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课件:双休自测一(11.1~11.2)(共13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 八年级 上册•R
双休自测一(11.1~11.2)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4 分×6=24 分)
1.已知△ABC 中,AB=6,BC=4,那么边 AC 的长可能是下列哪个值( B )
A.11
B.5
C.2
D.1
2.如图,将三角形纸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20°,∠2=40°,
三、解答题(共 51 分) 12.(8 分)如图,在△ABC 中,∠1=∠2,∠3=∠4,请判断△ABC 的形状.
解:在△ABC 中,∠1+∠2+∠3+∠4=180°,∵∠1=∠2,∠3=∠4, ∴∠2+∠3=12×180°=90°,即∠ABC=90°,∴△ABC 是直角三角形.
13.(8 分)某地有 A、B、C 三个村庄,如图所示,B 村在 C 村的正西方向, A 村在 B 村的北偏东 20°方向,同时 A 村又在 C 村的北偏西 45°方向,那么, 在 A 村看 B、C 两个村庄的视角∠BAC 是多大?
则∠3 等于( C )
A.50°
B.3∠B、∠C 的平分线 BE、CD 相交于点 F,∠ABC =42°,∠A=60°,则∠BFC 等于( C )
A.118° C.120°
B.119° D.121°
4.在△ABC 中,∠A∶∠B∶∠C=3∶4∶5,则∠C 等于( C )
14.(10 分)用两种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如图,∠BAE、∠CBF、∠ACD 是△ABC 的三个外角.
求证:∠BAE+∠CBF+∠ACD=360°. 证法 1:∵________. ∴ ∠BAE+∠1 +∠CBF+∠2+∠ACD+∠3=180°×3=540°. ∴ ∠BAE+∠CBF+∠ACD=540°-∠1-∠2-∠3,∵________.∴ ∠ BAE+∠CBF+∠ACD=540°-180°=360°. 请把证法 1 补充完整,并用不同方法完成证法 2.
②点 A 到直线 CD 的距离是线段 AD 的长;
③线段 CD 是△ABC 边 AB 上的高;
④线段 CD 是△BCD 边 BD 上的高.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二、填空题(5 分×5=25 分) 7.如图:(1)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 AB ;(2)在△AEC 中,AE 边上 的高是 CD . 8.如图所示,建高楼时常需用塔吊来吊建筑材料,而塔吊的上部是三角形 结构,这是应用了三角形的哪个性质?答:稳定性 (填“稳定性”或“不稳 定性”).
A.45°
B.60°
C.75°
D.90°
5.如图,若量得∠B=∠C=∠D=∠E=35°,那么∠A 等于( C )
A.35°
B.45°
C.40°
D.50°
6.如图,在△ABC 中,∠ACB=90°,CD⊥AD,垂足为点 D,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个数为( D )
①点 A 与点 B 的距离是线段 AB 的长;
解:由 A 村在 B 村的北偏东 20°,得∠ABC=∠PBC-∠PBA=90°-20°= 70°.由 A 村在 C 村的北偏西 45°方向,得∠ACB=∠QCB-∠QCA=90°- 45°=45°.∴∠BAC=180°-∠ABC-∠ACB=180°-70°-45°=65°.∴在 A 村看 B、C 两个村庄的视角∠BAC 是 65°.
解:∠BAE+∠1=∠CBF+∠2=∠ACD+∠3=180°. ∠1+∠2+∠3= 180°. 证法 2:过点 A 作射线 AP,使 AP∥BD. ∵ AP∥BD,∴ ∠CBF= ∠PAB,∠ACD=∠EAP.∵∠BAE+∠PAB+∠EAP=360°,∴∠BAE+∠ CBF+∠ACD=360°.
15.(10 分)如图,在△ABC 中(AB>BC),AC=2BC,BC 边上的中线 AD 把△ABC 的周长分成 60 和 40 两部分,求 AC 和 AB 的长.
16.(15 分)如图所示,BE 与 CD 相交于点 A,CF 为∠BCD 的角平分线, EF 为∠BED 的角平分线. (1)试探求∠F 与∠B、∠D 间有何种等量关系; (2)EF 与 FC 能垂直吗?请给出证明; (3)若∠B∶∠D∶∠F=2∶x∶3,求 x 的值.
解:(1)∠D+∠B=2∠F; (2)能.理由:若 EF 与 FC 垂直,即∠F=90°,则∠B+∠D=180°,也就 是说,如果∠D 与∠B 互补,则 EF⊥FC; (3)∵∠B∶∠D∶∠F=2∶x∶ 3,∴设∠B=2k,∠D=xk,∠F=3k,由(1)得 xk+2k=6k,∴x=4.
解:∵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AC=2BC,∴BD=CD,设 BD=CD=x, AB=y,则 AC=4x,分为两种情况:①AC+CD=60,AB+BD=40,则 4x +x=60,x+y=40,解得:x=12,y=28,即 AC=4x=48,AB=28;② AC+CD=40,AB+BD=60,则 4x+x=40,x+y=60,解得:x=8,y= 52,即 AC=4x=32,AB=52,BC=2x=16,此时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 定理,综合上述:AC=48,AB=28.
9.(盐城中考)在“三角尺拼角”实验中,小明同学把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 示的方式放置,则∠1= 120° . 10.如图,△ABC 三边的中线 AD、BE、CF 的公共点为 G,若 S△ABC=12, 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4 . 11.若三角形的三边长是三个连续自然数,其周长 m 满足 10<m<22,则 这样的三角形有 4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