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5讲 理清数学中的“商”关系(让孩子理解什么时候用除法) 简便运算运用原理(如何等价变化)

合集下载

商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五年级数学教案

商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五年级数学教案

商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五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商的概念,能够应用商的计算方法进行问题解决。

2.掌握商的计算方法,包括商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运用。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内容为商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在前几个学期已经学习了加、减、乘和除的运算,本单元主要讲解如何使用商来解决问题。

在本单元中,学生需要掌握商的概念和运算规律,并能够用商来进行问题求解。

在商的计算方法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课堂讲解、课外阅读、小组合作等。

三、教学设计1.导入环节回顾前几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热身。

并通过提问引出本单元主要学习的内容——商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新课讲解(1)商的概念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商的概念。

商是把被除数(分子)除以除数(分母)得到的结果,商的大小代表了被除数被几等分的大小。

(2)商的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计算例子,引导学生掌握商的计算方法。

如何将给定的数进行几等分?如何确定商的大小?(3)商的运用通过实际问题的求解,引导学生掌握如何使用商解决问题。

如:小明有20元钱,他要买5个饮料,每个饮料多少钱?学生通过商的运用,算出每个饮料需要花费4元。

3.拓展应用通过阅读练习,让学生感受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小组合作,挖掘商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4.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评价方式: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改反应情况;2.学生书面作业、参与小组讨论等方式的评估;3.学生在课后阅读了解商的应用领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五、教学反思1.教学重点突出。

本单元的重点是商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注重实际问题的引导和解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用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共18张PPT)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用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共18张PPT)

(1)780÷30= 26
26
26
小平
30 7 8 0 30 7 8 0
60
6
180
18
我这样做。 1 8 0
18
0
0
小英这样 做对吗?小英 为什么?
对,被我除这数样和做。 除数都除以 10,商不变。
(2) 120÷15
=(120×4)÷(15×4)
= 480÷60 =8
被除数和除 数都乘4,商 不变。
【学习重点】
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学习难点】
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简算与正确 确定简算过程中余数的大小。
一、新课导入
根据360÷30=12,直接写出下面的商。 720÷30= 24 180÷15= 12 60÷5= 12
二、探索新知
应用商的变化规律不仅可以使口 算简便,还可以使笔算简便。
=20 ÷5
=50 ÷2
=4
=25
③210÷42
④120÷15
=(210 ÷ 7) ÷ (42 ÷ 7)=(120 ÷ 3) ÷ (15 ÷ 3)
=30 ÷6
=40 ÷5
=5
=8
四、课堂小结
50
去掉几个 0,余数末 尾就要添几
个0。
16
840 5
34 30
4
被除数和除数 末尾同时去掉 相同个数的0,
=40÷2
=30÷6
=20
=5
2.选择
①被除数除以10,除数(C),商不变。
A.不变 B.乘10 C.除以10
②两数相除商是21,如果被除数、除数 同时除以3,商是(A)
A.21
B.9
C.81
3.简便计算。

让孩子轻松掌握口诀求商——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让孩子轻松掌握口诀求商——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愿意为孩子做出积极的改变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而学习口诀求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口诀求商就成了很多家长的难题。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帮助孩子轻松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1.教学目标本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孩子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理解口诀的含义,能够熟练地运用口诀求商。

2.教学内容本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口诀求商的概念和含义(2)熟记口诀之一并练习口算:被除数不变,除数变一位,商变一位。

(3)通过各种练习巩固口算技能,啃懂每一道难题。

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1)熟记口诀之一并练习口算。

(2)理解口诀的含义并能够熟练应用。

(3)通过各种练习巩固口算技能,啃懂每一道难题。

4.教学方法本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让孩子轻松掌握口诀求商的技巧。

(1)示范教学法:老师在黑板上示范如何运用口诀求商,引导孩子理解口诀的含义。

(2)交互式教学法: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自由体验口诀,互相交流口算技巧,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各种实际问题,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口诀求商的技巧,并从中深化对口诀含义的理解。

5.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给出一些实际的问题,引出口诀求商的概念和作用。

(2)知识点讲解老师在黑板上给出口诀求商的口诀:被除数不变,除数变一位,商变一位。

并详细解释每一部分的含义及操作方法。

(3)练习环节让学生通过口诀运算练习达到熟悉技巧,进一步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4)巩固环节老师给出一些实际的问题并让学生用口诀求商的方法进行计算,加深学生对口诀含义的理解。

6.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反馈和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在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用口算练习题进行考评,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并通过测试评估学生口算技巧的掌握情况。

7.教学效果通过使用本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学生的口算技巧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口诀求商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熟练运用口诀通过各种练习巩固口算技能,啃懂每一道难题。

数学求商口诀小学数学教案:应用商的题目教学

数学求商口诀小学数学教案:应用商的题目教学

数学求商口诀小学数学教案:应用商的题目教学应用商的题目教学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求商的概念和方法,掌握口诀“被除数乘标准除数,商不要忘了算”及其应用,能够立解决求商的计算题目。

二、教学重点:1、掌握什么是商;2、掌握口诀“被除数乘标准除数,商不要忘了算”及其应用;3、独立解决求商的计算题目。

三、教学难点:1、口诀的熟练掌握;2、能够快速把题目转化成口诀。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彩色粉笔、书籍、习题集等;2、学生准备笔、纸、课外习题本等。

五、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通过情境导入缩小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商。

(情境:小朋友吃糖果)老师:“同学们,假设小明有10颗糖果,他分给小王5颗,那么小王手里有多少颗糖果呢?”学生:“有5颗。

”老师:“很好,我们可以说:小明把10颗糖果分给小王,每人拿到5颗,这个5就叫做商,商就是一个被除数被另一个数除尽后的结果。

”2、学习口诀老师让学生一起学习口诀“被除数乘标准除数,商不要忘了算”。

口诀被除数乘标准除数,商不要忘了算,算出商了再加上余,就是除法运算的定数。

让学生跟读、背诵、默记,加深记忆,熟练掌握口诀,提高计算效率。

3、应用口诀老师出一些求商的例题,让学生应用口诀一步步解决。

可以让学生展示出解题过程,或者挑选几个学生现场解题展示给全班。

题目可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酌情调整。

(例题)1、8 ÷ 2 = ?2、20 ÷ 4 = ?3、75 ÷ 5 = ?4、64 ÷ 8 = ?5、66 ÷ 11 = ?6、1561 ÷ 43 = ?4、练习教师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一些关于求商的作业,并鼓励学生练习口诀。

(作业)1、60 ÷ 6 = ?2、48 ÷ 8 = ?3、105 ÷ 7 = ?4、75 ÷ 5 = ?5、400 ÷ 10 = ?6、1699 ÷ 43 = ?六、教学反思:求商口诀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求商的概念和方法,并且加强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商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商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商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道商数是什么,了解商数和除数的关系。

2.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商数和除数的概念。

二、教学准备1. 课本: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2. 教具:小白板、白板笔、计算器。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数学上的除法运算概念,例如10 ÷ 2 = 5,这里的10就是被除数,2是除数,5是商数。

步骤二:研究商数和除数的关系1.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商数和除数的关系。

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分发一些糖果,然后告诉他们要平均分给两个人。

学生可以通过将糖果分成两组,每组的数量就是商数,而每组的人数就是除数。

2. 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分组,体验商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可以让他们分发纸张、小贴纸或其他小物件,让他们自由选择除数,然后将纸张等物件平均分给每一个除数,通过这样的互动,加深学生对商数和除数的理解。

步骤三:巩固和应用1. 让学生练商数的计算。

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除法题目,要求学生计算商数,并写下计算过程。

2. 强调商数的实际应用。

例如,商数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的比例关系的,可以引导学生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水果的价格和数量,让他们计算商数,了解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步骤四:总结1. 向学生总结商数和除数的关系,强调商数是通过除法运算得到的结果。

2. 鼓励学生发现并应用商数和除数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商数和除数的关系。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分组和计算的练习,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商数和除数的应用。

数学求商口诀小学数学教案:交互式商的教学

数学求商口诀小学数学教案:交互式商的教学

数学求商口诀小学数学教案:交互式商的教学。

我们需要搭建一个有趣、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我们可以使用数字卡牌及计算机软件对求商口诀的教学进行辅助。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数字卡牌的形式更加直观地认识数字,并更好地掌握商的概念。

同时,交互式的计算机软件可以让学生在互动中玩耍,更好地理解商的概念和口诀。

接着,我们需要让学生先从简单的商口诀开始学习,如除以一、两、三等数字的商口诀。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多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让商口诀更加深入人心。

例如,我们可以将口诀编成歌曲教给学生,或者将商口诀写在卡片上,让学生搭配数字进行练习,还可以编一些游戏,如数学口诀接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可以借助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巩固学生对商口诀的掌握。

让学生在实例中运用商口诀,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对不同场景下的商口诀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例来掌握口诀的使用方法。

我们需要建立独立思考的机制,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商口诀,还要引导其自己思考问题。

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想出口诀的方式,如游戏、故事、图片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形成自己的理解。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数学求商口诀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而交互式的商口诀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玩耍中学习,更加深入人心,记忆更加深刻。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数字卡牌、计算机软件、游戏、故事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商口诀,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意识,形成更贴近学生的商口诀教学模式。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7课时 用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7课时 用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7课时用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商的变化规律2. 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商的变化规律,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变化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除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商的变化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就扩大几倍;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反而缩小几倍。

(2)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计算1200 ÷ 300,可以先将 1200 和 300 同时除以 100,得到12 ÷ 3,然后计算出商为 4,再将 4 乘以 100,得到最终答案 400。

3.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5.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他们对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不断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他们学习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四年级数学《商如此简单教案》:帮助孩子轻松掌握商数运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商如此简单教案》:帮助孩子轻松掌握商数运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之一,其中商数运算是必学的一个内容。

商数运算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难以理解和运用。

为了帮助孩子轻松掌握商数运算,我们需要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案。

本文将针对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商如此简单教案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介绍教师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对商数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商如此简单教案的设计思路“商如此简单”教案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商数运算展开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理解度,同时能够增加学生对数学的记忆性。

该教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引导学生对商的认识在教学开始前,教师通过旁征博引的方法,向学生展示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如买东西算钱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通过生活与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对商有了最基础的认识。

2、灵活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后,教师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商数进行计算。

教师通过多个例题来阐明商数运算的特点和应用,既有考验实力的练习,也有培养思维能力的拓展。

3、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能够更好地理解商数运算的本质和应用,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商如此简单教案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商如此简单教案”的实际教学运用与效果评估,我们不难发现教案本身的设计思路是合理且切实可行的。

教案使学生在快乐学习的氛围中轻松掌握商数运算的基础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实用价值和魅力。

教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效果显著。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和判断能力,让学生学会了自己的思考,懂得理解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教学效果对于孩子数学成绩的提升可以看出,“商如此简单教案”对于学生的数学成绩满足了“量、质、速”的要求,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分析、思考、阐述等能力。

【教案】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详解

【教案】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详解

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详解商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数学中的基础。

在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中,我们主要学习商的概念、商的大小比较和商的变化规律等内容。

其中,学习商的变化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

一、商的概念商是指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所得到的结果。

例如,4 ÷ 2 = 2,这里的2就是4和2的商。

当一个数被除数比除数大时,商一定小于1;当除数比被除数大时,商一定大于1;当被除数和除数相等时,商等于1。

二、商的大小比较在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中,我们学习商的大小比较,这是商的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商的大小比较需要我们掌握两个原则:1. 同除数比较,除数越小,商越大;除数越大,商越小。

例如:10 ÷ 4 与10 ÷ 5 进行比较。

被除数相同, 10,除数4的商是2.5,除数5的商是2,10 ÷ 4 > 10 ÷ 5。

2. 同被除数比较,除数越小,商越小;除数越大,商越大。

例如:16 ÷ 3 与16 ÷ 4 进行比较。

除数相同,3的商是5.33,4的商是4,16 ÷ 3 > 16 ÷ 4。

三、商的变化规律商的变化规律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中需要我们注意掌握的内容。

常见的商的变化规律有以下几种:1. 倍数关系当被除数不变时,除数逐渐增加,商也相应地逐渐减小,它们之间有着一种倍数的关系。

例如:30 ÷ 2 = 15,30 ÷ 3 = 10,30 ÷ 4 = 7.5,30 ÷ 5 = 6,30 ÷ 6 = 5。

2. 倒数关系当除数不变时,被除数逐渐增加,商则逐渐增大,它们之间有着一种倒数的关系。

例如:2 ÷ 10 = 0.2,3 ÷ 10 = 0.3,4 ÷ 10 = 0.4,5 ÷ 10 = 0.5,6 ÷ 10 = 0.6。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九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九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九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2. 培养学生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 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商的变化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简单的除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商的变化规律。

2. 讲解:讲解商的变化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

3. 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规律。

4. 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应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优秀教案

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优秀教案

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优秀教案1.了解商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商的简便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商的定义和性质。

2. 商的简便计算方法。

3. 应用商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2. 课堂讨论法。

3. 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举例子引出商的定义和性质,例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分给他的6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到几个苹果?这时就需要用到商的概念。

2. 讲授商的定义和性质商的定义:如果a除以b得到的商是c,那么我们就说a是b的c倍,记作a=b×c。

商的性质:(1)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

(2)商的大小与被除数和除数的大小有关系。

(3)商的符号与被除数和除数的符号有关系。

3. 讲授商的简便计算方法商的简便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1)竖式计算法例如:计算126÷6。

首先将6写在除号下面,将126写在除号上面,然后按位计算,从左到右依次写在下面,最后得到商为21。

(2)倍数计算法例如:计算64÷8。

首先找到8的倍数,即8、16、24、32、40、48、56、64,然后在这些数中找到最大的一个数,即64,此时8除以8得到1,所以64÷8=8×1=8。

4. 应用商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分给他的6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到几个苹果?解:将12÷6得到的商21写出来,每个朋友分到的苹果数就是21个。

再例如:小明有30元钱,他想买一盒12元的巧克力,他最多可以买几盒?解:用30÷12得到的商2写出来,小明最多可以买2盒巧克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商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商的简便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综合算式解密运算符小学生如何正确运用加减乘除

小学综合算式解密运算符小学生如何正确运用加减乘除

小学综合算式解密运算符小学生如何正确运用加减乘除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算式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运算符是算式中的核心元素。

运用正确的加减乘除运算符,小学生才能正确解密算式,准确计算结果。

本文将分享一些小学综合算式解密运算符的方法,帮助小学生掌握加减乘除运算的技巧。

一、加法运算符的正确运用加法运算符“+”用于表示两个数的和。

小学生在运用加法运算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认加法的顺序:加法满足交换律,即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与加法顺序无关。

例如,3 + 5 和 5 + 3 结果都是 8。

因此,小学生可以灵活改变加法的顺序,计算更加简便。

2. 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加法表示数量的增加。

小学生可以通过实际场景中的物品加法来理解加法运算符的意义,例如,“我有3个苹果,又得到了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帮助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

二、减法运算符的正确运用减法运算符“-”用于表示两个数的差。

在正确运用减法运算符时,小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方法一:减法运算可以理解为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

例如,5 - 3 可以理解为从5开始减去3,剩下的结果是2。

小学生可以借助计数器或计数棒等教具,帮助他们可视化地理解减法运算。

2. 方法二:理解减法的逆运算为加法。

例如,13 - 8 可以理解为 8 + ? = 13,求问号的结果为5。

小学生可以用逆运算的方式推算减法的结果,巩固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技巧。

三、乘法运算符的正确运用乘法运算符“×”用于表示两个数的积。

正确运用乘法运算符的方法如下:1. 理解乘法的实际意义:乘法表示数量的倍增。

小学生可以通过实际场景中的物品乘法来理解乘法运算符的意义,例如,“每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一共有3个篮子,一共有多少个苹果?”通过将物品逐个分组相加,帮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

2. 理解乘法的交换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即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乘法顺序无关。

例如,3 × 5 和 5 × 3 结果都是 15。

用口诀轻松解决求商难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用口诀轻松解决求商难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用口诀轻松解决求商难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口算是小学数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好口算技巧尤为重要,其中就包括了求商问题的解决。

求商是二年级的基本数学知识点,让学生们在掌握口算的同时,也能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种于学生操作的口诀方法来解决求商难题。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商的概念及其解法;2. 熟悉用口诀法解决求商难题;3. 能够进行简单的多位数除法运算。

二、教学准备1.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材;2. 黑板、白板、彩色粉笔、彩色笔;3. 数学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1. 商的概念及其解法先让学生了解商的概念,商就是除法中除数除以被除数所得的结果,可以使用长除法来解决。

长除法需要把一堆数字分解成位数对应的数字,逐位相除得商,一步步算出商的各个位数。

但是长除法的运算过程比较烦琐,对于学生来说不太容易理解和操作。

本文引入一种简单有趣的口诀法用于解决求商问题。

2. 用口诀法解决求商难题在运用口诀法之前,我们需要先让学生进行乘法口诀(表)的背诵练习,这里不再详述。

我们开始运用口诀法解决求商难题。

例如:35 ÷ 7 = ?,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法”来简单求解。

用乘法口诀法找出7在乘法表中的位置。

这里找到了第五行第一列。

找出35在乘法表中的位置。

35在乘法表中的位置是第五行第五列。

商就是第五列除第一行得到的数字,即5。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整数之间的求商问题,即用乘法口诀法找到除数和被除数的位置,将被除数所在的行对应除数所在的列,就得到了商。

在做题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用乘法口诀法来帮助检验计算,例如:6 × 7 = 42,7 × 6 = 42,这样就可以快速确认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 计算多位数的商对于多位数求商问题,我们可以用口诀法以及拆分法来解决。

例如:432 ÷ 3 = ?我们用口诀法找到3的位置:第一行第三列。

我们将432拆分,百位数是4,十位数是3,个位数是2。

2024年新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5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课件

2024年新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5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课件
ຫໍສະໝຸດ 绩 ,八分











我们,还在路上……
3.积极参与探索算法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 动经验,获得探索算法的成功体验。
复习导入
1.我会填。 2×( 4 )=8
(6 )×3=18
5×( 3 )=15
( 3)×2=6
复习导入
2. 从6里面连续减2,减去( 3)次,正 好全部减完。
从12里面连续减3,减去(4)次,正 好全部减完。
情境导入
8个小朋 友打乒乓 球,每2 人一组, 可以分成
(2) 8÷4=2(张) 答:双打需要2张乒乓球桌。
学以致用
1.
共有12个桃。
12÷4=3(个) 答:平均每天吃3个。
学以致用
2.
16÷4=4(个) 答:可以分给4个班。
学以致用
3.
2÷2=1 4÷2=2 6÷2=3 8÷2=4 10÷2=5 12÷2=6
4÷4=1 8÷4=2 12÷4=3 16÷4=4
2.
6
3
2
二三得六 积÷一个乘数=另一个乘数
典题精讲
2.
10
2
5 二五一十
12 4 3 三四十二
易错提醒
1. 4÷4=16 错
4÷4=1
是想口诀几四得四,一四得四。
易错提醒
2. 课间8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 (1)单打需要多少张乒乓球桌? (2)双打需要多少张乒乓球桌?
(1) 8÷2=4(张) 答:单打需要4张乒乓球桌。
几组?
8÷2 = ?
探究新知
8÷2 =4?(组)
方法一 用8根小棒分一分,每两个一份,分成了4份。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二:走近口诀求商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二:走近口诀求商

口诀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是帮助我们记忆多种数学公式和方法的重要手段。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口诀在数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中,求商的口诀更是必备的。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口诀的学习了解除法的含义和基本概念。

2、让学生了解求商的概念和方法。

3、能够运用口诀迅速得出商的结果。

二、教学重点1、口诀的记忆和理解。

2、数学知识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口诀的记忆和理解。

2、运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1、师生互动:教师询问学生是否知道数学的口诀,引出文章主题。

2、口诀介绍:教师给出口诀,并解释其含义。

口诀内容如下:“除之前头一下子,借位相除不用愁。

相减下面无退位,除完就是商,不要忘。

”教师解释:口诀中的“除之前头一下子”是指在进行除法运算时,要将除数和被除数的前几位进行除法运算,即简化计算。

同时,还要注意借位相除的方法,将复杂的除法变成简单的乘法计算。

如果减不了,要在下面借位;如果减完了,就是商了。

3、实例讲解:用示例来演示口诀的运用方法。

例如:45 除以 5(1)我们先算除数和被除数的前两位45÷5=9(2)再借位相减5(45的个位)减去5等于0,将借位,10减去5等于5,差是5(3)将差和下一位进行运算差为5,下一位为4,将54÷5=10余4(4)得出商为9余44、小组合作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掌握口诀,互相帮助计算。

教师巡回检查,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小学二年级数学中求商的口诀。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口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数学工具,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含义和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2、反思:对于一些数学较弱的学生,口诀的记忆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口诀,从而提高其数学学习的效果。

口诀是小学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习口诀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商的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商的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商的知识点总结1. 商的概念商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用于求两个数的除法结果。

商的结果表示了两个数相除的倍数关系。

2. 商的符号和表示方法商的符号为 "÷" 或 "/",表示除法运算。

例如,a ÷ b 或 a / b 表示将 a 除以 b。

3. 实际应用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例如:- 商可以用于计算分数和小数。

- 商可以用于计算单位比例和比例关系。

- 商可以用于计算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

4. 商的性质商具有以下性质:- 商的结果是唯一的。

- 若被除数为0,商的结果为0。

- 若除数为0,则商的结果不存在(除数不能为0)。

- 商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

5. 商的计算方法和技巧计算商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和技巧:- 对于整数除法,可以采用列竖式的方式进行计算。

- 对于分数除法,可以化简分数后进行计算。

- 对于小数除法,可以移动小数点进行计算。

6. 商的应用例题例题1:小明买了10本书,共花费40元,请问每本书的价格是多少?解题思路:将总花费40元除以买书的数量10本,即可计算每本书的价格。

商为40 ÷ 10 = 4元。

例题2:某地一年的降水量为360毫米,整个年份共有12个月,请问每个月的平均降水量是多少?解题思路:将总降水量360毫米除以12个月,即可计算每个月的平均降水量。

商为360 ÷ 12 = 30毫米。

7. 小结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用于求两个数的除法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商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商的规律】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

【探究商的规律】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

最近,我学习了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中的“探究商的规律”一课。

通过这节课,我深刻地感受到商的运算规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对商的规律的探究和理解。

商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

当我们将一个袋子里的苹果平均分成几份时,每一份苹果的数量就是这些苹果的商。

比如,假设有20个苹果,我们将它们平均分成4份,每份苹果的数量就是5个,也就是20÷4=5。

这就是商的运算,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运算。

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商的运算规律。

我们了解到商的运算符号是÷。

比如,10÷2=5,表示将10分成2份,每一份是5。

接着,我们探究了商的算法,即:除法算法。

这个算法的基本原理是一个数除以一个数等于被除数除以除数的商。

例如,30÷6=5,表示将30分成6份,每份是5。

在我们学习商的规律时,也特别注意到商的性质。

商有两个重要的性质,即:交换性和结合性。

交换性是指两个数相除,结果与这两个数交换位置后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

例如,4÷2与2÷4的结果都是2。

结合性是指当我们将多个数相除时,可以通过任意顺序进行计算,最终的结果是相同的。

例如,4÷2÷1和4÷(2÷1)的结果都是2。

学习商的规律也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数学的一部分,商的运算规律可以应用于很多实际问题中。

例如,在购买物品时,我们常常需要计算每个物品的价格。

如果我们总共购买了10个物品,并且用100元支付,每个物品的价格就是100÷10=10元。

在掌握商的运算规律后,我们也可以将商的运算与其他数学知识进行结合,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在学习百分数时,我们就需要掌握百分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计算百分比时,我们常需要将一个数除以100,这时就可以使用商的规律来计算。

商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运算。

二年级数学口诀求商的应用

二年级数学口诀求商的应用

实际应用案例
例如,计算“63÷7=?”时,可以运用除 法口诀“七九六十三”来快速得出商为9。
混合运算口诀求商的实际应用
混合运算口诀求商的基本原理
在混合运算中,通过运用乘法口诀和除法口诀,可以快速计算出两个数的商。
实际应用案例
例如,计算“24÷6×4=?”时,可以先计算“24÷6=4”,再乘以4,得出结果为16。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了乘 法口诀和除法口诀来快速得出结果。
通过口诀求商的学习,可以拓展数学 知识的学习范围,进一步探索数学的 其他领域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二年级数学口诀求商的应用方法与技巧
1 2 3
总结口诀求商的技巧
通过总结和归纳,将求商的口诀进行分类和整理 ,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方便学生记忆和应用 。
强调口诀的运用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口诀的运用,通过大量的练 习和实例,让学生熟练掌握口诀的运用,提高解 题速度和准确性。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除法口诀
除法口诀表
这是用于记忆除法的基本运算的口诀。
商的定位法
通过“商的定位法”可以快速确定商的位置,提高除法的运算速度。
混合运算口诀
先乘除后加减
这是混合运算的基本法则,先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再进行 加法和减法运算。
括号内的优先
对于括号内的运算,应优先进行,再计算括号外的运算。
03
二年级数学口诀求商的应用
数学口诀的意义
数学口诀是一种简短、易记的数学公 式或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和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口诀的重要性
提高计算速度
通过数学口诀,学生可以快速计 算出商的值,提高计算速度和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01讲理清数学中的“和”关系(让孩子理解什么时候用加法)
第02讲理清数学中的“差”关系(让孩子理解什么时候用减法)第03讲理清数学中的“积”关系(让孩子理解什么时候用乘法)第04讲理清数学中的“商”关系(让孩子理解什么时候用除法)第05讲简便运算运用原理(如何等价变化)
第06讲如何利用“口诀”设未知数(让方程变的不陌生)
第07讲巧妙列方程表达数量关系(解决难题思维)
第08讲如何快速解方程(解决孩子解方程不熟练问题)
第09讲特殊值法的应用(解答题目用的一种快捷方式)
第10讲整体代换法的应用(解答题目用的一种巧妙技巧)
第11讲图示法应用(让孩子学会如何画图,清晰表达数量关系)
第12讲规律题(数规律、几何规律探究)
第13讲和差关系(如何处理双重关系)
第14讲和倍关系(如何处理双重关系)
第15讲差倍关系(如何处理双重关系)
第16讲差不变原理(巧妙解决年龄问题)
第17讲积不变原理(加深对简便运算灵活变化理解,为何变化)
第18讲商不变原理(加深对除法、比的理解)
第19讲平面图形组合规律(加深对周长、面积的理解)
第20讲立体图形组合规律(加深对体积的理解)
4·数学中的“商”关系
除号的由来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上说:“凡除之法,与乘正异。

”当时,人们用算筹和口诀来计算除法。

阿拉伯人曾用过两个数之间加一条短线“-”的方法表示相除,1631年,数学家W·奥特雷德也曾设想过用符号“:”表示除法,但没有推广开来。

数学中正式把目前的除号作为除法运算符号的,是瑞士数学家哈纳。

哈纳在计算时,遇到一个整数分成几份的问题,却没有恰当的符号表示这种算法。

于是他把阿拉伯人表示除法的小短线“-”和奥特雷德的除法记号“:”合二为一,用一条橫线段“-”和两个小圆点“:”从中间分开,产生了表示除法的新记号“÷”,即除号。

瑞士数学家哈纳发明了除号“÷”
一、除法的种类:(6种)
【1】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其中的一份(每份)是多少。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3】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4】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5】几何问题降维度,已知三维求二维,已知二维求一维。

如长方体已知体积和高求底面积,平行四边形形已知面积和底求另高。

【6】单位换算,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应除以进率。

二、商关系
[1]除法关键词
几倍、含有几个、求单位1
[2]纯计算
1、学科搭配[五六年级]
2、除法运算 7.9÷0.125÷80 [五六年级]
64÷0.125 [五六年级]
9
797187 )+(
[六年级]
解方程 [六年级]
例题4 3 2 1
[3]生活应用
【1】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其中的一份(每份)是多少。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3】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4】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5】几何问题降维度,已知三维求二维,已知二维求一维。

如长方体已知体积和高求底面积,平行四边形形已知面积和底求另高。

【6】单位换算,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应除以进率。

把1厘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厘米.[五六年级]
A 、0.01
B 、0.1
C 、100
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六年级]
2 1
星光小学有女生60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少5
1,男生有多少人?[六年级]
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体积是6.28立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 )厘米。

[六年级]
4 3
(名校真题) 单位换算 [五六年级]
(1)4升50毫升=( )升 =( )升
⑵ 341
时=( )时=( )时(
)分 ⑶ 0.8公顷=( )平方米
⑷ 3.2平方厘米=( )平方米
⑸ 54000公顷=( )平方千米
⑹ 3千米4米=( )米=(
)千米
(7)4小时20分=( )小时
2012÷20122012
2013 [六年级]
真题2 真题1
3
把一块底面直径8分米、高6分米的圆柱体铜块熔铸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长4分米、宽2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六年级]
【励志故事】
习惯与自然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

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

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驯虎人本来也像驯象人一样成功,他让小虎从小吃素,直到小虎长大。

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会伤人。

驯虎人的致命错误在于他摔了跤之后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不可收,终于将驯虎人吃了。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虎曾经被习惯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他已经习惯于他的老虎不吃人)。

5·简便运算的运用原理
最近“数学商店”来了一位新服务员,它就是小“4”。

一天,小“3”到数学商店买了一支铅笔,小“4”说:“你应付1元5角4分。


小“3”付了1元5角后问:“还有4分可怎样付呀?”小“4”忙说:“这4分钱你不用付了。

”小“3”疑惑地问道:“那你不是要吃亏了?”“不,这是本店的一个规定,叫‘四舍五入’。

凡是4分钱或4分钱以下都舍去,如果是5分或5分钱以上,那就收1角钱。

”小“4”和蔼可亲地解释道。

小“3”高兴地说:“多谢你,你真好!”
“对呀,我也个性喜欢4。

”“25”跑过来说,“因为25×4=100,算起来比较简便,例如:25×87×4=25×4×87,这样算起来不是又快又简便吗?!”
“不错,的确又快又简便,我也喜欢4。

”原先是“29”。

“25”忙问道:“咦,你怎样也会喜欢‘4’了?”“29”不慌不忙地说:“这你们就不明白了,一般年份里的2月份都是28天,只有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一年,二月份才是29天,我4年才轮到一次,当然喜欢‘4’了。

但是公历年份是整百的,务必是4百的倍数,二月份才有29天,这样的年份叫闰年。


“啊,‘4’的用处可真大呀!”“25”赞叹道。

这位“4”服务员真是个既温柔又惹人喜欢的服务员。

口诀【简便计算三字经】
做简算,是享受;细观察,找特点;连续加,结对子;连续乘,找朋友;连续减,减去和连续除,除以积;减去和,可连减;除以积,可连除;乘和差,分别乘;积加减,莫慌张
同因数,提出来;异因数,括号放;同级算,可交换;特殊数,巧拆分;合理算,我能行
1+2+3+4+5+6+…+100=( )
45×23+62×23-7×23=( )
+41+81+161+32
1=( )
例题2 例题1
计算:
2
1
1


3
2
1


4
3
1


5
4
1
⨯计算:8888×2222+4444×5556 5
4
(名校真题) 18×25253181⨯⎪⎭
⎫ ⎝⎛+[六年级]
20.16⨯32+2.016⨯170+201.6⨯5.1=( ) [六年级]
453.5 5.50.854
⨯+÷+=( ) [六年级]
真题3 真题2 真题1
【励志故事】
习惯与自然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

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

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驯虎人本来也像驯象人一样成功,他让小虎从小吃素,直到小虎长大。

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会伤人。

驯虎人的致命错误在于他摔了跤之后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不可收,终于将驯虎人吃了。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虎曾经被习惯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他已经习惯于他的老虎不吃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