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第三章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第三章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战国错金银采桑宴乐攻战纹铜壶及纹饰展开,成都市出 土。是连环画的和装饰画的肇端。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3、其作品包含本民族基本精神
印度《吠陀》、《佛经》 希伯来《旧约全书》、《新约全书》 希腊《理想国》、《形而上学》 波斯《古圣书》等先哲典籍
一、春秋战国之际的文化变革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 周。 前段因鲁史《春秋》记载而得名“春秋”( 前770——前481) 后段因列国争战而称“战国”(前481— —前221)
三晋是春秋战国时代中原逐鹿以谋取霸主地位的必争之
地。董说(yue,明代)《七国考》:“韩,天下之咽喉; 魏,天下之胸腹。”因此三晋是春秋战国时代中原逐鹿 的必争之地,纵横家应运而生,司马迁说:“三晋多权 变之士,夫言纵横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其中最 著名的有苏秦、公孙衍、张仪等人,他们当时“一怒而 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是当时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 物。
卡尔· 西奥多· 雅斯贝尔斯(1883 年2月23日—1969年2月26日),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 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主要在 探讨内在自我的现象学描述,及 自我分析及自我考察等问题。他 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和自由性。 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 ———“轴心时代”。
特征
1、出现专门的知识“圣贤”。
中国:孔子、老子、墨子等 印度:优波尼沙、佛陀等 波斯:琐罗亚士德等 巴勒斯坦:以利亚、以赛亚、耶利米、第二赛亚等 希腊:荷马、苏格拉底、柏拉图、修昔底德等
2、 “人类意识”首次觉醒 “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
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 着在这种基础上”人类其后的几千年文明发展历程, 只不过是向轴心时代核心精神的不断“复兴”。

第四章 第三节 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第四章 第三节  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私学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使大批新兴的地主、商人乃至平民 的子弟,也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教学内容方面,各家私学自有 侧重,但总起来看,包含了思想 修养、政治学说、文化知识、劳 动技能等多方面的内容,较之殷 商、西周时期的官学,要丰富实 用得多。
(二)百家争鸣
1、百家的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所谓“百家”,只是对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文化现象的一种概括。在众多学派 中,比较重要的有儒、墨、道、法、阴阳等数家。西汉司马谈在把它们概括为六 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并对各家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论。文载 《史记· 太史公自序》,后人将其称为《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那时的诸子学派,由于社会地位、思考方 式和学术承传上的差异,各自的学说亦各 具特色: ① 儒家学派:在儒学创始人孔子的思想 中,“仁”与“礼”是两个最基本的范畴。 儒家学派,以“仁”为核心,以“中庸” 为思辨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实事功, 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在政治主张上, 主张行“仁政”;既主张捍卫“三代”礼 制(尤其是周礼),又主张对这些“礼” 加以适当变通,可谓守旧而又维新,复古 而又开明。儒家学派这样“一手伸向过去, 一手指向未来”的学术立场,在正在消逝
(二)华夏族和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
1、华夏族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有力地推动了华夏族的最终形 成: 过去被华夏各国视为蛮夷的秦国和楚国,在春秋近300年的时间中,已经实现了 “华夏化”;到了战国时期,西北的一些戎狄部落,逐渐为秦所统一;北方的 戎狄,逐渐被晋国所统一;东方的一些夷狄,逐渐被齐、鲁所统一;南方的苗 蛮以及一些华夏小国,为楚所统一。至此,中国燕山以南、长江以北的黄河中 下游以及淮河、汉水流域的广大居民,已基本融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而不 再有华夏与蛮、夷、戎、狄的区别。

第三讲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时代ppt课件

第三讲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时代ppt课件

• 后母戊鼎(原名“司 母戊鼎”)是商后期 (约公元前十四世纪 至公元前十一世纪) 铸品,原器1939年 3 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 家庄武官村。此鼎形 制雄伟,832.84千克。 高133厘米、口长110 厘米、口宽79厘米, 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 大最重的青铜器。
2、周人敬天保民
• 西周以百里小邦打败了赫赫大国,这在西 周贵族的思想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使他 们震惊与反思。《尚书· 召诰》云:“我不 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西 周统治者在吸取夏、商两朝特别是商纣的 兴亡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明德慎 刑”、“敬天保民”的理论。周人认为夏 商的灭亡是由于“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 命”,强调“天命”的归属转移是以帝王 能否“保民”为依据的。
• 敬天保民思想的意义:
• 第一,周初的统治者对统治权威的来源和 依据问题已有充分的认识。(民意、民心) • 第二,从敬天保民的核心理念出发,周人 合乎逻辑地引发出一系列政治统治的思想 和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无逸”和 “民彝”。 • 第三,敬天保民的落脚点是保民和德政。
• 周礼的形式为“仪”,即各种礼节和仪式。 依照周礼各级贵族祭祀、用兵、朝聘、婚 丧都要遵循合乎其等级身份的礼节仪式, (分吉、凶、军、宾、嘉五礼)。
第三讲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时 代
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与理论化
• 一、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 1、殷商神本文化
商朝是我国最早有 文字记载的朝代。 凭借商代的甲骨文, 人们能够对商朝的 历史进行更多的了 解。
• 殷商文化非常发达,记录商代社会情况的 文字,主要是殷墟甲骨文,有5000多个单 字。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 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为“卜辞”。 其内容极为丰富,反映了商代社会各方面 的情况。商代由掌理卜筮和记事的“贞人” 书写与保存的典册,便是中国最早的一批 文献。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ppt课件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ppt课件
10
儒道的对比
儒家
道家
注重人事
尊崇天道
讲究文饰
向往自然
主张有为
倡导无为
强调个人对家族、 醉心于个人对社会
国家的责任
的超脱
道家和儒家在精神上也不是全然对立, 而是存在着相互接近、相互沟通的质素。
儒和道由对立走向互补、相反而又相成
11
法家
▪ 代表人物:管仲(齐) 子产(郑)
▪ 主张:严刑峻法(治 国方略) 实行 文化专制主义
自此,中国燕山以南、长江以北的黄河中下 游及淮、汉流域广大地区的居民已基本上融合成 一个统一的民族,不再有华夏与蛮、夷、戎狄的 区别
18
主要学说是“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 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 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 子。他活动的时代后于孟子,与公孙龙、鲁 仲连是同时代人。
17
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春秋战国的特殊文化环境,不仅为文化轴心 时代的确立提供了契机,而且有力的推动了华夏 族的最终形成。
兼并战争造成局部统一,秦、楚二国经过春 秋300年的变迁已实现华夏化,各方面趋于一致。
13
墨家
▪ 创立者:墨翟(鲁) ▪ 主张:尚力、节用、兼爱
天志、尚同 ▪ 发展历程:秦汉后逐渐消
失,近代出现复苏之势
14
墨子:出生日期:前468 ,逝世日
期:
前376;名翟(dí),鲁阳人。墨子是我国战国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
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
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时期背景
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 坏”的时代周天子权威失坠, 诸侯们云合雾集,竞相争霸。
然而,在这充满血污与战 乱的动荡年代,中国文化却 奏起了辉煌的乐章。

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思想概述PPT课件

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思想概述PPT课件
第3讲 “轴心时代”:春秋战国百家 争鸣之思想背景
2020年9月28日
《中国社会思想史》
1
本讲作为第一编的理解背景
▪ 春秋战国时代一般的社会背景 ▪ “ 礼崩乐坏”:秩序对思想的需求
▪ 百家争鸣的兴起及产生的源头

“士”的崛起;思想的分化
▪ 中国社会思想的总体特征及问题
2020年9月28日
《中国社会思想史》
2020年9月28日
《中国社会思想史》
6
基本价值观念的确定
▪ 一个民族的中心文化价值大致上是在此定型的。 ▪ 西方今天以“公平”“理性”“爱”“自由”为普遍价值;
▪ 中国未受西方挑战之前,“仁”“义”“礼”“智”“信”
▪ 即使与其他文明接触后,也在相当的一个时期依然用这些 语言及观念来进行解释:如谭嗣同《仁学》
《中国社会思想史》
5
作为普遍性的一些基本命题
▪ 关于存在的基本问题: ▪ 宇宙是怎样创生和运行的? ▪ 人在宇宙中占据何种地位?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 人间世界(文化社会秩序)怎样成立的? ▪ 这个秩序合理吗? ▪ 更为合理的秩序是什么? ▪ 如何实现这个理想的社会图景? ▪ …… ▪ ……
▪ 问题:周室衰微的后果是什么? ▪ 从思想史的角度,“礼崩乐坏”成为思想家面临的问题。
2020年9月28日
《中国社会思想史》
8
一个例子:“问鼎”
▪ 典故出自《左传 宣公三 年》:
▪ 楚庄王洛阳阅军; ▪ 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
▪ “政德清明,鼎小也重; 国君无道,鼎大也轻;”
▪ “周王朝鼎定中原,权力 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 问。”
2020年9月28日
《中国社会思想史》
9

第四章 第三节 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第四章 第三节  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墨家也被认为是阴阳家学派,运 用阴阳消长模式来论证社会人世 的发展变化,主张从时间、空间 的发展中去把握人生、人世和社 会发展变化的规律。
⑤兵家学派,系统地论述在战争中如何对地形、地物的运用,如何调配兵 力、运用谋略,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等一系列战略战术问题。 那时的诸子学派,既有各自的特征,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具有鲜明 的文化目的性,这就是“救时之弊”。对此,胡适先生已有明论:“吾以 为诸子至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结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 时而生。”(《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使大批新兴的地主、商人乃至平民 的子弟,也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教学内容方面,各家私学自有 侧重,但总起来看,包含了思想 修养、政治学说、文化知识、劳 动技能等多方面的内容,较之殷 商、西周时期的官学,要丰富实 用得多。
(二)百家争鸣
1、百家的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所谓“百家”,只是对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文化现象的一种概括。在众多学派 中,比较重要的有儒、墨、道、法、阴阳等数家。西汉司马谈在把它们概括为六 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并对各家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论。文载 《史记· 太史公自序》,后人将其称为《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那时的诸子学派,由于社会地位、思考方 式和学术承传上的差异,各自的学说亦各 具特色: ① 儒家学派:在儒学创始人孔子的思想 中,“仁”与“礼”是两个最基本的范畴。 儒家学派,以“仁”为核心,以“中庸” 为思辨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实事功, 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在政治主张上, 主张行“仁政”;既主张捍卫“三代”礼 制(尤其是周礼),又主张对这些“礼” 加以适当变通,可谓守旧而又维新,复古 而又开明。儒家学派这样“一手伸向过去, 一手指向未来”的学术立场,在正在消逝
儒家学派这样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的学术立场在正在消逝的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儒学能在历朝新的统治秩序稳固后屡屡被捧上独尊地位的重要原道家学派在本体论上主张道是万物之宗尊重天道崇尚自然道家的自然尽管也是客观的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但也不完全是儒家强调的天命或天理而是一种超功利的境界带有玄思的品格和自适的情趣

PPT课件春秋战国时期

PPT课件春秋战国时期
史上的一大特点。
百家争鸣
总结词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华的标 志,各种学派的思想家纷纭发表自己的 见解,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 解放。
VS
详细描写
这一时期,儒、墨、道、法、兵等学派相 继兴起,他们就社会、政治、伦理、哲学 等问题展开了猛烈的辩论和探讨。这种思 想碰撞不仅推动了学术的进步,也为中国 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02
晋文公还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结盟 、战争等手段,成功地称霸中原 ,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崛起
楚庄王是楚国的国君,他在位期间推 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推行县制、整 理军队等,使得楚国国力大增。
楚庄王还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战争、结 盟等手段,成功地崛起了楚国,成为 春秋五霸之一。
吴越争霸
吴越争霸是春秋时期最著名的战争之 一,吴国和越国为了争取领土和资源 ,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吴越争霸最终以越国的胜利告终,越 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这场战争也 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 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03
战国时期
三家分晋
总结词
标志着战国时期的开始
详细描写
公元前403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标志着战国时期的开始。
魏国崛起与衰落
总结词
初期强大后迅速衰落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01
02
03
文化多元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多元 性启示现代社会应尊重和 包容不同文化,促进文化 交流与融会。
创新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创新精神 启示现代社会应鼓励创新 思维,推动科技进步和社 会发展。
道德建设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德建设 启示现代社会应重视道德 教育,培养良好的社会道 德风尚。

第一章第七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第一课时)PPT课件

第一章第七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第一课时)PPT课件
☆3.构建和谐社会 (孔子 “仁”、孟子“民贵君轻”、墨子“兼 爱”、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
这节教材中的人物画像,如孔子、老子、韩非 子、屈原等,文物图片《御龙图》、《嵌错赏功 宴乐铜壶》、杏坛,文字史料《论语》《孟子》 中的论述,都是命题中最容易应用的史料,要注 意准确把握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1.“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以德治民”是其政治思想,是 “仁”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
2.“礼”是“仁”的具体规 定。
第二:教育方面
山东曲阜孔子讲学遗址——杏坛
A.主张“有教无类”, 兴办私学。(办学思想)
作用:扩大教育的范围
B.主张 “因材施教” 等。 (教育思想)
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③道家:庄子
A.发展唯心哲学。 B.鄙视不公平。 后人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逍遥游》
④法家:韩非子 1.历史是向前发展的 2.按需改革(理论依据) 3.“以法治国”“法不阿贵” 4.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思考: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为什么最受统治 阶级推崇?该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B.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思想精华)
C.主张“无为”,反刑法(政治) 《道德经》
孔 庙
“两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尊奉他,其中包括历 代封建统治者。他死时只有三间小屋,经历朝历代的扩 建,成了拥有466间房的浩大的庙,庙的主殿或者说正殿 称大成殿,规模、气势真可以与皇帝的金銮殿相媲美。 但是,历史上也有不少他的反对者。”
1.原因: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夺 取和巩固政权的需要。具有务实和进取的精神 ,推动当时各国的改革。
2.影响: ①反映时代的必然要求,有利统一和稳定。 ②为秦巩固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奠定理论基础。 ③过度导致暴政,激发阶级矛盾。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全面版30页PPT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全面版30页PPT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全面版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 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 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 也) 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 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 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 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主要学说是“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 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 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 子。他活动的时代后于孟子,与公孙龙、鲁 仲连是同时代人。
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春秋战国的特殊文化环境,不仅为文化轴心 时代的确立提供了契机,而且有力的推动了华夏 族的最终形成。
兼并战争造成局部统一,秦、楚二国经过春 秋300年的变迁已实现华夏化,各方面趋于一致。
儒道的对比
儒家
道家
注重人事
尊崇天道
讲究文饰
向往自然
主张有为
倡导无为
强调个人对家族、 醉心于个人对社会
国家的责任
的超脱
道家和儒家在精神上也不是全然对立, 而是存在着相互接近、相互沟通的质素。
儒和道由对立走向互补、相反而又相成
法家
代表人物:管仲(齐) 子产(郑)
主张:严刑峻法(治 国方略) 实行 文化专制主义
墨家
创立者:墨翟(鲁) 主张:尚力、节用、兼爱
天志、尚同 发展历程:秦汉后逐渐消
失,近代出现复苏之势
墨子:出生日期:前468 ,逝世日
期:
前376;名翟(dí),鲁阳人。墨子是我国战国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
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
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文化上)
法家成为秦王朝统治天下的政治理论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名夷吾,谥曰
“敬仲”,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 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 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 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 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 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 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 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阴阳家
代表人物:邹衍 特长:深观阴阳消息 思维方式:运用阴阳消长
模式论证社会人事,从时 间空间的流转变化中把握世界
邹衍是中国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创始者与代
表人物,汉族,战国末期齐国人。生卒年不 详,据推断大约生于公元前324年, 死于公 元前250年,活了70余岁。相传墓地在今章 丘相公庄镇郝庄。
自此,中国燕山以南、长江以北的黄河中下 游及淮、汉流域广大地区的居民已基本上融合成 一个统一的民族,不再有华夏与蛮、夷、戎狄 区别
儒家学派
创始人:孔子
代表人物:孔、孟、荀
核心:“仁”
思想方法:中庸辩证
四重:血亲人伦、现世事功

实践理性、道德修养
具体来说:
1、天道观上:把超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事的
从属地位 2、历史观上:标榜“信而好古”同时对不符时代
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变通修改 3、社会伦理观上:以“仁”释礼 4、修身治国上: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
2、激烈的兼并战争——文化重组 3、诸侯列国尚未建立统一的观念形态——道
术“天下裂” 4、周天子“共主”地位丧失,文化官员走向
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私家学者集团
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百家:是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文化现象的一中
学说
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墨、道、法、阴阳、纵
横、农······
由于社会地位、思考方式和学统继承上的差 异,先秦诸子在学派风格上各具有明显的个 性差异
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主要观点:历史成败存亡
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 要执本,清虚自守, 卑弱自持。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 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 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 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 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 (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 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 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 祖。
时期背景
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 坏”的时代周天子权威失坠, 诸侯们云合雾集,竞相争霸。
然而,在这充满血污与战 乱的动荡年代,中国文化却 奏起了辉煌的乐章。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1、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2、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3、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以及士阶层的崛 起——物质精神生活受到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