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五(学生卷)
西南联合大学碑文及白话文
西南联合大学碑文及白话文
公元2008年,时值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成立70周年校庆。为缅怀联大精神,纪念70校庆,兹翻译62年前冯友兰先生所撰联大纪念碑碑文,与师大校友并所有缅怀西南联大及关心中国高等教育者共勉。
国立西南联大纪念碑碑
文冯友兰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原设北平,私立南开大学原设天津。自沈阳之变,我国家之威权逐渐南移,惟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此三校实为其中坚。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奉命迁移湖南,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设法、理、工学院于长沙,文学院于南岳,于十一月一日开始上课。迨京沪失守,武汉震动,临时大学又奉命迁云南。师生徒步经贵州,于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抵昆明。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学院于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于五月四日开始上课。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迁昆明。二十七年,增设师范学校。二十九年,设分校于四川叙永,一学年后并于本校。昆明本为后方名城,自日军入安南,陷缅甸,乃成后方重镇。联合大学支持其间,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河山既复,日月重光,联合大学之战时使命既成,奉命于三十五年五月四日结束。原有三校,即将返故居,复旧业。缅维八年支持之苦辛,与夫三校合作之协和,可纪念者,盖有四焉: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第四、六章正文)(8月27号)
第四章西南联大的教学管理及其思想
西南联大八年,教学自然为其主要活动之一。其课程的设置、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无不显示出西南联大教学方面的独特之处。联大“通识教育”思想则是其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通识教育成功应用于其教学活动之中,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其独特价值。此外,研究生教育及留学生的选派,也显示出西南联大教学方面的特别之处。
第一节联大课程设置及其特点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以后,即开学开讲,其继承原三校课程设置传统,统筹兼顾,综合考虑,着手制定西南联大各院系必修选修学程表,在课程设置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值得总结。
一、联大课程设置
早在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渡联合组设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之时,即行制定《长沙临时大学各院系必修选修学程表》,分院系设置教学课程。西迁昆明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从1937年至1946年分学年度分别制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各院系必修选修学程表》,如1937至1938年度必修选修学程表、1938至1939年度必修选修学程表、……1945至1946年度必修选修学程表等等。这些学程表,规定各学院各系专业所开课程,以及每门课程的学分、必修或选修情况、授课教师等。以下就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课程设置的相关情况给予具体陈述与适当分析。
(一)各学院各系专业的课程设置状况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后,分学年分别制定学程表,对各学年所开课程做出明确规定,此处即以1940年至1941年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各院系必修选修学程表》为代表做一描述,以呈现联大课程设置的一些具体情况。①
1940年至1941年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共有文学院、理学院、法商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五大学院。每一学院又分若干系,如文学院分为中国文学系、外国语文学系、历史学系、社会学系、哲学心理学系,共五系;理学院系分为算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地质地理气象学系、生物学系,共五系;工学院分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航空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共五系;法商学院分为政治学系、法律学系、经济商业学系,共三系;师范学院分教育学系、公民训育系、国文系、英语系、史地系、算学系,共六系。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第四、六章正文)(8月27号)
第四章 西南联大的教学管理及其思想西南联大八年,教学自然为其主要活动之一。其课程的设置、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无不显示出西南联大教学方面的独特之处。联大“通识教育”思想则是其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通识教育成功应用于其教学活动之中,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其独特价值。此外,研究生教育及留学生的选派,也显示出西南联大教学方面的特别之处。第一节 联大课程设置及其特点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以后,即开学开讲,其继承原三校课程设置传统,统筹兼顾,综合考虑,着手制定西南联大各院系必修选修学程表,在课程设置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值得总结。一、联大课程设置早在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渡联合组设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之时,即行制定《长沙临时大学各院系必修选修学程表》,分院系设置教学课程。西迁昆明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从1937年至1946年分学年度分别制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各院系必修选修学程表》,如1937至1938年度必修选修学程表、1938至1939年度必修选修学程表、??1945至1946年度必修选修学程表等等。这些学程表,规定各学院各系专业所开课程,以及每门课程的学分、必修或选修情况、授课教师等。以下就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课程设置的相关情况给予具体陈述与适当分析。(一)各学院各系专业的课程设置状况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后,分学年分别制定学程表,对各学年所开课程做出明确规定,此处即以1940年至1941年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各院系必修选修学程表》为代表做一描述,以呈现联大课程设置的一些具体情况。①1940年至1941年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共有文学院、理学院、法商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五大学院。每一学院又分若干系,如文学院分为中国文学系、外国语文学系、历史学系、社会学系、哲学心理学系,共五系;理学院系分为算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地质地理气象学系、生物学系,共五系;工学院分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航空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共五系;法商学院分为政治学系、法律学系、经济商业学系,共三系;师范学院分教育学系、公民训育系、国文系、英语系、史地系、算学系,共六系。就文学院中国文学系而言,其所开课程主要有文字学概要、声韵学概要、中国文学史等概要性课程,有历代文选(唐、宋)、历代诗选(唐)、词选、中国语言文字学专书选读(说文)、中国文学专书选读(诗经)、中国文学专书选读(左传)、中国文学专书选读(庄子)、中国语言文学专书选读(古籀
第六讲《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撰文
中国文学系教授闻一多篆额
中国文学系主任罗庸书写
被称为:“三绝碑”
这是记载西南联合大学伟大
光辉历史的重要历史文献。
(三)叙事分析
第一、二部分:叙述历史,起句庄严,行文简洁,语调平 和,含而不露。追叙本事,虚实结合,繁简相间。
繁者:联大连迁数地之史实 简者:三次“奉命” 实者:于年月日、人数、地点,一笔不苟 虚者:“惟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 津,此三校实为其中坚”,表南迁前 三校之地位
西南联大荟集了一批著名学者,如朱自清、闻一多、陈 寅恪、吴晗、冯友兰、王力、吴有训、周培源、华罗庚、曾 昭伦、陈岱荪、费孝通等。广大师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 持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 大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他们对中国的建设事业、高等教育 的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作出了贡献,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 外的第一流科学家。
西南联大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
三、文本解读
(一)碑铭体:
碑铭,又称碑文,属于应用文体,是一种刻在墓碑或纪 念碑上的记叙性文字。在中国古代,碑铭体有着比较严格的 格式。按文字的体例可分为序和铭。序是散文,铭是韵文。 韵文又以四言为正体,以骚体句或三、五、七言为变体。一 般说来,唐以前的铭文句式比较整齐,唐以后就比较自由了。 后来,人们将这种刻在碑上的纪念文体统称为碑铭体。
第六讲《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西南联合大学的贡献
3.西南联大的教学模式、理念对我们的启示。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大学生存的灵魂;加强师资建设是大学发
展的关键;科学民主的管理模式是大学发展的保障。
4. 你觉得如果纯用白话文或纯用文言古体,效果会怎样? 碑之为文,不宜过于浅白;但另一方面,时代变迁,又 不宜过于古奥。本文在这方面尺度把握甚好。以浅近文言体
(三)叙事分析
第三部分:
正面立论, 可纪念者四,一一道来,论议 结合,立意高远,评断切实。
其一、其四着眼于历史,由联大看到国家命
运于此翻开新的一页,为本国史所仅有;其 二、其三则着眼于三校树立的榜样意义:合 作无间,力行学术自由而有所坚守。
其一:西南联合大学是负有联合大学的使 命,也是抗战报国的一份子; 其二:三个学校虽然历史、学风各不相同, 但能够和平友好相处,十分可贵; 其三:西南联合大学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作风民主,值得纪念; 其四:从历史上看来,北方逃难到南方的, 都没能回去(举了晋、宋、明三朝例子),但 这次西南联合大学的人,十年之后又能重回北 方,可纪念 .
国立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
课文背景介绍
► 纪念碑事情的缘起
►
1946年上半年,三校忙于分家 和准备北归的事,在有一次清华的 校务会议上,梅贻琦说,我们在昆 明呆了七八年,临走的时候总要留 下一个纪念品吧。会上我就提议, 留下一个有古典形式的纪念品。大 家都说好,就推我筹备这件事情。 我就筹备立一个完全合乎传统形式 的纪念碑。严格地说,这座纪念碑 并不是联大常委会正式决议建立的, 而是作为在联大中的人为了纪念联 大而建立的。碑文是我作的,碑文 最后的铭词大部分用校歌的词句, 可谓一稿二用。
西南联大民主、自由、爱国的精神
► 下午三校各自开会,算是分家,闻一多在清华的会
上发言,有一段说:“大家都说清华有优良的传统, 这不对,清华没有优良传统,有的是半封建半殖民 地的教育传统。我受了这种传统的毒害,现在才刚 有点觉醒。我向青年学习,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 心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比如我现在想说蒋介石 是个混帐王八蛋,我就说蒋介石是个混帐王八蛋, 他就是个混帐王八蛋”只隔了两个多月,闻一多就 遇难了,他以他的一死把联大的“民主堡垒”的地 位推到当时的最高峰,把当时的民主运动推到最高 潮。就在这个最高潮中,联大结束了它的八年的历 程。
► 就拿最能体现这一点的第三节来分析: ► 这一节讲了西南联大的四大意义:立旷代伟业的基础;
三校合作的意义;西南联大起到了学术中坚、转移风气 的作用;南渡而能返北,历史上所无。 ► (1) “唯我国家,亘古亘新,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 旧邦,其命维新’者也” 这段文字精警雅达,铿锵有力,“唯”、“亘”、 “亦”等字用字巧妙,即隐含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又有助于形成铿锵有力的音节。句中引用也非常恰当, 即是与前面文字相一致的四字句,又出自《诗经》,所 含意义更能鼓舞人心。用字的巧妙,音节的铿锵与字里 行间的深刻道理、丰富感情完美融合,达到了极佳的艺 术效果。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简介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简介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1946)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组成,在昆八年期间,高举“爱国、科学、民主”的伟大旗帜,“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为促进云南的社会经济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7年“7·7”芦沟桥事件不久,平、津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被迫南迁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简称临大)。但临大办学局面并没维持多久,12月13日,南京沦陷。武汉震动,战火危及长沙,临大再次决定西迁昆明。
1938年2月临大师生分水、陆两路正式西迁。4月胜利完成迁滇任务。4月2日,奉教育部命令,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联大)。5月4日开始上课,开始了联大在昆八年的历史。
联大基本沿用临大时的行政体制,仍由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组成校常务委员会总理校务(实际主持校务工作的是梅贻琦),下设总务长、训导长和教务长协助管理。
最初,联大工学院和理学院设于昆明,工学院借用拓东路迤西会馆、全蜀会馆和江西会馆上课,学生以盐仓货栈为宿舍;理学院租用昆华农校、昆华师范学校为校舍。而文学院和法商学院因在昆校舍无着,只好暂设蒙自,一个学期后蒙自分校回迁昆明。1939年夏,联大新校舍建成。8月,遵照教育部令,西南联大增设师范学院。1940年11月1日,西南联大师范学院附属学校开学,包括中、小学两部分。至此,西南联大成为了一个设有5个学院26个学系、2个专修科、一个先修班、附中、附小及相继恢复了各校研究所的一所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联大以“刚毅坚卓”作为校训,教导学生要成为一个刚强、有毅力而又卓尔不凡的人。
永远的西南联大追忆似水流年读书笔记
永远的西南联大追忆似水流年读书笔记
听说过西南联大,也看过一些关于西南联大的文章,当我走近它的旧址的时候,还是被深深震撼到了。
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特殊产物,是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的,可以说是聚集了当时中国最顶尖的青年才俊。最初三校是迁至长沙的,最初成立的是长沙临时大学,1937年开始上课。奈何日寇步步紧逼,战火烧到了长沙,1938年三校又迁往昆明,师生分两路辗转入滇,直至1946年迁返北方,历时八年。云南昆明这个西南一角净土造就了一段教育佳话,所以,最后,学校迁回北方的时候,为了答谢云南人民的鼎力支持,联大师范学院整建制留昆,也就是现在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
西南联大旧址在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内,对面就是云南大学,两所大学内都有一些民国时期的建筑,是当时西南联大师生办公学习生活的场所。春城的天空湛蓝如水。在师范大学门口东面的墙壁上我看到有两行金色的大字,“中国历史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字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众帅之帅”朱光亚先生题的。走进校门,先看到联大校训碑,一面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这些字,另一面是校训:刚毅
坚卓,这四个字代表了联大的精神,也鼓舞着所有的师生刚强坚毅地渡过那段峥嵘岁月。然后是三座朱红色飞檐翘角攒尖顶的小亭子,分别在碑左碑右和碑前。亭子上都挂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的匾额,。三座亭子成三角形,分别代表三所名校,象征着三校合办,这被称为三校亭。中间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三校亭记》,原来这三座亭子是1988年联大校友聚首旧址,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之余集资建成的,为了纪念五十年前三校合办的丰功伟绩。
第六讲《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冯友兰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一、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 河南唐河人。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1915 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 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抗战期间,任西 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一直为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作结集为《三松堂全集》。
❖ 1946年,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由纽约麦 克米伦公司出版,后有法、意、西、南、捷、日、 朝、中文译本,且出版后几十年来,“一直是世界 各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冯友兰著有《中国哲学史新 编》第一、二册、《中国哲学史论文》、中国哲学 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史料初稿》、《四十 年的回顾》和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 本)等书。
口吃成为演讲的优势
❖
说起冯友兰,清华的老学生们第一个想起的竟是冯老口吃的毛病。 “慧心者多口吃”,看来此话说得似有几分道理。在清华,冯老的口吃与 他的哲学成就一样闻名。传说,冯先生念墨索里尼,亦必“摸索摸索摸索” 许久。冯自美国归,在清华开“古代哲人的人生修养方法”课,首次听讲 者达四五百人,第二周减到百余人,第三周只余二三十人,四五周后竟只有 四五人听讲,因为他的口才不堪卒听,一句“学而时习之”的“而”字,要 “而”一分多钟,在学生中传为笑谈。
西南联大组织特色探析
西南联大组织特色探析
■史晓宇
摘要:西南联大是抗战全面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筹设而成的新校。从组织性质、常务委员和管理人员的身份、师生管理、联大组织内部隐含的变数等方面阐述西南联大突出的组织特色,即三校在这所新设立的大学中是联合、合组关系,是参加西南联大、服务联大,而三校也有各自的建制、机构和事业。
关键词:西南联大组织性质特色
从组织理论的角度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在抗战全面爆发时期,国民政府为了挽救大学的命运,保持大学的生存和发展,保存中华文脉,在战时状态下对高等教育系统的一种治理模式选择。
1937年8月,《教育部设立临时大学计划纲要草案》中第一条即说明了组建联合大学的目的,内容写道:“政府为使抗敌期中战区内优良师资不至无处效力,各校学生不至失学,并为非常时期训练各种专门人才以应国家需要起见,特选定适当地点筹设临时大学若干所。”⑴这切实说明了临时大学的筹设,实质上是在抗战中,为了避免全国高教系统被破坏,需要对其全力保存和恢复有效秩序,同时在特殊时期高校也应继续培养人才以应国家的实际需要。笔者认为,对于这所特殊时期组建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大学,它的组织性质和特色,有必要作一些分析和阐释。
―、组织性质
关于西南联大的组织性质,我们所熟知的是,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一所临时的联合大学,是三校合组而成,即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但是容易忽略的是,西南联大的成立,实际上是成立了一所新校,这所新校并非三校的实质性合并,因为政府并未取消三校的原有建制。对于三校来说,不是谁并入谁的关系,而是在这所新设立的大学中平行的联合、合组关系,即三校是参加西南联大,是立足本校、服务联大,而三校亦有各校的建制、机构和事业。
西南联大述学文体与鲁迅传论的生成——从朱自清、闻一多到王士菁、王瑶
①王士菁:《王士菁文集》(第1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20页。2〇王士菁原名葛秉曙,师承于闻一多,1943年度毕业论文《吴梅村研究》,由闻一多指导。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第3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3
〇陈平原:《学术史视野中的述学文体》,《读书》2019年第12期。
摘
要:本文聚焦西南联大时期朱自清、闻一多的述学文体、授学理念及学术训练中将鲁
迅作为范例的语体侧重,及在王士菁、王瑶身上的接受与传承情况。彼等对于语体文范例意义上为求“修辞立诚”“新语式”的鲁迅形象“韩愈化”之内在逻辑,与借此生成的对于言文一致问题进行再表达的述学策略,以及鲁迅在师生两代人中间逐渐被标出,而脱离一般创作类文本之存在方式:由“集部”入“经部”的价值确定,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论的嫁接等变易。既是学院派
鲁迅传论之生成的前奏,也是当代鲁迅研究乃至中国现代文学这一学科语体、法式走向自觉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西南联大;鲁迅;朱自清;闻一多;述学文体西南联大述学文体与鲁迅传论的生成
———
从朱自清、闻一多到王士菁、王瑶朱天一
作为中国第一代鲁迅专家的王士菁先生和王瑶先生,1940年代都曾就学于西南联大中文系,他们为新中国汉语言文学研究事业开拓了道路。王士菁晚年回忆,二人同届毕业,并曾“共同选修朱(自清)先生和闻(一多)先生开设的一些课程”,王瑶后来考入清华研究院,成为朱先生的研究生,紧接着便提及两人青年时代的学术
兴趣。1〇
王士菁的回忆从一个侧面表达了西南联
抗战爆发与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的形成【精品论文】_0
抗战爆发与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的形成
======================================================================一、西南联大的设立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与中国抗战共始终的一所著名大学,系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从1937
年平津沦陷后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至抗战胜利后复员北上(1937年11月1日
-1945年7月31日),前后共计八年,为战时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
直到今天依然活跃在各个学科领域(195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部委员中出身
于西南联大的有118人,占学部委员总数473人的24.9%。参阅周发勤等:
《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贡献》,《科学与研究》第8卷第2期,第22页,北京,1990年6月19日,黄志洵:《西南联大与中国自然科学家》,《百科知识》1986年第7期)。西南联大不仅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等大批自然科学家,而
且也培养了何炳棣、邹谠、王浩等人文科学家,还养育了像殷海光这样具有思
想家气质的学者。西南联大的存在对于分析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活动有重要的
意义。正如一位西南联大学生所言:“西南联大便具备了双重意义。一个是表
面的意义,那当然就如其名称所揭,是一个‘学校’,是一座研究学问、传授
知识的最高学府;但在另外却还有一重不为人们所见的隐潜意义,那就是一个
酝酿舆论,领导思想的政治中心。这一面虽然潜隐不露,非能一望而知,但却
是西南联大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意义’。若弃此不顾,只谈上课讲学,那实
回顾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
回顾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
回顾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
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在中国近代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该系培养的数学家徐利治的访谈,提供一份关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的史料.从他对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招考、课程、教材及参考书、数学讨论班、教师与教学风格、学生管理与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的回忆,以及他对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的亲身感悟,可以了解该系教育活动的一些细节,并可以看出这个战时数学教育机构的某些特色.
作者:徐利治郭金海袁向东作者单位:徐利治(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大连,116024)
郭金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010)
袁向东(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0)
刊名:中国科技史料PKU 英文刊名:CHINA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4 25(2) 分类号:N092:G649.29 关键词: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教育工作战时中国近代数学
外语在西南联大复合型拔尖人才成长中的作用探究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教师教育专项课题:西南联大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研究(GJZ171803)。作者简介:罗燕,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和外语教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9-01-26
外语在西南联大复合型拔尖人才成长中的作用探究
罗燕,
李晓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在西南联大非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中,有一批通外语、懂专业、高素质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在他们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外语的作用不容小觑。为探究这一问题,
从联大文、法、理、工4大学院中各选取1位具有代表性的毕业生进行研究,旨在为当今中国高校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拔尖人才提供思路和启示。关键词:西南联大;非外语专业;复合型拔尖人才;外语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34(2019)02-0058-04
一、引言
“西南联大,在其存在的9年中,不只是在形式上弦歌不辍,而且是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为国家培养出一代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众多建国需要的优
秀人才”[1]
。在联大非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中,
有一群通外语、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屠守锷、朱光亚,欧美院士获评者王浩、
陈士橹等。尽管对联大人才培养进行研究的成果颇为丰硕,却缺乏对通外语、懂专业的复合型拔尖人才所进行的专门研究。现有成果中,
对人才培养总体状况进行研究的较多,内容涉及人才培养经验[2],人才培养模式[3],以及不同学科的人才培养特色[4]等。此外,还有少量针对外语人才培养进行的研究,如吴自选对外文系翻译人才培养的探究[5],以及郭剑、严琼对西南联大翻译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究[6]。而探讨外语对于联大非外语专业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作用的研究成果,
西南联大时期钱锺书先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接封 二 j 上
洲文艺复兴 ’与 ‘ 当代文学 ’二课 ,都 以欧洲为主线 ,兼及英 国。每讲 ,总有新意 ,至 今不忘 。 又说: 师 ” “
讲课 ,必写出讲稿 ,但堂上绝不翻 阅,既语句洒脱 ,敷陈 自 ,又禁邪制放 ,无取冗长。学生听到会神处 , 如
课,按照学校惯例 ,公共必修课都是 由系主任或有经验的教授任教的,但由于钱先生年纪较轻,所以他上 课时总是戴一副黑边大眼镜 ,穿一身藏青色西装 ,脚上着一双黑皮鞋 ,看起来可 以显得年纪大一点。钱先 生年纪虽轻 ,但讲课却很受学生欢迎。许 国璋后来在文章 中说 : 13 年 ,钱锺书师来昆明,在联大授 ‘ “9 8 欧
苷 嚣 黔群 黔 静鬏 s 《 虢 l 静 # 餮黔皆 沓 萎 嚣 £ 嚣 黔 } ¥£ 酷 静 嚣磐 斡 《群 苷 & 静 g 嚣 £ 静 承 * 鞋
髫 群 黔豇 塾
豁鞋群
偏失侣,无多土地许衔泥。将雏尘上灰扬处 ,可得孤花与表题。 钱锺书: 管锥篇 ”( )据说这首诗反映了 他与杨绛分别后的苦闷与惆怅 ,其时钱夫人带着女儿到上海看望她的父亲 ,没有跟随钱先生到 内地。
因此他说 :“ 至于一般文人 ,老实说,对于文学并不爱好 ,并无擅长。他们弄文学 ,仿怫旧小说里 的良家
女子做娼妓 ,据说是出于不甚得 已,无可奈何 。 钱锺书:《 ”( 写在人生边 上 )在另外n 《 勺 释文盲 一 、
西南联大与国立大学的三次统一招生考试_朱端强
* [收稿日期]2012-08-25 [作 者 简 介 ]朱 端 强 (1951— ),男 ,重 庆 万 州 人 ,云 南 师 范 大 学 教 授 ,研 究 方 向 为 中 国 史 学 史 和 云 南 地 方 文 献 。
① 《“民国”二十八年二月教育部二十 七 年 度 国 立 各 院 校 统 一 招 生 委 员 会 报 告》,档 案 号 1012—4—102,云 南 省 档 案 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