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篇一: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教学内容:醇厚的中原韵
教学目标:
(1)聆听《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
结构方法,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教学重点:聆听《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了解鱼咬尾和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和认识民歌与
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温故知新
师:聆听下面三段音乐,判断它们分别属于我国哪个地区?《山丹
丹开花红艳艳》《阿拉木汗》《编花篮》。
生:西北民歌、新疆民歌、河南民歌。
师:那有没有同学知道河南是属于什么地区的呢?
河南是属于中原地区的。一说到中原,熟悉金庸的同学肯定知道,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一些中原的武林人士,什么天龙八部当
中的乔锋与中原武林结下了不可解的仇怨,经常会出现什么中原人士。那么有同学知道中原地区到底是指哪里吗?
“中原”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一般指狭义的中原,即专指河南省。广义的“中原”是以河南为中心,向河南临近省份的部分地区渗透的
一个广阔区域。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中原韵”呢,就是河南、山东、
河北这三个省的音乐了。
二、新授课
(一)河南民歌
1、听赏《王大娘钉缸》并简单介绍“地花鼓”。
师:首先,我要带同学去中原的中心,河南省。那说到河南呢,我
想同学们都应该知道在历史上有很多的朝代都定都在河南,比如说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特色。
2. 通过学习中原地区的语言、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感受中原韵的魅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
1. 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介绍
2. 中原语言特色的学习
3. 中原音乐舞蹈的特色欣赏
4. 中原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学习
5.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中原文化主题活动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语言特色等知识。
2. 示范法:展示中原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中原文化。
四、教学资源
1. 中原地区的文化资料:书籍、图片、视频等。
2. 中原语言、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示范资料。
3. 实践活动的场地和器材。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对中原地区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中原语言、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
六、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中原文化知识竞猜
目的:通过竞猜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
方法:教师出题,学生抢答,答对者给予奖励。
活动二:中原语言趣味学习
目的: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中原语言的特色。
方法:教师展示中原地区的方言视频或图片,学生模仿并练习。
七、教学实施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课,介绍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
步骤二:学习中原语言特色,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步骤三:欣赏中原音乐舞蹈,引导学生感受中原韵的魅力。
步骤四:学习中原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让学生欣赏并尝试创作。步骤五: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原文化。
高中音乐-2.4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2.4醇厚的中原韵
教学目标
一、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变异性特征。
二、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三、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四、培养学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的密切关系
教具准备
课件、音响、多媒体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大都喜欢流行歌曲,可能有部分学生认为民间音乐很土、很落后,常常表现出不屑一顾。但如果教师能抓住民歌源自生活,高于生活,讲究自然美的本质特点,探索、体验民歌淳朴、自然美,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欣赏观看视频、反复听、有比较分析地听,合理设计问题,诱导得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乐在其中。
教学过程
二、新课
(一)《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
1、引导学生阅读书本28页有关文字,教师适当补充。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临沂地区出现了一个反动的武装组织—黄沙会。为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的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了《打黄沙会》的歌词,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歌词做改动,删去了揭露黄沙会反动本质的内容,保留了歌颂共产党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于是,《沂蒙山小调》这首民歌终于定型。
2、对比聆听歌曲的两个版本。(王世慧、彭丽媛版本)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掌握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2. 了解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
3. 学会欣赏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4. 培养学生对中原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1. 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2. 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
3. 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三、教学准备
1. 课件和投影仪;
2. 中原地区的地图和图片资料;
3. 中原地区的音乐和舞蹈录音;
4. 学生的手工制作物。
四、教学过程
1. 利用图片和谈话导入主题,引起学生对中原地区的兴趣。
【呈现】
2. 展示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并进行简要介绍。
【探究】
3. 学生观看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视频,并进行讨论。
- 学生分组讨论中原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
-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实践】
4. 学生观看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表演视频,并进行欣赏和体验。
- 学生分组制作简单的中原音乐乐器并进行演奏。
- 学生学习中原地区的舞蹈动作,并进行小组表演。
【总结】
5. 学生进行小结,归纳总结中原地区的重要特征、历史文化和音乐舞蹈。
- 学生用手工制作物展示中原地区的特色。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6.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原地区的其他方面,例如传统节日、美食等。
五、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评价他们对中原地区的理解和认知程度。
2. 评价学生的音乐乐器演奏和舞蹈表演的参与度和表现水平。
3. 概括评价学生在手工制作和展示中表现出的创意和才华。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原地区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资
《多彩的民歌——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两篇)
《多彩的民歌——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两篇)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3、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授新课:
1、《沂蒙山小调》
(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
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
(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多彩的民歌——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两篇)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3、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授新课:
1、《沂蒙山小调》
(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
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
(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高中音乐教案-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高中音乐教案-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原地区的音乐发展历史和特点。
2.学会演奏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
3.了解中原地区的歌曲和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4.学会欣赏和分析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
1.中原地区的音乐历史和特点。
2.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演奏。
3.中原地区的歌曲和舞蹈风格和特点。
4.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欣赏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
1. 中原地区的音乐历史和特点
中原地区的音乐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中原地区音乐的特点
是醇厚、稳重、朴实、典雅。主要表现在旋律上,如《大风歌》、《红梅赞》等等。同时,中原地区也有独具特色的舞蹈和器乐,如《秧歌》、《二泉映月》等等。
2. 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演奏
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有很多种,如琵琶、古琴、扬琴、二胡、笛子等等。其中,我们主要学习琵琶和二胡的演奏技巧和基本乐曲。通过学习和练习,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乐器的特点和韵味。
3. 中原地区的歌曲和舞蹈风格和特点
中原地区的歌曲和舞蹈风格多样,如秧歌、花鼓戏、绕口令歌、敬酒歌等等。
这些作品表现了中原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和情感,是中原地区文化瑰宝中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4. 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欣赏和分析
展示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其音乐特点和风格,并分析其中的乐曲
结构、旋律和节奏。同时,也让学生分析该作品反映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通过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原地区音乐的内涵和魅力。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学习和互动,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音乐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特点,掌握中原地区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和基本乐曲,并能够欣赏和分析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同时,通过师生互动的评价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以此为基础激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醇厚的中原韵 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教案标题:醇厚的中原韵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特点和韵味。
2. 学习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3. 培养学生对中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音乐和舞蹈表演技巧。
教学内容:
1. 中原地区的文化特点和韵味介绍。
2. 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欣赏。
3. 中原地区的传统舞蹈学习和表演。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并与他们分享一些中原地区的特色和名胜古迹。
第二步:文化特点介绍(10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中原地区的文化特点,如中原地区的历史、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
第三步:传统音乐欣赏(15分钟)
播放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其中的韵味。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第四步:传统舞蹈学习(20分钟)
选择一种中原地区的传统舞蹈,向学生展示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姿。分组指导学生学习舞蹈,并进行集体排练。
第五步:舞蹈表演(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展示他们学习到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第六步:总结(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整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中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对学生的舞蹈表演进行评价,包括舞姿、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等。
教学延伸:
1. 邀请中原地区的音乐家或舞蹈演员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表演。
2. 组织学生参加中原地区的文化体验活动,如中原地区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教学资源:
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 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录音或视频。
高中音乐《醇厚的中原韵》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
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
构方法。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二、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
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 世纪40 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
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
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
蒙山小调》。
《王大娘钉缸》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
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
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
舞曲。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
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
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这首歌曲的旋律,成
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
泉之一。
三、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沂蒙山小调》和《王大娘钉缸》,在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认识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风格。
A 民谣 B 童谣 C山歌 D信天游
3、“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
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这
是电视连续剧《天路》的片头曲《天路》,其演唱者是(
),它是一首(
)。
A 刘欢 群众歌曲
B 阎维文 艺术歌曲
C 宋祖英 民间歌曲 D 韩红 通俗歌曲
起:音乐主题的呈示。 承:对主题的巩固;承上启下。 转:使音乐内容深化,节奏、调式、调性形成对比。 合:综合全曲,大团圆。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展示课件) 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 和风格方面作比较。 其一是王世慧演唱的,她采用方言、按原小调的四四拍演唱, 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 其二是彭丽媛演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四三拍)。演唱 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速度由慢渐快),处理得也比较细 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4、领学生唱熟歌谱,让学生一块唱《沂蒙山小调》. (四)、做游戏,歌曲接龙。 (五)、总结 分组讨论中原民歌的风格特征是什么呢? 1、篇幅短小 2、节拍、节奏形式十分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 系密切 3、风格淳朴、亲切、爽快。 4、以宫调式和徴调式为主。 (六)、作业与练习
1、“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根据歌词
回答问题此歌曲调取自(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教案标题:醇厚的中原韵
教案目标:
- 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历史和音乐特点
- 学习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乐器和曲目
-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 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1. 中原地区的文化和历史介绍:
- 汉字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 中原地区的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
- 中原地区的传统习俗和节日
2. 中原地区的音乐特点:
- 中原地区古典音乐的韵味和特色
- 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和舞蹈
- 中原地区的器乐演奏和声乐演唱技巧
3. 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乐器:
- 古筝:介绍乐器的来源、结构和演奏技巧
- 笛子:介绍乐器的类型、演奏方式和音域特点
- 柳琴:介绍乐器的历史、演奏风格和曲目
4. 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曲目:
- 《渔舟唱晚》:介绍曲目的背景、曲调和表演方式
- 《阳关三叠》:介绍曲目的情感表达和演奏技巧
- 《梅花三弄》:介绍曲目的艺术特色和演奏方法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原地区的风景和名胜,引起学生对中原文化的兴趣。
2. 文化和历史介绍:以课件形式讲解中原地区的文化和历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3. 音乐特点介绍:播放中原地区传统音乐的录音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其中的特点和韵味。
4. 乐器介绍与演示:请专业演奏家或老师现场演示古筝、笛子和柳琴的演奏技巧,让学生亲身感受乐器的音色和韵味。
5. 曲目学习和表演:选择一首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曲目,分散学生组成乐队或合唱团,进行曲目学习和排练。
6. 欣赏和评价:学生表演完曲目后,进行互评和自评,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醇厚的中原韵》比赛说课稿.docx
《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您们好。我是_____ ,能参加这次的教师技能大赛,对于我来说,既是一次
锻炼,又是一种提高。所以,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参赛选手,向支持这次大赛的
学院各级领导、在座的评委老师以及我们的指导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谢谢您们。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醇厚的中原韵》,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二单元:腔调情韵一一多彩的民歌中第四节。下而我从五个方而作简要说明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说大纲
根据《课标》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
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 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醇厚的中原韵》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一一多彩的民歌》第四节的教学内容。木单元内容旨在通过学习中国传统音乐, 感受、体骑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们生活、劳动、
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并能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对接触到得音乐作
品或社会咅乐生活现象做出恰当的评价及选择。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中原民歌最具代表性的《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王大娘钉缸》是一首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民间歌舞曲。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牛活和悲惨的命运。
音乐课教案-醇厚的中原韵
醇厚的中原韵
一、教材来源:
本课选取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音乐鉴赏模块P28—33页数)。
二、教学要求: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上。
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4、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三、教材分析:
1、《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小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现在已传遍全国。《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乐句的节奏青春期会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因此,其结构形式显得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束音依次收整在do、re、ia、sol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不
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2、《王大娘钉缸》在河南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应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王大娘钉缸》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句与下句均为6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之间,一短一长表现出一种不平衡,但是,这一短一长却是一呼一应,尤其是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的色彩。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徵音上,其衬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商音上,给予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的宫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向下发展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到主音——徵音上,给予人完满结束的感觉。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比较江苏民歌《茉莉花》与河北民歌《茉莉花》的不同,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一)对比聆听《沂蒙山小调》的两个版本;比较江苏民歌《茉莉花》与河北民歌《茉莉花》的不同;
(二)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中原民歌的韵味并了解关于民歌的创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聆听、比较、体验等方式,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及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聆听法、比较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一)导入(温故知新)
导语:欣赏以下音乐,并判断出是哪个地区或民族的歌曲(播放音乐)!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准确。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人口众多,从而形成了丰富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歌。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去感受和体验一下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板书课题《醇厚的中原韵》)(二)讲授新课
师:希望大家在上课的时候体验三个方面,1、聆听中原民歌,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音乐情绪。2、通过欣赏民歌,探究民歌的创作方法,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3、通过民歌和影视歌曲的对比,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那么,大家知道中原是指哪些地区吗?(中原地区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包括河南、河北、山东等三个省份的区域。这里是温带季风气候。这样的环境孕育了怎样的音乐文化呢?
【教学设计】醇厚的中原韵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二、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王大娘钉缸》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三、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沂蒙山小调》和《王大娘钉缸》,在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认识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一、领悟课标,把握重点——说教材
1、《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由六声音阶徵调式写成的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现在已传遍全国。全曲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其结构形式显得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在创作手法上运用了“鱼咬尾”、及“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形式。
2、《王大娘钉缸》是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王大娘钉缸》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句与下句均为6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之间,一短一长表现出一种不平衡。但是,这一短一长却是一呼一应,尤其是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的色彩。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徵音上,其衬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商音上,给予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的宫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向下发展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到主音——徵音上,给予人完满结束的感觉。学习这首地花鼓的旋律,就是为了让学生探究民歌与创作性歌曲的关系,即地花鼓《王大娘钉
缸》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二、依据教材,把握重点——说目标
教材的重点要求:
1、学生通过聆听、体验歌曲《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的音乐情绪、演唱风格,感受中原民歌的显著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探究民歌与创作性歌曲的区别以及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
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基于对教材重点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大体确立为以上几点,让学生从聆听音乐作品中体验歌曲《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的音乐情绪、演唱风格、感受中原民歌的显著特征。通过学生自己对比分析出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认识“鱼咬尾”、“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我们知道让学生了解中原民歌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那么,有了以上学习基础,学生在归纳总结本课的知识点时,就能自己总结出来。
三、依据目标,说教学过程
1、导课:我以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中原武林人物,这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语导入中原到底是指哪些地区,同时也用河北的革命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作提示,这时,教师再出示本课要讲的《醇
厚的中原韵》所在的地理位置,学生就很明确今天我们学习的民歌是哪里的。
2、鉴赏歌曲
首先,我们聆听了王世惠和彭丽媛两个版本的民歌《沂蒙山小调》,从而感受音乐要素(音色、节奏、速度、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演唱者的再度创作所起的情感力量并通过学习,初步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即“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式。
其次,为了让学生能在归纳总结本课的知识点时自己总结出中原民歌的特点,我用了少量的时间和学生共同回顾了我国民歌的分类及我国民族调式,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民歌中的小调和西洋大小调的区别,知道《沂蒙山小调》是我国民歌中尤其是中原民歌小调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形态的典型。
第三,聆听民歌《王大娘钉缸》和创作歌曲《好汉歌》,仔细对比这两首歌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第四,在分析对比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时,我用试唱对比法将江苏民歌《孟姜女》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主题旋律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初步认识民歌的变异性,即民歌的曲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进而分析理解民歌是不借助手写记谱,而是劳动人民自发创作并口耳相传,不体现作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同时为了让学生明白民歌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特点显著,我还试唱了学生比较熟悉的我们宁夏花儿。
第五、通过今天我们鉴赏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的民歌以及根据民歌创编的歌曲之后,让学生在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初步归纳一下中原民歌的特点:体裁:小调最丰富;六声音阶,徵调式居多,风格:粗犷、诙谐、醇厚、爽朗。通过学生对中原民歌特点的探讨、总结。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及拓展性思维。
四、依据教材,说教学方法
1、我利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已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利用电脑制作音乐课件,在视觉上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将视听相结合,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音乐作品,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也能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刺激,让学生更形象地接受音乐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中我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魅力不仅在于可以欣赏音乐,而且由于音乐与其它艺术及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从而使音乐欣赏课又成了可以了解许多相关知识的课,当然,音乐还是主要的。在上高中音乐欣赏课时要注重学科间的互相渗透,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知识。比如我讲“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式时都与文学中的诗词相联系,这样也更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的音乐知识。
3、我做到了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
带着问题欣赏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听,便于聆听中思考,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体会歌曲的魅力,每次我都是先让学生尝试回答,老师总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尤其,在讲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时,我用试唱对比法将江苏民歌《孟姜女》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主题旋律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民歌的曲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