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高中文言文断句和停顿】【标准版】

合集下载

古文断句知识点总结高中

古文断句知识点总结高中

古文断句知识点总结高中一、断句的基本概念1. 断句是什么断句是指在书写文章时,按照一定的规则把文章按照意义和语音进行分割的技巧。

断句的目的是使句子更加通顺,增加阅读的舒适度和表现力。

断句是一种书写技巧,它并不改变句子的意思,而是使句子更好地表达出来。

古代的文章往往是不加标点符号的,所以断句尤为重要。

2. 断句的原则(1)按照语法进行断句。

即根据句子的成分和结构,在合适的地方进行断句。

(2)按照意义进行断句。

即根据句子的意思,把句子进行适当的断句,使文意更加清晰。

(3)按照语音进行断句。

即根据句子的语音节奏和停顿来进行断句,使句子更加通顺。

(4)注意不同修辞手法的断句。

比如对仗、排比、疑问句等修辞手法在断句时要特别注意。

(5)要注意上联下联的衔接。

不同断句对上下句的关系和衔接也有很大影响,要注意整体的断句效果。

二、断句的常用方法1. 顿号顿号是古代文章中常用的一种断句标点符号,顿号一般用于句子的中间,表示句子停顿的地方。

顿号的位置一般应该在句子意思的分界处,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分明。

在平水韵中,顿号有单点、双点和三点等,这些不同的顿号在断句时要根据句子的语气和意思来选择使用。

2. 句号句号是现代文章中常用的一种断句标点符号,它表示句子的结束。

在古代文章中,句号并不常用,通常使用顿号来表示句子的停顿。

但在现代古文中,句号的使用也不会显得突兀,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3. 问号和感叹号问号和感叹号是古代文章中用于表示疑问和感叹的标点符号,它们也可以用于断句,表示句子的结束和停顿。

但使用时要注意,不宜滥用,否则容易破坏文章的整体氛围。

4. 逗号逗号是古代文章中最常用的断句标点符号,它可以用于表示短暂停顿的地方,也可以用于连接两个相对独立的句子。

在书写时,逗号的使用要符合语法规则,不能滥用。

5. 其他断句方法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断句方法之外,古代文章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断句方法,比如折叠句、叠字句、破折号等。

这些断句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效果和用法,在学习古文断句时也要了解和掌握。

高中文言文断句1

高中文言文断句1

高中文言文断句复习【要点提示】(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断句具体方法】一、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⑴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

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文言文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也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

以下是一些文言文断句的技巧:
1. 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2. 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3. 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4. 据修辞,定句读:排比、对偶、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利用这一特点断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辨句式,定句读: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技巧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不能生搬硬
套。

同时,多读多练也是提高文言文断句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知识点:语句停顿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知识点:语句停顿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知识点:语句停顿语句停顿:即断句。

古代的文献典籍是不加标点的,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

韩愈在《师说道》中说道:“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学其句读者也。

”由此可见古人高度重视古书的句读。

历年的高考对断句尤其就是文言文断句这块也很注重。

给古文断句可分四步进行:(1)背诵全文,搞清楚大意。

首先要正确判断所要断句的文体。

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传记文,就必须掌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说理文,就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心,再根据中心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系。

总之,断句前,必须把所给文段通读几遍,尽可能把握篇章大意。

(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

对于容易断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线或标点;对于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推敲斟酌。

(3)利用“特征”,精妙断句。

“特征”即特殊词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曰”“云”之类的动词,一类是虚词。

尤其要注意虚词,因为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借助虚词,能帮助我们准确断句。

特定词语服务断句,可以归纳为如下:“曰”后冒号(:)“哉”后感叹(!),“砌”、“夫”大多在句首,“于”、“而”、“则”、“以”通常在中间,“耶”、“乎”经常表中疑点(?),“矣”、“耳”后边提圆圈(。

),“也”、“者”促进作用表中停滞,或句(。

)或耍(,)酌情看看。

要注意的是,借助特殊词语断句,要建立在明确词意的基础上。

例如“曰”译为“说”的时候,后面断句。

(4)特别注意句式,辅助断句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或排比,或对偶,或对称。

这种形式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如“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可以根据对称的句式结构断成“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

停滞常用的六种情况:1、主谓之间要停顿。

2、曰宾之间必须停滞。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高考语文】高中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高中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高中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知识点总结句式所谓“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方式。

句子中包含的词语顺序及相互配置关系不同,便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句式。

由于古今汉语之间有继承性。

因此文言中的一般句式,如“主前宾后谓居中,定状补语辅其间”,与现代汉语是基本一致的。

但是,古今汉语之间又有发展性,即在文言中,有时主谓宾定状补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尽相同,即文言特殊句式。

这种句式常见的有下列几种: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形式为:“……者,……也。

”例如:①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2.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形式为:“……,……也。

”例如: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②梁,吾仇也。

3.有些判断句,“者、也”全不用。

例如:①晋鄙嚄唶宿将……②刘备天下枭雄……4.用“乃”“为”“即”等表示判断,也是常见形式。

例如: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5.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中也有,但起步较晚。

例如:①巨是凡人……②问今是何世……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被动句其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于”表示被动。

例如:①而君幸于赵王……②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2.用“见”或“见……于……”或“受……于……”表示被动。

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柳毅传》)④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3.用“为”或“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

例如: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用“被”表示被动。

例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高考文言文断句课标要求

高考文言文断句课标要求

高考文言文断句课标要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文学体裁,具有浓厚的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文言文是一个重要的篇章,也是高考考试的必修内容之一。

而文言文断句在高考文言文学习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那么关于高考文言文断句的课标要求是什么呢?一、掌握基本断句规则学生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断句规则。

文言文断句主要依据句子的成分和意义来进行,其中逗号、句号、问号、叹号、顿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需要通过细读文言文原文,理解语句的结构和意思,准确地进行断句。

学生还应该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地揣摩原文的语气和情感,将标点符号运用到位。

二、理解断句对句子的影响在学习文言文断句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断句对句子的影响。

正确的断句能够使句子的意思更加明确和流畅,符合古代文学的韵律美。

而错误的断句则会导致句子意思不清晰,甚至产生歧义。

学生需要通过练习和积累,掌握断句对句子结构和语气的调整作用,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三、运用断句技巧解析古文经典在高考文言文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断句规则,还需要灵活运用断句技巧解析古文经典。

古文经典往往运用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艺术性较强,正确的断句可以更好地体现原文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需要通过不断地阅读和分析经典文言文作品,积累断句经验,掌握断句技巧,提高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结合实际练习提高断句水平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断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练习,不断提高断句水平。

可以通过做习题、阅读古文、参加断句比赛等方式,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断句能力。

只有不断地练习和总结经验,才能够在高考中运用得心应手,取得理想的成绩。

高考文言文断句是考查学生对古代汉语语法和修辞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掌握文言文的基本断句规则,理解断句对句子的影响,运用断句技巧解析古文经典,结合实际练习提高断句水平,从而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方法讲解(共五个)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方法讲解(共五个)

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一、明(一)明名词、代词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找出其中的代词,如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再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示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分析:上面语段中,人名“管宁”“华歆”反复出现,应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

再根据动词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二)明动词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示例: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分析: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苏轼《书〈孟德传〉后》)(三)明虚词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和谦敬副词,“其、盖、凡、诸、唯、盍、夫、则、夫、且夫、若夫、窃、请、敬”等前面可断句。

2、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3、句末语气词 ,“者、也、矣、欤、哉、耶、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一般前后都可断句。

(word完整版)高中文言文断句练习题及答案

(word完整版)高中文言文断句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断句加强训练(高三)用“ / ”线给以下文段断句:(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二)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三)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注:子产,名公孙侨,子产是他的字。

春秋时有名的政治家。

然明,郑国医生,名蔑。

乡校:当时地方民众聚会议事的场所。

(四)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五)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六)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晋书》)(七)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礼记檀弓下》)( 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九)( 赵围于秦) 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十)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草堂( 十一)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十二)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疾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文言文断句加强训练参照答案(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看法有片金 /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 / 有乘轩冕过门者/ 宁读如故 / 歆废书出看 / 宁割席分坐 / 子非吾友也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好像没见到同样,照旧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得手里看了看,而后抛弃了。

202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41张PPT)

202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41张PPT)

03 常见断句难点分析
难点一:虚词断句
虚词断句的重要性
虚词在文言文中起着关键的 作用,如“而”、“则”等 ,它们的出现往往标志着句 子的转折、并列或因果等关 系,因此对虚词的正确理解 和断句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断 句技巧
常见的虚词如“而”、“则 ”、“虽”等,它们在不同 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用法和 含义,掌握这些用法和断句 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 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断句,即在阅读文言文时,根据句子的意义和语
断句的重要性
2
法结构,将长句或复杂句划分成短句或简单句的
正确的断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过程。这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步骤。
,提高阅读效率,同时也能避免因误解句子结构
而产生的错误理解。
3
断句的技巧
断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识别主谓宾、理解
词义、分析句子结构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
识别虚词用法
1 虚词用法的识别
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往往能揭示出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因此,掌握虚词的用 法是断句的关键。
高分断句策略分享
理解文言文断句原则
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 ,如上下文关系、语法结构 等,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 解读文言文的含义。
掌握高频词汇断句技 巧
熟悉并掌握文言文中的高频 词汇和短语,可以帮助我们 在阅读过程中快速准确地进 行断句,提高阅读效率。
运用修辞手法辅助断 句
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的各种 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 设问等,可以帮助我们在断 句时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和文本的深层含义。
虚词断句的实践与应 用
通过大量的文言文阅读和实 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虚 词的用法和断句技巧,从而 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理解 能力,为高考文言文的学习 和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言文节奏划分

文言文节奏划分

文言文节奏划分一、主谓之间要停顿。

如:1、一狼/洞其中。

2、君之病/在肌肤。

3、宋/何罪之有。

二、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往往要停顿。

如:1、忘/路之远近。

2、恐/前后受其敌。

3、衔/远山,吞/长江。

三、动词与后面状语(它的补语)间常常要停顿。

如:1、骈死/于槽枥之间。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句中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鸣之/而不能通起意。

五、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

如:1、尝/与人佣耕。

2、俄而/百千人大哭。

六、有些议论、推断、反问、总结等语气句子,若前面有“顾、夫、盖、其、且、至若”等词领起,在该词后面应稍加停顿。

如:1、且/人患志之不立。

2、其/真无马邪?3、至若/春和景明。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七、句子中间成分省略处要停顿。

如:1、问/(渔人)所从来。

2、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八、并列承接词组前后两部分之间要停顿。

如:1、泉香/而酒洌。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斗折/蛇行。

4、属予作文/以记之。

九、骈句排比句的朗读节奏上下、前后句是相同的。

如:1、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个雨/山前。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十、古词句一般还按音节划分朗读节奏。

五言诗句一般按“212”或“221”的音节划分。

如: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断句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断句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断句方法断句在古代被称为“句读”。

实际上,我国直到“五四运动”之后才开始使用标点,“五四运动”以前的所有文章都是没有标点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文言文的标点全是后人加上去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断句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断句方法一、特殊的文言词语1.利用虚词,帮助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文章停顿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中,“夫、惟、盖、凡、且、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乎、哉、也、矣、欤、焉、耳、邪”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

此外,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是故等,大致用在一句话的开头。

顷之、向之、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久之等表示时间的词,常用在句首。

例1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例1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可置于句首的虚词有“夫”,可置于分句句首的虚词有“以、则、而、故”。

据此,考生可以断句如下: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找出动词,明确句意古代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了独立的句子。

考生可以据此明确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例2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例2中有“亡”“入”“吊”三个动词,据此可以将其断成两个句子: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 (3)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 (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 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 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乎”字与前面的“不亦”呼 应,构成反问句式“不亦……乎”,可以用现代汉语“不 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
断句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寻找相同,找出不同。 第三步:抓住标志,巧妙断句。 第四步:通读全文,进行检查。
探究一: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 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沛公北向坐 / 张良西向侍 / 范增数目项王 /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 项王默然不应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
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 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 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 之/无令出境/
10.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3分)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 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 之/谢吴起 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 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 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 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 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 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 之/谢吴起
探究三: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 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 山记》)

【69】【高中文言文断句和停顿】【标准版】

【69】【高中文言文断句和停顿】【标准版】

【 69】【高中文言文断句和停留】【标准版】【前言】学习文言文朗读是一个重点,只有读才能读懂,读波及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而可否掌握好文言文的节奏,是可否读懂文言文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

文言文的节奏包含文言断句和文言停留两个方面。

要把握好文言文的节奏,一定先分清断句和停留的观点。

【一】【文言断句】【1】【断句和句读[dòu]的观点】文言断句,就是指给文言文区分句读, 相当于给文言文加标点符号。

“句读”是什么呢?所谓句,是指文言文中语意完好的一个小段,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一句话,一般用句号表示。

所谓读[dòu],是指句子中的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留的更小的段落,一般用逗号、顿号表示。

依据句读给文言文区分节奏就叫做断句。

【2】如何断句(或区分句读)?断句是一定要依据语意来达成的,所以,读懂文意是给文言文正确断句的前提。

至于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就看学平生常对文言知识的累积程度了,这包含文言虚词、文言实词、文言句式等知识的学习累积,还有文语言感的培育等多个方面。

对于句读分不清而惹起麻烦,这里有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小伙子,二十好几了还没有娶上老婆,于是他就托红娘帮忙。

红娘帮他物色了一个女孩子,小伙子问红娘将来的老婆长相如何。

红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写了一行字给他——一头青丝没有麻子。

小伙子一看,心想:“一头青丝,没有麻子。

必定很好啦!”于是就答应下来。

等到迎娶新娘后,小伙子揭开新娘的红盖头时却傻了眼——新娘是个秃子,并且满脸麻子。

本来,红娘那句话意思是说:“一头青丝没有,麻子。

”【二】【文言停留】【1】【什么是文言停留】所谓文言停留,就是指朗诵文言文时的节奏。

它包含句间停留和句内停留。

句间停留就是依据句读来读,以标点符号为标记。

句内停留就是依据句子间的内在关系(语法构造关系和语意关系等)来区分语气停留。

【2】【如何区分文言停留】区分文言停留(句内停留),一般要从句子语法构造和语意关系来进行。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最终版公开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最终版公开
顶真、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古人行文注重对称,一般句式较整齐,且四六句居多 利用好这两大特点,我们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断句了。
对偶
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 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 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24
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
1、先断易,看词性
抓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然后前后追问,进行推断。
13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 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 示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
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
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璧有瑕/请指示王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 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26
完成课堂训练 提升解题能力
27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 予 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 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 贵 义 于 其 身 也 (《墨子》)
5
答题步骤
1、通读文段,把握大意。 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3、寻找标志,辅助标点。
6
探究一: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1、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
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 多可悲

高中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高中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高中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介绍高中文言文是中国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断句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高中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言文。

基本原则在进行文言文断句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以句子成分为单位:按照句子成分进行断句,把一个完整的句子分成相对独立的片段。

2. 以字为依据:一个字可以是一个句子成分,也可以是多个句子成分,断句时需要根据字的意义和功能进行判断。

3. 兼顾语法和意义:断句时要同时考虑语法结构和句子的意义,确保断句后的片段在语法和语义上都能够成立。

断句方法根据高中文言文的特点和语法结构,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基本的断句方法:1. 遇顿号断句:文言文中常常使用顿号来表示停顿或短暂的停顿,可以根据顿号进行断句。

2. 遇句号断句:当文言文出现句号时,可以根据句号进行断句,将整个句子分成更小的片段。

3. 遇停顿断句:在文言文中,通常会出现一些标点符号,如逗号、分号、问号等,可以根据这些停顿进行断句。

4. 根据主谓宾关系断句:文言文中常常使用主谓宾结构,可以根据主谓宾关系来进行断句。

5. 根据修饰关系断句: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修饰关系,如定语修饰、状语修饰等,可以根据修饰关系来进行断句。

注意事项在进行文言文断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语境理解:对于文言文来说,理解上下文的语境非常重要,可以借助句子前后的内容来帮助断句。

2. 辅助符号使用:可以利用括号、引号等辅助符号来帮助断句,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

3. 多练:通过大量的练来熟悉文言文的断句方法,提高自己的断句能力。

结论高中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包括以句子成分为单位进行断句、以字为依据、兼顾语法和意义等。

通过遵循基本原则和采用基本的断句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的句子结构。

同时,需要注意语境理解、辅助符号使用和多练习的方面,以提高自己的断句能力。

《高中文言文必考知识》 文言文的断句与翻译

《高中文言文必考知识》 文言文的断句与翻译
相 同 词 语 紧 相 连 ,一 般 中 间 要 点 断 。
题 目 做 完 回 头 看 ,根 据 要 求 细 检 验 。
打 牢 基 础 看 课 本 ,培 养 语 感 读 经 典 。
操 千 曲 ,观 千 剑 ,断 句 也 要 常 实 践 。
1.文段有长也有短,熟 读 精 思 是 关 键。 内 容 大 意 全 理 解,
美谈。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 表 示 语 法 关 系 和 语 气,往 往 是 明 辨
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 中 熟 悉 各 类 常 见 虚 词 的 用 法,尤 其
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
1)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 前 面 可 断
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 叹 词,如 “嗟 夫、嗟 乎、呜 呼”等,前 后
文言文习惯上较 为 固 定 的 词 组,不 要 把 它 们 拆 散,可 以 减 少 断 句
失误。
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 是 凭 着 模 糊 的 语 感 去 断 句。 我 们 可
以利用语法知识,对 文 言 文 的 句 子 进 行 语 法 分 析,根 据 语 法 分 析
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 词 语 是 属 上 还 是 属 下,有 时 难 以 断
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 主 语 和 宾 语 一 般 由 名 词 或 代 词 充
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 谓 语 又 是 构 成 句 子 的 核 心,我 们
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 位 置 及 和 前 后 词 语 关 系,进 行 推 断,
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天子三朝/诸侯 三 朝/天 子 外 朝 在 皋 门 之 外/诸 侯 外 朝 在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主谓之间停顿。

如“一狼/洞其中”。

2. 动宾之间停顿。

如“无/丝竹之乱耳”。

3. 动词与后置状语之间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如“骈死/于槽枥之间”。

4. 遇到省略句时,在省略的词语处停顿。

如“其一/犬坐于前”。

5. 遇到倒装句时,通常在倒装的成分后停顿。

如“甚矣/汝之不惠”。

6. 按句首独立性质的词语停顿,如发语词、总结性词语、连词等后面要停顿。

如“夫/环而攻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要分开读。

如“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这个“活用词”之前要停顿。

8. 遇到提示停顿的成分时,自然停顿。

如“省略成分断没错”。

以上是文言文停顿划分的基本原则,可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9】【高中文言文断句和停顿】【标准版】
【序言】学习文言文诵读是一个关键,只有读才能读懂,读涉及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而能否把握好文言文的节奏,是能否读懂文言文尤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文言文的节奏包括文言断句和文言停顿两个方面。

要把握好文言文的节奏,必须先分清断句和停顿的概念。

【一】【文言断句】
【1】【断句和句读[dòu]的概念】
文言断句,就是指给文言文划分句读,相当于给文言文加标点符号。

“句读”是什么呢?
所谓句,是指文言文中语意完整的一个小段,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一句话,一般用句号表示。

所谓读[dòu],是指句子中的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更小的段落,一般用逗号、顿号表示。

根据句读给文言文划分节奏就叫做断句。

【2】怎样断句(或划分句读)?
断句是必须要根据语意来完成的,因此,读懂文意是给文言文正确断句的前提。

至于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就看学生平时对文言知识的积累程度了,这包括文言虚词、文言实词、文言句式等知识的学习积累,还有文言语感的培养等多个方面。

关于句读分不清而引起麻烦,这里有一个小故事:
以前,有一个小伙子,二十好几了还没有娶上媳妇,于是他就托媒婆帮忙。

媒婆帮他物色了一个女孩子,小伙子问媒婆未来的媳妇长相如何。

媒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写了一行字给他——一头青丝没有麻子。

小伙子一看,心想:“一头青丝,没有麻子。

肯定很好啦!”于是就答应下来。

等到迎娶新娘后,小伙子揭开新娘的红盖头时却傻了眼——新娘是个秃子,而且满脸麻子。

原来,媒婆那句话意思是说:“一头青丝没有,麻子。


【二】【文言停顿】
【1】【什么是文言停顿】
所谓文言停顿,就是指朗读文言文时的节奏。

它包括句间停顿和句内停顿。

句间停顿就是按照句读来读,以标点符号为标志。

句内停顿就是根据句子间的内在关系(语法结构关系和语意关系等)来划分语气停顿。

【2】【怎样划分文言停顿】
划分文言停顿(句内停顿),一般要从句子语法结构和语意关系来进行。

(1)从句子语法结构来看,要掌握两点。

①主谓间、动宾间、状中间、动补间常常要停顿断开。

【例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B】
A、今齐地方/千里
B、王之蔽/甚矣
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参考答案】这里A项的主语是“齐地”(齐国的地方),谓语是“方千里”(方圆几千里),所以这句要在“齐地”后停顿。

B项中“蔽”(受蒙蔽)是动词谓语,“甚”(严重)是补语,所以在“蔽”后停顿是正确的。

C、D两项中“臣之客”与“朝廷之臣”是主语,应在它们后停顿才对。

【例2】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
余闻之也久。

【参考答案】这句中“余”是主语,“闻之也久”是谓语,所以要在“余”后停顿。

【例3】屠自后断其股
【参考答案】“屠”是主语,“断”是动词谓语,“其”是宾语,所以在“屠”后停顿是主谓间停顿,“断”后停顿是动宾间停顿,“自后”停顿是状语与中心语间停顿。

《狼》“屠/自后/断/其股”
②成分省略处要停顿。

【例4】【此两句,各断一处。

】便要(渔人)还家
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参考答案】“便要/(渔人)还家”,
“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

(2)从语意上看应把握以下几点。

①前后语意发生转折的地方一定要在转折连词前有所停顿。

【例5】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D】
A.蜀之鄙/有二僧B.子/何恃而往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D.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参考答案】这里C项“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富者不至”但是“贫者至”,前后语意发生了转折,转折连词“而”前有了停顿,所以这项对了;D、项“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己凭靠着头脑聪明和反映敏捷的天赋但是不努力学习,在语意发生了转折的“而”前停顿才对,所以这项错了。

A、B项是主谓间的停顿,是正确的。

【例6】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只标一处。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参考答案】这是主谓间的停顿,在“人之为学”后停顿。

②今为一词,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组的要分开读,以示区别。

【例7】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例8】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参考答案】如“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是不要的意思,“论”是说的意思,因此,“无”与“论”要断开来。

还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中,“虽”是虽然的意思,“然”是这样的意思,所以也要断开来读。

③承接上文的句首助词、连词(若、夫、乃、若夫、至若等)与句中语气助词后要停顿。

【例9】夫战,勇气也
乃悟前狼假寐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参考答案】夫/战,勇气也
乃/悟前狼假寐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④表示完整语意概念的短语中不能停顿,否则就把意思读错了(割裂开了)
【例10】下面句子的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B】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参考答案】这里意思是,“我看他们的车轮轧出的痕迹乱了,旗也倒下了,所以追逐他们。

”我看和望的对象是“他们的车辙怎样”、“他们的旗怎样”,“视其辙乱”与“望其旗靡”这个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间就不能断开,所以A、C两项就错了。

“故”是承接上文的连词,后应停顿,因此B项才对。

【例11】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C】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尝求古仁/人之心
D、吾/谁与归
【参考答案】这里的“古仁人”是一个短语,不应分开,所以C 项错了。

A项是语意转折的停顿,B项是承接上文的连词后停顿,所以这两项对了。

D项是主谓间的停顿,也对。

【例1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D.故人至/暮不来
【参考答案】这里A项意思是“到了日中”,“日中”是中午的意思,不能分开。

应在“期”后停顿。

B项不是“子骂父”而是“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应在“子”后停顿才对。

C项“下车”与“拉他”两个动作间的停顿,对了。

D项是“老朋友到日暮还没有来”,“至暮”不能分开来,这项为错。

应在“故人”后停顿。

【例13】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参考答案】这里“草木之花”、“出淤泥而不染”、“花之富贵”都是完整的短语,如果读断读碎,让人不知所云,因此这里A、C、D 三项为错。

⑤表示突出强调的地方,停顿要使意思讲得通。

【例14】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a.虽千里不敢易也
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参考答案】这里a项的意思是为了突出强调“虽千里”(即使千里),“这么大的地方也不敢换,何况才五百里”,所以应在“千里”后停顿才对。

b项意思是“你/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秦王为了威吓唐雎,用“天子之怒”来直接吓唬,那种气势、那种语气可想而知。

所以在“公”后停顿一下,“闻”后停顿一下,才能突出强调秦王那种骄横。

【例15】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余幼时/即嗜学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D.烨然/若神人
【参考答案】这里A项意思是说“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突出“年幼时”,所以在“年幼时”后停顿是对的。

B项意思是“更加敬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强调的是“益慕”,所以在“益慕”后停顿才对,再则,“圣贤之道”是一个完整的短语,不可分开,这项就错了。

C项突出强调的是“没有鲜嫩、好吃的肉菜”,“无”后停顿是对的。

D项是突出“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所以“烨然”后停顿是对的。

【注意】以上就是关于文言断句和停顿的基本知识,我们要在弄清其基本概念和划分原则的基础上,在学习和应试中灵活运用。

需要指出的是:遇见考题时,要看清题目要求,必须要明确区分,是要求
断句(划分句读)还是要求停顿(句内朗读停顿)。

如果一个句子还没有加过标点,基本上就是要求去划分句读;如果句子已经加好了标点,那么基本上是要求划分句内朗读时的停顿。

【例16】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参考答案】很明显,这个句子还没有划分句读,并且题目要求也说得很明白——断句,因此,对这个句子是要划分句读,根据句意应该这样断句:“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例17】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

秦王坚自河东还
【参考答案】这个句子就是要划分句内朗读停顿的,主语是“秦王坚”(秦世祖苻坚),谓语是“自河东还”,因此应该这样停顿,“秦王坚/自河东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