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合集下载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文件号:ZH/QE-C08-02版本:A/0 受控:编制: 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2015-3-26 发布 2015-3-26 实施文件修订记录一、目得对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与控制设备等产品中二次绝缘导线得配制,阐明其使使用工具,使用设备,工艺准备、工艺过程、工艺要求等。

二、范围本守则适用于公司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与控制设备以及三箱类配电设备得辅助回路、控制回路(简称二次回路)配线与检验。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与控制设备第一部分:型式试验与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7251、12—2013)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与控制设备第3部分:对非专业人员可进入场地得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与控制设备配电板得特殊要求》(GB 7251、3-2006)四、工具斜咀钳(140mm)、剥线钳(0、5~6㎜2)[1]、预绝缘端头压线钳(0、5~6㎜2)[2]、管形端头压线钳、裸端头压线钳(0、5~6㎜2)、触针端头压线钳、尖咀钳、一字螺丝刀[3]( 30~150㎜)、十字螺丝刀(30~150㎜)、梅花板手[4](M3~M8)、开口板手(M3~M8)、套筒板手(M4~M5)、镊子、通断指示搭灯、电烙铁(60W)、卷尺(2m)、棉纱手套、清洁用抹布。

注:[1] 带有定位装置;[2] 条件允许时应备置气动压线钳;[3] 条件允许时应备置气、电动螺丝刀;[4] 条件允许时应备置气、电动扳手。

五、材料5、1 导线参数5、1、1 绝缘导线(见表 1)表 1 绝缘导线参数5、1、2 裸铜软导线表2 裸铜软导线参数5、2 端头参数(见表3)表3 常用端头参数续表3 常用端头参数5、3 端子表4 端子性能参数表5 常用端子类别与用途5、4 行线槽与穿线管表640×4050 100×80 300 Dg40 60 40×5060 100×100370 Dg50 90 50×5080 140×100520 Dg63 1506、其她附件卷式结束保护带(缠绕管)、插销式扎带、线夹、飞机头线扣、电工胶带、橡皮圈、标记套管、符号牌。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本厂生产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等辅助回路的配线。

2、辅助回路的配线工艺要求2.1用于连接辅助回路的导线,一律采用BV、BVR型铜芯塑料绝缘线(下文简称导线)2.2选用辅助回路的导线时,其最小截面为1.5平方毫米,连接电子器件的小电流,低电平电路时,允许采用小于1.5平方毫米的导线。

但不论采用那种导线,都不得采用虎钳、钢丝钳等强行拉直,以免改变导线截面、强度等指标。

2.4辅助回路行线时,其色法的规定应参照GB2681国家标准,设备内部敷设用黑色,安全用接地线用黄绿双色线。

2.3所选用的导线绝缘层不得有褪色老化等现象,导线在弯曲敷设后,绝缘层不允许开裂及操作。

2.5辅助回路导线的配置应做到牢固可靠,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整齐美观,便于维修,除必要的弯曲敷设处,不准歪斜、扭曲。

2.6辅助回路的导线上端裸露部分之间及导线上端裸露部分与金属骨架的电器间隙不小于6~10毫米,爬电距离不小于8-12.5㎜(GB7251 6.1.2.1 表2)2.7辅助回路的导线及线束,不准在导电部件上敷设,也不准直接敷设在金属铁板上,导线及线束穿插越金属孔时应在金属孔上装绝缘套或在导线及线束上缠绕塑料带或套塑料管,但不允许从母线相间或安装孔中穿越,导线及线束在敷设途中如遇金属障碍应加以弯曲越过,中间保持4毫米以上距离。

2.8门与柜体之间的连接线俗称过门线,过门线必须采用BVR型铜芯塑料软线,过门线要留有足够的长度,一般能使门顺利打开关大于90°,过时装店线在开门过程中不擦门框、过门线线束要用塑料带或缠线管紧密包扎,以防松散,连接线束的两端要有固定点。

2.9辅助回路的线束或单线的固定,可采用两种方法:2.9.1在线束上包塑料带后用铝皮夹(钢精扎头)固定(或用BV型1.5平方毫米塑料绝缘线固定)要求包扎紧密,固定牢固,固定间距、横间距离不得大于120毫米,纵向距离不得大于150毫米。

二次线配制工艺守则

二次线配制工艺守则

1.适用范围1.1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低压成套电器产品二次线的施工。

1.2本守则是根据GB7251—8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ZBK36001—89《低压抽出式开关设备》、JB/T56186—94《低压固定封闭式成套开关设备产品质量分等》、JB/T56186—94《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产品质量分等》、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JB/T56190—94《低压固定面板式成套开关设备产品质量分等》制订的。

2.材料2.1BV、BVR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线2.2铜制裸压接线端头2.3异形号码管2.4塑料行线槽2.5绝缘套管、缠绕管、尼龙扎带、固定座等电气辅件。

3.设备及工具3.1螺丝刀(平口、十字)3.2平口钳3.3斜口钳3.4剥线钳3.5尖咀钳3.6手动冷挤压钳3.7扳手3.9剪刀4.工艺准备4.1仔细阅读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包括总装图、一次系统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技术要求、元器件使用说明书等),检查已安装的元件和电工辅件是否符合图纸和规范书、更改通知单等要求。

4.2由专职人员用打号码机处理好号码管备用。

产品标识、符号一般采用打印,特殊的可用油性笔书写,但要求字迹工整清晰,不易脱落。

4.3将所有需接线的元件用标签标识清楚并粘贴牢固。

要求字迹清晰、端正。

粘贴位置要统一并处于明显处。

4.4检查工具是否完好,材料是否备齐,导线型号规格和颜色是否符合要求。

5.工艺要求5.1 按统一考虑好的走线方式,遵循“合理”、“美观”、“省料”的原则布线,根据实际尺寸适量裁取所需导线长度。

5. 2 用剥线钳剥去导线端头的绝缘层,剥头长度比接线端头套筒部分长1~2mm。

5.3将号码管穿入导线中,穿入方向规定:当导线水平放置时,号码管的标号应从左读到右;当导线竖直放置时,号码管的标号应从下读到上。

5.4将绝缘套管穿入导线中。

5.5将导线已剥头的部分插入接线端头中,用冷压钳将端头紧固在导线上,压痕在合缝处。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特殊情况按相应工程的技术要求选择导线颜色和截面
积。
5.3 剥线
绝缘导线应用剥线钳剥去绝缘层;剥线时导线规格和
钳子应适配,线芯不应有伤痕。 剥线钳在剥绝缘层时必须注意钳口的方向。 剥线长度应与接线端头颈部长度相等。 弯圈接线时剥线长度按螺钉直径确定。
5.4弯圈接线 凡在接线端上用螺钉直 接紧固导线时,其连接 导线(BV)必须先弯圆圈 (瓦形压板,圆形接线 器件除外)。 弯圆圈的导线必须先套 上线号管,然后用圆嘴 钳子按顺时针方向弯圆 圈,圆圈内径比接线螺 钉直径大0.5—1mm。 圆圈距线号管应有2mm 左右的空隙。
5.10端子排的安装及接线
端子排的首尾两端必须装有固定器固定。 端子排只能竖放或横放,为了接线方便,放置时可单排、

多排装设。多排装设时,每排应呈阶梯状安装,以利于操 作。 电流试验端子、熔断器端子、空气开关的进出线方向应遵 循上进下出、左进右出、里进外出的原则。 每个端子的接线端最多只允许接两根导线。 导线接至端子排弯曲接线时,尽量保证导线弯曲弧度一致, 确保导线外观整齐,美观; 端子板不得有损坏、污垢,其固定应牢靠。每组端子板前 端应有标识端子并标明其顺序编号或功能内容; 每节端子上均有与图一致的端子顺序号,便于检查和维护。 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 线。
5.5 接线端头的压接处理

接线端头采用普通 型和预绝缘型以及 管状预绝缘型。
接线端头采用压钳 压接。


接线端头的压接处 理注意事项:
1.靠近压接端头颈部接缝 处压接;压接工具凸起 部位对准压接端头接缝 处。 2.压痕应在颈部接缝的正 中央。 3.确保线芯全部套入接线 端头颈部内。

二次线装配工艺守则

二次线装配工艺守则

二次线装配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1.1 本守则适用我厂生产各种定型高低压电器产品及仪表盘和非标准电器产品的接线和配线。

2.使用材料:2.1聚氯乙稀塑料铜芯线( BV BVR黑色淡蓝色黄绿双色线);2.2聚氯乙稀异形管;2.3固定座、塑料夹、自粘吸盘、走线槽、缠绕管带、波纹管、单螺栓固定夹、护线齿条、热缩管。

2.4 铜制裸压接线端头( UT , OT);2.5其它材料按图纸要求准备。

3使用工具及设备。

a). 剥线钳( 180mm),尖嘴钳( 160 mm); b).平口钳( 180 mm ),鸭嘴钳子 160 mm); c).活动扳手 100 mm,电工刀 112 mm。

3.1 一字螺钉旋具(75× 3、 75× 5、 125× 6),十字螺钉旋具( 75×3、 90×5)。

3.2 冷压钳 TQ1-2 、 TQ2-4 。

3.3 电铬铁 75W220V (内热式)3.4 专用方棰、撑盘。

3.5 钢卷尺( 2 mm)、剪刀。

4工艺准备4.1 根据图纸生产规范书检查装备工序所装配的电器元件的型号是否正确,附件是否缺少,元件有无合格标记,如无标记则返回装配工序。

4.2 熟悉图纸,注意有无特殊要求根据所安装产品的工艺规定确定布线方案。

4.3根据图纸要求确定导线颜色:同一型号规定产品布线方案和相同电路的导线颜色应一致(除特殊要求外)。

4.4根据产品型式备齐所需要的材料。

5工艺要求:5.1 导线排列应均匀合理作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5.2 导线不允许受压力,以免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减少其寿命而在线束的转弯处应有过渡,线束应有固定座或线夹以免振动或冲击,硬导线接线端应有 V 型缓冲击。

5.3 线束的捆扎不得应捆扎力而降低导线的绝缘强度。

5.4 跨越板或门板的导线或线束应留有活动裕度并用缠绕管作为保护性护套。

5.5 一线中间不允许有连接点。

5.6 接线座或电气元件的接线端子不允许连接二根及二根以上的导线,必须连接多根导线时,应的确实可连接可靠的措施。

电气设备公司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电气设备公司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电气设备公司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本厂生产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等辅助回路的配线。

2、辅助回路的配线工艺要求2.1用于连接辅助回路的导线,一律采用BV BVR型铜芯塑料绝缘线(下文简称导线)2.2选用辅助回路的导线时,其最小截面为 1.5平方毫米,连接电子器件的小电流,低电平电路时,允许采用小于1.5平方毫米的导线。

但不论采用那种导线,都不得采用虎钳、钢丝钳等强行拉直,以免改变导线截面、强度等指标。

2.4辅助回路行线时,其色法的规定应参照GB2681国家标准,设备内部敷设用黑色,安全用接地线用黄绿双色线。

2.3所选用的导线绝缘层不得有褪色老化等现象,导线在弯曲敷设后,绝缘层不允许开裂及操作。

2.5辅助回路导线的配置应做到牢固可靠,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整齐美观,便于维修,除必要的弯曲敷设处,不准歪斜、扭曲。

2.6辅助回路的导线上端裸露部分之间及导线上端裸露部分与金属骨架的电器间隙不小于6〜10毫米,爬电距离不小于8-12.5伽(GB7251 6.1.2.1 表2)2.7辅助回路的导线及线束,不准在导电部件上敷设,也不准直接敷设在金属铁板上,导线及线束穿插越金属孔时应在金属孔上装绝缘套或在导线及线束上缠绕塑料带或套塑料管,但不允许从母线相间或安装孔中穿越,导线及线束在敷设途中如遇金属障碍应加以弯曲越过,中间保持4毫米以上距离。

2.8门与柜体之间的连接线俗称过门线,过门线必须采用BVR型铜芯塑料软线,过门线要留有足够的长度,一般能使门顺利打开关大于90°,过时装店线在开门过程中不擦门框、过门线线束要用塑料带或缠线管紧密包扎,以防松散,连接线束的两端要有固定点。

2.9辅助回路的线束或单线的固定,可采用两种方法:2.9.1在线束上包塑料带后用铝皮夹(钢精扎头)固定(或用BV型1.5平方毫米塑料绝缘线固定)要求包扎紧密,固定牢固,固定间距、横间距离不得大于120毫米,纵向距离不得大于150毫米。

成套电气二次配线工艺设计守则

成套电气二次配线工艺设计守则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编制:审核:会签:批准:皖翔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形,外面套上缠绕管,以保证活门在开启过程中不损伤导线。

6.9 活门与柜、箱间过门支架导线的配置如图一、图二。

6.10过门处若导线数目较多时,为保证澳门开闭顺利,及避免损伤导线,可从二处或二处以上过门。

6.11扎带的位置,两扎带捆扎距离一般在100~150mm左右要求一台产品或一产品段距离应一致。

在线束始末两端弯曲及分线前后,必须扎牢,而在线束中间则要求均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编号QC7.5-05-08 页数共6页第4页匀分布。

表3发热功率(W)电器元件、电子元件等与发热件之间需保持的距离上方侧面下方元件允许60℃时元件允许50℃时7.5 30 40 10 1015 30 100 10 1020~50 100 200 20 2075~100 100 300 30 30150 150 300 30 30200 150 400 30 306.12 线束或导线的弯曲,不得使用尖口钳或钢丝钳,只允许使用手指或弯线钳,以保证导线的绝缘层不受损坏。

6.13 所有仪表、继电器、电器设备、端子排及连接的导线均应有完善、清楚、牢固正确的标记套(管),元件本身的连接可不用标记套。

标记套的方向,羊眼圈的弯制方向与尺寸如图三、表3所示。

6.14 导线接好后,从接头点垂直方向看去应无羊眼圈导体外露。

6.15 同一端头一般只能接一根导线,严禁同一端接三根或三根以上导线。

若需要接二根导线时,两导线之间应垫以精制平垫圈。

6.16 导线接入电度表时,应将导线剥去一段绝缘层,对折后插入接线盒孔。

导体在接线盒应有足够长度,确保二只螺钉全部接触,然后将二只螺钉全部紧固。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编号QC7.5-05-08 页数共6页第5页6.17 接至发热元件的一端,导线应套一段瓷珠(套)。

6.18 二次线接在端头上应有防松装置。

GY-02辅助电路(二次回路)配线工艺守则

GY-02辅助电路(二次回路)配线工艺守则

1名词含义:辅助电路是连接完成辅助功能的电路。

包括控制电路、测量电路、信号及调节电路等,又称二次回路。

2导线选择:2.1辅助电路均应采用铜导线,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得低于电路的额定绝缘电压。

且应是有合格证书并没有损伤的新线。

2.2配线导线的截面积不应小于1.5平方毫米,单股铜线或1.0平方毫米多股软线。

绝缘电压不低于500伏。

2.3绝缘导线的颜色应符合(GB2681-81)的规定,即接地保护(PE)线用黄绿双色线,其它不须标明电路特征的辅助电路,应采用黑色线(见附表面)。

2.4下列情况必须采用软线:2.4.1引至门、活动盖板等到可动部位的导线。

2.4.2四侧有护板的固定封闭式成套开关及设备及控制设备的内部配线。

2.5满足特殊使用条件要求(如按用户指示的耐高温电线及屏蔽线等)。

3走线路径及敷设方式选择.3.1路径应横平竖直,力求整齐美观,保证调试、查找和更换接线方便。

3.2绝缘导线不应帖近裸露带电部件或带尖角边缘的物体。

且应同发热件间有一定距离,凡拉至发热体上的导线,如不是耐热型导线,则应剥去适当长度的绝缘层,换套耐热瓷珠(附表6)。

3.3线路可采取线槽或线束布线。

3.3.1行线槽应横平、竖直、牢固地固定在设备构架上,槽内导线所占空间不宜超过其断面2/3, 其出线口处应无毛剌、尖角。

332线束布线应横平竖直,并应绑扎成园形或长方形,每一束导线数量不得超过30根(至端子排导线束除外)。

333线束穿过金属板孔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如套绝缘塑料管、缠塑料带、加橡皮圈等)。

3.3.4线束应捆扎和固定:①线束的捆扎一一不可动部位采用尼龙捆扎带,且被捆导线不应交叉,捆扎间距不应大于100 亳米,可动部位应采用缠绕管(不得用扎带)。

②线束的固定一一水平线束固定间距不宜大于300亳米,垂直线束固定不宜大于400亳米,转弯处应加设固定点。

③可动线束两端采用线夹(卡子)固定,两固定点间导线应留有适当的余度,保证其弯曲时半径大于10倍线束外径。

二次线装配工艺守则

二次线装配工艺守则

二次线装配工艺守则1. 适用范围1.1本守则适用我厂生产各种定型高低压电器产品及仪表盘和非标准电器产品的接线和配线。

2.使用材料:2.1 聚氯乙稀塑料铜芯线(BV BVR 黑色淡蓝色黄绿双色线);2.2 聚氯乙稀异形管;2.3 固定座、塑料夹、自粘吸盘、走线槽、缠绕管带、波纹管、单螺栓固定夹、护线齿条、热缩管。

2.4 铜制裸压接线端头(UT,OT);2.5 其它材料按图纸要求准备。

3 使用工具及设备。

a). 剥线钳(180mm),尖嘴钳(160 mm);b). 平口钳(180 mm),鸭嘴钳子160 mm);c). 活动扳手100 mm,电工刀112 mm。

3.1一字螺钉旋具(75×3、75×5、125×6),十字螺钉旋具(75×3、90×5)。

3.2冷压钳TQ1-2、TQ2-4。

3.3电铬铁75W220V(内热式)3.4专用方棰、撑盘。

3.5钢卷尺(2 mm)、剪刀。

4工艺准备4.1 根据图纸生产规范书检查装备工序所装配的电器元件的型号是否正确,附件是否缺少,元件有无合格标记,如无标记则返回装配工序。

4.2 熟悉图纸,注意有无特殊要求根据所安装产品的工艺规定确定布线方案。

4.3 根据图纸要求确定导线颜色:同一型号规定产品布线方案和相同电路的导线颜色应一致(除特殊要求外)。

4.4 根据产品型式备齐所需要的材料。

5 工艺要求:5.1 导线排列应均匀合理作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5.2 导线不允许受压力,以免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减少其寿命而在线束的转弯处应有过渡,线束应有固定座或线夹以免振动或冲击,硬导线接线端应有V型缓冲击。

5.3线束的捆扎不得应捆扎力而降低导线的绝缘强度。

5.4跨越板或门板的导线或线束应留有活动裕度并用缠绕管作为保护性护套。

5.5一线中间不允许有连接点。

5.6接线座或电气元件的接线端子不允许连接二根及二根以上的导线,必须连接多根导线时,应的确实可连接可靠的措施。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下载:上传时间:2008-09-08 文件大小:20KB 作者: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工艺守则规定了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中二次辅助回路配线加工应遵循的原则。

适用我公司生产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辅助回路的二次配线安装。

2 引用标准
GB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49-199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验收规范
3 材料
3.1 导线
常用二次配线表1
型号规格标称截面(mm2) 颜色使用场合
BV 1/1.13 1 黑没有活动的场所
1/1.37 1.5
1/1.76 2.5
1/2.24 4
1/2.73 6
BVR 7/0.43 1 有活动的场所
7/1.52 1.5
19/0.32
7/0.68 2.5
19/0.41
7/0.85 4 黑或黄绿相间接地线
19/0.52
7/1.04 6
19/0.64
RV 0.5 黑连接电子器件的小电流低电平电路
0.3
3.2线夹、绝缘纸板、尼龙扎带、缠绕管、各种规格行线槽、标记套、各色套管、接线鼻等。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二次配线制作工艺。

2.工艺准备2.1看清接线图上的注意事项、备注说明及元器件、材料、操作等有无特殊要求按图样要求,备齐全部电器元件,检查其型号规格等是否相符,并保管好合格证2.2备齐所需的材料及所需的工具。

3.工艺流程”确定走线方案]气下线]气套线号管►[走线'剥线头—H冷压端头〕—H接线〕—<检查4.工艺过程及要求4.1确定走线方案4.1.1二次配线工序负责人应同二次配线人员根据柜体设计图纸(如盘面布置图、端子布置图)及元器件、端子排位置确定合理的走线方案。

4.1.2对每批产品当柜体盘面布置和二次方案相同时布线应一致。

4.1.3由于元件结构或布置原因配线有困难时,立即通知工艺员并反馈技术员及时处理。

4.2下线4.2.1根据GB2681《电工成套装置中导线的颜色》的规定选择导线颜色。

4.2.1.1安全用的接地线:黄绿双色线。

4.2.1.2装置和设备内部接线:黑色线。

4.2.1.3有特殊要求的按规定的颜色选用。

4.2.2导线截面积的选择4.2.2.1按接线图规定选用导线截面。

4.2.2.2设计未规定的按以下原则选择:导线按串联回路中电器元件的最小额定电流(熔断器中的熔断丝和热元件除外)选择导线截面,此截面的导线长期使用电流不得小于串联回路电器元件的最小额定电流,常见导线选择见下表:常用导线的载流量4.2.3按确定好的走线方案及选择好的导线型号规格,按所需导线长度下线。

4.2.4二次导线不允许有中间接头或焊接点,不允强力拉伸导线,导线绝缘层应良好,芯线应无损伤。

4.3套线号管4.3.1根据导线的线径选取适当规格的线号管,按照二次接线图的设计要求用线号打印机打出线号,线号要求清晰、耐久,不可自行书写,涂改。

4.3.2同一批产品的线号管截取长度应一致,汇控柜内线号管长度统一定为20mm小机构内线号管长度统一定为5mm线号管在打印时要严格按照图纸,不得随意更改或增删字符,包括空格也不得省略。

二次电路配线工艺守则---大庆华谊电器公司

二次电路配线工艺守则---大庆华谊电器公司

二次电路配线工艺守则华谊电器公司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二次电路控、保屏(柜、台)在生产过程中,材料、工具的使用,配线的基本要求,屏蔽线端头的处理,线束的固定等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高低压开关柜控制及控保屏(柜、台)产品的配线。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EC 446-1989 用颜色识别绝缘导体和裸导体GB 2681-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JB/T 56272-1999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产品质量分等JB 5777.2-1991 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屏(台)通用技术条件3 使用材料、通用件与消辅材料a)材料导线BV、BV-105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导线RV、RV-105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导线b) 过线夹、行线槽、尼龙扎带、吸盘、冷压接端子、护套、线号管、记号笔、缠线管等。

4使用设备、通用工具、各种冷压端头及对应工具4.1 设备、通用工具剥线钳、剪线钳、一字槽螺钉旋具、十字槽螺钉旋具、平口钳、圆嘴钳、锡锅500W、屏蔽线剥线钳、电烙铁50W、卷尺、镊子4.2 所用冷压接头及对应压接工具5配线的基本要求与方法5 .1对配线图样的要求设计应根据用户要求或产品特点等因素,在图样中用技术要求的形式确定布线方式,如走线槽,走圆把,导线截面积。

5.1.4导线连接及二次元件端子的电气间隙与漏电距离应按表1执行。

5.2并屏生产为保证整组合同的配线质量,安装质量及优化屏后元件端子排等的整体效果和屏体颜色,摸拟线的可比性,同时也有利于生产过程中的“三检”。

5. 3配线前的检查5.3.1屏体是否牢固,稳定以确保安全生产。

5.3.2屏门槛要做好保护,不损坏、不污染漆面。

5.3.3屏上各元器件安装牢固、端正,外观完好,型号、规格、位置符合图样。

二次线配制通用工艺守则

二次线配制通用工艺守则

二次线配制通用工艺守则二次线配制通用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各种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中的二次线配制。

2.材料2.1 一律采用多股铜芯聚氯乙稀BV、BVR软线,颜色为黑色,接地线采用黄绿双色线。

2.2 二次回路中,电流回路要求采用2.5mm2的软线,电压回路采用1.5mm2的软线。

2.3辅助材料:塑料线夹、塑料缠绕管、定位片、号码管(规格与导线相结合)塑料捆线带、走线槽、冷轧端头OT、UT、锡、松香等。

3.工具: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剪刀、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活动板手、冷压钳、电烙铁(500W)、小件存放盒、对线灯。

4.低压成套开关设备配线工艺要求4.1 配线要求排列整齐地放在走线槽中,要求接线正确,两个接点连线之间不得有接点。

4.2 跨门线一律采用多股软铜线,线长以门开启、关闭时,导线不应受其拉力影响而损伤。

(注:门开启要大于90°)4.3 同一接点和端子最多允许接两根导线接头。

4.4 导线穿过金属板时,金属板上装橡胶垫圈。

4.5 二次线所有紧固螺钉要拧紧,螺纹露出3 ̄5牙,不得有滑牙现象。

4.6 定型的批量产品,二次布线应一致。

4.7 采用塑料缠绕导线,不得扭曲,缠绕管节距均匀,不小于6mm。

4.8设备中指示灯和按追赶的颜色应根据用途按GB/T2682的规定选用,指示灯及按钮的颜色如无特殊要求,按下表安装。

4.9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功率因素表等仪表,及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端头采用OT,具体规格要与固定螺钉和导线相符。

4.10 接线端子及其它一些电器元件上的接线端头采用UT、具体规格要与固定螺钉和导线相符。

4.11 冷轧端头UT、OT压接要牢固,不得松动。

4.12 锡焊点应牢固,均匀发亮,不得有残留焊剂,不得有虚焊或烧坏绝缘层。

4.13 连接到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要求弯曲弧一致,导线端头要可靠连接在端子。

5.高压成套开关设备配线工艺要求:5.1 应符合4.1 ̄4.13的工艺要求。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综述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综述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编号QC/HH-02-2009版本B/0 1 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二次线配制。

2 使用材料2.1 绝缘铜芯导线 1.0mm2、多股为1.0mm2、1.5mm2或2.5 mm2图纸和技术要求选择。

2.2 白色异形塑料导管、塑料线号管。

2.3 塑料线扎带。

2.4 行线槽、走线槽。

2.5 各型铜质接线头2.6 塑料走线卡子、自粘连接片。

2.7 紧固件2.8 焊丝2.9 黄腊管、塑料套管、自粘胶带。

2.10 其它材料按二次接线图准备。

3 使用工具及设备3.1 斜口钳、断线钳、尖嘴钳、圆嘴钳3.2 剥线钳。

3.3 压线钳3.4 多种规格螺丝刀。

3.6 扳手。

3.7 35W左右电烙铁。

3.8 万用表、通灯。

3.9 剪刀。

3.10 卷尺、直尺。

4 工艺准备4.1 看清图样上的各种要求、说明、备注等注意事项接线操作等有无特殊要求。

4.2 按图样要求备齐全部电气元件3C标志4.3 根据图纸及二次线走线方案在线号管上打字。

5 工艺过程5.1 下线5.1.1 根据二次接线图及拟定好的走线方式下线留有一定余量。

5.1.2 凡是在可转动的门或面板上的线束固定的面板的线束则可以采用多股软线或单股硬线5.1.3 二次线的颜色应符合GB7947-1997《绝缘导体和裸导体的颜色标志》的规定路一律采用黑色绝缘铜芯线5.1.4 导线不能用虎钳5.2 剥线5.2.1 截面在1.0 2.5 mm2 的绝缘导线应用剥线钳剥去绝缘层伤痕5.2.2 剥线长度按螺钉直径、压线鼻子、接线端子深度确定好线后铜裸露部分不得超过1mm。

5.3 接线端头必须留有余量。

5.4 多股软线必须拧紧已剥皮的线头多股软线接到M3、M4螺钉上时5.5 单股导线可以不用冷压端头进行压接顺时针方向弯圆圈比接线螺钉直径大1mm左右。

5.6 每个电器部件的接线端子。

5.7 在一次母线上接二次线时Φ6孔M5螺钉压接。

5.8 二次线接到电阻丝或其它发热元件上时,必须在导线上套上相应直径的瓷管。

二次回路配线工艺.

二次回路配线工艺.

高低压开关设备(柜、屏、台)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29.931.适用范围2.使用材料BV.单股铜线、BVR多股铜线、走线槽PXC-2、绝缘套管、标记号、线夹、尼龙扎扣、塑料线、垫圈、TO(TU、TI)铜接头、绝缘塑料带、异形套管、号码印、标签、缠绕管。

3.工具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或圆头钳)、扁嘴钳、剪刀、螺丝刀、扳手、塑料圈、冷压钳、万用表。

4.工艺要求4.1 配线排列应布局合理、横平竖直、曲弯美观一致,接线正确、牢固,与图样一致。

4.2 推荐采用成束捆扎行线的布置方法,采用成束捆扎行线时,布线应将较长导线放在线束上面,分支线从后面或侧面分出,紧固线束的夹具应结实、可靠,不应损伤导线的外绝缘,禁止用金属等易破坏绝缘的材料捆扎线束,屏(柜、台)内应安装用于固定线束的支架或线夹。

4.3 行线槽布线时,行线槽的配置应合理。

固定可靠,线槽盖启闭性好,颜色应保持一致。

4.4 在装有电子器件的控制装置中,交流电流线及高电平(110V以上)控制回路线应与低电平(110V以下),控制回路线分开走线,对于易受干扰的连接线,应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如DXN9系列户内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显示器的布线应单独敷设................,不能与其它回路混合.........,防止可能由.........;强制闭锁装置的.....a.、.b.、.c.三个输入线分开敷设.....电源线要与.......~220V此引起的干扰影响显示器正常工作...............。

4.5 连接元器件端子或端子排的多股线,应采用冷压接端头,冷压连接要求牢靠,接触良好,高压产品的二次配线在冷压的基础上还必须热敷(焊锡)。

4.6 连接器件端子或端子排的导线,在接线端处应加识别标记,如:A411、B411等。

导线标记用以识别电路中的导线,字迹排列应便于阅读且满足29.96《标号头和符号牌加工固定工艺守则》规定要求。

4.7 在可运动的地方布线,如跨门线或有翻板的地方,一律采用多股软线,且须留有一定余量,以门板、翻板开至极限位置不受张力和拉力影响而使连接松动或损伤绝缘为原则,且关闭时不应有过大应力。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合用范畴本工艺守则合用于高下压开关设备旳二次配线加工过程。

2.材料2.1.导线、塑料蛇皮软管,多种规格线槽、标记套、标号、烫印色带。

2.2.松香焊锡丝,OT、UT、IT铜制冷压接线端头。

2.3. 0.5~2.0mm厚铝质名牌、符号牌, 不干胶题名片、彩色胶纸, 标牌用钉,十字槽球面圆柱头螺钉。

3.工具3.1.烫号机、剪刀、手动挤压钳、液压钳。

3.2.手枪钻、圆头锤、划针(铅笔)、尖冲、钢板尺。

3.3.十字形螺丝刀、板手、钢卷尺、螺丝刀、剥线钳、钢丝钳、圆头钳、斜口钳、尖嘴钳、剪刀、电路铁、活动板手、套筒板手、通灯或万用表。

4.工艺准备4.1.按图样规定检查将配线旳电器元件与否合格完好,如发现元件表面有碎裂、生锈、发霉等质量问题旳应及时解决或更换合格元件。

4.2.按图样列出标号头明细表。

多回路接线时,相似回路则在元件编号前加回路编号。

4.3.领取并检查多种标牌、标签框、题名片及不干胶彩纸旳规格与否与设计规定相符。

4.4.掌握配接旳工艺规程,措施和注意事项。

4.5.安排好配线场地,涉及配线位置。

4.6.准备好配线所需工具,并安放在使用最以便旳位置。

4.7.所有电器元件均用不干胶纸标签按照布置圈标上清晰对旳旳零件代号和编号,一般可直接牢固地粘贴在屏后接近该元件安装位置上方或周边其他较明显旳地方,标签粘贴应整洁一致。

4.8.必须看清图样规定和设备符号与否与实物相符合,并按电器元件旳装配位置旳接点,考虑合适旳线路途径和走法。

4.9.根据图样规定,辨认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并选用其导线规格,二次回路旳导线,对于单股铜线不不不小于1.5mm2,对于多股铜导线不不不小于1.0mm2,连接电器子器件旳低电平小电流电路容许采用不不小于1.0mm2截面旳铜导线。

出国产品应采用镀锡铜芯导线,规格按设计定。

4.10.按线路途径量线,对旳落料,且两端做好记号或套上标记套,即按配线途径进行配接,行线做到“平”、“齐”、“牢”旳规定。

二次线配制工艺守则

二次线配制工艺守则

产品型号、名称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2014-2-241适用范围1.1依据《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7251.1)编制,适用于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中辅助电路配线加工制作。

产品辅助电路配线加工制作除应遵守本守则外,还应满足一次线(主电路)装配工艺的有关规定和用户的要求。

1.2设备及工具套管线号印字机、标签打印机、异形塑料管切管机、电风吹、盒尺、扳手、尖嘴钳、偏口钳、剥线钳、螺丝刀、端头冷压线钳、电铬铁,通路器(自制)等。

套管线号印字机、标签打印机,有的也称标示打印机,现在标示打印机已进入到与计算机、打印机技术结合的年代。

即可在纸标示、套管打印,也可在聚酯薄膜上热印,或在PVC板上印制符号、数码、图形。

精度200~500dpi,品和规格较多。

1.3常用行线辅件,见图1-1图1—1 常用行线辅件2 工艺准备2.1 看清楚图样上注意事项,备注说明以及材料、操作等有无特殊要求。

2.2 按图样要求,备齐全部电器元件、检查其型号等是否合格。

2.3 备齐所需的使用材料及所需工具。

产品型号、名称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2014-2-24(2)标记方法:导线的标记一般在导线两端与端子相连接的附近。

导线的标记接线图远端标记(接线号)或原理图中的线号,如图1-2所示。

(3)标记在绝缘导线上的放置位置,横放时自左至右,竖放自下至上。

图1-2 项目代号示意图4.3 总要求绝缘导线的标记必须按照电气接线图或接线表的要求制作。

根据一次方案图及接线图(或电气原理图),并考虑开关设备内走线的路径,合理布线。

导线排列应尽量减少弯曲与交叉。

导线交叉时,应以少数跨过多数为原则。

同一台产品及同一用户产品所用缠绕带颜色应一致,并应与导线颜色协调一致。

同一批次的产品布线方式、走线方向及外观应协调一致。

控制回路中,不同回路间如有可能产生妨碍设备正常工作的干扰时,应分开敷设或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4.4二次线制作和连接(1)根据行线方案量材下线,下线要适当留有余量,集束走线时要长出40~50mm,以防线束经捆扎、弯曲后长度不够,下线后套端头标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适用于高低压开关设备的二次配线加工过程。

2.材料2.1.导线、塑料蛇皮软管,各种规格线槽、标记套、标号、烫印色带。

2.2.松香焊锡丝,OT、UT、IT铜制冷压接线端头。

2.3.0.5~2.0mm厚铝质名牌、符号牌,不干胶题名片、彩色胶纸,标牌用钉,十字槽球面圆柱头螺钉。

3.工具3.1.烫号机、剪刀、手动挤压钳、液压钳。

3.2.手枪钻、圆头锤、划针(铅笔)、尖冲、钢板尺。

3.3.十字形螺丝刀、板手、钢卷尺、螺丝刀、剥线钳、钢丝钳、圆头钳、斜口钳、尖嘴钳、剪刀、电路铁、活动板手、套筒板手、通灯或万用表。

4.工艺准备4.1.按图样要求检查将配线的电器元件是否合格完好,如发现元件表面有碎裂、生锈、发霉等质量问题的应及时处理或更换合格元件。

4.2.按图样列出标号头明细表。

多回路接线时,相同回路则在元件编号前加回路编号。

4.3.领取并检查各种标牌、标签框、题名片及不干胶彩纸的规格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4.4.掌握配接的工艺规程,方法和注意事项。

4.5.安排好配线场地,包括配线位置。

4.6.准备好配线所需工具,并安放在使用最方便的位置。

4.7.所有电器元件均用不干胶纸标签按照布置圈标上清晰正确的零件代号和编号,一般可直接牢固地粘贴在屏后靠近该元件安装位置上方或周围其它较明显的地方,标签粘贴应整齐一致。

4.8.必须看清图样要求和设备符号是否与实物相符合,并按电器元件的装配位置的接点,考虑适当的线路途径和走法。

4.9.根据图样要求,识别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并选用其导线规格,二次回路的导线,对于单股铜线不小于1.5mm2,对于多股铜导线不小于1.0mm2,连接电器子器件的低电平小电流电路允许采用小于1.0mm2截面的铜导线。

出国产品应采用镀锡铜芯导线,规格按设计定。

4.10.按线路途径量线,正确落料,且两端做好记号或套上标记套,即按配线途径进行配接,行线做到“平”、“齐”、“牢”的要求。

4.11.按照图样要求,导线两端套上编号塑料管,数字和字母排列方向应一致。

4.12.每批生产同一型号规格的产品,应使用颜色一致的导线,(推荐用黑色)在考虑节省材料、线路合理安排的情况下,必须要有统一接线方向,以求线路整齐美观和式样一致。

5.工艺过程及要求5.1.线路敷设布置时,总体线束与分支线束应保持横平、竖直、牢固、清晰美观,且应考虑到施工和维修方便,且不准占用供用户接入电缆的途径与装置来布置盘内二次接线。

5.2.线束原则上应避免在发热元件上方敷设,若必须敷设时,应严格按照元件的安装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

5.3.每根导线配线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往外,导线两头必须剥去绝缘层,不得损伤导线,剥去长度应以接点联接后不超过垫圈1毫米为准。

也不许将绝缘层接入接点。

5.4.使用硬导线时,剥去绝缘层的导线端部,用圆头钳按连接时的顺时针方向弯成环形,再与元件接点连接,连接处必须拧紧无松动现象。

5.5.使用多股铜芯软线时,剥去绝缘层后,线不许有断丝,羊眼圈方向、尺寸及标记套的方向,应将断端头套上适用UT型直插端头,用压接钳压紧,然后接于端头。

5.6.所有仪表、断电器、电器零件、端子排及连接的导线,均应有完善、清楚、牢固正确的标记套,元件本身的连线可不用标记套。

5.7.导线端头剥削绝缘层,均应使用剥线钳,钳口与线径要配合得当,如导线截面较大时可用电工刀(或剪刀)剥,但不得损伤导线,当芯线上附有粘着物或氧化层时应用电工刀除尽。

5.8.联接处为瓦形垫圈或插孔时,用OT或IT型冷压端头压紧,再接入垫圈或将螺钉拧紧。

5.9.导线与电器元件接点连接时,一个接点最多不超过二根导线,当个别情况需要二根以上导线,应用垫圈分层和配置弹簧垫圈压紧或多根导线并连后与合适的冷压端头压紧后再与元件接点连接。

5.10.平面排或圆形排的导线采用尼龙扎丝或尼龙扎带捆扎牢固,每节相距30-50毫米,在线束始末端弯曲及分线前后均必须扎牢,并在适当位置用线夹固定,一般情况下,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横向不超过300毫米,纵向不超过600毫米,线束不得晃动,应与骨架垂直或平等,层次分明,整齐美观。

5.11.行线时,可按具体情况做到平面排或扎成圆形排,上、下、左、右笔直的线路放在前面,(以屏前为准)有曲折的放在后面,然后再分路。

5.12.分路部分导线束的弯头处,应弯成圆角,每根导线到各种电器元件接线端均应略带圆势裕度连接,同一屏(柜)内圆势应力求一致。

5.13.分路部分到各电器元件的接线应在考虑节省材料、检修方便前提下行走,其行线形式可参考如下:5.13.1.到继电器或接线端子处,原则上以圆势连接,尽量避免直接接入。

5.13.2.分路部分到双排仪表的线束,可用从中间分线的布置方法。

5.13.3.分路部分到单仪表的线束布置,应考虑到行线方向一致,导线与元件接点之间应留有一定的余量。

5.13.4.分路部分到按钮、信号灯、熔断器、控制开关等组件的线束布置,原则上按横向对称行线,但如受到位置上限制,允许直向对称行线。

5.14.导线行线时,尽量减少弯曲和交叉,交叉时则应从短到长,从横到竖将一个方向行线完后再进行另一个方向。

5.15.配线时,所有导线与金属板应保持6毫米以上的间隙,如遇有障碍处则应弯曲越过脱空5-10毫米,导线的弯曲内径不小于3倍线径,线束或导线弯曲,不得使用尖口钳,只允许用手指或弯线钳进行,以保证导线的绝缘不受损坏。

5.16.当线束穿过金属件时,金属件上一般要嵌放橡皮圈或齿形保护带,当嵌放橡皮圈有困难时,应在穿越部分套上大小适宜和长度适宜的塑料套。

5.17.二次线的敷设不允许从母线之间,或安装孔中穿过。

5.18.安装胶木时,可按导线数目的多少选择不同的螺钉紧固,螺钉紧固后,螺钉尾端超过支架部分不大于5毫米,凡是不接线的螺钉应全部紧固,以防止脱落。

5.19.线束固定要求牢固,不松动,在两个固定处之间不容许有过大颤动,当胶木夹遇有空档时,可用塑料袋包裹后固定在线夹上,以防松动。

5.20.线束过活门,应将线束一端固定在柜、箱的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活门的支架上,这一段线束长度应在活门开启到最大限度时,两支架间距离的1.2-1.4倍,外面套上塑料蛇皮软管,以保证活门在开启过程中不损伤导线。

5.21.过活门处若导线数目较多时,为保证活门开闭顺利及避免损伤导线,可分两处或两处以上过门。

5.22.导线中途不允许有焊接或铰接接头,但允许在设备接点或端子上分接或连接。

5.23.当二次元件本身只有引出线时,应通过接线端子过渡后才能与盘内二次线连接,接线端子应就近固定。

若引出线过短时,应采用锡焊的方法与二次导线联接,外面再套上塑料管。

5.24.二次线接入电度表时,应将导线剥去绝缘层一段对折后插入接线盒孔内,导体在接线盒内应有足够长度,确保两只螺钉全部接触,然后将两只螺钉全部紧固。

5.25.二次线在端头上应有防松装置,所有接头螺母及螺钉上紧应选用合适的工具,螺钉螺母上紧后,不应有起毛及损坏镀层的现象。

5.26.二次线接至发热元件一端和线束距离电阻表面的最小距离以及绝缘导线所要剥去绝缘层长度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5.27.二次线接至母线时,需在母线上钻Φ6的孔,用M5螺钉连接,若母线为铝质材料时,应垫以碗形垫圈。

5.28.如果一次母线供电时,二次侧电源线螺钉必须旋紧,以防脱落。

5.29.绝缘距离5.29.1.线束与带电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表4所列数据。

表45.29.2.二次回路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5所列数据。

表55.30.塑料行线槽的配置5.30.1.总体线束与分支线束全部配置塑料行线槽。

5.30.2.行线槽安装必须横平、竖直,螺栓固定点间距不大于400mm,如过大时,柜体设计应考虑加固定支撑。

5.31.端子排5.31.1.端子排的始末必须装以挡板,同一端子排不同安装单位之间也要装以挡板,以示隔开。

5.31.2.每一安装单位的端子排都要有标号,字迹必须端正清楚。

5.31.3.端子排若能写上或刻上顺序号的必须写上或刻上顺序号,若不能写上顺序号的必须每隔5档,用漆涂上记号,以便查对。

5.31.4.端子排由于空间的限制,安装有困难时,可分两排或多排进行安装。

5.31.5.端子排的安装方式a.端子排横向安装时,槽板宽边在上方;b.端子排垂直安装时,槽板宽边在右方。

5.31.6.每只端子上接线螺钉只允许接一根导线。

5.32.0.7mm2~4mm2导线的压制按导线截面及端子类型选择好合适的铜端头,按端头长度剥去导线待压线皮,然后将导线插入接头,用手压钳压紧。

5.33.6mm2-50mm2导线的压制5.33.1.按导线截面大小选好相应的压模。

5.33.2.将导线按铜接头插套长度,剥好线皮,插入号牌或端头塑料管,然后插入铜接头,放在液压钳压模中,关闭泄压阀,操作加压杆使其加压至压模和拢,待接头压紧后,松开泄压阀,取出导线,若压的不牢,则将铜接头位置转动90度重新压制。

5.34.标号头和符号牌题名框的固定5.34.1.标号头的烫印:将色带及塑料管固定在烫号机上,接通电源并预热5分钟。

按明细表排列字头,按下操作把手将字头压于色带上,并紧压于塑料管上,烫印深度0.05~0.1mm。

松开操作把手,移动塑料管,印制下一组线号。

5.34.2.将烫印好的塑料管,接规定尺寸剪切,线号至端头2mm为宜。

5.34.3.根据产品图样要求确定安装固定位置划线、钻孔、固定。

5.34.4.固定各种标牌、硬聚苯乙烯题名框应用标牌用钉固定。

如需用螺钉固定时,可用十字槽球面螺钉,外露部分必须镀铬,黄铜螺钉必须镀镍。

固定后伸出螺母长度应<2毫米。

5.34.5.以改性聚苯乙烯为材料的塑料题名框用热焊固定。

5.34.6.固定矩形符号牌题名框要横平竖直,不得有明显弯斜。

5.34.7.固定产品名牌、电器元件的符号牌、题名框、接地符号牌,其要求完整、整齐、清楚,不能有松动脱落现象。

5.34.8.所有电器元件名称及母线、序号标记、相序符号用不干胶纸标签,按照行线图标上清晰正确的元件代号和编号,一般可直接牢固地贴在屏后靠近该元件安装上方或周围其它较明显的地方。

不可直接贴在元件上,标签粘贴应力求整齐一致,位置要易于观察,不得被线束盖住或档住。

5.34.9.各种标记字体应清晰端正,不得涂改。

5.34.10.各种标记牌粘贴后,表面应刷盖酚醛清漆,自然干燥。

6.质量检查6.1.导线接好后,从接头点垂直方向,看去应无导体圆圈部分外露。

6.2.导线的线规、号码套管、二次电器元件的标号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检查标号头,烫印文字是否与图样相符,字迹是否清晰。

标号头套装方向是否正确。

6.3.符号牌、题名框安装是否正确、整齐牢固。

6.4.导线和各电器元件的连接点是否压紧。

6.5.同一型号规格的产品配线形式是否一致。

6.6.压制好的铜接头应光滑、平整、无飞边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