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变量实验试题
【精品】中考物理 物理实验控制变量法专项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物理实验控制变量法专项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实验,探究题(共15题)
1、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________________ ;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 A 、B 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________ 方案;
A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
响度较响较响弱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
距离较长长短
2、小明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利用如图所示的 4 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进行实验。其中 a 、 b 、 c 等高, a 、 b 粗细相同, c 、 d 粗细相同。各量筒内装的水如图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在各量筒的口上吹气,根据所听声音音调的高低猜想发声的频率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水柱的长度;②气柱的粗细;③气柱的长短。
(1) 若探究猜想①应选量筒 ______ (填字母代号)
(2) 若探究猜想②应选量筒 ______ (填字母代号);
化学实验设计练习题控制变量与数据处理
化学实验设计练习题控制变量与数据处理化学实验设计练习题:控制变量与数据处理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正确地控制变量和准确地处理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设计练习题,其中将涉及如何控制变量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一、题目: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的速率
实验设计:
1. 实验材料:稀硫酸、氢氧化钠、甲酸等。
2. 实验步骤:
a) 准备三组实验装置,每组分别放入等量的稀硫酸。
b) 向第一组装置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以观察中和反应的速率。
c) 向第二组装置中加入甲酸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以观察中和反应的速率。
d) 将第三组装置放置在常温下,以观察与温度变化对中和反应速率的影响。
3. 实验记录:记录每组实验的反应时间,并绘制图表表示不同条件下中和反应的速率变化。
控制变量:
1. 变量1:实验材料的浓度,保持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的浓度不变,以确保只有一个变量会影响中和反应速率。
2. 变量2:实验装置的体积,保持每组实验装置的体积相同,以确保反应物质的相对浓度相同。
3. 变量3:反应温度,通过将第三组实验装置放置在常温下,控制变量以观察温度对中和反应速率的影响。
数据处理:
1. 计算平均反应时间:分别计算每组实验的几次重复实验的反应时间,然后求平均值作为该组实验的反应时间。
2. 绘制图表:将三组实验的平均反应时间绘制在一张柱状图上,以比较不同条件下中和反应的速率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柱状图,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结果:
1. 在变量1(溶液类型)控制的情况下,加入氢氧化钠后,中和反应的速率明显增加。
化学实验设计考题控制变量与数据处理
化学实验设计考题控制变量与数据处理
化学实验设计考题:控制变量与数据处理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化学实验考题,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控制变量与数据处理的方法,加深对化学实验设计的理解。
实验原理与步骤:
首先,我们将从控制变量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以酸碱中和反应为例,步骤如下:
1. 实验材料准备:
- 盐酸溶液
- 碳酸钠溶液
- 酚酞指示剂
2. 实验装置搭建:
- 取一容量瓶,加入适量盐酸溶液
- 在另一个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并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3. 实验操作:
- 以滴定管从盐酸溶液容量瓶中滴加盐酸溶液到碳酸钠溶液容量瓶中,直到溶液中的酚酞指示剂由无色变为粉红色(终点)
实验设计要求与考题:
根据上述实验原理与步骤,设计以下实验考题,要求考察学生对控
制变量与数据处理的理解:
1. 在实验中,哪些因素是需要控制的变量?简述控制变量的目的。
2. 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变量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实验终点的判断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酚酞指示剂会从无色变为
粉红色?
4.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有哪些?如何减小这些误差?
数据处理要求与考题:
除了控制变量外,数据处理也是化学实验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下面
的考题将考察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1. 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三次酸碱中和反应,得到的滴加盐酸溶液
体积数据如下:24.5 mL、24.2 mL 和 24.4 mL。请计算滴加盐酸溶液的
平均体积。
2. 在实验中,学生们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实验一的滴加盐酸溶液
体积为24.6 mL、实验二为24.3 mL、实验三为24.5 mL。请计算这三
中考物理总复习《控制变量法》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控制变量法》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就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理想推理而得出结论,研究以下问题的方法与此方法相同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B.分子热运动
C.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D.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用小车运动的路程来反映小车所受阻力的情况,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中与之相同的是()
A.通过水流来初步认识电流
B.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C.通过小方桌陷入沙中的深度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D.保持电阻不变,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3.下列对于科学研究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A.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用一根完全一样的蜡烛与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等效替代法
B.在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的概念——类比法
C.探究琴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的关系——控制变量法
D.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变小,从而得出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推理”的方法
4.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学到很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用到转换法的是()A.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时,通过木块被撞的远近来判断小车动能的大小
B.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时,让同一重物从不同的高度落下
C.牛顿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
D.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关系时,控制滑轮组所提升的重物不变5.为了便于研究磁场,物理学中引入了“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控制变量法
A.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序号2、4、6的数据B.若研究初始水温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序号1、2、3的数据C.若研究保温时间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序号4、5、6的数据D.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序号1、3、5的数据
7.(2004•青岛)由吃小包装食品所想到的
小宇和晓丽周末到崂山的“九水十八潭”游玩.该吃午饭了,他俩从背包中取出事先购置的各种小包装食品,准备饱餐一顿.小宇拿了一包塑料包装的牛肉干,晓丽拿了一包塑料包装的薯片.
晓丽正吃得津津有味,可小宇还在费劲地撕着包装袋呢!小宇不解地说:“你力气比我还大?!这么容易就将包装袋撕开了?”晓丽也奇怪地看了看这包牛肉干,明白了.她对小宇说:“你看,我这包薯片的包装袋上有一个三角形的缺口,你的没有.”
他俩又检查了其它小食品的包装袋,发现有的是半圆形的缺口,有的是直线形(裂缝形)的缺口…
物理课堂培养出的探究意识,促使他俩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个物理探究课题…
请你也像他俩那样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一个探究课题,并完成如下的探究报告:
(1)探究课题:
(2)猜想:
(3)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记录表格:
(4)预测实验:
如果猜想正确,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5)饱餐一顿后,小宇又拿出一袋瓜子,尽管包装袋上没有缺口,但也较容易地将包装袋撕开了.他仔细一看,发现包装袋是牛皮纸做的.针对这一现象,请你提出一个探究课题:。
第七题答案
(1)探究课题:撕物体时力的作用效果与是否有缺口有关吗?
(2)猜想:有关.
(3)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器材:六张相同的纸,三张有缺口,三张无缺口
实验探究题-控制变量法
可能是铜的理由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2:探究试管④中红色沉淀的物质组成。
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出试管④中的铁钉,过滤剩余物,洗涤滤纸上 固体为红色 Ⅰ
的物质
将步骤Ⅰ所得红色固体加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 红色固体大部分溶解,溶
Ⅱ
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
液变为黄色
将步骤Ⅱ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滤纸上的 红色固体变黑 Ⅲ
【查阅资料】H2O2 常温下分解很慢。 NaCl 溶于水解离出 Na+和 Cl-。 Na2CO3 溶于水解离出 Na+和 CO32-,CO32-与水作用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与假设】1.Na+促进 H2O2 分解。 2.溶液的碱性促进 H2O2 分解。
【进行实验】
探究一:分别进行下列 3 个实验(80mL 蒸馏水中加入 6.7g“鱼浮灵”,所得溶液中 H2O2 的浓度约为 4%)。
实验编号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水的温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 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十、控制变量法专题
十、控制变量法专题:
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由a图和b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图和c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a图、b图、c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该实验探究问题的方法,是一种在物理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该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实验.
(1)要验证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应选择如图中的___________线;(填序号,下同)
(2)要验证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有关,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_线;
(3)要验证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线;
(4)本实验采用了物理学科探究常用的__________法.
3、(2010.山西)低碳排放,保护地球,是当今世界的主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企业馆内围绕这一主题
发明的低碳环保产品琳琅满目,太阳电池就是其中的一种,它能够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碳零排放
(1)太阳能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有心的小强猜想太阳电池发电量可能与太阳光照强度、接收太阳光照的面积及接收太阳光照的
时间有关,究竟有什么关系呢?为此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设计:用太阳电池给手机电池充电
探究二控制变量
河北省理综中考试卷【35题】实验探究题专项二
大课堂辅导
----- 控制变量法
精确练习:
1.研究金属的腐蚀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意义重大
.
【实验1】:为了探究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经过一周观察,试管A 和C 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 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①通过实验发现:铁锈蚀是 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②通过A 、B 实验得出铁锈蚀的条件是 . 【实验2】:家中的刀具若沾有食盐水锈蚀更快,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做了如下的实验。
【提出问题】铁锈蚀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乙醇溶液不能导电 【猜想】铁的锈蚀速率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 应时的温度; ②氧气的含量; ③水溶液不能导电.
【进行实验】每次取两套如图2所示的装置,编号为Ⅰ、Ⅱ,向两套装置中分别装入质量、大小相同的铁钉和等体积的蒸馏水,进行如下三组对比实验(实验开始时,各瓶内气体压强保持一致)。
【实验3】:若将两根铁钉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两支试管内均有大量气泡产生,铁钉逐渐溶解,在酸溶液中被快速腐蚀, 【反思与提高】根据该探究实验以及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单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B、金属活动性比氢强的金属才能被腐蚀
C、金属腐蚀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2.“五一”假期,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初中所有运用控制变量法的物理实验
初中所有运用控制变量法的物理实验
1.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2.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有关
3.测量小灯泡的阻值
4.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5.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6.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
7.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8.研究物体吸热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
9.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0.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1.研究电功或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12.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3.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因素
14研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方法类试题研究
《初中物理考试命题导向研究》课题组
物理方法既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常用的方法,新课标也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探究问题的物理方法。初中阶段有哪些物理方法需要学生熟悉?在中考的实验探究题将以何种形式考查这些科学方法呢?
一、常见的物理研究方法
模型法:即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表示。如用太阳系模型代表原子结构,用简单的线条代表杠杆等。
叠加放大法:物理学中常常把微小的、不易测量的同一物理量叠加放大,如用镜面反射激光方法,来将音叉微小振动的幅度放大等。
控制变量法: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初中物理实验大多都用到了这种方法,如通过导体的电流I受到导体电阻R和它两端电压U的影响,在研究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压U不变;在研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阻R不变。
控制变量法专题练习
控制变量法专题练习
某探究小组用测定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所需的时间,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关反应为:
2MnO4- + 5H2C2O4 + 6H+ == 2Mn2+ + 10CO2↑+ 8H2O
1.如果要研究反应物的浓度(指其中某一种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变换实验条件,至少需要完成_______个实验,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结论。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
(1)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比实验1和实验2,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x=_____________;
(4)实验3中,加入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同学要研究KMnO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
(1)对比实验4和实验5,有同学认为高锰酸钾浓度越大,溶液紫色消失时间不变,所以高锰酸钾浓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你对此观点有何评论,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填写实验6表格中的有关数据。
4.丙同学要研究氢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
初中所有运用控制变量法的物理实验
初中所有运用控制变量法的物理实验
初中所有运用控制变量法的物理实验
1.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探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3.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4.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5.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6.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7.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8.探究物体吸热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
9.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0.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1. 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2.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3. 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
14. 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5.探究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6.探究滑轮组(或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命科学关于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设计试题
《生命科学关于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设计》
1. 简介
生命科学实验设计是科研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比实验设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来确定实验变量的影响。在该实验中,控制变量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将就生命科学学科中对比实验设计中的控制变量进行探讨。
2. 对比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
对比实验设计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它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对比来确定实验变量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就是控制变量的作用。控制变量可以有效地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为什么要控制变量?
在对比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如果实验过程中未能控制变量,那么实验结果可能会受到其他变量的影响,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或不可靠。通过控制变量,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使研究者更加确信所得结论的有效性。
4. 生命科学的对比实验设计
生命科学领域对比实验设计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药物研发领域,经常
会进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对比来确定新药的疗效。在遗传学研究中,对比实验设计也被广泛运用于确定基因对特定表型的影响。控制变量在这些实验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可以有效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5. 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对比实验设计是生命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控制变量作为对比实验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它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必须严格控制变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我认为科研人员应该不断提高对对比实验设计和控制变量的重视程度,以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控制变量法(人教版) (含答案)
控制变量法(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4道,每道10分)
1.已知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xH2O,下列是某同学探究铁生锈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④⑤
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铁锈中含有铁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不含有氮元素和碳元素,所以铁生锈与氮气和二氧化碳无关,故不需要做⑤⑥两组实验。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②③
答案:D
解题思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A.①中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Fe>Cu;③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即Fe>Cu。该组合无法得出Ag、Cu两种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错误。
B.②中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Cu>Ag;④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Fe>H。该组合无法得出Fe、Cu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错误。
C.④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Fe>H;⑤中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银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银。该组合无法得出Fe、Cu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错误。
D.②中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Cu>Ag;③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即Fe>Cu。该组合能得出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D正确。
探究题:控制变量法
1 环境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植物在污染的环境中也有继续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抗性。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SO 2的抗
)该研究说明,气孔的密度越大、每个气孔的面积越小, 。 (2)在SO 2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 植物为行道树种。 2 例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部分数据记录:
(1)分析实验1、4、5,说明: ;
(2)分析实验1、2、3,说明: 。
3 某同学做了“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后,展开了思考与探究:催化剂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使用不同量的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测定每次收集到500mL 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 4 实验室常以MnO 2为催化剂分解H 2O 2制取氧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小柯在科普读物中查得一些蔬菜提取液也可催化H 2O 2分解,为此,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 将5克新鲜莴笋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进行快速充分研磨。然后,向研磨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再用纱布过滤即得莴笋提取液。
② 用注射器吸入3%的H 2O 2溶液5毫升,并将针管内的气体排出,然后尽快吸入5毫升的莴笋提取液,密封注射器端口。室温下置于试验台上,射器内体积的增加量),历时10分钟,求平均值。 ③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出加入菠菜、白菜提取液后的每分钟
氧气生成量。
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室温20℃,pH 值为7): (1)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蔬菜提取液具有催化H 2O 2分解的作用,还需补充怎样的实验? ▲ 。设置吸入5毫升3%的H 2O 2并吸入5毫升蒸馏水为对照实验(只写“对照实验”得1分,写对实验设计得1分)
(名师整理)最新物理中考《控制变量法》专题经典题型精练(含答案解析)
实验专练(控制变量法)物理精选练习
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等,烧杯内液体
的质量和初温也相等.燃料充分燃烧后,三支温度计的示数:& t乙t丙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网图进行实验,其中图燃料的
热值较大.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
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小明购买了一盒薯片做燃料,若薯片的热值为1.4 107J/kg,他观察到包装盒
上印有“质量100g”,据此算出整盒薯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J.
(3)小明根据需要选用上述装置中的两个进行实验,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质量和初温
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丁所示,液体温度升高较快,液体比热容更大(均选填" a"
或"b").
2.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
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 2c〜102c的温度计,要使用
量程为-20 C〜102c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C ;
(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
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
凝固点,数据记录如表:
盐水浓度(%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C)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实验(2探究性实验————控制变量法)
实验(2探究性实验————控制变量法)
1.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某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图19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a、b、c三条长度均是1m,d的长度0.5m;
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______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2)依次把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d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____________的关系,其结论是:__________。
(3)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被称为控制变量法。试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再列出两例用这种方法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说来,所有物体都有电阻。探究过程中,又有同学提出猜想4:电阻还可能跟温度有关。请用一个废灯泡的灯芯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要求:①说出方法。②画出电路图。
2、下面表格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实验数据记录分析表1数据,可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电流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表2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变量实验试题
2016北京-28.(16分)
以Na 2SO 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滴管
0.2Na 溶液(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 2SO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 。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24SO -
,含有+223Cu Cu SO +-、和。
已知:
。
① 用稀H 2SO 4证实沉淀中含有Cu +的实验现象是 。
② 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 2+和23SO -
。
a .白色沉淀A 是BaSO 4,试剂1是 。
b .证实沉淀中含有Cu 2+和23SO -
的理由是 。
(3)已知:Al 2(SO 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24SO -
,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
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① 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 。
② 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i .被Al(OH)3所吸附;ii .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对假设ii 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ii 成立。 a .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步骤二: (按上图形式呈现)。 b .假设ii 成立的实验证据是 。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 。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 有关。
2015-28.(15分)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
“3222Fe 2I 2Fe I +-+
++垐?噲?”反应中Fe 3+和Fe 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下:
3 mL 0.01 mol L
2O
溶液变浅
ii 略深
i.实验І
实验Ⅱ
(1)待实验Ⅰ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Ⅱ,目的是使实验Ⅰ的反应达到 。 (2)ⅲ是ⅱ的对比实验,目的是排除ⅱ中 造成的影响。
(3)ⅰ和ⅱ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 2+向Fe 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ⅰ中Fe 2+向Fe 3+转化的原因:
外加Ag +使(I )c -降低,导致I -的还原性弱于Fe 2+。用右图装置(a 、b 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 K 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 作 极。
② 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 型管左管中滴加0.01 mol·L -1
AgNO 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 。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ⅱ中Fe 2+向Fe 3+转化的原因。
① 转化原因是 。
② 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 。
(6)实验Ⅰ中,还原性:2I Fe -+>;而实验Ⅱ中,还原性:2Fe I +->。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
结论是 。
2014-28.(15分)
用FeCl 3酸性溶液脱除H 2S 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 )下电解pH=1的0.1 mol/L FeCl 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 、b 、c 代表电压值):
(1)用KSCN 溶液检测出Fe 3+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Ⅰ中, Fe 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 -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 2将Fe 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0.005 mol L -14)3溶液约为1)KI
(3)由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________性
(4) Ⅱ中虽未检测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______mol/L
②Ⅳ中检测Cl2的实验方法:_______
③与Ⅱ相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
2013-28.(15分)某学生对SO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是。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a目的是。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
。
(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
物质是 。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ⅲ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
2011-27. 甲、乙同学为探究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 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 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 2具有_______性。 (3)C 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B 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来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在A 、B 间增加洗气瓶D ,D 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行实验,B 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