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实验报告中石大

合集下载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1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仪器和试剂】金属钠、镁条、铝片、砂纸、滤纸、水、酚酞溶液、镊子、烧杯、试管、剪刀、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对比实验1(1)切取绿豆般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

在一只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投入烧杯中。

现象:。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

现象:。

然后加热试管,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对比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各加入2mol/L盐酸2mL。

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论:【问题讨论】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2、元素金属性强弱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仪器和试剂】4%的过氧化氢溶液、12%的过氧化氢溶液、0.2mol/L氯化铁溶液、二氧化锰粉末、热水、滴管、烧杯、试管。

【实验过程】【问题讨论】对比实验3中加入的FeCl3溶液有什么作用?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实验目的】1、通过对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的探究,认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2.通过实验使学生树立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念,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仪器和试剂】试管、滴管、0.1mol/L氯化铁溶液、0.1mol/LKI溶液、CCl4、KSCN溶液。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1)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5mL0.1mol/LKI溶液,再滴加0.1mol/L氯化铁溶液5~6滴。

大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总结(4篇)

大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总结(4篇)

大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总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课程。

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学生们感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实验前理论知识的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资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实验现象等等.否则,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做实验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

比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的的实验要清楚各实验仪器的接法,如果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会事倍功半。

虽然做实验时,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

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学生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

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认真吃透实验步骤,忙着连接实验仪器、添加药品,结果实验失败,最后只好找其他同学帮忙。

特别是在做实验报告时,因为实验现象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将会很难的继续下去,对于思考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互相讨论,请教老师。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通用4篇)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通用4篇)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通用4篇)大学化学实验报告(通用4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化学实验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溶液)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二、实验原理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的酸(或碱)溶液跟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溶液的浓度。

计算公式:c (NaOH)?c(HCl)?V(HCl)c(NaOH)?V(NaOH)或c(HCl)?。

V(NaOH)V(HCl)三、实验用品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0、1000mol/L盐酸(标准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液)、酚酞(变色范围8、2~10)1、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

2、酸碱中和滴定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但其滴定终点的变色点并不是pH=7,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没有影响?3、滴定管和量筒读数时有什么区别?四、数据记录与处理五、问题讨论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是什么?大学化学实验报告2实验名称:酸碱中和滴定时间实验(分组)桌号合作者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溶液)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二: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含滴定管夹)。

实验药品:0、1000mol/L盐酸(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溶液)、酸碱指示剂:酚酞(变色范围8~10)或者甲基橙(3、1~4、4)三:实验原理:c(标)×V(标)=c(待)×V(待)【假设反应计量数之比为1:1】【本实验具体为:c(H+)×V(酸)=c(OH—)×V(碱)】四:实验过程:(一)滴定前的准备阶段1、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具体方法:酸式滴定管,将滴定管加水,关闭活塞。

石大流量计实验报告

石大流量计实验报告

石大流量计实验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成绩:班级:学号:姓名:教师:同组者:实验三、流量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孔板、文丘利节流式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及用途。

2.测量孔板流量计的流量系数α,绘制流量计的校正曲线。

3.了解两用式压差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两用式压差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装置本实验采用管流综合实验装置。

管流综合实验装置包括六根实验管路、电磁流量计、文丘利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其结构如图1-3-1示。

三、实验原理1.文丘利流量计。

文丘利流量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有压管道流量的装置,属压差式流量计(见图1-3-2)。

它包括收缩段,喉道和扩散段三部分,安装在需要测定流量的管道上。

在收缩段进口断面1-1和喉道断面2-2上设测压孔,并接上压差计,通过测量两个断面的测压管水头差,可以计算管道的理论流量Q,再经修正即可得到实际流量。

2.孔板流量计如图1-3-3所示,在管道上设置孔板,在流动未经孔板收缩的上游断面1-1和经孔板收缩的下游断面2-2上设测压空孔,并接上压差计,通过测量两个断面的测压管水头差可以计算管道的理论流量Q,再经修正即可得到实际流量。

孔板流量计也属于压差式流量计,其特点是结构简单。

图1-3-2 文丘利流量计示意图 图1-3-3 孔板流量计示意图3.理论流量水流从1-1断面到达2-2断面,由于过、水断面的收缩,流速增大,根据恒定总流能量方程,若不考虑水头损失,速度水头的增加等于测压管水头的减小(即压差计液面高差▽h ),因此,通过量测到的△h 建立了两个断面平均流速v1和v2之间的关系:h ∆=1h -2h =(1z +γ1p )-(2z +γ2p )=gv 2222α-gv 2211α (1-3-1)如果假设动能修正系数1α=2α=1.0,则最终得到的理论流量为:理Q =)(12A AA A A-h g ∇2=h K ∇μ其中:K =gA22122)()(1A A A A -=μ式中 A ——孔板锐孔断面面积;A1与A2——分别为1-1,2-2截面面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六

实验六 碱在原油乳化中的作用一、实验目的1. 观察碱与原油混合后的乳化现象。

2. 学会用不稳定系数法确定使原油乳化的最佳碱浓度范围。

二、实验原理碱(例如NaOH )可与原油中的酸性成份(例如环烷酸)反应,生成表面活性物质。

这些表面活性物质可使原油乳化形成水包油(o/w)乳状液。

水包油乳状液的形成与稳定性对于碱驱和稠油乳化降粘是重要的,例如碱驱中乳化-携带、乳化-捕集、自发乳化等机理的发生,稠油乳化降粘中原油乳化分散机理的发生都是以水包乳状油液的形成为前提条件的。

碱浓度是影响碱对原油乳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碱浓度低时,碱与原油反应生成的活性物质少,不利于乳状液的稳定。

若碱浓度过高,一方面,碱可使原油中碳链较长的弱酸反应生成亲油的活性物质,这些亲油的活性物质可抵消亲水活性物质的作用,不利于水包油乳状液的稳定,同时,过量的碱具有盐的作用,也不利于水包油乳状液的稳定,因此,只有合适的碱浓度范围,碱才能与原油作用形成稳定的水包油乳状液。

乳状液的稳定性可用不稳定系数(USI )表示。

不稳定系数按下式定义:0()tV t dt USL t=⎰式中: USL —不稳定系数,ml ;V(t)—乳化体系分出水体积与时间的变化函数; t —乳化体系静止分离的时间,min 。

从定义式可以看出,不稳定系数越小,乳状液的稳定性越好。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电子天平(感量0.001g )、10ml 具塞刻度试管、秒表、滴管、试管架。

2. 药品氢氧化钠、原油、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取10ml具塞刻度试管7支,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0、1.0×10-4、5×10-4、1.0×10-3、5.0×10-3、8.0 ×10-3、1.0×10-2的氢氧化钠溶液各5ml,分别用滴管准确加入原油5ml,盖上试管塞子,每支试管各上下震荡30次。

2. 将震荡后的试管立即垂直放在试管架上,同时开始计时,并每隔3min记录一次试管中分出水的体积(若分出水的速度较快,可每隔lmin记录一次),共记录30min。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原理2 应用物理化学 实验报告 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和破坏+2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原理2 应用物理化学 实验报告 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和破坏+21

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和破坏一、实验目的1.制备不同类型的乳状液;2.了解乳状液的一些制备方法;3.熟悉乳状液的一些破坏方法。

二、实验原理乳状液是指一种液体分散在另一种与它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

乳状液有两种类型,即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

只有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是不能形成稳定乳状液的,要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必须有乳化剂存在,一般的乳化剂大多为表面表面活性剂。

表面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降低表面能、在液珠表面形成保护膜、或使液珠带电来稳定乳状液。

乳化剂也分为两类,即水包油型乳化剂和油包水型乳化剂。

通常,一价金属的脂肪酸皂类(例如油酸钠)由于亲水性大于亲油性,所以,为水包油型乳化剂,而两价或三价脂肪酸皂类(例如油酸镁)由于亲油性大于亲水性,所以是油包水型乳化剂。

两种类型的乳状液可用以下三种方法鉴别:1.稀释法:加一滴乳状液于水中,如果立即散开,即说明乳状液的分散介质为水,故乳状液属水包油型;如不立即散开,即为油包水型。

2.电导法:水相中一般都含有离子,故其导电能力比油相大得多。

当水为分散介质(即连续相)时乳状液的导电能力大;反之,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水滴不连续,乳状液导电能力小。

将两个电极插入乳状液,接通直流电源,并串联电流表。

则电流表显著偏转,为水包油型乳状液;若指针几乎不动,为油包水型乳状液。

3.染色法:选择一种仅溶于油但不溶于水或仅溶于水不溶于油的染料(如苏丹Ⅲ为仅溶于油但不溶于水的红色染料)加入乳状液。

若染料溶于分散相,则在乳状液中出现一个个染色的小液滴。

若染料溶于连续相,则乳状液内呈现均匀的染料颜色。

因此,根据染料的分散情况可以判断乳状液的类型。

在工业上常需破坏一些乳状液,常用的破乳方法有:1.加破乳剂法:破乳剂往往是反型乳化剂。

例如,对于由油酸镁做乳化剂的油包水型乳状液,加入适量油酸钠可使乳状液破坏。

因为油酸钠亲水性强,它也能在液面上吸附,形成较厚的水化膜,与油酸镁相对抗,互相降低它们的的乳化作用,使乳状液稳定性降低而被破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镜像反映实验 实验报告 完整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镜像反映实验 实验报告 完整版

中国石油大学 渗流力学 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2013.5. 成绩:班级: 石工10-班 学号: 10021 姓名: 教师:同组者:镜像反映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加深对镜像反映原理的理解。

2、了解有限边界对油井产量的影响。

3、掌握测量等势线的一种方法。

二、实验原理直线供给边界附近一口井的产量计算公式为:22lnwKh PQ d r πμ∆=(4-1) 式中,d —油井到供给边界的距离。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式为:22ln m m wmh UI d r πρ∆=(4-2) 式(4-1)是在供给边界无限长的条件下推导出来的,而实际供给边界是有限长的。

绘制井至供给边界的距离与油井产量的关系曲线,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由此即可分析边界对油井常量的影响。

三、实验流程图4-1 镜像反映实验电路图 1-电解槽 2-铜丝(模拟井) 3-供给边界图4-2 电压法测定等压线实验电路图 1-电解槽 2-铜丝(模拟井) 3-供给边界四、实验操作步骤(1)首先确定模拟油藏的参数的大小:渗透率、供给半径、井半径、油层厚度、流体粘度、生产压差,计算油井产量;确定模拟系统的有关参数的大小:模拟油藏供给半径、最大电流、最大电压。

(2)计算相似系数:eL emr C r =,q I C Q =,p U C P ∆=∆, 计算/Cr Cp Cq =,)1r l C C C ρ=⋅。

(3)由C kρρμ=,计算4CuSO 溶液的电导率,溶液厚度m L h C h =,具体方10V5V探针生产井法见示例。

(4)根据电导率值,从4CuSO 溶液浓度与电导率关系曲线中查出4CuSO 与蒸馏水配制比例,然后进行配制。

(5)配制完毕,测定溶液实际电导率值,计算相似系数。

(6)将调压器旋钮旋至“0”位置,按图4-1所示连接好电路。

(7)打开电源,顺时针旋转变压器旋钮,将电源电压调到所需值(注意:不要高于36伏)。

(8)顺时针慢慢旋动调压器的旋钮,使电压值从低到高变化(最高测量电压<10伏),并测定各个电压值下生产井的电流值。

2021年中山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有机化学实验报告2

2021年中山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有机化学实验报告2

中山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有机化学实验报告2中山大学工学院20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姓名唐颖学号12312042成绩日期同组姓名指导教师戴箭实验名称丁香酚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目的1、了解丁香酚的提取、分离方法。

2、掌握水蒸气蒸馏、分液漏斗的液-液萃取等基本操作技术。

二、仪器直形冷凝管、10ml圆底烧瓶、微型蒸馒头、分液漏斗、长滴管、3ml离心管、10ml锥形瓶、5ml量筒、天平三、药品丁香花蕾、乙酸乙酯、5%氢氧化钠、1:1盐酸溶液、PH试纸四、实验原理五、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iumaromaticum(L.)Merr.et.Perry的花蕾,是一种常用的中药。

丁香含挥发油16-19%,油中主要含有丁香酚(Eugenol,CHO)80-87%,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CH)12%,乙酰丁香酚(Acetyleugenol)中山大学工学院20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33%,此外尚含有其他的微量成分2-庚酮、水杨酸甲酯、α-丁香烯、苯甲醛、苯甲醇、乙酸苯甲酯、间甲氧基苯甲醛、衣兰烯等。

丁香挥发油(简称丁香油),是一种局部麻醉镇痛药,药典规定丁香油含丁香酚不少于85%。

丁香油主要用于治龋齿,兼有杀菌作用,并用作芳香剂及香料,也可以配制风油精等外用药。

丁香油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香味和挥发性成分与非挥发性成分,然后再用乙酸乙酯萃取蒸馏出来的挥发性成分,即得丁香油。

丁香酚是一种黄色油状物,沸点bp=225℃,相对密度(比重)d=0664,折光率n=5410.丁香酚可以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以钠盐的形式存在,加酸酸化可使丁香酚游离出来。

因此,为了提取分离丁香中的丁香酚,一般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其挥发油,然后根据酚羟基的性质,用氢氧化钠溶液萃取分离丁香酚,酸化后再用乙酸乙酯提取,最后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即可以得到丁香酚。

中山大学工学院20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步骤1、称取丁香花蕾3g,装入10ml圆底烧瓶,加水9ml浸泡后,如图,从上到下安装实验装置。

(最新版)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全)

(最新版)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全)

(最新版)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全)化学原理Ⅱ实验王业飞吕开河葛际江戴彩丽焦翠于连香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2019 年 2 月目录前言..........................................................................................1 实验一三组分相图的制备.............................................................3 实验二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6 实验三溶胶的制备与电泳............................................................11 实验四无机电解质的聚沉作用与高分子的絮凝作用...........................16 实验五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和破坏................................................20 实验六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水解...................................................24 实验七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粘度法..........................................26 实验八原油/水界面张力测定(滴体积法).......................................31 实验九聚合物综合性能评价.........................................................33 附录一苯-水的相互溶解度.........................................................35 附录二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36 附录三某些液体的密度...............................................................37 附录四不同温度时某些液体的表面张力..........................................38 附录五彼此相互饱和的两种液体的界面张力....................................39 附录六不同温度时水的介电常数...................................................39 附录七 722 型分光光度计 (40)1前言一. 化学原理(Ⅱ)实验的目的化学原理(Ⅱ)实验是化学原理(Ⅱ)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四点:1. 了解化学原理(Ⅱ)的研究方法,学习化学原理(Ⅱ)中的某些实验技能,培养根据所学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的能力;2. 训练观察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3. 验证化学原理(Ⅱ)主要理论的正确性,巩固和加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4. 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细致的工作作风。

沸石含量测试实验报告(3篇)

沸石含量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沸石样品中的主要成分含量,验证沸石的化学组成,为沸石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沸石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其主要成分包括氧化铝、氧化硅、结晶水等。

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样品中氧化铝的含量,进而推算出沸石中其他成分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沸石样品- 盐酸溶液(0.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0.1 mol/L)- 氯化钾溶液(0.1 mol/L)- 铁氰化钾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0.1 mol/L)- 氯化钾溶液(0.1 mol/L)- 氯化铵溶液(0.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0.1 mol/L)- 氯化钾溶液(0.1 mol/L)- 氯化铵溶液(0.1 mol/L)- 酚酞指示剂- 硼砂标准溶液(0.1 mol/L)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烧杯- 容量瓶- 滴定管- 搅拌棒- 移液管- 酸碱滴定仪- 烘箱四、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 称取一定量的沸石样品(约0.5 g),置于烧杯中。

- 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煮沸并搅拌,使样品中的氧化铝溶解。

- 洗涤烧杯,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

2. 滴定分析:- 吸取一定量的样品溶液至烧杯中。

- 加入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粉红色。

- 记录滴定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3. 计算氧化铝含量:- 根据滴定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计算氧化铝的物质的量。

- 根据氧化铝的物质的量,计算样品中氧化铝的质量。

4. 推算其他成分含量:- 根据氧化铝的质量,推算出样品中氧化硅、结晶水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氧化铝含量测定:- 样品溶液中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0.0025 mol。

- 样品中氧化铝的质量为0.035 g。

2. 其他成分含量推算:- 样品中氧化硅的质量为0.15 g。

- 样品中结晶水的质量为0.2 g。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样品处理和滴定分析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岩石硬度及塑性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岩石硬度及塑性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岩石硬度及塑性系数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日期:成绩:班级:学号:姓名:教师:同组者:实验一岩石硬度及塑性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质。

(2)通过实验学习掌握岩石硬度、塑性系数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岩石硬度仪示意图见图1,由函数纪录仪、载荷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其主体组成。

岩石硬度仪主体由手摇泵、液压罐、支柱、上板、下板、压模组成,并可固定载荷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及岩样,位移传感器的转换器固定在函数纪录仪的外罩上。

(1)手摇泵:手摇泵容积为100mL,最大压强为20MPa,主要由泵桶、丝杠、丝杠压帽、活塞、堵头、堵头压帽、手轮、手柄组成。

(2)液压罐:液压罐的目的是将手摇泵施加的压力通过液缸内的液体推动活塞,带动岩心托盘上的岩样与压模接触、压裂,进而实现实验目的。

液压罐主要由液缸、压帽、活塞、活塞压盘、垫块、岩心托盘组成。

(3)压模:压模是由高强度钢制成胚体后镶入硬质合金压头,将硬质合金锥磨成柱体,压头直径d=2mm。

(4)支柱与上下板:支柱与上下板都由高强度钢制成,支柱的直径和上下板的厚度具有足够的强度满足实验的需求。

(5)位移传感器、载荷传感器:载荷传感器固定在上板上。

位移传感器固定在左支柱上,可上下移动。

位移传感器用来测定压模压入岩样的深度,载荷传感器用来测定压模压碎岩样所用的力。

(6)函数记录仪:采用多通道液晶数显仪,可实时观看图形显示或数字显示,并具有记忆功能,可将实验的数据记录下来,用U 盘导入计算机进行编辑。

三、实验原理利用手摇泵加压,压力传递给压模(硬质合金压头),岩样与压头和位移传感器接触后,用手摇泵慢速均匀加载,压头吃入岩样直至破碎,函数记录仪记录整个过程的载荷与位移值,通过载荷与位移的关系曲线计算岩石硬度和塑性系数。

四、实验步骤(1)记录压模压头的直径:2mm。

(2)打开记录仪开关,调整零点:按菜单,选择输入,按设置,输入密码,选择零点修正。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

那么你们知道大学的化学实验报告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_大学化学实验总结怎么写,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1: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复盐的制备方法。

2. 练习简单过滤、减压过滤操作方法。

3. 练习蒸发、浓缩、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四、实验数据与处理 1. 实际产量:2. 理论产量:3. 产率:实验二化学反应速率、活化能的测定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加深对活化能的理解,并练习根据实验数据作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求反应级数确定反应级数:m= n=2.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求活化能表2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表2中各次实验的k和T,作lg 求出直线的斜率,进而求出反应活化能Ea。

?k?-图,3.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三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混合碱的测定1.了解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

2.学习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不同组分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 HCl标准溶液的标定结果2. 混合碱的测量结果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2:实验日期: 20_ 年 11 月 18 日开始时间: 9 时 30 分; 结束时间:11 时 30 分; 实验题目:金属的腐蚀同组者:___编号 NO: 1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2) 3) 掌握动电位扫描法测定阳极钝化曲线的方法; 测量金属在0.5mol/L H2SO4 中的阳极极化曲线,确定有关特征电位和电流密度; 测量金属在 0.5mol/L H2SO4+0.5mol/LNaCl 中的阳极极化曲线并考察氯离子对金属钝化行为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阳极极化曲线一般可分为四个区:1)活性溶解区:从腐蚀电位( ?c )开始,金属溶解按活性溶解的规律进行; 2)过渡区:金属表面开始发生突变,由活态向钝态转化。

普通化学实验报告中石大

普通化学实验报告中石大
(3)在试管中加入3滴PbI2饱和溶液,加入2滴0.l?mol·dm-3?KI溶液。观察现象,解释之。
?在试管中加入3滴PbI2饱和溶液,加入2滴0.l?mol·dm-3?KI溶液。有黄色沉淀碘化铅生成。因滤液为PbI2的饱和溶液,加入0.1 mol·L-1KI溶液,增加了I ̄浓度,使PbI2的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生成了PbI2沉淀,Pb2+部分转化为PbI2沉淀,所以Pb2+浓度减小。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3)在干试管中加入2~3滴0.1?mol·dm-3?SbCl3溶液,加少许蒸馏水,观察现象。再逐滴加入2?mol·dm-3?HCl(边滴边摇!)溶液,又有何现象?解释之。?
?用滴管向干试管中加入2~3滴0.1?mol·dm-3?SbCl3溶液,用滴管加少许蒸馏水,发现有白色沉淀氢氧化锑。再逐滴加入2?mol·dm-3?HCl(边滴边摇!)溶液,边滴边摇,白色沉淀氢氧化锑逐渐消失。这是因为SbCl3+3H2O<==>Sb(OH)3+3HCl。
二、缓冲溶液的配制和性能?
?(1)在小烧杯中加入15.0?cm3?0.1?mol·dm-3?HAc和15.0?cm3?0.1?mol·dm-3?NaAc溶液,搅拌均匀后,用pH试纸测其pH值,pH值为4.5。然后将该缓冲溶液分成三份。第一份加入1?cm3?0.l?mol·dm-3?HCl溶液,第二份加人1?cm3?0.l?mol·dm-3?NaOH溶液,第三份加入10?cm3蒸馏水,摇匀后用pH试纸测量其pH值,这三份溶液pH值为4.5,pH值基本不变,这是由于缓冲溶液具有缓冲效应所致。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同离子效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及配制。?

中国石油大学-普通物探实习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普通物探实习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普通物探实习报告--------------------------------------------------------------------------作者: 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普通物探实习报告专业班级:勘查****班学号: ********* 姓名: *** 时间: 2016年1月指导老师: *****成绩目录第一章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各种方法的数据采集.....................................................................................................一、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二、所选用的实习仪器及操作方法.................................................................................(一)重力仪.................................................................................................................(二)WCZ-2 质子磁力仪.............................................................................................(三)WDDS-1电阻率仪................................................................................................(四)E60T型瞬变电磁仪............................................................................................(五)E60M型高密度电法仪........................................................................................ 第三章原始数据的分析整理.....................................................................................................一、重力观测资料的整理 ...............................................................................................(一)重力观测资料的整理依据的基本原理 ..........................................................(二)观测资料整理的基本内容 ...............................................................................二、磁法观测资料的整理 ...............................................................................................(一)磁法观测资料的整理依据的基本原理 ..........................................................(二)观测资料整理的基本内容 ...............................................................................三、电法观测资料的整理 ...............................................................................................(一)电法观测资料的整理依据的基本原理 ..........................................................(二)观测资料整理的基本内容 ............................................................................... 第四章成果数据的成图与推断解释.........................................................................................一、重力数据成图及解释 ...............................................................................................(一)重力异常剖面图................................................................................................(二)重力异常平面等值线图 ...................................................................................二、磁法数据成图及解释 ...............................................................................................(一)磁异常剖面图....................................................................................................(二)相对磁场强度等值线图 ...................................................................................三、电法数据成图及解释 ...............................................................................................(一)视电阻率曲线图................................................................................................(二)视电阻率断面图................................................................................................(三)高密度电法成图................................................................................................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一章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本次实习围绕《石油重磁电法勘探》课程展开,主要是了解石油勘探中的三种主要工作方法,即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和电法勘探。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4篇)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4篇)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4篇)大学化学实验报告(4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化学实验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溶液)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二、实验原理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的酸(或碱)溶液跟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溶液的浓度。

计算公式:c (NaOH)?c(HCl)?V(HCl)c(NaOH)?V(NaOH)或c(HCl)?。

V(NaOH)V(HCl)三、实验用品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0、1000mol/L盐酸(标准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液)、酚酞(变色范围8、2~10)1、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

2、酸碱中和滴定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但其滴定终点的变色点并不是pH=7,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没有影响?3、滴定管和量筒读数时有什么区别?四、数据记录与处理五、问题讨论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是什么?大学化学实验报告2一、实验目的:1、培养同学们“通过实验手段用已知测未知”的`实验思想。

2、学习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酸碱滴定的原理及操作步骤、3、实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滴定台一台,25mL酸(碱)滴定管各一支,10mL移液管一支,250mL锥形瓶两个。

药品:0、1mol/LNaOH溶液,0、1mol/L盐酸,0、05mol/L 草酸(二水草酸),酚酞试剂,甲基橙试剂。

三、实验原理:中和滴定是酸与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通过实验手段,用已知测未知。

即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完全中和未知浓度的碱(酸)溶液,测定出二者的体积,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二者的化学计量数,求出未知溶液的浓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七

实验七 堵水剂的制备与性质一、实验目的1. 学会几种堵水剂的制备方法。

2. 掌握几种堵水剂的形成机理及其使用性质。

二、实验原理堵水剂是指从油、水井注入地层,能减少地层产出水的物质。

从油井注入地层的堵水剂称油井堵水剂(或简称堵水剂),从水井注入地层的堵水剂称为调剖剂。

常用的堵水剂有冻胶型堵水剂、凝胶型堵水剂、沉淀型堵水剂和分散体型堵水剂,这些堵水剂的形成机理和使用性质各不相同。

1. 冻胶型堵水剂冻胶(如锆冻胶)是由高分子(如HPAM)溶液转变而来,交联剂(如锆的多核羟桥络离子)可以使高分子间发生交联,形成网络结构,将液体(如水)包在其中,从而使高分子溶液失去流动性,即转变为冻胶。

锆冻胶是油田常用的冻胶型堵水剂。

锆冻胶是由锆的多核羟桥络离子与HPAM 中的羧基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的。

体系的pH 值可影响多核羟桥络离子的形成及HPAM 分子中羧基的量,因此,pH 值可影响锆冻胶的成冻时间和冻胶强度。

2. 凝胶型堵水剂凝胶是由溶胶转变而来。

当溶胶由于种种原因(如电解质加入引起溶胶粒子部分失去稳定性而产生有限度聚结)形成网络结构,将液体包在其中,从而使整个体系失去流动性时,即转变为凝胶。

油田堵水中常用的是硅酸凝胶。

硅酸凝胶由硅酸溶胶转化而来,硅酸溶胶由水玻璃(又名硅酸钠,分子式Na2O·mSO2)与活化剂反应生成。

活化剂是指可使水玻璃先变成溶胶而随后又变成凝胶的物质。

盐酸是常用的活化剂,它与水玻璃的反应如下:2222 2 2Na O mSiO HCl H O mSiO NaCl +→+由于制备方法不同,可得两种硅酸溶胶,即酸性硅酸溶胶和碱性硅酸溶胶。

这两种硅酸溶胶都可在一定的条件(如温度、pH 值和硅酸含量)下,在一定时间内胶凝。

评价硅酸凝胶堵水剂常用两个指标,即胶凝时间和凝胶强度。

胶凝时间是指硅酸体系自生成至失去流动性的时间。

凝胶强度是指凝胶单位表面积上所能承受的压力。

3. 沉淀型堵水剂沉淀型堵水剂由两种可反应产生沉淀的物质组成。

大一无机化学实验报告大全

大一无机化学实验报告大全

大一无机化学实验报告大全实验一: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草酸与氧化钡中和反应的滴定法。

二、实验原理当滴定液的 pH 值与被滴定溶液的 pH 值相等时,称为酸碱溶液的中和点。

草酸为一种二元强酸,能与氢氧化钡滴定至草酸二酸盐钠溶液的终点。

实验中获取到反应方程式:H2C2O4 + Ba(OH)2 → Ba(C2O4) + 2H2O。

三、实验步骤1.首先,准备好所需实验器材,包括移液枪、滴定管、烧杯等。

2.使用移液枪分别取草酸溶液和稀氢氧化钡溶液各 10~20 毫升,倒入两个烧杯中。

3.在第一个烧杯中缓慢滴加甲基橙指示剂,同时将第二个烧杯的溶液滴回到第一个烧杯中,直到溶液呈现粉红色。

4.然后,使用滴定管向草酸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钡溶液,同时轻轻搅拌草酸溶液,直至溶液由粉红色变为黄色。

5.记录下滴定前后稀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差值,以计算草酸溶液的浓度。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草酸溶液与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定过程中,每滴加一滴氢氧化钡溶液,草酸溶液的颜色会由粉红色逐渐变为黄色。

实验结束时记录下滴定的体积差值为 15.0 毫升。

根据化学计量反应的知识,草酸与氧化钡的反应方程式为 H2C2O4 + Ba(OH)2→ Ba(C2O4) + 2H2O。

根据方程式,可以推算出滴定过程中的物质摩尔比例与计算草酸溶液的浓度。

五、结论根据实验结果与计算,本次实验所用的草酸溶液浓度为 0.1 mol/L,草酸与氧化钡进行滴定反应的摩尔比例为 1:1,滴定过程中的体积差值为 15.0 毫升。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滴定实验是一种通过滴定液的用量与被滴定溶液的摩尔比例来确定被滴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通过草酸与氧化钡的滴定实验,我们学会了掌握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

实验中,我们注意到滴定过程中颜色的变化,这是指示剂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化学》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化学》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化学》实验报告一、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r仪器结构主要部件包括4部分:(1)高稳定度X射线源(2)样品及样品位置取向的调整机构系统(3)射线检测器(4)衍射图的处理分析系统仪器原理X射线的波长和晶体内部原子面之间的间距相近,晶体可以作为X射线的空间衍射光栅,即一束X射线照射到物体上时,受到物体中原子的散射,每个原子都产生散射波,这些波互相干涉,结果就产生衍射。

衍射波叠加的结果使射线的强度在某些方向上加强,在其他方向上减弱。

分析衍射结果,便可获得晶体结构。

晶体衍射基础公式——布拉格方程:2dsinθ=nλ对于晶体材料,当待测晶体与入射束呈不同角度时,那些满足布拉格衍射的晶面就会被检测出来,体现在XRD图谱上就是具有不同的衍射强度的衍射峰。

对于非晶体材料,由于其结构不存在晶体结构中原子排列的长程有序,只是在几个原子范围内存在着短程有序,故非晶体材料的XRD图谱为一些漫散射馒头峰。

应用油田录井Olympus便携式X 射线衍射仪BTX可能直接分析出岩石的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并形成了定性、定量的岩性识别方法,为录井随钻岩性快速识别、建立地质剖面提供了技术保障。

岩石定名X 射线衍射仪主要采集的是岩石中各种矿物的相对含量,并系统采集各种矿物的标准图谱,通过矿物成分的相对含量就可以确定岩石岩性,为岩性定名提供定量化的参考依据。

二、X荧光光谱仪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XRF)仪器结构由激发源(X射线管)和探测系统构成。

仪器原理受激发的样品中的每一种元素会放射出二次X射线,并且不同的元素所放射出的二次X射线具有特定的能量特性或波长特性。

探测系统测量这些放射出来的二次X射线的能量及数量。

然后,仪器软件将探测系统所收集到的信息转换成样品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及含量。

应用广泛应用于冶金、地质、有色、建材、商检、环保、卫生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在RoHS检测领域应用得最多也最广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