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03-01头痛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头痛》课件

《中医内科学头痛》课件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指 标。
3 切诊
4 辨证论治
医生可能会用中医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 切诊,以判断病情。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医生会对病因 进行辨证,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头痛的常见病因
外感病邪
头痛可能由风寒、 风热等外邪侵袭导 致。
内伤情志
长期情绪波动、精 神紧张等因素可能 引发头痛。
《中医内科学头痛》PPT 课件
欢迎来到《中医内科学头痛》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头痛的概述,中医理 论与头痛的关系,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和注意事项。
头痛的概述
定义
头痛是指头部出现不适或疼痛的症状。
分类
头痛可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两大类。
发病机制
头痛的发生可能与神经内分泌、血液循环、免疫、神经调节等因素有关。
饮食调理
4
善头痛症状。
中医饮食调理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食 材和方法,来帮助缓解头痛。
预防与注意事项
1 日常预防和注意事项
2 温馨提示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均衡,预防头 痛的发生。
本课程旨在提供参考,如有头痛等疾病, 请及时就医。
中医理论与头痛
中医对头痛的理解
中医认为头痛是因为人体经 络被病邪阻滞,气血运行不 畅所致。
头痛的中医分类
根据脉证、舌诊等中医诊断 方法,头痛可分为风寒头痛、 气血不足引起的头痛等。
中医治疗头痛的原 则
中医治疗头痛的原则是调整 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 的平衡。
诊断
1 问诊
2 望诊
医生会询问头痛的具体症状、时间、频率 等情况。
饮食失调
暴饮暴食、食用过 冷或过热的食物, 可能导致头痛。
运动劳损

中医内科学头痛

中医内科学头痛
准绳》 《证治准绳·头痛》: 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 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 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 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
? (7)其他 王叔和《脉经》:外感头痛病脉证治;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风痰上逆头痛 ;严用和《济生方·头痛论治》:厥头痛与真头痛; 王硕《易简方》:九种头痛;李东垣《东垣十书》:明确头痛分 外感内伤,倡分经用药;朱丹溪《丹溪心法》:头痛主痰与火,倡 用引经药;张子和《儒门事亲》:头痛按经行部位分类;缪希雍 《本草经疏》:治疗头痛用药宜忌;张景岳《景岳全书》:审久 暂,辨表里,分虚实;李中梓《医宗必读》:论述头痛病因病机。
【概说】
? 孙一奎《赤水玄珠》 :对雷头风颇有发挥 ;秦景明《症 因脉治》:论述内伤头痛;王肯堂《证治准绳》 ,《医 镜》:头痛与头风实属一病 ;周慎斋《慎斋遗书》 :头 痛从血分论治 ;王绍隆《医灯续焰》 (潘楫注):论述头 痛脉象特点;李用粹《证治汇补》 :辨头痛部位,以及 辨外感内伤 ;,陈士铎《石室秘录》 :头痛 非风 之论;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辨证治疗头风与 头痛;何梦 瑶《医碥》 :头痛辨虚实;高世栻:《医学真传》 :阳虚 寒凝头痛属重症;王清任《医林改错》 :瘀血头痛;黄 文东《黄文东医案》 :内伤头痛的病因及相关脏腑 ;秦 伯未《谦斋医学讲槁》 :内伤头痛辨虚实
? 内伤头痛:缓慢起病,痛势绵绵,时痛时止, 久而不愈,其痛以空痛,隐痛,昏痛为主。
? 4,还要注意头痛是突然发生,反复发作还是持 续性存在的.
【概说】
? (三)源流 1,命名 (1)《内经》称 头风, 脑风, 头痛
? (2)《难经》提出 厥头痛( 气逆于上,痰逆于上), 真 头痛

头痛中医内科学证型

头痛中医内科学证型

头痛中医内科学证型
头痛的中医内科学证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外感头痛:分为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等。

风寒头痛表现为恶风畏寒、痛
连项背、遇风寒加重、舌苔白、脉浮紧等症状,治疗以疏散风寒为主,常用的药物有川芎茶调散、都梁丸等。

风热头痛则表现为头痛而胀、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等症状,治疗以疏风清热为主,常用的药物有芎芷石膏汤、黄连上清丸、桑菊饮、清眩丸等。

风湿头痛则表现为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便不利、大便稀溏等症状,治疗以羌活渗湿汤加减为主。

2.内伤头痛:分为肝阳头痛、肾虚头痛、血虚头痛、痰浊头痛和瘀血头痛等。

肝阳头
痛表现为头痛伴有眩晕、心烦易怒、夜眠不宁、胁痛、面红耳赤等症状,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肾虚头痛则表现为头痛且空,伴有眩晕、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等症状,治疗以养阴补肾药物为主。

血虚头痛则表现为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黄白等症状,治疗以加味四物汤加减为主。

痰浊头痛则表现为头重如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等症状,治疗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为主。

瘀血头痛则表现为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固定不移等症状,治疗以通窍活血汤加减为主。

中医内科学-头痛、眩晕

中医内科学-头痛、眩晕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头痛
【概说】
(一)定义
头痛是指头部经脉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头部二)症状特点
1、自觉头部疼痛为共同特征 2、疼痛部位 部位:前额、颞部、顶部、枕部 经脉:阳明、少阳、厥阴、太阳 3、疼痛性质 (1)外感头痛:突然发作、疼痛剧烈、痛无休止,其 痛以刺痛、灼痛、跳痛、胀痛为主。 (2)内伤头痛:缓慢起病、痛势绵绵、时痛时止,久 而不愈,其痛以空痛、隐痛、昏痛为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情志不遂:忧郁恼怒太过 2.年高肾亏:年高、多病、体虚、房劳过度 3.病后体虚:久病体虚、忧思劳倦、失血 4.饮食不节:嗜酒无度、过食肥甘、 5.跌仆损伤,瘀血内阻:跌仆坠损、头脑外伤
二.病机
肝阴耗伤
情志不遂: 年高肾亏: 病后体虚: 饮食不节:
跌仆坠损 头脑外伤
肝气郁结 气郁化火 风阳易动
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 调整阴阳。
虚者:滋养肝肾, 补益气血, 填精生髓。
实证:平肝潜阳 , 清肝泻火 , 化痰行瘀。
三、证治分类 1、 肝阳上亢证
主证:眩晕, 耳鸣, 头目胀痛, 兼证:口苦, 失眠多梦, 遇烦劳郁怒而加重,
甚则仆倒, 颜面潮红,急躁易怒, 肢麻震颤, 舌脉: 舌红苔黄, 脉弦或数。 证机概要: 肝阳风火, 上扰清窍。 治法: 平肝潜阳, 清火熄风。 代表方: 天麻钩藤饮加减。
【病因病机】
1、外感六淫
风寒 风热 痛 风湿
寒凝血脉 上炎清窍
蒙蔽清窍
脉络拘急、失荣
外感头
【病因病机】
2、内伤头痛
肝郁化火 肝阳上亢
肝肾阴亏
上扰清窍
脾失健运
痰浊内生 蒙蔽清阳 气血亏虚 脑海失养

《中医内科学头痛》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头痛》PPT课件

(7)其他
【概说】
孙一奎《赤水玄珠》:对雷头风颇有发挥;秦景明
《症因脉治》:论述内伤头痛;王肯堂《证治准绳》, 《医镜》:头痛与头风实属一病;周慎斋《慎斋遗 书》:头痛从血分论治;王绍隆《医灯续焰》(潘楫 注):论述头痛脉象特点;李用粹《证治汇补》:辨头 痛部位,以及辨外感内伤;,陈士铎《石室秘录》:头 痛"非风"之论;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辨证治疗 头风与头痛;何梦瑶《医碥》:头痛辨虚实;高世栻: 《医学真传》:阳虚寒凝头痛属重症;王清任《医林 改错》:瘀血头痛;黄文东《黄文东医案》:内伤头痛 的病因及相关脏腑;秦伯未《谦斋医学讲槁》:内伤 头痛辨虚实
川芎,白芷,菊花,羌活,生石膏:疏风清热止痛; 黄芩,栀子:辛凉清解; 或用桑菊饮加黄芩,栀子(发热,恶风明显时用). (4)临床应用 便秘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泄热,或合黄连上清丸以苦 寒降火,通腑泄热.
口渴欲饮者:加花粉,石斛等.
【辨证论治】
3.风湿头痛
(1)辨证依据:
①主症:头痛如裹;
【病因病机】
感受外邪:风寒湿热,风邪为主 饮食不节:多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太 过 情志失调:忧郁恼怒 禀赋不足 久病劳倦 先天不足或劳倦、纵欲、 生育过多,久病产后。
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
【病因病机】
感 受 外 邪
风邪夹寒
风邪夹热 凝滞血脉, 络道不通, 风热炎上, 清空被扰, 阻遏阳气, 蒙蔽清窍,
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
黄芩,栀子:清泄肝火;
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
夜交藤,茯神:养心安神.
【辨证论治】
(4)临床应用:
①肝肾阴虚:头痛绵绵日久不愈,腰膝酸软者加何首 乌,生地,栀子,早莲草,枸杞,白芍等;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头 痛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头 痛

头痛头痛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

本节所讨论的头痛,是指因外感六淫、内伤杂病而引起的,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

本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偏头痛,一般人群发病率达5%,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患病率为985.2/10万,30岁以下发病者逐年增长,男女患病率之比约为1:4。

相当数量的病人尤其久治不愈者,往往求治于中医。

要点一概述头痛一证首载于《内经》,在《素问·风论》中称之为“首风”、“脑风”,描述了“首风”与“脑风”的临床特点,并指出外感与内伤是导致头痛发生的主要病因,并认为,六经病变皆可导致头痛。

如《素问·风论》谓:“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

《素问·五脏生成》则言:“头痛颠疾,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头痛的见症,并列举了头痛的不同治疗方药。

如,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李东垣《东垣十书》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根据症状和病机的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倶虚头痛、厥逆头痛等,并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

《丹溪心法·头痛》还有痰厥头痛和气滞头痛的记载,并提出头痛“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王肯堂《证治准绳·头痛》说:“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

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猝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

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

”清代医家王清任大倡瘀血之说,《医林改错·头痛》论述血府逐瘀汤证时说:“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证,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

”至此,对头痛的认识也日趋丰富和完善。

头痛可见于现代医学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中。

中医内科学脑系知识点最全总结

中医内科学脑系知识点最全总结

第六章脑系病证第一节头痛二、病因病机①外感头痛②内伤头痛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以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可发生在前额、两颞、颠顶、枕项或全头等部位,头痛较甚者,可伴见恶心呕吐、畏光、烦躁等症。

2.一般起病较急、病势较剧,呈掣痛、跳痛、灼痛、重痛或痛无休止,且有外感史并伴外感表证,为外感头痛;一般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呈胀痛、刺痛、空痛、昏痛或隐隐而痛,多无外感史,为内伤头痛。

外伤性头痛多有头部外伤史。

必要时进行精神和心理检查,同时结合头颅CT或MRI检查、脑电图检查以及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等,有助于对头痛原因的鉴别。

(二)鉴别诊断1.真头痛为头痛的一种特殊类型,病情危重,常呈突发性剧烈头痛,持续不解且阵发加重,多伴有喷射状呕吐,甚者可见肢厥、抽搐等症。

本病凶险,应与一般头痛相区别。

2.中风以突发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甚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头痛等症,但头痛无半身不遂等见症。

①情志不遂②年老体虚③饮食不节④久病劳倦⑤跌仆坠损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可件有恶心、呕吐、汗出、耳鸣、耳聋、心悸,以及面色苍白、眼球震顫等表现。

3.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

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慢性起病逐渐加重。

4. 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或跌仆损伤等病史。

颈椎X线片、经颅多普勒、颅脑CT、MRI扫描血常规及血液系统检查等有助于对本病病因的诊断。

(二)鉴别诊断1.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见四肢厥冷为特征,一般可在短时间内苏醒,严重者亦可厥不复甚至死亡。

眩晕发作严重者也有头眩欲仆或晕旋仆倒的表现,虽与厥证相似,但无昏迷、不省人事等症,也无四肢厥冷表现。

2.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脶僻不遂为特征。

眩晕仅以头晕目眩为主症,虽眩晕之甚者亦可见仆倒,与中风昏仆相似,但患者神志清楚或瞬间即清,且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等症。

中医内科学 头痛 课件

中医内科学 头痛 课件

中医内科学头痛课件中医内科学课件:头痛一、课程概述头痛是中医内科学中的常见病症之一,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头痛的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临床经验。

通过对本课件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头痛的中医诊治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知识点1、概述:头痛的定义、分类及症状。

2、病因病机:外感、内伤、其他因素引起的头痛。

3、诊断方法: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在头痛诊断中的应用。

4、治疗原则:根据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

5、临床经验分享:结合实际案例,分享头痛的防治策略及临床经验。

三、课程内容讲解1、概述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症状包括头部疼痛、颈强直、恶心、呕吐等。

头痛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紧张、疲劳、失眠、不良生活习惯等。

在中医内科学中,头痛被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种类型。

2、病因病机外感头痛主要是由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如风、寒、湿、热等。

内伤头痛则由内部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包括肝阳上亢、气滞血瘀、痰浊痹阻等。

其他因素如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气血不足等也可引起头痛。

3、诊断方法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等,判断头痛的原因。

闻诊: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等,判断病情的轻重。

问诊:了解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等,找出头痛的诱因。

切诊:摸脉诊断,了解患者的气血情况,判断病情的虚实。

4、治疗原则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

外感头痛以祛邪为主,内伤头痛则以调理脏腑功能为主。

在针灸治疗中,常用穴位包括百会、太阳、合谷等。

同时,根据病情的虚实,采用补虚泻实的方法进行治疗。

5、临床经验分享结合实际案例,分享头痛的防治策略及临床经验。

例如,对于长期疲劳引起的头痛,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通过调整作息时间、放松身心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对于失眠引起的头痛,除了针灸治疗外,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增加运动等方法来改善睡眠质量。

四、总结通过对本课件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掌握头痛的中医诊治方法,包括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临床经验分享。

中医内科学头痛

中医内科学头痛
5.头部外伤跌仆闪挫,头部外伤,导致气血涩滞, 瘀血阻于脑络,不通则痛;或各种头痛迁延不愈,久 病人络,也可转变为瘀血头痛。
(二)病机
头痛病位在头,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 髓海之所在,居于人体之最高位。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亦上循头面。若 六淫之邪上犯清空,阻遏清阳;或肝郁阳亢,上扰清空;或 痰瘀痹阻经络,壅遏经气;或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头部经 脉失养而挛急,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头痛可分为外感和内 伤两大类。外感头痛多为外邪上扰清空,阻遏清阳,壅滞经 络。
此外,脑为元神之府与心藏神的功能又密切相关,故 某些神志异常的病证须与心藏神的功能失调相参,如 痫病、癫狂等。
脑系病证的治疗当分虚实,虚者补之,如补肾生髓 、健脾养血、养肝潜阳等治法,实者泻之,如息风、 化痰、开窍、活血、化瘀、通络、清热等治法,临床 上可针对不同病证,辨证施治。
第一节 头痛
风为阳邪,“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外感头痛以风邪为 主,且多兼杂他邪。若风邪夹寒,凝滞血脉,则道不通,不 通则痛。风邪夹热,风热炎上,侵扰清空,头窍被扰,而发 头痛。风夹湿邪,阻遏阳气,蒙蔽清窍,可致头痛。
脑为元神之府、清窍之所。又为髓海,藏而不泻,故称“奇恒 之腑”。元神即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清窍又称脑窍 ,指人的眼、耳、鼻、口、舌等器官。脑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 。脑的病理表现主要是髓海不足、神机失用、清窍失灵、脑脉 不通等。
脑系病证大致可分为脑体(髓海)、脑用(元神)、脑窍(目、耳 、鼻、口、舌)和脑脉(经络)等方面。髓海渐空,神机失用,则 未老健忘,甚则痴呆。邪入经络,清窍失灵,则眩晕、脑转、 耳鸣、目无所见、舌即难言。风阳夹痰上扰,气血逆乱,直冲 犯脑,则为中风。头为诸阳之会,脑脉不通或挛急,则头痛、 头风。临床上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癫狂、痫病属于脑系 病证范畴。

头痛—中医内科学

头痛—中医内科学

六、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热盛伤津者:加知母、石斛、天花粉。 腑气不通者:加黄连上清丸。
六、辨证论治
3.风湿证
症状
(1)头痛、头重如裹。 (2)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或溏。 (3)苔白腻、脉濡滑。
六、辨证论治
治法:祛风胜湿 方药:姜活胜湿汤 姜活、独活、防风、 藁本、川芎、蔓荆子 辛散解表。
一、概述
(三)范围
周期性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
痛、慢性阵发性偏头痛等,以头痛为主时可 按本篇论治。
二、证候特征
(一)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二)部位:前额、额颞、顶枕部。偏头痛。 (三)循经:太阳、阳明、少阳或太阳、厥阴、少阴。 (四)有外感、内伤 头痛之风。
外感:突然而作,其痛如破,痛无休止,多以掣痛、跳
(五)病史:有外感、内伤等因素,突然而病或反复发作 的病史。 (六)实验室:血常规、血压、必要时做脑脊液、脑电图 有条件时做经颅多普勒、颅脑CT和MRI。
五、鉴别诊断
(一)类中风 多见于45岁以上,眩晕反复发作,头痛突然加重 时,为风痰壅盛引起,常兼半身肢体活动不灵,或 舌 蹇语涩。 (二)真头痛
六、辨证论治
治法:补肾养阴 方药:大补元煎 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 人参、当归——气血双补
六、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肾阳不足:可用右归丸,
外感寒邪:可投麻黄附子细辛汤。
六、辨证论治
3.气血虚证
症状
(1)头痛而晕,心悸不宁,遇劳则重, ( 2 )自汗、气短、畏风、神疲乏力、 (3)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
六、辨证论治
引经用药: 太阳头痛——姜活、防风 阳明头痛——白芷、葛根 少阳头痛——川芎、柴胡 太阴头痛——苍术 少阴头痛——细辛 厥阴头痛——吴茱萸、藁本

中医内科学头疼

中医内科学头疼
加减:平时-杞菊地黄丸;
也。”“大病后气虚头痛,四桂散,另茶一撮煮服。”
9.元•朱丹溪: •补充了痰厥头痛及气滞头痛;
•头痛不愈,可加引经药:“头痛需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 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 辛,厥阴吴茱萸。”
10.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须知新而暴者,但名头痛;深而久者,名为头风。”
12. 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头痛自内而致者,气血 痰饮,五脏气郁之病,东垣论气虚血虚、痰厥头痛之类是也; 自外而致者,风寒暑湿之病,仲景伤寒、东垣六经之类是 也。”
13.清•陈士铎提出“非风”之说,主张头痛不可概加风药。
14.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倡瘀血致病论,用血府逐瘀汤治之。
三、病因病机:
•提出“雷头风”一证:“雷头风,头痛而起核块,或头中如 雷鸣,震为雷。”此乃湿热酒毒挟痰上冲,治用清震汤合普 济消毒饮,以除湿化痰,清热解毒。
11.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 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 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 愈后遇触复发也。”
寒-寒凝血滞,阻遏脉络
感受外邪-风 热-上扰清空,气血逆乱 外感头痛
湿-蒙蔽清窍,清阳不升
情志不和 肝气不舒 郁而化火
脏 肝 火盛伤阴


肾水不足 肝肾阴亏 肝阳上亢
功 肾 禀赋不足 不能上充于脑 脑髓空虚


肾精久亏 阴损及阳 肾阳衰微 清阳不升

劳倦过度
气血生化之源不足 脑失濡养 头
调 脾 病后体虚 脾胃受伤
饮食不节
痰湿内生 阻遏清阳

跌仆损伤 血行不畅 络脉瘀阻

中医内科学 头痛 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  头痛 PPT课件
• 3.血常规、脑脊液检查,测血压及经颅多普勒、 脑电图、头颅CT或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医学课件
9
四. 鉴别诊断
• 临床应与真头痛鉴别。
• 真头痛:真头痛呈突发性剧烈头痛,或呈
进行性加剧头痛。常伴喷射性呕吐,或颈 项强直,或偏瘫、偏盲、神昏,甚至肢厥、 抽搐。
医学课件
10
(一)辨证要点 五. 辨证论治
• 1.辨外感与内伤
• 外感头痛 起病较急,病程短,头痛较剧烈,常 伴外邪犯肺卫之征,应区别风、寒、湿、热之不 同;
• 内伤头痛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 时轻时重。并当分辨气虚、血虚、肾虚、肝阳、 痰浊、瘀血之异。
医学课件
11
2.辨头痛所属部位
•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之阳经均循头面,厥 阴经亦会于巅顶。由于脏腑经络受邪的不 同,头痛的部位亦各异。
草、大黄等;阳亢风动—镇肝潜阳熄风—加龙牡、
鳖甲、龟板等。
医学课件
18
(2)气虚头痛
• 主症:头痛隐隐,时发时止,遇劳加重;头晕,
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面色晄白;舌淡红 或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或脉大无力。
• 治法:益气升清。
• 方药:顺气和中汤。
• 加减:气血两虚—气血双补—加熟地、首乌、阿
晕,倦怠无力;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 治法:燥湿化痰,降逆止痛。
遗精带下,神疲乏力;偏肾阳虚则见畏寒肢冷; 偏肾阴虚则见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舌淡 胖,或舌红,苔薄白,或少苔、剥苔;脉沉细无 力或细数。
• 治法:补肾填精。
• 方药:大补元煎。
• 加减:偏阳虚—加鹿茸、熟附子、肉桂等;偏阴
虚—加二至丸、知柏等。
医学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系病证大致可分为脑体(髓海)、脑用(元神)、脑窍(目、耳 、鼻、口、舌)和脑脉(经络)等方面。髓海渐空,神机失用,则 未老健忘,甚则痴呆。邪入经络,清窍失灵,则眩晕、脑转、 耳鸣、目无所见、舌即难言。风阳夹痰上扰,气血逆乱,直冲 犯脑,则为中风。头为诸阳之会,脑脉不通或挛急,则头痛、 头风。临床上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癫狂、痫病属于脑系 病证范畴。
外感头痛及内伤头痛的鉴别,头痛的分经用药特点,分证论治;眩晕的概念,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分证论治;中风的概念,诊断,中经络及中脏腑的鉴别,中经络的分证论治;痴 呆的概念,诊断;要点,及郁证的鉴别,分证论治;癫狂概念,分证论治;痫病概念,病机关键,及癫狂、中风、厥证鉴别,分证论治。
脑为元神之府、清窍之所。又为髓海,藏而不泻,故称“奇恒 之腑”。元神即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清窍又称脑窍 ,指人的眼、耳、鼻、口、舌等器官。脑通过经络及五脏相连 。脑的病理表现主要是髓海不足、神机失用、清窍失灵、脑脉 不通等。
外感头痛之病理性质属实。内伤头痛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者属 虚证,肝阳、痰浊、瘀血所致者多属实证。虚实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如痰浊中阻日久,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 营血亏虚,头窍失养,可转化为气血亏虚之头痛;肝阳、肝火 日久,阳热伤阴,。肾虚阴亏,可转化为肾精亏虚之头痛,或 阴虚阳亢,虚实夹杂之头痛;各种头痛迁延不愈,久病入络, 均可转变为瘀血头痛。
【诊断】
1.以头部疼痛为主症,一侧或双侧,或全头部疼痛,呈跳痛 、灼痛、胀痛、重痛、刺痛等,痛甚者伴恶心呕吐。
2.外感头痛多急性发作,且伴外感表证;内伤头痛多反复发 作,病史较长。
3.因七情不调、劳累、产后、月经周期等因素诱发或加重。 血压、血常规、脑电图、经颅多普勒(TCD)、头颅CT或磁共
2.情志失调忧郁恼怒,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郁阳亢,或肝郁化火 ,阳亢火生,上扰清空而致头痛。
3.饮食劳倦,久病体虚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不节, 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塞气机,清阳不升,清窍被蒙而致头痛。脾胃 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或久病体虚,致气血亏虚,脑脉失养而致头痛。
4.先天不足,房事不节 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 ,髓上通于脑。若先天禀赋不足,房劳过度,使肾精 亏损,肾虚不能生髓,脑髓亏虚,清窍失养而致头痛 。
5.头部外伤跌仆闪挫,头部外伤,导致气血涩滞, 瘀血阻于脑络,不通则痛;或各种头痛迁延不愈,久 病人络,也可转变为瘀血头痛。
(二)病机
头痛病位在头,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 髓海之所在,居于人体之最高位。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亦上循头面。若 六淫之邪上犯清空,阻遏清阳;或肝郁阳亢,上扰清空;或 痰瘀痹阻经络,壅遏经气;或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头部经 脉失养而挛急,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头痛可分为外感和内 伤两大类。外感头痛多为外邪上扰清空,阻遏清阳,壅滞经 络。
风为阳邪,“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外感头痛以风邪为 主,且多兼杂他邪。若风邪夹寒,凝滞血脉,则道不通,不 通则痛。风邪夹热,风热炎上,侵扰清空,头窍被扰,而发 头痛。风夹湿邪,阻遏阳气,蒙蔽清窍,可致头痛。
内伤头痛多责之于肝、脾、肾三脏。肝郁化火,阳亢火炎,上 扰头窍;脾虚化源不足,气血亏虚,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或 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清窍蒙蔽,或肾精亏虚,脑髓失养,均 可头痛。若因头部外伤,瘀阻脑络,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或 久病人络,亦可发生头痛。
此外,脑为元神之府及心藏神的功能又密切相关,故 某些神志异常的病证须及心藏神的功能失调相参,如 痫病、癫狂等。
脑系病证的治疗当分虚实,虚者补之,如补肾生髓 、健脾养血、养肝潜阳等治法,实者泻之,如息风、 化痰、开窍、活血、化瘀、通络、清热等治法,临床 上可针对不同病证,辨证施治。
第一节 头痛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头痛的见症, 并列举了头痛的不同治疗方药,如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头痛者 ,吴茱萸汤主之。”
元代李呆《内外伤辨惑论》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并补充了 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痛》论及痰厥头痛和气滞头痛,并提出分经论治 的观点,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中医内科学
第三章 脑系病症
第一节 头痛 第二节 眩晕 第三节 中风 第四节 痴呆 第五节 癫狂 第六节 痫病
学习目的:
了解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和发病特点,熟悉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等病证的概念、病因、机,掌握脑系病证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癫狂、痫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
学习要点: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及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要点】 【名医经验】
概述
头痛的概念: 头痛是指以病人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
病证,可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
头痛源流
头痛首载于《内经》,称之为“首风”、为首风”,“风气循 风府而上,则为脑风”。并认为六经病变皆可导致头痛。
西医学中的高血压性头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 集性头痛以及感染发热性疾病引起的头痛等,均可参 照本节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头痛多因六淫外邪上犯清空或情志不畅,劳倦体虚 ,饮食不节,跌仆损伤等,导致肝阳上扰,痰瘀痹阻 脑络;或精气亏虚,经脉失养。
(一)病因
1.外感六淫多由起居不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因风为六淫之 首,“百病之长”,坐卧当风,以风邪为主,常夹杂它邪,上扰清空, 经脉绌急而发病。
部分医著中还记载有“头风”一名,如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头痛》 中的论述较为准确:“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猝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 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无常,愈后遇触复发也。”
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头痛》大力倡导瘀血头痛之说:“查患头痛者无 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证,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血府 逐瘀汤)一剂而愈。”至此,丰富了对头痛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