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

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
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

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

摘要:家庭在儿童学前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一个好的家庭道德能够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以及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主要对家庭在学前儿童教育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道德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文化在不断地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学前儿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道德不是人天生就有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培养与教导才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家庭道德将会使幼儿对道德观念的认识、感受和体验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道德观念的形成。目前,大部分父母没有意识到家庭道德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家庭道德在学前教育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简单地分析了家庭道德在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功利化的思想影响良好道德的形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推动与发展,多元化的新型教育价值观取代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功利化的心态逐渐占据消费者的心理,改变了父母对儿童学前的教育观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驱动

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注重的是未来的价值取向,而忽视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在长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环境里,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格外注重孩子成绩的变化,对孩子施加很大的压力,从而使孩子不能享受童年的乐趣,不能享受童真的快乐,一味地服从父母的命令,其实质就是满足父母功利化的心理,这样往往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家长教育方法不正确,过度的溺爱或过度的严厉

众所周知,在现代的家庭里面,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因此,就造成家长对孩子过度的溺爱,任何事情都以孩子为中心,什么都听孩子的要求,无论是否有道理都对孩子百依百顺。同时,家长过度地保护孩子,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这些行为都使孩子犹如温室里的花朵,从而使其独立能力差、抵抗力差、遇事处理能力差、克服困难的能力差。相反,也有部分家长为了让其孩子成为一个有担当、独立性强的人,从小对孩子严格苛刻,动不动就对孩子大打出手或是遇到小事就对孩子大声呵斥。这两种行为都比较极端,一种是过分溺爱,一种是过度严厉,它们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其孩子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总之,家庭道德对儿童学前教育影响十分重大,良好的家庭道德能够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和健康成长,对儿童的未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如此,良好的家庭道

德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杨静波.家庭道德教育与儿童德性养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从我国学前儿童德育问题再谈洛克德育思想

从我国学前儿童德育问题再谈洛克德育思 想 【摘要】洛克倡导教育对人的作用,提出了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等全面的教育,其中他非常重视德育。洛克主张尽早对儿童进行德育,在实践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学前儿童德行培养的内容包括羞耻心、是非观、礼仪以及分享行为的养成等方面。教育者应采用榜样、说服、奖励以及惩罚等方法施教。在当今转型社会中,学前儿童德育受忽视的情况下,洛克的德育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学前儿童;德行培养;洛克;德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1-0033-03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思想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于1936年被商务印书馆列入“汉译世界名著”,经多次出版、再版,对教育界影响颇大。该著作曾被《湖南日报》(1984)评价说,它是一本“饱含哲理又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教育学”。除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以外,他对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论述等等,今天对学前儿童德育仍然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今我国学前儿童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0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尤其表现在儿童教育中的德育方面。 1. 重身轻心的抚养方式。我国自古有“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再加上受上一辈饱受饥饿之苦父母的影响,现在的家长格外关注儿童的身体发育和物质享受。父母努力工作就是为给孩子一个“吃的讲营养、穿的讲漂亮,玩的讲高档,用的讲排场”的“理想生活方式”。然而,不少儿童在吃饱穿暖的同时,也养成了爱慕虚荣、攀比炫耀、骄横任性、缺乏同情心等不良习气。这样,儿童身体虽得到了很好的养护,但心理却在不健康的发展。 2. 重智轻德的教育思想。如今很多学前儿童上小学要面临“幼升小”的入学考试,考查其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标准往往是“会多少首唐诗”、“能认识多少汉字”、“能算几个算术题”等等。家长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小学,早早地将其送到各种特长班、补习班。厦门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无论是独生子女或非独生子女,父母最关心的是儿童的学习成绩,选此项的父母分别占36.74%和48.48%,道德品行则被排在了最后。学前儿童常常会遇到道德两难问题,但由于父母忙于顾及他们的学习成绩,对于其在道德品行上遇到的问题则不闻不问,最终造成其道德认识的不足。

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问题及1.doc

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姓名:曾星星 学号:12121833007002 班级:学前教育 指导老师: 林琳教授 完成时间:2013年7月20日

目录 二、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重学习成绩而轻德育教育?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追求身体健康却忽略心理健康?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缺乏爱和诚信的教育.............................................................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爱的教育缺乏?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诚信教育缺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加强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建议?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家长应树立正常的德育教育观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正确的价值观?错误!未定义书签。 2.科学的育儿观?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家长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1。提升文化素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提升心理素质?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创设良好道德家庭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错误!未指定书签。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4春《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平时作业

1.第1题 1959年11月24日,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A.《儿童权利宣言》 B.《儿童权利公约》 C.《儿童权利法案》 D.《儿童权利法》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民族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__________的竞争。 A.父母素质 B.教师素质 C.教育 D.素质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要求家长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该法颁布于__________年。 A.1978 B.1985 C.1986 D.1991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胎教的内容,概括地讲主要是( )。 A.音乐、言语和胎儿体操 B.音乐、环境和教育 C.体操、环境和教育 D.音乐、言语和教育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下面的家庭关系中属于不可选择的家庭角色的是( ) A.夫妻 B.婆媳 C.母女 D.翁婿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时,放在第一位的是( ) A.知识教育 B.健康教育 C.品行教育 D.审美教育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母乳与牛乳相比,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A.造成婴儿便秘 B.需要消毒 C.含天然抗体 D.经济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心理学家费鲁姆的激励公式是( )。 A.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B.目标价值=激励目标×期望概率 C.期望概率=目标价值×激励目标 D.激励目标=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孩子处于年幼时期,知识经验少、能力弱,为此,学前儿童家长应树立的观点是( )。

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1、学前儿童德育是全球化时代的需要。 2、学前儿童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方向和动力保证。 3、学前儿童德育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特殊需求。 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1、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儿童的原则。 2、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3、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与任务包括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与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两方面。 实施德育的途径:1、日常生活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有效手段。 3、游戏活动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有力措施。 德育的方法: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学前儿童美感发展过程的特点表现:最初是对美的现象无意识的反应。 逐渐能够模仿周围的人表现美感。 再发展到有意识的感受美、表现美。 美感的特点:情绪性、表面性、行动性。 学前儿童美育的意义:1、学前儿童美育是整个社会审美化的需要。 2、学前儿童美育是符合儿童思维特点的教育活动。 3、学前儿童美育是实施各育的催化剂。 美育的任务: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想象力和对美的表现力。 美育实施的途径:1、大自然是实施美育的丰富源泉。 2、日常生活是实施美育的广阔天地。 3、艺术教育活动是实施美育的有力手段。 4、游戏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5、节日、娱乐活动是实施美育的特殊渠道。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的意义:1、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2、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1、主动性原则;2、渗透性原则;3、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教养结合性原则;5、实践性原则。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1、生活时间与空间的安排策略 2、生活活动的指导策略(1、要求儿童生活自理与学会独立。2、帮助儿童遵守生活活动常规。 3、全面关注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4、在生活活动中掌握好教育时机。) 教学活动的类型 组织形式分: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 多或单领域分: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参与形式分:体验性教学和表现性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教学计划包括:学期计划和活动方案 课堂教学活动评定的标准:1、课堂教学活动目的具体明确,教材内容深浅恰当。 2、正确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3、教师与儿童双方积极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4、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游戏的特点: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游戏的意义:1、游戏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2、游戏有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3、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4、游戏有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 5、游戏能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 游戏按教育作用分: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 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有规则的游戏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游戏条件的创设包括: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 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 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

学前儿童品德研究 综观近几年对学前儿童品德发展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围绕儿童道德教育的可能方式。 首先,运用道德叙事法对儿童实施道德教育。从道德叙事法的研究角度上,许多研究者又从不同的叙事方法上对儿童品德发展进行了研究。比如说,从民间故事法的角度,民间故事促进儿童的归属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并让儿童通过民间故事的启蒙得到道德的感召。又有学者运用童话对学前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学前儿童正处在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同时也是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如果传授给他们良好的道德教育,儿童就可以辨别真善美丑,为他们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童话故事正好切合了道德教育的目的,另外也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相符合,与儿童的精神世界相契合。 其次,通过中国古代蒙学对儿童实施道德教育。中国古代蒙学教育不但秉承了中国文化重“人伦”的传统,而且是儿童品德教育的典范。它将儿童品德教育的至上性落实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并且在具体的教育内容、方法、形式中贯彻了“道德至上”的教育理念。蒙学中的品德教育模式对于当代儿童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比如说,《弟子规》中蕴含的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诚实守信的做人品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等对儿童的道德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又如《颜氏家训》中对儿童道德教育的主旨、内容以及教育方法就有很深刻的论述,明确了道德教育的目的:“德艺周厚”,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广泛化,扩展到孝仁礼仪,同时儿童道德教育的方法要得当,要做到“教而有爱”。 第二,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由于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出现了价值观上的偏离、人格发展不健全,甚至反社会情绪等心理和道德的危机。大多数研究者一般从探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道德问题的意义入手,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问题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道德问题:学习动机弱化、人格发展受阻、心理问题凸显、行为出现偏差、道德意志薄弱、价值观念扭曲和传统美德缺失等。在此基础上,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等多种角度剖析和论述了这些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存在的道德问题入手,从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各界力量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的措施。 第三,对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 学前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启蒙阶段,家庭德育具有重要启蒙作用且伴随幼儿终身,但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成果并不明显。许多研究者以此为契机,从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及对策几个方面来探讨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以期达到提高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效果。当前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重智育轻德育。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尽管学前儿童年龄还小,家长往往忽视孩子的德育而格外重视孩子的智育。其次,重言传轻身教。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平时作业

1.第1题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时,放在第一位的是( ) A.知识教育 B.健康教育 C.品行教育 D.审美教育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心理学家费鲁姆的激励公式是( )。 A.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B.目标价值=激励目标×期望概率 C.期望概率=目标价值×激励目标 D.激励目标=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阿尔伯特.麦拉宾发现,在面对面的交流中,_____的情感内容是由非语言的暗示表达的。( ) A.55% B.65% C.75% D.85%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范去感染、教育孩子,这是家长在对孩子的非期望行为进行管教时所用的( )。 A.正面说理法 B.榜样示范法 C.暗示提醒法 D.批评惩罚法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某一氏族的男子与另一氏族的一群女子交互群婚,这种婚姻形成的家庭为()。 A.血缘家庭 B.个体婚姻家庭 C.对偶家庭 D.普那路亚家庭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7题 1959年11月24日,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A.《儿童权利宣言》 B.《儿童权利公约》 C.《儿童权利法案》 D.《儿童权利法》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8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要求家长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该法颁布于__________年。 A.1978 B.1985 C.1986 D.1991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9题 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通过让孩子亲自体验由于自身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来纠正其行为的方法叫( ) A.榜样示范法 B.自然后果法 C.暗示提醒法 D.批评惩罚法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10题

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

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 摘要:家庭在儿童学前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一个好的家庭道德能够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以及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主要对家庭在学前儿童教育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道德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文化在不断地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学前儿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道德不是人天生就有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培养与教导才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家庭道德将会使幼儿对道德观念的认识、感受和体验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道德观念的形成。目前,大部分父母没有意识到家庭道德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家庭道德在学前教育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简单地分析了家庭道德在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功利化的思想影响良好道德的形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推动与发展,多元化的新型教育价值观取代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功利化的心态逐渐占据消费者的心理,改变了父母对儿童学前的教育观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驱动

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注重的是未来的价值取向,而忽视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在长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环境里,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格外注重孩子成绩的变化,对孩子施加很大的压力,从而使孩子不能享受童年的乐趣,不能享受童真的快乐,一味地服从父母的命令,其实质就是满足父母功利化的心理,这样往往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家长教育方法不正确,过度的溺爱或过度的严厉 众所周知,在现代的家庭里面,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因此,就造成家长对孩子过度的溺爱,任何事情都以孩子为中心,什么都听孩子的要求,无论是否有道理都对孩子百依百顺。同时,家长过度地保护孩子,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这些行为都使孩子犹如温室里的花朵,从而使其独立能力差、抵抗力差、遇事处理能力差、克服困难的能力差。相反,也有部分家长为了让其孩子成为一个有担当、独立性强的人,从小对孩子严格苛刻,动不动就对孩子大打出手或是遇到小事就对孩子大声呵斥。这两种行为都比较极端,一种是过分溺爱,一种是过度严厉,它们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其孩子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总之,家庭道德对儿童学前教育影响十分重大,良好的家庭道德能够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和健康成长,对儿童的未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如此,良好的家庭道

春《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平时作业

春《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平时作业

————————————————————————————————作者:————————————————————————————————日期:

1.第1题 1959年11月24日,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A.《儿童权利宣言》 B.《儿童权利公约》 C.《儿童权利法案》 D.《儿童权利法》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民族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__________的竞争。 A.父母素质 B.教师素质 C.教育 D.素质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要求家长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该法颁布于__________年。 A.1978 B.1985 C.1986 D.1991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胎教的内容,概括地讲主要是( )。 A.音乐、言语和胎儿体操 B.音乐、环境和教育 C.体操、环境和教育 D.音乐、言语和教育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下面的家庭关系中属于不可选择的家庭角色的是( ) A.夫妻 B.婆媳 C.母女 D.翁婿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时,放在第一位的是( ) A.知识教育 B.健康教育 C.品行教育 D.审美教育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母乳与牛乳相比,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A.造成婴儿便秘 B.需要消毒 C.含天然抗体 D.经济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心理学家费鲁姆的激励公式是( )。 A.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B.目标价值=激励目标×期望概率 C.期望概率=目标价值×激励目标 D.激励目标=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孩子处于年幼时期,知识经验少、能力弱,为此,学前儿童家长应树立的观点是( )。

新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答案

新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答案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作业一: 1、儿童家庭教育指导P21:是指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组织,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诧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 2、家长的道德素质P32:长思想道德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它决定家长为人处世的方向和原则,影响家庭道德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的道德素质。 3、家长的儿童观P34是指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态度,其内容自然也就涉及儿童的权利与地位等问题的看法。 4、家长的人才观P36是指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即家长对什么时候是人才以及期望子女成为什么时候样的人的认识和期望。 5、家长的教育方式P38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育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6、家庭精神环境P45是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氛围,父母性格、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等。 二、简答题 1、简要说明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P2-5 (1)奠基性特点是指儿童在学前阶段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其一生中最基础的、最基本的教育。 (2)终身性特点是指儿童家庭教育从学前阶段开始,将伴随其一生。 (3)亲情性特点是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父母对子女的深厚亲情基础上的教育,它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4)权威性特点是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建立在父母对孩子的权威性影响基础上的。(5)随机性特点是指学前儿童的父母总是利用孩子生活中的一切机会,随时随地地对孩子进行各种教育。 (6)针对性特点是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家长针对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发展水平进行的教育。 2、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奠基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5-7 (1)提供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先天条件 (2)奠定儿童身体发展的基础 (3)启迪儿童语言和智慧的萌芽 (4)培养儿童基本的生活习惯和能力 (5)帮助儿童适应最初的社会 3、简述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P8 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家长要利用自身、家庭和社会资源,对孩子实施全方位的影响,以促进儿童在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有: (1)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 (2)促进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养成 (3)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4)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5)促进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测习题二及答案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测习 题二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练习题二 一、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 2、学前儿童家庭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及要求。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适度性原则的内涵及其执行时的注意事项。 4、社区学前教育机构的运行机制主要有以哪几种? 5、家庭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6、学前儿童家庭认知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7、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实施时的注意事项。 8、列举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合作的模式。 9、简述陈鹤琴家庭教育方法论坚持的四个原则。 10、学前儿童家庭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11、家庭教育的特点。 1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原则有哪些? 二、论述题 1试论述家庭与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的价值? 2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谈谈实施学前儿童家庭健康教育措施。 三、案例分析题 1运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原理知识,对下列事件进行简单分析、评价,并提出教育建议。 小宝的妈妈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饭,当她听到5岁的儿子在楼下哭时,急忙喊小宝的爸爸:“儿子在楼下哭了,他肯定吃邻居小哥哥的亏了,你快去把儿子找回来。”小宝的爸爸朝窗外望去,当他看到儿子骑在邻居小哥哥的身上时,便得意地喊到:“小宝妈妈,你快来看呀,我们的儿子真能干,他已转败为胜了,我不用再下楼去了。” 2. 广西女孩王亚妮在参观动物园时对猴子特别好奇,这一细微情况被父亲发现了,就给她拍了几张猴子的照片。她喜爱这些照片,开始照着照片画猴。但细心的父亲发现,亚妮画猴只画出外形,而抓不住猴子的神态特征,于是又几乎每星期都带她到动物园看猴子,依情作画。这样的反复练习,使她画的猴越来越神气活现。为了使女儿把猴子画得更传神,亚妮的父亲买来一只活猴,让她整天跟猴子在一起,仔细观察猴子的动作,还给她讲许多关于猴子的故事。小亚妮画猴的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童话真情”的独特艺术风格。她的几千幅面,颇有童题,技法润熟,在上海、常州、扬州展出过,她成了小画家。 这一事例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哪些原则和方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练习题二答案 一、简答题

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

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 一、目的: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是家长通过家庭教育活动,把自己孩子培养成自己所希望的人,任何一个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其目的是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的目的,说到底,主要取决于家长的社会生活经历和思想文化素质。总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运用能力强,创新意识强,长大能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二、意义: 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是父母或者年长者在家庭内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育,有利于巩固学前儿童的道德根基,有利于塑造学前儿童优秀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 三、文件综述: (一)存在问题 1.重智育轻德育。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尽管学前儿童年龄还小,家长往往忽视孩子的德育而格外重视孩子的智育,尤其文化知识的学

习,以防孩子在文化知识上落后。智力水平或文化知识有分数作为评价机制而且有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前途,所以导致家长把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智力而忽视道德教育。但丁曾说过:道德可以弥补只会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无法弥补道德的空白。殊不知,早期没有打下两号的道德基础对孩子以后的品德发展非常不利。 [李梦明·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1期] 2、重言传轻身教。马卡连柯曾告诫做家长的:“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父母如何穿衣戴帽、如何接人待物、如何为人做事。都是孩子学习的标本,对孩子教育有着莫大的意义。”由此可见,一千条说教的效果还抵不上一条身体力行的影响,家人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以身试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常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对自己则很宽松,两套不同的行为准则不仅让孩子产生困惑,而且在说服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缺乏说服力。这种只重视言语上约束却缺少行为上指引的教育说服力。这种只重视言语上约束却缺少行为上指引的教育方式收效甚微。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修养,注重言传身教,充分利用家庭在学前儿童道德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家长在学前儿童道德教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 [李梦明·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1期] (二)、对策及建议 1、正确的道德认知理念,改变不当德育观念家长们应该摒弃功利的教育价值观念,做到教育价值回归儿童和谐发展的需要,回归生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华师在线-作业 -98分)

1.第1题 许多学者提出了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如儿童学习书面语言丰富词汇的关键期是在( ) A.0-3岁 B.4-5岁 C.6-8岁 D.8-17岁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下列关于家庭功能类别的说法中,属于不为家庭所必需,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的家庭功能是( )。 A.宗教与政治功能 B.性生活功能 C.抚养功能 D.生育功能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祖辈能充分认识到抚育幼辈是社会赋予的天经地义的职责,积极支持子女集中精力干一番大事业,自己当好“后勤部长”。这体现了祖辈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 A.返童心理 B.补偿心理 C.义务心理 D.享福心理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中国有句俗话“儿子是自己的好”,这反映了( )。 A.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 B.家庭教育是一种充满亲情的教育 C..家庭教育是一种稳定的持久性教育 D.家庭教育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教育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主要有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的( ) A.学校教育机构 B..社会教育机构 C.组织管理者 D.大众传媒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通过对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 A.调查研究 B.定量研究 C.实验研究 D.质的研究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阿尔伯特.麦拉宾发现,在面对面的交流中,_____的情感内容是由非语言的暗示表达的。( ) A.55% B.65% C.75% D.85%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儿童情商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两位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瓦里和约翰.梅耶于______年提出的。 A.1990 B.1992 C.1994 D.1995

幼儿园德育论文

幼儿园德育论文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理性施爱,别让爱成为伤害 ——威远县第一幼儿园凡利 一、品德的背景: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德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对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都起着巨大的奠基作用。 在学前教育中,家长不但要以无私亲情热爱子女,但更需要情感与理智相结合。家长热爱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进行教育,既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也不能听之任之、任其自流,这种爱是受理智支配的爱。 要贯彻理性的爱的原则,家长不仅要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而且有正确的儿童观。 二、品德的问题: 我曾在一本关于探讨《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方式》的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平时在家里的时候父母非常宠爱她,娇惯她,家里不管有什么好吃的,父母宁愿自己不吃,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逐渐的孩子习惯于在家中的地位,把父母对她的好当成是理所当然。结果,有一次母亲因劳累过度生病了,躺在病床上,亲戚朋友送来了很多好吃的,这孩子见到东西就非常高兴,说:“我妈妈不爱吃这些东西,这些东西都归我了。”这时,妈妈豁然泪下,陷入深深的沉思,回想起过去的种种,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上的失误。 其实我一直很困惑,为什么有些家长在不满2岁的情况下,就将送幼儿到早教机构,或许正如很多家长所言——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

主,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们的身上就变得那么不堪入目,早日送到学校去接受正规的、系统的教育很有必要。 这样的答案使我们觉得幼儿园的德育工作刻不容缓。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幼儿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幼儿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可塑性大,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这—时期对幼儿施以良好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幼儿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幼儿形成正确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修养的关键。 “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为了让幼儿将来成为21世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栋梁之材,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我确信教师无疑是最辛勤的耕耘者、播种者之一。把中华传统美德的种子从小就播撒在每个幼儿的心灵深处,使千千万万的幼儿接受这样的启蒙教育,让幼儿从小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美德,是身为教师我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负责。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幼儿德育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幼儿时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在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占据首位,因为年龄小只能去看去听。幼儿德育教育主要是指道德品质教育,而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素养的重要表现。正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就是要以自身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教育影响幼儿的一种方法。幼儿的行为习得的特点是“模仿学习”,无须别人来教,只要身边有这样的人、事,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孩子们自然就会习得。

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doc

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 摘要:家庭在儿童学前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一个好的家庭道德能够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以及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主要对家庭在学前儿童教育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道德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文化在不断地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学前儿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道德不是人天生就有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培养与教导才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家庭道德将会使幼儿对道德观念的认识、感受和体验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道德观念的形成。目前,大部分父母没有意识到家庭道德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家庭道德在学前教育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简单地分析了家庭道德在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功利化的思想影响良好道德的形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推动与发展,多元化的新型教育价值观取代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功利化的心态逐渐占据消费者的心理,改变了父母对儿童学前的教育观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驱动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注重的是未来的价值取向,而忽视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在长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环境里,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格外注重孩子成绩的变化,对孩子施加很大的压力,从而使孩子不能享受童年的乐趣,不能享受童真的快乐,一味地服从父母的命令,其实质就是满足父母功利化的心理,这样往往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家长教育方法不正确,过度的溺爱或过度的严厉 众所周知,在现代的家庭里面,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因此,就造成家长对孩子过度的溺爱,任何事情都以孩子为中心,什么都听孩子的要求,无论是否有道理都对孩子百依百顺。同时,家长过度地保护孩子,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这些行为都使孩子犹如温室里的花朵,从而使其独立能力差、抵抗力差、遇事处理能力差、克服困难的能力差。相反,也有部分家长为了让其孩子成为一个有担当、独立性强的人,从小对孩子严格苛刻,动不动就对孩子大打出手或是遇到小事就对孩子大声呵斥。这两种行为都比较极端,一种是过分溺爱,一种是过度严厉,它们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其孩子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总之,家庭道德对儿童学前教育影响十分重大,良好的家庭道德能够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和健康成长,对儿童的未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如此,良好的家庭道德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教育总结: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中

教育总结: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前儿童的一日生 活中 德育在全部教育中起着人才定向的作用。关系着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大计。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更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特征。而社会主义的道德是精神文明的一方面,精神文明要从儿童开始。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道德,要从小开始培养。” 学前儿童德育教育任务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学前儿童道德品质与个性的培养和形成需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践锻炼,同时儿童的道德品质也是在儿童的相互关系中,在儿童对成人的态度中,在儿童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学前儿童的德育教育应贯穿在儿童的整个生活中。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中? (一)要创设条件让儿童和成人或儿童相互之间直接接触和交往。 因为儿童生活在集体中,必然和别人发生道德关系。在和儿童之间交往中才能认识人和人相互关系,学习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逐渐掌握行为规范形成道德品质。儿童只有参与集体活动,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否则也就很难培养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等道德品质。 在儿童的一日生活中,教师除组织好儿童的集体活动外,更重要

的是要保证孩子有自由活动、自由交往和接触的时间与场所,让儿童在交往中,在欢乐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陶冶儿童的个性。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逐步地扩大儿童交往的范围和要求,从而也提高了道德品质的要求。例如,在幼儿园玩玩具时,让幼儿懂得向别的幼儿借玩具时要用礼貌用语。遇到矛盾,解决矛盾才学会了正确的行为规范。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幼儿多接触,多交往,这是重要的因素。现在我们让儿童自由活动的时间少,限制交往,多是集体活动,有的儿童跑到卫生间谈话交往。我们教师不要怕产生矛盾,避会矛盾,让幼儿掌握正确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 总之,在儿童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中,有着广泛而多样的道德教育因素,它为形成儿童道德品质和培养个性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寓德育于儿童的一日生活中。 (二)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做到有心人,认真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抓住时机进行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儿童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新的信息,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思想认识和行为目的都会通过他们的目光、表情和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教师要深入儿童生活,认真观察儿童的一举一动和表情。及时掌握他们的各种想法和问题,对儿童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才能及时地、有的放矢地对儿童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例如,有一次午餐,吃的是糖包,孩子们都吃得特别香,特别多,糖包剩得不多了,我准备到食堂再去取。忽然,我发现靠窗户的桌子上剩下一个糖包不知被谁咬了一口,糖包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作业与答案

公共课期末作业 1.第2题 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其父亲是一位医生、著名的科学家,希望儿子能够继承父业当医生,送他到爱丁堡大学读医科。可达尔文从小喜欢植物学和动物学,不喜欢医学,在学医的同时还潜心研究生物学。父亲看他“不务正业”,又强迫他入神学院,指望他成为牧师。可达尔文还是坚持要学生物学,最后父亲只能同意。 请结合案例,谈谈家庭教育中贯彻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的意义。 您的答案: 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原则。全面发展与发展特长:a、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全面发展和发展特长的矛盾,是家长必须认真对待并妥善解决的问题b、木桶理论认为,木桶是由多快木板组成,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所有木板的共同长度和质量,孩子各个方面如体力、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审美等类似一个木桶,学前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应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各方面都得到增长,全面提高幼儿的能力和水平,c、在学前阶段,由于孩子的兴趣爱好非常的广泛而又不稳定,因此,家长只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发展。针对孩子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a、个性包括:气质、性格、兴趣、能力。在孩子的个性发展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的作用越来越小,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就越来越大,个性差异也越来越明显。b、孩子的个性特征不同,教育和训练也应因人而异,做到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因材施教。c、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承认、正规、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发挥孩子的不同优势,使优良个性发展,不良个性纠正,应当根据孩子的个性倾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势利导,促使发展。总之:学前儿童家长要a、全面关心孩子,使孩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子女培养造就成才。 题目分数:67.0 此题得分:55.0 2.第1题 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并选取当中的一种活动详细说明。 您的答案: 1、游戏活动: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 2、科技活动; 3、绘画活动; 4、体育活动; 5、劳动活动; 6、想象活动; 7、制作活动; 8、编讲活动:看图说话、创编故事、设想未来、扩展词汇 题目分数:33.0 此题得分:25.0 批注: 作业总得分:80 作业总批注:

浅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 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也是最初最重要的教育环境。儿童的家庭教育教育,不仅仅一个家庭内的头等大事,更加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希望。家庭给予儿童的教育是不可逆转的,儿童时期的教育基本决定了人的一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试图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儿童的起点和基点、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四个方面,通过查阅文献的方法,阐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学前儿童的家长重视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关键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重要性;教养方式;原则 引言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双向的、互动的。关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它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的作用不可估量。家庭教育是教育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教育与影响过程。[1]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2] 1.学前家庭教育是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从其涵义上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接受的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作用;狭义的家庭教育则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之前, 由父母或其他家庭长者对其所施加的有意识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是一种充满了亲情的教育和一种稳定的持久性教育。[1] 1.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有明显的三个特点: (1)教育内容包罗万象。家庭既要负责儿童的衣食住行,又要担负起人格发展的重任,还要培养孩子的的生活能力、体格发育、学习习惯、品行修养等,家庭要承担起儿童全面成长的重大责任。 (2)教育形式无固定模式。家庭教育没有特定的教育教学大纲、正式的教育组织形式,也没有统一的教育内容和教材,更没有行政部门的评估考核,一切教育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3)教育因素复杂多样。影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因素诸多且互相交叉,并接受自然条件约束,不可人为选择,又缺乏严格的制度,因此家庭教育艰巨又复杂。 1.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及意义 1.2.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

学前幼儿道德发蒙教育

学前幼儿道德发蒙教育 学前儿童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主体性意识;同时,仍须经过社会化过程,从“不成熟”状态解放出来,走向“成熟”状态,成为遵守社会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的人。但是,学前儿童不具备相对应的逻辑思维和科学验证水平,只能接受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学前儿童在道德启蒙教育中的主体意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必须是自觉的主体,具有主体意识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前提。 1.学前儿童主体意识与学前儿童道德意识 人先天不同于动物,在基因中就获得主体性遗传,具备主体潜能。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是人主动建构起来的;蒙特梭利认为幼儿具有人的完全意义,还具有自发的吸收性水平和创造性水平即吸收性心智,这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儿童的认知是儿童作为实践主体,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教育实践中,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已经有了一定水准的社会实践,现代媒体和信息化交流方式更拓宽了其视野,尤其进入幼儿园,接触到伙伴、教师、集体、环境等社会实体后,以学习的方式经验、以直观的方式理解,初步理解自然与社会,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水平和主体价值,即使不是自觉意义上的。他们以自己接受与否,选择对人对事的态度,用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要求自己、要求他人。学前儿童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迫不及待地表现自己的存有、力量和价值。其实,学术界虽然没有明确承认学前儿童拥有主体意识,但是,在方法论和教育实践中却鲜明主张双主体理论、主体性教育思想,呼吁实现学前教育中儿童主体地位的回归。 道德意识潜能在一定水准上被认为是人的自然禀赋,人的生物性中包含着合作和自我牺牲的倾向,人在最原始的内心深处就有与人联系的迫切渴望。能够说,道德意识作为潜能存有于每个人的自然机体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