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3.运动的方式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运动的方式》优秀课件
曲线运动
平动 振动 转动 摆动
识别物体的运动方式
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想一想它们属于哪 一种运动方式。
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识别物体的运动方式
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想一想它们属于哪 一种运动方式。
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识别物体的运动方式
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想一想它们属于哪 一种运动方式。
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物体运动的路线。
苏教版点击画小输入出学标题物科体学运六动年的级路下线册 第一单元 我在长大
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物体运动的路线。
苏教版点击画小输入出学标题物科体学运六动年的级路下线册 第一单元 我在长大
你能按照运动的路线,试着将它们分成两类吗?是否 还可以接着往下分?
直线运动
运动方式
还有哪些包含了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运动?
直线运动+旋转运动
直线运动+旋转运动
练习与拓展1.按运动的轨迹可将动方式分为两类:( 直线运动 )和 ( 曲线运动 )。
2.各举出三个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例子。
直线运动:锯木头、拍球、玩滑梯… … 曲线运动:转椅、玩竹蜻蜓、打羽毛球… …
3.举出三个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的例子。
苏苏教教版版点击小小输学入学标科题科学学四六年年级级下下册册第第三一单单元元 物我体在的长运大动
3. 运动的方式
苏教版点击小输入学标题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在长大 画出物体运动的路线 识别物体的运动方式 分析复合运动方式
苏教版点击画小输入出学标题物科体学运六动年的级路下线册 第一单元 我在长大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
点击分输入析标题复合运动方式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运动的方式》教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运动的方式》教案一、教材分析:《运动的方式》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三课。
本课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特点进行研究。
让学生知道物体运动的类型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并了解运动类型各自的特点,能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能用画图表示出物体运动的方式,并且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了解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的速度,但对于运动的方式只是初浅的了解,虽然在生活中常见运动的物体,但他们并没有对物体运动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探究。
本课的探究活动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创设条件让他们直接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遵循认识—识别—分析的科学方法,并让学生从实践中去感知、探究和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及特点。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认知物体运动方式,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主要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二)技能目标:能够用画图的方式把物体的运动轨迹画出来,分析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三)情感目标:体会到运动的简单性和复杂性,认识到复杂的运动是由简单运动组合而成的,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运动的特点。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
教学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五、教具准备:风车、易拉罐、篮球和有关课件。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实验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上课前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观察力,你们知道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请你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物体运动方式。
2.学生交流、汇报3.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运动物体,他们都有自己的运动特点。
这节课老师将会和大家一起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方式。
板书课题:3、运动的方式(二)讲授新课1.研究风车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
○1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样玩具。
○2出示风车,让学生观察风车运动,并且让学生用手比划出风车的运动轨迹。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3 运动的方式》 苏教版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三课运动的方式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
2.会描述分析同一个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科学知识1.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主要有四种类型: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和摆动。
2.知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3.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运动的简单性和复杂性,认识到复杂的运动是由简单运动所构成的。
二、教学重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
三、教学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课件、风车、皮球、皮筋、摆装置、易拉罐、各类运动(立定跳远)。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步骤:(一)导课出示纸风车。
提问:谁会玩这个小风车?学生上讲台演示风车的玩法。
提问:风车是怎样运动的?画画风车运动的路线。
学生讨论后汇报。
讲授:下面我们就以具体的物体为例,研究物体运动的路线,看看物体运动的方式有哪些?(导入课题)(二)教学新课1.研究各种物体运动的方式及特点谈话:通过刚才玩风车,同学们有了一些发现,老师这还有几种简单的材料(皮球、活动:立定跳远、出示不同物体的动态图片)你们想不想玩?学生汇报。
谈话:请同学们拍拍皮球,跳跳立定跳远,说说它们的运动轨迹并画出它们的运动路线?学生小组活动并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滑滑梯、荡秋千、青蛙跳的动态图片。
提问:这些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什么?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来。
学生活动并汇报结果。
提问:通过刚才研究不同物体运动的路线,你能试着将它们的运动方式分成两类吗?学生交流后汇报。
小结:我们可以按照物体运动的轨迹把它们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研究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运动课件出示一些物体的动态图片。
提问: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它们属于哪种运动方式?学生组内交流各自想法。
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
教师小结:火车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水轮的转动是曲线运动,锯木头和跷跷板是直线运动中的往复运动,转椅的转动是直线运动。
《运动的形式作业设计方案》
《运动的形式》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运动的形式》是一门体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运动形式的特点、规则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掌握多种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育认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运动项目标规则和特点;2. 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提高运动能力;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认识;4. 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认识。
三、教学内容1. 羽毛球:介绍羽毛球的规则和基本技巧,进行实践训练;2. 篮球:进修篮球的基本动作和兵书,进行篮球比赛;3. 排球:了解排球比赛的规则和兵书,进行排球比赛;4. 田径:介绍田径项目标种类和技巧,进行田径比赛。
四、作业设计方案1. 制作PPT: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运动项目,制作一份包括规则、技巧和比赛视频的PPT,并进行口头介绍;2. 运动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羽毛球、篮球、排球或田径的实践训练,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练习;3. 比赛筹划: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筹划,包括赛程安排、裁判组织、比赛规则等,最终进行比赛;4. 运动日记:要求学生每周记录自己的运动情况,包括每天的运动项目、时间、感想等,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评判方式1. PPT展示:根据PPT的内容和口头介绍情况进行评分;2. 运动实践表现:根据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的表现进行评分;3. 比赛成绩:根据比赛结果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评分;4. 运动日记:根据学生的记录情况和反思能力进行评分。
六、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2. 合作进修: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3. 情景教学:通过模拟比赛情景来提高学生的竞技认识;4.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七、总结通过《运动的形式》这门课程的进修,学生将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体育态度。
希望学生在这门课程中享受运动的乐趣,不息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运动的方式》导学案
《运动的方式》导学案一、导学目的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了解到运动的重要性及不同的运动方式,了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能够正确、科学地进行运动锻炼。
二、导学内容1. 运动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进行运动?- 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有哪些?- 运动能够带来哪些积极的心理影响?2. 运动的方式- 有哪些不同的运动方式?- 不同的运动方式适合的人群有哪些?-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3. 如何科学进行运动?- 运动前的准备工作-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运动后的放松和恢复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健康人士的照片或视频,引入本次导学话题。
2. 学习运动的重要性:观看相关视频,讨论为什么要进行运动以及运动对身体和心理的好处。
3. 了解不同的运动方式:展示不同运动方式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及适合人群。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 进行运动体验: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运动体验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运动的乐趣和好处。
6.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次导学的内容,并扩展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四、知识巩固1. 请学生完成一份关于运动的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对运动的认知和看法。
2. 给学生布置一篇关于“我选择的运动方式”的作文,让他们展示对运动的理解和选择。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五、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进行户外运动体验活动,感受大自然中的运动乐趣。
2. 邀请专业的运动教练来学校进行运动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更科学地进行运动锻炼。
3. 组织学生走访当地的体育馆或健身中心,了解不同运动设施和项目,启发他们多样化的运动方式选择。
六、总结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到运动的重要性和不同的运动方式,培养他们积极的运动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实践健康生活理念。
同时,学生也将在导学中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自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运动的方式》导学案
《运动的方式》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本节课主要讲解关于不同运动方式的词汇及句子结构,让学生了解如何表达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以及对各种运动方式的看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能够掌握相关词汇,扩大运动方式的词汇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知识点梳理1. 运动方式的词汇:如跑步、游泳、篮球、足球等;2. 询问运动方式的句型:你喜欢什么运动?你会打篮球吗?你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3. 表达对运动方式看法的句型:我喜欢游泳,因为它能锻炼全身肌肉。
我不喜欢踢足球,因为我不擅长踢球。
三、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运用运动方式的词汇进行表达;2. 能够用所学的句型询问他人喜欢的运动方式;3. 能够表达自己对不同运动方式的看法。
四、教学步骤1. 自我介绍运动方式的词汇,引导学生记忆;2. 练习用句型询问他人喜欢的运动方式;3. 带领学生用各种句型表达个人对不同运动方式的看法;4. 制定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们展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5. 整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们小结本课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每个运动方式的中文对应词汇;2. 用学过的句型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喜欢的一项运动及原因;3. 查找并了解一个新的运动方式,写一篇短文介绍给同学。
六、拓展活动1. 安排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比赛,让学生们展示他们的口语能力;2. 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一次集体体育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运动方式的乐趣和好处;3. 邀请一位专业运动员或教练来学校进行运动方式的特别讲解,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不同运动方式的技术要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运动方式的词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对运动的兴趣,为未来更健康的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愿我们的学生在运动中茁壮成长,健康快乐!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不同运动方式的名称及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让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运动的方式》作业设计方案
《运动的方式》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和体态。
而运动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预防疾病,还可以提升幸福感,减轻压力。
因此,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运动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设计内容:1. 目的: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希望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运动方式,了解各种运动对身体的好处,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2. 主要内容:(1)介绍不同的运动方式: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每种运动方式的特点和适用人群。
(2)分析不同运动方式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每种运动方式对身体的影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3)实践体验:设计简单的运动训练计划,让学生选择一种喜欢的运动方式进行实践,并记录运动的感受和效果。
(4)撰写报告:根据实践体验,撰写一份总结报告,包括运动选择的理由、运动感受、运动效果等内容。
3. 预期效果: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各种运动方式,培养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的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实施步骤:1. 学生分组: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2. 学习资料准备:教师提供不同运动方式的介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视频等。
3. 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选择一种运动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制定实践计划。
4. 实践体验:学生按照计划进行实践,每周记录运动的时间、频率、感受等内容。
5. 撰写报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撰写一份综合报告,每组共同完成。
6. 展示成果:学生可以选择口头展示或书面展示的方式,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和总结报告。
四、评价方式:1. 及时反馈: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进行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保持积极性。
2. 小组评分:根据小组合作的表现、实践效果以及报告质量等方面进行评分。
3. 整体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果,对整体的作业设计进行评价,鼓励优秀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案:第3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案: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冀教版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图形的运动展开,使学生了解平移、旋转等基本图形运动,并能运用这些运动对图形进行变换。
教学内容包括:1. 平移运动:学生将学习图形在平面上沿着直线方向移动,移动后图形的位置改变,但形状和大小不变。
2. 旋转运动:学生将学习图形绕着一个固定点进行旋转,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和方向改变,但形状和大小不变。
3. 对称运动:学生将探索图形的轴对称性质,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平移、旋转和对称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运动对图形进行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热情。
教学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1. 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学生需要区分平移和旋转,理解它们的运动特点和区别。
2. 运用对称性质:学生需要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够运用对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图形卡片、模型、幻灯片等。
2. 学具:学生用图形卡片、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图形运动的兴趣。
2. 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发现图形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 讲解:教师讲解图形运动的定义、特点和性质,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
4. 练习: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1. 图形的运动(一)2. 重点概念:平移、旋转、对称3. 关键性质: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和大小不变;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和方向改变,形状和大小不变;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作业设计1. 练习题: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探索题:学生通过探索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教师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图形运动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反馈:教师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运动的方式苏教版(共21张PPT)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运动的方式
四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3. 3 运动 的方式 |苏教 版 (共 21张PP T)
四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3. 3 运动 的方式 |苏教 版 (共 21张PP T)
盒子
四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3. 3 运动 的方式 |苏教 版 (共 21张PP T)
四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运-3.动3的运方动式的|方苏式教|版苏教( 共版21(张共P P2T1)张PP T)
四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运-3.动3的运方动式的|方苏式教|版苏教( 共版21(张共P P2T1)张PP T)
交流展示
活动三 探究运动的分类
小组讨论,根据刚才物体运动的特 点给他们分类。
四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运-3.动3的运方动式的|方苏式教|版苏教( 共版21(张共P P2T1)张PP T)
四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运-3.动3的运方动式的|方苏式教|版苏教( 共版21(张共P P2T1)张PP T)
轮子在滚动
四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运-3.动3的运方动式的|方苏式教|版苏教( 共版21(张共P P2T1)张PP T)
四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运-3.动3的运方动式的|方苏式教|版苏教( 共版21(张共P P2T1)张PP T)
齿轮在转动
四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运-3.动3的运方动式的|方苏式教|版苏教( 共版21(张共P P2T1)张PP T)
四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运-3.动3的运方动式的|方苏式教|版苏教( 共版21(张共P P2T1)张PP T)
摆动的秋千
四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运-3.动3的运方动式的|方苏式教|版苏教( 共版21(张共P P2T1)张PP T)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单元分析青岛版六三制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静止和运动》、《距离和时间、《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物体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等5课内容。
本单元从学生的运动与静止现象切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动,探究物体静止与运动的有关知识,知道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学会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知道物体的运动方式包括移动、滚动、转动、摆动等,使学生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会采集数据。
并作简单记录。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有密切联系,《静止和运动》、《距离和时间》两课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让程序而生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等形式描述物体的变化。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以以前两课的探究为基础,让学生认识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状态的改变以及运动状态的变化特点,从而认识惯性。
《动物的运动》着重从动物的运动方式上进行探究,让学生认识常见动物的运动特征,从而对动物的运动规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价。
2、能用简单的工具进行简单定量的观察,财局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4、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5、知道不同问题要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6、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培养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的习惯。
2、是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3、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
4、教育学生关心新科技产品,使他们意识到科学技术能给人类发展带来好处。
科学知识1、观察、记录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事例。
2、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时,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3、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
4、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单元课时安排:9、静止和运动 1课时10、距离和时间 1课时1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1课时12、物体的运动方式 1课时13、动物的运动 1课时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物体的运动方式
物体的运动方式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指物体在空间中改变位置的方式和规律。
根据物体的运动特点和路径,我们可以将物体的运动方式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往复运动等几种方式。
一、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任意时间内,其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的运动方式。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和时间成正比关系,即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始终保持不变。
例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匀速行驶,它在1小时内的位移为60公里。
无论经过多长的时间,它的速度始终保持为60公里/小时,这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的运动方式。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是不断变化的。
例如,一辆自行车减速并停下来的过程,自行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最终停止。
这就是变速直线运动。
三、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路径呈曲线形状的运动方式。
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
例如,一个投掷物体的抛物线运动,物体在投掷后进行抛物线轨迹的运动。
抛物线运动是一种常见的曲线运动形式。
四、往复运动往复运动是指物体在两个固定位置之间来回运动的方式。
在往复运动中,物体在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之间来回摆动。
例如,钟摆的摆动就是一种往复运动方式。
总结: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往复运动等。
每种运动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对物体运动方式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进而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领域,如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等。
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动的形式》作业设计方案
《运动的形式》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的: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希望学生能够理解运动的概念和形式,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视频资料,学习运动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对人体的影响,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规则和技巧。
2. 运动实践: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实践,可以是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每天坚持练习30分钟以上,记录练习内容和感受。
3. 经验分享:每周一次,学生可以在班级或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运动经验和收获,鼓励同学们互相学习和交流。
4. 作业提交:学生需要每周提交一份作业报告,包括理论学习的总结、运动实践的记录和经验分享的内容。
三、评分标准:1. 理论学习(30%):学生对运动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能够简单描述不同运动项目的规则和技巧。
2. 运动实践(40%):学生是否能够坚持每天练习30分钟以上,是否能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3. 经验分享(30%):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运动经验,是否能够从他人的分享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四、作业要求:1. 作业时间:本次作业为期一个月,学生需要在每周五之前提交当周的作业报告。
2. 作业形式:作业报告可以是文本形式,也可以是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
3. 作业提交:作业报告需要通过电子邮件或在线平台提交,每份作业报告请注明姓名和班级。
五、总结: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希望学生能够养成坚持运动锻炼的习惯,提高自己的体质素质,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同时也希望通过学生的努力和分享,能够激发更多同学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共同追求健康快乐的生活。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物体的运动状态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物体的运动状态本文档介绍了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知识点。
1.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什么?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移动情况。
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或者运动状态。
2. 静止状态的表现静止状态是指物体不发生位置的变化。
静止的物体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不发生移动。
- 不改变形状。
- 不产生声音、光亮或其他能被感知的变化。
3. 运动状态的表现运动状态是指物体发生位置的变化。
在运动过程中,物体可以表现出以下特征:- 发生移动。
- 可能改变形状。
- 可能产生声音、光亮或其他能被感知的变化。
4. 运动状态的描述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词语:- 前进:表示物体向前移动。
- 后退:表示物体向后移动。
- 上升:表示物体向上移动。
- 下降:表示物体向下移动。
- 左移:表示物体向左移动。
- 右移:表示物体向右移动。
5. 实例以下是几个运动状态的实例:- 鱼游向前。
- 鸟向上飞。
- 小车向左移动。
- 风筝向上升高。
这些实例展示了物体不同的运动状态,通过描述它们的运动方向和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
6. 总结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移动情况。
静止状态表示物体不发生位置的变化,而运动状态表示物体发生位置的变化。
通过描述物体的运动方式和方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
以上是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运动的方式|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的方法,用画图的方式,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
2、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
3、愿意进行合作学习并进行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对物体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的常识使学生对物体的运动方式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但概念并没有具体化;学生具备分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新知;学生有初步的概括和分类能力,需要进一步指导。
教具准备PPT课件,乒乓球,风车,小木块,摆,易拉罐,钢尺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直接导入1、谈话: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已经探究了关于物体运动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索运动的奥秘。
2、请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图片。
观察图片,说一说,他们都在作什么样的运动?生:回答3、思考一下:你能给他们运动的方式分分类吗?学生看图片,按自己的想法给运动分类。
教师指2、3名学生发言,先肯定他们的分类,然后追问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
4、谈话:同学们,我们在给事物分类时一定要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划分,这样才能保证分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今天我们就按照运动路线的不同这个标准来给“运动的方式”分分类。
(板题)二、操作探究,自主概括1、谈话:分类标准定好了,那么请思考:按这个标准分类,我们应该先研究什么,才能进行分类?生:运动的路线师:运动的路线看不到摸不着,我们应该怎么把路线具体化呢?生:画出来。
(学生思考不出来时,教师直接说:既然我们是按照运动路线的不同这个标准给运动的方式分类,那么首先,我们就要研究物体运动的路线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表示出物体运动的路线。
)2、那么你能将老师出示的这些物体的运动路线画出来,并试着按运动路线的不同把他们分成类吗?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先阅读合作要求:(1)用实验器材模拟图片上除“青蛙跳”的物体运动,认真观察,画出路线。
《运动的形式》作业设计方案
《运动的形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形式的运动,包括体育运动、户外活动、舞蹈等。
2. 帮助学生认识到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热爱运动的习惯。
3. 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4. 通过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 不同形式的体育运动:篮球、足球、网球等。
2. 不同形式的户外活动:露营、登山、滑雪等。
3. 不同形式的舞蹈:民族舞、现代舞、拉丁舞等。
4. 运动的好处和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观看视频:通过播放相关运动视频,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形式的运动。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各种运动技能。
3. 分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团队运动项目。
4. 课堂讨论: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运动经验和体会。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介绍不同形式的体育运动1. 观看篮球、足球、网球等体育运动的视频,进行简单介绍。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练习简单的运动动作。
3. 小组讨论,分享对体育运动的看法和体会。
第二课:介绍不同形式的户外活动1. 观看露营、登山、滑雪等户外活动的视频,进行简单介绍。
2. 学生分组进行户外活动模拟,体验不同活动的乐趣。
3. 小组讨论,分享对户外活动的看法和体会。
第三课:介绍不同形式的舞蹈1. 观看民族舞、现代舞、拉丁舞等舞蹈的视频,进行简单介绍。
2.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练习,学习基础舞步和舞蹈技巧。
3. 小组讨论,分享对舞蹈的看法和体会。
第四课:运动的好处和重要性1. 讲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
2. 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展示运动项目的表现和进步。
3. 学生总结并反思,分享对运动的认识和体会。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
2. 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展示成果,评估其运动技能和协作能力的提高程度。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评估其对运动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3运动和力本单元属于物质世界科学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物体的运动及其受到的力”设计教材逻辑的。
首先,教材以秒表、软尺、弹簧测力计、垫圈等工具获取实验数据,研究不同的力对小车运动状态的影响;其次,通过敲击音叉实验和小车的撞击实验来验证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最后,经历一个完整的项目式学习过程,设计制作一辆小车,包括从不同角度绘制设计图、数据量表,通过自评和他评,改进并完善产品性能等,指向技术工程领域。
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不直观,但是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教材选取了学生最熟悉的小车作为本单元的研究对象,围绕着小车运动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同时搭建一系列的活动支架,让学生更关注探究过程本身,建立起力的相关概念。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对力和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一些有关力和运动的现象存在困惑,所以学生是乐于探究本单元知识内容的。
但是由于力的抽象性,学生不易理解且会产生各类混淆概念,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将抽象的力转变为可视化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1.关注科学概念的进阶建构。
学生对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知之甚少,本单元的教材设计体现了力的概念建构的逐步进阶过程。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针对学生在三年级时建构的力的相关基础来设计探究活动,从而促进对力的概念的深层理解。
2.关注技术工程领域的学习。
在研究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的活动中,需要不断渗透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学习内容,比如在“用气球驱动小车”的活动中,通过改变充气量的多少、喷管的粗细来改变小车行驶的距离,体会装置的优化设计可以提升产品的性能。
3.建立失败仍有价值的意识。
学生在设计制造产品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认知水平和技能的影响,制造出“失败”的产品,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次有价值的解决问题的机会,不害怕失败,发挥创新精神。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材P46~47)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 1 课时2.追问:橡皮筋应该绕在小车的哪个部位才能让小车动起来?(预设: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车架前端正中间,另一端绕在后轮车轴正中间。
四年级上册科学素材-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知识要点 教科版
),弹簧伸得(
4.科学上用(
)作为力的单位吗,简称(
),用字母(
)表示。
研讨1.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由(
)而产生的。
);
①调零: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
②平视:读数时,视线与指针(
③量程: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
2.充气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3.(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研讨1.气球是怎样使小车向前运动的?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就要对物体(施加力)。气球向外喷气时,产生了和喷气方向相反
的(推力也叫反冲力),(反冲力)使小车向前运动。
研讨2.怎样改进可以使小车行驶得更远?(动力大小与小车运动远近的关系)
(
研讨2.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如何减少摩擦力?)
①.生活中增大摩擦力的例子有(鞋底的
子有(旱冰鞋安装、自行车
、汽车轮胎的
)等。
)等,减少摩擦力的例
②自行车上增大摩擦力的做法有(轮胎、脚蹬子表面采用(做
刹车采用()的方法),减少摩擦力的做法有(安装
的方法)使表面粗糙,
用垫圈的(重力)让绳子具有拉力,使小车(运动)。。
用手挡住小车(阻力)可以让小车停止(静止)。
研讨2.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垫圈少,(重力小),拉力就小,小车(运动速度慢);
垫圈多,(重力大),拉力就大,小车(运动速度快)。
二.《用气球驱动小车》: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知识点汇总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知识点汇总一、力与运动1.动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启动,阻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止。
2.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动力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二、常见的力1.重力(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在地球上,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就越大。
(2)和重力有关的现象: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
2.反冲力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物体受到的反冲力与其运动方向相同。
喷气式飞机、火箭、烟花等都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3.弹力(1)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2)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面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越长,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大。
(3)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限度就不能完全恢复弹性,这个限度就叫弹性限度。
如果弹簧超过弹性限度,就无法或不能完全恢复弹性。
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力越大(施加的外力越大),弹簧伸得就越长。
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工作的。
4.摩擦力(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往往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有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两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一个物体滑动时的摩擦力大于滚动时的摩擦力。
(3)模拟搬运重物实验中,三种方式产生的摩擦力从大到小的排序是:直接拉纸盒、用“滚木”移动纸盒、给纸盒安装轮子。
(4)古时候,人们搬运很重的物体时,往往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
这种做法的原理是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5)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摩擦力的大小(其他条件相同)物体的重力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运动方式滑动,摩擦力较大滚动,摩擦力较小(6)生活中的摩擦力摩擦力的改变例子方法增大摩擦力鞋底的花纹、自行车把手上的花纹使接触面更粗糙拔河比赛前清扫场地沙粒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摩擦力自行车轴承变滑动为滚动气垫船、磁悬浮列车使接触面分离三、力的测量1.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
《运动的方式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运动的方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运动的方式。
2. 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发展。
二、教学内容:1. 不同种类的运动:比如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田径等。
2. 运动的好处:身体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等。
3. 运动的方式:比如队伍运动、个人运动、室内运动、户外运动等。
三、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不同种类的运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分组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喜欢的运动,并了解该运动的规则和方式。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运动的乐趣。
4. 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总结各种运动的特点和好处。
四、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动作是否标准、配合是否默契等。
2. 组织小组讨论,评选出最佳表现的小组和学生。
3. 鼓励学生撰写学习笔记,对不同运动的方式进行总结和评价。
五、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运动员或体育教练来学校进行讲座或示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运动的方式。
2. 组织户外运动比赛或运动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种运动活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运动习惯。
六、参考资料:1. 《运动的乐趣》教材2. 各种运动的规则和技巧介绍3. 运动员的访谈和经验分享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学生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索不同的运动方式,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运动习惯,为他们的整体发展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运动的方式》是小学生体育课程中的一大重要内容,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运动方式,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增强体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不同的运动方式,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运动方式的理解和体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并区分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慢跑、跳绳、篮球等。
三年级数学1~8单元整理简单
三年级数学1~8单元整理简单以下是三年级数学 1~8 单元的简单整理:1. 第一单元:除法
- 学习除法的基本运算和应用题。
- 掌握余数的概念和运用。
2.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 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等运动方式。
- 能够绘制简单的对称图形。
3. 第三单元:乘法
- 学习多位数的乘法运算。
- 掌握乘法的应用题。
4. 第四单元:千克、克、吨
- 学习重量单位的换算和比较。
- 能够解决与重量相关的实际问题。
5. 第五单元:面积
- 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6. 第六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 学习分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和加减运算。
7. 第七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 能够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8. 第八单元:总复习
- 对前面七个单元的知识进行综合复习和巩固。
- 通过练习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生上讲台演示风车的玩法。
3.让学生将自带的玩具在小组内相互交换着玩一玩,看看哪些玩具会运动?怎样运动的?
4.学生汇报自己玩玩具的情况,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二、自由研究,定向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
1.教师:刚才玩的是玩具,小朋友们有了不少发现,老师这还有几种简单的材料(出示小木块、易拉罐、钢尺、纸风车、橡皮筋、单摆装置),你们想不想玩?让学生小组交换一下意见,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几种材料来研究。(学生选取材料)
教学过程
分析与反思
2.教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要研究的材料,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学生小组交流一会。
3.教师:马上我们就要研究了,你们觉得在研究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等等。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适时指导,做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
2、学生汇报自己做出的各种运动方式身体在前后移动,也在转动,手臂在摆动……
五、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物体的运动方式,你们发现了很多,可是研究只局限于课堂内,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在运动着,希望小朋友在课外继续研究。
1.学生看课本第35页的图,了解这些物体包含有哪些运动方式。
2.学生组内交流各自想法。
3.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火车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滚动;飞碟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直升飞机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
四、活动身体,尝试玩出各种运动方式
1、教师:其实我们的身体也能做出很多运动来,下面我们就跟着音乐活动一下身体,尝试我们的身体能做出几种运动方式。(插入歌曲《健康歌》,学生自由活动身体做出各种运动)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课题
3、运动的方式
教学
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观察出物体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这五种运动方式。
2、能够用图示法表示出五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3、能够用集合的方法表现出移动、转动和滚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4、能够找出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的异同点。
科学知识
1、知道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的运动特点和异同点。
5.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可以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起名,可以用笔画出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得出物体运动的几种方式。
板书:木块→移动纸风车→转动
易拉罐→滚动钢尺、橡皮筋→振动
单摆→摆动
6.学生小组讨论:比较钢尺、橡皮筋和荡秋千的运动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三、实践应用,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2、认识到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自然界和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愿意合作与交流。
重点难点
能够找出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的异同点。
教具准备
木块、纸风车、单摆ຫໍສະໝຸດ 置、易拉罐、钢尺、橡皮筋(每组一个)、磁带、学生自备各种玩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分析与反思
一、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