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知识点填空城市与城市化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考纲要求]城市化:城市化及其进程。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知识讲解]1.城市化(1)城市化的含义含义: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的发展。

此外,使城乡人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比重是最重要指标(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产业革命前缓慢产业革命后加速发展20世纪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速度空间: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镇、数目增多;人口规模迅速膨胀(3)发达国家城市化城市化起步早:英国最早,世界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革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先从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975年城市人口超过发达国家,目前,占世界城市总人口的60% 起步晚,发展快:速度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比发达国家的最高速度要快城市化水平较低:1990年比重为33%城市发展不合理:主要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造成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和布宜诺斯艾利斯2.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一)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1)环境质量下降。

主要污染:①大气污染污染源:居民燃烧煤炭、工矿企业、交通工具污染物: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危害:城市空气污浊,有时出现酸雨和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们健康②水污染污染源: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现象: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体重金属污染产生公害病危害: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水质变坏,特别是饮用水的水质下降③噪声污染污染源: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危害: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损害人体健康污染源: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生活④固体废弃物污染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交通阻塞,导致时间、能源浪费;住宅问题表现为住房缺少、质量低劣(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4)影响计会治安,还会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二)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上海保护城市环境的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浦东新区成为上海新的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和居住区,人口迁往卫星城和新区有效控制了城市中心区的规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扩宽道路、修建环城公路、建设南浦、杨浦大桥、新修高架和地铁等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全面开展污染物的治理、大力加强绿化建设[能力训练]1.关于城市化的错误叙述是()A.城市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B.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D.城人口数量增加3.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A.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空前的程度B.中小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发展慢C.由于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城市用地规模不断缩小D.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达到13.3%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完整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构造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一样,一般能够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所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一样种类。

(2)不一样种类的土地利用在城市中的集中,就形成了不一样的功能区,列如住所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但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

某一种功能区可能兼有其余种类的用地。

(3),1,住所区:城市中最为宽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中所占的面积最大。

而且分化出了高级住所区和中初级住所区。

高级住所区多建在城市外缘,房子面积较大,多处于城市河流上游,上风向及环境优美、文化设备齐备的地方。

初级住所区房子面积狭窄,常常散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邻近,环境相对较差。

,2,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双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散布,在某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市中心,会形成特别商业区(中心商务区,简称 CBD ),此中有大型商场、豪华酒店、著名大公司的总部,能够供给金融、保险、旅行等服务。

,3,工业区:由城市内部工业互相齐集而形成。

专业化程度较高,而且公司之间常常有很强的协作性。

工业公司多处于凑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带用来部署其厂房和库房等设备。

2)城市内部空间构造的形成和变化( 1)不一样功能区的散布和组合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构造,也叫做城市地区构造。

不一样的城市,其内部空间构造是不一样的。

(2)城市地区构造模式主要有三种: 1 齐心圆模式:呈齐心圆状,一般有五个齐心圆组成,形成要素是地租要素。

2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区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向,其形状由交通要素影响。

3 多核心模式:跟着城市不停向外扩展,范围愈来愈大,原有市中心区因为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堵等原由,使远离中心的郊区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环绕不一样的点,发展成多核心模式。

(3)土地付租能力的不一样,也决定着功能区的散布情况。

地理高一必修2第二单元知识点:城市化

地理高一必修2第二单元知识点:城市化

地理高一必修2第二单元知识点:城市化
地理高一必修2第二单元知识点:城市化
「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地理高一必修2第二单元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城市化标志
(1)城市人口增加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指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二、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工业革命)
晚(二战后)
城市化水平
高(70%以上)
低(30-40%)
城市化速度
先快后慢
先慢后快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地理高一必修2第二单元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空间结构: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城市功能区:功能区面积区位特点功能区特点中心商务区(CBD)小位于城市中心或次中心建筑物高大密集、经济活动频繁、交通便捷、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商业区小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对交通条件要求最高住宅区最大,最普遍地价适中,环境洁净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且背向分布工业区大向市区外缘扩展和迁移,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专业化程度高,积聚性强,形成片状工业区,因减低成本和环境要求而远离城市中心图表补充:①高级住宅区位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区,一般靠近文化区;(如高坡地形、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靠近文教区等)②低级住宅区接近内城和工业区,生活设施和环境差。

③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以隔离污染、净化空气,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④有污染的工业区布局特点:交通便利、盛行风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上风向)、河流下游、远离居民区和农田⑤各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3.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原因:a历史因素:早期功能的延续(如北京的故宫,早期是中国政治中心区,现在则是文化旅游区)b社会因素: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英国伦敦的唐人街,北京牛街回民小区,美国黑人区等)c行政因素:政府政策、城市规划d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②交通通达度(穿过的道路越多,距交通干线越近,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越高)。

因此,一般来说,市中心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往外地租逐渐下降,在道路交汇处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中心,随后往外又继续下降。

如图,受经济因素影响下的城市功能分区:A为商业区,B为住宅区,C为工业区4.城市等级:用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城镇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城镇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城镇化》知识点总结思路分析:知识点总结:一、城镇化的意义1.概念: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标志(1)城镇人口增加。

(2)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3.城镇化的意义(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1.城镇化的时间差异18世纪中叶之前: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很低,不到2%18世纪中叶开始:工业革命,城镇化开始加快发展。

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迅速上升2.城镇化的地区差异(1)发达国家: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出现了与城镇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

(2)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差异明显,具体如下所示。

3.城镇化过程城镇化初期→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1)城镇化初期:人口由乡村向城镇集聚,乡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的现象。

(2)郊区城镇化:由于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所以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区或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城市规模扩大的现象。

(3)逆城镇化:由于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加上城中心居住环境相对变差,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及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的现象。

(4)再城镇化:城镇中心区产业结构,交通、环境得到改善后,人口迁回市区的现象。

(5)其他城市化现象①超前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的现象,如巴西、阿根廷。

②滞后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现象。

这种情况会导致城市劳动力不足、农村劳动力过剩,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城镇化的阶段和特点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慢。

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中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加快,同时城区发展问题也相继出现。

地理高一必修2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2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2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地理高一必修2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城市化是我国现在的进程,城市是我们每个人都热衷的地方,了解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城市知识。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2、城市形态——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和形状3、城市层次结构——城市在国家、地区、区域等不同层次的分布和地位二、城市化1、城市化的定义和特征2、城市化的影响1)经济影响——城市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2)社会影响——城市化对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念等产生了深刻影响3)环境影响——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消耗和破坏三、城市化的类型1、自然城市化——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城市化2、规划城市化——由规划引导的城市化3、非规划城市化——没有明确规划的城市化四、城市化的阶段1、初级城市化——城市化的起始阶段2、中级城市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3、高级城市化——城市化进入成熟阶段的阶段第三章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一、农业生产活动1、农业的地域分布——气候、土地、水文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影响农业的地域分布2、农业的生产方式——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3、农业的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二、工业生产活动1、工业的地域分布——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等因素影响工业的地域分布2、工业的生产方式——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3、工业的发展趋势——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三、第三产业生产活动1、第三产业的地域分布——城市化程度、消费水平、交通等因素影响第三产业的地域分布2、第三产业的生产方式——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3、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服务业国际化和信息化四、生产活动的地域联系1、生产活动的空间组合——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空间组合2、生产活动的地域协调发展——不同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能源利用、环境污染等2、人类活动对文化环境的影响——文化景观的破坏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自然环境的影响——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文化环境的影响——文化传统和文化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2、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文化多样性型商业区是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两侧的区域,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

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

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考纲展示名师解读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2.理解不同等级城市功能的差异3.理解并记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掌握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了解不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第1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分区(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2)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类型 分布住宅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区 方式商业区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工业区 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3)特点: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特别提示:(1)高级住宅区房价较高,但并不是布局在地租最高的城市中心区域,而是布局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城市外围,与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发展的趋势。

(2)根据市场最优原则,商业中心往往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含义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形成因素(1)经济因素⎩⎪⎨⎪⎧ 地租的高低⎩⎨⎧ 距离 的远近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2)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等。

(3)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3.形成和变化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三、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2.城市等级体系特征(1)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一、人口的变化1.人口增长:全球人口从1830年约10亿到20世纪60年代不足30亿,到21世纪初的60多亿,再到2020年的75亿,总体呈增长趋势。

2.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自然环境变化、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等。

现代社会的人口迁移主要体现为:城市化的推进,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人口迁徙。

3.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等,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

二、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的形成:因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聚集而形成和分散形态的城市。

2.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其中工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3.城市化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等)和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热岛效应等)。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农业地域分异的结果。

由于地球各地区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就会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2.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不同,如季风水田农业具有分散性、商品率低等特点;大牧场放牧业具有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等特点;乳畜业具有季节性强的特点等。

四、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由于工业联系和集聚的效应,同一地域的工业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这也使得工业地域的形成成为必然。

2.工业分散和工业的地域联系: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许多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采取了分散生产的策略,形成了跨国公司等组织形式。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五、区域可持续发展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通过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风沙治理等措施,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2.3城市化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2.3城市化

第二章 第3节 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的概念、内涵、标志、动力及意义如下图所示:
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反映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而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等,则体现
了城市化的合理与否。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进程及特点: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
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城市化水平能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情况下,生产力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其城市化水平高;生产力水平低
的国家或地区,其城市化水平低。

但也有滞后城市化和超前城市化等特殊情况。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城市化在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某些消极作用,即城市问题。

其产生的原因、危
害、治理措施如下表所示:。

地理必修2知识点填空城市与城市化

地理必修2知识点填空城市与城市化

知识点细化展示: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分为用地、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功能区的特点①区域内呈现连片分布②各功能区间无明确界线③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兼有其他功能高大密集(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区内有垂直分异(零售在底层)和水平分异(零售在中央)。

③城市的行政区往往位于环境较好的区域,其附近常形成高级住宅区。

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但并非城市中心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④经济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社会因素如收入高低(社会地位)、知名度、种族和宗教等影响住宅区的分化;行政因素如城市规划等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也起重要作用。

⑤经济因素的具体影响:见下图。

地理位置—土地租金由市中心向外递减;交通便捷度—与地租水平正相关;城市外缘主要公路交会处,交通便捷度较高,形成次一级商业中心。

市中心附近,如果远离主要公路,交通便捷度较低,可能成为住宅区。

3.功能区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

应特别注意以下五个方面:①要有便利的交通——工业区多沿交通干线布置,住宅区与工业区应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②合理布置工业区——工业区应布置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及河流的下游地区。

③设置卫生防护带——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带。

④少占耕地、留有发展余地——城市功能区的规划应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并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空间)。

⑤城市工业布置原则——基本没有污染的技术导向、劳动力导向、市场导向型工业可布置在城区;污染较轻的工业应布置在城市近郊;污染严重或有危险的工业则要布置在城市远郊。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城市的等级通常是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2、我国城市等级划分:超大城市>1000万特大城市500万—1000万大城市100万-500万中等城市50万—100万小城市<50万城市服务范围:城市本身、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显的界限。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城市与城市化基础知识 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城市与城市化基础知识 人教版必修2

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资料第二单元: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

2、每一个城市总是占据一定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这就是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主要有三种城市形态:①团块状(如成都、合肥、华盛顿)②条带状(如洛阳、西宁、宜昌)③组团状(如重庆)。

3、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城市中所具有的最常见的三种功能区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其中住宅区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占城市空间的40%—60%,且由于收入的不同会导致它的分化,分为低级住宅区和高级住宅区;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带状分布(因此,商业区的分布一般遵循两个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在有些..大城市的市中心,会形成中心商务区(CBD);工业区的布局主要有两大趋势,一是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二是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其考虑的因素主要是(保护)环境和(降低)成本。

4、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主要有三种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城市中各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6、城市等级大小的划分的依据通常是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一般从小到大可以划分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熟悉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7、城市等级的大小、服务范围以及相互距离,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8、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等级,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另外,分析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①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②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位于中国大陆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为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③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为上海的发展与拓展提供了广阔、平坦的土地,为城市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基础知识填空(无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基础知识填空(无答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态1.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每个城市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即。

它的形成与密切相关。

2.城市形态的比较(课本图2.1)城市形态影响因素优点缺点举例集中式团块状基础设施完善,利用率高,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环境污染条带状分散式组团式有利于环境保护用地分散,联系不便,市政建设投资大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用地类型:2.功能区的形成:如商业区3.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化区、行政区、仓储区、绿化区等4.常见的功能区功能区占地面积位置商业区(CBD)占地面积_________,呈_____状或______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区占地较多集聚成片1.不断向_________移动。

目的:2.趋向于沿_______ 分布。

住宅区占地面积____,城市中最____的土地利用方式。

高级住宅区:城市____、靠近____、地处____环境___。

低级住宅区:城市____、靠近____、地处____环境___。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概念:不同功能区的______________构成了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也叫做 。

2.常见模式 (课本P22阅读)3.形成因素(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 。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表示商业支付能力的是 。

表示工业支付能力的是 。

2)地租因素对 的区位影响最小,对 的区位影响最大。

3)工业、商业、住宅的付租能力由大到小的排序_____________。

4)OA ’是 区,A ’B ’是 区, B ’C ’是 区。

(2)社会因素 (3)历史因素 (4)行政因素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会随 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C ’B ’A ’O CBA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城市等级的划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知识点复习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知识点复习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知识点复习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知识点复习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知识点复习前言: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下面由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知识点复习,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

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流、大气污染严重(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

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知识点复习,看完后如果还意犹未尽,请关注查字典地理网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细化展示: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分为 ______________ 用地、 ________ 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__________ 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功能区的特点① 区域内呈现连片分布② 各功能区间无明确界线③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兼有其他功能2.城市内部结构: ①城市中普遍具有的功能区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其特点比较见下表: 功能区 主要特点 分布位置(布局趋向)住宅区 分布最广泛;出现高级、低级住宅区的分化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市外缘及文化区; 低级住宅区分布于内城及工业区商业区 面积较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繁忙, 人流、车流昼夜差别大市场最优原则(城市中心)交通最优原则(城市干道和环路交汇处) 工业区面积适中,集聚成片;环境相对较差沿交通干线分布(运输需求高) 向城市外缘迁移(降低成本、减轻污染)②中心商务区简称CBD ,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既是商业中心,也是服务中心;建筑 高大密集(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区内有垂直分异(零售在底层)和水平分异(零售在中央)③ 城市的行政区往往位于环境较好的区域, 其附近常形成高级住宅区。

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 心,但并非城市中心都是商业区, 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④ 经济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 主要因素;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 区的形成基础;社会因素如收入高 低(社会地位)、知名度、种族和宗 教等影响住宅区的分化;行政因素 如城市规划等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也起重要作用。

⑤ 经济因素的具体影响:见下 图。

地理位置一土地租金由市中心 向外递减;交通便捷度一与地租水 平正相关;城市外缘主要公路交会 处,交通便捷度较高,形成次一级 商业中心。

市中心附近,如果远离 主要公路,交通便捷度较低,可能 成为住宅区。

3. 功能区合理规划: 城市功能区的 合理规划。

应特别注意以下五个方面:① 要有便利的交通一一工业区多沿交通干线布置,住宅区与工业区应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② 合理布置工业区一一工业区应布置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及河流的下游地区。

③ 设置卫生防护带一一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带。

④ 少占耕地、留有发展余地一一城市功能区的规划应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并为城市进一步发展 留有余地(空间)。

⑤ 城市工业布置原则一一基本没有污染的技术导向、劳动力导向、市场导向型工业可布置在城区;污染较轻的工业应布置在城市近郊;污染严重或有危险的工业则要布置在城市远郊。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商业区 住宅区工业区〜- 与市中心距离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城市的等级通常是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2、我国城市等级划分:超大城市>1000万特大城市500万一1000万大城市100万-500万中等城市50万一100万小城市<50万城市服务范围:城市本身、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显的界限。

★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记忆]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小;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

上海发展的优越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有发达的铁路网连接长江流域和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也位于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水陆交通便利,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和巨大的市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地形平坦开阔。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构成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从德国南部城市的研究中得出(理论模式):不同城市的服务范围呈大小不一的六边形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 互排斥的。

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相城市等级城市职能服务级别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相互距离高多高多大少远n低少低—少小—多—近思维,从影响城市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

①自然因素:地形一平原地形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场所(但并非所有平原均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湿热的亚马孙平原);气候一降水适度、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气候优越,城市密集;河流一具有供水、运输及军事防卫功能,所以河运的起迄点、河流交汇处(但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易发洪水及泥石流,不利于城市形成)、河流入海口及过河点位置易形成城市。

②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一资源开采可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交通一城市分布趋向交通便利的位置(沿河、沿海、沿公路、沿铁路线可以形成城市的轴线);政治一行政中心城市如省会城市,世界四大政治首都是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澳大利亚堪培拉、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宗教一宗教中心如基督教城市梵蒂冈、伊斯兰教城市麦加、佛教城市拉萨、三大宗教圣城耶路撒冷。

③其他因素:科技、旅游等。

第三节城市化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厂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人口城市化v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I、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土地域城市化2、★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3、★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推力(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动力(城市的吸引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4、城市化的意义:(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是从工业革命后开始。

★ 2.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课本P32图2.19 )世界城市化进程: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但现实国家城市化过程不可能是一条标准曲线。

世界城市化进程随时③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其中英国是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但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更多、增长更快;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数量更多、人口集中于特大城市的现象更明显。

且以阿根廷、巴西为代表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生物的多样性减少;b城市土地质量下降;c水循环发生改变以及水质、水量和地下水的运动发生变化;d改变小气候,产生“热岛”和“雨岛”效应,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

2、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但过快的城市化会使环境质量下降,出现环境污染。

★ 4.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在城市化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提出了要建立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课本P38)⑴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污染。

⑵ 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⑶ ★ 5、根据我国城市化的情况,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压力:(金版学案P33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⑷城市病表现: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社会不安定⑸ 解决措施: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城市职能⑹开发新区,建设卫星城,推进郊区城市化⑺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⑻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市民的绿化意识⑼⑽ (卫星城: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气象卫星一样,故名。

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

卫星城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行政管理、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十分密切的联系,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以农田或绿带隔离,但有十分便捷的交通联系。

)7.城市化问题: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自然地理环境一一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圈(产生热岛、雨岛效应,影响局部地区气候)、水圈(影响水循环、使水质下降)、岩石圈(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影响人文地理环境一一农业用地变为建设用地、乡村景观变为城市景颇;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化;信息、交通更发达;文化素质整体上升;城乡差异缩小。

②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随着城市规模无限扩大,城市人口迅猛增长,产生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秩序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

主要的城市环境污染见下表:③保护和改善城市化问题的措施:a分散城市职能;b建立卫星城,c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d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e进行城市功能区合理规划;f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城市形态城市内部 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 用扣功能分区平原地区:较为规整,呈团块状 河谷地帯:沿河发展,呈条带状 山地丘贖区:分歆发展[土地利用方式::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等 | (商业区:多位于市中乙、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分化: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城市内部空 间结构的形 成和变化f 畅市的丕同等级* 级城市城帀与城帀化不同等 l 工业区:靠近铁路 ' 处路 ' 河流等交通便擔的地帝同壯圆模式扇形按式 多核心模式[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取决于付租能力形成因素彳社会因素:收入s 种族蕭宗教等‘厉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f 城市等级划*隼镇〜城市〜大城市一特大城市 叼硕丽誘無厂.爾菇蒔適尺服势范團:城市本身卿桃的小域直:农村地区影响因素:地理甌:资源、交通等的服劳I |隱国南部城市等|」①高孝级城市数目少,相距远;低等级城市数目釦 距离近'|_^鱼蠱蝕」1②不同等级诚市的服劳范圉是层层嵌套的槪念:人口向诚市第孰城市范国不断扩大、乡村娈为诚市的过理 推动力:推力和拉力 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意义: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佝间变化:W 形曲线 发达国家:后期成熟阶段 发展中国家:初期盼段和申期加速阶段附化对地理环境的影U 觥台尉时恫切改变环墳暨 ----------------------- 1过快的城市化会使诚市奸憤质里用靳造成环慣污染城市化T城市化,地区差异, 拓展:城市工业区的布局原则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工业区的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1)分布于城市外围并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

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减少了对城区的污染,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