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分区气温变化的分析

合集下载

内蒙古中西部气候分区及影响因子的分析

内蒙古中西部气候分区及影响因子的分析

内蒙古中西部气候分区及影响因子的分析摘要根据气候资料对内蒙古中西部33个旗县进行聚类,结果选取卓资县、伊金霍洛旗和额济纳旗3个旗县作为案例,对所取的10个气象因子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这3个旗县生态建设的主要气象因子有积温、平均气温、平均风速、降水量与极端温度。

关键词内蒙古中西部;气候分区;影响因子内蒙古中西部是生态恢复建设工程实施的重点地区之一,既是中国林业六大工程涵盖的地区,也是“三北”四期工程和“全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涉及的范围。

生态工程的建设规模不仅取决于该区域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同时也取决于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因此及时了解该地区气象因子的状况对生态恢复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数据选取通过内蒙古气象局获得内蒙古中西部地区33个旗县近3年的气候资料,包括如下气候因子:降水量、蒸发量(农牧业生产和生活中水资源的重要来源);无霜期(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极端温度;平均气温;风速;积温(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平均气压。

1.2数据分析利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及主成分分析,首先选取基本的分区气候因子对内蒙古中西部的33个旗县进行聚类分析,选出案例旗县,再对所取案例的气候因子作主成分分析,确定主要气象因子。

2结果与分析采用类平均法,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到单位标准差进行聚类,结果当聚合水平取15时,可将内蒙古气候区划为3类。

(1)一类:四子王旗—乌拉特后旗。

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大陆性气候明显,季风影响显著,是多风的特殊气候,平均风速为2.9m/s。

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凉,春秋季气候多变,温差大,年平均气温4.7℃,极端最高温度33.6℃,极端最低温度-28.2℃,大部分为丘陵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865~1 489m。

(2)二类:土左旗—清水河。

降水量少而不均,气候干燥;寒暑变化剧烈,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炎热而少雨,年平均气温7.6℃,极端最高温度36.0℃,极端最低温度-24.1℃,风速较小,年平均风速2.1m/s。

内蒙古地区草地类型分布格局变化及气候原因分析

内蒙古地区草地类型分布格局变化及气候原因分析

内蒙古地区草地类型分布格局变化及气候原因分析苏力德;杨劼;万志强;谷蕊;闫玉龙;高清竹【摘要】利用内蒙古自治区48个气象观测站点50a(1962-2011)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观测数据,基于Holdridge模型计算内蒙古气候区划指标划分不同类型草原区,模拟内蒙古草地类型50a的变化趋势.结合实际草地类型分布图,分析不同草原区1962-2011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并探讨气候变化对草地类型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的东部区域、荒漠草原区和草原荒漠区均属高温地带,而森林草原区和典型草原区的大部分区域属低温地带.50a间内蒙古草原区气温具有显著上升趋势(P<0.05),各类型草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均在1990年左右发生突变,同年呈显著升高趋势,而生长季气温在1995年左右发生突变,并于2a后呈显著升高趋势.内蒙古草原区降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由西至东降水量递增且梯度差异明显.年降水量变化趋势表现为,森林草原区自1997年开始显著增加,至2002年回落;典型草原区自1992年开始年降水量显著增加,至2006年回落(P<0.05);荒漠草原和草原荒漠区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生长季降水量的变化则表现为,森林草原和典型草原区在研究期内呈小幅减少—小幅增加—小幅减少趋势,其它类型草地降水变化与年降水量趋势一致.总体上,内蒙古草原区的降水变化,森林草原和典型草原区具有较大波动性,荒漠草原区于近年产生少许变动,而草原荒漠区相对较稳定.1962-2011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导致森林草原区面积在前30a呈增加趋势,后20a呈减少趋势;荒漠草原和草原荒漠区的边界逐渐向东扩展,典型草原区也将扩展至部分森林草原区域.总之,研究期内内蒙古草原区降水量在后期减少、气温持续升高,由于蒸散量加大可能导致土壤干旱,从而影响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的变化.【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气象》【年(卷),期】2015(036)002【总页数】10页(P139-148)【关键词】Holdridge分类系统;草地类型变化;气候分布格局;气候变化趋势【作者】苏力德;杨劼;万志强;谷蕊;闫玉龙;高清竹【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18;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18;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18;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18;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内蒙古草原在欧亚草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北部重要生态安全保障,其地理空间跨度大,地区性和季节性变化的差异也很明显[1]。

内蒙古地区近5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

内蒙古地区近5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

化 性 见 特征

4og, -

9 8 0 7年 5 5 —2 0 0年 平 均气 温 的变 ( 中多 年 平 均 值 为 。 其 44

平 值 )9 年 后 年 。… ; 荤 均4 ,8 以 各 气 值 7 l6 温均
; h 陆, £古源自 , 日 率到5年 全 气 总 上 J 看 , 来 区 温 体 是 0
下 降趋 势 , 候倾 气
为.c 0。0但 4 ; l,



- 62 C 0  ̄


/0 a T 1 ,
是 时 间短 ;0年代 初 到 8 7 0年 代 中期 捌 趋 势 变 较平 缓 略 有 升 高
N N 0 N 2  ̄

气候倾向率 l O a 1 8 —2 o ;9 4 0 7年 问 气 候 倾 向 率 为 0 7 C/ 4 ̄
夏 季> 季 。 秋
年 , 多 日数 出现 在 2 0 最 0 5年 : 无论 从 年 代 还 是 年 际 变 化来 看 总趋势 都 是逐年 增 加 的( 图 3 。 见 )
()年 降水量 变化 趋 势 不 明 显 ,O年 代 最 多 , 2 8
2 0- 20 0 1 0 6年平 均降水 量 最少 。
, ,



1 0

0 7年 达历史 极 值 因此 , 以说 可

: . 升
5 CI

圭 趋 年 开 , 由 到 嘉 势 代 始而 降 升 弄 且 开 快 升 温 是 慢 , 到 8一 ~ 始速 缓 的 后 了0 ; 之




变 这 化 西 平 副 带 压 积 兰 本 变与太洋热 高面指 种 相

2017年冬季内蒙古气候异常偏冷成因分析

2017年冬季内蒙古气候异常偏冷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P468.0+21 文献标识码 A摘要 2017年冬季内蒙古气温偏低,冬季各月气温偏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利用107站1961—2017年冬季各月气温资料、NECP 环流场和NOAA 海温场资料,从欧亚环流特征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角度,分析了2017年冬季气温异常偏低特征及其成因。

结果表明:(1)2017年冬季气温以偏低为主,且东部地区持续异常偏低特征比较突出;(2)北半球500hPa 高度距平场上,欧亚中高纬度环流形势呈现出与异常偏冷年的环流特征;(3)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冷、东亚冬季风偏强均是导致内蒙古东部地区冬季异常偏冷的主要成因。

关键词 东部地区;冬季异常偏冷;东亚冬季风文章编号 1005-8656(2019)06-0008-04doi :10.14174/ki.nmqx.2019.06.0022017年冬季内蒙古气候异常偏冷成因分析马清霞,高晶,刘炜,冯晓晶(内蒙古气候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引言温度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冬季的异常低温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朱乾根,龚道溢,蓝柳茹,丁婷 等[1-4]对东亚冬季风的长期变化和北半球冬季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都作出过详尽的分析研究,认为近百年来西伯利亚高压的变化可能仍然以自然变率为主,但是,在全球持续变暖的情景下,西伯利亚高压的强度将会显著减弱;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和年际波动较大,并与中国北方冬季气温存在显著的反相关关系。

目前,北方地区冬季偏冷成因研究较多,而对内蒙古冬季异常偏冷的成因分析较少。

近年来,内蒙古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率明显上升[5],因此,本文对冬季(12月—次年2月)北半球500hPa 高度场与2017年冬季欧亚中高纬度环流进行对比,分析了东亚冬季风、西伯利亚高压及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等气候因子特征,探讨内蒙古2017年冬季异常偏冷的成因和主要影响气候因子,为内蒙古冬季气温气候预测提供预测依据。

初中地理_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材分析:本节课我们研究的是气候要素之一气温。

这一部分内容安排简明扼要,弹性大,给教师上课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更重要的是:内容处理的基本模式是地图与活动题配合使用,活动题没有现成的答案,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的测定。

2.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并读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4.通过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即:识读“气温曲线图”分析出气温的变化规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出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地理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谈话法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己经掌握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初步方法,具有一定读图、识图能力,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地理表象探究规律和成因的能力尚待提高。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组“欣赏自然变化,感受地理之美”的图片[承转]气温不但影响自然界的变化同样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新课讲授】一、气温的变化活动设计一:阅读54页阅读材料,气温的观测。

气温是用什么仪器测量的,气温观测有哪些规范要求?教师通过学生体温的测量,引出气温的观测的用具和放置的位置,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人工观测通常每天在8时、14时、20时、2时测然后教师出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师点评小结:气温的观测基本规范;气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观察请读出图中4个时刻的气温值.思考;(8+16+12+4) +4=10C怎样求出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承转]从气温的观测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气温是变化的,凭你的经验,能说出一天中何时气温最高?何时气温最低?一年中哪个月份气温最高?哪个月份气温最低?谚语一一午热晨凉,冬寒夏暑,说明气温变化时有规律的,午热晨凉说的是气温日变化,冬寒夏暑说的是气温的年变化。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多年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多年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热,年(1951—2017)极端最高温度大于 2009(01).
35.0℃年份有 22 年,占 33%,其中极端最
[2] 李 耀 东, 苗 冬 梅 等 . 呼 伦 贝 尔 50a
高温度大于 37℃的酷热年份有 7 年,2016 白灾分析 [J]. 黑龙江气象 . 2017(01).
年出现海拉尔区最高温度,为 41.7℃。
· 262 ·
因素也会发生变化,特别是水的影响,边坡 稳定性会变差,现场勘察已发现大面积坍塌 积土和新坍塌土块。
作为长期永久性边坡,特别是为了确 保遗址场地周围的稳定和周边游客安全, 建议对该遗址边坡进行综合有效治理措施, 确保边坡稳定安全。同时裸露在外的夯土 坡面与封土遗址整体绿树成荫的风貌不协 调,严重影响遗址完整性。
[3] 哈斯 . 内蒙古地区分区气温变化的
冬季寒冷,年(1951—2017)极端最 低温度小于 -40.0℃的极寒年份有 36 年, 占 54%,1951 年 出 现 海 拉 尔 最 低 温 度,
分析 [J]. 内蒙古气象 .2000(02). [4] 宋连春 . 近 40 年我国气温时空变化
特征 [J]. 应用气象学报 . 1994(01).
关键词:海拉尔;年平均温度;变化特征
温度(temperature)宏观上是表示物 体冷热程度,微观上是分子热运动的剧烈 程度。气象上测量的温度有很多种,其中 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离水平地面 1.5 米外的气温,即本文所称温度。
选 用 海 拉 尔 区 国 家 级 气 象 站 67 年 (1951—2017 年)的温度资料,来阐述海 拉尔区温度的变化特征。
为 -48.5℃(图略)。
பைடு நூலகம்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

呼伦贝尔市近30年地表干湿状况及发展趋势

呼伦贝尔市近30年地表干湿状况及发展趋势
量 , 为年蒸 发 量 。 表水 分 的 盈亏 量 W = . B, 为水 分 B 地 R- W 的盈亏 量 ; < , W 0 N<I当某 地 的降 水量 少 于蒸 发 量 , 表示 降
水 量 不 能满 足 蒸发 量 所 需 的水 量 , 此该 地 属 于较 为干 旱 因 的; 反之 N> I则 比 较 湿润 ; 当两 者相 近 时 处 于 干 湿平 衡 情 况 。 据 全 市地 表湿润 指 数 以及 地 形 的 走势 ( 兴 安 山脉 ) 再 大
水 分亏 损 , 6 mm 以下 , 有 盈余 时达 到 2 tr ; 区在 四 在 8 略 8 n林 u
资料 选择 了呼 伦 贝尔 市 1 6个测 站 中 有代 表性 的 1 0个
站 的 17 , 0 0年 月降 水 量 、 9 1- 0 - 2 月平 均温 度 和 月平 均湿 度 , 季 节 的划 分 根 据 我们 地 区气 候 划 分 。 当年 的 1 2月和 上 一年 ~ 的 1~ 2月为冬 季 ; ̄ 0月为秋 季 ;" 11 91 6- 为夏季 ;" 8月 3- 5月为 春 季。
次 之 , 区略 亏 , 林 大部 分 基 本处 于 干 湿平 衡 状 态 , 和 我市 这 春季 气候 特点 “ 十年 九早 ” 关 。 有 主要农 区水 分亏损 在 l0 lmm 以 下 ; 分 亏损 最大 的达 到 1 6 水 0 mm , 是扎 兰 屯 19 9 8年 出现
率 日益 频 繁 , 此所 带 来 的影 响使 生 态 环境 和 气候 关 系恶 由 化 , 来越 引起 人们 广泛 的重视 。 防 御极 端天 气气 候 灾害 越 把 置 于应 对 气侯 变 化 的 重要 位 置 . 国开 展 这方 面 的 研 究 有 我 许多, 但在 位 于 内蒙东 北部 地 区干 旱趋 势较 为严 重 , 如达 比 赉 湖水 位 下降 、 原 草 场退 化 等 , 该 方 面研 究 也较 少 ; 草 在 尤 其对 我 市 拥 有农 牧 林 自然 分 区 的地 区 , 表干 湿 状 况 分析 地 及发 展 趋 势对 积 极 保 护天 然 生 态环 境 恢 复 、 牧 林 业 的生 农 产 影 响有 积极 的意 义 , 同时 分 析 结果 对 于 我 市 的干 旱客 观

亚洲的气候分区

亚洲的气候分区

亚洲的气候分区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拥有广泛多样的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亚洲可以被分为一系列的气候分区。

这些分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亚洲各地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一、寒带气候区亚洲的北部地区主要包括蒙古、西伯利亚、及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地带。

这些地区的冬季长、寒冷而且严寒,夏季短暂而凉爽。

这里的气温一年四季变化巨大,冬季温度可以降至零下30摄氏度,而夏季则在零上10摄氏度左右。

二、温带气候区亚洲的温带地区横跨欧洲和亚洲大陆的中部。

这些地区的气温相对较为温和,有四个明显的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冬季的气温较低,通常在零下几度到零上几度之间。

而夏季则相对较暖,气温可以达到20到30摄氏度。

三、亚热带气候区亚洲的亚热带地区主要位于中国南部、印度、日本、朝鲜半岛和台湾等地。

这里的夏季炎热而潮湿,冬季相对较温暖。

气温变化较大,夏季可达30到40摄氏度,冬季则在零上10摄氏度左右。

四、热带气候区位于亚洲的热带地区主要包括东南亚诸国和南亚。

这里的气候非常炎热、潮湿,并且有高降水量。

全年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在这些地区,温度通常都在30摄氏度以上,但降雨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五、高山气候区亚洲拥有许多高山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高原和阿尔泰山脉等。

这些地区的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而降水量通常较大。

高山气候区的天气条件极端,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左右,而降雨量则取决于季风和地形的影响。

六、沿海气候区亚洲的沿海地区,如东南亚的海岛和东亚的沿海地带,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

这些地区的气候湿润,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寒冷。

降水量大,常年都能享受到充足的雨水。

总结起来,亚洲的气候分区是多样且广泛的。

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山和沿海分区各自具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特点。

这些分区在确定亚洲各地的自然环境、农作物种植和人类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亚洲气候分区是理解该地区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基础,也对相关决策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蒙古生态屏障区植被覆盖变化及降水、气温对其的影响

内蒙古生态屏障区植被覆盖变化及降水、气温对其的影响
tration, Hangzhou 321001, P. R. China) ; Mao Xuegang(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 /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2023,51(12) :44-50,80.
的 44.44%;植被覆盖明显退化( S lope <0.03) 面积最大的年份为 2013—2014 年,像元数占总像元数的 40.59%。 不同
土地利用类型时,降水量、气温对植被覆盖产生不同的影响,气温对森林植被覆盖的影响最为显著,降水量对草地
植被覆盖的影响最为显著。
关键词 植被覆盖;气候因子;相关分析;土地利用
第 51 卷 第 12 期
2023 年 12 月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Vol.51 No.12
Dec. 2023
内蒙古生态屏障区植被覆盖变化及降水、
气温对其的影响 1)
胡屾 胡娟娟 郑晔施 康乐
学基金项目( LH2021D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
目(2572021BA07) 。
第一作者简介:胡屾,男,1986 年 12 月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
东调查规划院,工程师。 E-mail:pidouhui@ 163.com。
通信 作 者: 毛 学 刚,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林 学 院, 副 教 授。 E - mail:
化植被指数数据产品,空间分辨率为 1 km,时间序
列为 2010—2019 年。 该数据产品采用 红 色、 近 红
外、短波红外、蓝色 4 个波段,预处理包括大气校正、

近30 年来内蒙古地区气候干湿状况时空分布特征

近30 年来内蒙古地区气候干湿状况时空分布特征

近30年来内蒙古地区气候干湿状况时空分布特征*张存厚1,2 王明玖2 李兴华1 郭瑞清1 张立伟3(1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 呼和浩特 010051,2内蒙古农业大学 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 010019,3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 锡林浩特 026000)摘 要根据内蒙古115个气象站1971~2000年气象资料,并利用改进的Selianinov干燥度计算公式,研究了内蒙古及其六大不同生态类型区域气候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

结果表明,内蒙古干湿状况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地带性分布规律,即从西向东随经度增加干燥度逐渐变小,气候逐渐变得湿润。

内蒙古地区年平均干燥度70年代呈现波动式下降,气候变化趋于湿润化;80年代干燥度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过程,气候处于干湿的过渡阶段;90年代干燥度经历了先减少后急剧增加的变化过程,其中1995~2000年干燥度增加幅度达1.59,为30年增幅最快的时段。

在六大生态类型分区中,典型荒漠区干燥度变化最为剧烈,大兴安岭林区和草甸草原区的干燥度变化最小。

从气候干湿状况的年代际变化可以看出,80年代是内蒙古全区气候干旱比较严重的年代。

关键词:干燥度,气候变化,干旱,时空分布,内蒙古。

1 引言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结果表明,近百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近150年最暖的12年中有11年出现在过去12年(1995~2006年)。

到21世纪末,在SRES情景下,预估的全球地表平均增暖1.1至6.4℃,海平面相应上升0.18~0.59米。

王绍武等[1-2]的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基本一致,目前仍属于暖期。

施雅风等[3]提出了我国西北气候可能从20世纪的暖干向暖湿转型。

然而,最近的观测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并未同步增加,近50年来北半球的观测蒸发量呈减少的趋势[4-6]。

杨建平等[7]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干湿气候界限的10年年际波动,发现进入90年代西北东部气候有变干迹象。

内蒙古地区气温变化的季节和区域差异_陈效逑

内蒙古地区气温变化的季节和区域差异_陈效逑

第28卷 第1期2009年1月地 理 研 究GEOG RAPHICAL RESEA RC H V o l .28,N o .1Jan .,2009 收稿日期:2008-05-03;修订日期:2008-09-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0671028,40371042) 作者简介:陈效逑(1958-),男,北京市人,博士,教授。

主要从事植物物候学和气候变化研究。

E -mail :cx q @pk u .edu .cn 内蒙古地区气温变化的季节和区域差异陈效逑,彭嘉栋,李慧敏(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摘要:利用内蒙古地区1961~2003年101个气象站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方法,根据四季气温变化的一致性进行区域的划分,并分析气温变化的季节和区域差异。

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的四季气温变化存在着明显的东、西分异,春、秋、冬季的气温场划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区域,而在夏季,则划分为西部、东南部和东北部三大区域;在年际波动方面,除夏季的东南区以外,近43年中各区四季气温的变化都经历了一次显著的由降而升的转折,转折点大致出现在80年代中、后期或90年代初、中期;在线性趋势方面,东部区春、夏季的升温幅度和显著性大于西部区,而西部区秋、冬季的升温幅度和显著性则大于东部区。

一般而言,冬季和夏季升温最为显著,其次是春季,秋季升温最为微弱。

关键词:气温变化;季节和区域差异;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内蒙古文章编号:1000-0585(2009)01-0027-091 引言 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是认识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并提出适应与减缓的对策。

由于地球表面的高度不均一性,即使是在一个自然区域内,全球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异,因此,揭示这种区域分异的本质特征,并因地制宜地设计适应与减缓措施,对于理智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利弊害,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二连浩特市近50a气温、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二连浩特市近50a气温、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二连浩特市近50a气温、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刘丽萍;边疆英【摘要】文章根据近50a二连浩特市气象基本站1961-2010年的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对二连浩特市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二连浩特市气温的上升趋势明显,尤其在1989年以后升温更加明显,年平均气温以0.55℃/10a的幅度上升;降水量的变化呈略有下降趋势,以-1.34mm/10a的幅度下降.【期刊名称】《内蒙古气象》【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3页(P3-5)【关键词】二连浩特;气温;降水量;变化分析【作者】刘丽萍;边疆英【作者单位】二连浩特市气象局,内蒙古二连浩特 011100;内蒙古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8二连浩特市位于43°39′N、111°38′E,拔海高度964.7m,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草原气候,受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时间长,地势较高,远离海洋,又处于西风带,气候特征主要是寒冷、风大、干旱。

年平均气温4.0℃;年平均降水量142.3mm;年平均日照时数3232.1h;年平均大风日数64d,主导风向为西北风;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干旱、寒潮、大风、沙尘暴等。

文章的气象资料来源于二连浩特市气象局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月气温、降水量数据。

2.1 气温变化特征分析2.1.1 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分析二连浩特市近50a年平均气温为4.2℃。

从图1可以看出,年平均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55℃/10a。

在50a年平均气温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1985年,为2.3℃;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2007年,为6.5℃,气温幅度差为4.2℃。

从气温距平变化来看(见图2),1988年以前基本是以负距平为主,1989年后主要是以正距平为主。

从近50a年最高气温和年最低气温变化分析,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有明显地上升趋势,其中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更明显(见图3),气候倾向率为0.91℃/10a,比年气温气候倾向率要大。

锡林郭勒草原不同生态地理区气候干燥度周期变化的小波分析

锡林郭勒草原不同生态地理区气候干燥度周期变化的小波分析
【】 慧 颖 . 候 变 化 对 典 型草 原 区牧 草 气 候 生 产 潜 力 的影 "[. 国 3赵 气 i 1 fJ 中 ]
错 区还表 现 出干燥 度 值下 降 的趋势 ,说 明以上 两个
区域气 候 的干燥 程度在 增加 。 在 2 — 3 a时间周 期 的尺度 上 ,典 型 草原 区和 5 2 草甸 草 原 区小波 系 数零 点分 别 出现在 1 7 、9 0年 9 5 19 和 20 0 6年 附近 , 以此 为 界 . 两个 区 均经 历 了 3个 时 期显著 的交 替变 化 :9 0 - 7 16 - 1 5年左 右 的偏湿 润期 、 -9 17 - 19 9 5 9 0年 左右 的偏 十 旱期 、9 0 2 0 19 - 0 6年 左 右
锡林 郭勒 盟 4个 生态 地理 区年 十燥 度 均呈现 出明显 的周期 变 化 。在 年 际尺度 上 ,5 3 a时问 尺度 上有 2— 2
较 明显 的周期信 号 , 形成 正负相 问 的震荡 中心 。4个 区年 干燥 度 均呈现 干 湿交 替 山现 的特 点 .偏 湿 年份
出现在 16 ~ 17 9 5 9 1年和 1 9 - 2 0 9 7 0 0年 左右 ,偏 千 年份 出现在 1 8 — 1 8 9 2 9 7年左 右 。锡林郭 勒盟 干燥度
方法 :
资 助 项 目 .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 (0 6 0 6 资 助 回 4750 )
2 1 年 第 3期 0 1
2 结 果 分 析 21 气 象站 点 生 态 地 理 区划 分 .
内 蒙 古 气 象
2 1
草场 类型 图[ 1 1 内蒙 古 自治 区生态 分 区 的结果 , 中对 并 综 合考 虑气 象站点 的具体分 布位 置等 , 将锡林 郭勒盟 及 其 附近 的站点归 为不 同生 态地理 区一 荒漠 草原 区、 典 型草原区 、 草甸草原 区和农 牧交错 区 4类 。

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精选版)

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精选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1、我今天的说课内容为七年级上册的第三章第二节,七年级上册是学生接触地理的开始篇,而上册的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又是本册教学的难点之一,所以如何开好头,突破难点,抓住重点,真正让初一新生不对地理学科产生畏难情绪,是我们说课赛课的意义所在,我今天的说课题目,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相比旧的试用版教材删掉了气温与我们一个框题,其它内容基本没变,现教材框题一是气温的变化,框题二是气温的分布,相比老教材更清楚直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二者是从不同角度来讲气温,都是为今后气候及分区地理气候做铺垫,本节内容上承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下启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承上启下地逐步学习气候要素,编者的编排意图是先让学生了解天气的概况,接着再学气温和降水,最后归纳到气候的学习,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完后归纳总结,反过来又让其知道气温与降水就决定了世界气候的分布状况。

2、框题一的教学,教材从气温的日变化与年变化两方面讲述,其中,绘制与阅读气温曲线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今后考点之一,必须认真动手绘制,避免学生一看就会,一绘就错,教材重点在于培养能力,让学生从感性的生活到理性的读绘图,该知识点与生活非常贴近,从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学会生活问题地理化,地理知识生活化,站在地理的角度看问题,学习终生有用的知识。

另外,框题二的教学,其内容涉及本节重难点,等温线内容比较抽象,可结合前面的等高线、等深线概念,利用游戏进行教学,让学生手拉手形象比喻等温线,由直观到抽象,初步形成等温线的概念,高低温中心的学习则可分散难点,结合后面山顶气温垂直分布教学,新教材等温线图比以前更复杂,而且还增加了更多的文字说明,解决好了这个难点,那么接下来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学生通过等温线图就一目了然,通过小组探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就非常清楚的得出高低温的分布区,不过,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例如不要忽略图的名称,特别是图例的阅读,注意图中颜色的深浅代表不同的气温等,再如红色20℃主要在赤道附近,绿色10℃主要在南北极区附近等等,对于教材新增的1月与7月气温图,我想编者是为了适应课改,更好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加入的,只不过是把地图册中的两幅图引入书中而已,没增加文字内容解读,反而减少了文字叙述,只是多了个活动设问,看编者趋势意图,是着重于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增强地理学科的特点,让学生更多读图析图,善于从图中发现问题找出答案,从中归纳知识点,教师可适当引导析图,不过,不可解读过细,要因材施教,以免增重学生负担,至于气温的垂直分布,则可结合旅游爬山来教学。

内蒙古赤峰地区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

内蒙古赤峰地区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

内蒙古赤峰地区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文章以內蒙古赤峰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赤峰地区气象站点1953-2001年的气象观测资料,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赤峰地区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赤峰地区年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及最高温度近40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平均温度在全市40年的倾向率为0.291℃/10a,年最低温度全市40年的倾向率为0.37℃/10a,年最高温度全市40年的倾向率为0.387℃/10a。

赤峰地区的年气温近40年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其全市40年的倾向率为-0.9341mm/10a,其改变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年最低气温以及年最高气温的趋势呈现明显的一致性,由此推测赤峰地区年降水量的降低可能与赤峰地区温度上升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标签:降水量;温度;赤峰市;自动化站点引言赤峰市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而漫长,春季干旱且多大风,夏季雨水集中、炎热,秋季的气温下降快,霜冻来临的早。

这里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就是干旱,素有十年九旱的说法,所以研究温度变化情况在这里有很重要的意义。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1.1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赤峰市气象局的主要相关气象站近40年的气象资料,数据客观、翔实。

1.2 方法(1)时间序列分析采用Excel直接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确定气候变化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2)空间序列分析采用克立格方法进行气候的空间序列分析[1]。

(3)气候倾向率分析2 结果2.1 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时空序列分析2.1.1 年平均气温变化的距平分析结果赤峰地区的平均气温以90年代为界,前后有很大的区别,90年代之前气温负距平为主,90年代之后气温多为正距平,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90年代后,赤峰地区气温不断飙升,气温波动比较大。

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大中期,赤峰地区的平均气温也处于上升阶段,但是始终处于负距平。

在90年代初期,气温浮动特别大,平均气温不断的上升下降。

在1997-2011期间,其平均气温又恢复到缓慢上升阶段。

《内蒙古城市气候脆弱性评价及其适应性研究》范文

《内蒙古城市气候脆弱性评价及其适应性研究》范文

《内蒙古城市气候脆弱性评价及其适应性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中国的一个独特地区,其复杂的地理环境与特殊的气候条件给该地区的城市发展带来了独特的挑战。

本文将对内蒙古城市的气候脆弱性进行评价,并进一步探讨其适应性策略,以期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内蒙古城市气候特点内蒙古地区位于中国北部,具有独特的气候特点。

其气候以寒冷、干燥和变化多样为主要特征。

尤其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地区的气候越来越难以预测和稳定,导致了诸多气候变化相关的问题,如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和强度增强等。

三、气候脆弱性评价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了全面评价内蒙古城市的气候脆弱性,我们构建了一个包括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气候条件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气象因子;生态环境指标主要考量了土地退化、水资源等环境问题;社会经济指标则涉及到城市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因素。

2. 评价结果分析通过对内蒙古各城市的气候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城市在气候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脆弱性。

主要表现为:气候极端事件的频发,如干旱、洪涝、大风等;生态环境恶化,如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以及社会经济压力的增大,如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等。

四、适应性策略研究针对内蒙古城市的气候脆弱性,我们提出了以下适应性策略:1. 强化气候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气候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气候变化动态,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提供有力支持。

2.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通过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3. 发展绿色经济与产业:积极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加强社会管理与政策支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气候变化应对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应对能力。

五、结论通过对内蒙古城市的气候脆弱性评价及其适应性策略的研究,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存在诸多挑战。

1961—2009年锡林郭勒盟气温突变特征分析

1961—2009年锡林郭勒盟气温突变特征分析

气 温变 化趋 势分 析 的方 法很 多 。目前 常用 的有 线性倾 向估 计 、 滑动 平均 、 累计距 平 、 e d l统计 检 K n al 验 、 n — e d l统计 检 验法 等 。本 文 采用 线 性倾 Ma n K n al 向估计 和 Ma n K n a 非参 数 统计检 验 方法[ n — ed l l 2 1 对锡
(. 州 大 学 大 气 科 学 学 院 , 肃 兰州 7 0 0 ; . 郭 勒 盟 气 象 局 , 蒙 古 锡 林 浩 特 1 兰 甘 30 0 2锡林 内 0 60 ) 2 00
摘要 : 根据锡林郭勒盟 1 5个气象观测站 16-20 年 的季 、 91 09 年平均气温资 料 , 用线性倾 向估 计法和 采
共选 取 1 5个 站点 , 分别 为锡林 浩特 、 乌拉 盖 、 东
用 x 表示 样本 量 为 n的某 一变 量 ,用 t 示 墨 i 表
所对应 的时间 .建立 与 t 间 的一元 线性 回归 方 之 程 : 式 中 a为 回归常数 , 回归系 数 。回归 xa b为
系数 b的符号 表示 变量 x的趋 势倾 向 。b O说 明 随 > 时 间 t 加 , 上升 趋 势 ; b O时 , 明随时 问 t 增 x呈 当 < 说
2 2
文章 编 号 :0 5 8 5 ( 1)1 0 2 — 3 10 — 6 62 0 — 0 2 0 01
内 蒙 古 气 象
2 1 年第 1 01 期
1 6 2 0 1 0 9年锡林 郭勒盟气温突变特征分析 9
王 学强 l 董 春 艳 , 爱 萍 2王 敏 z 1 2 , 杜
Ma n K n a 突 变 检 验法 , 析 了 近 4 n — ed l l 分 9年 锡 林 郭 勒盟 的气 温 变 化 趋 势 和突 变 特 征 。分 析结 果 表 明 。 林 郭 勒 盟 锡 近4 9年 的 气 温 变化 特点 是 : 温 明 显 上升 , 和 四季 的 平 均 气 温 均 存 在 突 变 现 象 , 温 从 一 个 相 对 较 冷 的平 均 气 年 气

北大考研-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效逑

北大考研-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效逑

nalofClimatology,22(14):1781-1792.
SchwartzMD,ChenXQ.2002.ExaminingtheonsetofspringinChina.ClimateResearch,21(2):157-164.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著作 ChenXQ.2009.Chapter2.3.4:PhenologicalObservationinChina.In:HudsonIL&KeatleyMR(eds.)Phe nologicalResearch.DordrechtHeidelbergLondonNewYork:Springer. ChenXQ.2003.Chapter2.1:PhenologicalData,Networks,andResearch:EastAsia.Chapter4.5:Assessi ngPhenologyattheBiomeLevel.In:SchwartzMD(ed.)Phenology:AnIntegrativeEnvironmentalScienc e.Dordrecht,TheNetherlands:KluwerAcademicPublishers. ChenXQ.1994.Untersuchungzurzeitlich-raeumlichenAehnlichkeitvonphaenologischenundklimatol ogischenParameterninWestdeutschlandundzumEinflussgeooekologischerFaktorenaufdiephaenolog ischeEntwicklungimGebietdesTaunus.Offenbach:SelbstverlagdesDeutschenWetterdienstes. 杨国栋,陈效逑.1995.北京地区的物候日历及其应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蒙古地区近43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研究》范文

《内蒙古地区近43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研究》范文

《内蒙古地区近43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边疆地区,其气候环境复杂多变,对当地的生产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内蒙古地区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呈现出日益频繁和强烈的趋势。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43年内蒙古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研究,深入探讨其变化规律和特点,以期为当地的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法,通过收集近43年内蒙古地区的气象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风速等,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进行分类和量化分析。

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可视化表达。

三、内蒙古地区近43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概况1. 气温变化近43年来,内蒙古地区的气温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尤其是夏季,高温天气频发,热浪袭击范围不断扩大。

同时,冬季气温也有所上升,但寒冷天气的强度有所减弱。

2. 降水变化内蒙古地区的降水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方面,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降水呈现减少趋势,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另一方面,局部地区的暴雨和洪涝灾害频发,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3. 风速变化近43年来,内蒙古地区的风速呈现出下降趋势。

然而,大风和沙尘暴等极端风速事件仍然频繁发生,对当地的环境和交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四、内蒙古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1. 变化特点(1)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繁和强烈的趋势;(2)空间分布不均,局部地区尤为突出;(3)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对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2. 影响因素(1)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2)自然因素:地形、地貌、植被等自然因素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3)人类活动:过度开发、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也加剧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

五、对策与建议针对内蒙古地区近43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1.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掌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动态变化,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