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调查报告
深入调研大棚种植情况汇报

深入调研大棚种植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棚种植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棚种植的实际情况,本文对大棚种植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就调研结果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大棚种植的地域分布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大棚种植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江浙沪地区、广东地区和福建地区。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非常适合蔬菜、水果等作物的大棚种植。
此外,随着大棚技术的不断进步,北方地区也开始逐渐兴起大棚种植的热潮,尤其是在冬季蔬菜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次,我们对大棚种植的作物种类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大棚种植的作物种类非常丰富,包括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等蔬菜类作物,以及草莓、葡萄、西瓜等水果类作物。
此外,还有一些特色作物如香菇、黑木耳等也在大棚中得到了良好的种植和生长。
另外,我们对大棚种植的管理技术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大棚种植的管理技术日趋成熟,涵盖了温度控制、湿度调节、光照管理、水肥管理等方面。
同时,一些先进的大棚还引入了自动化种植系统,实现了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控制,提高了作物产量和质量。
最后,我们对大棚种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未来大棚种植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大棚种植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同时,大棚种植将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和精准化农业生产。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深入调研,我们对大棚种植的地域分布、作物种类、管理技术和发展趋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大棚种植将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暖棚调研报告

农业暖棚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传统的露天农业种植方式受到了气候变化、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益性,农业暖棚逐渐被广泛应用。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农业暖棚的应用情况和效果,为决策者和农民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业暖棚的进一步发展。
三、调研内容1. 农业暖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根据相关资料和专家介绍,了解农业暖棚的基本定义和工作原理,包括保温、调控湿度、控制光照等方面。
2. 农业暖棚的应用情况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农业暖棚在不同地区的应用状况,包括种植作物种类、覆盖方式、技术装备等。
3. 农业暖棚的经济效益分析通过收集样本农户的数据和产品销售情况,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评估农业暖棚对农民生产效益的影响。
4. 农业暖棚的环境效益评估通过测量和对比,了解农业暖棚与传统露天种植方式对土壤、水资源、气候等环境的影响,评估其环境效益。
5. 农业暖棚的技术发展趋势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访谈,了解农业暖棚的技术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包括设备改进、智能化应用等方面。
四、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农业暖棚的理论基础、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 实地走访选择不同地区的农业暖棚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调研,与农民和相关从业者交流,了解实际应用情况。
3.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针对农业暖棚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广泛收集农民的意见和体验。
4. 数据分析整理和分析调查数据,统计农业暖棚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指标。
五、调研结果与分析根据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对农业暖棚的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六、调研结论与建议在对调研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业暖棚应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推广和改进的建议。
七、参考文献列出本调研报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
大棚结构调查报告模板

大棚结构调查报告模板大棚结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棚结构的组成和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查方法1. 实地调查:走访大棚农户,观察大棚结构和布局,并与农户进行交流。
2. 文献调研: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大棚结构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
三、调查结果1. 大棚结构的组成:大棚结构主要包括棚架、覆盖材料和支撑系统。
(1)棚架: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如钢材、铝材等),也有部分使用塑料材料制作的棚架。
棚架通常由柱脚、横梁和纵梁组成,形成骨架支撑大棚。
(2)覆盖材料:常用覆盖材料包括塑料薄膜、玻璃和聚碳酸酯板等。
塑料薄膜主要有聚乙烯薄膜和聚丙烯薄膜两种常见类型,覆盖在棚架上起到保温、遮光、防雨等作用。
(3)支撑系统:包括可伸缩的支柱、挂膜系统、开启系统等,用于调节大棚内外环境的温湿度、通风等。
2. 大棚结构的特点:(1)多样性: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大棚结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有普通大棚、网室大棚、温室大棚等多种类型,适应不同的农业生产需求。
(2)环保节能:现代大棚结构注重环保节能,通过科学的设计和配置,可实现温室内外环境的优化调节,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农业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3)保护作物生长:大棚结构可以对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护作物不受恶劣天气、病虫害的影响,延长生长季节,提高产量和品质。
(4)机械化:大棚结构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如自动浇灌、喷洒、通风等设备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四、调查结论大棚结构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组成和特点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选择合适的大棚结构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然而,大棚结构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种植作物的特点和农民的经济状况等因素来决定。
同时,大棚结构的使用和维护也需要科学管理,合理配置设备,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大棚结构的稳定与可靠。
五、改进建议1. 加强科技推广:在大棚结构方面,应加强科技推广,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民了解大棚结构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温室大棚行业报告

温室大棚行业报告温室大棚是一种用于种植作物的设施,通常由金属或塑料框架和覆盖材料构成。
温室大棚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延长作物的生长周期,增加产量,保护作物免受恶劣天气和害虫的侵害。
本报告将对温室大棚行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展望。
一、行业概况。
温室大棚行业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温室大棚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温室大棚面积已经达到了数百万公顷,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在各国家和地区,温室大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涵盖了蔬菜、水果、花卉等多个种类的作物。
二、市场需求。
温室大棚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加速,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更多的高效农业生产工具来满足市场需求。
温室大棚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延长作物的生长周期,增加产量,保护作物免受恶劣天气和害虫的侵害,因此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三、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温室大棚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未来,温室大棚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温室大棚行业也在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例如,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灌溉系统、光合成调控技术等都可以提高温室大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2. 环保节能,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温室大棚行业也在不断推进环保节能的发展。
例如,利用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都是温室大棚行业发展的方向。
3. 多样化种植,未来,温室大棚行业将更加注重多样化种植,不仅仅局限于蔬菜和水果,还会涉及到花卉、草坪、中药材等多个种类的作物。
4. 国际化合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温室大棚行业也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合作,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拓展国际市场。
温室大棚分析报告模板

温室大棚分析报告模板1. 引言温室大棚是一种人工控制环境条件的农业生产系统,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光照、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篇报告将对温室大棚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其设计、功能、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
2. 温室大棚的设计与组成温室大棚的设计非常多样化,常见的设计包括玻璃温室、塑料薄膜温室、多棚架等。
温室大棚一般由框架结构、覆盖材料、通风系统、温控设备等组成。
- 框架结构:温室大棚的框架结构通常由金属或者塑料材料制成,主要承载温室的重量,并提供稳定的支撑。
- 覆盖材料:温室大棚的覆盖材料有玻璃、塑料薄膜等。
玻璃材料透明度高,良好的保温性能,但造价较高。
塑料薄膜相对便宜且易于安装,但透明度较低。
- 通风系统:温室大棚的通风系统通常包括门窗以及辅助循环设备,用来调节大棚的气流和温度,防止病虫害的侵袭。
- 温控设备:温室大棚的温控设备常见的有加热器、降温器、加湿器等,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调节。
3. 温室大棚的功能温室大棚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从而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延长生长季节:温室大棚可以延长植物的生长季节,使其在寒冷的冬季或干燥的季节仍能正常生长,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 控制气候条件:温室大棚可以通过调节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为农作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 节约资源:温室大棚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光照、水源和肥料等资源,降低资源的消耗,并减少对外界环境的污染。
- 提高产量与质量:温室大棚的环境控制能力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使其呈现出更佳的市场表现。
4. 温室大棚的优缺点4.1 优点- 独立环境控制:温室大棚可以针对特定类型的农作物实现精确的环境控制,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和生长效率。
- 抗自然灾害能力强:温室大棚可以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保护农作物,防止阳光、雨水、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破坏。
蔬菜大棚调研报告

蔬菜大棚调研报告《蔬菜大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和分析当前蔬菜大棚的生产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农业部门提供参考意见,推动蔬菜大棚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调研内容1. 蔬菜大棚的分布情况:调研了本地区蔬菜大棚的分布情况,包括种植品种、种植面积,以及农户规模等。
2. 生产情况:调研了蔬菜大棚的生产水平,包括种植技术、设施条件,施肥、灌溉等生产管理情况。
3. 市场需求:了解市场对蔬菜大棚产品的需求情况,包括价格趋势、销售渠道等。
4. 发展趋势:分析蔬菜大棚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未来种植品种、技术创新、农业政策等方面。
5. 存在问题:调研了当前蔬菜大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病虫害防治、资源利用效率、劳动力成本等。
三、调研结果1. 蔬菜大棚在本地区分布广泛,主要品种为番茄、黄瓜、辣椒等。
农户规模普遍较小,面积不足500平方米。
2. 生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不足,设施条件较为简单,存在管理不规范的情况。
需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效率。
3. 市场需求旺盛,对有机绿色蔬菜的需求不断增加。
但是价格波动较大,销售渠道不够多样。
4. 未来蔬菜大棚产业将向着智能化、生态化方向发展,政策上也将加大支持力度。
同时,需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5. 存在问题主要为病虫害防治不力、施肥、灌溉资源利用效率低,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
四、建议1. 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蔬菜大棚生产水平。
2. 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3. 加大环保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4. 加强质量监管,提高产品质量。
5.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蔬菜大棚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五、结语本次调研结果显示,蔬菜大棚产业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诸多挑战和问题。
希望政府和农业部门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推动蔬菜大棚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农民增收和市场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大棚设施调研报告

大棚设施调研报告引言大棚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设施,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提供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
近年来,大棚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对大棚设施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研,总结了大棚设施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大棚设施的特点和优势大棚设施是一种人工创造的农业环境,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1 隔离环境大棚设施可以隔离外界环境,有效防止病虫害的侵袭。
通过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可以提供一个适合植物生长的理想环境,减少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1.2 节约资源大棚设施可以节约土地和水资源。
由于大棚的立体型结构,可以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内种植更多的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
此外,在大棚内通过滴灌、喷灌等方式进行灌溉,可以精确控制水量,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1.3 平衡气候大棚设施可以平衡气候条件,提供稳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在夏季,大棚可以遮挡热量,降低室内温度;在冬季,大棚可以保温,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
同时,大棚内可以利用遮阳网、遮雨棚等设施调节光照条件,提供适合作物生长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长。
1.4 增加生产效益大棚设施可以延长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增加产量和质量。
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条件,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节律,延长生长周期,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大棚设施还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二、大棚设施的应用现状大棚设施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蔬菜种植大棚设施在蔬菜种植中应用广泛。
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可以提供适合蔬菜生长的环境,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蔬菜种植大棚主要集中在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供应当地市场和城市超市。
2.2 花卉种植大棚设施在花卉种植中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条件,可以提供适合花卉生长和开花的环境,延长花卉的花期,增加花卉的产量。
温室大棚参观报告

温室大棚参观报告1. 引言最近,我们有幸参观了一座现代化的温室大棚。
这是一种用于种植蔬菜、花卉和其他植物的高科技设施。
在这次参观中,我们了解到了温室大棚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我们的参观经历和所学到的知识。
2. 温室大棚的工作原理温室大棚通过建立一个封闭的环境,利用太阳能的热量来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大棚内部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可以通过控制设备进行调节,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2.1 温度控制温室大棚通常使用加热系统和通风系统来控制温度。
加热系统可以根据需要提供额外的热量,以保持温室内部的适宜温度。
通风系统则可以调节大棚内的空气流动,以提供更好的空气循环和控制温度。
2.2 湿度控制湿度的控制对于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在温室大棚中,通常使用加湿器和降湿器来调节湿度。
加湿器可以在干燥的天气中增加湿度,降湿器则可以在湿度过高时降低湿度,以保持适宜的环境。
2.3 光照控制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
温室大棚通常使用人工光源来提供充足的光照。
这些光源包括荧光灯、LED灯等。
通过调节光照的强度和时间,可以模拟不同的季节和日照时间,以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
3. 温室大棚的技术特点温室大棚具有许多技术特点,使其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
3.1 增加种植效率温室大棚可以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这些条件有助于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同时,大棚内部的作物也能够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减少了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从而提高了种植效率。
3.2 增强种植灵活性通过控制温室大棚的环境条件,种植者能够种植各种季节的蔬菜和花卉。
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温室大棚都能提供具有稳定质量的作物。
这一特点对于提供一年四季的丰富农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3.3 节约资源温室大棚可以减少对土地、水和化肥等资源的需求。
由于封闭环境的特点,大棚内的水分蒸发量较小,因此节约了水资源的消耗。
调研农业大棚搭建情况报告

调研农业大棚搭建情况报告调研农业大棚搭建情况报告一、调研目的与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业大棚搭建的情况,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相关文献研究。
二、调研结果1.搭建情况通过实地走访,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村地区存在农业大棚的搭建现象。
这些农业大棚主要依靠农户自建,有些地方也有专业团队提供搭建服务。
大棚的材料主要以塑料薄膜和钢架为主,部分地区也使用玻璃等材料。
大棚面积大小不一,有的只有几十平方米,而有的农户甚至建造了数千平方米的大型温室。
2.问题分析尽管农业大棚建设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农业大棚建设过程中,一些农民由于经验不足,存在不规范施工的情况。
例如,建设过程中的定位、固定和排水等环节可能存在缺陷,会降低大棚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其次,农业大棚的设计存在问题。
一些大棚采用的材料质量较差,不具备足够的抗风、抗雨能力,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
同时,大棚的通风、遮阳等设计也未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需求,导致光线、温度、湿度等参数无法良好调节。
最后,农业大棚建设缺乏科学指导和规范。
农户在搭建大棚时缺乏专业指导,往往依靠经验和口口相传的做法,容易造成建设质量参差不齐,无法实现预期的农业产出。
三、改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加强农民培训。
应提供农业大棚搭建和管理的培训,提高农民的建设技能和管理水平,增强他们应对自然灾害和疫病的能力。
2.优化大棚设计。
应加强研发工作,设计抗风、抗雨能力强,且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的农业大棚。
同时,合理配置通风、遮阳等设备,提高栽培效果。
3.制定建设规范。
应制定农业大棚建设的相关规范,明确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引导农户严格按照规范建设大棚,提高建设质量。
4.加强监督检查。
应建立健全农业大棚建设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大棚搭建质量的监督和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
四、结论农业大棚搭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
蔬菜大棚调研报告

蔬菜大棚调研报告蔬菜大棚调研报告「篇一」采用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种植蔬菜,就是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调整蔬菜生产季节,调节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优质高产,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
从多数大棚种菜的农户调查来看,效益是比较明显的。
但是也有些农民种植大棚菜,效果不尽人意,除了蔬菜品种不对路外,“四害”的制约往往是造成损失的重要因素。
所谓“四害”,就是肥害、药害、旱害和连茬障碍。
常见灾害原因:一、肥害。
实际上是积盐的危害,主要原因是偏施化肥或过量施肥使土壤产生盐渍化。
发生肥害后产生的'问题,一是抑制蔬菜根系发育,削弱了对水、肥吸收的功能;二是土壤溶液浓度过大,蔬菜株体发生反渗透现象,导致生理萎蔫或者叶缘枯焦;三是进发有毒气体危害;四是引发蔬菜缺素症。
二、药害。
有显性药害,症状明显。
有隐性药害,症状潜伏或者延至下茬蔬菜。
产生药害的原因,一是选用农药品种不对路或者误用了除草剂;二是施药浓度过大;三是购用了劣质农药;四是没有避开高温时节施药。
发生药害后,有的蔬菜叶片很快失绿;有的产生焦斑、穿孔;有的落叶、落花、落果或者出现畸形;最严重的整株枯萎。
三、旱害。
是制约大棚蔬菜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发生原因,一是蔬菜大棚选址不当,当地缺乏水源;二是虽有水源,但水质不良;三是水量较足,沟、渠、排灌设施却不配套,有水难引,望水兴叹。
旱害既影响蔬菜适时播种安苗,又影响蔬菜正常生长,同时给蔬菜施肥、打药等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旱害的影响有时还超过肥害和药害。
四、连茬障碍。
就是在同一大棚中,年年或者季季种同一类别或同一种蔬菜,而产量和产品质量逐年下降。
产生障碍的原因,一是同类或同种蔬菜偏爱某种营养元素,这类元素补充不及时易出现缺素症;二是土壤病原菌的积累引发病害造成死苗,如枯萎病、枯黄萎病;三是同一蔬菜根系分泌物质易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去平衡,造成土壤老化。
选址方法:首先,要选好棚址,完善水系配套。
确定大棚之前,要考察棚址是否有充足的水源,水源有没有被污染?有了充足的水源,一定要开好沟、渠,便于引水、排水。
大棚调研工作总结

大棚调研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大棚种植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
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棚种植的现状和问题,我们开展了一次大棚调研工作,以期为大棚种植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首先走访了多个大棚种植基地,与种植户进行了深入交流。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大棚种植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大棚内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够精准,导致部分作物生长受阻;另外,一些大棚缺乏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导致了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除了走访基地,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工作。
通过对大棚
内环境参数的监测和作物生长情况的调查,我们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首先,我们发现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波动较大,需要引入更先进的环境控制技术;其次,我们发现一些基地在施肥和灌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
总的来说,这次大棚调研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信息,也为我们指明
了未来工作的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加强大棚环境控制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同时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以期提高大棚种植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温室大棚情况汇报

温室大棚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是温室大棚的负责人,我来向您汇报一下我们温室大棚的情况。
首先,我们的温室大棚位于郊区,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要种植蔬菜和水果作物。
近期,我们对温室大棚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温室大棚的正常运行。
目前,温室大棚内的作物生长状况良好,品质优良,产量稳定。
其次,我们在温室大棚内安装了先进的自动化灌溉系统和温度调控设备,以确保作物得到充分的水分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这些设备的使用不仅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我们还注重温室大棚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采用了循环利用水资源和生物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土壤和水源,也符合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在管理方面,我们加强了对作物生长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病虫害等问题,保证了作物的健康生长。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积极性,确保了温室大棚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我们的温室大棚目前运行良好,作物生长状况良好,管理和维护工作有序进行。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提高温室大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此致。
敬礼。
蔬菜大棚调研报告

蔬菜大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蔬菜大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问题,并为相关部门制定农业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1. 现场观察:走访实地蔬菜大棚,观察设施设备、种植情况和管理模式;2. 采访调查:与农民、农业专家、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企业代表进行深度访谈;3. 数据收集:查阅相关文献、统计数据和行业报告,了解蔬菜大棚的发展情况和经济效益。
三、调研结果1. 蔬菜大棚的普及率:各地区蔬菜大棚的普及率不尽相同,南方地区大棚普及率相对较高,而北方地区普及率相对较低;2. 设施设备更新换代:蔬菜大棚的设施设备不断升级和优化,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比例逐渐增加,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3. 种植方式创新:部分农民尝试采用垂直种植、水培种植等创新方式,有效提高了用地利用率和产量;4. 管理模式改进:越来越多的农民采用科学管理和标准化经营模式,加强了蔬菜大棚的管理和生产效益;5.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蔬菜大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利用不合理、环境污染和市场竞争等。
四、调研建议1. 加强政策支持: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蔬菜大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投资建设大棚和引进先进设施设备;2.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推广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和施肥技术;3. 提高管理能力:加强对农民的管理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4. 加强产销对接:政府部门应加强与蔬菜大棚企业和销售渠道的对接,促进蔬菜大棚产品的销售;5. 引导绿色发展:鼓励企业和农民采用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减少土壤和水资源污染。
五、总结蔬菜大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之一,对解决城乡居民蔬菜供应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未来,应加强政策支持,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改善管理能力,促进蔬菜大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棚情况汇报

大棚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对大棚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汇报,以下是具体情况:
一、大棚基本情况。
我们所管理的大棚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主要种植蔬菜和水果,包括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草莓等。
大棚内设施齐全,包括滴灌系统、温室大棚、通风设备等,为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作物生长情况。
目前,大棚内的作物生长情况良好。
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已经开始结果,产量
较往年有所增加。
草莓也已经开始成熟,预计本季度的收成会比往年有所提高。
辣椒和茄子的生长速度也在正常范围内,预计将会按时上市。
三、病虫害防治情况。
我们加强了对大棚内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定期进行喷药和清理,目前大棚内的
病虫害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作物生长状况良好。
四、员工工作情况。
大棚内的员工工作积极,按时完成各项任务,保持了大棚的整洁和有序。
员工
对作物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为作物的良好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情况。
我们注重大棚内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大力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了作物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我们也注重大棚内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采取了滴灌和节水技术,有效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六、未来计划。
我们将继续加强大棚内作物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不断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推广绿色种植技术,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大棚情况的汇报,希望领导能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支持,谢谢!。
农业温室调研报告

农业温室调研报告【农业温室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业温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推动农业温室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调研:收集和分析相关国内外文献,了解农业温室发展的历史和趋势。
2. 实地考察:选择了数个农业温室进行深入调研,包括种植结构、技术应用、温室设施等方面。
三、发展现状1. 农业温室的兴起: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和科技的进步,农业温室得到了广泛应用,种植作物的多样性和产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2. 温室技术的创新:温室设施、灌溉系统以及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农业温室产出具备更好的质量和稳定性。
3. 温室农业的市场需求:温室种植的蔬菜、花卉等产品在市场上备受欢迎,推动了农业温室的快速发展。
四、存在问题1. 能源消耗高:温室生产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其中主要集中在加热、照明和通风等方面,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耗能问题亟待解决。
2. 环境污染:温室生产过程中,一些化肥、农药等农药残留物的排放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3. 农产品质量问题:一些农业温室存在管理不规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部分农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五、建议和对策1. 节能减排:应加强能源管理和利用优化,推动绿色技术在温室生产中的应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农业温室管理者的培训和指导,制定相关规范和操作手册,提高温室生产的管理水平和质量保障。
3. 强化监管措施: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加强对温室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不合规行为,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六、结论农业温室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种植效益和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存在的问题仍然需要关注和解决,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农业温室的可持续发展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
大棚房调查情况汇报

大棚房调查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本地大棚房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大棚房的建设和使用情况,以及对当地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通过实地走访和相关数据收集,我们得出了以下调查情况汇报:一、大棚房的建设情况。
我们发现,大棚房的建设在本地较为普遍,涉及农业种植、畜牧业等多个领域。
大部分大棚房采用钢架、塑料薄膜等材料搭建,建设方式多样,包括地面大棚、立柱大棚等。
大棚房的规模大小不一,有的是个体农户自建,有的是规模较大的农业合作社或企业投资兴建。
二、大棚房的使用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棚房主要用于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作物的种植,也有部分用于畜禽养殖。
大棚房的使用率较高,农民们通过大棚种植蔬菜水果,不受季节和气候的限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大棚房也为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提高了畜禽的养殖效益。
三、大棚房对环境的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棚房建设和使用对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方面,大棚房的建设占用了一定的土地资源,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大棚房的使用也产生了一定的农业废弃物和污染物,对土壤和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大棚房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环境影响。
四、大棚房对经济的影响。
大棚房的建设和使用对当地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大棚种植和养殖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另一方面,大棚房的建设和使用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同时,大棚房的建设和使用也为就业提供了一定的岗位,带动了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综上所述,大棚房在本地的建设和使用情况较为普遍,对农业生产和当地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也需要注意大棚房对环境的影响,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大棚房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我们的调查情况汇报能够为相关部门和农民提供参考,促进大棚房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大棚改造调研总结范文

一、调研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设施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品质,各地纷纷加大了对设施农业的投入。
然而,现有的大棚设施普遍存在设施老化、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大棚改造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我们组织开展了本次大棚改造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全国范围内的大棚改造项目进行了全面调研。
调研对象包括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科研机构等。
三、调研结果1. 大棚改造现状(1)设施老化:部分大棚建设年代较早,设施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2)技术水平落后:现有大棚多采用传统技术,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3)经济效益低:部分大棚因设施老化、技术落后,导致农产品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下。
2. 存在的问题(1)资金投入不足:大棚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政府、企业、农民等各方投入不足,制约了改造进程。
(2)技术支持不足:现有大棚改造技术支持体系不完善,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3)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大棚改造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
四、改进措施1.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企业、农民等多方应共同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大棚改造项目顺利实施。
2. 完善技术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大棚改造技术支持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3. 制定扶持政策: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大棚改造项目的扶持力度。
4. 加强项目管理:建立健全大棚改造项目管理机制,确保改造项目按计划、高质量完成。
五、总结本次大棚改造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大棚改造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大棚改造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大棚改造领域,为推动我国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大棚调研报告

大棚调研报告大棚调研报告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棚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棚调研报告1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晚上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我乡如何发展好大棚蔬菜产业,作为农林站的一名干部我的职责就是做好农林站的各项业务工作,推广示范新技术新品种,今天我就围绕我自身的工作及我乡的实际就如何发展我乡大棚蔬菜产业发展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一、塑料大棚产业现状:我乡地处城郊,城郊地理位置突出,我乡耕地面积xxxxx亩,粮食面积6988亩,制种面积xxxxx亩,蔬菜面积9070亩,各类蔬菜面积占全乡总耕地面积的24.5%,大棚蔬菜仅占全乡蔬菜面积的27.5%,20xx年我乡较为大棚蔬菜主要集中在果园沟村,高闸沟村及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内,其种植的品种主要有辣椒、西红柿、茄子、葫芦、弧笳、冬瓜、苦瓜等比较常见单一的蔬菜品种,比较集中的某一种蔬菜和面积比较缺少,大棚蔬菜形成多而不精的局面,难以形成比较大的规模优势。
二、问题及成因在对我乡大棚种植户的调查过程中,主要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大棚蔬菜的集中统一效应,所有种植蔬菜大棚内缺少某一品种较为集中的引导示范,全乡除高效科技示范园区内胡笳、辣椒等蔬菜比较集中外,其余均为缺少引种示范及大面积推广的.蔬菜品种,在面积上始终无法破题,造成我乡大面积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瓶颈。
大棚蔬菜产品布局分散,没有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通过近几年来的发展仍然是“小而全”的局面。
有的村组乃至农户,虽然大棚蔬菜种植面积极大,但样样都种,样样都形不成规模,很难进入大市场、大流通。
缺乏大棚蔬菜“农超对接”的连续性。
2.缺乏接受先进技术及新品种的思想观念。
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积极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但当前青壮劳力和知识农民大多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接受种植技术和新品种的能力低下。
大棚房调查情况汇报

大棚房调查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大棚房的调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调查范围。
我们首先确定了调查范围,主要包括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的大棚房情况。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全面了解了大棚房的分布、规模和使用情况。
二、大棚房分布情况。
在城市郊区,大棚房主要集中在农业园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附近,主要用于蔬菜和花卉的种植。
而在农村地区,大棚房则分布在农田旁边,主要用于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业。
三、大棚房规模和结构。
通过调查发现,大棚房的规模大小不一,有的只有几十平方米,而有的则达到了数百平方米甚至上千平方米。
大棚房的结构多样,有的是简易搭建的钢架塑料膜大棚,而有的则是固定式的玻璃大棚。
四、大棚房使用情况。
大棚房的使用情况也各有不同,一些大棚主要用于冬季蔬菜的种植,而一些则用于全年蔬菜和花卉的种植。
此外,还有一部分大棚用于养殖业,主要是禽类和水产养殖。
五、大棚房管理和环境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大棚房管理和环境影响的情况。
一些大棚主要靠人工灌溉和施肥,管理较为粗放,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大棚房的建设和使用也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土地资源利用、水资源消耗等问题。
六、大棚房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大棚房存在的问题,如管理不规范、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大棚房的管理监督,推广节水灌溉和有机种植技术,促进大棚房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我们的调查工作,对大棚房的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我们将继续深入调研,为大棚房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支持。
设施大棚调研报告

设施大棚调研报告调研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快速增长,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设施大棚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部分农业生产问题,因此我们进行了设施大棚的调研。
调研目的:1. 了解设施大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2. 分析设施大棚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
3. 探讨设施大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调研内容:1. 设施大棚的类型和特点。
2. 设施大棚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情况。
3. 设施大棚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对比。
4. 设施大棚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的体现。
5. 设施大棚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
6. 设施大棚存在的问题及逐步解决方案。
7. 设施大棚的发展趋势分析。
调研结果:1. 设施大棚主要分为塑料大棚、玻璃大棚和复合材料大棚等类型,具有保温、遮阳、控制湿度、节水等特点。
2. 设施大棚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和温带地区应用较为广泛,而在高海拔地区和寒冷地区应用较少。
3. 设施大棚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能够更好地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从而提高作物生长速度和产量。
4. 设施大棚的高效灌溉系统和智能化管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投入和农药使用。
5. 设施大棚的种植周期短,作物生长周期稳定,有利于稳定粮食供应和保障粮食安全。
6. 设施大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能源消耗较大、建设成本高、技术要求较高,但随着科技进步,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7. 设施大棚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节能化和绿色化,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应用。
调研建议:1. 加大对设施大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向设施大棚种植转型,提高粮食和蔬菜等农产品的供应能力。
3. 加强政府和企业投入,解决设施大棚建设成本高等问题。
4. 注重培养设施大棚技术人才,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管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针对温室、塑料大棚等类型、结构、性能及应用角度写一篇调查报告一、塑料薄膜大棚定义塑料薄膜大棚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大型拱架连接,用于支撑和固定塑料薄膜而形成的,具有一定高度的拱棚型保护设施。
二、塑料薄膜大棚的类型1、按棚顶形状分:拱圆形塑料薄膜大棚、屋脊形塑料薄膜大棚。
2、按骨架材料分:竹木、钢架混凝土柱、钢架、水泥、水泥玻璃纤维、全塑、钢塑、可拆卸式钢管大棚等。
3、按连接方式分:单栋、双连栋、多连栋等。
三、塑料薄膜大棚的结构大棚结构组成有:立柱、拱杆、拉杆、压膜绳、棚膜及门窗等6 部分。
1、立柱起支撑拱杆和棚面的作用,纵横成直线排列。
2、拱杆是大棚的骨架,决定大棚的形状和空间构成,还起着支撑棚膜的作用。
3、拉杆纵向连接拱杆和立柱,使大棚骨架成为一个整体,常用①3~ 4cm 的细竹竿。
4、压膜绳或压杆固定于棚膜上拱架间,起压平、压实和绷紧棚膜的作用,两端与地锚相连,使膜呈瓦沟状,以利排水。
5、棚膜有PVC薄膜、PE薄膜、无滴膜、转光膜等。
当棚膜的宽度不够时,可以用电熨斗进行热粘接(结合处要求重叠5cm)。
6、门、窗大棚两端各设供出入的大门,顶部可设出气天窗,两侧设进气侧窗。
四、塑料薄膜大棚的性能(一)温度1、气温(1)棚内气温的特点:变化规律同露地,但(昼夜)温差大,变化快,变幅大,但受外界天气的影响很大;季节温度偏暖。
(2)棚内气温的分布:白天中部气温较高,北部偏低;夜间中部略高,南北两侧偏低。
2、地温地温较稳定,变化滞后于气温;地温变化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大棚内周边地温低于中部地温。
(二)光照1、棚内光照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和露地基本相同,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光照不一样;2、大棚方位不同,透光率不同。
南北长的光照分布较均匀;3、大棚结构和用材不同,遮光率有变化;4、不同覆盖材料,以及材料的老化、污染、水滴都会影响棚内的光照;5、大棚内光照垂直方向上强下弱;水平方向四周强中间弱;上午东强西弱,下午西强东弱。
(三)湿度1、特点: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均高于露地2、气温升高时,空气绝对湿度增加(呈正比),相对湿度降低(呈反比)3、相对湿度晨高午低,绝对湿度则相反;湿度早春、冬季和晚秋高,夏季低;阴雨天高,晴天低。
4、棚内湿度的调控:放风、升温、覆盖、控水。
四)气体1、C02缺乏。
2、有毒有害气体:大棚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是NH3,NO2,C2H4,CI2等。
五、塑料薄膜大棚的应用1 、育苗塑料薄膜大棚可用于早春果菜类蔬菜育苗和花卉和果树的育苗2、栽培( 1 )春季早熟栽培早春利用温室育苗,大棚定植。
(2)秋季延后栽培也是以果菜类为主。
(3)春到秋长季节栽培主要是在气候寒冷的地区用。
3、花卉、瓜果和某些果树栽培可利用大棚进行各种草花、盆花和切花栽培。
也可利用大棚进行草莓、葡萄、樱桃、猕猴桃、柑橘、桃等果树和甜瓜、西瓜等瓜果栽培。
2、同时对当地设施园艺发展趋势作出评价一现状"设施农业"是外来语词汇,就是利用农业工程手段,通过现代设施实现的部分人工控制环境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近年来,发达国家"设施农业"已向"工厂化农业"过渡。
如荷兰的计算机自控连栋大型温室。
以色列的半自动连栋塑料大棚以及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封闭式循环流水鱼类养殖车间。
"设施农业"关键作用,就是能解决农业生产若干必须的气候条件,包括光、温、水、热、气等在匹配上的不理想。
我国"设施农业"的特点则在于适合中国国情的简易日光节能温室的发明和大面积的迅速推广。
进入90年代,中国的设施园艺由单纯的追求数量、单产,转变为重视质量和效益,注重市场信息和科学生产。
面对充满挑战的21 世纪,今后设施园艺应从生物-环境-工程三方面,将单项技术进行综合配套、规范化和系统化。
对国外的先进设施设备引进、消化、吸收。
环境控制应向自动化、智能化与网络化方向发展,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目前,节能型日光温室在我国北方发展极为迅速,成为冬春喜温果菜生产的重要设施。
二发展趋势当前国际上温室花卉生产有三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即大型化、现代化和工厂化:1.温室的大型化由于有室内温度稳定,日温差较小,便于机械化操作,造价低等优点,温室建筑有向大型化、超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小则一幢一公顷,大则一幢几公顷以上。
但是大型温室常有日照较差、空气流通不畅等缺点。
2.温室的现代化①温室结构标准化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栽培制度、资源情况等因素,设计适合当地条件,能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的一种至数种标准型温室,构件由工厂进行专业化配套生产。
②温室环境调节自动化根据花卉种类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或不同条件下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的要求,定时、定量地进行调节,保证花卉有最适合的生长发育条件。
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温室花卉生产,温室内环境的调节与控制已经由一般的机械化发展为由计算机控制,做到及时精确管理,创造更稳定、更理想的栽培环境。
③栽培管理机械化灌溉、施肥、中耕及运输作业等,都应用机械化操作。
④栽培技术科学化首先充分了解和掌握花卉在不同季节,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气候条件下,对各种生态因子的要求,制定一整套具体指标,一切均按栽培生理指标进行栽培管理。
温度、光照、水分、养分及C02的补充等措施都根据测定的数据进行科学管理。
3.花卉生产工厂化1964 年在维也纳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以种植花卉为主的绿色工厂,这条"植物工业化连续生产线"采用三维式的光照系统,用营养液栽培,室内的温度、湿度、水分和CO2的补充均自动监测和控制。
使花卉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比露地提高10 倍,而且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但是这种绿色工厂全用人工光照,耗能很大,被称为第二代人工气候室。
后来进行了改进,采用自然光照系统,被称为第三代人工气候室。
3、目的:主要了解园艺设施的结构特点、规格、及本地区的应用、学会结构测量方法摘要:通过对《园艺设施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思路,更新了实验教学内容,使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突出了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设计了多元评价体系,实验考核采取综合评定的方式并强化实验场所的建设;实验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显著的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园艺设施学;实验教学;教学效果中国分类号实验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1] 。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侧重理论教学,不太重视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当作理论教学的附庸,实践的作用仅限于对理论的验证。
而且,这种“按方抓药”式模拟或验证性实验教学,其作用只能强化学生认识事物的机械性思维方式,以及对教师和书本的依赖性,不但无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会使学生对课程教学产生缺乏理论深度、技术简单等认识偏差,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国家科技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如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促进和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构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园艺设施学》是园艺专业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基础专业课程。
该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园艺设施学》实验教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有力“结合点”在,实现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园艺设施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优化实验课程教学环节(一)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质量的前提,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必须处理好其与理论教学体系及试验方法的关系,对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整体优化,使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
1.教学内容删旧纳新,有机整合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在继承传统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对原有实验课程的整合,实现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优化。
根据当前的生产现状和科研背景,删除陈旧过时的内容,合并内容重复或类似的实验项目,并对内容进行更新、充实,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部分综合性试验内容。
如,原有的实验课程安排有风障畦、阳畦的制作以用于园艺作物的育苗,而如今生产上更多应用电热温床配合营养钵或穴盘育苗。
因此,结合生产实际,取消风障畦的制作,将大棚制作与电热温床的铺设两项实验内容相结合。
既解决了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又满足了学生对不同园艺设施类型学习的需要。
如图 1 所示,2006年之前,本实验教学中验证性教学内容占全部试验教学内容的66 7%。
通过改革,在保证不减少实验学时的情况下,逐步降低验证性教学内容,并增加综合性研究实验内容。
到2008 年,使综合性实验内容所占比率提高至66 7%,而验证性实验内容所占比率降低到33 3%,使实验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化、综合化。
不同学年的实验教学内容2•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体现特色(1)加强实验内容的基础性。
创新能力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依存于基础知识、原知识的掌握。
通过专业实验课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这对实践性要求较强的农科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例如,在“日光温室结构的观测”中,通过对日光温室基本结构参数的测量与观察,使学生在理解五度、四比、三材料”概念的基础上学会构建日光温室基本结构参数的标准。
(2)重视实验内容的趣味性。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
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有目的地引入或创造一定的情境,使之具有一定的趣味及实用意义,让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电热温床的铺设”内容的安排上,结合晚秋延迟育苗,让学生实地制作电热温床并用于育苗应用,通过观察幼苗生长发育状况来总结分析自己铺设电热温床的得失并提出改进措施。
这样,学生在动手观察过程中既愉快地完成了教材中规定的实验目的,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3)加强实验内容的应用性。
如何通过实验课, 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是学生进行实验课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如通过“日光温室性能的观测”这节实验课,使学生实地掌握日光温室内部光照、温度、湿度等小环境气候特征,以及与露地自然栽培条件下的区别,对于如何改善设施内环境、促进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了深刻的认识,使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结合实验设施及栽培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提出有创新性的改进措施,既增强了学生的生产实践应用能力,又培养了其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