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鉴赏教案

合集下载

边塞诗鉴赏(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边塞诗鉴赏(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边塞诗鉴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边塞诗和边塞诗景物特征,积累掌握边塞诗常见的意象。

2 、掌握边塞诗常见的主题。

二、过程与方法能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边塞诗的特点,通过合作探究归纳边塞诗的情感艺术技巧和鉴赏边塞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边塞诗,学习此类诗歌中体现的建功立业的精神和欣赏边塞的风光。

2、希望学生胸怀大志,努力学习,将来为国效力!3、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意象把握感情分析手法鉴赏方法教学难点: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品读唐诗,激情导入。

(配《十面埋伏》琵琶独奏)品读唐诗,让我们能领略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秀丽江南;能感受到“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真挚友谊;更能品悟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铮铮誓言。

“黄沙”“金甲”“楼兰”……是多少征人浴血奋战的热土;“边塞”“铠甲”“大漠”……是多少将士誓死捍卫的家园。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叹衷情——边塞诗鉴赏”。

二、初识边塞真面目1.知识链接:什么是边塞诗?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的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它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兴盛于唐代,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他们被称为“边塞诗人”。

2.检查预习①根据所学诗歌归纳边塞诗常见的意象:②归纳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特点:雄浑、雄壮、奇寒、奇丽、壮阔、萧瑟、悲凉、孤寂、苍凉、苍劲三、山重水复探幽境朗读经典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甫)1.全班齐读2.请一位同学美美地朗读,其他同学思考每句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每组回答一句诗歌情感(分组完成任务)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表达作者对边塞奇异风光的赞美感叹②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边塞诗鉴赏教案【最新】

边塞诗鉴赏教案【最新】

边塞诗鉴赏【学习目标】:1、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形象分析、感情把握。

一、介绍边塞诗的主要特点什么是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二、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

李益的《塞下曲》“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借边塞人欢马叫的壮丽景象,赞美将士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必胜信念。

[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

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在无处投宿的沙漠里行走,更激起作者的思乡之情。

《题苜蓿峰寄家人》“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思想,不见沙场愁杀人。

”以家人的思念来反衬征人思乡的愁苦。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边塞诗《从军行》教案精选

边塞诗《从军行》教案精选

边塞诗《从军行》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边塞诗》《从军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边塞诗的特点,体会边塞诗的意境;学习《从军行》的背景、作者、诗句解析、诗歌主题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边塞诗的特点,掌握《从军行》的基本内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从军行》,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阅读、理解、赏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边塞诗的壮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坚定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理解《从军行》的诗意,体会边塞诗的意境。

2. 教学难点:诗句的解析,诗歌主题的提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边塞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边塞的壮美。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边塞诗的特点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边塞诗《从军行》。

”2. 课堂讲解(1)介绍作者及背景: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绝句。

《从军行》是王昌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一首诗。

(2)诗句解析:逐句讲解诗句,分析诗句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3. 课堂实践(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边塞诗的韵味。

(2)分组讨论,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例题讲解A. “青海长云暗雪山”B. “孤城遥望玉门关”C. “黄沙百战穿金甲”D. “不破楼兰终不还”答案:C(2)简答题:简述《从军行》的主题。

答案:《从军行》主题为赞颂边塞将士的勇敢和坚定。

5. 随堂练习(1)背诵《从军行》。

(2)用自己的话描述边塞诗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从军行》2. 内容:边塞诗特点:雄浑、豪放、激昂作者:王昌龄诗句解析:黄沙、穿金甲、楼兰主题:赞颂边塞将士的勇敢和坚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从军行》。

(2)结合诗句,谈谈你对边塞诗特点的理解。

2. 答案:(1)已背诵。

[VIP专享]边塞诗鉴赏教案

[VIP专享]边塞诗鉴赏教案

边塞诗鉴赏【学习目标】:1、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形象分析、感情把握。

一、介绍边塞诗的主要特点什么是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二、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

李益的《塞下曲》“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借边塞人欢马叫的壮丽景象,赞美将士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必胜信念。

[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

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在无处投宿的沙漠里行走,更激起作者的思乡之情。

《题苜蓿峰寄家人》“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思想,不见沙场愁杀人。

”以家人的思念来反衬征人思乡的愁苦。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边塞诗鉴赏教案

边塞诗鉴赏教案

边塞诗鉴赏宁德五中崔锦华【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形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边塞诗的概念屏显王维的《汉江临眺》和《使至塞上》,问:这二者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明确:分别为山水诗和边塞诗。

我们知道山水诗在唐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其实边塞诗在唐朝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屏显边塞诗简介: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二、边塞诗的意象边塞诗抒写的地点大多在塞外,与战争有关,具体的如:萧关、大漠、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等。

诗歌中出现的人物有:将军、征人、匈奴、单于、胡儿等。

将士们日常弹奏的乐器是羌笛、胡笳、琵琶、芦管,弹奏的曲目主要有《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等。

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这些也就构成了边塞诗固有的意象。

(屏显)总结意象。

那么同学们所知道的边塞诗都有哪些呢?这些边塞诗所写的思想内容一样吗?三、边塞诗常见的思想内容依次屏显《从军行》、《雁门太守行》、《送元二使安西》、《夜上受降城闻笛》、《行营即事》,引导学生分析各自所体现的思想内容。

屏显:边塞诗主要的思想内容1、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

2、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

3、与朋友、亲人的离情别绪,思乡思亲的情感。

4、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

当然,很多边塞诗的内容往往不是单一的,有些诗歌是兼有以上思想内容。

这些边塞诗的语言风格有的豪迈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但不管怎样这些诗句都渗透着诗人的一腔爱国深情,可以说爱国主义是边塞诗的主旋律。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盛衰。

屏显:“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边塞诗-教案

边塞诗-教案

边塞诗-教案(全国)(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边塞诗教案(全国)20XX届一轮复习边塞诗教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边塞诗的特征及鉴赏技巧.2、体会边塞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掌握边塞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边塞诗歌鉴赏能力。

二、自主先学边塞诗词简介边塞诗,以歌咏边塞风光为主,充分显现了战争的状况与男儿的豪情壮志。

边塞诗兴盛于唐代,与田园诗恰成对比。

其兴起的原因,于唐代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许多青年投身塞外,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

而塞外的风光迥异,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边月,种种新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了写诗的灵感。

其中主要的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常见意象与意境:1、事物: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2、地名和民族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3、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4、意境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边塞诗的特点:1、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

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

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

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2、在诗的题材内容上,以边塞景色与战争场面为主。

描写的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狂风、酷热、严寒、冰雪、大沙漠、惨烈悲壮的战役、异国情调的胡乐等。

人物多为都护、将军、单于、胡姬、征人、戍卒、胡儿。

部编版初中阶段边塞诗教案

部编版初中阶段边塞诗教案

部编版初中阶段边塞诗教案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教材版本:部编版教学内容: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边塞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欣赏边塞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边塞诗的豪迈气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边塞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2. 边塞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1. 边塞诗意境的理解。

2. 边塞诗情感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边塞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边塞诗的主题和情感。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边塞诗》的相关内容。

2. 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初步体会边塞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边塞诗的特点,如豪迈、壮丽、悲凉等。

2. 教师分析边塞诗的情感,如爱国情怀、豪情壮志等。

3. 教师举例分析边塞诗的意境,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边塞诗的理解和感悟。

2. 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选择一首边塞诗进行赏析,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边塞诗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诗人。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边塞诗的欣赏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边塞诗 教案(全国)

边塞诗 教案(全国)

边塞诗教案(全国)20XX届一轮复习边塞诗教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边塞诗的特征及鉴赏技巧.2、体会边塞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掌握边塞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边塞诗歌鉴赏能力。

二、自主先学边塞诗词简介边塞诗,以歌咏边塞风光为主,充分显现了战争的状况与男儿的豪情壮志。

边塞诗兴盛于唐代,与田园诗恰成对比。

其兴起的原因,于唐代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许多青年投身塞外,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

而塞外的风光迥异,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边月,种种新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了写诗的灵感。

其中主要的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常见意象与意境:1、事物: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2、地名和民族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3、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4、意境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边塞诗的特点:1、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

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

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

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2、在诗的题材内容上,以边塞景色与战争场面为主。

描写的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狂风、酷热、严寒、冰雪、大沙漠、惨烈悲壮的战役、异国情调的胡乐等。

人物多为都护、将军、单于、胡姬、征人、戍卒、胡儿。

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天山、阴山、瀚海、轮台、疏勒等。

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等。

边塞诗教案初中

边塞诗教案初中

边塞诗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边塞诗,使学生了解边塞诗的定义、特点和表现手法,能够分析边塞诗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边塞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边塞诗的兴趣,使学生感受边塞诗的豪迈、悲壮之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边塞诗的定义和特点2. 边塞诗的表现手法3. 边塞诗的主题和情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边塞诗的定义、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边塞诗的主题和情感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边塞诗的概念,激发学生对边塞诗的兴趣。

2. 教学边塞诗的定义和特点:通过讲解和示例,使学生了解边塞诗的定义和特点,如写作背景、地域特色、表现手法等。

3. 教学边塞诗的表现手法:通过具体诗例,使学生了解边塞诗的表现手法,如夸张、比喻、象征等。

4. 教学边塞诗的主题和情感:通过分析具体诗例,使学生了解边塞诗的主题和情感,如豪迈、悲壮、思乡等。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边塞诗的主题和情感,选取代表进行分享。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边塞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边塞诗的定义、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分析一首边塞诗的主题和情感,写一篇短文进行阐述。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边塞诗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分析边塞诗的特点和主题。

但在情感分析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边塞诗初中教案

边塞诗初中教案

边塞诗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边塞诗的背景特点,能够分析边塞诗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边塞诗的豪情壮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边塞诗的背景特点和主题思想。

2. 诗歌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诗歌中深层含义的理解。

2. 边塞诗的艺术价值的评价。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边塞诗的相关资料,如边塞诗的定义、发展历程、代表诗人等。

2. 学生预习《凉州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边塞诗,如《出塞》、《塞下曲》等,总结边塞诗的特点。

2. 提问:什么是边塞诗?边塞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凉州词》,理解诗歌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凉州词》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诗歌解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边塞诗的背景出发,深入理解《凉州词》的主题思想。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黄河”、“长城”、“烽火”等,理解其象征意义。

3. 探讨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的豪情壮志和对祖国的热爱。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分享自己的感悟。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编写一篇关于《凉州词》的鉴赏文章,不少于300字。

2. 推荐一首自己喜欢的边塞诗,并简要说明理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诗歌解析,使学生对边塞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爱国情怀,使他们在欣赏边塞诗的同时,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自豪。

初中 边塞诗教案

初中 边塞诗教案

初中边塞诗教案1. 理解边塞诗的定义、特点和主题,感受边塞诗的雄浑、豪放、悲壮等情感。

2. 分析边塞诗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深入理解边塞诗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 能够运用边塞诗的知识,独立欣赏和评价边塞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边塞诗的定义、特点、主题和表现手法。

2. 难点:边塞诗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幅中国古代边塞地图和一首边塞诗《凉州词》为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边塞诗的背景和情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关于边塞诗的介绍,了解边塞诗的定义、特点和主题。

3. 课堂讲解:a. 讲解边塞诗的定义: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以边疆地区和边塞生活为题材,反映了边疆风光、战争、民族团结等内容。

b. 分析边塞诗的特点:边塞诗具有雄浑、豪放、悲壮等情感,意象丰富,意境开阔,表现手法多样。

c. 讲解边塞诗的主题:边塞诗主题丰富,包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民族精神、边疆风光等。

d. 分析边塞诗的表现手法:边塞诗的表现手法有描写、抒情、议论等,其中描写手法包括意象、意境、夸张等。

4. 实例分析:以一首边塞诗《出塞》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边塞诗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边塞诗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精神,分享自己的感悟。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边塞诗的特点、主题和表现手法。

7. 课后作业:让学生选取一首边塞诗进行鉴赏,分析其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并撰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边塞诗的热爱,使学生在欣赏边塞诗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团结、勇敢和坚强。

边塞诗教案

边塞诗教案

一、什么是边塞诗
以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抒发戍边将士思想情感的诗歌
二、边塞诗的特点(1)看题目:从军、出塞、征人
(2)看器皿:旗、鼓、干、戈、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战车、辕门。

(3)看地点: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瀚海、长城、受降城、玉门关。

(4)看音乐: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三、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1)格雄浑豪放(2)慷慨悲凉。

四、边塞诗的写景
(1)修辞手法(2)动静关系(3)虚实关系(4)多角度(5)多层次
五、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
2.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
3.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
4.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
5.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
6.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
7.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
8.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
六、边塞诗的艺术手法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用典、对比、衬托、以景结情
七、关于以景结情手法
是借景抒情的手法之一,在诗歌议论或抒情过程中突然停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产生无穷的艺术效果。

如: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边塞诗的专题教学设计】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边塞诗的专题教学设计】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边塞诗的专题教学设计】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关于边塞诗的专题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边塞诗的专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2、积累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3、初步了解边塞诗的常用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

学习古代诗词格律根底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根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学习古代文人的爱国情怀二.教学重点1、了解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2、积累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3、初步了解边塞诗的常用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学习鉴赏诗歌根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边塞诗形成于汉魏六朝时代,兴盛于唐代,代表诗人有王昌龄、高适、岑参等,他们被称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派。

(二)整体感知:学生背诵边塞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整体感知边塞诗的意象。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际,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学生得出意象:塞外、衡阳、雁、角声、长烟、落日、孤城、浊酒、燕然、羌管、霜、将军、征夫教师总结边塞诗的主要意象:空间意象:楼兰、阴山、凉州、玉门关、天山、长城、瀚海、荒城、辕门等。

事物意象:乐器:羌笛、胡笳、琵琶、芦管、号角、鼓。

战具:金鼓、旌旗、烽火、弓、戈、战车。

景物:大漠、烽烟、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飞雁、鹰扬、箭飞、马走。

边塞诗鉴赏导学案

边塞诗鉴赏导学案

边塞诗鉴赏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边塞诗的定义、特点和起源;
2. 掌握边塞诗常用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段;
3. 通过赏析经典边塞诗作品,提升对边塞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导学内容:
一、边塞诗的定义与特点
边塞诗是指古代中国在边疆地区的歌咏之作,它以描写边塞风光、表达边疆情怀为主题,反映了军民在边塞地区的艰辛生活和困境。

边塞诗的特点包括:
1. 火热激昂:边塞诗通常充满激情和豪情,以歌颂边塞的英勇和英雄气概。

2. 蔚为壮丽:边塞诗以其雄壮、磅礴的景象塑造和描绘边塞的风光和气势。

3. 苦难与希望:边塞诗揭示了边塞地区人民的辛酸和苦难,同时也寄托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二、边塞诗的起源
边塞诗起源于古代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军民民间歌谣和诗歌创作,受到了兵荒马乱、边疆军事要地的影响,因此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独特之处。

最早的边塞诗作品可以追溯到唐代,如《塞下曲》、《凉州词》等都是边塞诗的代表作。

三、边塞诗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段
1. 空旷广阔的景象描写:边塞诗作品通常以大漠、边塞、边关为背景,通过描绘辽阔的草原、浩渺的沙漠和奔腾的黄河等自然景观来体现壮丽和边疆的气势。

2. 英勇豪迈的英雄歌颂:边塞诗用以表现边塞地区的军民英雄主义,歌颂边塞将士的勇敢和英雄气概,以及他们舍生忘死、守护家园的精神。

《出塞》教案【10篇】

《出塞》教案【10篇】

《出塞》教案【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出塞》教案【10篇】出塞这是王昌龄著名的两首边塞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良好愿望。

边塞诗鉴赏专题上课用.docx

边塞诗鉴赏专题上课用.docx

边塞诗鉴赏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2、积累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3、初步了解边塞诗的常用表现手法。

4、掌握边塞诗的一般鉴赏方法。

重点难点掌握边塞诗的常用表现手法及一般鉴赏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语:1.你能想到有哪些反映边塞生活的诗句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像这些反映边塞生活的诗我通常称之为边塞诗,那么,边塞诗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二、什么是边塞诗: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从唐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 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其中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 ,又称为“高岑诗派” 。

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成为唐代这个诗歌王朝的一束奇葩。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

边塞诗歌教案

边塞诗歌教案

边塞诗歌教案篇1:边塞诗歌教案边塞诗歌四首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体会诗歌主题;2、进一步了解边塞诗,包括诗歌意象、主旨等;3、运用所学知识解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边塞诗歌主旨,能运用所学知识鉴赏诗歌。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歌曲《出塞曲》导入二、《从军行(其一)》鉴赏(一)回顾所学边塞诗(二)王昌龄简介“七绝圣手”、“诗家夫子王江宁”(三)学生朗读诗歌评价学生朗读(四)找感情基调“愁”(五)如何写“愁”“黄昏”、“独”、“秋”、“羌笛”、“关山月”(六)曲笔表现征人思乡怀人的感情,不直接写出,而是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反映出来。

用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融在一起,就全篇而言,这一句画龙点睛,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

(七)主旨表现征人思乡怀人三、总结边塞诗1、意象:明确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通过典型意象的开拓,体察这些特定的景物描绘出的特定的地域特征和反映出的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

比如借“大漠”、“长河”、“落日”等描绘塞外景象的雄奇壮美,借“金鼓”、“旌旗”、“烽烟”等展现边关战事的壮怀激烈,借“大雪”、“秋月”、“黄草”等抒写戍守将士的悲凉愁苦。

常见意象还有: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2、掌握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

(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既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也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2)。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4)。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既表现出从军将士的洒脱,也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5)。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思妇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3、边塞诗歌意境边塞诗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有的豪迈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

边塞诗鉴赏专题教学设计

边塞诗鉴赏专题教学设计

边塞诗鉴赏专题教学设计第1篇:边塞诗鉴赏专题教学设计一、介绍边塞诗的主要特点什么是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读边塞诗应注意的几点:赏析边塞诗,他们从大漠、烽*、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盛唐之诗风: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黄沙百战穿金*,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中晚唐诗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花雪月李益)(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宋代之诗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表达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关于边塞诗的专题教学设计关于边塞诗的专题教学设计在高中故事教学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派别的诗歌,对于边塞诗而言,如何掌握其思想情感,尤为重要。

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边塞诗专题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边塞诗专题教学设计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2、积累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3、初步了解边塞诗的常用表现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塞征战诗鉴赏(四)(2004年江苏卷)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小提示: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

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旌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一、什么是边塞诗?边塞诗是指以边塞战争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充分显现了战争的状况与男儿的豪情壮志。

二、鉴赏要点: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2、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三、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1、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2、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号角、战车、狼烟、辕门;3、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长城、黑河。

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曲子:《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等二、把握作品的时代特征1、盛唐:边塞诗多抒写为国征战者死而无悔的壮志豪情。

基调壮丽,明快、昂扬向上,但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中晚唐诗:国势开始衰微,昂扬向上中多了几分悲壮、悲凉、感伤。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3、宋朝:外侮不断,国难当头,诗中多了报国无门的愤懑、悲凉、和惆怅。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三、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1、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卢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王昌龄)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6、体会边塞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四、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李颀)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王昌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2.对比: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

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李颀)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五、三、边塞诗的主要特点:(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 穷兵黩武)将士 (生活艰苦)(2)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3)风格——雄壮豪迈。

六、边塞诗鉴赏技巧1.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3.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

如: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李益)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鉴赏流程:提出观点——内容分析(景物特点)——诗人情感(诗歌主题)——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七、牛刀小试:(09年全国卷Ⅱ)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分析“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

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八、课后作业:(一)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问题: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2.“风吹一夜满关山”指的是什么?此句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答一、诗歌一开始是两句实景描写:塞外西北,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

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布满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大有关系。

那大地解冻的春的信息,牧马晚归的情景还意味着,这就是胡马北还,边境战火平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战争危险消失的意味。

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答二、风吹一夜满天山是“梅花落”歌声(音乐),将“梅花落”拆开,又构成一种虚景,似乎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

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搭配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师也难以画出的。

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意味。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

雪山:指祁连山。

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①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黄沙"形象地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1分)"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1分)"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1分)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1分)②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1分)衬托(1分)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1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5年重庆卷)从军行七首( 其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 “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 为什么?不矛盾。

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2)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 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

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