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癫痫临床治疗分析
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
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本文将小儿癫痫病临床治疗中运用奥卡西平结合左乙拉西坦药物的临床效果作为主要研究目的。
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入院治疗的80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均等的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奥卡西平的患儿为常规组,采用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的患儿为实验组,每组各40例患儿,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儿经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70.0%);两组患儿在治疗以前的智力水平没有明显差异;在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智力水平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另外,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小儿癫痫治疗过程中应用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进行治疗能够实现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患儿的智力水平,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小儿癫痫;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小儿癫痫属于一种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身体抽搐、两眼发直、昏厥等,如果连续惊厥会对患儿大脑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通常情况下,患儿应长时间服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
当前,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等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癫痫药物,奥卡西平的功效主要是控制神经元异常放电,降低神经元的活性,其属于一种新研发的抗癫痫药物。
左乙拉西坦作为抑制癫痫广泛推广的药物,能够实现良好的抗癫痫效果。
本文主要针对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展开深入探究,具有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入院治疗的80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均等的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奥卡西平的患儿为常规组,采用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的患儿为实验组,每组各40例患儿。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
左 乙拉 西坦 治 疗 小 儿癫 痫 的 临 床疗 效 观 察
张桂 丽 陈 淑 霞
西华 4 6 0 660 河 南省 西 华 县 人 民 医 院 。 南 河
【 摘要 】 目的 : 研究左 乙 西坦( E ) 拉 L V 对儿童癫痫 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 纳入 20 0 7年 1 一 0 9年 1 月 20 月收 治的儿童癫痫 患者 9 例 , 0 随机分组 为
医学 信 息
药物 与 临床
ME I A F R To DC LI o MA I N N N .1 2 1 o0 0 1 ・2 9 ・ 3
也可成 为突触前 多 巴胺 受体 激动剂 。从本研 究 无效者 1 3例 , 总有效率为 8 .5 , 37 % 总显效 率为 7 .0 。两组总有效率 、 50% 总 触后 的多 巴胺受体拮抗剂 , 结 果 可 以看 出 , 立 哌 唑 与 利 培 酮 总 有 效 率 与 总 显 效 率 均 相 当 , 阿 即可 以说 明 显 效 率 均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0 0 ) P> .5 。 两 种 药 物 疗 效 基 本 一 致 。该 研 究 结 果 与 范 文 澜 _ 等 研 究 结 果 疗 效 相 当 。 但 4 』 表 1 两 组 治 疗 效 果 比 较 阿立 哌 唑 不 良主 要 以嗜 睡 为 主 , 利 培 酮 则 以 锥 体 外 系 不 良反 应 为 主 , 结 而 且 果 中两 组 锥 体 外 系 不 良反 应 比较 有 统 计 学 差 异 ( P<0 0 ) 因 而 阿 立 哌 唑 .5 。 相 对 而 言 其 应 用 要 比利 培 酮 更 广 泛 些 。 综上所述 , 阿立 哌唑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上 与利培酮疗 效相当 , 两组 均能 22 两 组 不 良反 应 情 况 : T S . 经 E S评 分 后 观 察 组 8 2例 中 出 现 嗜 睡 者 1 1 有 较 好 的 临床 治 疗 效 果 。综 合 考 虑 药 物 副 作 用 , 立 哌 唑 适 用 性 更 为广 泛 , 阿 例, 头晕者 6例 , 头痛者 8例 , 锥体外系不 良反应者 8例 , 恶心呕吐者 6例 ; 对 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照组 8 0中出现头晕者 7例 , 头痛者 6例 , 锥体外 系不 良反应 l , 7例 心动过速 者 5例 。 观 察组 不 良反 应 主要 以 嗜 睡 为 主 , 照 组 不 良反 应 以 锥 体 外 系 不 参 考文 献 对 1 第 济 良反 应 为 主 。 两组 锥体 外 系不 良反 应 比较 有 统 计 学 差 异 ( 0 0 ), 余 无 [ ] 中 国精 神 障 碍 分 类 与诊 断 标 准 : 3版/中华 医 学 会 精 神科 分 会 编 . P< .5 其
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联合治疗对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及安全性。
通过分析丙戊酸钠在治疗中的作用、咪达唑仑的疗效,以及两者联合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发现联合治疗在小儿癫痫持续状态中具有一定疗效。
仍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以验证临床效果,并需要更多长期观察的实验数据支持。
本研究为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丙戊酸钠、咪达唑仑、小儿癫痫、持续状态、联合治疗、安全性、效果、优势、局限性、临床试验。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种严重的癫痫发作类型,通常表现为连续或多次癫痫发作,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常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往往难以有效控制。
丙戊酸钠和咪达唑仑作为两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近年来在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备受关注。
丙戊酸钠是一种乙酸脂类药物,其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从而抑制神经元兴奋性,被广泛应用于癫痫的治疗。
而咪达唑仑则是一种苯二氮䓬类药物,其通过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来减轻神经元的兴奋性,适用于长期控制癫痫发作。
关于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联合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目前尚缺乏大量临床研究的支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联合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联合治疗对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并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系统性的文献综述和临床试验数据分析,我们旨在探讨联合应用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是否具有优势,以及是否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我们还希望通过安全性分析,全面评估联合治疗方案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治疗建议。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小儿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是治疗癫痫的两种常用药物。
本文通过对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丙戊酸钠是一种经典的抗癫痫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其通过阻断神经元内部钠通道,减少过度兴奋,从而达到抑制癫痫发作的作用。
丙戊酸钠通过口服给药,能够较好地吸收和分布于体内,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新一代的抗癫痫药物,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小儿癫痫的治疗中。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神经元内泛素样蛋白酶系统的活性,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流动,从而达到抑制癫痫发作的作用。
左乙拉西坦通过口服给药,吸收迅速,达到峰浓度的时间较短。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的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它们的互补作用,增加抗癫痫的效果,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临床研究表明,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联合应用可以显著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和频率,提高病情的整体控制率。
联合应用也可以减少药物剂量和用药次数,降低患者的药物负担。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小儿癫痫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丙戊酸钠可能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而左乙拉西坦可能引起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在联合应用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用药方案。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小儿癫痫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和频率,达到较好的病情控制效果。
在联合应用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验证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小儿癫痫78例临床观察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小儿癫痫78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治疗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小儿癫痫患者进行Lev单药治疗,采用自身对照随访研究。
Lev起始剂量10mg/kg·d,一天2次口服,每周增加5~10mg/kg·d,目标剂量为30~40mg/kg·d,维持剂量35mg/kg·d。
门诊复查及电话随访,观察其发作频率和不良反应。
结果:78例患儿中,完全控制发作59例,良好3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89.7%。
治疗前后发作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以头痛、嗜睡、厌食、情绪激动、行为异常为主,对症治疗或达到维持剂量后自行消失。
结论:Lev作为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单药治疗小儿癫痫作用广,有良好疗效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evetiracetam monotherapy in children with epilepsy. Methods:78 children patients with epilepsy who were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and June 2013,were treated by Levetiracetam,then follow-up visited. Dose of LEV was initially 10mg/kg·d,twice a day,every week the dose increased 5~10mg/kg·d,maintained at 30~40mg/kg·d,and finally was increased to 35mg/kg·d. Followed up to observe the seizure frequen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Among the 78 cases,complete seizure control was found in 59 cases,excellence in 3 cases,effective in 8 case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9.7%.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eizure frequency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P<0.05).The major side effects observed were headache,lethargy,anxiety,abnormal behavior etc,and the symptoms were disappeared within the treatment. Conclusions:LEV as a new type of antiepileptic drugs,is efficacious of children with epilepsy,and has few adverse reactions and should be wildly applied to epileptic children.[Key words] Levetiracetam;Epilepsy;Child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症,是儿科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疾病。
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小儿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的癫痫发作,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疾病,指持续性癫痫发作时间超过30分钟,或连续发作而间隔短于此时间,且无法自行终止。
对于这种情况,及时的治疗非常关键,以防止进一步的脑损伤和生命威胁。
丙戊酸钠和咪达唑仑是目前常用于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为了了解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进行分析。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丙戊酸钠和咪达唑仑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情况。
丙戊酸钠是一种经典的抗癫痫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GABA的抑制性作用,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减少癫痫发作。
丙戊酸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癫痫的急性和预防性治疗,并且在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而咪达唑仑是一种苯二氮䓬类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GABA的作用,从而产生镇静催眠和抗焦虑效果。
咪达唑仑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焦虑和失眠,但在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就丙戊酸钠和咪达唑仑在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首先是丙戊酸钠,丙戊酸钠常用的剂量为15-40毫克/千克体重,通常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其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用药的时机和剂量。
临床研究表明,丙戊酸钠在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中可以迅速降低癫痫发作频率,有效控制癫痫持续状态症状,但由于其副作用较多,如肝毒性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血液生化指标。
其次是咪达唑仑,咪达唑仑常用的剂量为0.1-0.3毫克/千克体重,通常采用静脉注射给药方式,其治疗效果主要表现为迅速镇静和减轻癫痫发作对脑组织的损害。
由于咪达唑仑可能导致意识模糊和呼吸抑制等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时需格外小心,避免过量使用和长时间使用。
丙戊酸钠和咪达唑仑在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中均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药物的副作用,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应用分析
医药科研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应用分析刁静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药剂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摘要:目的:分析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96例癫痫患儿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
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认知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小儿癫痫;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认知功能癫痫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
相关研究显示[1],癫痫的诱因比较复杂,且发作不定时,对小儿身体损害较大,会降低认知能力,不利于成长。
给予有效的治疗对改善患儿预后意义重大。
本研究旨在分析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癫痫患儿为研究样本。
纳入标准: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检查等均符合第七版《实用儿科学》对小儿癫痫的诊断标准;患儿临床资料完整,家属同意治疗。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儿;家属不配合。
随机将以上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48例,男23例、女25例;年龄4~10岁、平均(6.80±1.70)岁;病程0.5~6年、平均(2.30±0.70)年。
观察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4~10岁、平均(6.80±1.70)岁;病程0.7~7岁、平均(2.60±0.90)年。
两组患儿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治疗方法患儿入院后均给予相应的基础治疗,如提升免疫力。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口服,起始剂量为8 mg/kg·d,分2次服用,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调整,每周增加剂量至10 mg/ kg·d,最大有效剂量可达60 mg/kg·d。
拉莫三嗪首次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1 5
拉 莫三嗪首次治疗小 儿癫痫 的临床疗效及不 良反应 分析
卢华涛 李 妮 赵 翠萍 ( 山 东省 烟台 市牟 平区皮 肤病结核病 精神病防治院 烟台 2 6 4 1 0 0 )
摘要 : 目的 : 探 讨拉莫三嗪 首次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和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 8 6 例 小儿癫痫患 者的临床 资料 , 根据 治疗方法不 同分为拉 莫三嗪 组和 丙戊酸钠组各 4 3 例, 分别给予拉莫三嗪 和丙戊酸钠 治疗, 比较 两组 患者的 临床效果和不 良反应发 生情况。结果: 拉莫三嗪组 患者的总有 效率为 9 3 . 0 2 %, 总不 良反应发 生率为 6 . 9 8 %, 丙戊酸钠组 患者的 总有效率 7 6 . 7 4 %, 总不 良反 应发 生率 1 3 . 9 5 %, 两组具有显著性 差异 , P < 0 . 0 5 。结论 : 拉 莫三嗪 首次治疗 小儿癫痫临床 效果显著 ,
表 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n , %)
定的诊断标准根据 ,将 所有 患儿按治疗方法不 同分 为拉莫三 嗪组和丙戊酸钠组 各 4 3例 ,其中拉莫三嗪组男 2 4例 ,女 1 9 例, 年龄 3 ~ 1 2岁 , 平 均年龄 ( 7 . 4 2 + _ 1 . 2 3 ) 岁, 病程 2 - 6年 , 平 均 病程 ( 3 . 4 2 + _ 0 . 3 8 ) 年; 丙戊酸钠组男 2 3例 , 女2 0例 , 年龄 3 — 1 3
表 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n, %J
岁, 平均年龄( 7 . 5 4 + _ 1 . 1 6 ) 岁, 病程 2 ~ 7年 , 平均病程( 3 . 5 8 ± 0 . 3 5 ) 年, 两组患儿在性 别 、 年龄 、 病程等一般 临床资料方 面均 无显著性差异 , 具有可比性 。 1 . 2治疗方法 : 拉莫三 嗪组 患儿起始剂量 1 2 . 5 mg / d , 晚服 , 第 三 周加至 1 2 . 5 m g / 次, b i d ;三周后根据患者癫痫发作 的频率调整 服药 剂量 , 每隔 1 2周增加 1 次 剂量 , 药 物剂量 维持在 7 5 a r g 3讨 论 小儿癫痫 是指胎儿期至青少年期 的癫痫 ,是 一种常见神 至 1 5 0 a r g之间 ;丙戊酸钠组起 始剂 量 2 0 m g / ( k g ・ d ) , 5 d后 , 如 , b J L 癫痫 的患病率约为成人的 1 0 一 l 5倍 , 发病原 无发作 , 维持 此剂量 ; 如仍发作增加 剂量 , 每5 d增加 5 - 1 0 mg / 经系统疾病 。, 病情反 复发作 , 如不及 时有效治疗 , 会 引起小儿智 力 k g , 直至理想疗效< 3 0 mg / ( k g ・ d ) 。比较两组患者 的临床效果和 因复杂 , 低下 , 影响生长 发育 l l l 。拉莫 三嗪是一种苯基三嗪类化合物 , 其 不 良反 应 发 生 情 况 。 抑制 反复放电作用 , 对 1 _ 3 统计学处 理 :所有结果均根据 S P S S 1 3 . 0软件进行统计学 作用机理是作 用于电压依赖性钠通道 , 研究发 现 , 拉莫三 嗪能改 处理 , 计 数资料组间进行卡方 分析 , 计 量资料 以( x ± s ) 表示 , 组 谷氨 酸相关神 经递 质亦 有抑制作用 , 善患者 的记忆力损害 、 即时记忆视觉和逻 辑延迟记忆等 。 本研 间进行 t 检验, P < O . 0 5 , 表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究结果表 明 ,拉莫 三嗪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 于丙戊 酸钠 2结 果 组 , 不 良反 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丙戊酸钠组 。综上所述 , 拉莫 三 2 . 1 两组 患者 的临床疗效 比较 : 由表 1 可看 出, 拉莫 三嗪组 患 嗪首次治疗/ J , J L 癫痫 临床效 果显 著 , 安全性高 , 是临床上有效 者的 总有效率 为 9 3 . 0 2 %,显著高 于丙戊 酸钠组 的 总有效 率 且安全的抗癫痫药物 。 7 6 . 7 4 %, P < 0 . 0 5 。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
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是目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它们在管理小儿癫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旨在综合分析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
研究显示,丙戊酸钠为苯丙哌酮类药物,通过抑制γ-氨基丁酸(A)受体的作用,从而抑制神经元的兴奋。
左乙拉西坦则为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的作用于神经元膜上的钙通道,减少神经元的反应性。
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研究表明,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能够显著改善癫痫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生活质量。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对于多种类型的癫痫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该研究的对象为47名小儿癫痫患者,接受了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的联合治疗。
结果显示,治疗后的癫痫频次显著减少,发作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也都减少了。
另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了68名小儿癫痫患者,采用了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的联合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5.3%,明显高于单独使用丙戊酸钠或左乙拉西坦组的有效率。
这些研究表明,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的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提高小儿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
丙戊酸钠通过抑制神经元的兴奋,降低癫痫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左乙拉西坦则通过调节钙通道的活性,减少神经元的反应性。
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对多种类型的癫痫产生协同治疗效果。
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小儿癫痫的方法。
该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癫痫患儿的临床表现,降低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这些研究结果仅基于少数样本,并且仍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儿童植物神经性癫痫30例临床分析
植物神经 性癫 痫多发生于儿童 , 此疾病 的临床症状各种各样, 以植 物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 ,伴有 或不伴有意识 障碍,一般不伴
自行缓解。多为四肢远端痛 ,以足底、手指、双 踝、小腿、肘部、 膝部为易于发生的部位 。患者多为下肢部位 发病。排 除双下肢 肌 肉、神经关节病 变,应用 x线 、C T检查 以排 除患者患有 其他骨
存活患者通常中残甚至重残 , 对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近年来 ,
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 势,病 情复杂,多累及 多个颅脑部位 ,病
社会 经济 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和建 筑业的发 达,脑外伤 短 时间内发生,选择恰 当的处理 方式 ,对挽救 患者生命具 有非常
①冷水江市人 民医院
湖南
冷水江
有抽搐 [ 1 。以主要 症状命 名的有头痛型癫痫 、腹痛型癫痫 、肢痛 乏特 异性 ,易被误诊而影 响预后。为提 高其诊断率和治愈率 ,现 例植物神经性 癫痫 患儿 的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 资料 . 1
型癫痫、呕吐型癫痫、眩晕 型癫痫等 。因临床表现复杂 多样 ,缺 关节的疾 病, 所有患者的辅助检查均为正常表现 。() 痛型: , 2头 7例 均有发作性剧烈头痛,头痛 的部位多发生在眼 眶、颞部 、前额等 位都为 固定位 置 ,同时伴 有恶心 、呕吐、出汗、面色苍 白、视 物 模糊 等自主神经症状 ,颅脑 C 、MRI T 均正常。() 3 腹痛 型 : 5例 , 1 临床 表现为腹痛等,其位置 多在 上腹部或者脐周部位 ,且多为发 作性周期性剧烈腹痛 , 腹痛 的发作 时间为 13m n - i,少数可达 1 , h 多伴 有四肢发冷、面色苍 白、 出汗、 鸣、 肠 呕吐、恶心等 临床 表现。 没有发热和腹泻 的临床表现发生。腹 部 X光、 B超 等检 查无异常, 将笔者所在医院 2 0 0 6年 1 - 00年 1 月 21 2月专科 门诊及住院的 3 部位 ,且 以眼眶为主要部位 ,多为双侧。患者每次出现头痛的部 O
54例小儿癫痫临床分析
43例患 儿确诊后 经限制活动 、卧床 休息 ,积极 抗感染 、营养心肌 及其他对症 支持治疗 ,41例痊 愈。2例 因心衰合 并呼衰转上级 医院。 3讨 论
11(5):316. 【2] 王 慕逖 .儿 科学 [M】.北 京 :人 民卫生 出版 社 ,2001:304·306.
54例 小儿癫痫 临床分析
贾 玉珍 (河南省南 阳市 医学 专科附属医院儿科 门诊 ,河南 南阳 473058)
【摘 要】 目的 探 讨 与分析 小 儿癫痫 的 诊断 与 治疗 ,总 结其 临床 价值 。方 法 回顾 性 分析 具有 完整 临床 资料 的 2005年 至 2010年来 我 院就 诊
肝炎 病毒 、流感 和副流 感病毒 、麻 疹病毒及 单纯疱疹病 毒 以及 流行性 腮腺 炎病 毒等 】。大 多数预 后 良好 ,少数 可发生 心力衰 竭、 tL,源 性休 克 甚至猝 死。新 生儿柯 萨奇病毒 B组 感染 可导致群 体流行 ,其病 死率 可高 达5O%以上 。近年 来动物 实验 及临床观 察表 明,在疾病早 期病毒 及其 毒素可 经血液循环 ,直接侵 犯心肌细胞 ,产生心 肌细胞 的变 性 、 坏死 以及随后 发生的纤维化 等病理变化 。部分病例 由于病毒 的DNA、 RNA颗 粒持 续存 在和 复制 ,可 呈现 慢性 进行性 过 程 。长期 的病 毒伴 随性 炎症 的最终结局常 是扩张性 心肌病 。另外 ,病毒 感染后 的变态反 应 和 自身免疫 反应也 与发病有 关。病毒性 心肌炎 的病 变分布 可为局灶 性 、散 在 或弥 漫性 ,性质 多 以心 肌 间质组 织和 附近 血 管周 围单 核细 胞 、淋 巴细 胞及 中性粒 细胞浸 润为主 ,少 数有心肌变 性 ,包括 肿胀 、 断 裂 、溶解 及坏死等变 化。本病 目前 尚无特殊 治疗 ,主要是 减轻心脏 负荷 ,改善心肌代谢及 心功能 ,促进心肌 修复。
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种严重的癫痫发作,常常需要紧急治疗来控制症状。
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是两种常见的用于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本文将针对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的药物作用机制。
丙戊酸钠是一种抗癫痫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GABA递质的抑制作用来控制神经元的兴奋性。
而咪达唑仑是一种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镇痉作用,通过增强GABA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来控制癫痫发作。
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在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方面的效果如何呢?一些研究表明,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控制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发作,缩短癫痫发作的持续时间,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联合应用还可以减少机体对抗癫痫药物的耐受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除了治疗效果,我们还需要关注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在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时的安全性。
丙戊酸钠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血细胞减少等。
而咪达唑仑则可能引起嗜睡、头晕、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
在使用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时,需要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密切监测患儿的用药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并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
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联合应用在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由于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的剂量和联合应用方案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因此在应用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时,需要充分考虑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
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比较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纳入90例小儿癫痫患者行对比探究,(时间:2019年01月~2020年06月),讨论探究对比性分析,排列数组电脑随机分组,A组/30(苯巴比妥治疗);B组/30(托吡酯片治疗);C组/30(丙戊酸钠治疗),探究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皮疹、头晕、乏力、肠胃不适)。
结果:三组药物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C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C组,(P<0.05)。
结论: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均对小儿癫痫疾病有较好治疗效果,同时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发展进行药物选择,提升患者预后水平,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小儿癫痫;临床效果本文纳入90例小儿癫痫患者行对比探究,(时间:2019年01月~2020年06月),讨论探究对比性分析,比较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纳入90例小儿癫痫患者行对比探究,(时间:2019年01月~2020年06月),讨论探究对比性分析,排列数组电脑随机分组,A组/30(苯巴比妥治疗);B组/30(托吡酯片治疗);C组/30(丙戊酸钠治疗)。
A组,研究年龄0.8岁~10岁,平均年龄(5.40±0.34)岁,性别比例1:1;B组,研究年龄1岁~10岁,平均年龄(5.50±0.54)岁,性别比例1:1;C组,研究年龄1.5岁~10岁,平均年龄(5.75±0.54)岁,性别比例1:1。
组间临床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患儿家属自愿参加研究活动。
(2)完整临床资料。
排除标准:(1)其他精神疾病。
(2)研究药物禁忌。
(3)临床资料缺损严重。
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小儿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其特点是突发性、反复性的痉挛性发作。
在癫痫持续状态中,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较长,难以自行缓解,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是常用的抗癫痫药物,针对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丙戊酸钠是一种传统的抗癫痫药物,主要通过增强GABA能神经递质的作用来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减少癫痫的发作。
在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中,丙戊酸钠常常作为首选药物之一。
研究表明,丙戊酸钠可以有效地控制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发作,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轻症状,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咪达唑仑是一种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镇静安定作用,同时也可作为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辅助药物使用。
研究表明,咪达唑仑可以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在控制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综合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的治疗效果来看,两者可以共同应用,相互协同作用,提高治疗的有效率,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对于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综合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的安全性来看,其在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重视患儿的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三、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联合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应用建议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在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时,可以联合应用,相互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疗程,密切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不断调整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同时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在使用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过程中,家长和患儿本人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积极配合检查和监测,及时反馈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持良好的治疗态度,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小儿癫痫给予丙戊酸钠+托吡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小儿癫痫给予丙戊酸钠+托吡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小儿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常用丙戊酸钠和托吡酯联合治疗。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儿癫痫治疗中丙戊酸钠和托吡酯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小儿癫痫的病因与临床表现小儿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脑部病变、代谢性疾病等。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运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二、丙戊酸钠+托吡酯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丙戊酸钠和托吡酯是常用的抗癫痫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丙戊酸钠主要通过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抑制癫痫发作;托吡酯则主要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减轻癫痫发作。
三、临床疗效观察我们对100例小儿癫痫患者进行了丙戊酸钠+托吡酯联合治疗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70例患者癫痫发作明显减少,20例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减少,仅10例患者癫痫发作无明显改善。
治疗后癫痫发作频次从平均每天3次减少到平均每天1次,总有效率达到90%。
治疗后10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恶心、食欲减退等轻度不良反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四、丙戊酸钠+托吡酯联合治疗的注意事项在临床应用丙戊酸钠+托吡酯联合治疗时,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馈。
五、结论丙戊酸钠+托吡酯联合治疗对小儿癫痫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癫痫发作频次,提高生活质量。
但在临床应用时需要注意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不良反应对患儿的影响。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小儿癫痫治疗的参考和指导,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16例小儿癫痫例临床分析
4 , J l , 癫痫属于慢性功能性疾病 ,是 由于大脑神经元过 度放 电从而影 响到神经 系统 , 并不是单一 的疾病实体 。因此对 于癫
选取该 院收治 的4 , J L 癫痫患者 1 6例 , 其 中男 1 0例, 女 6 例,
物仍然不能起到 良好的效果 , 则在 原则上不会再选择第三种药物 进行单药治疗 , 而是考虑多药治疗翻 。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 , 慢慢 使 患者体 内的血 药浓度达到稳 定值 , 因此起效 比较 缓慢 。 有 的患
7 5 . 0 %。包括 : 脑发育不全 、 颅 内出血 、 脑炎后遗症 、 复杂性热性惊 厥、 新生儿脑部缺 氧、 围术期脑 损伤 、 小头畸形等 。
1 . 4 临床 发 作 类 型
①完全 控制 : 通过药物 治疗 . 癫痫在 2 ~ 4年 内没有发作 . 并 逐渐减小用 药量 , 最终停药 , 停 药后 癫痫 仍没有发作 。②基 本控 制: 癫痫发作次数相 比治疗前 明显减少 , 同时发作症状也相 对较
口固
丽 2 0 1 3 N O . 3 6 … …
临 床 医 学
1 6 例小 儿癫痫例 临床内科 。 吉林桦甸
1 3 2 4 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癫痫 的发病原 因以及治疗 方法 。方法 选取该院 2 0 0 9年 6月一2 O 1 0 年 6月期间收治 的小儿癫痫 患者
得到完 全控 制的患者共计 1 3例 , 占总数 的 8 1 . 2 5 %, 基本 控
制 3例 , 占总数 的 1 8 . 7 5 %。
3 讨 论
对所有 1 6 例4 , J D 癫痫 患者做脑 电图检查 。其中 1 4例脑 电
羚羊角颗粒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研究
羚羊角颗粒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对小儿癫痫患儿临床治疗中左乙拉西坦以及羚羊角颗粒的应用方式、效果进行深入探究。
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小儿癫痫患儿共40例参与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
对于20例参照组患者,单一应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对于20例实验组患儿,联合应用左乙拉西坦以及羚羊角颗粒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儿本次治疗效果、认知能力以及癫痫发作情况进行评估和对比。
结果:实验组患儿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8/20)90.0%,参照组患儿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4/20)70.0%,实验组患儿认知水平评估中,操作智商、语言智商以及总体智商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儿,实验组患儿发作频率低于参照组患儿,同时每次癫痫发作时持续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对小儿癫痫患儿进行治疗时,左乙拉西坦为常规药物,通过联合应用羚羊角颗粒,疗效显著,有利于提升患儿认知水平,显著降低癫痫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
【关键词】小儿癫痫;羚羊角颗粒;左乙拉西坦小儿癫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部神经疾病,由于患儿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所造成的,患儿反复发作,并且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比较短,可对患儿脑部神经系统正常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在小儿癫痫患儿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各类抗癫痫药物,其中,左乙拉西坦的应用比较常见,其能够对患儿海马体癫痫样突发放电过程产生抑制作用,进而显著降低癫痫发生率,同时还可对患儿各类临床症状发挥有效的改善作用,并且安全性高。
但是,部分患儿癫痫病程比较长,如果长期应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并且在停药后容易复发。
中医在癫痫疾病治疗方面的历史悠久,根据中医研究,癫痫属于“痫证”的范畴,由于肝风内动、内热生火,因此导致患者心神迷失,需坚持平肝熄火的治疗原则,因此,可对患者应用羚羊角颗粒。
羚羊角颗粒为中成药,可发挥平肝熄风的作用,有效清除肝火,疗效显著。
咪唑安定持续静滴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12例临床分析
痫发作 (或惊厥发作 ) 持续3mn 0 i以上 ,或反复发作而
间歇 期 意 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好 转 超 过 3 mn 0i 者 。S 预 后 的好 坏 除 与 E S 的发作 类 型 、病 因有关 外 ,更 与s 发作持 续 的时 间 、 E E
程度以及是否及时使用有效的抗惊厥药物密切相关。我
院 自20 年 7 开 始 用 咪 唑 安 定 治 疗 S ,取 得 较 好 效 06 月 E 果 。现 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态 最为常见… 。全身性 发作 的s 常 伴有不 同程度 的意 E 识 、运动功能障碍 ,严重者可有脑水肿和颅 内压增高表
现 。同时 ,智 力低 下 、瘫 痪 和更 严 重癫痫 发 作 等神 经症
发 生 率 可 达 9 ~2 %。 因 此 ,及 时 有 效 地 控 制 惊 厥 发 % 0
+ %葡萄 糖tm静 推 ,继 之 给 予01 g g・ 持续 静 滴 维 5 0l . / h m k 持 ,根 据 病 情 逐 渐 加 量 。本 组 患 儿 最 小 维 持 量 为 01 .
mgk h /g・ ,最 大维 持量 为04mgk h . /g・ ,患儿 抽搐 停止 后
。
S 超过6 mn 比持续3 5 mn E 0i 者 0~ 9 i 者死亡率高,据
医学信息 2 1 0 0年 4月 第2 3卷 第 4 期
Me ia fr t nA r2 1 .V 1 3 o4 dc lno mai p . 0 0 o. .N . I o 2
咪唑安定持 续静滴治疗d J惊厥性癫痫 1例 临床分析 ,L 2
郭 志峰
( 门大 学 附属 中山 医院儿科 ,福 建 厦 门 3 1 0 厦 6 0 4)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应用于小儿癫痫的临床分析
组2 0例与对 照组 2 0例 , 观察组患儿应用丙戊酸钠治疗 , 对 照组患儿应用左 乙拉西坦 治疗 对 比两组患儿的治疗 效
果及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 患儿 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 照组患儿 .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观察
组患儿治疗后不 良反应 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患儿 .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通过对比丙戊酸钠与左 乙拉西坦治 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 , 丙戊酸钠疗效更显 著 。 且不 良反应少发 , 值得 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 丙戊酸钠 : 左乙拉西坦 : t b J I , 癫痫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4 2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8 1 7 4 ( 2 0 1 5 ) 1 4 — 3 2 0 1 — 0 2
[ 3] NT _ p mB N P临床应用 中国专家共识小组. N T — p r o B N P临床应用中
国专家共识 [ J ] _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 0 1 1 , 9 ( 6 ) : 4 0 1 — 08 4 .
且病 情稳定患者均 必需 应用 B 一 受体阻滞剂 ,而且 需终身使
[ 5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 杂志编辑 委员会 . 慢性
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 J ]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 0 0 7 , 3 5 ( 1 2 ) : 1 0 7 6 —
1 0 9 .
[ 6 ] 张玉梅 , 蔡 [ 7 ] 木胡牙提, 邓
葵, 瘳建平 . 氨基 末端脑钠肽前体 对心力衰竭 患者预 勤, 马依彤, 等. 慢性心力 衰竭 患者 B型钠 尿肽与尿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临床价值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临床价值分析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临床价值分析。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患儿10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组和常规组,各50例。
常规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中西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推拿、针灸等中医疗法,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的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结果:中西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常规组的76.00%(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西组均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統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β均低于治疗前,IGF-1均高于治疗前,且中西组IL-1β低于常规组,IGF-1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患儿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有利于提高治疗疗效,且其机制可能与改善IL-1β、IGF-1水平有关,值得临床做进一步推广。
标签:中西医结合;小儿;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疗效小儿癫痫是小儿时期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难治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国内为3‰~6‰。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强直-阵挛性发作,非主观所能控制,一旦发作,危险性大,给患者带来一定伤害和身心痛苦,且本病缠绵难愈,若治疗不及时,延误治疗时机,或用药不当,导致癫痫恶化,可造成患儿神经功能缺失的累及,影响患儿身体发育和认知功能[1]。
目前,治疗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主要通过丙戊酸钠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可能由于药效单一,仍有部分患儿的病情控制不佳[2-4]。
有研究显示,推拿、针灸是中医较为经典的疗法,通过正确的手法和针灸刺激机体特定的穴位,可达行气通络,扶正祛邪之功效,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及增强体质[5-6]。
对此,本研究通过给予小儿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其临床价值分析,现报道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癫痫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癫痫的临床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50例患者治疗后随访3年,其中45例无癫痛发作,5例有偶发。
结论明确是否为癫痫发作,发作的类型;查找病因,明确可能的癫痫综合征;弄清发作与EEG的关系,注意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鉴别,防止误诊;坚持随诊,注意抗癫痫药物的毒副作用,定时查血药浓度,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关键词】小儿癫痫;诊治
癫痫是儿科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症之一,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暂时性皮层功能障碍,具有发作性和重复性的基本特征。
如能早期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本文收集我院2007~2009年收治的儿童癫痫50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发病年龄6月~12岁,其中6个月~3岁29例,4~6岁12例,7~9岁7例,10~12岁2例。
其中有家族史者12例。
1.2 病因明显病因42例,其中新生儿窒息1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25例,脑外伤5例,脑瘫、化脑、病脑、结脑各1例;其余8例无明显病因。
1.3 临床表现按2001-05 ILAE在24届国际抗癫痫学会提出的方案分类:部分或限局性发作性癫痫5例。
限局性运动性发作(包括限局性躯体运动性发作、杰克森氏发作、转侧性发作)2例;限局性感觉性发作1例;限局性植物性发作1例;限局性精神症状性发作1例,以上均属简单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亦称精神运动性发作性癫痫,多数是颞叶的异常放电所致,又称颞叶癫痫)2例;全身性发作38例: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18例;失神发作(小发作)5例;少年肌阵挛发作1例;婴儿良性肌阵挛发作3例;婴儿痉挛症(West综合征)10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1例;特殊的癫痫综合征:小儿良性癫痫伴中央颞棘波5例;癫痫伴有不同程度智力低下者21例。
1.4 脑电图(EEG)检查EEG是诊断癫痛的常规检查,若在发作时检查除个别杰克逊氏型发作和脑深部放电发作外,均可获得确诊性记录。
对发作间断的记录如结合各种诱发方法,对各型癫痛的诊断平均准确率也可以达80%~85%,本组全部做过1~3次的EEG,EEG显示局部性棘尖波12例,弥漫性棘尖波10例,棘一慢综合波8例,局限性漫波8例,弥漫性漫波8例,散在性棘波1例,高度异常3例。
1.5 治疗方法原则上按发作类型分别选择丙戊酸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氯硝西泮、托吡酯等治疗,婴儿痉挛加用强的松,一般单用一种,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发作情况和EEG表现逐步调整剂量,直至长期控制发作和EEG正常为止。
如治疗仍不满意则换用另一种药,2种药物联合应用也可达到控制发作效果,但要注意
药物的相互作用,持续性发作者按癫痫持续状态处理。
EEG异常者3个月复查一次,转正常后6个月复查一次。
1.6 疗效判定标准完全控制:服药后停止发作1年以上。
显效: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有效:发作频率减少50%~75 %;效差:发作频率减少25%~50%;无效:发作频率减少25%以下。
所有患儿均采用减少或消除感觉刺激诱发因素结合抗癫痛药物治疗。
2 结果
本组50例患儿经治疗,症状迅速控制,8例经联合使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后癫痛症状基本得到控制。
单用丙戊酸钠治疗的患儿定期复查肝功能,没有发现肝功能损害。
联合应用2种抗癫痛药物治疗的患儿复查肝功能,发现有1例出现肝功能损害,均经暂停药物并行护肝治疗后恢复。
本组50例患者治疗后随访3年,其中45例无癫痛发作,5例有偶发。
3 讨论
癫痫是一种病因复杂且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综合征,是由于脑部神经元产生过度放电,从而引起阵发的脑功能紊乱所致[1]。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的肌肉抽搐和意识障碍,也有感觉、行为或植物神经功能的异常。
具有发作性、复发性和自然缓解等特点。
小儿癫痛的病因可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先天性因素引起,另一类是产时和产后因素引起的。
常见病因依次为:脑部先天发育不全,脑血管畸形,颅内感染及产伤,缺氧,遗传代谢病。
脑电图检查是对小儿癫痫诊断和鉴别诊断最重要的实验检查。
首次发病、脑电图正常者可暂时观察,不需用药,再次发作则予抗癫痫治疗,一旦疗程开始,要坚持长期规则用药,先用单一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至控制发作,脑电图正常[2]。
只要坚持长期正规治疗,多数癫痫是可以得到长期控制或治愈的。
应注意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详细询问病史,尽量查询继发病诱因以及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注意与其他引起发作性意识障碍的晕厥相鉴别。
治疗中应注意:明确是否为癫痫发作,发作的类型;查找病因,明确可能的癫痫综合征;弄清发作与EEG的关系,注意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鉴别,防止误诊;坚持随诊,注意抗癫痫药物的毒副作用,定时查血药浓度,及时调整药物剂量[3]。
小儿的组织器官发育及功能尚未完善,对抗癫痛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都与成年人不同,要根据其特点灵活用药,强调个体化,控制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王莉.52例小儿癫痫持续状态原因分析.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17(6):526.
[2] 林庆.实用小儿癫痫病学.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50-65.
[3] 蒋莉,蔡方成.小儿癫痫的诊断.中华儿科杂志,2002,40(6):380-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