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第一章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
2π
1 LC
所以 C=1/[(2πf0)2L]=200PF
Rp=L/Cr=244KΩ
Q0=ω0L/r=142
BW0.7=f0/Q0=3.3KH 在失谐Δf=±10KH的选择性为
S
1
1
0.16
1 Q02 (2f / f0 )
1 (142 * 2 *10)2
465
1.2.3 信号源和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 1、 信号源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
R1
M
+
V&1
L1 L2
–
Is G1
R2
L1
CM
+
L2
G2
C1
C2
-
C1
C2
互感耦合回路
电容耦合回路
图8 双调谐耦合回路
互感耦合系数
k=
电容耦合系数
M =M L1L2 L
k=
CM
= CM
(C1 + CM )(C2 + CM ) C + CM
次级电压
Ig
U 2= ω0C
kQ02 1 - ξ2 + k2Q02 2 + 4ξ2
BW0.7
Au/Auo 1 0.707
0.1
令: S = 0.1
fL fO fH
f
BW0.7
BW0.1
= 9.95 f0 Q0
BW0.1
= 9.95BW0.7
则:
K0.1 = BW0.1 = 9.95 BW0.7
1.2.2 并联谐振回路
下图是最简单的并联回路。 r近似为电感线圈L的 内阻,r通常很小,可以忽略,Ig为激励电流源。
频率较高时,Cb’c的容抗较小,可它并联的电阻 rb’c较大,相比之下rb’c可以忽略。
高频电路Multisim仿真实验一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实验一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一、 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图1.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1、 根据电路中选频网络参数值,计算该电路的谐振频率ωp ;
s rad CL w p /936.210580102001
1
612=⨯⨯⨯==--
2、 通过仿真,观察示波器中的输入输出波形,计算电压增益A v0。
,708.356uV V I = ,544.1mV V O = ===
357
.0544.10I O v V V A 4.325 输入波形:
输出波形:
3、 利用软件中的波特图仪观察通频带,并计算矩形系数。
4、改变信号源的频率(信号源幅值不变),通过示波器或着万用表测量输出电
压的有效值,计算出输出电压的振幅值,完成下列表,并汇出f~A v相应的图,根据图粗略计算出通频带。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实验报告

实验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为:带宽:8.0*0.7=5.6Bw1=6.6-6.1=0.5MHz2、观察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当放大器工作于放大状态下,运用上步点测法测出接通与不接通1R3的幅频特性曲线。
既令2K1置“on”,重复测量并与上步图表中数据作比较。
f/MHz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U/mV 1.7 1.9 2.0 2.4 2.6 3.2 3.6 4.0 5.2 5.6 5.6 5.2 4.4 3.8 3.2 2.6 2.4 2.0幅频特性曲线为:5.6*0.7=3.92;Bw2=6.65-6.1=0.55MHz3、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测量(保持输入幅度不变,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双调谐放大器的输出幅度,然后画出频率与幅度的关系曲线,该曲线即为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2K2往上拨,接通2C6(80P),2K1置off。
高频信号源输出频率6.3MHZ(用频率计测量),幅度300mv,然后用铆孔线接入双调谐放大器的输入端(IN)。
2K03往下拨,使高频信号送入放大器输入端。
示波器CH1接2TP01,示波器CH2接放大器的输出(2TP02)端。
反复调整2C04、2C11使双调谐放大器输出为最大值,此时回路谐振于6.3MHZ。
按照下表改变高频信号源的频率(用频率计测量),保持高频信号源输出幅度峰——峰值为300mv(示波器CH1监视),从示波器CH2上读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双调谐放大器的幅度值,并把数据填入下表中。
f/MHz 4.8 5.0 5.2 5.4 5.7 5.8 5.9 6.0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U/mV 0.8 1.4 2.6 4.2 8.0 8.8 8.0 8.0 8.0 8.2 8.4 6.4 4.8 3.2 2.0 1.8 1.4 1.2 幅频特性曲线:8*0.7=5.6V;Bw3=6.55-5.5-1.05MHz4、放大器动态范围测量2K1置off,2K2置单调谐,接通2C6.高频信号源输出接双调谐放大器的输入端(IN),调整高频信号源频率为6.3MHz,幅度为100mV。
实验一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_2

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
2.掌握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Q值的影响。
3.掌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1.调测小信号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状态。
2.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与偏置及回路并联电阻的关系。
3.观察放大器输出波形与谐振回路的关系。
4.调测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5.观察放大器的动态范围。
三、基本原理:说明回路谐振电阻对通频带的影响。
四、实验说明本实验使用高频小信号放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单元以及信号源和频率计。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机接收端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
其实验单元电路如图1-1所示。
图1-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图该电路由晶体管VT7、选频回路CP2二部分组成。
它不仅对高频小信号放大,而且还有一定的选频作用。
本实验中输入信号的频率fs=10MHz。
R67、R68和射极电阻决定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拨码开关S7改变回路并联电阻,即改变回路Q值,从而改变放大器的增益和通频带。
拨码开关S8改变射极电阻,从而改变放大器的增益。
9014是常用的NPN型小功率三极管。
把显示文字的平面朝向自己,三个引脚向下,则三个引脚从左到右依次为e发射极、b基极、c集电极。
信号源和频率计位于实验箱左侧的小电路板上。
信号源采用三端振荡电路,其产生的振荡信号频率范围在6~16MHz之间,由C6进行调节;VR1用于调节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VR2用于调节输出信号的幅度。
频率计是一个自适应的频率计,由两个发光二极管指示当前的档位:上面的灯亮时表示数码管显示信号频率为MHz,下面的灯亮时表示数码管显示信号频率为KHz。
五、实验步骤熟悉实验板电路和各元件的作用,正确接通实验箱电源。
1.静态测量将开关S8的2,3,4分别置于“ON”,测量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将短路插座J27断开,用直流电流表接在J27C.DL两端,记录对应Ic值,计算并填入表1-1。
高频电子线路_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和高频功放_实验报告

1-3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一 .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掌握单调谐和双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掌握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4.熟悉放大器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和双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5.了解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二 . 实验内容1.采用点测法测量单调谐和双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2.用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信号幅度,并计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3.用示波器观察耦合电容对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4.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动态范围;5.观察集电极负载对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三 .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在实验箱主板上插装好无线接收与小信号放大模块,插好鼠标接通实验箱上电源开关,此时模块上电源指示灯和运行指示灯闪亮。
2.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测量测量幅频特性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扫频法和点测法。
扫频法简单直观,可直接观察到单调谐放大特性曲线,但需要扫频仪。
点测法采用示波器进行测试,即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然后画出频率与幅度的关系曲线,该曲线即为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1)扫频法,即用扫频仪直接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利用本实验箱上的扫频仪测试的方法是:用鼠标点击显示屏,选择扫频仪,将显示屏下方的高频信号源(此时为扫频信号源)接入小信号放大的输入端(1P1), 将显示屏下方的“扫频仪”与小信号放大的输出(1P8) 相连。
按动无线接收与小信号放大模块上的编码器(1SS1),选择1K2指示灯闪亮,并旋转编码器(1SS1) 使1K2指示灯长亮,此时小信号放大为单调谐。
显示屏上显示的曲线即为单调谐幅频特性曲线,调整1W1、1W2曲线会有变化。
用扫频仪测出的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图1-5 扫频仪测量的幅频特性(2)点测法,其步骤如下:① 通过鼠标点击显示屏,选择实验项目中“高频原理实验”,然后再选择“小信号调谐放大电路实验”,通过选择“小信号调谐放大”后,显示屏上显示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原理电路图。
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1
RL3_A
JP1_A
0
K
L3_A
L2_A
C2_A
L
1
实验一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_ A
1
O
U
T
C1_A
+
1
2
V
实验一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扫频仪 3、高频信号发生器 4、万用表 五、实验内容 (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1、实验电路(见图1-4) 2、静态测量
2级在理想情况下为4.687; 3级在理想情况下为1.65;
I
N
1
C3_A
四、实验电路和实验仪器 (一)实验电路
C5_A
Rb2_A
Rb1_A
B
E
C
Ce1_A
C4_A
BG1_A
5
Re1_A
1
0
Ω
CT1_A
1
2
1
Re2_A
K
3
4
5
6
4
RL1_A
2
Re3_A
7
K JP2_A
0
Ω
1
2
2
RL2_A
K
3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6
实验一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六、思考: 1,2,3,4 七、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的直流和交流等效电路,计算静态工作点与实 测结果比较。 2、整理实验数据,并画出幅频特性。 (1)单调谐回路并接不同电阻时的幅频特性和通频带,整理并 分析原因。 (2)共射-共基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中电阻 对幅频特性,通频 带的影响。从实验结果找出上述两种电路的优缺点。 (3)上述两种电路的动态范围各是多少(放大倍数下降1dB的 折弯点 定义为放大器动态范围),讨论IC对动态范围的影响。 (4)回答思考题1.4。
第四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电子技术

第四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第四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4.1 概述低频放大器:工作频率较低,但带宽较宽;高频放大器:工作频率很高(中心频率在几百千赫至几百兆赫以上),但带宽很窄。
故高频放大器一般都是采用选频网络组成谐振放大器或非谐振放大器。
(1)谐振放大器:采用谐振回路(串、并联或耦合回路)作负载的放大器。
它又分为调谐放大器(高频放大器)和频带放大器(中频放大器)。
(2)非调谐放大器:由滤波器和阻容放大器组成的各种窄带、宽带放大器。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质量指标:(1)增益:放大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2)通频带: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下降到最大值的0.7倍(2/1)时对应的频率范围:3db带宽;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下降到最大值的0.5倍(2/1)时对应的频率范围:6db带宽;(3)选择性:抑制干扰的能力。
(4)工作稳定性:电路元件参数发生改变时放大器的稳定程度。
(5)噪声系数:噪声系数=输入端信噪比/输出端信噪比,如放大器内部噪声接近于零,则噪声系数接近于1,说明放大器本身引入的噪声很小。
§4.2 晶体管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与参数晶体管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的两种形式:形式等效电路和物理模拟等效电路。
形式等效电路:将晶体管等效为有源线性四端网络。
优点:分析电路方便,具有普遍意义;缺点:网络参数与频率有关。
物理模拟等效电路:用RLC元件表示晶体管内部的复杂关系,即每一元件与晶体管内发生的某种物理过程有明显的关系,用这种物理模拟的方法得到的物理等效电路就是混合π等效电路。
优点:各个元件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常数;缺点:分析电路不够方便。
4.2.1 形式等效电路(网络参数等效电路)(P91)一、双口网络压控型伏安关系V AR(y参数):1V 2端口1和端口2都外接电压源。
端口电流1I 的表示式:sc1212111111211y y )1N ()1()1(I V V I I IV V I ++='''+''+'=++=产生的电流口中所有独立源作用在端只由网络产生的电流单独作用在端口电压源产生的电流单独作用在端口电压源端口电流2I 的表示式: sc21212222y y I V V I++= 其中,0,0111112===sc I V V I y 为端口1(输出)短路策动点(输入)导纳;iy,0211211===sc IV V I y 为端口1(输入)短路反向转移导纳;ry0,0122122===sc I VV I y 为端口2(输出)短路正向转移导纳;fy,0222221===sc IV V I y 为端口2(输入)短路策动点(输出)导纳;oy 0,01sc121===V V I I 为两端短路时端口1的短路电流;0,02sc221===V V I I 为两端短路时端口2的短路电流;写成矩阵形式:scI V Y I +=,即⎥⎦⎤⎢⎣⎡+⎥⎦⎤⎢⎣⎡⎥⎦⎤⎢⎣⎡=⎥⎦⎤⎢⎣⎡21212221121121sc sc I I V V y y y y I I一个双口网络可以用短路导纳矩阵Y 和短路电流向量scI 来表征,矩阵Y 中的各元素称为y 参数。
高频电子线路小信号放大器资料

I1
V1
yi
yrV2
I2
y f V1 yo V2
为因变量,其网络方程
为 I1 yi V1 yr V2
图3-4 Y参数等效电路
I2 y f V1 yo V2 .
12
即
I1
yi
yr
V1
I2 y f yo V2
式中,yi 、yr 、y f y、o 是晶体管的“内参数”,它们
注:教材P74图3-9
Vc
y fe yoe YL'
Vi
中 Vc 方向与此相反
(4)
YL'
1 p112
gp
jC
1
j
L
P22
yie
其中
g
gp
1, R
gp
为回路的谐振导纳。
Uc p1
Uo
p2 .
32
所以由
Au
Uo Ui
p2 p1
Uc Ui
,知
Au
p2 y fe p1( yoe YL' )
pi :放大器的输入功率;
2
pi Vi2 gie1 ,
所以
po
p1
y fe g
Vi
p22 ge2
Apo
po pi
p12 p22 gie2 y fe
gie
g
2
2
Avo
g 2 ie2 gie
gie和gie
分别是本级和下一级. 晶体管的输入导纳。
式中,uo、u分i 别为放大电路中心频率上的输出、
输率入的电输压出有、效输值入;功P率o、,P分常i 别用为分放贝大表电示路。中心频
.
5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工作原理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工作原理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设备和电路中。
其主要作用是放大高频小信号,使其能够被接收器或者其他设备处理。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需要了解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基本结构。
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输入端、输出端和放大器。
输入端通常是一个天线或者其他接收器,用于接收高频小信号。
输出端则将放大后的信号传递给其他设备或者处理器。
放大器是整个电路的核心部件,它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到足够的程度,以便被其他设备或者处理器处理。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在工作时,输入端接收到高频小信号后,会将其传递到放大器。
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到足够的程度后,再将其传递到输出端。
在这个过程中,放大器通常会使用一些特殊的电子元器件,如晶体管等。
这些元器件能够将信号放大到足够的程度,并且能够对信号进行调谐,以适应不同的频率。
为了让放大器能够对信号进行调谐,通常会使用一些特殊的电子元器件,如电容器和电感器。
这些元器件能够对信号的频率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信号。
例如,当输入端接收到一个低频信号时,放大器会将电容器调整到一个较小的值,以便能够更好地放大这个信号。
当输入端接收到一个高频信号时,放大器会将电容器调整到一个较大的值,以便能够更好地放大这个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相对复杂,需要仔细的设计和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信号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调谐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因素,如噪声、失真等,以保证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其能够将高频小信号放大到足够的程度,以便被其他设备或者处理器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信号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调谐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了解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有所帮助。
3、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解析

•
Av
V
•
2
V1
yfe yoe YL
yre表示输出电压对输入电流的控制作用(反向控制); yfe表示输入电压对输出电流的控制作用(正向控制)。 yre越大表示晶体管的内部反馈越强;yfe越大表示晶体管
的放大能力越强。
yre的存在, 对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危害, 是谐振放大器自激的
根源, 同时也使分析过程变得复杂, 因此应尽可能使其减小
p22 gie2
则可得最大功率增益为:
p1 yfevbe
11
放大器输入导纳Yi
•
I1
•
yie V1
•
yre V2
•
I2
•
yfe V1
•
yoe V2
•
•
I2 YL V2
Yi
yie
yre yfe yoe YL
图 3.2.3 晶体管放大器及其y参数等效电路
12
放大器输出导纳Yo
I•1
•
yie V1
•
yre V2
I•2
y fe
•
V1
•
yoe V2
不稳定状态的极端情况是放大器自激(主要由晶体管内反馈 引起),使放大器完全不能工作。
6
4) 工作稳定性: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直流偏置)、晶体管 参数、电路元件参数等发生可能的变化时,放大器的主要特 性的稳定。
F
A
低频小信号模型
A
高频小信号模型
出于分析的方便,将把稳定性问题及其改善放至最后讨论。
7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分析方法
p1 p2 yfe
jwC
1
jwL
谐振时
Av 0
高频电子技术第1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因为谐振回路的谐振特性,具有选择 特定频率信号的能力,所以谐振回路的谐 振频率应调谐在有用信号的中心频率上。
回路的谐振曲线越尖锐,通频带就越 窄,对无用信号的抑制作用越强,回路的 选择性越好。
谐振回路的选择性可用在通频带外特 定的偏离频率△f处S减少的dB数表示,称 为对特定信号的抑制能力S(dB):
由上2式可知,当谐振时,阻抗值最大且为纯 电阻,相移ϕ=0。
1.2.2并联谐振回路7
根据上2式,可画出阻抗和相移的曲线:
|Z| Qp增大
O
Δf
并联谐振回路 阻抗曲线
ϕ 90°
Qp增大
O
Δf
-90°
并联谐振回路 相频曲线
可见,当回路失谐时,并联回路阻抗下降,相移增大,最大相移为 ±90°,Δf>0时,回路呈容性, Δf<0时,回路呈感性。
当ωL=1/ωC时,回路发生并联谐振,此时 回路的谐振角频率ωP为:
由于在实际电路中r非常小,所以:
因此,在相同的电感和电容值下,串联谐 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与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 一致。
+ İg
-
L
+
CŮ
r
-
并联谐振回路 等效电路1
1.2.2并联谐振回路4
与串联谐振回路相同,谐振时回路的感抗 或容抗称为回路的特性阻抗ρ:
1.1.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用途、分类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通信、雷达、测量仪等接收设备 中,其主要功能是从所接收的微弱信号中,选择有用信号并加以放大,且对无用 信号、噪声等加以抑制。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谐振回路为负载的谐振放大器,称为谐振放大器; 二类是以集中选择性滤波器为负载的集中选频放大器;
《电工学》填空题库及答案

《电工学》填空题库及答案1、理想选频网络的矩形系数是 1 。
高频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的矩形系数是9.95 。
2、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是指采用谐振回路(或选频网络)作负载的放大器。
因此,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不仅有放大作用,而且也具有选频的作用。
3、假设丙类高频功放开始工作于临界工作状态,则:单独增大集电极直流电源Ec(其他参数不变)时,功放将进入欠压工作状态。
集电极调幅电路中的高频功放应工作在T jω>,振幅平衡条件是。
4、正弦波振荡器的振幅起振条件是()1o5、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晶体等效为电感元件,而其中的皮尔斯振荡器实质上是_电容__ __反馈的三点式振荡器。
6、话音信号的频率是300~3400Hz,经过DSB调制后的已调信号的带宽是是6800 Hz。
调幅指数为100%的AM信号的功率效率是1/3 。
7、SSB信号的产生方法有滤波法、移相法和移相滤波法。
8、乘积型同步检波器主要由乘法器和低通滤波器两部分组成。
9、直接调频法中常采用变容二极管来实现。
晶体振荡器直接调频电路的缺点是最大频偏_小_ __。
10、振幅鉴频器是将FM信号通过频率-幅度网络变成AF-FM 信号,再用包络检波器还原出调制信号。
2、高频功率放大器在临界工作状态时输出功率最大,在弱过压工作状态时效率最高。
3、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是效率和输出功率。
4、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晶体若接在晶体管c、b极或b、e极之间,这样组成的电路分别称为皮尔斯振荡器和密勒振荡器。
5、振荡器在起振初期工作在小信号甲类线性状态,因此晶体管可以用Y 参数等效电路进行简化,9、如果音频调制信号的带宽为,则窄带调频信号(m<1)的带宽为 40 kHz ,宽带调频信号10、间接调频法是指先对调制信号进行积分,再用此信号对载波进行 相位 调制;间接调相法是1.单LC 选频回路的矩形系数是 9.95 。
高频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的矩形系数是2.时常采用 Y 参数等效电路。
高频电子线路-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课件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指标
4 矩形系数 Kr0.1
➢ 矩形系数表征放大器选择性好坏的一个 ➢ 选择性:表示选取有用信号,抑制无用信号的能力 ➢ 理想:——矩形
Kr0.1
2f0.1 2f0.7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指标
5 工作稳定性
➢ 指放大器的直流偏置、晶体管参数、电路元器件参数等发 生变化时,放大器主要性能的稳定程度
y11 y12U2 y21U1
U 1
I2
y22 U 2
共发射极晶体管
+
b
.
.
Ib
Ube
-
c . Ic
V
e
I b Yie U be Yre U ce I c Y fe U be Yoe U ce
.
.
Ib
Ic
b
c
+
+
+
. Uce
. Ube
Yie
.
Yoe .
.
U ce
Y reU ce
Y feU b e
已知 Rb1 15 k , Rb 2 6.2 k , Re 1.8k , C b C e 0.01uF , RL 5k ,工作频率 f0 10 .7 MHz ,回路电感 L13 4uH , Q0 100 , N 13 20 , N 23 6, N 45 5,晶体管在直流 工作点和工作频率为 10 .7 MHz 时的参数为:
Ui=Ube; Uc即Uce;
信号源用电流源代替;
输出电压在第二级;
y y Ib
ie yreUce y feUi oe Ic
Is
Ys
U i
U c
C
35
2
L 1
高频实验报告实验二 单调谐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单调谐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目录一、实验原理 (2)二、仿真分析 (8)2.1 实验一 (8)2.2 实验二 (14)三、单调谐放大电路设计实例 (22)3.1电路选择与参数计算 (23)3.1.1选定电路形式 (23)3.1.2设置静态工作点 (24)3.1.3谐振回路参数计算 (24)3.1.4确定耦合电容与高频滤波电容: (24)一、实验原理调谐放大器的主要特点是晶体管的集电极负载不是纯电阻,而是由 L 、C 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由于L 、C 并联谐振回路的阻抗随频率而变化,在谐振频率处、其阻抗是纯电阻,且达到最大值。
因此,用并联谐振回路作集电极负载的调谐放大器在回路的谐振频率上具有最大的放大系数,稍离开此频率放大系数就迅速减小。
因此用这种放大器就可以只放大我们所需要的某些频率信号,而抑止不需要的信号或外界干扰信号。
正因如此,调谐放大器在无线电通讯等方面被广泛地用作高频和中频选频放大器。
调谐放大器的电路形式很多,但基本的电路单元只有两种:一种是单调谐放大器,一种是双调谐放大器。
这里先讨论单调谐放大器。
(—) 单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典型的单调谐放大器电路如图1.1所示。
图中R 1, R 2 是直流偏置电阻;LC 并联谐振回路为晶体管的集电极负载,R e 是为提高工作点的稳定性而接入的直流负反馈电阻, C b 和C e 是对信号频率的旁路电容。
输入信号V s ’经变压器耦合至晶体管发射结,放大后再由变压器耦合到外接负载R L ,C L 上。
为了减小晶体管输出导纳对回路的影响,晶体管T 1采用抽头接入。
L LV s ’图1.1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电路在低频电子电路中,我们经常采用混合π模型来描述晶体管。
把晶体管内部的物理过程用集中元器件RLC 表示。
用这种物理模型的方法所涉及到的物理等效电路就是所谓的π参数等效电路。
混合π 参数是晶体管物理参数,与频率无关,物理概念清楚。
但是由于输入输出相互牵制,在高频分析时不太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2.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3.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测试方法。
4.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SS-78042.扫频仪PD12503.高频信号发生器WY10524.万用表5.实验板1三、预习要求1、复习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
2、了解谐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动态范围、通频带及选择性相互之间的关系。
3、实验电路中,若电感量L=1uh, 回路总电容C=220pf (分布电容包括在内),计算回路中心频率f。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图1-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1.实验电路见图1-1(1)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 V电源电压,无误后,关断电源再接线)(2)接线后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接通电源。
2.静态测量实验电路中选Re=1K测量各静态工作点,计算并填表1.1表 1.1实测实测计算根据V CE判断V是否工作在放大区原因V B V E I C V CE 是否* V B , V E是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对地电压。
3. 动态研究(1)测放大器的动态范围V i~V O(在谐振点)选R=10K , Re=1k 。
把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端接示波器,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 i, 调节频率f 使其为10.7MH Z, 调节C T使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
此时调节V i由0.02伏变到0.8伏,逐点记录Vo电压,并填入表1.2 。
Vi的各点测量值可根据(各自)实测情况来确定。
表 1.2V i(v) (峰值)0.02 0.8V0(v) Re =1KΩRe =500ΩRe =2KΩ(2)用扫频仪调回路谐振曲线。
仍选R=10K, Re=1K。
将扫频仪射频输出送入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接至扫频仪检波器输入端。
观察回路谐振曲线(扫频仪输出衰减档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位置,如30dB),调回路电容C T, 使f 0 = 10 .7 MHz 。
(3)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当回路电阻R=10K时,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将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至电路输入端,调节频率f使其为10.7MHz,调节C T使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此时的回路谐振频率为f0=10.7MHZ 为中心频率,然后保持输入电压Vi 不变,改变频率f由中心频率向两边逐点偏离,测得在不同频率f时对应的输出电压V0,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表1-3。
频率偏离范围可根据(各自)实测情况来确定。
f(MHz) 10.7V0 R=10KΩR=2KΩR=470Ω计算fo=10.7MHz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及回路的通频带和Q值。
(4)改变谐振回路电阻,即R分别为2KΩ、470Ω时,重复上述测试,并填入表1-3。
比较通频带情况。
五.实验报告要求1.写明报告目的.2.画出实验电路的直流和交流等效电路,计算直流工作点,与实验实测结果比较。
3.写明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及名称、型号。
4.整理实验数据,并画出单调谐回路接不同回路电阻时的幅频特性和通频带,整理并分析原因。
5.本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是多少(放大倍数下降1dB 的折弯点V O定义为放大器动态范围),讨论I C对动态范围的影响。
实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一、实验目的1.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丙类放大器的计算与设计方法。
2.了解电源电压V C与集电极负载对功率放大器功率和效率的影响。
二、预习要求1.复习功率谐振放大器原理及特点。
2.分析图2-1所示的实验电路,说明各元器件作用。
三、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扫频仪3.高频信号发生器4.万用表5.实验板1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电路见图2-1按图接好实验板所需电源,将C、D 两点短接,利用扫频仪调回路谐振频率,使谐振在6.5MHz的频率上,方法是调节电容C2、C5使输出幅度最大。
图2-1 C D2.加负载50Ω,在输入端接f=6.5MHz、Vi=120mV信号,测量各工作电压,同时用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峰值电压,将测量值填入表2.1内。
f=6.5MHz实测实测计算V B V EV CEV i V0I0 Ic P i P0P aηV c=12V V i=120mVR L=50ΩR L=75ΩR L=120ΩV i=84mVR L=50ΩR L=75ΩR L=120ΩV c=5VV i=120mVR L=50ΩR L=75ΩR L=120ΩV i=84mVR L=50ΩR L=75ΩR L=120Ω其中:V i:输入电压峰—峰值V0:输出电压峰—峰值I0:电源给出总电流P i:电源给出总功率(P i =V C I O) (V C:为电源电压)P0:输出功率P a:为管子损耗功率(P a=I C V CE )3.加75Ω负载电阻,同2测试并填入表2.1内。
4.加120Ω负载电阻,同2测试并填入表2.1内。
5.改变输入端电压V i =84mV ,同2 、3、4测试并填入表2.1测量。
6.改变电源电压V c =5V,同2 、3、4、5测试并填入表2.1内。
五、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实验测量结果,计算各种情况下I C、P O、P i、n 。
2.说明电源电压、输出电压、输出功率的相互关系。
3.总结在功率放大器中对功率放大晶体管有哪些要求。
实验三振幅调制器与解调器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应用MC1496模拟乘法器设计组成振幅调制电路和同步检波器,培养设计、调试和测量电路的能力。
2.掌握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AM)和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的方法与过程,并研究已调波与二输入信号的关系。
3.掌握测量调幅系数m a的方法。
二、预习要求1、本实验为设计综合性实验,要求实验前预习幅度调制器和解调器有关知识。
查找MC1496器件的资料。
预习报告:给出详细的MC1496内部电路图和工作原理。
2、设计用MC1496模拟乘法器构成普通调幅波调幅电路、双边带调幅电路以及同步检波器电路,预习报告给出完成上述实验的必要条件,提出完成实验的测试方法及必备仪器。
3、预习报告给出设计电路的主要参数,根据实验内容要求给出实现AM 或DSB波的载波信号Vc(t)和调制信号Vs(t)的频率(fc、fs)和幅度(Vc、Vs)范围值。
可借助Multisim软件或Pspice10.0 软件验证设计。
4、制订实验步骤。
三、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及主要技术指标:1、SS-7804双踪模拟示波器40MHz2、高频信号发生器载波频率范围0.1—40 MHz;载波输出幅值>120dBμV3、高频电路学习机可提供正弦波信号频率范围2Hz—20KHz四、实验原理及参考电路说明幅度调制就是载波的振幅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作周期性的变化。
变化的周期与调制信号周期相同。
即振幅变化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
通常称高频信号为载波信号,低频信号为调制信号,调幅器即为产生调幅信号的装置。
1.MC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3-1为MC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它是一个四象限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电路,电路采用了两组差动对由V1-V4组成,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图3-1 MC1496芯片内部电路而且两组差分对的恒流源又组成一对差分电路,即V5与V6,因此恒流源的控制电压可正可负,以此实现了四象限工作。
D、V7、V8为差动放大器V5、V6的恒流源。
进行调幅时,载波信号加在V1-V4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⑧、⑩之间;调制信号加在差动放大器V5、V6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①、④之间,②、③脚外接1KΩ电阻,以扩大调制信号动态范围,已调制信号取自双差动放大器的两集电极(即引出脚⑥、⑿之间)输出。
2.调幅器电路设计参考全载波或普通调幅波(AM):普通调幅波包含上下边频分量还有载波分量,除了加入调制信号V S以外,还应该有直流分量。
这就是通过调节电位器,使脚1、4两端直流电位差不为零,相当于输入电压为直流电压加调制信号V S,通过乘法器后,输出为普通调幅波。
设计电路时注意②、③脚外接电阻取值,该电阻是引入的负反馈电阻,目的为了扩大V S的取值范围。
抑制载波调幅(即平衡调幅):是指其输出信号为双边带调幅波,其载波信号被抑制。
实验中应保证在IN2仅加入调制信号V S,而不含有直流成分。
这就需要通过调节R P1使调制端平衡:使脚1、4两端直流电位差为零。
3.解调器设计参考解调器可采用同步检波器,由乘法器和低通滤波器两部分组成,设计电路时仍选用MC1496构成乘法器,这就需要除了有需要进行解调的调幅信号电压外,还必须外加一个频率和相位与输入信号完全相同的本地载波信号电压,为简化设计线路,该信号可取调制端的载波信号,需要注意的时这一点与实际解调系统是不同的。
对于滤波器建议选择π型低通滤波器,根据预习内容要求3中设计的信号频率确定滤波器参数。
利用一个和调幅信号的载波同频同相的载波信号与调幅波相乘,再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而获得调制信号。
五、实验内容1.振幅调制器直流调制特性研究(1)载波输入端平衡调节:在调制信号输入端IN2加正弦信号,要求幅度与频率取值使输出端信号不失真,(如峰值为100mv,频率为1KHz),调节⑧、⑩之间电位器R P2使输出端信号最小,然后去掉输入信号。
(2)在载波输入端IN1加正弦信号,要求幅度与频率取值使输出端信号不失真,(如峰值V C为10mv,频率为100KHz ),用万用表测量①、④之间的电压V AB,用示波器观察OUT输出端的波形,V AB=0.1V为步长,记录R P1由一端调至另一端的输出波形及其峰值电压,注意观察相位变化,根据公式V0=KV AB V C(t)计算出系数K值。
并记录V0对应V AB变化的值。
2.实现全载波调幅(AM)(1)调节①、④之间的电位器R P1使V AB不为零(如V AB=0.1V),在IN2加载波信号(如V C (t)=10sin2π×105 t (mV)),将低频信号V S (t)=V S sin2π×103t (mV) 加至调制器输入端IN2,调节V S 实现m a =30%和m a =100%全载波调幅波。
画出m a =30%和m a =100% 的调幅波形(标明波峰—波峰值V max 与波谷—波谷值V min ) ,(Vm inVm ax Vm in -Vm ax m a +=)(2) 改变V S 或V AB 值,加大示波器扫描速率(对应示波器的旋钮TIME/DIV ),观察并记录m a =100% 和m a >100% 两种调幅波在零点附近的波形情况。
(3) 载波信号V C (t)不变,将调制信号改为V S (t)=100sin2π×103 t (mV) 调节R P 1观察输出波形V AM (t)的变化情况,记录m a =30%和m a =100%调幅波所对应的V AB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