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帮帮团之马原

合集下载

马原分析题做题技巧

马原分析题做题技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是马哲和马政经两科综合起来的科目。

一般,这两科出政治分析题的可能性很大。

而这两部分又是政治最难的两部分,因为它包含很多需要联系实际来理解的原理性的知识。

因此,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分析题是一个很难攻破的"大难"。

如何做好马原的分析题呢,大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万学海文政治教研室徐老师为大家总结以下三大技巧--1.马原分析题答题的万能框架首先:阅读材料,分析出题者选用材料的意图,正确寻找材料与原理之间的契合点。

其次:仔细推敲"请回答"的要求,它们规定了回答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向和角度。

据此,要从脑海中调出相应的原理,作为分析材料的依据。

再次:运用原理分析材料时,要注意原理与材料的紧密结合,一定要把问题说全,说深,说透,说充分。

有些试题有联系实际的要求,对此,一定要论述到位。

在运用材料时,需要特别注意,材料中并非每一句话都需要用原理去分析,一定要去粗取精。

何为粗何为精,由"请回答"所限定的论证角度决定。

最后:最好学会运用反证法。

试题要求我们证明的主题是A,在把A真说清之后,可设A 的矛盾命题非A,要努力暴露非A的弊端,这是方法论的要求,举例来说,如果试题要求我们阐述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答完后可以批判一切从主观出发。

应当指出的是,必要的展开虽然重要,但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可跑题,跑题属于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答得再多也是枉然。

二是不可牺牲其他试题的解答。

2.梳理解题线索作为教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知识点繁多,概念抽象,看似林林总总,难以把握。

但是,如果抓住其内在的逻辑线索,许多难点即可得到系统化的梳理,形成一个个"连环套"。

其中一个最根本最有用的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作出了科学回答时,所形成的"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这一基本原理。

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技巧

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技巧

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技巧
马原简答题是中学历史考试中的一种形式,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和
评价文学历史文献的能力。

简答题技巧:
1、细节题:这类题目一般会针对文献中的一些具体内容提出问题,旨
在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献的细节。

对此,要仔细阅读文献内容,搜
索对应的内容,把握其中的细微差别,较准确地回答与之相关的问题。

2、结构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献结构,以及文献中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大决策和历史变革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解能力。

考生
要注意分析文献是围绕什么核心问题来展开,把握历史对象间的相互
关系,给出比较准确的回答。

论述题技巧:
1、认真阅读:首先要多读多看,读懂文献本身的内容,思考文献的内涵,从中把握文献的核心思想。

2、重点解析:要重点解析文献的结构,围绕重点事实给出论证,以便
写出一篇比较全面的论述文章。

3、不思议:要脚踏实地,不可胡乱猜测,不可把自己的私见和主观想
法加入论述之中。

4、有证据:论述文章要尽可能地列出证据,让自己的论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马原分析题答题套路和常考原理

马原分析题答题套路和常考原理

马原分析题答题套路和常考原理马原分析题的命题特点和答题套路1.第一问是对一个具体的事例进行哲学上的解释,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答案是该事例反应的哲学原理。

答题就是罗列和阐述原理。

有可能成为答案的原理应在世界的物质性、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范围内。

需要调用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范围内原理的可能性极小。

从近4年真题来看,认识论部分的原理考查得比唯物辩证法多。

2.如果第一问的题干中给定了原理所在的范围,比如2011年第34题第一问“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规定了原理应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人与自然关系”范围内,答题时就不要调用此范围外的原理。

3.如果第一问不但规定了原理所在的范围,而是直接给出了原理,比如2013年第34题第一问“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那么答题除了要将原理阐述清楚,还需要将原理中设计的的概念定义答出。

这一题就需要答出“认识”和“认识主体”的定义。

4.第一问通常不需要结合材料5.如分析题设置三问,其中的第二问与第一问一样,也是从具体到抽象。

与第一问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问答题除了要阐述和罗列原理外,还需要适当结合材料。

否则会丢掉这一问一半的分数。

6.无论设置三问还是两问,分析题的最后一问都是考察从前面设问中抽象出来的原理在实践中如何运用。

这一问就变成了由抽象到具体的考查,没有经过专门的哲学训练,我们一般比较擅长由具体到抽象和由具体到具体的思维,不大擅长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所以这一问的难度就比较大大。

答题时不要自己去演绎,也不要胡乱联系材料,而应调用学习过的与改造世界相关的方法原则。

马原分析中答题中常用的原理(1)人与自然的关系(2)联系与发展(事物的普遍联系)(3)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4)质变与量变(5)肯定与否定(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7)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8)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以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9)认识与实践(10)认识的本质(11)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13)真理与谬误(1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毛中特分析题答题套路毛中特分析题的命题特点和答题套路1.毛中特分析题的考查全部集中在四大建设的范围内,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完整word版)马原题库 全

(完整word版)马原题库 全

马原选择题【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C】A.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2.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全面科学的态度。

这种态度是【D】A.批判其错误观点B.吸收其合理思想C.把二者结合起来D.批判地继承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D】A.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B.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C逻辑推理的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B】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5.空间是指【B】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C.物质运动的顺序性D.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6.规律是指【A】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7.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C】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A.对立统一的观点B.否定之否定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B】A.普遍性和特殊性B.斗争性和同一性C.绝对性和相对性D.变动性和稳定性10.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体现了【8】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1.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先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2023年马原考试知识点总结_1

2023年马原考试知识点总结_1

2023年马原考试知识点总结2023年马原考试知识点总结(一)一、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原理:(一)主体和客体是反映被反映、改造被改造相互作用的关系。

主体是反映者、改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被改造者。

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即主体作用于客体;同时客体也作用于主体,即主体在改造客体时能动地反映客体。

(二)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

(1)实践和认识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和认识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2)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的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二、认识的本质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其主要内容是:(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一定客观对象规定一定认识的指向和内容。

(2)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3)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二)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论的反映论;一条是“从感觉、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机械反映论)的对立①相同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②不同点: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

马原考前必备

马原考前必备

马原考前必备马原,即《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大多数中国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方面的一门重要课程。

对于考试来说,马原往往是必考科目之一。

如何高效备考马原,成为众多学生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马原考前必备的准备方法和技巧。

1. 理清马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马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掌握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和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备考阶段,重点理解和记忆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例如唯物论、辩证法、剩余价值理论等。

同时,还应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具体应用,例如五四运动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

2. 熟悉重点章节和内容在备考马原时,熟悉重点章节和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查阅教材、课堂笔记和教师提供的课程大纲,了解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有针对性地准备这些章节,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体系。

3. 做好复习计划复习计划的制定是高效备考的关键。

可以根据考试的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复习内容和时间。

可以将复习内容分为基础知识的查漏补缺和重点知识的深入理解两个方面,以确保全面复习的同时,重点突破。

4. 制作学习笔记和思维导图在复习过程中,制作学习笔记和思维导图是非常有帮助的。

可以将重点概念和原理整理成思维导图,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同时,可以利用学习笔记记录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以备查阅和复习。

5. 做好试题练习高效备考包括大量的试题练习。

可以通过查阅往年的考试试题和模拟试卷,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在练习时,要注意理解题目的要求和出题思路,培养解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6. 参加讨论和辩论参加讨论和辩论是备考马原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可以与同学一起组织学习小组,讨论和交流理论问题,相互启发和帮助。

通过辩论可以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拓宽思维和认识。

7. 注意复习与休息的平衡备考马原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

但是,过度劳累和疲劳可能会影响学习效果。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实用版)目录1.马原简答记忆口诀的背景和意义2.马原简答记忆口诀的具体内容3.马原简答记忆口诀的应用和效果4.马原简答记忆口诀的评价和展望正文马原简答记忆口诀是一种帮助学生记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原)简答题目的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成为了很多学生必修的课程。

然而,由于马原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生觉得难以理解和记忆。

因此,马原简答记忆口诀应运而生,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马原课程的知识点。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的具体内容包括了马原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如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

为了方便记忆,这些知识点被编成了简洁明了、朗朗上口的口诀。

例如,“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口诀,就简洁地概括了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这些口诀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了知识点。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的应用和效果非常显著。

许多学生通过使用这些口诀,成功地提高了对马原课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同时,这些口诀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热情。

在实际应用中,马原简答记忆口诀成为了学生备考马原课程的重要工具,为他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马原简答记忆口诀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这些口诀虽然简洁明了,但过于简化可能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

其次,过多地依赖这些口诀可能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使用马原简答记忆口诀时,学生还应该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全面掌握马原课程的知识点。

总之,马原简答记忆口诀作为一种辅助学习工具,对于帮助学生记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的知识点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学生也应注意不要过度依赖这些口诀,而应该全面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马原考试好过嘛

马原考试好过嘛

马原考试好过嘛在大学生涯中,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要学习一门叫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的课程。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马原考试是一个相对普遍的难题,他们常常觉得这门课程内容繁杂、抽象难懂,因此担心自己能否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那么,马原考试真的那么难过吗?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马原作为一门理论学科,无论对于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不同于其他学科,马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体系。

对许多学生来说,这种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相对陌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掌握。

因此,对于马原这门课程来说,刻苦钻研和深入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在备考阶段,学生们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方法。

马原作为一门理论学科,需要学生们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思考。

因此,在备考期间,学生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相关的阅读和思考。

在开展阅读学习时,学生们可以采取逐章节、逐部分的方式进行,通过对每一章节的学习,逐步建立起对马原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此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解析习题和参考范文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考试。

此外,备考期间还需要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马原的知识点较多,学生们需要对每个知识点进行逐一攻克。

因此,在备考期间,学生们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划分,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每一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的学习,还可以避免学习压力过大的情况出现。

最后,在考试中,学生们需要注意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马原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其考试形式多样,例如选择题、论述题等。

在应对选择题时,学生们可以通过对选项进行逐一排除,缩小答案的范围,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在应对论述题时,学生们可以运用自己在备考期间积累的知识和理解,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回答。

而对于一些需要较长篇幅的论述题,学生们可以提前进行构思,合理安排篇章结构,准确把握关键点,提高论述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综上所述,马原考试并不是一门难以应对的考试。

马原选择题考试技巧

马原选择题考试技巧

马原选择题考试技巧
马原选择题考试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题目要求: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

2.分析选项:在理解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3.排除法:如果对某些选项不确定,可以先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再根据题意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4.重视基础知识:马原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很多,考生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于那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原理等知识点要熟练掌握。

5.多做模拟题:多做模拟题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掌握答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6.总结与反思:在考试结束后,要总结自己的答题情况,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反思和改进。

通过以上技巧的训练和运用,考生可以在马原选择题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唯物辩证法可以用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五个五来进行记忆。

一个一是一个核心:矛盾;两个二是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和发展;三个三是三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四个四是四大方法:逻辑与历史,演绎与推理,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五个五是五大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

一个核心:矛盾(一级重点),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关系。

矛盾要掌握的内容有:1.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和相互关系3.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4.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意义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7.矛盾分析法两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要掌握的内容有:1.联系的内涵和特点2.事物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意义3.发展的实质和过程4.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联系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掌握矛盾规律相关内容2.把握事物存在的质、量、度3.事物发展的质变和量变及其辩证关系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四大方法:逻辑与历史,演绎与推理,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

多出单选与多选,在看考研政治大纲的时候要注意区分内容。

五个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唯物辩证法可以用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五个五来进行记忆。

一个一是一个核心:矛盾;两个二是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和发展;三个三是三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四个四是四大方法:逻辑与历史,演绎与推理,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五个五是五大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

一个核心:矛盾(一级重点),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关系。

矛盾要掌握的内容有:1.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和相互关系3.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4.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意义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7.矛盾分析法两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考研: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马原!

考研: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马原!

考研: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马原!考研,是众多大学毕业生的选择,也是很多人实现自己理想的途径之一。

在考研道路上,马原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

正是在这门学科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大学毕业后才开始学习的知识点。

在考研过程中,马原这个学科的重要性不可忽略,下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介绍:1. 马原的基本考点;2. 强大的马原背景知识;3. 马原对考研英语翻译的帮助。

马原的基本考点在考研政治科目中,马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我们要学会掌握这门科目的考点。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马原这门学科不光是对考研有帮助,更是对我们今后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甚至是与政治相关的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考研政治科目中,马原涉及的考点非常多,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这些内容是需要大家认真掌握的,考研正是从这些方面出题的。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政策文件的理解和掌握,如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等。

同时要关注当前热点问题,如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脱贫攻坚、创新驱动、生态文明等。

上述这些考点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只有掌握了这些考点,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取得好成绩。

强大的马原背景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考研生课程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很多考生困惑和头疼的部分之一。

在考试中,如果我们对这个部分的掌握不够了解,容易造成我们的分数缺失,因此这一部分需要我们要非常重视。

在哲学方面的学习中,学习本质、辩证法、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基本哲学观点,掌握一定的哲学分析方法都非常重要。

特别是在做综合题的时候,掌握哲学思想可以发现考研题干难度系数可能因此而降低,而我的成绩也确确实实得到了提升。

掌握这些哲学思想并付之于行动,可以让我们对很多新事物、新观念的收获更加的丰盈。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该时代的政治环境、历史背景。

作为一名考研学生,我们需要了解1921年11月创立中国共产党的背景和意义、在新时代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发展以及理论纲领和意义等等。

马原该怎么考

马原该怎么考

马原该怎么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简称马原,是中国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马原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成绩。

那么,面对这门课程,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备考呢?一、理论知识的掌握1.基础理论的学习:马原作为一门哲学课程,理论性较强。

在备考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辩证法、阶级斗争等基础理论知识。

要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加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掌握其核心思想。

2.思想史的学习:马原的考题中经常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其他相关哲学思想的比较。

因此,备考过程中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以及相关哲学思想家的观点。

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或参考资料,掌握相关的思想史知识。

二、经典论述的掌握1.经典著作的阅读:备考过程中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系统的阅读和理解。

比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都是备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通过阅读这些著作,理解马克思的思想观点和论证过程,能够更好地把握马原的核心内容。

2.论述要点的总结:备考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和归纳经典论述中的重要要点。

可以将重点论述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或是总结提纲,方便记忆和复习。

同时,要加强对这些要点的理解和应用,将其运用到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中。

三、解题技巧的掌握1.针对性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分析历年的马原考试试题,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根据考试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重点掌握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思路。

2.举一反三:在备考过程中,要学会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中。

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扩展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3.时间管理:备考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进行复习和练习。

掌握一定的解题速度,做到在考试时间内完成试题的解答。

4.答题技巧:在考试时,要注意审题,理清思路,确保答题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对于论述题,要注意结构完整、论据充分、语言表达准确。

马原做题小技巧

马原做题小技巧

马原做题小技巧
以下是一些可能对学习《马原》时有帮助的小技巧:
1.理论联系实际:马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做题时要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考试中的关键。

2.关注时事:马原的内容与时事紧密相关,因此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变化,掌握一些新的实例和案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3.深入阅读原文:有时候,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可能需要深入阅读相关的原典著作。

阅读《资本论》等著作,可以对基本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4.注重基本概念:马原中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如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非常重要。

5.多做题:考试前,多做一些相关的习题和往年试卷,有助于熟悉题型和提高解题速度。

6.参与讨论: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观点,有助于拓宽思路,理解多个角度对问题的看法。

7.背诵重点内容:对于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定义等,适当的背诵可以帮助记忆,便于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8.留意教材结构:马原通常是按照一定的结构编写的,理解各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整体理解有帮助。

以上小技巧是一些建议,具体的学习方法可能因个人习惯和教学方式而有所不同。

最重要的是保持学习的兴趣,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灵活运用这些理论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马原一般考什么

马原一般考什么

马原一般考什么马克思主义原理(简称“马原”)是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在马原的考试中,我们一般会被考察哪些知识点呢?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是马原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考试中,通常会考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这些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阶级斗争学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等。

此外,也会考察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认识,以及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对比和辨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马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考试中,常常会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这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哲学观点和方法论。

同时也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对于现实问题的应用,例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社会变革、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也是马原的考察重点之一。

在考试中,常常会考察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

这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和辨析、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以及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阶段。

在考试中,常常会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这包括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根本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战略布局等。

五、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的关系也是马原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考试中,通常会考察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世界的时代性认识以及对当代世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思路。

这包括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认识、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分析以及对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理解等。

马原20个必备考点

马原20个必备考点

现在这个时候,政治的复习应该加紧了,以下是王吉老师整理的马原20个必备考点,大家抓紧背了。

【说明】运用四步审题法审题,然后用关键词锁定考点,五步答题法答题(推荐使用第一、二、三、四步答题),今年考生必须关注的重要考点有如下20个,必须背诵。

(如下内容选自《掌中贝》,今天得到的最新消息是,《掌中贝》已经出版,由于出版流程缓慢,让大家久等了。

马原1意识的能动作用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正确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最后,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马原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总之,实践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物质变换。

2.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马原答题技巧

马原答题技巧

马原答题技巧
马原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家,其答题技巧对于准备参加政治考试的同学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马原答题技巧的内容:
1. 熟悉马原理论:马原是中国政治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考试重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

因此,在考试前应该先对马原理论进行系统的复习,掌握基本原理和重要观点。

2. 把握答题节奏:政治考试答题时间有限,因此在答题过程中要把握节奏,先回答一些容易得分的问题,然后再回答一些难题,最后进行总结和概括。

3. 注意逻辑性和连贯性:马原答题技巧要求考生注意逻辑性和连贯性,在回答每个问题时都要认真思考,逐步分析,形成清晰的思路。

4. 灵活运用答题技巧:政治考试答题技巧很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例如问题分析法、观点比较法、举例说明法等,以更好地回答问题。

5. 注意细节和语言规范:马原答题技巧要求考生注意细节和语言规范,准确表述观点,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等问题。

马原答题技巧需要考生对马原理论进行系统的复习,把握答题节奏,注意逻辑性和连贯性,灵活运用答题技巧,同时注意细节和语言规范。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政治考试。

考研政 治马原部分重点解析

考研政 治马原部分重点解析

考研政治马原部分重点解析考研政治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马原)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对于考生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来对马原部分的重点进行一番解析。

首先,要明确马原的整体框架。

马原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是重中之重。

唯物论中,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核心。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辩证法是马原中的难点也是重点。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这一规律的重要应用。

我们要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的飞跃创造条件。

否定之否定规律则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相信事物的发展总是在曲折中前进。

认识论部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至关重要。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认识,并将认识运用于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重点内容。

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这一理论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规律。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

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实现资本的增殖。

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让我们认清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

马原考试答题规则

马原考试答题规则

马原考试答题规则一、考试形式马原考试是一种学术测验,旨在测试学生对于中国近代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以笔试形式进行,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答题。

二、考试内容马原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中国近代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其中,中国近代史包括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变革,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论等。

三、考试题型马原考试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每种题型的分值根据题目难度而定。

具体的题型和分值比例由考试命题者根据教学大纲和学习目标确定。

1. 选择题选择题是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学生需要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这种题型可以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填空题填空题要求学生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填写正确的答案。

这种题型可以考察学生对关键概念和定义的理解。

3. 简答题简答题是对某个问题简要回答的题目形式。

学生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问题,展示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4. 论述题论述题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阐述某个问题。

学生需要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并用逻辑严谨的方式进行论述。

四、答题要求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马原考试对答题要求进行限制。

学生在答题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准确理解题目要求:细读题目,确保理解题目所要求的答题方式和答题内容。

2.条理清晰:在回答问题时,应注意论述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可以使用段落分隔或标点符号来明确各个要点。

3.适度发挥:在论述题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情况适度发挥,展示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性。

4.语言规范:答题过程中,学生应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使用正确的词汇和术语,表达清晰、准确的意思。

5.答题时间:学生需要根据考试时间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在答题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合理控制每个题目的时间分配。

五、评分标准马原考试的评分主要根据学生答题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来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及其直接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1.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内容1、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这是最基本的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思维的存在有无同一性,也就是说思维能否反映物质,客观世界是否是可知的,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的标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及其基本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精神看做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存在于“我”的意识之中,是“我”的感觉、观念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如“世界理性”、“理念”、“绝对精神”等。

3.物质及其唯一特性,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与静止时绝对与相对的关系4.实践的含义、特征及其基本形式?实践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1)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不同。

(2)实践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活动,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有目的、意识的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还有科学实验。

5.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基本规律?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7.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及其根本区别?形而上学根本观点:用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马哲的唯物辩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8.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第四,不得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9.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作用:1.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不仅能认识现象,而且能认识本质和规律); 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表现为正确意识促进发展,错误意识阻碍发展)。

表现: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2.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3.意识活动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过程的调控作用)。

10.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相互区别的,有着各自的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特殊性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2)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相互联结的。

任何现实的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

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即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必然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只有特殊性、个性而没有普遍性、共性的事物也是不存在的。

11.矛盾分析法的原理?1.一分为二看问题、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2.事物发展的两种形态、状态?质变和量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量变:表现为事物及其特性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是一种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突变。

辩证关系1.量变和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1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

第二,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第三,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意义: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14.规律及其特点?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

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

规律的特点主要有:(1)规律具有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2)规律具有重复性。

这是其最基本的属性(3)规律具有稳定性。

15.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重要意义?意义:一有助于我们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事物二有助于我们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三有助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6.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1.两者相互区别:1)现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变的、丰富多彩的、肤浅的。

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对稳定的、单纯的、深刻的。

2)现象是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的,本质则只能运用抽象思维,间接地被人认识。

2.两者相互联系:1)两者相互依存,本质只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只能是本质的表现,现象与本质统一在同类事物中。

2)现象是人们认识本质规律的向导,人们只有认识了现象,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

1、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间接经验在别人那里,也是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也是宝贵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正确认识得以确证;使错误认识得以修正。

2、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完整过程:这是从认识个体的一般认识考察,表现为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实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内涵着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又从认识(就理性认识这一认识的高级阶段而言)到实践的一个循环。

即:“实践→认识(感性→理性)→实践”的一个“圆圈”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与维心主义经验论4、认识过程中两次飞跃:由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把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即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

5、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6、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人们认识中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部分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在于: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不在于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并不否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例如,黑格尔就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不过他把规律说成绝对观念所固有的。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上。

(2)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则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二者的其他对立和分歧都是由这一根本对立派生和发展而来的。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3.简述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含义及辩证关系含义:生产力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是人们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它集中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

它们之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

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它的性质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

与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则更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

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凝固不变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在相对稳定中也会发生部分的、某些方面的重要变化。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它的发展时,就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使旧的生产关系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它会起着束缚或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起着阻碍或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时,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有时会十分突出。

例如,当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不过,即使在这种状况下,生产关系仍然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因为生产关系之所以要变革,归根到底还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