乔松.2012.黔西北天桥铅锌矿床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和REE 地球化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1):93-101.冯昌荣,何立东,郝延海,黄朝阳.2012.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一带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1):102-110.汤朝阳,邓峰,李堃,王国强,段其发,邹先武,赵武强,金世超.2012.湘西-黔东地区早寒武世沉积序列及铅锌成矿制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1):111-117.陈进全,徐兆文,白亢辰,陈伟,王浩,王少华.2012.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区辉绿岩岩石化学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1):118-126.杨高学,李永军,刘振伟,杨宝凯,张洪伟,佟丽莉.2012.西准噶尔玛依拉山组志留纪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1):127-136.张龙升,彭建堂,张东亮,胡阿香,阳杰华.2012.湘西大神山印支期花岗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1):137-148.第2期翟文建,崔霄峰,岳国利,杜欣,王琰,陈志敏,苏建仓.2012.西藏扎雪-门巴韧性剪切带变形时代及机制研究:来自同构造花岗岩体的证据.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2):149-156. 李长民,李拓,邓晋福,苏尚国,刘新秒.2012.冀西北后沟金矿田脆韧性剪切带年代学新证据:来自LA-ICP-MS锆石U-Pb年龄的发现.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2):157-167.邱登峰,郑孟林,张瑜,张仲培.2012.塔中地区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2):168-175.汤济广,胡望水,郭齐军,黄泽光,翟常博.2012.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中新生代差异构造变形.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2):176-185.胡望水,李涛,于水,吴婵,何瑶瑶,龙小军.2012.西非被动大陆边缘重力滑脱构造发育演化及成因机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2):186-196.李涛,胡望水,何瑶瑶,陈川,赵芸,饶勇.2012.下刚果盆地重力滑脱构造发育特征及演化规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2):197-203.贺超,龙根元,吴世敏.2012.琼东南盆地地壳伸展因子计算及其伸展模式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2):204-208.佘晓宇,丁小辉,梁斌,孙颖,陈苗,龚晓星,吕鹏,董政,焦立波.2012.江汉平原东部构造特征与演化.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2):209-216.伍式崇,龙自强,徐辉煌,周云,蒋英,潘传楚.2012.湖南锡田锡钨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特征及其找矿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2):217-226.秦雅静,张莉,郑义,刘春发,迟好刚.2012.新疆萨热阔布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2):227-239.朱江建,陈广浩,曾乔松,龚贵伦,易金,龚朝阳,黄栋林,林舸.2012.综合找矿方法在河台金矿找矿预测中的应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2):240-247.杨喜安,刘家军,韩思宇,刘月东,罗诚,汪欢,翟德高.2012.滇西羊拉铜矿床、鲁春铜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2):248-258.段留安,杨晓勇,孙卫东,孙健,洪长春,胡俊杰.2012.安徽滁县琅琊山一带燕山期岩浆岩成因及区域找矿方向.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2):259-273.于丽芳,赵文霞,陈建林,郭倩,王保弟.2012.西藏当惹雍错富钾和富钠碱性火山岩的矿物学研究及其成因指示.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2):274-283.胡春杰,黄文婷,包志伟,梁华英,王春龙.2012.福建紫金山矿田晚中生代英安玢岩形成时代及其成矿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2):284-292.张富铁,夏斌,张玉泉,黄强太,张红,李贺.2012.湖北麻城市四道河地区面理化含榴花岗岩的成因.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2):293-300.葛玉魁,王成善,李亚林,张玉修.2012.松潘地区尕海盆地上白垩统热鲁组物源分析及其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2):301-311.第3期陈毓川,王登红.2012.华南地区中生代岩浆成矿作用的四大问题.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315-321.王登红,陈郑辉,黄国成,武国忠,陈芳.2012.华南“南钨北扩”、“东钨西扩”及其找矿方向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322-329.王登红,秦燕,王成辉,陈毓川,高兰.2012.贵州低温热液型汞、锑、金矿床成矿谱系——以晴隆大厂、兴仁紫木凼和铜仁乱岩塘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330-336.丰成友,曾载淋,王松,梁景时,丁明.2012.赣南矽卡岩型钨矿成岩成矿年代学及地质意义——以焦里和宝山矿床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337-349.李建康,王永磊,孙艳.2012.湖南桂东小江花岗岩体:一个潜在Rb-Nb-Y矿床的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成矿远景.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350-356.李超,屈文俊,王登红,周利敏,陈郑辉,杜安道.2012.Os同位素在花岗岩物质来源示踪中的初步研究:以湖南骑田岭岩体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357-362.黄凡,王登红,曾载淋,张永忠,曾跃,温珍连.2012.赣南园岭寨大型钼矿岩石地球化学、成岩成矿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363-376.王永磊,张长青,王成辉,侯可军.2012.广西德保铜矿钦甲岩体Hf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壳幔相互作用的指示.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377-383.王东明,于萍,黑欢,刘博胜,袁远,黄惠明,王显彬.2012.广西大厂矿田拉么-羊角尖一带含矿地层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384-391.黄国成,王登红,吴小勇.2012.浙江临安千亩田钨铍矿区花岗岩锆石LA-ICP-MSU-Pb年龄及对区域找矿的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392-398.赵芝,陈郑辉,王成辉,杨武平.2012.闽东大湾钼铍矿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兼论福建省钼矿时空分布及构造背景.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399-405.方贵聪,陈郑辉,陈毓川,黄凡,赵正.2012.石英脉型钨矿原生晕特征及深部成矿定位预测——以赣南淘锡坑钨矿11号脉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406-412.于扬,陈振宇,陈郑辉,侯可军,赵正,许建祥,张家菁,曾载淋.2012.赣南印支期清溪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含矿性评价.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413-421.孙艳,李建康,陈振宇,陈郑辉,侯可军,赵正.2012.江西信丰桐木稀土矿区龙舌岩体的成岩时代及成矿条件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422-426.王成辉,张长青,王永磊,邱小平,龚朝阳.2012.广东高要河台金矿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427-433.武国忠,陈郑辉,肖光铭.2012.广东云浮高枨银铅锌多金属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岩时代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434-439.刘莎,王春龙,黄文婷,伍静,梁华英,高志辉,林锦富.2012.粤北大宝山斑岩钼钨矿床赋矿岩体锆石LA-ICP-MSU-Pb年龄与矿床形成动力学背景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440-449.林书平,刘莎,王春龙,黄文婷,李振杰,王翠芝,祁进平,梁华英.2012.紫金山矿田二庙沟铜多金属矿点隐爆角砾岩活动中心的厘定及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450-456. 郭春丽,郑佳浩,楼法生,曾载淋.2012.华南印支期花岗岩类的岩石特征、成因类型及其构造动力学背景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3):457-472.第4期詹润,杨贵丽,张盛,朱光.2012.青东凹陷复合型花状构造成因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473-482.吴奇,李三忠,刘鑫,王鹏程,曹现志,索艳慧.2012.山西南部燕山期类隔挡式褶皱构造特征.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483-489.王令占,田洋,涂兵,曾波夫,谢国刚.2012.鄂西利川齐岳山高陡背斜带的古应力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490-503.吕赟珊,解国爱,倪培,刘家润,赵葵东,董伟明.2012.赣东北金山金矿床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504-517.吴孔友,邹才能,査明,高长海.2012.不整合结构对地层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518-524.雷义均,戴平云,段其发,王国强,赵武强.2012.湘黔汞矿带旋扭构造动力作用与成矿规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525-529.马宝军,牛树银,陈超,王宝德,孙爱群,张建珍.2012.哈达门沟金矿床构造应力场演化及控矿规律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530-540.王杏村,牛树银,崔燮祥,燕建设,冯建之,孙卫志,孙爱群.2012.小秦岭东闯金矿S507脉地质特征及构造控矿分析——S507单脉储量过半的启示.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541-548.汤世凯,马筱,李学刚,戴传固,张慧,周琦,况顺达,杨坤光.2012.黔西北福来厂铅锌矿床Pb同位素研究及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549-558.匡永生,庞崇进,洪路兵,钟玉婷,徐义刚.2012.胶莱盆地晚白垩世玄武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华北岩石圈减薄-增生的制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559-571.钟军伟,黄小龙.2012.鲁西早白垩世基性侵入岩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变化及其成因.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572-580.杨宗永,何斌.2012.南盘江盆地中三叠统碎屑锆石地质年代学:物源及其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581-596.全铁军,孔华,王高,费利东,郭碧莹,赵志强.2012.黄沙坪矿区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U-Pb 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制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597-606.黄瀚霄,李光明,董随亮,石洪召,刘波,张智林.2012.西藏弄如日金矿床蚀变绢云母40Ar-39Ar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607-612.肖爱芳,黎敦朋,柳小明.2012.福建省紫金山铜金矿田石帽山群下组火山岩锆石LA-ICP-MSU-Pb测年与白垩纪岩浆活动期次.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613-623.李宁波,单强,张永平,罗勇,杨武斌,姜玉航,于学元.2012.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A型流纹斑岩的初步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624-633.余健,张志,何文熹,李闵佳,席同熙.2012.西昆仑阿勒塔什地区ASTER影像岩性划分方法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634-641.赵小星,钱建平,张渊,覃顺桥.2012.河南祁雨沟金矿及外围高植被区遥感找矿预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6(4):642-651.2011年总目录第1期刘江,张进江,郭磊,戚国伟.2011.大青山伸展拆离断层运动学涡度研究及构造指示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11.汪洋,程素华.2011.中国东部岩石圈热状态与流变学强度特征.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2-23.闫淑玉,张进江,张波,孟树,王晓先.2011.新疆巴楚地区共轭膝折带的物理模拟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24-31.张玉芝,王岳军,范蔚茗,张爱梅,张菲菲.2011.江南隆起带新元古代碰撞结束时间:沧水铺砾岩上下层位的U-Pb年代学证据.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32-46.李占东,马金龙,刘文超,邹越,肖佃师,陈海峰,胡慧婷,李阳.2011.鸡西盆地梨树镇坳陷晚白垩世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条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47-55.刘栋梁,宋春晖,颜茂都,张伟林,方小敏,李海兵.2011.初探玉门砾岩沉积速率时空变化对气候-构造相互作用的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56-63.张爱梅,王岳军,范蔚茗,张菲菲,张玉芝.2011.福建武平地区桃溪群混合岩U-Pb定年及其Hf同位素组成:对桃溪群时代及郁南运动的约束.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64-72. 张菲菲,王岳军,范蔚茗,张爱梅,张玉芝.2011.江南隆起带中段新元古代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73-84.程学展,夏斌,李建峰,于漫,钟立峰,黄强太,施秋华.2011.罗布莎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85-94.程素华,汪洋.2011.TTG岩系Nb-Ta-La分馏特征的地球化学模拟:对太古宙板块俯冲与大陆地壳生长机制的约束.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95-104.王明艳,王安建,邓圣富,刘伟,张德贤.2011.澳大利亚布朗斯(Browns)Co-Cu-Ni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与中国南方黑色岩系金属矿床对比.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05-117.覃娴瑟,吴堑虹,于洪立.2011.山西灵丘支家地铅锌银矿矿石微观组构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期次的指示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18-127.赵义来,刘亮明.2011.复杂形态岩体接触带成矿耦合动力学三维数值模拟:以安庆铜矿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28-136.方维萱,贾润幸.2011.云南个旧超大型锡铜矿区变碱性苦橄岩类特征与大陆动力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37-149.李强,韩润生,黄应才,李德.2011.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构造岩微量元素特征及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49-155.王少怀.2011.紫金山矿集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预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56-160.燕宁,李社宏,陆智平,王飞,李发明.2011.青海省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61-166..第2期余一欣,周心怀,彭文绪,魏刚,吕丁友.2011.盐构造研究进展述评.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169-182.马乾,张军勇,李建林,李文华,刘国勇,冯朝荣.2011.南堡凹陷扭动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183-189.邓昆,张哨楠,周立发,刘燕.2011.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勘探.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190-197.彭美丽,易金,姚蓉,吴川,朱江建,王岳军,孙珍,林舸.2011.华南多层推滑构造系的物理模拟实验.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198-206.于福生,王彦华,李学良,李晓剑,冯自成.2011.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变形特征及成因模拟.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07-215.谢韬,林仕良,李富,丛峰,李再会,邹光富.2011.龙陵-瑞丽断裂潞西段的发育特征及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16-220.钱建平,陈宏毅,吴小雷,王自国,蒙勇.2011.胶东望儿山金矿成矿构造分析和成矿预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21-231.伍跃中,乔耿彪,陈登辉.2011.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初步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32-241.肖朝阳,黄强太,张绍阶,夏斌,王宝林.2011.EH4电磁成像系统在金矿勘探中的应用——以黄金洞金矿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42-248.张万良,余西垂.2011.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49-258. 张旗,金惟俊,李承东,王焰,王元龙.2011.花岗岩与地壳厚度关系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59-269.章健,陈卫锋,陈培荣.2011.华南印支期产铀和非产铀花岗岩黑云母矿物化学成分差异.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70-277.尹继元,袁超,王毓婧,龙晓平,关义立.2011.新疆西准噶尔晚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岩浆活动记录.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78-291.王智琳,许德如,张玉泉,陈福雄,王力,吴俊.2011.海南石碌铁矿床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ICP-MSU-Pb定年及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92-299.伍静,梁华英,莫济海,张玉泉,胡光黔.2011.玉龙斑岩铜矿带莽总含矿斑岩体岩石学特征及锆石U-Pb年龄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300-306.杨帆,邹国富,吴静,李峰,姜永果,赵向东.2011.中甸春都铜矿区岩体成岩时代及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307-314.陈杨,刘树根,李智武,邓宾,曾祥亮,林杰.2011.川西前陆盆地晚三叠世早期物源与龙门山的有限隆升——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315-323.第3期陈宣华,杨农,叶宝莹,王志宏,陈正乐.2011.中亚成矿域多核成矿系统西准噶尔成矿带构造体系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控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25-338.杨喜安,赵国春,宋玉波,田飞,董汉文,高建伟.2011.胶东牟平-乳山成矿带拆离断层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39-347.牛树银,王宝德,张建珍,马宝军,孙爱群,聂凤军,江思宏,陈超,张占升,刘福林,赵志远.2011.内蒙古金厂沟梁金矿的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48-354.王军,赖中信,张辉仁,汤世凯,杨坤光.2011.粤北下庄矿田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影响.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55-363.赵少杰,钱建平,陈宏毅.2011.遥感线性构造分形统计和蚀变信息提取在桂东地区金铅锌锡多金属成矿预测中的应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64-371.王彪,陈利燕,王核,任广利,吴玉峰,黄朝阳,付王伟.2011.遥感蚀变信息定量提取方法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以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72-377.李朋,任建业,阳怀忠,胡德胜,张云鹏.2011.巴楚地区断裂带内热液流体活动及对碳酸盐岩改造的特征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78-385.祝瑞勤,奚小双,吴堑虹,杨震.2011.广西平果堆积型铝土矿成矿封闭环境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86-393.薛静,戴塔根,付松武,马国秋,黄伟盟.2011.广西武宣盘龙铅锌矿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稀土元素和硫同位素证据.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94-403.冯昌荣,吴海才,陈勇.2011.新疆塔什库尔干县赞坎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404-409.刘义茂,杨东生,杨小强,庞保成.2011.华南沉积岩系Hg、Sb丰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410-420.汤朝阳,吴健辉,王国强,赵武强,王建雄.2011.羌塘盆地中部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沉积演化及研究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421-428.夏换,陈根文,刘群,罗勇.2011.西天山吐拉苏盆地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429-438.邹光富,林仕良,李再会,丛峰,谢韬.2011.滇西梁河龙塘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 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439-451.夏斌,刘立文,张玉泉,黄强太,夏连泽,王洪,董春艳.2011.云南马厂箐钾质碱性花岗岩特征和锆石U-Pb年龄.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452-456.邵同宾,嵇少丞,李建峰,王茜,宋茂双.2011.Paterson高温高压流变仪及其在岩石流变学中的应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457-476.第4期吕古贤,孙岩,刘德良,吴学益,刘瑞珣.2011.构造地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479-494.吕古贤,曹钟清,郭涛,申玉科,杨兴科,张迎春.2011.长江中下游中生代构造岩相体系分布与成矿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长江式”构造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495-501.胡宝群,吕古贤,孙占学,李满根,史维浚,李学礼,王运,白丽红.2011.江西相山铀矿田中断裂与水相变耦合成矿——以邹家山矿床铀成矿作用分析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02-512.许德如,王力,王智琳,吴俊,吴传军.2011.江西萍乐凹陷构造-沉积演化的基本特征及对找煤预测的启示.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13-524.李荣西,段立志,陈宝赟,张少妮.2011.东胜砂岩型铀矿氧化酸性流体与还原碱性热液流体过渡界面蚀变带成矿作用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25-532.李洪奎,李逸凡,耿科,禚传源,张玉波,梁太涛.2011.山东鲁东碰撞造山型金矿成矿作用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33-542.宋明春,焦秀美,宋英昕,李培远,万国普.2011.鲁西隐伏含铁岩系——前寒武纪济宁岩群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43-551.方维萱,张海,贾润幸.2011.滇桂个旧-那坡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动力学与成矿序列.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52-566.卿敏,张文钊,唐明国,葛良胜,韩先菊.2011.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毕力赫金矿田构造系统及其控矿规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67-575.李俊平,李永峰,罗正传,谢克家.2011.大别山北麓钼矿找矿重大进展及其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76-586.徐明,蔡明海,彭振安,张诗启,陈艳,王显彬.2011.广西铜坑锡多金属矿构造特征及控矿作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87-595.张照伟,李文渊,高永宝,张江伟,郭周平,李侃.2011.青海省化隆县下什堂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含矿性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96-602.周灵洁,张正伟,程远,沈能平,张中山,游富华.2011.西昆仑北部地区铅锌铜矿带遥感构造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603-611.陈小龙,吕古贤,唐朝永,郭涛,董敏.2011.显微构造研究在新城金矿成矿深度测算中的应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612-617.吕承训,吴淦国,陈小龙,张迎春,张迅与,赵海.2011.新城金矿蚀变带构造与地球化学特征.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618-627.孙圣思,嵇少丞.2011.大洋板块俯冲带地震波各向异性及剪切波分裂的成因机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628-647.2010年总目录第1期聂江涛,魏刚锋,姜修道,李赛赛,任金彬,任华.2010.煎茶岭韧性剪切带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1-19.徐政语,姚根顺,郭庆新,陈子炓,董庸,王鹏万,马立桥.2010.黔南坳陷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因解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20-31.谭凯旋,谢焱石.2010.新疆阿尔泰地区断裂控矿的多重分形机理.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32-39.姚琪,张微,廖林,马志江,孟立丰,高翔.2010.杭州湾地区长兴-奉化断裂的展布及中新生代活动特征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40-47.龙根元,吴世敏,刘兵,郭翔燕.2010.琼东南盆地半地堑特征及其动力学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48-54.郭晓东,王治华,王欣,陈祥,王绍明,覃文明.2010.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构造控岩控矿作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55-62.钱建民,濮为民,钟增球,林清贫.2010.浙江遂昌治岭头筒状铅锌矿体地质特征及成因.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63-70.李文辉,钟晓清,张苑平,刘师先.2010.广东省博罗县横河钠长石矿构造岩浆演化及成矿机理.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71-77.王进军,李亚林,陶晓风,张瑞军.2010.西藏羌塘盆地托纳木区块地质构造条件与油气保存关系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78-83.李峰,陈珲,鲁文举,罗思亮.2010.云南澜沧老厂花岗斑岩形成年龄及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84-91.邹和平,张珂,刘玉亮,李刚.2010.鄂尔多斯地块北部中、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92-104.徐力峰,夏斌,李建峰,钟立峰.2010.藏北湖区拉弄蛇绿岩枕状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105-113.李印,韩峰,凌明星,刘健,李献华,李秋立,孙卫东.2010.蚌埠荆山和涂山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114-124.罗郧,李金发.2010.武当地块耀岭河群中两类不同性质的酸性火山岩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125-132.杨高学,李永军,司国辉,吴宏恩,金朝,张永智.2010.东准卡拉麦里地区贝勒库都克岩体锆石LA-ICPMSU-Pb测年及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133-138.李社宏,李文铅,丁玉进,刘建平,梁前勇,曹志明.2010.瑶岭钨矿白基寨花岗岩地质特征及成矿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139-146.第2期于福生,张芳峰,杨长清,李学良,冯自成.2010.龙门山前缘关口断裂典型构造剖面的物理模拟实验及其变形主控因素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147-158.王建,李三忠,金宠,王岳军,张国伟,刘丽萍,刘鑫.2010.湘中地区穹盆构造:褶皱叠加期次和成因.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159-165.郝义,李三忠,金宠,戴黎明,刘博,刘丽萍,刘鑫.2010.湘赣桂地区加里东期构造变形特。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油气资源潜力及储量增长趋势预测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油气资源潜力及储量增长趋势预测李忠博;杨秀辉;洪雪【摘要】梨树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油气勘探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进入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梨树断陷油气资源基础雄厚,勘探程度较低,具有较大勘探潜力,通过对梨树断陷的勘探历程、勘探发现程度以及剩余油气资源的综合研究,分析了该区油气资源潜力,并采用翁氏旋回法科学合理的预测该地区中长期的油气储量增长趋势.在未来五年中,梨树断陷将新增控制石油储量389×104t,新增控制天然气储量145×108m3.【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6(032)011【总页数】3页(P44-46)【关键词】梨树断陷;勘探历程;勘探发现程度;资源潜力;储量增长趋势【作者】李忠博;杨秀辉;洪雪【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6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6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梨树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断陷面积2300km2,是发育在前中生代变质岩基底之上,受西部桑树台断层控制,于早白垩世形成的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
断陷期持续时间长,地层发育齐全,沉积厚度、埋藏深度大,最大埋深超过10000m,有机质演化程度高[1,2],油气勘探潜力大,是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十三五”期间主要的增储上产阵地。
梨树断陷是中国石化在东北地区的主要探区,共经历了30多年的勘探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其勘探历程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1.1 1980~1992年,早期勘探评价阶段该阶段以普查勘探为主,主要是利用少量二维地震开展前期的勘探评价工作。
1984年在梨树断陷先后实施了SN9井、SN11井、SN12井,钻遇良好油气显示,坚定了在断陷领域的勘探决心。
梨树断陷油气藏烃源岩评价
梨树断陷油气藏烃源岩评价摘要:梨树凹陷存在四套烃源岩层,即青山口组、登娄库组、营城组和沙河子组地层的暗色泥岩,这四套烃源岩在有机质含量、有机质类型、热演化史及生、排烃特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性,也决定了不同层位油气勘探的潜力。
烃源岩综合评价表明,研究区深部断陷营城组和沙河子组暗色泥岩及煤系地层发育,有机碳含量高,母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生排油气能力较强,是本区主力烃源岩层。
关键词:梨树凹陷;烃源岩;地化特征;生排烃1.研究区概况1.1 环境因素梨树凹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南部,面积约为2746km2,盆地形状近似菱形,沿北西方向展布。
梨树凹陷是发育在前中生代变质基底之上于晚侏罗一中自垩世形成的多层叠置的断-坳型盆地,五家子组为其主要烃源岩.泉头组砂岩为其主要储集层.长期在杨大城子古隆起控制下形成的各类圈闭为重要的油气勘探靶区。
2 烃源岩评价。
梨树凹陷存在四套烃源岩层,即青山口组、登娄库组、营城组和沙河子组地层的暗色泥岩,营城组沙和河子组虽然不属于中浅层,但在研究的中浅层区域里,可能是烃源岩为中浅层提供油气,所以针对研究区来讲也是主要的研究对象。
受区域构造-沉积演化的影响,这四套烃源岩在有机质含量、热演化史及生、排烃特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性,也决定了不同层位油气勘探的潜力。
2.1 研究区烃源岩地化特征2.1.1 青山口组烃源岩地化特征梨树凹陷烃源岩样品分析化验表明(表1),梨树地区烃源岩层剥蚀严重,基本不具备生烃潜力,是一套较差的烃源岩。
表1 梨树凹陷青一、二层序烃源岩地化特征统计表地区 TOC/% 有机质类型 Ro/% “A”/%综合评价平均值最大值王府 1.96 4.29 Ⅱ1~Ⅰ,Ⅱ2 0.46~0.70 0.07 中等-好德惠Ⅱ1~Ⅰ,Ⅲ 0.39~0.96 0.06 中等-好梨树Ⅱ1 0.47 差梨树凹陷青一、二层序镜质体反射率表明,梨树凹陷青一、二层序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Ro为0.47%,处于未成熟阶段,相比较东南隆起区的其他地区,如王府、德惠凹陷的镜质体反射率都处于0.39%-0.96%,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2.1.2 登娄库组烃源岩地化特征从研究区登娄库组烃源岩地化特征分析可以看出,梨树凹陷登娄库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比较高,平均有机碳含量是1.17%,其次是德惠凹陷,平均有机碳含量是0.86%(表2),平均有机碳含量0.86%。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油气富集规律
44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梨树断陷位于松辽盆地断陷群东带南端,是断坳叠置型复合盆地,下部为西断东超的单断箕状盆地,地层由西向东及南部斜坡区逐层超覆,向北部斜坡急剧收叙,减薄,靠近杨大域子凸起部位从上到下逐层被剥蚀。
梨树断陷划分了四个二级构造带:北部斜坡区、西部陡坡区、中央构造带、东部斜坡区。
(如图1)本文在构造分区的基础上,通过对沉积相、烃源岩匹配、物性、及新钻井情况分析,结合已发现油气藏特征及分布规律总结出以下三点富集规律。
1 南北两斜坡岩性油气藏发育通过对近期钻探效果以及区带评价优选研究,梨树断陷北部斜坡带和东南斜坡带具备大中型油气田成藏条件,地层、岩性圈闭发育,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是最有利的增储潜力区带,中央构造带深层天然气以及双龙次凹值得继续探索。
1.1东南斜坡带深层发育大中型原生油气藏该区带位于梨树断陷东部,生烃强度最大2000万吨/km 2,排烃强度最大1000万吨/km 2,油气比值2.5~0.2,油气混生,油气资源量9100万吨。
该区发育在基底古斜坡背景上,断陷层逐层超覆尖灭,东部构造高部位发育大型早期褶皱构造,成藏条件较为有利。
近年来该区七棵树向斜在深部沙河子组获重大突破,多口井见获工业油气流获见良好油气显示,特别是2010年钻探的十屋11、河山1、河山2井,在营城组和沙河子组见多套厚度较大的良好油气显示,充分展示了该区带深部领域较大的勘探潜力。
该区总体斜坡背景,靠近主力生烃中心,与东南斜坡主体物源配置,后期构造改造较弱,极易形成保存良好的原生岩性油气藏,是梨树断陷下一步寻找大中型油气藏的最有利区带。
1.2北部斜坡带发育深层地层-岩性油气藏北部斜坡带主体位于中央构造带以北,紧邻断陷生烃主凹,营城组砂体展布主要受控于北部物源,部分受东南部物源控制,营城组储层主要为扇三角洲河道砂,单砂体规模较小,厚度一般3~10m,大多横向不连续,与泥岩间互沉积,呈透镜状分布,砂体之间的连通性较差。
梨树断陷双龙地区火山发育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
梨树断陷双龙地区火山发育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朴勇信;刘长利;朱建伟;李烨【摘要】Cretaceous Huoshiling Formation of the Shuanglong area in Lishu faulted depression of Songliao Basin developed two types of eruptive volcanos,including the central vent eruption and fissure eruption.They dif-fer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The central vent erup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olent activity,long duration,extensive distribution scale of volcanic rocks,large thickness and the lithol-ogy progressively shift from the mafic to the neutral.The fissure erup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ak activity, short duration,less distribution scale of volcanic rocks,thin thickness and the lithology is mainly neutral.The central vent eruption volcano is adjacent to lake basin,forming the environment of volcanic-lacustrine deposit. With the alternate deposition of volcanic rocks,conglomerate and deep and semi-deep lake mudstone,the Hu-oshiling Formation of central vent eruption area has good association pattern of source rocks,reservoirs and caps rock,and forms self-generation and self-bearing combination of source-reservoir-cap.The fissure eruption volcano is far away from the lake basi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volcanic rocks has no directly contact with the deep lacustrine facies mudstone,coupled with poor reservoir properties,the Huoshiling Formation of the fissure eruption volcano area has poor condition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ata of drill-ing,oil testing and earthquake,it could beconsidered that the central vent eruption volcano in the western studied area is the favorable exploration area of Huoshiling Formation,in which the source rocks are deep and semi-deep lake mudstones,reservoir including pyroclastic rock,conglomerate and volcanic rocks,the reservoir space are mainly fracture and pore.%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双龙地区白垩系火石岭组发育中心式和裂隙式两种喷发型火山,其在发育规模、油气成藏等方面存在不同。
梨树断陷苏家洼槽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梨树断陷苏家洼槽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薛志远(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吉林松原 138000)摘 要:从梨树断陷苏家洼槽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成藏模式及成藏主控因素入手,对本区的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分析认为本区有效烃源岩为营城组下部及沙河子组的大套暗色泥岩,烃源岩类型以Ⅱ1型为主。
目前状态下苏家洼槽烃源岩在1000~2750m后开始成熟并具有排烃能力。
结合本区构造演化、沉积储层、生烃条件及其配置关系,认为苏家洼槽发育营二段、营一段和火石岭组三套含油气层。
关键词:苏家洼槽;火石岭组;沙河子组;沉积储层;生储盖组合1 前 言苏家洼槽位于梨树断陷西北部,目前中石化在苏家洼槽提交了探明储量,中石油矿权区内多口井获得突破,展示该区具备良好的勘探前景。
但目前钻井揭示各目的层试气产量差异较大,油气藏富集规律不清,影响勘探部署决策。
本文从基本成藏条件出发,深入分析各目的层成藏特征,总结各目的层成藏模式,为油气勘探指明方向。
2 构造特征苏家洼槽早期与桑树台洼槽为同一洼槽,后期由于苏家走滑断裂的影响(走滑距离4~5km),苏家洼槽与桑树台洼槽被切割分离,形成独立的生烃洼槽;苏家洼槽主要受西部桑树台断裂和东部的曲家断裂夹持,南部表现为西断东超的断陷结构,曲家断裂活动较弱,表现为同沉积断层;北部曲家断裂活动较强,控制苏家洼槽的沉积地层,形成东断西超的断陷结构,中部桑树台断裂和曲家断裂均表现为同沉积断裂,洼槽类似坳陷沉积。
从构造形态上看,苏家洼槽表现为“两断阶、一洼槽、一反转”的构造特征,分别为西部断阶带、东部断阶带、中央洼槽带、董家反转构造带。
3 烃源岩特征苏家洼槽主要发育营一段和沙河子组两套烃源岩,有机碳1%~4%,生烃潜力2%~6%,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含少量Ⅱ2型。
通过标定,营一段大套烃源岩为强反射特征,沙河子组烃源岩为弱反射特征,地震特征明显,易于追踪,依据地震反射特征及钻井资料落实苏家洼槽烃源岩面积为180km 2,最厚处达550m,其中大于50m的暗色泥岩面积为140km 2。
鸡西含煤沉积盆地特征及早期油气勘探
鸡西含煤沉积盆地特征及早期油气勘探王建国;王林凤【期刊名称】《古地理学报》【年(卷),期】1999(001)004【摘要】鸡西盆地位于黑龙江省东部,1985年见天然气显示,有效勘探面积只占盆地面积的50%,而且生油坳陷(沉积坳陷)局部遭到破坏,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风险大。
盆地内主要充填了白垩系及第三系,是一个中、新生代盆地,其中下白垩统分为鸡西群和桦山群,鸡西群是主要含煤地层,也是油气勘探的目的层。
下白垩统东荣组含有海湾湖相暗色泥岩,而城子河组与穆棱组沼泽相煤和高碳泥岩发育。
老第三系永庆组深湖相暗色泥岩丰富,生油岩类型及纵向分布层位差异受沉积充填序列控制。
孔隙型储层物性较低,裂隙型储层具有实际意义。
生储盖组合匹配,发现的天然气源于下伏的鸡西群,气层之上的盖层是厚层泥岩与4层凝灰岩。
研究表明,鸡西盆地含有较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大部分为煤层气,应以天然气勘探为目标。
建议在梨树镇坳陷下白垩统找气,在平阳镇坳陷老第三系找油。
【总页数】9页(P61-69)【作者】王建国;王林凤【作者单位】大庆石油学院分院,秦皇岛 066004;大庆石油学院分院,秦皇岛066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相关文献】1.中国含煤沉积盆地分类 [J], 任文忠2.鸡西含煤沉积盆地早期油气勘探 [J], 王建国;王林凤3.鸡西煤田高兴勘探区含煤性及煤岩层对比 [J], 陈利娟4.鸡西煤田穆棱矿城子河组的含煤建造与沉积特征 [J], 王培坤5.鸡西盆地煤储层吸附孔特征及分形表征研究 [J], 黄赞;孙斌;杨青;马施民;邵延文;田文广;祁灵;黄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及油气特征研究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及油气特征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梨树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南部,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勘探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视,该区域的致密砂岩储层研究备受关注。
梨树断陷地质条件复杂,沉积环境多样,地层发育较为完整,受构造运动影响明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梨树断陷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及油气特征,对于深入了解该地区油气资源潜力,促进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内外关于该地区储层及油气特征的研究依然较少,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
开展本研究,对于填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空白,积累研究成果,为油气资源的合理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将从梨树断陷地质特征、致密砂岩储层特征、油气特征、储层评价和成藏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能够全面了解该地区油气资源潜力,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意义松辽盆地是中国最主要的石油气藏分布区之一,其中梨树断陷地区被广泛认为是潜在的油气富集区域。
通过对梨树断陷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及油气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和油气藏分布规律,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此次研究将全面分析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的特征,包括孔隙结构、渗透率、孔隙度等,探讨其储层性质对油气运移及聚集的影响。
通过油气特征分析,可以揭示油气来源、成因及运移过程,并为下一步的勘探和开发工作提供重要指导。
在储层评价和成藏机制分析阶段,我们将针对梨树断陷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的特点进行综合评价,揭示其储层的储量潜力和成藏模式。
通过研究结果的总结,还可以为未来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松辽盆地石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2. 正文2.1 梨树断陷地质特征分析松辽盆地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
梨树断陷是盆地内的一个典型构造,该地区沉积良好,构造复杂,是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之一。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对梨树断陷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分析。
鸡西盆地梨树镇凹陷煤层气试验区井网数值优化
鸡西盆地梨树镇凹陷煤层气试验区井网数值优化谭宝德*(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塔木察格室,黑龙江大庆163712)摘要:为提高鸡西盆地梨树镇凹陷的煤层气单井产能和实现该区的煤层气长期持续稳产,需要在该区进行井网设计。
通过对研究区落实目的层构造、厚度、含气量、含气饱和度等实验参数,并结合微地震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确定了试验区的井排方向、井网形式和井距。
首先,通过微地震确定人工裂缝方向,也即NE40°为井排方向;其次,通过对不同井网形式对比分析,确定为三角型井网为最佳井网;最后,运用COMET3软件对250m×200m、300m×200m、350m×200m三种不同井距模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井距350m×200m为最佳井距。
通过微地震监测确定井排方向为NE40°,利用COMET3软件开展数值模拟,通过,最后确定井距350×200m为最佳井距,三角型井网为最佳井网形式。
关键词:鸡西盆地;梨树镇凹陷;煤层气;COMET3;井网;井距中图分类号:TE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716(2021)06-0075-04鸡西盆地煤炭资源极其丰富,煤层气资源也十分可观,2011年计算的煤层气预测储量可达1874.87×108m3。
为了减少煤矿瓦斯爆炸风险和煤层气开采的环保需要,大庆油田在鸡西盆地梨树镇凹陷实施了煤层气井的钻探,首口井Jq1井即获得2471m3/t工业产能。
为进一步降低瓦斯爆炸风险和提高煤层气产能,实现长期稳产高产,决定依托Jq1井,部署煤层气井网,建立煤层气试验区。
目前在鸡西盆地梨树镇凹陷实施试验区尚属首次,并无先例参考。
本文依托微地震和Jq1井实验测试资料,并结合研究区二维地震资料,同时运用国际先进的comet3软件对试验区开展而煤层气数值模拟。
通过对250m×200m、300m×200m、350m×200m三种不同井距模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井距350m×200m为最佳井距,三角型井网为最佳井网形式。
鸡西盆地南部成藏特征及有利含油区研究
21 0 0年 4月
P T O E M E HYSC E R L U G OP IS
第 8卷 第 2期
・
综合研 究 与应 用 ・ Nhomakorabea鸡西盆地南部成藏特征及有利含油区研究 木
李 占东 - )马金龙 2 文超 3 越 4 】刘 】邹 】肖佃 师 - )陈海 峰 )胡慧婷 )李 阳 5 )
展布特 征, 并在对岩性和构造油藏分布与富集规律 深入研究 的基础上 , 认为成藏 主控 因素为: 良好 的储盖组合 是 ①
形成油藏的必要条件 ; 多种构造样式 , ② 为岩 性一构造 油气藏的形成提供 了构造背景 ; 构造运 动控 制 了油藏的形 ③ 成, 构造运 动对于油藏的形成具有 显著 的控制作用。提 出了有利含 油区, 为大庆外 围探 区后继的钻井勘探提供 有利
特征 , 反射层构造 图虽整体仍保持南北成带
层, 偶发育薄层黑色劣质煤层。 穆棱组 的反射波总体 成像效果差 ,该套地层大部分裸露地表 , 地震剖面 剩余部分大多为无反射或不连续 、 杂乱反射特征 。 1 构 造特 征 . 2 本区的南界和北界分别为中生代长期发育的区 域性断裂——碱场断裂和高家店断裂 ,这两条长期 发育的断裂控制了鸡西盆地梨树镇坳陷的形成和发 展, 控制着梨树镇坳陷的基本构造格架。 从构造叠合 图上可 以看 出 , 区主要 发育 两组 断层 , 工 分别 为北 东
异。
作【】 l, 1 虽然煤炭系统曾在鸡西盆地投入 了较多的钻 2
探及 地面 物探 工作量 , 由于勘 探范 围小 , 探深 度 但 勘 浅 , 以满足油气 勘探 的需 要 。 几年来 , 过航磁 、 难 近 通
重力 、 大地 电磁等物探勘 测工作 的研究 , 认为鸡 西盆地南部的梨树镇坳陷是油气有利区带 ,将地震 和钻井工作主要集 中在盆地南部 ,现 已完成钻井 6 口( 预探井 5口, 参数井 1口) 。其 中 , 参 1 鸡 井在城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及油气特征研究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及油气特征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及油气特征的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地质特征、储层特征和油气特征,探讨了成因机制,并介绍了研究方法。
研究发现,该区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致密砂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和储集性,油气特征较为突出。
结论指出,该区具有较高的勘探开发价值,对于优化勘探开发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未来,有望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区油气地质特征,提高勘探开发水平。
本研究对于促进松辽盆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油气特征、地质特征分析、成因机制、研究方法、结论、展望、研究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是一个重要的储层岩相,在研究该区域储层及油气特征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研究背景。
松辽盆地是中国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其地质构造复杂,盆地内部有多个构造断陷。
梨树断陷是松辽盆地最大的构造断陷之一,也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区域。
随着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进步,对复杂油气藏储层的研究日益重要。
梨树断陷营城组是一种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具有高含障碍物和孔隙度低的特点。
对该区域的储层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水平,还可为勘探领域提供经验和启示。
通过对梨树断陷营城组储层及油气特征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对该区域的油气资源潜力进行评估,为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这一研究也有助于了解岩石储层的成因机制,并对油气勘探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究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及油气特征,揭示其地质特征、储层特征和油气特征,为该区块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和油气特征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该区块的地质构造、储层性质和油气赋存状况,为勘探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通过探讨成因机制,可以进一步揭示储层形成和油气聚集的规律,为未来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春光探区白垩系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收 稿 日期 :2015—09—20 作 者简 介 :陈丽 丽 ,1981年 生 ,2004年 毕 业 于 长 江 大 学 ,现 主 要 从 事油 气 勘 探 工 作 。 基 金项 目 :中 国石 化 重 大 科 研 攻 关 项 目(P14109)。
2 白 垩 系 油 气 成 藏 条 件
2.1 油 源 条 件 春光 探 区是 源 外 成藏 区 ,东 部 昌吉 凹陷 和西 南
部 四棵 树 凹陷是 2个 供烃 凹 陷 ]。二 叠系 和侏 罗系 烃源 岩是 春光探 区 的 主要 供 烃 层 系 ,其 中二 叠 系烃 源岩 仅发 育于 昌吉 凹 陷_3—53。侏 罗 系烃 源岩 生 标物 显著 特征 为 C 。一C。 三环 萜 分 布 呈下 降型 ,姥 植 比 较高 ,多大 于 2,伽 马蜡 烷 指数 多 小 于 O.2,Cz。规则 甾烷 丰度 较高 ,C。 一C。。规则 甾烷 分布 呈“V”型 或反
摘 要 :春 光 探 区为 源 外 成 藏 区 ,油 源 为 东部 昌 吉 凹 陷和 南部 四棵 树 凹 陷的 二 叠 系和 侏 罗 系 ,白 垩 系油 藏 主要 为 地 层
不 整 合 油 藏 ,包括 重 质 稠 油 和 中质 油 油 藏 。 通 过 油 源条 件 研 究 ,确 定 了 白 垩 系 油 藏 的 油 源特 征 ;通 过 输 导 体 系研
“L”型 ;而 二 叠 系 烃 源 岩 生 标 物 显 著 特 征 为 C 。一 C 三 环萜分 布呈 上 升 型 ,姥 植 比较 低 ,多小 于 1,伽 马蜡烷 指数 多 大 于 0.2,C。 一C。。规 则 甾烷 分 布 呈 “厂 ”型 。
鸡西盆地煤层气控气地质特征及有利区分布
鸡西盆地煤层气控气地质特征及有利区分布鸡西盆地是中国重要的煤层气资源区之一,具有较为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潜力。
该盆地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理位置优越,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和煤层气勘探开发基础。
1.地质特征:(1)盆地构造特征:鸡西盆地属于典型的断陷盆地,由古生代至第四系沉积物组成,断陷演化阶段多样,主要包括早白垩世、早侏罗世、早、中第三纪和中、晚第四纪等时期的断裂运动和沉积作用。
(2)煤层特征:鸡西盆地煤层主要发育于石炭系—二叠系,具有良好的煤层质量和厚度,煤层埋深一般在600~1300米之间,煤层厚度多在3~20米之间,煤质以无烟煤和气煤为主。
(3)气源条件:鸡西盆地煤层气主要以煤为气源,煤在长期埋藏的过程中发生干酪根成熟和煤化作用,生成了大量的煤层气。
盆地内煤层气主要以沿层气藏和隐藏型气藏为主,前者主要分布于煤层周边的含气裂缝和孔隙中,后者则主要分布于煤层内部的煤层孔隙中。
2. 有利区分布:(1)南部地区:鸡西盆地南部地区煤层气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于虎林、鸡东等县市。
该区域煤炭资源储量大,煤层良好,煤质高,煤层气潜力较大。
(2)中部地区:鸡西盆地中部地区煤层气资源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鸡西市市区及附近的密山市、鸡东县等地。
该区域煤层厚度较大,煤质优良,是重点开发区域。
(3)北部地区:鸡西盆地北部地区煤层气资源潜力较大,主要分布于滴道区、麻山区等地。
该区域煤层发育良好,煤层良好,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综上所述,鸡西盆地具有较好的煤层气资源条件,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
通过对其地质特征的研究和有利区分布的确定,可以为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3. 地质特征对煤层气控气的影响:(1)构造影响:鸡西盆地的构造活动对煤层气的产生和积聚起着重要影响。
断陷发育使得盆地内煤层形成了均匀的构造体系,有利于煤层气的运移和富集。
断裂的发育破坏了煤层和页岩的完整性,形成了含气断层和节理裂缝系统,为煤层气的储存和渗流提供了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 据 断 裂 发 育特 征 和各 级 不 整 合 面 , 坳 陷 自下 而上 划 分 为 下 部 城 子 河 组 断 陷 构 造 层 、 部 穆 棱 组 断坳 转 化 构 造 将 中
层 和 上 部 猴 石 沟组 坳 陷构 造 层 , 个 时 期 控 制 着 不 同沉 积 演 化 过 程 。坳 陷 成 藏 条 件 的 形 成 和 时 空 配 置 , 穿 于 梨 各 贯 树 镇 坳 陷 油 藏形 成 和改 造 的整 个 过 程 , 子 河 组 一 段 、 段 为 主 力 烃 源 岩 层 , 在 2个 烃 源 岩 【 心 , 育 扇 三 角 洲 城 二 存 } I 发 沉 积 、 流 一三 角 洲 沉 积 为 主 城 子河 组 的储 层 与 穆 棱 组 分 布 比较稳 定 的 泥岩 盖层 构 成 了 以 下 生 上储 式 为 主 的 储 盖 河
鸡 西盆 地 梨树镇 坳 陷晚 白垩世构 造 演化 与 油气 成藏 条 件
李 占东 , 马金 龙 刘 文超 邹 越 肖佃 师 陈海 峰 胡 慧婷 李 阳 , , , , , ,
(. 1 东北石 油大 学 石 油 工 程 学 院 , 龙 江 大庆 13 1 ;2 东 北 石 油 大 学 地 球 科 学 学 院 , 黑 638 . 黑龙 江 大 庆 13 1 ; . 6 3 8 3 大庆 油 田有 限责任 公 司 勘探 分公 司 ,黑龙 江 大庆 1 3 5 ; . 64 3 4 大庆 油 田有 限 责任 公 司 第四 采油 厂, 黑龙 江 大庆 13 1 ; . 6 5 1 5 中国石油 大学 资 源与信 息 学院 , 北京 12 4 ; . 0 2 9 6 大庆 油 田有 限责任 公 司 第一采
卷 ( o m ) 5, ( u b r 1 总 ( U 1 8 V l e 3 期 N m e ) , S M) 2 u
贞Pe4 521(bD21 (g) — .1 Fr ,0) a 7 50, e a 1 s 2 u,
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
Ge tco ia e tlo e i oe t n c tMe alg n a
挡 成 藏 ; 于 半 深 湖 一 深 湖 相 湖底 扇等 沉 积 体 , 构 成 了源 储 对 接 的 成 藏 模 式 。 夹 则 关 键 词 : 两 盆 地 ; 树 镇 坳 陷 ; 造 演 化 ; 子 河 组 ; 藏 条件 鸡 梨 构 城 成 中 图分 类 号 : 5 2 P 4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1 5 ( 0 1 O —0 70 1 0 —5 2 2 1 ) 10 4 —9
油 厂 ,黑 龙 江 大 庆 1 3 5 6 2 7)
摘
要 : 用 地 层 学 、 造 地 质 学 以 及 成 藏 系 统 等理 论 和方 法 , 统 阐述 r梨 树 镇 坳 陷 油 藏 的成 藏 条 件 。梨 树 镇 坳 运 构 系
陷 断 裂 经 历 了城 子河 组 时 期 的 伸 展 变 形 、 棱 组 时 期 的走 滑 变 形 和 猴 石 沟 组 时 期 的 强 烈 反 转 构 造 变 形 三 个 阶 段 。 穆
0 引 言
鸡 西盆地是 一个 多期叠 合和 多期改造 的断 陷盆 地 ( 晓平 等 ,0 5 , 杨 2 0 ) 位于 黑龙 江省 东南 部 , 盆地 中 部具有 一 向东倾 伏 基 底隆 起 , 存 在一 条 近 东西 向 并 的平麻逆 断裂 , 使盆地 分成 南 、 北两 个坳 陷 。位 于盆 地南部 的梨 树 镇 坳 陷 是 最 有勘 探 潜 力 的坳 陷 之 一 ( 和钟 铧等 ,0 8 , 大型 复 向斜构 造 , 部 受控 于 20 ) 为 北 平阳 一 山逆断 裂 和恒 山古 隆起 , 部 受敦 化 一密 麻 南 山断裂控 制 , 至今 已完 成钻 井 7口( 预探 井 6口 , 参 数井 1口) 其 中 J 1 在城 子河组 和穆棱 组见 到 了 , c 井
和巨大 的勘探潜 力 。然 而 , 由于该坳 陷具有 多物 源 、
收稿 1期 : 00— 2—0 ; 回 日期 : 00— 8— 2 5 1 21 0 l 改 2l 0 0
1 0~15 ) 9 2 Ma 和库 拉板块 ( 活动 期 10~ 5 ) 中 2 6 Ma 向 国大 陆边缘 作用 影 响 , 敦密 断 裂在 早 白垩世 产 生左
组 合 。圈 闭 类 型 以 断 背斜 、 鼻 、 块 为 主 , 测 油 藏 类 型 以 构 造 、 性 、 层 及 岩 性 一构 造 4种 类 型 。成 熟 烃 源 岩 断 断 预 岩 地 区控 制 油 气 藏 的分 布 , I 生油 洼 槽 卡 造 带 成 藏 模 式 以 油 垂 r运 移后 短距 离 侧 向运 移 受 晚 期 断 层 和 砂 体 边 界遮 临近 句 口 】
好 的 生 油 岩 ,D J 2井 在 城 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河 组 见 6 8 的 荧 光 、 .m 油
相 变快 、 断裂 系统 复杂 等 特点 , 探 程 度非 常 低 , 勘 这 给该 坳 陷石油地 质综 合 研 究 带来 很 多 困难 , 重 制 严 约 了对坳 陷构造 和 成藏 的认 识 , 而也 制 约 了对 鸡 从 西 盆地 油气 分 布 富集 规 律 的认 识 。笔 者 通 过 从 地 层、 构造 、 沉积 、 成藏要 素 出发 , 系统 阐述 鸡西盆 地梨 树镇 坳 陷的构 造演 化特 征 和 成藏 条 件 , 于评 价 梨 对
树镇 坳 陷的油气 勘探 前景具有 非 常现实 意义 。
1 构 造及 沉积 演 化特 征
1 1 构 造 特 征 及 其 演 化 .
从板 块 构造 上 划分 , 国东部 中生代 属 于滨 太 中
平 洋 活 动 大 陆 边 缘 ,此 间 受 伊 泽 纳 吉 板 块 ( 动 期 活
迹、 油斑 砂岩 , 示 了坳 陷 十分有利 的石油 成藏 条件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