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防污染技术第二章

合集下载

船舶防污染技术实验指导书

船舶防污染技术实验指导书

《船舶防污染技术》实验指导书

刘建华郑子武编

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二○一七年一月

目录

实验一船用油水分离器运行实验 (2)

实验二焚烧炉运行操作与管理实验 (9)

实验一船用油水分离器运行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真空吸入式舱底水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掌握该类型油水分离器的基本操作管理规则及LZOD 15PPM舱底水报警装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该型油水分离器系统结构特点和原理;

2.LZOD 15PPM舱底水报警装置的系统构成和操作方法;

3.该型油水分离器系统的运行操作。

三、实验设备

1.LZY系列15PPM舱底水分离装置一套;

2.LZOD 15PPM舱底水报警装置一套。

四、实验装置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1.LZY系列15PPM舱底水分离系统组成

LZY系列15PPM舱底水分离系统由下列基本元件构成:一级油水分离器、精滤器、二级油水分离器、单螺杆泵组、电控箱、LZOD舱底水报警装置、电加热器、污油柜、清水柜。

另外还包括下列重要附件:继电器式压力表(可以设定螺杆泵组高、低压保护范围)、继电器式温度表(可以设定电加热器加热控制的上下限)、气动三通阀、电磁阀、截止阀、放气考克等。

2.LZY系列15PPM舱底水分离系统工作原理

如图8-1所示,LZY系列15PPM舱底水分离器采用自动/手动加热、自动排油、自动报警、自动记录运行过程等方式工作,必要时也可手动排油。LZY系列15PPM 舱底水分离器系重力式和隔离式的滤油装置。由分离器、专用泵、电气控制箱、15PPM 舱底水报警装置、吸入滤器总成及其他管路、阀件和附件等组成。

船舶防污染课件

船舶防污染课件

03
船舶防污染技术与方法
船舶防污染的排放控制技术
排放控制技术
排放标准
船舶防污染的排放控制技术是减少船舶对环 境影响的关键手段。
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各国政府制定了 严格的船舶排放标准,包括氮氧化物、硫氧 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排放控制装置
监测与维护
船舶安wenku.baidu.com了各种排放控制装置,如废气清洁 器、颗粒物过滤器等,以降低污染物排放。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反馈与改进
根据监测结果反馈,对船舶防污染 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防污染 效果。
04
船舶防污染的实践与案例
船舶防污染的具体实践
实施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控 制。
对船舶进行定期防污染检查和测试,确保船舶的防污 染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船舶应配备防污染设备,如油水分离器、焚烧炉等。
对船舶进行防污染培训,提高船员对防污染知识的理 解和操作技能。
建立更加完善的防污染监管体系,加强对船舶的防污 染管理。
研发更高效的防污染设备和技术,提高船舶的环保性 能。
提高公众对船舶防污染的认识和意识,加强社会监督 和参与。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01
02
03
04
05
船舶防污染管 理概述
船舶防污染管理是为了保 护海洋环境、防止水域污 染、确保船舶及其有关作 业活动不对环境造成损害 而进行的管理

第二章第二节船舶防污染技术和设备

第二章第二节船舶防污染技术和设备
12
8.泵的影响 泵的类型不同,其结构、工作原理不同,在工作过程 中对流体的扰动程度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在泵送含油污水 时,对油的乳化程度也就截然不同。
13
四、油水分离器自动排油装置
油水分离器工作过程中分离出的污油一般都暂时汇集在分 离器上部的集油室中,当积累到一定量时由自动排油装置自动 排放至污油舱。自动排油装置主要由油位检测装置与排油阀两 部分组成。油位检测装置按工作原理主要有电阻式和电容式两 种;排油阀主要有电磁阀与气动阀两种。
6
二、船用油水分离器的典型结构
1.CYF-B型油水分离器
国产CYF-B型船用油水分离器用于处理机舱舱底污水, 一级采用重力分离法,二级、三级为聚结分离法。
工作原理:含油污水中的粗大油粒先在分离室入口 区上浮进行重力分离,含细小油粒的污水则向下进入谷峰 对置的多层波纹板组构成的粗分离装置4,细小油粒在其 内不断上浮、碰撞和聚凝,形成较大油粒,在波纹板末端 上浮至集油室13,污水继续通过细滤器16,经外接管路进 入第一、二两级粗粒化元件,使微小油粒在其中再次聚凝 成较大粒径的油粒并与水分离上浮至集油室,从而使出水 符合排放要求。 可使排放水的含油量小于10ppm,在船舶倾斜22.5° 的条件下正常运行。
1.油位检测装置
电阻式电阻式是利用油、水导电率的不同来控制排油阀的 动作;而电容式是利用油、水介电系数的不同,导致探头与分 离器壁面间电容的改变来控制排油阀的动作。

船舶防污染技术课程练习题(二)

船舶防污染技术课程练习题(二)
C.污油柜加温至80-100度D.炉灰可在据最近陆地3海里以外倾倒入海
52.船用油水分离器中“粗粒化”元件对水中油滴的聚合过程为______。
A.附着—截留一剥离B.截留—附着一剥离
C.吸附—剥离一上浮D.过滤—吸附一集合
53.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船舶在港内进行下列哪些作业,应事先申请批准______。
Ⅰ、洗舱;Ⅱ、接收残油;Ⅲ、接收油污水;Ⅳ、排放压载水;Ⅴ、使用焚烧炉。
A.Ⅰ+Ⅱ+ⅢB.Ⅰ+Ⅱ+Ⅲ+Ⅳ
C.Ⅰ+Ⅱ+Ⅲ+ⅤD.以上全部
54.油水分离器正常运行时,装置内保持______。
A.稳定的液位B.变动的液位
A.装于上部法B.改进的装于上部法
C.专用压载舱法D.原油洗舱
10.焚烧炉停油时的不正确操作是_。
A.停供废油后,要以重油冲洗阀管路,并燃烧10分钟左右B.辅助燃烧器先关,主燃烧器后关
C.停供重油后,主油路转换阀恢复原位D.停止供油时即停止风机运行
11.按规定船上发生油污染事故时的报警信号是_。
A·—·B··一
A.不大于9.0 g/(kW·h)B.不大于13.0 g/(kW·h)
C.不大于17.0 g/(kW·h)D.不大于19.0 g/(kW·h)
5.根据“改进的装于上部法”,为了避免误排油,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船的排油监控系统的记录器应提供每海里排放升数和总排放量或含油量和排放率的连续记录并至少应保存______年。

第二章第三节_船舶防污染文书

第二章第三节_船舶防污染文书

为止,然后用深海海水重新加满。
IMO规则推荐:在压载舱完全没有吸入时,才可以将压载水 排出舱外。
压载水在更换时选择采用相隔舱室对侧更换,即船中前一 单侧压载舱和船中后一对称侧压载舱同时排空或同时注入。
2)溢流法 基本原理:把深海海水从舱底泵吸入使压载水从舱顶连续不
断的溢出,直到换掉足够量的压载水,以减少残 留在舱中的目标生物的数量。
D.记录保存; E、计划检查计划演练。
《船上油污应急计划》
• 对于海损性溢油,应制定发生事故时船上的应急 反应程序,并对(A.搁浅、碰撞 B.火灾/爆炸 C.船壳 破损、严重倾斜 )等项事故作为独立部分,分别制定防 止措施和应急反应程序。
• 为贯彻执行“船上油污应急计划”船舶的工作包 括的以下内容:
度、长曝光时间更有效。
第三节 船舶防污染文件
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0PP证书)
• 《MARPOL73/78公约》附则I: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船 和400总吨及以上的非油船,凡航行前往其他缔约国所辖 的港口或近海装卸站的船舶,应取得一份《国际防止油污 证书》(InternationalOilPoHufionPreventionCertificate, 缩写IOPP)。
谢功能发挥作用。 要求:化学物与处理水体充分混合,同时残余化学物能维持一
定的时间,保证处理的有效性。 影响化学法应用的两个因素:

MARPOL Annex IV 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解读

MARPOL Annex IV 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解读

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
[9]
昆明滇池的蓝藻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 厦门的赤潮
[ 10 ]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
[ 11 ]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
[ 16 ]
四、设备及构造要求 1.设备及构造要求 (1)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应符合IMO制定的标准和试验方 法,并经主管机关认可; (2)经主管机关认可的生活污水粉碎和消毒系统,并应设 有储存设施,当在距最近陆地小于3 n mile时暂时储 存生活污水; (3)集污舱根据营运情况、船上人数等因素集存全部的生 活污水 2.标准排放接头 接受内径不大于100mm的管子,工作压力0.06MPa。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
[6]
二. 船舶生活污水的危害 1. 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环境的自然净化过程是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利用水中 的溶解氧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2.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每1ml未经处理的粪便污水中含有大约几百万个细菌, 其中多数是致病细菌,传染多种肠道传染病。

船舶防污染技术第二章

船舶防污染技术第二章

5. 现在MARPOL73/78公约共有20条,另附有 两个议定书、六个附则。 6. 六个附则是: 附则Ⅰ:防止油污规则 附则Ⅱ: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 附则Ⅲ:防止海运包装有害物质污染规则 附则Ⅳ: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则 附则V: 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则 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 其中附则III、IV、V、VI为可选附则
7、油类记录薄(Oil Record Book) 150总吨及以上(150 tons gross tonnage and above)的油 船要有《油类记录薄》第一部分(机舱作业记录)和 第二部分(货油及压载作业记录) 400总吨及以上的非油船要有《油类记录薄》第一部 分。 1)机舱作业 (1)燃油舱的压载或清洗(2)燃油舱污压载 水或洗 舱水的排放(3)残油油泥的处理(4)机器处所积存 的舱底水向玄外的排放或处理。 2)货油和压载作业 (1)货油的装载(2)航行中货油的内部转驳(3)货 油的卸载(4)货油舱和清洁压载舱的压载(5)货油 舱的清洗(6)污压载水的排放(7)污油水舱水的排 放(8)污油水舱水的排放后,阀门的关闭(9)残油 的处理(10)SLOP舱排放后,为清洁压载舱与货油 和扫舱管路隔离所需阀门的关闭。
两个议定书 Protocol Ⅰ: Provisions Concerning Reports on Incidents
Involving Harmful Substances

2 第二章第三节1

2 第二章第三节1

①光学浊度法
精度均达到15PPM以 图2-6光束在油水混合 液中的散射 下,报警 时间延迟在15---20 s。 在发出声光报警的同 时, 经控制装置使处 理水停止排放并流回 舱底。这种浓度计是 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类。
②红外线吸收法
测量精度为
0一25 ppm,反应时间约为15 s。
③利用荧光法的测定装置
二、船舶防污染设备






(一)船用油水分离器 根据《73/78防污公约》的要求,船用油水分离器在 各类船舶上获得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油水分离器在 防止船舶对海洋造成油污染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对船用油水分离器的要求 (1)经分离的污水应能满足国际防污公约规定的排 放标准; (2)能自动排油; (3)在船舶横倾22.5°时仍能正常工作; (4)构造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拆洗和检修。




(4)吸附分离法: 是利用多孔性的固体吸附材料直接吸附油 污水中的油粒以达到油与水分离的目的。


常用的吸附材料具有良好的亲油性,有砂、活 性炭、焦炭和各种高分子吸附剂如分子筛等。 吸附分离法主要:用来直接回收微小的油粒, 一般用作油污水处理的精分离手段。

Hale Waihona Puke Baidu.油水分离器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利用紫外光照射含油污水以激发石油中具有环 状共扼体分子(如芳烃),使其产生荧光,而 其所产生的荧光强度与水中的含油量具有一定 的数量关系。 含油量高,发出的荧光也强,将这种变化关系 转化成电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显示出油分的浓 度值。 目前,美国、英国、日本和我国均生产这类船 用油分浓度计,也是当前使用较多的一种。

船舶防污染培训课件(PPT 201页)

船舶防污染培训课件(PPT 201页)

③ 对专门从事在特殊区域内航行的船舶,当船舶 设有能够容纳留存在船上的全部含油舱底水的贮 存柜,且港口有接收设备时, 这样的船舶可不设 滤油设备和警报装置;
④ 小于400总吨的船舶,主管机关应保证尽可能 设有将油类或含油类混合物留存在船上的设备。
2.附则Ⅱ 防止散装有毒液体污染规则有关规 定
他装置正在运行
过滤系统备有的停止装置能确保自动停
止排放
4) 排油监控系统和滤油设备
1992年第32届环保会通过的修正案,对第16条修改 为:
① 凡400~10000总吨的任何船舶,应装设经主管 机关认可的滤油设备, 应保证通过该设备排放入海的 混合物的含油量不超过15ppm;
② 凡10000总吨及以上的任何船舶,除应装设同上 述①一样的滤油设备外,还应装设当排出物含油量超 过15ppm时报警并自动停止排放的装置;
我国于1983年7月1日加入MARPOL73/78,成 为该公约的缔约国。
MARPOL73/78于1983年10月2日生效。
1997年9月15日至26日在IMO总部伦敦召开 的 MARPOL73/78 缔 约 国 大 会 , 批 准 MARPOL73 /78新增一个附则,即“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 大气污染规则”。
“MARPOL54公约”主要强调在公约所规定的 沿岸水域范围内禁止排放石油和油水混合物,
同时认为油分浓度小于100ppm的油水混合物

船舶管理(驾驶)船舶防污染程序、设备与技术

船舶管理(驾驶)船舶防污染程序、设备与技术
03
随着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不断加强,船舶防污染 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船舶污染现状与影响
船舶污染主要表现在油污水、生活污水、垃圾、 废气等方面,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船舶污染不仅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还可能通过 食物链影响到人类健康。
船舶污染还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包括渔业资源损 失、旅游业受损以及清理污染的费用等。
VS
详细描述
压载水处理设备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 法对船舶压载水进行处理,以消除其中的 有害物质和外来物种。处理后的压载水应 符合国际海事组织的相关规定,确保其对 海洋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
04
船舶防污染技术
清洁能源应用
总结词
清洁能源的应用是船舶防污染的重要 手段,能够减少燃油消耗和排放,降 低对环境的污染。
应急处理程序
船舶应制定针对不同污染情况 的应急处理程序,包括油污、 化学品泄漏、生活污水排放等。
船员应熟悉应急处理程序, 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在紧 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
采取应对措施。
船舶应配备相应的应急设备和 物资,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
快速处置和救援。
记录与报告制度
船舶应建立完整的记录与报告制 度,对防污染设备的运行情况、 污染物排放量、应急处理过程等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船舶可以使用液化天然气(LNG)、 生物燃料、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 替代传统的燃油,以减少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2第二章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及相关法规

2第二章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及相关法规

第二章 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及相关法规
[ 18 ]
(5)油类记录簿(Oil Record Book)
凡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船,应备有油类记录簿第一部分(机舱的作业记录)和 第二部分(货油和压载作业记录);
凡400总吨及以上的非油船,应备有油类记录簿第一部分(机舱的作业记录)。
油类记录簿填写格式
船名 船舶编号或呼号
⑧原油──任何存在于地层中的液态烃混合物。 ⑨污油水舱──专用于收集舱柜排出物、洗舱水和其他含油混合物的舱柜。 ⑩百万分比──按体积的百万分比计算的油污水的含油率。
附则I除有特殊规定外,适用于所有船舶。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第二章 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及相关法规
附则
生效时间
加入国家数量 (至2009年 11月30止)
船舶总吨位 (%)
附则I:防止油污规则
1983.10.2
150
附则Ⅱ:防止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 1987.4.6
150

附则Ⅲ:防止海运包装有害物质污染规 1992.7.1
127

附则Ⅳ: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则
2003.9.27
124
附则Ⅴ: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则
六、我国关于防止船舶污染海洋有关法规
船舶防污染技术

轮机专业《船舶管理》中心题库第二章

轮机专业《船舶管理》中心题库第二章

第二章船舶防污染

2.1.1 (新增题)

1. 题干:船舶对海洋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有:

Ⅰ、石油;Ⅱ、散装有毒液体物质;Ⅲ、海运包装有害物质;

Ⅳ、生活污水;Ⅴ、船舶垃圾;Ⅵ、船舶排气。

A. Ⅰ+Ⅱ+Ⅲ+Ⅳ

B. Ⅰ+Ⅱ+Ⅳ+Ⅴ

C. Ⅰ+Ⅱ+Ⅲ+Ⅳ+Ⅴ

D. 以上全部

答案:D

2.1.1 (修订题)

2. 题干:船舶压载水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船舶压

载水中的:

A. 有毒物质

B. 油类

C. 垃圾及有害病原体

D.

有害生物及病原体

答案:D

2.1.1 (新增题)

3. 题干:船舶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Ⅰ、船舶柴油机排气;Ⅱ、锅炉排气;Ⅲ、石油蒸汽;

Ⅳ、某些灭火剂;Ⅴ、某些制冷剂;Ⅵ、动力机

械噪声。

A. Ⅰ+Ⅱ+Ⅲ+Ⅳ

B. Ⅰ+Ⅱ+Ⅳ+Ⅴ

C. Ⅰ+Ⅱ+Ⅲ+Ⅳ+Ⅴ

D. 以上全部

答案:D

2.1.1 (修订题)

4. 题干:船舶对海洋的非油污染包括:

Ⅰ、非油的有害液体、货物;Ⅱ、生活污水;Ⅲ、货舱舱底水。

A. Ⅰ+Ⅱ

B. Ⅰ+Ⅲ

C. Ⅱ+Ⅲ

D. Ⅰ+Ⅱ+Ⅲ

答案:D

2.1.1 (修订题)

5. 题干:船舶对海洋的污染主要来自:

Ⅰ、含油舱底水;Ⅱ、生活污水;Ⅲ、冷却水;Ⅳ、洗舱水。

A. Ⅰ+Ⅱ+Ⅲ

B. Ⅰ+Ⅱ+Ⅳ

C. Ⅱ+Ⅲ+Ⅳ

D. Ⅰ+Ⅱ+Ⅲ+Ⅳ

答案: B

2.1.1 (新增题)

6. 题干:下列船舶排放水中通常不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是:

A. 压载水

B. 冷却水

C. 洗舱水

D. 舱底水

答案: B

2.1.1

7. 题干:船舶带给海洋的污染可分为:

A. 油污、非油的有害物质

B. 污水、垃圾

C. 营运性排油、事故性溢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船舶防污染相关公约内容;MARPOL 73/78附则; OPRC 1990与OPRC-HNS 2000; IBC Code与BCH
Code; GC Code与IGC Code ; IMDG CODE的适用范
围和框架.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其中附则III、IV、V为可选附则.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第二章 国际公约、规则及国内法律、法规
[5]
2)《1978年议定书》——关于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 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 生效时间:1983年10月2日。我国于1983年7月1日加入,成 为缔约国。 3)《1997年议定书》 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 (Prevention of Air Pollution from Ships )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第二章 国际公约、规则及国内法律、法规
[8]
二 《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 BWM CONVENTION 2004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SHIPS‘ BALLAST WATER AND SEDIMENTS, 2004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第二章 国际公约、规则及国内法律、法规
[ 13 ]
二 《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GC CODE)和 《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GC CODE) International Cod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Equipment of Ships Carrying Liquefied Gases in Bulk IGC CODE :1986年7月1日或以后 GC CODE :1976年10月31日以后建造合同; 1976年12月31日 以后安放龙骨; 1980年6月30日以后交付使用。 现有GC CODE: 1976年10月31日以前。 The purposes of these codes is to provide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the safe transport by sea in bulk of liquefied gases and certain other substances, by prescribing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tandards of ships involved in such transport and the equipment they should carry so as to minimize the risk to the ship, its crew and to the environment, having regard to the nature of the products involved.
第二章 国际公约、规则及国内法律、法规
[2]
第一节 船舶防污染相关公约 Section 1 Related convention on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一《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MARPOL 73/78: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from ships,1973,as modified by protocol of 1978 relating thereto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第二章 国际公约、规则及国内法律、法规
[ 10 ]
五 《1972年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LC 1972 Con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Marine Pollution by Dumping of Wastes and Other Matter LC-LP London Convention 1972 and London Protocol 1996 1 公约背景 生效时间:1985年12月15日 1996议定书规定:除公约核准名单中所列物质外,其余物质一 律禁止向海洋倾倒。 2 公约简介 (1)倾倒:船舶、航空器、平台及其他海上人造结构物。 (2)倾倒不包括内容。 (3)海洋 (4)废物或其他物质 (5)污染
[4]
2 公约简介 1)《73防污公约》——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共有20条正文和5个技术附则。 附则Ⅰ:防止油污染规则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by oil ) 附则Ⅱ: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 (Control of pollution by noxious liquid substances ) 附则Ⅲ:防止海运包装有害物质污染规则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by harmful substances in packaged form) 附则Ⅳ: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则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by sewage from ships) 附则V: 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则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by garbage from ships )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第二章 国际公约、规则及国内法律、法规
[ 11 ]
六 《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 1990) 和《2000年有害有毒物质污染事故防备、反应和合作议定 书》(OPRC-HNS 2000) 1 OPRC 1990: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Oil Pollution Preparedness, Response and Co-operation 生效时间:1998年6月30日 内容简介: 油 油污事故 目前没有加入 2 OPRC-HNS 2000 :The Protocol on Preparedness, Response and Co-operation to Pollution Incidents by Hazardous and Noxious Substances 内容简介:有毒有害物质 有害和有毒物质污染事故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第二章 国际公约、规则及国内法律、法规
[1]
源自文库
第二章 国际公约、规则及国内的法律、法规 Chapter 2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Rules as well as the Domestic Laws and Regulations
三《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 AFS CONVENTION 2001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Control of Harmful Anti-fouling Systems on Ships,2001 生效时间:2008年9月18日 加入时间:尚未加入。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第二章 国际公约、规则及国内法律、法规
[ 12 ]
第二节 船舶构造及设备相关规则 Section 2 Related rules on marine construction and equipments 一 《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BCH CODE) 和《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则 (IBC CODE) Cod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Equipment of Ships Carrying Dangerous Chemicals in Bulk BCH CODE:适用于1986年7月1日以前建造的化学品船,建议规 则。 IBC CODE:适用于之后建造的化学品船,强制规则。 目的:提供一个统一的安全运输散装化学品的国际准则,对化学 品进行分类,并把其危害与运输船舶联系。
1973年,伦敦通过《1973年干预公海非油类物质污染议定书(草 案)》。 1990年,我国正式加入INTERVENTION 1969以及议定书,于 1990年5月24日生效。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第二章 国际公约、规则及国内法律、法规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第二章 国际公约、规则及国内法律、法规
[3]
1 公约背景 1954年,伦敦国际会议通过“54/OIL POL公约”,全球第一个有 效的防止海洋油污染国际公约。
1969年,布鲁塞尔通过《1969年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第二章 国际公约、规则及国内法律、法规
[9]
四 《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 HONG KONG SRC 2009 首部解决与船舶拆解有关的国际海事公约,确保船舶退 役后的拆解活动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通过时间:2009年5月11日 主要内容:1)被拆船舶备有一份有害材料清单。 2)拆船厂制定拆解计划。 生效条件:达到15个、占世界商船总吨位40%后的24个月, 且这些国家在过去10年内的拆船总量不少于其商 船总吨位之和的3%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第二章 国际公约、规则及国内法律、法规
[7]
附则Ⅳ: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则 生效时间:2003年9月27日 适用船舶:200总吨以上的新船和附则生效之日的10年以 后、200总吨及以上的现有船舶。 加入时间:2003年9月27日 附则V: 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则 生效时间:1988年12月31日 加入时间:1988年11月21日,1989年2月21日生效。 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 生效时间:2005年5月19日 加入时间:2006年3月15日,2006年8月23日生效。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第二章 国际公约、规则及国内法律、法规
[6]
3.公约附则
1)附则Ⅰ:防止油污染规则 生效时间:1983年10月2日。 加入时间:1983年7月1日。 2)附则Ⅱ: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 生效时间:1987年4月6日。 加入时间:1983年7月1日。 3)附则Ⅲ:防止包装有害物质污染规则(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Dangerous Goods (IMDG) Code :国际危规) 生效时间:1992年7月1日。 加入时间:1994年12月13日。
船舶防污染技术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第二章 国际公约、规则及国内法律、法规
[ 14 ]
第三节 民事责任和赔偿相关公约 Section 3 Related convention on civil-liability and compensation 一 《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CLC 1969) 和《设立国际油 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公约》(FUND 1971)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Civil Liability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and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Fund for Compensation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