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利水渗湿药Ling
程宝书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程宝书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https://img.taocdn.com/s3/m/8dbb91d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2.png)
程宝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程宝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1 茯苓茯苓甘平,渗湿消肿,安神定志,健脾补中。
【性味归经】甘、淡,平。
入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程氏心悟】茯苓为渗湿利水之主药,其性纯良,泻中有补,虽为渗利之品,实有健脾之功。
仲景治伤寒汗出而渴者用五苓散(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桂枝),不渴者用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生姜),乃善用茯苓者也。
汗为心液,汗出过多,心气耗散,可致心悸,茯苓可止汗而宁心,镇惊而安神。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医案一则,重用茯苓而收奇效,颇有启迪之意,故录之:“春间吴氏之媳病,盖产后月余,壮热口渴不引饮,汗出不止,心悸不寐”,诸药无效,后用茯苓四五两煎水,服之而痊。
茯苓补而不滞,为补药之上品。
四君子汤、八珍汤、十全大补丸皆用之。
宫廷食品茯苓膏,为食疗佳品,既可充饥,又能健身,故数百年来广受群众的欢迎,销售火爆,长盛而不衰。
《千金方》中记载的茯苓膏制法:茯苓(净,去皮)、松脂各1000克,松子仁、柏子仁各500克。
上药捣筛,加白蜜和匀成膏,纳铜器中汤上,微火蒸一日一夕,搅令相得。
每次服1匙,一日服3次。
久服可“轻身明目,不老,发白更黑,齿落重生,延年益寿”。
2 猪苓猪苓甘淡,利水通便,健脾渗湿,消肿除满。
【性味归经】甘、淡,平。
入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
【程氏心悟】猪苓渗湿利水之功胜于茯苓,治疗水热互结,阴亏津伤,发热心烦,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或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等症者,余常用《伤寒论》猪苓汤。
药用: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本方有除湿泄热、滋阴利水的作用,《成方便读》中说:“二苓、泽泻,分消膀胱之水,使热势下趋;滑石甘寒,内清六腑之热,外彻肌表之邪,通行上下表里之湿;恐单治其湿,以致阴愈耗而热愈炽,故加阿胶养阴息风,以存津液,又为治阴虚湿热之一法也。
”治疗妊娠二便不通,余常用《陈素庵妇科补解》中的黄连猪苓汤。
中药学6利水渗湿药123
![中药学6利水渗湿药123](https://img.taocdn.com/s3/m/67e225191eb91a37f0115c10.png)
2019/12/31
中药学
21
猪 苓《本经》
【药用】多孔菌科真菌猪苓 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ies 的菌核。
2019/12/31
中药学
22
猪苓
【性味与归经】甘、 淡,平。归肾、膀胱 经。
2019/12/31
中药学
23
【功效主治】
功效 利水渗湿
主治
特点:泻而不补; 应用:小便不利、水肿、淋证、泄 泻、带下、淋浊等。
2019/12/31
中药学
16
薏苡仁
【性味与归经】 甘、淡,凉。 归脾、肾、肺经。
【特点】 为种仁但不富含油脂
2019/12/31
中药学
17
【功效主治】
功效 利湿健脾
利湿除痹
主治
特点:泄而兼补; 应用:水肿、脚气;淋证;脾虚泄泻
痹证(湿痹)之筋脉拘挛
清热排脓 肺痈、肠痈
2019/12/31
2019/12/31
中药学
4
淋症(热淋、石淋、血淋、膏淋、气淋、劳淋)
均有小便频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 热淋起病多急骤,小便赤热,溲时灼痛,或伴有发
热,腰痛拒按。 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
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 血淋为溺血而痛。 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
2019/12/31
中药学
2
概述
药性特点: 味多甘、苦、淡, 性多寒、平。 主要归肾、膀胱经,兼入脾、肺、小肠 经。
注意:阴虚者慎服,孕妇慎服。
2019/12/31
中药学
3
概述
中药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中药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https://img.taocdn.com/s3/m/93b6543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7.png)
【用量用法】
用量:10~15g。 用法:煎服。
萆薢
地肤子
【药用来源】
地肤子
• 蓼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
地肤子
植 物 形 态
【处方用名】
地肤子
地肤子
【性能特点】
地肤子
功效
地肤子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
【临床应用】
• 1. 用于淋证。
地肤子
利水通淋 清热利湿 止痒
• 2.用于阴痒带下,风疹,湿疹。
药材瞿麦
药材瞿麦(石竹)
【处方用名】
瞿麦
瞿麦 瞿麦穗
【性能特点】
功效
瞿方治热淋之有血
瞿麦
【相似药物比较】
瞿麦 苦寒
心小肠
利水通淋
偏清心与小肠火,尤适于 治热淋;
又活血通经,治疗闭经及 月经不调。
萹蓄 苦微寒
膀胱
湿热淋证
又杀虫止痒,治虫积腹痛, 湿疹,阴痒。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茵陈(A) 金钱草(A) 虎杖(A)
水龙骨科草本植物庐山石苇、石韦或有柄石苇的 干燥叶 。
庐山石苇
石韦
有柄石苇Biblioteka 庐山石 韦植 物 形 态
韦
植 物 形 态
韦
植 物 形 态
【处方用名】
石韦
石韦 石苇
【性能特点】
功效
石韦通淋于小肠
石韦
【临床应用】
石韦
• 1. 用于热淋,石淋,血淋 。 尤宜于血淋,可与蒲黄同用;
热淋、石淋,~滑石、海金沙、茅根等。
– 1)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滑石、通草等; – 2)湿温病邪在气分,湿邪偏胜者:~杏仁、
蔻仁、竹叶、木通等;(三仁汤、藿朴夏苓汤) – 3)治脾虚水肿、脚气肿痛:~茯苓、白朮、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https://img.taocdn.com/s3/m/c692e65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9.png)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第六章利水渗湿药概述概念凡以通利水道,渗除水湿为主要作用,以治疗水湿内停的药物,谓之利水渗湿药。
药性味以甘淡或苦为主,性多寒凉或平,主归肾、膀胱、脾、小肠、肝经。
药性沉降。
分类、作用及适应证1.利水消肿----性味甘、淡平或微寒偏于利水渗湿,通过利小便,增加尿量使能潴留的水邪从小便排出水肿,小便不利,腹水,及痰饮。
2.利尿通淋----性味以苦寒或甘淡而寒利水兼有清热作用主入肾、膀胱经能清利下焦湿热证小便短赤,淋漓涩痛等淋证。
3.利湿退黄----性味苦寒主入肝胆经能清利肝胆湿热而退黄湿热黄疸,以及湿疮、湿疹。
此外,利水渗湿药中的部分药还可治疗湿浊所致的泄泻、尿浊、带下、结石等。
配伍:①兼有表证者配宣肺解表药;②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者,配补脾药;③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者,配温补脾肾药;④治湿热证,常配清热药,或清热燥湿药等;⑤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故利水渗湿药还当与行气药配伍,以提高疗效。
注意事项:阴亏津少者慎用或忌用。
考点:关注利水渗湿药的分类,各类的药性特点及适应证,关注配伍原则。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一、茯苓★★★★、猪苓、泽泻药性味均甘、淡,茯苓、猪苓性平,泽泻性寒。
功效共同点:利水渗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痰饮,水湿泄泻。
各药特点:茯苓性平,利湿作用较平和,为利湿之常用药。
又可健脾:①通过利湿,而达健脾之功,脾喜燥而恶湿,湿困于脾而致脾失健运,所以这种情况下,去湿可以健脾。
②本身也具健脾之功,可补益脾气。
所以既可治湿困于脾。
又可治无湿之脾虚证。
还可治脾虚不运。
水湿停滞之疾。
又可(宁心)安神,用治心脾虚所致的心神不安,心悸失眠。
猪苓利湿作用较茯苓强,且适应症同茯苓,若为阴伤而之小便不利者,常配阿胶等同用,也又可治淋浊带下,只是没有健脾及安神作用。
泽泻利水渗湿作用比猪苓强,又能泄热(泄肾,膀胱经之热),用于下焦湿热之淋浊,带下等。
内有湿热及滑精者忌用。
考点:关注茯苓的功用,特别是其既补又利的特点;关注三药的功用特点。
中药学: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中药学: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https://img.taocdn.com/s3/m/7e2a9370453610661ed9f462.png)
白茯苓、赤茯苓、茯苓皮、茯神之比较
茯苓皮:长于利水消肿; 赤茯苓:长于渗湿泄热; 白茯苓:长于健脾,并能利水、宁心; 茯神:菌核的心部,有松根穿过,于宁心安神。16
经方对茯苓的认识
茯苓主治眩悸、口渴而小便不利。 经典的方剂配伍:
苓桂剂:五苓散 苓桂术甘汤 真武汤 半苓剂:小半夏加茯苓汤 其他:酸枣仁汤
4
教学要求
掌握利水渗湿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 及使用注意;
掌握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滑石、 木通、石韦;金钱草、虎杖、茵陈蒿;
熟悉猪苓、海金沙、萆薢、萹蓄、瞿麦、 垂盆草等。
5
第一节 利水渗湿药
药性特点:多甘淡平或微寒; 适应症:适应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
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脾气虚弱证
宁心安神
心悸;失眠
11
茯苓
1. 利水渗湿 特点:利水不伤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
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 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 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朮等配伍; 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 属于脾虚者,可与党参、黄芪、白朮等配伍; 属于虚寒者,可与附子、白朮等同用。
二、水逆案 江应宿医案;一仆人,19岁。患伤寒发热,饮食下咽,少顷尽吐,喜饮凉水,
入咽亦吐,号叫不定,脉洪大浮滑,此水逆证,投五苓散而愈。(《名医类案 1957;124)
18
经方对茯苓的认识
三、尿崩症案
李克绍医案:王某,男,7岁,1975年7月13日就诊。患儿多饮多尿,在当 地医院检查尿比重为1、007,诊断为“尿崩症”,治疗无效。诊见神色、脉象无 异常,惟舌色淡有白滑苔,像刷一层薄薄不匀的浆糊似的。因思此证可能是水饮 内结,阻碍津液的输布,所以才渴欲饮水,饮不解渴。其多尿只是多饮所致,属 于诱导性,能使不褐少饮,尿量自会减少。因与五苓散方:白术12克,茯苓9克, 泽泻6克,桂枝6克,猪苓8克,水煎(《伤寒解惑论》1978:126) 四、失音案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https://img.taocdn.com/s3/m/16d6084ca5e9856a57126051.png)
泽 泻(掌握)
一、药性: 甘寒,归肾,膀胱经。 二、功效: 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三、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泄泻 (本品淡渗,其利水作用较强)水湿停蓄之水肿,小
便不利。常和茯苓、猪苓、桂枝配用。如五苓散。 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与厚朴、苍术、陈皮
配用,如胃苓汤。(本品能利小便而实大便)。痰饮 停聚,清阳不升之头目昏眩,配白术同用。如泽泻汤。
二、功效: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 三、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 2、风湿痹证。
枳椇子(参考)
枳椇子(参考)
一、药性:甘、酸,平。归脾经。 二、功效:利水消肿,解酒毒。 三、应用: 1、水肿证。 2、酒醉。
泽 漆(参 考)
泽 漆(参考)
一、药性:辛、苦,微寒。有毒。归大肠、 小肠、肺经。
第一节 利尿消肿药
一、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性味甘淡平或微 寒,淡能渗泄水湿,服药后能使小便 通畅,利水肿消退,故具有利水消肿 的作用。
茯 苓(掌握)
茯 苓(掌握)
一、药性: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二、功效: 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三、应用 1 、水湿内停的水肿,小便不利(味甘而淡,甘则能
肠痈可与附子、败酱草、丹皮合用。 如薏苡附子败酱散。
四、用法用量,煎服9--30克,清利湿热宜生 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五、使用注意:津液不足者慎用。
猪 苓(熟悉)
猪苓(熟悉)
一、药性: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二、功效:利水消肿,渗湿。 三、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泄泻。
泽 泻(掌握)
二、功效:利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散结。 三、应用: 1、水肿证。 2、咳喘证。 3、瘰疬,癣疮。
蝼 蛄(参考)
蝼 蛄(参考)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06章 利水渗湿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06章 利水渗湿药](https://img.taocdn.com/s3/m/03e5a11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e.png)
泽泻
性味归经
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
主治病症
利水渗湿
泄热
(1)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
(2)湿盛泄泻,痰饮。
泽泻
使用注意
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
性能特点
既利水渗湿,又清泻肾(相)火与膀胱之热。
车前子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肾、肝、肺经。
功效
主治病症
(3)心悸,失眠。
性能特点
凡水湿、停饮,无论寒热或兼否脾虚皆宜。
配伍
茯苓配白术
茯苓甘淡性平,功能利水渗湿、健脾;
白术甘补渗利,苦燥性温,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两药相配,既利水渗湿力强,又健脾燥湿,善治脾虚水湿内盛者,兼治妊娠胎动不安或兼浮肿者。
薏苡仁
性味归经
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使用注意
本品苦微寒而泄降清利,能缓通大便,故脾虚便溏者慎服。
地肤子
性味归经
甘、苦、辛,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
主治病症
利尿通淋
祛风止痒
1.热淋。
2.风疹,湿疹,阴痒,湿疮。
灯芯草
性味归经
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
功效
主治病症
利尿通淋
清心除烦
1.热淋。
2.心烦失眠,小儿夜啼,口舌生疮。
用法
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
功效
主治病症
利水渗湿
健脾止泻
除痹
清热排脓
(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
(2)脾虚泄泻。
(3)湿温病邪在气分。
(4)湿痹筋脉拘挛。
(5)肺痈,肠痈。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六章利水渗湿药总结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六章利水渗湿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1a8c01f7c1cfad6185fa72f.png)
相同功效
相比较的药物
除共同功效外,还有的功效
两个“苓”相对比,
利水渗湿
茯苓
健脾,安神
猪苓
-
利尿通淋
滑石
清解暑热,外用收湿敛疮
石韦
凉血止血,清肺止咳
海金沙
止痛
瞿麦
破血通经
萹蓄
杀虫止痒
地肤子
祛风止痒
灯心草
清心除烦
利水通淋,下乳
木通
泄热,(通经)下乳
通草
(通气)下乳
冬葵子
润肠通便(种子药物含油脂多,可润肠通便)
利尿通淋,清热除湿
金钱草
退黄,解毒消肿
广金钱草
退黄
连钱草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https://img.taocdn.com/s3/m/065e3ac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5.png)
第一节 利水渗湿药 茯苓
利水渗湿(利水不伤气) 健脾—脾气虚证。 安神—心脾两虚之失眠、
心悸、食少、乏力等。 注意:捣碎入煎剂。小
便通利者慎服。 抗肿瘤,抗精神分裂症。
白茯苓、赤茯苓、茯苓皮、茯神功效简介
茯苓皮:黑色外皮,长于利水消肿。 赤茯苓: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长于
泻热行水。 白茯苓:赤茯苓内侧之白色部分,长于
前言
一、概念: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 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二、分类:1、利水渗湿药。性味多甘淡平或 微寒,适应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 及泄泻、痰饮等证。
2、利尿通淋药。性味多苦寒,用于小便短赤, 热淋、血淋、石淋及膏淋等证。
3、利湿退黄药。性味多苦寒,用于湿热黄疸。 三、注意:阴虚者慎服,孕妇慎服。
解毒消肿—痈肿、恶 疮肿毒、毒蛇咬伤。
虎杖
利湿退黄—湿热黄疸, 淋浊,带下。
清热解毒—痈疮肿毒、 烧烫伤、毒蛇咬伤。
活血祛瘀—血瘀闭经、 痛经、跌打损伤、癥瘕。
祛痰止咳—肺热咳嗽。 泻下通便—热结便秘 注意:便溏者慎服。
垂盆草
利湿退黄——退黄疸 要药(改善肝功能)
清热解毒——痈疮肿 毒,毒蛇咬伤。
清泻心火——口舌生 疮,心烦尿赤。
通经,通乳——血瘀 经闭;湿热痹痛;产 后乳汁不通或乳少。
用量:3—6g。
木通的品种问题
主要有下四类:①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木通东 北马兜铃的木质茎,使用最为广泛;有肾毒性, 用量、疗程需把握。②川木通:为毛茛科小木 通、绣球藤等的木质茎,使用亦较普遍。③淮 通:为马兜铃科大叶马兜铃、淮通马兜铃的木 质茎。④白木通:为木通科白木通的木质茎, 仅在少数地区自产自销。而历代本草所记载的 木通则为木通科木通,目前很少使用。
中药学利水渗湿药分解
![中药学利水渗湿药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672b735c647d27284a735113.png)
中药学
19
薏苡仁之应用
利水渗湿—利水不伤阴,功似茯苓 配白术
健脾止泻—脾虚泄泻(炒用) 伸筋利痹—湿痹筋脉拘挛,胸痹。配麻黄 清热排脓—肺痈、肠痈。配芦根、苡仁
【处方用名】 1. 薏苡仁(薏米仁)、苡仁、米仁、生苡仁、
生米仁(去壳晒干用,清利湿热宜生用) 2. 炒薏苡仁(炒用,健脾宜炒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
2019/12/31
中药学
25
猪苓、茯苓之比较
相同点:二者相须为用,利水渗湿。无水 湿者慎服。
不同点: 猪苓利水渗湿作用强于茯苓,但无健脾、 宁心等作用。
2019/12/31
中药学
26
泽泻
【药用】泽泻科沼泽植物泽泻 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 的块茎。
2019/12/31
尽。 膏淋见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 劳淋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
时止,遇劳即发。
2019/12/31
中药学
5
茯苓《本经》
【药用】 多孔菌科 真菌茯苓 的干燥菌核。
2019/12/31
中药学
8
茯苓
2019/12/31
中药学
9
茯苓
【性味与归经】 甘、淡,平。 归心、肺、脾、肾
抗肿瘤,抗精神分裂症。
2019/12/31
中药学
14
茯苓
注意:捣碎入煎剂。 【处方用名】 1. 茯苓、白茯苓、云茯苓、云苓(去皮,蒸熟,切
片,晒干用。偏于健脾宁心) 2. 赤茯苓、赤苓(去皮,取菌核的淡红色部份,蒸
透切片,或辗碎用。偏于渗湿泄热) 3. 朱茯苓、辰茯苓、朱砂拌茯苓(取白茯苓净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利湿退黄药: 性味多苦寒,归脾胃肝胆经。 以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为主要功 效,主要用于湿热黄疸。也可用 治湿疮、湿疹、湿温等证。
4. 配伍方法:
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宣肺发汗药; 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可与温补脾
肾药同用;
➢ 湿热合邪者,配清热药;
➢ 寒湿相并者,配温里祛寒药;
(2)归经:主归膀胱经。
(3)作用趋向:偏于下行,故性沉 降。
(4)毒性:香加皮、泽漆、关木通 为有毒之品。
3. 分类及功用
(1)利水消肿药: 性味多属甘淡平或微寒,有利水 渗湿而消肿的作用,主要用于水 湿内停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 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2)利尿通淋药: 性味多苦寒,或甘淡寒。除利水 作用外,又兼能清热以通淋涩, 主要用于淋证。
熟悉猪苓、萆薢、海金沙、瞿麦、地 肤子的功效、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 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3. 了解木通与通草的古今名称混淆及 金钱草的品种。
概述部分
1.含义: 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 水湿内停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为 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的含义
2. 药性:
(1)性味:味多甘淡。其性或寒或 凉或平。
个性:
茯苓 ★★★
1. 性平作用和缓,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2. 健脾:用于脾虚诸证及脾虚湿盛之水湿
泄泻。 脾胃虚弱证:四君子汤 脾虚水停于胸胁:苓桂术甘汤 脾虚泄泻: 参苓白术散
3. 宁心安神,用治心悸、失眠。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归脾汤 水气凌心:茯苓甘草汤
茯苓皮:菌核的黑褐色外皮入药,长于利 水消肿;
2. 使用注意:无水湿者忌服。
泽泻
为泽泻科植物 泽泻的块茎。 生用、麸炒或 盐水炒用。
药
材
薏 苡 仁
薏苡仁 为禾本科 植物薏苡
的成熟种
仁。生用
或炒用。
薏 苡
泽 泻 薏苡仁
共性
一. 性味:甘淡寒 二. 功用 1.利水渗湿、清热,用治水肿、小便不利。
个性:
泽泻 ★★★ 1.利水作用较强。亦用治痰饮、泄泻。 2.泄热,用治湿热带下、淋浊。善泄肾
➢ 热伤血络而致尿血者,可与清热凉 血止血药同用;
➢ 气滞则水停,故利水渗湿药还常与行气 药配伍,以达到“气行则水行”的目的。
五. 使用注意 利水渗湿药,易耗伤津液,对阴 亏津少、肾虚遗尿、遗精者,宜 慎用或忌用。
参考资料 (1)利湿药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利尿作用,
通过利尿作用而消除水肿。 (2)治疗腹泻,利小便而实大便。 (3)利尿通淋药除有较明显的利尿作用外,
利水消肿——用治水湿内停之水肿、 小便不利,泄泻及痰饮之证(利小便 而实大便,消痰饮)。
茯
苓 茯苓
菌 为多孔
核 菌科真
菌茯苓
药 材
的干燥 菌核。
茯
苓
药材茯苓皮 药材茯神
猪苓菌核 药材猪苓
茯苓 猪苓
共性:
一. 性味:甘淡平 二. 功用: 利水渗湿:用治水湿内停之水肿、小 便不利等证,五苓散 猪苓汤。 二者常相须为用
大多还有抗病原微生物和化石排石等作 用,用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中医所 说的热淋、石淋等。
(4) 具有利胆作用,可用于黄疸的治疗。 (5) 利湿药的利尿作用除用于高血压病的辅
助治疗以外,某些药物本身即能降压。 有的药物还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 等作用。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1.性味:甘淡平或微寒(淡能渗泄水湿) 2.功用
与膀胱之热,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 龙胆泻肝汤 3.泄肾火,用治肾阴不足,相火偏亢等 证,配补肾益阴之品 六味地黄丸
薏苡仁 ★★★
1.利水而不伤正气,脾虚湿盛之水肿腹 胀尤宜。
2.健脾止泻,尤宜于脾虚湿盛之水湿泄 泻,参苓白术散
3.清热排脓,用治肺痈、肠痈。 肺痈胸痛,咳吐脓痰腥臭者,苇茎汤 肠痈已成脓者,薏苡附子败酱散
第十一章
利水渗湿药
中药教研室 梁幼雅
学习要求
1. 通过本章及章内各节概述部分的学习: 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 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各节药物的 性能特点。
2.通过本章具体药物的学习:
掌握茯苓(附:茯苓皮、 赤茯苓、 茯神)、泽泻、薏苡仁、车前子(附: 车前草)、关木通(附:川木通)、 滑石、茵陈、金钱草、虎杖的主要性 能、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 使用注意。
4.除痹,善治湿痹而筋脉拘挛,湿热者宜。
5. 用法用量 煎服,力缓,用量宜大10~30g。清利 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茯苓 猪苓
泽泻 利水 消肿:薏苡仁 水小肿便、香冬加 瓜皮 皮 不利 赤小豆
玉米须 葫芦 泽漆 蝼蛄
小结
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健脾,宁心安神。 利尿作用较茯苓强,凡水湿留滞者均 可应用。 利水作用较茯苓强,亦用治痰饮、泄泻; 泄热,宜于下焦湿热者。
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祛风湿,强筋骨。有毒。 清热解暑。 解毒排脓,利湿退黄。 利湿退黄,降血压。 多用于面目浮肿、大腹水肿及脚气肿胀。 利水作用强,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有毒。 通淋,通便。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一.药性 1.性味:苦寒或甘淡寒 2.归经:归膀胱、肾经
二.功用 利尿通淋 热淋之小便灼热、短赤 涩痛,兼见尿血之血淋,尿有砂石之 石淋,以及尿如脂膏之膏淋等证。
车前子 滑石
共性:
1. 性味:甘寒、质滑利 2. 利尿通淋:用治小便不利,淋沥涩痛,
为治湿热淋证之常用药。常配伍应用, 如八正散。 3. 均宜布包煎。
个性:
车前子 ★★★ 1.湿热淋证尤为适宜。 2.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用治暑湿 泄泻(利小便以实大便)。 3.清肝明目,用治肝经风热目赤肿痛 或肝肾亏损之目暗昏花。 4.清肺化痰,用治肺热咳嗽。
赤茯苓:皮层下的赤色部分入药,功偏渗 利湿热,以治小便短赤,或淋沥不畅;
白茯苓:菌核内部的白色部分入药,长于健 脾利湿;
茯神: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入药名,又名抱 木神,长于宁心安神,善治心神不安。
猪苓 ★★
1. 性主渗泄,功专利水,其利水作用强于 茯苓,以水湿滞留实证为宜。亦用治淋 浊、带下。 阴虚水肿:配阿胶 利水不伤阴 脾虚湿盛之水肿:配茯苓 利水不伤正气 热淋:十味导赤汤 带下
车前子
为车前 科植物车 前或平车 前的成熟 种子。生 用或盐水 炙用。
药材车前子 药材车前草
滑石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 主含含水硅酸镁。研粉或水飞用。
车前子 滑石
共性:
1. 性味:甘寒、质滑利 2. 利尿通淋:用治小便不利,淋沥涩痛,
为治湿热淋证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药。常配伍应用, 如八正散。 3. 均宜布包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