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计算
四干燥的计算公式
l —湿物料的厚度,m;
λt— 容器底面材料的热导率,W/(m·K);
λC — 湿物料的有效热导率,W/(m·K);
rw —湿球温度 tw 时水的汽化潜热,J/kg。
ܴ
ൌ
ܭሺܪ௪
െ
ܪሻ
ൌ
ఈ ಹ
ሺܪ௪
െ
ܪሻ
式中,K — 气固相间传质系数,W/(m2·h·∆;)ܪ
5
(2—4—15)
L —绝干空气的质量流率,kg/s;
GC —绝干物料的质量流率, kg/s; I1,I2 —湿空气进入及离开干燥器时的焓,kJ/ kg 绝干空气; ܫଵᇱ,ܫଶᇱ —湿物料进入及离开干燥器时的焓,kJ/ kg 绝干空气;
1
【下】功能 元件篇
化纤纺丝机械工程计算公式集锦
ܳௗ ൌ ܿܮሺݐଶ െ ݐଵሻ ܹሺݎ ܿݐଶሻ ܩܿሺߠଶ െ ߠଵሻ ܳ
cV — 湿份蒸汽的比热容,kJ/ (kg 水汽℃),水汽: cV=1.88 kJ/ (kg 水汽℃); W —单位时间内水分的蒸发量, kg/s;
cm —干燥后物料的比热容,kJ/(kg 湿物料℃) t1, t2 —湿空气进入及离开干燥器时的温度,℃; θ1,θ1 —湿物料进入及离开干燥器时的温度,℃。 Qୢ ൌ 1.01ܮሺݐଶ െ ݐଵሻ ܹሺ2490 1.88ݐଶሻ ܿܩሺߠଶ െ ߠଵሻ ܳ 3. 干燥所需风量 V
【下】功能 元件篇
化纤纺丝机械工程计算公式集锦
Hw—湿球温度 tw 时空气的饱和湿度,kg 水汽/kg 绝干空气; H —干燥介质热空气的湿度,kg 水汽/kg 绝干空气; αC — 气固相间给热系数,W/(m2·K); cH —空气的湿比热容,J/( kg 绝干空气·K),cH=αC/ K。 (3) 热空气对流和加热面传导给热干燥
烘干计算
烘干计算
① 蒸发量计算(单位:kg/h )
型号按蒸发量选
蒸发量=初水份终水份)
(产量--11*-产量 产量单位:kg/h
② 系统风量
系统风量=出风温度进风温度蒸发量-3000
* 选用鼓风机;
③ 回转滚筒干燥系统
直径=风速引风机风量
*14.3*3600*2 风速为1.5m/s 左右,一般取中间值;按引风机风量计算。
长度=直径*(6-10)倍
气流干燥系统
直径=风速系统风量
*14.3*3600*2 风速为16-20m/s ,一般取中间值;
长度=直径*(60-100)倍
④ 热源计算(单位:kCa )
热量=系统风量*0.25*(进风温度-20℃)
0.25——空气热焓 20℃——常年平均温度
配套热风炉可选用型号(单位:万kCa ):
10、15、20、30、40、60、80、90、120、240;
煤耗(单位:kg ):
%70*5500热风炉发热量
70%——效率
油耗(单位:kg ):
%90*9500热风炉发热量
90%——效率
电耗:
功率=9.0*860热量
生物质燃料:
%70*4500热风炉发热量。
干燥计算.
第1节 湿空气的性质与湿度图在干燥操作中,采用不饱和空气为干燥介质,干燥过程所需空气用量、热量消耗及干燥时间等均与湿空气的性质有关。
故首先介绍湿空气的性质。
计算基准:干燥过程中,绝干空气的质量始终不变,故湿空气各种有关性质 及干燥计算均以单位质量绝干空气为计算基准。
5.1.1湿空气的性质 一、湿度H 和相对湿度φ表征空气中所含水蒸气多少的两个参数是湿度H 和相对湿度φ。
1.湿度H湿度又称湿含量,是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与绝干空气质量之比。
(1)定义式绝干空气kg kg n nn n n M n M H gw g w g g w w /622.02918===(5-1)式中:gM ——干空气的摩尔质量,kg/kmol ;w M ——水蒸汽的摩尔质量,kg/kmol ;gn ——湿空气中干空气的千摩尔数,kmol ;wn ——湿空气中水蒸汽的千摩尔数,kmol 。
(2)以分压比表示p P pH -=622.0(5-2)式中:p ——水蒸汽分压,Pa ;P ——湿空气总压,Pa 。
(3)饱和湿度Hs :若湿空气中水蒸汽分压恰好等于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Ps ,此时的湿度为在该温度下空气的最大湿度,称为饱和湿度,以Hs 表示。
(5-3) 式中:sp ——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Pa 。
由于水的饱和蒸汽压只与温度有关,故饱和湿度是湿空气总压和温度的函数。
2.相对湿度φ又称相对湿度百分数。
即湿空气中水蒸汽分压p 与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之比sp 的百分数,称为相对湿度。
(1)定义式%100⨯=sp pϕ(5-4)相对湿度表明了湿空气的不饱和程度,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的能力。
φ=1(或100%),表示空气已被水蒸汽饱和,不能再吸收水汽,已无干燥能力。
φ愈小,即p 与sp 差距愈大,表示湿空气偏离饱和程度愈远,干燥能力愈大。
(2)H 、φ、t 之间的函数关系:(5-5)由上式可见, 水蒸汽分压相同,即湿度相同,而温度不同的湿空气,若温度愈高,则Ps 值愈大,φ值愈小,干燥能力愈大。
干燥速度和干燥时间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己先查看一遍,把用不上的部分页面 删掉哦,当然包括最后一页,最后祝 您生活愉快!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3、干燥总时间
1 2 3
感谢您对文章的阅读跟下载,希望本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篇文章能帮助到您,建议您下载后自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2)干燥机理 a)恒速干燥阶段 干燥速度由水的表面汽化速度所控制 b)降速干燥阶段
过程速度由水分从物料内部移动到表面的速度所控制。
c)临界含水量
临界水分随物料本身性质、厚度和干燥速率的不同而
异,通常临界水分随恒速阶段的干燥速度和物料厚度的增加 而增大。
三、干燥时间的计算
1、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的计算
3)影响恒速干燥的因素 •空气流速的影响 •空气湿度的影响 •空气温度的影响
2、降速干燥时间的计算
Gc X1 dX 2 X 2 A U
不论干燥曲线如何,都可用图解积分法 当干燥曲线为直线或近似直线时
U kX X X
UC 0 kX X X
GC dX U C A d
固体干燥3-干燥速率与干燥过程计算
• 非等焓干燥过程 • 实际干燥过程:
ìDq > 0
îíQ损 > 0
Þ G2 (cpm1q2 - cpm2q1 ) > 0
• a、则I2<I1 • 如BD线
• 若t2不变 • HD<HC • ÞV增多
• b、若Q补>0 • 则I2>I1, 如BE线 • 若t2不变 • HE>HCÞV减少 • 求解
的) • H1 = H0 • Q损可求取,一般 Q损= 5~10%Q
• q2:实验或经验确定
• t1:选定
ì选择:t 2或j 2
求解V和Q补
Þ
ïí* 选择:Q补(Q补
=
0)或(H
2、j
2、t
)中的一个
2
ïî须对干燥过程进行简化 ,因空气出口状态不确 定)
求解V和(H
2、j
2、t
)中的另一个
2
(1)理想干燥器 (理想干燥过程,绝热干燥过程)
NA
= - GC dX
A × dt
=
KX( X
- X*)
ò ò •
•
其中:KX为系数,即CE直线的斜率 积分上式, t2 dt = GC XC dX
KX
=
(NA )恒 XC - X *
0
AK X X2 X - X *
t2
=
GC ( X - X *) A(N A)恒
ln
XC X2
-
X X
* *
三、连续干燥过程的数学描述
• b、废气带走的热量:V×I2 • c、干燥器的热损失:Q损
(3)干燥器内总热量衡算式
VI1 + GCcpm1q1 + Q补 = VI2 + GCcpm2q2 + Q损 Þ Q补 = V(I2 - I1)+ GCcp(m q2 - q1)+ Q损
干燥数值的计算
蒸发量计算公式选择 需要填写 需要填写
需要填写 需要填写
需要填写 需要填写 需要填写 需要填写 需要填写 需要填写 需要填写
系统理论干空气耗量 系统干空气耗量
排风温度下体积流量
Ps= Pso=
f1= f2= t1= t2= t0= θ1= θ2=数值 Nhomakorabea单位
干燥计算书
0.24 kcal/kg℃ 0.24 kcal/kg℃ 0.28 kcal/kg℃ 595 kcal/kg 55% 15.0% 755.56 kg/h 400.0 kg/h 355.6 kg/h 355.6 kg/h
名称
参数
一、已知物料条件 物料名称 物料比热 空气比热 烟气比热 蒸汽显热 初水分 终水分 所需的原料总量 产量 蒸发量
原料比重 堆比重
c1= c0= c0= cs= w1= w2= G1= G2= M= 355.6 kg/h
ρ=
ρ=
二、其它条件 标准大气条件 环境大气条件 气压比系数 散热系数 漏风系数 进风温度 出风温度 环境温度 原料温度 出料温度
0.40 kg/L
0.40 kg/L
1.013 Mpa 1.013 Mpa 1.000
0.15 0.1 150 ℃ 80 ℃ 15 ℃ 50 ℃ 70 ℃
三、热量与空气衡算 蒸发水分耗热 物料升温耗热 系统散热 系统有效热量 系统理论干空气耗量 尾气损失 干燥所需总热量 系统实际干空气耗量 环境温度干空气体积流量 进风温度干空气体积流量
Q1= Q2= Q3= ΣQ'= L1= Q4= ΣQ= L2= V0= V1=
219306.7 kcal/h 1920.0 kcal/h
33184.0 kcal/h 254410.7 kcal/h
干燥计算、设备
10、在内部扩散控制阶段影响干燥速率的主 要因素有( )。
A、空气的性质 B、物料的结构、形状和大小 C、干基含水量 D、湿基含水量
11、某湿物料干基含水量为25%,则湿基含
水量为(
)。
A、15% B、20% C、25% D、40%
12、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露点td、干球温度
t、湿球温度tw三者的关系为( )。
W LH2 H1 GC X1 X 2
2 .干空气消耗量 L
L GC X1 X 2 W
H2 H1
H2 H1
每蒸发1kg水分时,消耗的绝干空气数量
l
L
1
W H2 H1
湿空气的消耗量为:
3、干燥产品流量G2
GC G2 1 w2 G11 w1
G2
G11 w1
1 w2
例8-6 在一连续干燥器中,每小时处理 湿物料1000kg,经干燥后物料的含水量由 10%降至2%。以热空气为干燥介质,初始湿 度H1=0.008kg水/kg绝干气,离开干燥器时 湿度为H2=0.05 kg水/kg绝干气,假设干燥 过程中无物料损失。试求:水分蒸发量、 空气消耗量以及干燥产品量。
4.干燥系统的热效率
蒸发水分所需的热量
向干燥系统输入的总热 量 100 %
1.01L(t 2
t 0)
W(2490 1.88t2) W(2490 1.88t2) GCcm
(2
1 )
QL
提高热效率的措施:使离开干燥器的空气温度降低, 湿度增加(注意吸湿性物料);提高热空气进口温度 (注意热敏性物料);废气回收,利用其预热冷空气 或冷物料;注意干燥设备和管路的保温隔热,减少干 燥系统的热损失。
L[c(g t 2 t0) Iv(2 H2 - H0)] GCcm (2 1) QL
干燥速率与干燥过程计算
14.3干燥速率与干燥过程计算 14.3.1物料在定态空气条件下的干燥速率(1 )干燥动力学实验b 干媒遵率曲线圈14 12恒定空气条件下的干煥试验物料的干燥速率即水分汽化速率N A 可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气固接触界面)被汽化的水量表示,刖 G c dX 即N A —Ad式中 G c ――试样中绝对干燥物料的质量,A ――试样暴露于气流中的表面积, X ――物料的自由含水量, X干燥曲线或干燥速率曲线是恒定的空气条件(指一定的速率、温度、湿度)下获得的。
对指定的物 料,空气的温度、湿度不同,速率曲线的位置也不同,如图 14-13所示闺1 ; t "怖饭束的f 噪球率Hit 録(2) 恒速干燥阶段BC (3) 降速干燥阶段CD在降速阶段干燥速率的变化规律与物料性质及其内部结构有关。
降速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四个。
X tkg ; m 2;X , kg 水/kg 干料。
时闻r(-rr E ・Jf )<N霍袒養一一X —①实际汽化表面减少;②汽化面的内移;③平衡蒸汽压下降;④固体内部水分的扩散极慢。
(4)临界含水量固体物料在恒速干燥终了时的含水量为临界含水量,而从中扣除平衡含水量后则称临界自由含水量X C (5)干燥操作对物料性状的影响1432间歇干燥过程的计算14.3.2.1恒速阶段的干燥时间i如物料在干燥之前的自由含水量阶段,恒速阶段的干燥时间1由N A X1大于临界含水量则干燥必先有一恒速阶段。
忽略物料的预热G c dX积分求出。
Ad1dG cAXC dXX1N A因干燥速率N A为一常数,G c1A 速率N A由实验决定,也可按传质或传热速率式估算,即X c N AN A S(H w H) —(t t w)「wH w为湿球温度t w下的气体的饱和湿度。
传质系数k H的测量技术不如给热系数测量那样成熟与准确,在干燥计算中常用经验的给热系数进行计算。
气流与物料的接触方式对给热系数影响很大,以下是几种典型接触方式的给热系数经验式。
14.3 干燥速率与干 燥过程计算.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电子教案固体干燥14.3 干燥速率与干燥过程计算14.3.1 物料在定态空气条件下的干燥速率(1)干燥动力学实验物料的干燥速率即水分汽化速率NA可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气固接触界面)被汽化的水量表示,即NA=式中 Gc——试样中绝对干燥物料的质量,kg; GcdX -AdτA——试样暴露于气流中的表面积,m2;X——物料的自由含水量,X=Xt-X*,kg水/kg干料。
干燥曲线或干燥速率曲线是恒定的空气条件(指一定的速率、温度、湿度)下获得的。
对指定的物料,空气的温度、湿度不同,速率曲线的位置也不同,如图14-13所示(2)恒速干燥阶段BC(3)降速干燥阶段CD在降速阶段干燥速率的变化规律与物料性质及其内部结构有关。
降速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四个。
- 1 - 1福州大学化工原理电子教案固体干燥①实际汽化表面减少;②汽化面的内移;③平衡蒸汽压下降;④固体内部水分的扩散极慢。
(4)临界含水量固体物料在恒速干燥终了时的含水量为临界含水量,而从中扣除平衡含水量后则称临界自由含水量XC(5)干燥操作对物料性状的影响14.3.2 间歇干燥过程的计算14.3.2.1 恒速阶段的干燥时间τ1如物料在干燥之前的自由含水量X1大于临界含水量Xc,则干燥必先有一恒速阶段。
忽略物料的预热阶段,恒速阶段的干燥时间τ1由NA=GcdX积分求出。
-Adττ1GcXCdX dτ=-⎰0A⎰X1NA因干燥速率NA为一常数,τ1=GcX1-Xc ⨯ANA速率NA由实验决定,也可按传质或传热速率式估算,即NA=kH(Hw-H)=αrw(t-tw)Hw为湿球温度tw下的气体的饱和湿度。
传质系数kH的测量技术不如给热系数测量那样成熟与准确,在干燥计算中常用经验的给热系数进行计算。
气流与物料的接触方式对给热系数影响很大,以下是几种典型接触方式的给热系数经验式。
(1)空气平行于物料表面流动(图14-16a)α=0.0143G0.8kW/m2·℃式中G为气体的质量流速,kg/(m2·s)。
干燥速率与干燥过程计算
、 、 ——气体的密度、粘度和普朗特数。
14.3.2.2降速阶段的干燥时间
当 时, ↓, ↓,此阶段称为降速干燥阶段,物料从 减至 ( )所需时间 为
若有 的干燥数据可用数值积分法或图解积分法求 ,或假定在降速段 与物料的自由含水量 成正比,即采用临界点C与平衡水分点E所连结的直线CE(图中红色虚线)来代替降速段干燥速率曲线CDE,即 ,式中 ——比例系数,kg/(m2·s· ),即CE直线斜率,
kW/m2·℃
式中 为气体的质量流速,kg/(m2·s)。
上式的试验条件为 kg/(m2·s),气温 ℃。
(2)空气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穿过颗粒堆积层(图14-16b)
式中 ——气体质量流速,kg/(m2·s);
——具有与实际颗粒相同表面的球的直径,m;
——气体粘度,Pa·s。
(3)单一球形颗粒悬浮于气流中(图14-16c)
∵ ;∴
当物料干燥至 ,干燥仍由恒速和降速两阶段组成,由于干燥操作条件不变,即 值不变,所以干燥时间 为:
(2)由(1)小题可知,物料干燥至 时,所需干燥时间大于2.5h,为缩短干燥时间,可以提高湿空气的温度;因为湿空气温度提高, 、 、 等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影响干燥时间的参数只有
∵ 其中
从上式可以看出,干燥介质温度提高,使得干燥速率提高从而缩短干燥时间;
干燥过程是气、固两相的热、质同时传递过程,所以对过程设备进行数学描述时,必须列出物料衡算式、热量衡算式、气固相际传热及传质速率方程式,气固相界面参数还与物料内部的导热和扩散情况有关,其确定将变得十分复杂。固此还必须同时列出物料内部的传热、传质速率方程式。物料内部的传热、传质与物料的内部结构、水分与固体的结合方式、物料层得厚度等众多因素有关,要定量地写出这两个特征方程式是非常困难的。干燥问题之所以至今得不到较圆满的解决,原因之一就在于物料内部的传递过程难以弄清。
干燥计算
U dW Sd
而 dW GdX , [W G(X1 X 2 )]
所以 U GdX
Sd
式中 W’—一批操作中汽化的水分量,kg;
G’—一批操作中干物料的质量,kg。
干燥速率曲线:U与X之间的关系曲线。
由干燥速率曲线,可以将干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物料预热阶段
(1) 恒速干燥阶段
H
水汽质量mv 干空气质量mg
nv M v ng M g
18 nv 29 ng
0.622 p , P p
kg水汽/ kg干空气
(1)
空气饱和时, H s 二、 相对湿度:
0.622
P
ps ps
。
水汽分压与水的饱和蒸汽压之比,即
p 100 % ps
代入式(1),得 H 0.622 ps
即 Iv0 Iv2 (2) 湿物料进出干燥器时的比热相等,并可取其平均值
即 c1 c2 cm 而 c cs Xcw
由 I0 I g0 H0Iv0 cgt0 Iv0H0
I2 Ig2 H2Iv2 cgt2 Iv2H2
相减并代入假定(1),得
又由
I2 I0 cg (t2 t0 ) Iv2 (H2 H0 ) cg (t2 t0 ) (r0 cv2t2 )(H2 H0 )
恒速干燥阶段
第一降速阶段
(2) 降速干燥阶段
第二降速阶段
干燥机理:
(1) 物料预热阶段,A B
:空气传给物料的热量大于水分汽化所需热量,物料表面温度上
升到空气的湿球温度,, pw , ( pw p) , U
对干燥器进行焓衡算
干燥时间的计算
5-3-2干燥时间的计算依空气状况在干燥器内的变动,分为:恒定干燥操作: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物料,间歇操作,空气速度及空气与物料的接触方式不变。
变动干燥操作:连续操作的设备中,空气沿其流向、温度等参数不断地降低, 湿度逐渐增加。
一、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τ的计算1.干燥实验与干燥曲线恒定干燥条件下的间歇干燥实验:W’—湿料重G’—一批干料重X=W’/G’-1干燥速率曲线干燥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干燥面积上气化的水分量。
(5-46)典型的干燥速率曲线(a)(b)某些多孔物料中水分靠“毛细管”作用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的工作机理1).恒速干燥:物料在该段干燥时,表面始终保持着润湿。
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干燥时,物料表面的温度θ=tW(定),则Hs,tw定。
它类似于测湿球温度。
对照tw : (5-9)Q=αS(t- tw) (5-10) N=kHS(Hs, tw-H)此段内,空气传给物料的显热Q等于水分气化所需要的潜热Q'。
稳定时:dQ=rtW dW'→dW'=dQ/rtW(5-49)U=kH (HS,tW-H)S=α/rtW(t-tW) (5-50)2).降速干燥阶段(内部迁移控制阶段)当在整个干燥表面积范围内物表的pe 刚刚<ps时,物料含水量是临界含水量Xc。
以后随着(N -Ne)↑→U↓。
降速干燥的U取决于物料本身的结构、形状及尺寸;与干燥介质的状况关系不大。
造成Ne<N的原因可能是:∙①全部非结合水分已经蒸发完毕,物表p e<p s;∙②虽然还有些非结合水分,但物料的某些局部表面已经干燥,或水分气化面向物料内部迁移,此时全S内p e<p s。
∙影响Xc大小的因素:∙Xc↑→较早地进入降速干燥阶段→τ↑、Q↑、L↑…∙①干介速度u 当处理同一种物料时,∵传质速率k H=(1/δ),∴u↑→δ↓→k H↑→N↑,但同时可能∵Ne<N→局部表面干化→pe<ps→Xc↑。
四干燥的计算公式
1. 回转圆筒不通风时的物料 装料系数
ൌ
݇ோ ்݊ ்ܫ
ቀ ி‘ ቁ
(2—4—24)
式中,φ0—回转圆筒不通风时的物料 装料系数,%;
݇ோ
ൌ
.ଵସቀଵାଷ.ସೌభ⁄మቁቀଵାହ.ସிೝమ⁄యቁ ଵା.ଷଷீೌభ⁄య
(2—4—25)
IT — 回转圆筒的倾斜度,m/m,一般 IT=0-0.08;
ܮൌ ௐ
ுమିுభ
式中, L —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绝干空气量,kg 绝干空气/s;
(2—4—4) (2—4—5)
W —单位时间内水分的蒸发量, kg/s;
H1, H2—进出干燥器空气的湿度,kg 水/ kg 绝干空气 。 ܸ ൌ ݒܮு ൌ ܮሺ2.83 ൈ 10ିଷ 4.56 ൈ 10ିଷܪሻሺ ݐ 273ሻ 式中, Vf—通风机全年中的最大通风量,m3/s;
cm —物料的比热容,kJ/kg 湿物料℃; H2—进出干燥器空气的湿含量,kg 水/ kg 绝干空气;
HC—空气的临界湿含量,kg 水/ kg 绝干空气; X1—物料开始干燥时自由水含量,kg /kg 绝干物料,
XC—绝干物料临界自由水含量,kg /kg 绝干物料;
X2—物料干燥终止自由含量, kg /kg 绝干物料。
rw —湿球温度 tw 时水的汽化潜热,J/kg。
(2) 热空气对流和热空气对流加热底面再传导给热干燥
ܴ
ൌ
ሺݐ
െ
ݐሻ ߙ
൩ ଵ
ଵ
൬ഀభାഊିഊ൰ ೢ
式中,ܴ —恒速干燥速率,kg/s·m2;
t —热空气温度,K;
第21讲 干燥过程计算
1 设水分蒸发的质量流率为q m , w kg s
则
q m , w q m ,C ( X 1 X 2 ) q m , L ( H 2 H 1 )
q m,L
q m,w H 2 H1
kg 干空气 kg 1水分 qV
,则
(IX ……………… )
q m,L q m,w 1 H 2 H1
预热器供给的热量
Q q 0 q ' q 0 0.1q 0 74.11 1.1 81.52kJ s 1
查表得383 K 时饱和蒸气潜热为
干燥器直径
D
qV 0.785 u
1.42 2.13m 0.785 0.4
求干燥器直径D,就要求湿空气流量 V′,求V′,就要求出干空气流量L和干空气 的比容VH,求L,利用干燥器水分物料衡算方程,求VH就是利用VH的计算式
通过对干燥器的热量衡算,可以确定多项热量的分配情况和热量的消耗量,可作为计算空气预热器 的传热面积,加热剂用量,干燥器尺寸,干燥器的热效率和干燥效率的依据。如图所示。
q m , L H 1 q m ,1 w1 q m , L H 2 q m , 2 w2 q m , L ( H 2 H 1 ) q m ,1 w1 q m , 2 w2 ……… (a)
q m ,C q m ,1 (1 w1 ) q m , 2 (1 w2 )
q m,L
0.0087 2492 1.88(328 273) 4.187(293 273) 0.2994 1.268 (333 293) (1.01 1.88 0.009)(363 328)
H2 q m,w q m,L H1 0.0087 0.009 0.0174 kg kg 1干空气 1.031
干燥计算
原料比重 堆比重
c1= c0= c0= cs= w1= w2= G1= G2= M= 355.6 kg/h ρ=
ρ=
二、其它条件 标准大气条件 环境大气条件 气压比系数 散热系数 漏风系数 进风温度 出风温度 环境温度 原料温度 出料温度
Ps= Pso=
f1= f2= t1= t2= t0= θ1= θ2=
数值
单位
干燥计算书
0.24 kcal/kg℃ 0.24 kcal/kg℃ 0.28 kcal/kg℃ 595 kcal/kg 55% 15.0% 755.56 kg/h 400.0 kg/h 355.6 kg/h 355.6 kg/h 0.40 kg/L 0.40 kg/L
系统干空气耗量
排风温度下体积流量
1.013 Mpa 1.013 Mpa 1.000 0.15
0.1 150 ℃ 80 ℃ 15 ℃ 50 ℃ 70 ℃
三、热量与空气衡算 蒸发水分耗热 物料升温耗热 系统散热 系统有效热量 系统理论干空气耗量 尾气损失 干燥所需总热量 系统实际干空气耗量 环境温度干空气体积流量 进风温度干空气体积流量 干燥机内平均温度 平均温度干空气体积流量 排风温度下体积流量
Q1= Q2= Q3= ΣQ'= L1= Q4= ΣQ= L2= V0= V1= t均= V3= V2=
219306.7 kcal/h 1920.0 kcal/h 33184.0 kcal/h
254410.7 kcal/h 15143.5 kg/h 259862.3 kcal/h 514273.0 kcal/h 15872.6 kg/h 13175.9 m3/h 19018.8 m3/h
干燥速率与干燥过程的计算
化学化工学院 迪丽努尔
•14.3.2 间歇干燥过程的计算
一、干燥时间 • 2、降速阶段的干燥时间τ2
物料从临界含水量Xc减至X2 所需要的时间为:
2
X2
d
Gc A
dX NA
0
Xc
Xc
干
Gc dX
2
A NA
X2
燥 速 率
NA
若降速阶段的干燥区线可近似地 作为直线处理:
3、热损失:Ql
W
ql
• 入热=出热+热损失
G 2 C W m 2 C m 1 l0 Iq p q d G 2 C W m 2 l2 Iq l
q q p q d l ( I 2 I 0 ) G W 2 C m (2 1 ) C m 1 q l
令qm : G W 2C m(21) 则q: qpqdl(I2I0)qmqlC m 1
气量)
l V 1
1
W H 2 H 1 H 2 H 0
化学化工学院 迪丽努尔
14.3.4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三、预热器的热量衡算
空气 V0、H0、t0
预热器
H1、t1
Q
设: I0、I1:分别为空气进、出预热器的焓, kJ/kg干气;
Qp——空气在预热器中获得的热量 Qp =V (I1-I0)
• 14.3.1 物料在定态空气条件下的干燥速率
•三、干燥速率曲线
NA GAcddX
恒速干燥 干燥过程
降速干燥
AB 自 由 含 水 量
C D
干
燥
B
速
C
率
A
D
NAkg\mm.s X kg\kg
11.4 干燥计算
t1 50C
H1
t 2 27C H2
H 0 0.009
一、物料衡算
I0
t 0 20C
H 0 0.009
t1 50C
H1
I1
I2 t 2 27C
H2
分析: I 0
I1
kJ kg绝 干 气
H 2 H1
H 0 H1
等湿过程 等焓过程
h
(2)新鲜空气消耗量 L0 L(1 H 0 )
W W 其中: L H 2 H1 H 2 H 0
当 t0 20o C、 0 60% 时,查图得 H 0 0.009kg kg 绝 干气 或当 t 0 20 C 时,查附录得 ps 2.334kPa,故:
o
w1 0.03 X1 0.0309kg水 kg绝干料 1 w1 1 0.03
w2 0.002 X2 0.002kg水 kg绝干料 1 w 2 1 0.002
kg W G( X 1 X 2 ) 1067 (0.0309 0.002) 30.84 kg G2 G1 W 1100 30.84 1069.2 h
11.4 干燥过程的计算
一、物料衡算
绝干 空气 流量 预热器 QL L,t1,H1,I1 干燥器 废气L,t2,H2,I2 物料G1,X1,ϴ1,I1’
空气L
t0,H0,I0
QP QD 干燥产品G2,X2,ϴ2,I2’ 干燥 产品 流量
湿物 料处 理量
一、物料衡算
1. 水分蒸发量W 对水分作物料衡算
燥产品量, kg/h;(4)新鲜空气消耗( X 1 X 2 )
G G1 (1 w1 ) 1000(1 0.02) 800kg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代入式(1),得 H = 0.622 ϕ ps 。 P − ϕ ps 比容v 三、 比容 H: 单位质量干空气所具有的湿空气体积,即
湿空气体积 , m 3 / kg 干空气质量 m PV = nRT = RT M vH =
V RT = =v m MP
由 得
0 0 0 0 所以 v = m = MP ⋅ RT0 = M ⋅ T0 ⋅ P
二、干燥系统的热效率
η=
蒸发水分所需的热量 Q × 100 % = V × 100 % 向干燥系统输入的总热 量 Q
而
′ Qv = W ( I v 2 − IW 1 ) = W ( r0 + cv t 2 ) − Wc wθ1 = W ( 2490 + 1.88t 2 ) − 4.187θ1W
= W ( 2490 + 1.88t 2 ) (忽略湿物料中水分带入 系统的焓 ) 所以η = W (2490 + 1.88t2 ) ×100% Q
p p s = 0.873kPa , ϕ = = 100 % ps
雾
所以露点就是以水汽分压作为饱和蒸汽压来确定的温度,即
得 所以
H s ,td = 0.622 p s ,t d =
p s ,t d P − p s ,t d
H s ,t d P 0.622 + H s ,t d
t > t as (t w ) > t d t = t as (t w ) = t d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w= 水分质量 × 100% 湿物料质量 水分质量
5-2-1 湿物料中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X = 干物料质量 , kg水分 / kg干物料 显然 w = X
1+ X
w X =, 1− w
5-2-2 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
一、 水分蒸发量 水分蒸发量W
新鲜空气 L, H1 ) ( 干燥产品 G2 , X 2 , G) (
不饱和空气 饱和空气
5-1-2 湿空气的 湿空气的H-I图(湿焓图) 图 湿焓图)
湿空气的状态由两个独立的性质确定,其他性质可以计算,但计算繁琐,有时还要式 差 。工程上为了计算方便,常用算图来表示湿空气各性质之间的关系。下面讨论常用的湿焓 图(H-I图)。 一、 等H线:与纵轴平行 线 二、 等I线:与斜轴平行 线 三、 等t线 线 由 I = (1.01 + 1.88 H )t + 2490 H 得 I = (1.88t + 2490) H + 1.01t I , kJ / kg 干气 上式是以t为参数的直线方程, 且t↑,斜率↑, 所以等t线为一族非平行直线。 H , kg 水 / kg 干气 横轴 ( 斜轴 ) 辅助水平轴 四 、 等ϕ 线 由 = 0.622 ϕ ps H
5-2-4 空气通过干燥器时的状态变化
′ 由 Q = Q p + QD = L ( I 2 − I 0 ) + G ( I 2 − I1′) + QL ′ 得 QD + L ( I1 − I 0 ) = L ( I 2 − I 0 ) + G ( I 2 − I1′) + Q L 一、等焓干燥过程 当 (1) QD = 0 (2)QL = 0 ′ (3)G ( I 2 − I1′) = 0 ,时
c H = c g + Hc v = 1.01 + 1.88 H
五、 焓I: 1kg干空气和其所带的Hkg水汽的焓,即
I = I g + HI v = c g (t − 0) + Hr0 + Hc v (t − 0) = (c g + Hc v )t + Hr0 = c H t + Hr0 = (1.01 + 1.88 H )t + 2490 H
二、 空气消耗量 由上式得: L = 或
l=
G( X 1 − X 2 ) W = H 2 − H1 H 2 − H1
L 1 = W H 2 − H1
,单位空气消耗量,kg干空气/kg水分。
干燥产品流量G 三、 干燥产品流量 2 对干燥器进行干物料衡算 则 G1 (1 − w1 ) = G2 (1 − w2 ) = G 所以 G2 =
E (t d )
C
I
A
t as , t w td
B
D
E F
p H
F ( p)
2.已知一对独立参数,求状态点 (1) t 和tw
A
t
t as , t w
ϕ = 100 %
(2)
t 和td
t
td
A
ϕ = 100 %
(3)
t 和ϕ
A
ϕ
ϕ = 100 %
t
第二节
湿基含水量w 一、 湿基含水量 干基含水量X 二、 干基含水量
H= 水汽质量 mv nM 18 nv p = v v = = 0.622 , kg水汽 / kg干空气 干空气质量 m g ng M g 29 ng P− p
(1)
空气饱和时, H s = 0.622 s 。 P − ps 相对湿度ϕ 二、 相对湿度ϕ: 水汽分压与水的饱和蒸汽压之比,即
ϕ=
p × 100 % ps
又由 I1′ = c1θ1
′ I 2 = c2θ 2
相减,并代入假定(2),得
′ I 2 − I1′ = c 2θ 2 − c1θ1 = c m (θ 2 − θ1 )
所以
Q = 1.01L (t 2 − t 0 ) + L ( H 2 − H 0 )( 2490 + 1.88t 2 ) + Gc m (θ 2 − θ1 ) + QL = 1.01L (t 2 − t 0 ) + W ( 2490 + 1.88t 2 ) + Gc m (θ 2 − θ1 ) + QL
QD
对预热器进行焓衡算 则
LI 0 + Q p = LI 1 Q p = L ( I1 − I 0 )
对干燥器进行焓衡算 ′ 则 LI 1 + GI1′ + QD = LI 2 + GI 2 + QL
′ 所以 QD = L ( I 2 − I1 ) + G ( I 2 − I1′) + QL ′ 所以 Q = Q p + QD = L ( I 2 − I 0 ) + G ( I 2 − I1′) + QL 为方便,假定 (1) 新鲜空气中水汽的焓等于废气中水汽的焓 即 Iv0 = Iv2 (2) 湿物料进出干燥器时的比热相等,并可取其平均值 即 c1 = c 2 = c m 而 c = c s + Xc w 由 I 0 = I g 0 + H 0 I v 0 = c g t0 + I v 0 H 0
废气( L, H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湿物料(G1 , X 1 , G)
设L—干空气消耗量,kg干空气/s; G—干物料流量,kg干物料/s; W—水分蒸发量,kg/s; G1、G2—湿物料进出干燥器时的流量,kg湿物料/s。 对干燥器进行水分的物料衡算 则 LH 1 + GX 1 = LH 2 + GX 2
W = G( X 1 − X 2 ) = L( H 2 − H1 )
P − ϕ ps
知当P一定时,给定ϕ时,
H = f ( ps ) = f ′(t )
所以是一族曲线 五、水汽分压线 p 由 H = 0.622 P − p 得 p=
HP = f (H ) 0.622 + H
,(P一定时)
是一条近似直线(H<<0.622)
H-I 图的说明与应用 六、 1.已知空气状态点A,求其他参数 B (H ) C (I ) D (t as or t w )
N = k H S ( H s ,t w − H )
Q = Nrt w
tw
Q
N
ps pw
解之 t w = t − α ( H s ,t − H ) 七、 绝热饱和温度tas 不饱和空气(t,H)在绝热饱和器中与大量的水充分接触,设开始时水与空气温度相同, 因空气不饱和,水必然汽化,汽化所需热量来自空气温度的下降,以及水温的下降。当气温 下降放出的显热等于水分汽化所需潜热时,出口气温和水温维持稳定,该温度即为空气的绝 热饱和温度。
第五章 干
一、 定义 除湿方法 二、
燥
机械法,沉降、过滤 物理化学法,吸附 热能法,即干燥,一种利用热能的除湿方法√
分类 常压干燥 真空干燥 连续干燥 间歇干燥 传导干燥,间接干燥 对流干燥,直接干燥 辐射干燥,电磁波 介电干燥,高频电场 联合干燥
第一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5-1-1 湿空气的性质
湿度H(绝对湿度,湿含量) 一、 湿度 (绝对湿度,湿含量): 单位质量干空气所带的水汽质量,即
t → t as
补充水 t as
w
八、 露点td: 不饱和空气等湿冷却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p H = 0.622 由
P− p
t = 25°C , t = 15°C , t = 5°C , p = 1.707 kPa , p = 1.707 kPa , p = 0.873kPa , p s = 3.168kPa , ϕ = p s = 1.707 kPa , ϕ = p = 53.88% ps p = 100% ps
I 2 = I g 2 + H 2 I v 2 = cg t2 + I v 2 H 2
相减并代入假定(1),得
I 2 − I 0 = c g (t 2 − t 0 ) + I v 2 ( H 2 − H 0 ) = c g (t 2 − t 0 ) + ( r0 + cv 2 t 2 )( H 2 − H 0 ) = 1.01(t 2 − t 0 ) + ( 2490 + 1.88t 2 )( H 2 − H 0 )