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角抵在中国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式摔跤
中国式摔跤运动竞赛规则
竞赛的性质: 个人竞赛、团体赛、个人和团体竞赛 年龄分组: 青年组:15~18周岁 成年组:18周岁以上
体重级别
青年组 46kg以下级 49kg级 52kg级 56kg级 61kg级 66kg级 72kg级 80kg级 90kg级 90kg以上级
成年组
52kg级 57kg级 62kg级 68kg级 74kg级 82kg级 90kg级 100kg级 100kg以上级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一反蒙古的风俗,力 图恢复唐宋旧制,大力提倡相扑,相扑在 宫廷和民间又有所恢复。但拳术在当时有 了很大发展,削弱了相扑在搏斗运动中的 地位。
清代,顺治、康熙皇帝等看到采取民族隔 离政策的局限性,于是主动学习并吸收汉 文化,在本民族原有的“布库”基础上, 吸收蒙汉各民族的技艺大力提倡相扑。所 以,清代的摔跤活动,较唐宋更为盛行, 风靡全国。 清廷侍卫府专设有“相扑营”,后称之为 “善扑营,是清朝皇家摔跤队。
互不得分
双方同时倒地,分不出先后上下者,判互 不得分。
பைடு நூலகம்
进攻有效与无效
在比赛区内使用方法将对手摔倒在保护区,判进攻有效。 在比赛区内将对手摔倒后,自己踏入或跌入保护区,判进 攻有效;对方着地与进攻者踏入保护区同时发生,判进攻 有效;把对手摔倒着地以前,自己踏入或跌入保护区,判 失1分 两名运动员有一只脚踏入保护区,裁判员及时喊“停”, 判出界者失分,双方运动员回到场地中央重新开始。在使 用方法过程中,进攻者在比赛区,双方在保护区而被摔倒, 判进攻有效。 踩着对方的脚进攻,或松开对手的脚后即刻进攻,判进攻 无效。 抓着对方的裤子使用动作,判进攻无效。 场上裁判员发出“停”的口令后,在进攻无效 将对手摔倒着地与计时员鸣哨与鸣锣同时发生,判进攻有 效。
中国摔角简史
秦汉时期,摔跤不仅作为重要的一种军事训练手段,也是节日和宫廷内表演项目。秦统一六国后,进行了“车同轨、书同文”等一系列的工作,同时也统一了摔跤的名称为“角抵”,由于禁止民间私藏兵器,作为徒手相搏斗的角抵因此兴盛起来。《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二世在甘泉宫“方作角抵徘优之观”,说明这时的角抵是包括各种技艺的综合性竞技表演,但其格斗特征尚未丧失。1975年在湖北江陵县凤凰山一座秦墓中出土的木蓖上的漆画《摔跤图》。这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公元 前208年)的有关古代摔跤的史料。图案上三名男子,他们在进行摔跤比赛,气氛紧张热烈。左边立者为裁判。上边悬 挂的帷幕,表示在舞台上进行的比赛。一按画面的排场看,似在宫廷内举行的。由此可见,秦统一六国后,把掉跤列为宫廷的一种娱乐项目,并在民间也有一定的开展。 从秦末到汉景帝的半个世纪中,摔跤活动曾处于低潮。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拓跋宏为天兰禅僧跋陀在高山五乳蜂之麓创建了少林寺。据《太平广记》转载唐人编的《纪闻》和《朝野金载》两部书所著,跋陀剃度的小和尚,多数是爱好体育活动的。其中一位叫稠禅师的和尚,“初落发为沙弥时,辈甚众,每休暇常角力,腾踔(音chuo)为戏,而禅师以劣弱见凌,给侮殴击者相继。”后来稠禅师练得“筋骨强劲,拳捷挠武”,和尚们不但不敢再欺侮他,反而向他习武。稠禅师的拳法惊人,可能就是他苦练的结果。这说明,包括少林拳法在内的中国拳术,在这时已开始昭名于世。尤其是隋末少林武僧助唐王李世民击败王世充后,名声大振,天下的英武豪杰、武林高手,从五湖四海慕名而来,以武会友,交流武艺,使少林武艺汇集了四面八方的武技精萃,而其中的拳术亦由此更为发扬光大。
公元1638年,明朝官员陈元斌,为了复兴明朝的天下,东渡日本,求援兵于德川幕府,结果求援未遂,留居日本,这样陈元斌就把中国武术和摔跤传到了日本,后经日本改革和发展,成为日本现在的相扑和柔道。
《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
《中国舞蹈发展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周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西周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即史书上盛传的周公“制礼作乐”,代表作品是六代舞和六小舞.2、从周代开始,雅乐体系确立了诗、舞、乐“三位一体”的格局,并且使得“文意昭德、武以象功"的文舞、武舞两大乐舞的分类得以完成.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4、春秋战国时期舞蹈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各类民间舞蹈十分兴盛,出现了最早的审美风格楚舞,其是一种以拧身出胯的曲线美为特征的舞蹈形态,其中女性舞者具备有轻盈、飘逸、柔曼审美特征。
5、汉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集大成时期,其舞蹈具有技艺结合、技艺并重的特点,盘鼓舞就是这类舞蹈中最负盛名、最有代表性的舞蹈。
6、唐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顶峰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舞蹈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并且已经形成自己的分类方法。
如按舞蹈风格、特点区分的健舞、软舞类;具有严谨、统一结构的歌舞大曲故事情节的歌舞戏等等.7、唐代舞蹈主要的发展趋势分为继承了前代传统舞蹈、以国名地名族名为乐部或舞蹈名称的乐舞和唐代新作8、从唐以后,古人对所有以脚踏地为节、手袖相连、载歌载舞的群众性自娱型歌舞的统称均为“踏歌”。
9、唐代刻画仙女形象的著名代表作《霓裳羽衣》是道家“羽化登仙”之宗教思想的形象美化.10、宋代城市固定表演场所瓦舍、勾栏的建立,为艺人提供了谋生和传授技艺的场所,促进了各种表演技艺的吸收和融合.11、元代民间娱乐、欣赏的主要艺术形式是杂剧,而明代的戏曲也同样盛行。
另外明代著名乐律学家、数学家、历学家朱载堉,首创“舞学”,编制拟古舞谱,在中国舞蹈发展历程中熠熠生辉。
二、名词解释1、百戏:“百戏”原又称“角抵”,是一种集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舞蹈、音乐、乐器演奏等多种技艺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由于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节目而被称为“百戏”,其是汉代流传最广的,也是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形式.2、歌舞戏:歌舞戏由歌、舞、戏三者相结合而成,以歌唱、说白、滑稽表演兼具舞蹈动作等手段表现特定内容,反映一定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关系等。
中国古代舞蹈史名词解释
原始舞蹈是人类在群体生活中相互传情达意,而逐渐形成的有特定动作姿态的舞蹈特点:自娱性集体性实用性功利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作用:传授生产经验,组织劳动,锻炼身体,教育,记述等社会作用内容:婚姻两性关系,狩猎,战争,自然环境,图腾崇拜,劳动过程,婚丧喜事原始舞蹈的特征:强烈的功利目的、高度的生命情调、热烈的全民性、完全的娱神性。
探索原始舞蹈的途径有:1)通过记载原始舞蹈传说的古文献;2)通过原始舞蹈的文物、岩画等;3)考察流传至今的原始舞蹈的“活化石”。
《扶犁》:反映神农氏发明农具,教人耕作的乐舞。
《扶来》:反映伏羲氏发明结网,教人捕鱼的乐舞。
《几本》《凤来》歌颂古代氏族英雄人物反映原始人对英雄和图腾崇拜《刑天舞干戚》:在炎、黄二帝之间的争战中,炎帝的臣刑天在被砍去头颅的情形下,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手执干戚而挥舞。
干是盾,戚是长把斧。
“干戚舞”是古代武舞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舞蹈形式从远古一直流传到今天《葛天氏之乐》: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歌舞,而且是中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歌舞。
古时,最初的舞蹈、唱歌均是在劳动过程中逐渐萌发、形成的,其舞蹈动作和歌唱内容常常是劳动过程的简单再现。
为庆祝捕猎胜利、谷物丰收或某一重大活动,人们手舞足蹈,就是最原始的舞蹈:人们劳动中所哼的号子,就是最原始的歌:唱歌和舞蹈的结合,就是最早的乐舞。
纪功舞蹈,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舞蹈(如《云门》、《大章》、《大韶》、《大夏》)1、《云门大卷》,简称《云门》,又名《承云》黄帝即位时,天上祥云,呈现云彩状。
或《咸池》。
黄帝氏族以云为图腾。
黄帝部族的一种乐舞和宗教祭祀和崇拜活动相结合的图腾舞蹈。
歌颂功绩:黄帝创建万物,盛德如云,如祥云,福佑之兆。
和祈求丰收,五谷丰登之意。
2、尧的乐舞《大章》,“大章”的意思是“尧之仁德,章明于天下”,尧是陶唐氏的领袖,由于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人们依附他就像依附太阳,仰望他就像仰望云彩。
从角抵到中国式摔跤_花家涛
第32卷第6期2013年12月沈阳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Vol.32No.6Dec.2013民族传统体育学从角抵到中国式摔跤花家涛1,2,戴国斌1(1.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2.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3)摘要:通过对中国的摔跤“武”、“戏”元素的演变考察其由角抵到中国式摔跤的发展。
研究认为,“武”、“戏”杂陈的“角抵”,一方面,因其“以力相搏”的徒手格斗之“武”,在“以巧相制”的“力与巧”发展中,由“拳打脚踢”的原生技术而“去踢”、“去拳”、“终在扑也”;另一方面,其“用相夸视”之“戏”而与俳优同台展演,后因其“两两相当”的竞赛活动而与诸多伎艺同场演出,因其“分棚竞演”而开启了独演之旅。
总之,角抵之“戏”与“武”元素,在“宫廷表演”与“瓦舍竞技”的结合、军队训练与武术锻炼的结合中,形成中国式摔跤的竞技性和表现力。
关键词:角抵;中国式摔跤;武与戏中图分类号:G8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60(2013)06-0122-05From Jue-di to Chinese WrestlingHUA Jiatao 1,2,DAI Guobin 1(1.School of Wushu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China ;2.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Anhui ,China )Abstract :Examining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wrestling ,this paper throws a new light 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two ele-ments of Chinese wrestling :“martial art ”and “performance ”.On the one hand ,in the course of its evolution ,the originaltechniques such as punching and kicking have given way to the maneuvers including “throwing onto the ground withhands ”and “wrestling and trip with legs ”in order to get the opponent grounded ,and therefore ,skills have got more impor-tance than force.On the other hand ,thanks to its value as a performance ,first it was put on the stage to provide a supple-ment to other kinds of artistic shows and then it was performed independently.Finally ,the Chinese wrestling characterized by “martial art ”and “performance ”comes to serve its particular purpose both as a “Court Performance ”and as a “folk competition ”.Key words :jue-di ;Chinese wrestling ;“martial art ”and “performance ”收稿日期:2013-09-15;修回日期:2013-10-15基金项目:“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yjscx201316。
中国戏剧(曲)发展史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 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大的是北 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 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 (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 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 北杂剧的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 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 清传奇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其成熟化与规
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 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本文学 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 举,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
5、明代四大声腔
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 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 苏昆山腔的合称。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 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 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 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 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
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
郑光祖 马致远
白朴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记》 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 祖《倩女离魂》 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白朴 《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 《赵氏孤儿》
关汉卿《救风尘》 白朴《墙头马上》 王实甫《西厢记》 康进之《李逵负荆》 郑廷玉《看钱奴》 施惠《幽闺记》 康海《中山狼》 高濂《玉簪记》 吴炳《绿牡丹》 李渔《风筝误》
十大古典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赵氏孤儿》纪君祥 《琵琶记》高明 《精忠旗》冯梦龙 《娇红记》孟称舜 《清忠谱》李玉 《长生殿》洪昇 《桃花扇》孔尚任 《雷峰塔》方成培
我国最早的摔跤专著――《角力记》
我国最早的摔跤专著――《角力记》《角力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角力专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史论著。
因此《角力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摔跤文献。
《角力记》诞生于公元9世纪后期,它记载了我国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的摔跤历史。
据《宋史·艺文志·卷五》记载,《角力记》的作者是调露子,但调露子的真实姓名和年代还有待考证。
《角力记》全书共分述旨、名目、考古、出处、杂说第几个部分。
它详细地介绍了摔跤名称的演变,有的称“相搏”,有的叫“角抵”、“相扌费”、“相扠”、“角力”、“手搏”、“拍张”等等。
《角力记》中还记载了古代摔跤的规则:只能是两人徒手互相角力,即使在两军阵前,摔跤赌胜也不许其他将士协助。
倘有一人手持兵刃,那就不能算作摔跤。
至于比赛时间和采用的动作,在《角力记》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可以拳打脚踢、夹头颈和扭关节等,但最终必须把对方摔倒或使之失去战斗力才算获胜。
《角力记》的后一部分记载了摔跤比赛的实况,其中最热闹的是正月十五上元节。
在“角抵对”表演时,经常出现“万人空巷”的盛况。
《角力记》的作者对角力的产生和发展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这是前无古人的。
作者大胆地反对儒家观点,对角力作了公正的评价,在书中充满感情地讲“惟力也,岿然独存”。
作者实事求是地从民俗的崇尚、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对角力的产生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总之,《角力记》是我国古代摔跤发展史中独一无二的传世佳作,为我们研究古代的体育活动发展史实和理论,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依据,特别是在今天体育腾飞的时代,《角力记》的史料价值就显得更加珍贵。
角力即摔跤,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项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
可是,由于种种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留传下来的摔跤文献很少,《角力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角力专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史论著。
因此《角力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摔跤文献。
《角力记》诞生于公元9世纪后期,它记载了我国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的摔跤历史。
中国式摔跤名称的演变
中国式摔跤名称的演变
中国式摔跤的名称经历了多次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中,有着不同的叫法。
在古代,中国式摔跤被称为角抵、角力、相扑等。
到了秦代,它逐渐转变为一项竞技活动和娱乐活动,被统一称为“角抵戏”。
随着时间的推移,摔跤在军事训练中地位降低,逐渐演变为一项民间运动,被统一称为“角力”。
在少数民族地区,摔跤运动也有着各自独特的名称,如金人(女真族)称摔跤为“跋里速”,蒙古族称摔跤为“巴邻勒都”。
此外,在古代文献中,也有许多关于摔跤的称呼,如《角力记》和《事林广记》等书籍中的“角力”和“掼跤”等。
在现代,中国式摔跤的名称逐渐统一为“中国摔跤”或“中国式摔跤”,成为了一项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
在1953年的第一届全运会上,中国式摔跤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总之,中国式摔跤的名称经历了多次演变,从最初的“角抵”、“角力”到“中国式摔跤”,名称的变化也反映了这项运动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和传承。
杂技简介及发展历史
杂技简介及发展历史杂技zájì:各种技艺表演(如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狮子舞、魔术等)的统称。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杂技就已经萌芽。
原始人在狩猎中形成的劳动技能和自卫攻防中创造的武技与超常体能,在休息和娱乐时,在表现其猎获和胜利的欢快时,被再现为一种自娱游戏的技艺表演,这就形成了最早的杂技艺术。
杂技学术界认为中国最早的杂技节目是《飞去来器》。
这是用硬木片削制成的十字形猎具,原始部落的猎手们常用这种旋转前进的武器打击飞禽走兽,而在不断抛掷中,他们发现不同的十字交叉,在风力的影响下,能够回旋“来去”,于是它就成了原始部落的氏族盛会中表演的节目。
杂技艺术中的很多节目是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武术技巧的提炼和艺术化。
《飞去来器》这个节目至今在民俗活动中传承着,内蒙古草原上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上,在赛马、摔跤、角斗等各种技艺竞赛中,就有《飞去来器》的竞赛,它是以投掷的远近和击中目标的准确程度来评定优劣的。
杂技演员把猎技的《飞去来器》加以艺术加工,形成一种巧妙神奇的艺术节目,这种节目至今在舞台表演中还深受观众喜爱。
由于杂技艺术来源于五花八门、缤纷多姿的现实生活,“杂”成为它的整体特征,故而“杂技”之名就在历史长河中被确定下来。
【杂技的发展史】杂技艺术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杂技在汉代称为“百戏”,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他歌舞、杂剧,才称为杂技。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杂技的文学记载了。
《史记•李斯传》记载过秦二世曾经在甘泉宫看角抵戏的情形。
当时的角抵戏,像今天的摔跤表演。
《列子•说符》还介绍了介绍了民间曾有在空中掷投五剑、七剑的表演。
汉朝张衡在《西宗赋》里生动地描写了跳剑丸、走绳索、爬高竿的表演情景。
隋炀帝设立太常寺,教授杂技技艺,并于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在长安端门外天津街举行过百戏演出。
杂技到了唐代又有发展,当时许多著名诗人的诗中都有反映。
白居易的新乐府《西凉伎》中有描写“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的诗句;元微之的乐府《西凉伎》中也有“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掷霜雪浮”的诗句。
中国戏剧史发展过程
中国戏剧史发展过程
中国戏剧的发展历程大致如下:
1. 先秦时期:《诗经》和《楚辞》中的“颂”和“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这是戏剧的萌芽期。
2. 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
在春秋战国到汉代,戏剧逐渐从祭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
3. 汉魏到中唐: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
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
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4. 中唐以后: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5. 宋金: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6. 元代:元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
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7. 明清: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
温州是它的发祥地。
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
到了清代,地方戏曲蓬勃兴起,京剧逐渐形成。
古典式摔跤运动的特点及在我国的发展研究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摔跤在我们国家历史很悠久,甚至往前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
在古时候,摔跤还被称作争跤、角力、相扑以及角抵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在各个时期摔跤这门运动都在不断进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之后,摔跤扮演着推动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角色,在这种背景下古典摔跤也进入了中国。
一、 古典式摔跤的特点1.古典式摔跤需要选手有力量。
古典式摔跤选手的力量性,是在该项运动获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不论是哪种体育运动选手都要有巨大的力量,一旦失去了力量,即使再有技巧也很难真正得到发挥。
古典式摔跤的运动员所需要的力量不是猛力和蛮力,而是有技巧的综合性力量。
2.古典式摔跤需要运动员敏捷。
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要求身体的每个部分相互协调、相互统一,形成有机的整体。
在自己优势不足的时候,一定要借助自己的灵活性再配合上自己的身体力量来摆脱对手的进攻。
所以仅仅有蛮力还是远不够的,配合上高度的灵活性才能使自己的进攻更有威慑力,往往一个灵活敏捷的动作就能决定比赛的成败。
在比赛的同时,古典摔跤运动员的头脑也一定要清楚,思维转换要快速、精准,瞬间的判断力要强大,再配合上良好的心态,胜利就有了保障。
3.古典式摔跤具有对抗性。
在古典式摔跤比赛中,哪一方获得了对抗的主动权,哪一方就更容易获得胜利。
在体育竞技比赛当中,没有了对抗,也就失去了看点,只有有了对抗才能显示出参赛双方的真正水平。
二、 古典式摔跤在中国的发展现状1. 古典式专业摔跤手严重缺乏。
在我国,古典式摔跤的推广还是比较广泛的,却很少又能将其作为自己所追求的事业。
如今,摔跤专业开始在高校中设立,可是所需的场地与设施却很难得到保障,除此之外,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不容乐观。
以上问题直接阻碍了我国对于专业的古典摔跤运动员的培养,最终使得古典式专业摔跤手严重缺乏。
2.对古典式摔跤了解不够。
许多摔跤手并不真正的了解古典摔跤。
他们更多的是在意比赛的规则和一些比赛的技巧,想方设法赢得比赛,所以从没有真正用心去了解古典摔跤。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项目图示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项目图示作者:日期:附录四:中国古代体育运动项目图示鉴于中国古代体育项目大多不为现代人所熟悉,为了更加形象地传达策划意图,以图示的方式表现20种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特征和情景,所选图示来自于各种真实历史资料和现代的仿古实践和民俗保留。
(一)养生体育项目养生类中国古代体育运动建议进行以下项目。
1、导引/行气主要采取表演赛的形式。
导引是在形体的不断动态中进行呼吸运动和精神修炼的中国古代养生类体育运动,旨在协调和提高人体身心水平,促进人的健康长寿。
行气又称气功,也是强调呼吸运动和精神修炼的中国古代养生类体育运动,区别是主要在形体的相对静态中进行。
导引图图示说明:马王堆西汉墓出土彩色帛画,上绘形态各异的导引术势44 个。
行气图图示说明:出自《中华医学文物图集》。
2、五禽戏/八段锦主要采取表演赛、参与赛、普及赛的形式。
“五禽戏”是华佗在导引术基础上创造了著名的养生类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五禽戏的最大特点,是将古代导引术加以简约化和套势化,使其结构完整,编排合理,简约精要,易学易练,有利于传播和习练。
八段锦上承华佗“五禽戏”传统,以养生长寿为宗旨,将多种导引术势和动作编排成套路,并以口诀形式流传的一种著名中国古代健身套式体系。
五禽戏图图示说明:出自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史》。
八段锦图图示说明:出自《活人心法》。
3、武术内功主要采取表演赛的形式。
武术内功是在传统导引术基础上,结合武术的特点与需要,以强身壮体,运气发力为目的,形成中国传统武术特有的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训练体系。
以《易筋经》为代表。
内功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道家养生治病的导引行气术向武术内功的发展过程。
据有关史料,早在唐人所撰《剧谈录》一书中,就有道士身受“富有膂力,扛鼎挟舟”的武功高手重拳打击而“如扣木石”,“略不微动”的记载。
武术内功图图示说明:《易筋经》第八式三盘落地式。
4、游百病主要采取参与赛的形式。
古典式摔跤运动的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发展探究
2017年(第7卷)第08期体育大视野摔跤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的黄帝时期。
南朝有《述异记》 卷上记载:“(蚩尤氏)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
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
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
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
”这就是蚩尤戏,是一种民间竞技,流行于我国古代的北方农村,这其实就是摔跤的雏形。
在古代,摔跤又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1]。
历经各朝更替,历史变迁,每个时代都推动摔跤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当然,随着历史的推进,国与国之间架起桥梁,推动着各自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古典式摔跤也就这样走进了中国。
1 古典式摔跤的起源相传,神话中的雅典民主奠基人捷谢伊从雅典女神那里学来了摔跤规则,从而发展成为了摔跤运动。
这项运动中在希腊备受推崇,甚至有人说,这是一项最完善、最全面、最协调的运动。
在希腊那个时代,风靡一时,是一项全民参与的运动项目,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诗人也都是出色的摔跤手。
在公元前2世纪末,希腊被罗马帝国出兵占领,占领者在征服希腊之后,将自己国家原有的摔跤和希腊式摔跤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与创新,产生了希腊罗马式摔跤。
因为希腊罗马式摔跤出现于被称为希腊古典时期的希腊奴隶制繁荣阶段,所以,这种摔跤最初被称为古典式摔跤。
这项运动在希腊的不断发展和在欧洲其他国家的推广,对古典式摔跤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项古老的运动在历史上一度中断了一千多年,终于在1896年雅典举行的第1届奥运会上,古典摔跤再次走上了奥运的舞台。
2 古典式摔跤的特点2.1 古典式摔跤是选手对抗竞技的体现古典式摔跤发展至今,当然与他原本的面貌不一样,现在奥运会的组织者在积极寻找与古代奥运会有直接联系的体育项目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选中了摔跤运动。
这项运动曾经席卷世界大多数国家,有希腊、巴比伦、印度、中国以及日本等。
他们均积极的模仿古希腊和古罗马摔跤手,意图重现“古典式摔跤”。
古典式摔跤独具自己的特色,摔跤选手只能用双臂和上半身去攻击对手,也只能扭抱对手这些部位。
角力——中国摔跤的鼻祖
兰台世界2012·2月下旬………………………………………………………………………………………………………………………………………………………渊明的晚年生活愈发贫困,“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
有时朋友会主动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帮助。
然而,他的求助或是接受周济都是有原则的。
江州刺史檀道济曾亲自到他家拜访,劝他出仕,被他断然拒绝,虽然已经又病又饿多日,却依然将檀道济馈赠的粱肉挥而去之。
辞官归田的二十多年中,陶渊明大半的日子都在饥饿贫困中度过,身体也越来越差了。
元嘉四年即公元427年,他的病情加剧,在九月神志还清醒的时候,陶渊明便给自己写下《拟挽歌辞》三首,“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来表明他对死亡的淡泊。
同年11月,六十三岁的陶渊明黯然离世。
他大半生的愿望不过是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有衣御寒、有食充饥、上有片瓦、下有寸土。
但事实上,虽然陶渊明半世躬耕不辍,却依然难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就这样在饥饿和贫困交加中离开了人世[1]16。
三、陶渊明的田园文学创作陶渊明所留的文学作品中,大部分都是隐逸之后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的乡村风光与田园劳动生活,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这样的文学内容在陶渊明之前是非常少见的,开田园文学之先河。
陶渊明的田园诗,包括《怀古田舍》、《劝农》、《归园田居》、《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西田获早稻》、《桃花源诗并记》等等代表作。
《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田园诗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后的第二年写下这五首著名的诗篇,用五个场景来描述其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和乡间充实的生活[2]31。
由于此时陶渊明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其田园生活尚能维持衣食无忧,因此诗篇中充满了由衷的喜悦。
即使描写了劳动的艰辛,但因为精神上的愉快,这种艰辛也是快乐的。
这五首诗用语平淡自然朴素,没有刻意的修饰,诗意醇美悠扬。
但不久之后,这样安静恬淡的生活被一场大火彻底摧毁,陶渊明提笔写下了《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反映了当时不平静的心情。
中国戏剧发展史
中国戏剧发展史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
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
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
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
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
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
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
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
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大的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
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
北杂剧的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其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
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
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
中国式摔跤的文化传承
化形式进行 了深入 的研 究.研 究发现 :中国式摔跤表现 出了除儒 家文化 外的另一种 文化 特征 即强对抗性. 中国式摔跤 的文
化体现 了在 军事体育 与石 刻造像 这两个主要 方面 ,而文化传承是 中 国式摔跤 在未来发展 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关键词 :中国式摔跤 ;中国文化 ;传 统体育;军事体育 ;文化传承
生争执 与战争 .要进一 步地 了解摔跤所表现 出的文 化 ,就要从摔跤 的历 史谈起 .从摔跤 的历史文化角度来看 , 众所周 知的就是我 国著名文 学作品 《 水浒传 》第七 十四回燕青智 扑 “ 擎 天柱 ”中描写梁 山好汉燕青与摔跤手任
源进行 摔跤对抗 的场面 ,此 时的摔跤还被成 为相 扑之 术.从书 中描写 的场 面来 看 ,在宋代摔跤文化 已经十分盛
做 军事战争手段 的同时,也把摔跤做为一种 娱乐.在古时 的王公贵族们 ,闲暇时 问都 以摔跤表演进行 取乐.甚
至有 时候让侍女们赤身裸体地 进行摔跤表演 .有 时王公们看得兴起都亲 自与下人们进行摔跤 .而在市井 民间也
极 为流 行摔跤 .到 了清代 ,摔 跤 已经发展到 了巅 峰.满族是一个马背上 的 民族 ,崇武 尚勇形成 了其 民族 生活 的 主要 元素 .特别 是满清入 关 的时候 ,把 这种摔跤 之风 带到 了中原大 地 ,而 这种摔跤 之风 ,也一直延 续到 了今
发展 的产物 ,所 以其 自身必然会承载 巨大的文化价值 .在今 天对 于文化作为社会 发展先 导的时代下 ,对于 中国 式摔跤 的文化 、历史 以及传 承进行研究是为 中国式摔跤 的进 一步发展提供必要 的理论依据 .
中国摔角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摔角的起源和发展提起“摔角”,一般人脑海中即是浮现西洋摔角花招百出的表演噱头,然而却少有人知道在中国传统中亦有一种涵备协调、实用、安全、经济、灵活、及踏实等诸般优点的武术,它的名称也叫做摔角。
下面是店铺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中国摔角的起源和发展提起“摔角”,一般人脑海中即是浮现西洋摔角花招百出的表演噱头,然而却少有人知道在中国传统中亦有一种涵备协调、实用、安全、经济、灵活、及踏实等诸般优点的武术,它的名称也叫做摔角。
其主要原因无非是因为近百年来我国时局动汤不安,内忧外患,使得摔角运动无法广泛推展,另一方面则因清末民初国势积弱不振,西方枪炮武器纷纷传入而取代传统刀械,也使得部份国人认为中国传统武术已是落伍无用,而疏于保存与传承。
但一最重要的原因是为国人只知引进外国推展之竞技,如日本柔道,韩国跆拳道,却不懂得发扬中国固有之武术,而这些武术则是外国竞技的最初起源,如此舍近求远,不禁令人疑惑不解。
以摔角而论,它就是一种以摔为主体,配合着点、打、拿手法来运用,包含着擒拿、制穴、与关节技,为传统战场近身制敌技术演变而来,而日本柔道正是明末摔角术东传日本后逐渐演化而成。
由于摔角是从近身搏斗而来,所以它包含许多自卫防身的方法,此外因为它是柔道起源,所以在技巧上比柔道更加多样化和实用性。
不仅是能保护自己,锻练体魄,亦可以培养尚武精神,发扬传统技艺,是相当值得政府和民间团体加以推广。
中国摔角之演变中国摔角的起源,在我国历史上的记载,相传是始于黄帝时代。
据龙于河图及轩辕黄帝传记载:“蚩尤铜头铁额,则角抵之法始于蚩尤”,而角抵之术即为摔角之滥觞。
不过我们并无法考究摔角之术究竟是由何人、何地所创。
或许是因为这项运动为人类为了争取生存,与野兽、敌人搏斗,且因为这种迫切的需要,而一直发展与提升它的技术,来因应周遭的危险与环境。
在古籍中,“角力记”是中国仅知的一部记载摔角的书,内容记叙概述战国至唐宋间有关角抵武术递嬗的情形,其他则散见于史书之中。
散打发展史
中国散打发展史散打发展历经了多个阶段:1.古代起源与演变: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在与野兽搏斗中逐渐掌握了徒手技能,这是散打运动的萌芽。
当时的格斗技术虽然原始,但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相搏”、“技击”、“拳勇”等徒手搏斗技术较为普遍,相搏攻防技术中,拳打、脚踢、摔法、拿法都有了一定发展,搏斗战术也有所进步。
秦汉时期:徒手格斗被称为“手搏”,比赛已经比较正规,有裁判人员主持,这使得搏斗技艺进一步发展,并且还有理论专著《手搏六篇》问世。
隋唐五代时期:手搏、角抵倍受重视,发展较快,比赛几乎形成制度,在正月十五及七月十五中元节多有相关比赛。
不过这一时期的比赛没有护具及体重分级,除击打外主要靠摔倒对手取胜。
两宋时期:手搏与角抵在民间更为流行,民间每年都举行“露台争交”的比赛,并且有了相应的比赛“规则”。
元明时期:元代统治者禁止民间习武,但民间起义推动了民间武术搏击的发展。
明代,民间“打擂台”比武之风盛行,手搏多称为“白打”或“搏击”,被列为“十八般武艺”之中。
比赛由“布署”主持裁判,并规定“不许暗算”,先败下台的为输。
清朝时期:统治者严禁民间练武,但武术在民间仍有一定的传承和发展。
2.近代雏形确立:民国初期:习武开禁,拳技之风蓬勃一时。
技击大师霍元甲在上海创立了“精武体育会”;中央国术馆也相继成立,并于1928年10月28日在南京举行了“第一届国术国考”。
国考设有散打比赛,不分级别,不带护具,打法不限流派,比赛中凡用手、肘、脚、膝击中对方有效部位得一点,凡击中对方眼部、喉部、裆部为犯规,三局两胜。
1933年,中央国术馆在南京举行了“第二届国术国考”,设有男、女散打比赛,以“点到为止”决胜负,标志着散打运动的雏形基本确立。
3.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步发展:试点阶段(1979——1989年):1979年3月,随着全国“武术热”的兴起,原国家体委决定进行武术对抗项目试点训练。
同年10月的第4届全国运动会上和1980年5月在太原市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都进行了散打表演,此时的散手试验比赛不设擂台,只在地上画一直径为六米的圆圈,出圆即为出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角抵在中国的演变与发展
作者:林玲
来源:《体育时空》2015年第01期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2
摘要角抵是我国古代体育活动项目之一,“角抵”一称始于秦代,之后朝代更替,名称亦随朝代更替而变化,先后出现了角力、相搏、相扑、争交、布库、摔跤等诸多称谓,直至今时的中国式摔跤。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角抵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为角抵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角抵演变发展
一、角抵的起源
研究角抵的起源是研究角抵演变与发展的基础,只有找到角抵的根,才能更好地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
南朝人任昉在《述异记》载:“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
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三三两两,头带牛角,以相抵。
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
”司马迁在《史记·皇帝本纪》中记载:“蚩尤氏头有角,与皇帝斗,以角抵人,今翼州为角抵戏。
”这种“以角抵人”的作战方式是角抵最早的活动形式。
二、角抵的演变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角抵
商周时期,角力和搏斗是军事训练的主要内容。
《礼记》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
[1]这说明,周代挑选士兵武士时,要考查勇力与武艺。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各国士兵都加强训练,尤其是角力的训练。
角力是掌握其他兵器的基础,通过相搏的比赛形式衡量水平的高低。
相搏时,拳打脚踢,连摔带拿,用巧斗力制服对方就算胜。
(二)秦汉三国时期的角抵
秦统一六国后,“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2]“罢讲武之礼为角抵戏”,使两两相搏、技击性强的角抵向娱乐表演方向发展。
秦时民间和宫廷都开展角抵活动,以较力为主,只限于摔法,主要用于娱乐与表演。
秦二世喜爱角抵,喜爱至荒废政事。
因此,角抵在禁武的秦代,不仅未禁止,反而广泛流传。
汉初,刘邦提倡简朴,为恢复民力,也是为了不重蹈秦二世“作俳优之戏”而灭亡的覆辙,而禁止角抵之戏。
至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酷爱角抵戏,在元封三年春和元封六年夏举办了大规
模的角抵表演活动。
元帝时,因自然灾害,为节省开支而“罢角抵”。
东汉时又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歌舞、音乐、武术、杂技、幻术等娱乐形式,从而形成了诸艺荟萃的“百戏”。
在“百戏”中角抵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故“百戏”又被称为“角抵戏”。
三国时,角抵衍生除出新的活动形式,出现了女子摔角,用“相扑”命名。
(三)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角抵
两晋南北朝时期正式将武术表演列为宫廷娱乐项目。
北魏初年,有“五兵角抵”,这里的“角抵”有两个意思,一义为“角抵戏”,即“百戏”,包括多种武艺、杂技项目;另一义为“角力”或称为“相搏”、“相扑”,指二人徒手相较;或二人相抱,摔倒对方者为胜;或徒手搏斗,拳打脚踢,擒拿摔跌。
在这一时期,无论南北、民间都流行相扑活动。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角抵
隋唐时期,角抵亦称相扑,民间和宫廷都开展的很普遍,大多是在节日中的一项喜庆观赏活动。
隋文帝时期,大臣柳彧上书称:”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靡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
”[4]文帝同意了柳彧的奏请,禁止杂技百戏活动。
隋文帝禁角抵,一因角抵戏铺张奢华;二因颁布的禁武令。
隋炀帝时期,因个人喜好,角抵重新盛行。
唐代的大多数统治者对角抵浓厚的兴趣。
唐玄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等在宴请群臣、宫廷娱乐时常观角抵之戏,甚者,每隔三天就要观看一次角抵。
五代十国时也有诸多统治者喜爱角抵,吴越武肃王钱镠不仅喜爱相扑,还喜爱相扑人才。
南唐李升、李璟、李煜“皆好此戏”。
后唐庄宗李存勖更是沉迷于角抵。
《册府元龟·帝王部·晏享》载,同光二年,李存勖曾与右武卫上将军李存贤手搏,“存贤不尽其技。
帝曰:…汝能胜我,当授藩镇。
‟存贤乃奉诏,仅仆帝而止”。
十天之后,李存贤果然被被授予节度使。
李存勖还说:“手搏之约,吾不食言矣。
”这虽荒唐,但由之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对角抵的喜好程度。
[5]
(五)两宋时期的角抵
宋朝的角抵也称为“相扑”、“争交”,《梦梁录》载:“角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
交‟。
且朝廷大朝会、圣节、御宴第九盏,例用左右军相扑,非市井之徒,名曰…内等子‟。
” [6]说明,宫廷中表演相扑的武士应该是从左右军中挑选出来的“虎贲朗将”,具体称谓为“内等子”。
宋代角抵活动兴盛,不仅是宋廷宴会上的表演节目,也是城市瓦舍中极受百姓欢迎的项目。
宋代相扑除男子相扑外,还有女子相扑、小儿相扑、乔相扑。
小儿相扑是儿童模仿成年相扑手的相扑动作,是一种娱乐表演。
乔相扑是指一个人扮成两个人的相扑表演。
宋代相扑的服饰沿袭汉唐旧制。
比赛双方赤裸上身,下身着短裤,光腿赤足,有时脚穿靴式鞋,梳髻不戴冠。
女子相扑亦是赤膊上身,女相扑手身穿无领、短袖的比赛服装,进行相扑表演。
这使得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奏请皇帝禁止“使妇人裸戏于前”的女子相扑。
但女子相扑并未绝迹,仍流行于
瓦舍之中,瓦舍相扑表演者先由女子相扑手进行表演,以招揽观众。
宋代相扑活动有两类,一类是用于宫廷娱乐表演或者在“瓦肆”等平民游艺场所市井卖艺,突出其娱乐性。
一类是作为正式比赛,有“打擂决胜”性质。
参加比赛的相扑手,不分重量等级以巧智、勇力决胜负,注重方法和技巧。
比赛有正式的规则,叫“社条”,“社条”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保证双方公平地竞争,执行“社条”的裁判叫“部署”。
可见,宋代相扑活动已经形成较完备的比赛体系,这种以打擂台出现的比武形式,已经形成。
(六)辽、金、西夏及元代角抵
宋代袭汉唐遗风,将角抵百戏列为宴乐庆典时的重要娱乐项目,辽、金效仿宋朝礼仪,也将角抵列为宫廷礼乐项目。
契丹族和女真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角力摔跤是民间宫廷最受欢迎的活动项目。
角抵是蒙古族的传统项目,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后,效仿唐宋时期宫廷制度。
据《元史·仁宗本纪》载:“延右六年六月戊申,置勇校署,以角抵者隶之。
”[7]设立“勇校署”统一管理职业摔跤手“角抵者”。
金、元时期,为了加强民族统治,曾禁止汉人习武,包括角抵。
但作为军体武艺的角抵,金、元统治者十分喜爱并鼓励提倡其内部习练,金国贵族子弟自幼习武,角抵是必练项目。
《元史·英宗本纪》载有:“赐角抵勇士百二十人,钞各千贯。
”[8]一次奖赏一百二十名角抵勇士,可见当时角抵活动的盛行及活动规模巨大。
(七)明代的角抵
明代的摔跤活动虽然不如宋、元时期兴盛。
但在民间、宫廷、军队中仍有相当程度的开展。
明武宗朱厚照喜爱武戏,宦官刘瑾便“日进鹰犬、歌舞、角抵之戏,导帝微行”。
于是“帝大欢乐之,渐信用瑾”。
[9]角抵是明代的练兵手段之一,据《明史纪事本末·江彬奸佞》记载,南兵、北兵中都有相扑好手,北兵以力见长,而南兵则以灵巧取胜。
张岱的《陶庵梦忆》中记载:扬州每逢清明节时,民间有郊游的习俗,郊游时,则开展诸如放鹰、走马、浪子相扑等活动。
(八)清代的角抵
清代时,角抵多称“布库”。
满人入关后,将满族的摔跤活动与中原历史悠久的角抵相融合。
在康熙八年,康熙用“布库”之术在南书房擒杀权臣鳌拜后,清政府设立“善扑营”统一管理“布库”,用官方摔跤手称为“布库”,并付薪酬。
由此,将摔跤竞技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民间摔跤活动称为“私跤”,目的是游艺、娱乐。
(九)民国的角抵
辛亥革命以后,“善扑营”解体。
1918年,由马良等创编《中华新武术》问世,《中华新武术》分率角(摔跤)、拳脚、棍术、剑术四科。
其中的“率角”就指民国前的角抵。
然而,马良发起创编和推广《中华新武术》时,正是“五四运动”前后,新、旧两种思潮斗争激烈,《中华新武术》逐渐被新旧之争的浪潮淹没,以致最终的夭折。
三、结语
从角抵的名称变化折射其历史发展,《中国武术史》、《中国摔跤史》等书梳理了由先秦时期的“蚩尤戏”到秦朝“角抵”,从汉朝“角抵”“角抵戏”“百戏”到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角力”“相搏”“相扑”,从宋朝“相扑”“争交”到元朝“角抵”“摔跤”,从明朝“相扑”到清朝“布库”,中国古老的体育活动项目——角抵,历经风雨,终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式摔跤。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撰.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 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4] 邱丕相.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吴自牧.梦梁录·角抵[M].文渊阁四库全书.
[6] 宋濂等.元史·仁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6.
[7] 宋濂等.元史·英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6.
[8] 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